CN209540953U - 新型炉灶 - Google Patents

新型炉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40953U
CN209540953U CN201920216365.6U CN201920216365U CN209540953U CN 209540953 U CN209540953 U CN 209540953U CN 201920216365 U CN201920216365 U CN 201920216365U CN 209540953 U CN209540953 U CN 2095409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ustion
pump
cup
tube
cooking st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1636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勃
毕昭源
邹念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Square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Square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Square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Square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1636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409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409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409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Controlling Fue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炉灶,包括,壳体、泵,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放置炊具的炉圈,所述炉圈内部为燃烧部分,所述的燃烧部分内安装有燃烧杯,燃烧杯内部为中空的燃烧室,所述燃烧杯安装在外杯内,且燃烧杯与外杯之间形成密封的鼓风间隙,所述燃烧杯上设置有数个贯穿其侧壁的吹气孔,所述吹气孔将燃烧室与鼓风间隙连通,所述鼓风间隙与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所述泵的进液口与燃料箱内的燃料连通、出液口与进液管一端连通,进液管另一端装入燃烧室内且此端上安装有雾化头,所述雾化头用于将进液管内被泵加压、抽送来的液体燃料进行雾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能够实现较小的火焰燃烧,从而可以满足使用者对于火焰调节的要求。

Description

新型炉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炉灶,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炉灶。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加强,新能源已经成为目前政府、人门的主流倡导。目前的主流的家用清洁能源主要是天然气、电,人们主要依靠天然气、电进行日常的做饭、烧水等。但是,目前天然气主要在城区才有铺设,而在乡下是没有的,而且天然气炉灶存在火力偏小的缺点。在未铺设天然气管道的乡下,一般采用秸秆、木材、煤、煤气等提供热能,从而满足日常需求。其中比较洁净的是煤气,但是煤气价格高昂,而且比较危险。
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出现了醇基燃料,如公开号为CN101418244A中公开的燃料。目前醇基燃料存在火力猛、价格低、便于运输、燃值高等优点,但是在民用灶具中,其缺点也很明显,主要体现在小火时不能像天然气炉灶一般调节到较小的火焰,从而造成无法满足日常做饭中需要小火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炉灶,其能够调节至较小的火焰,从而满足使用者对于小火的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炉灶,包括,壳体、泵,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放置炊具的炉圈,所述炉圈内部为燃烧部分,所述的燃烧部分内安装有燃烧杯,燃烧杯内部为中空的燃烧室,所述燃烧杯安装在外杯内,且燃烧杯与外杯之间形成密封的鼓风间隙,所述燃烧杯上设置有数个贯穿其侧壁的吹气孔,所述吹气孔将燃烧室与鼓风间隙连通,所述鼓风间隙与风机的出风口连通;
所述泵的进液口与燃料箱内的燃料连通、出液口与进液管一端连通,进液管另一端装入燃烧室内且此端上安装有雾化头,所述雾化头用于将进液管内被泵加压、抽送来的液体燃料进行雾化。
优选地,燃烧室内设置有点火针;所述点火针通过高压包供电,高压包与点火针之间的电流通过通过点火开关控制,高压包的进电端与电源导电连接。
优选地,风机的接电端与调节开关的接出端导电连接,且风机的进风口与大气或外部气源连通;
所述调节开关的进电端与电源导电连接,调节开关的出电端还与泵的接电端导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燃烧杯的内径在30-150毫米之间。
所述鼓风间隙在5-40毫米之间。所述燃烧室轴向高度在20-100毫米之间,且吹气孔孔径在0.4-3毫米之间,吹气孔与燃烧室封闭端之间的最小间隙在15-80毫米之间。对于尺寸的限制主要是控制雾化后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比,从而控制最小的燃烧火焰。同时,这种尺寸能够涵盖主要的民用炉灶的要求,从而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优选地,所述燃烧室底部与引流管一端连通,引流管另一端与燃料箱内部连通。
优选地,调节开关为调速开关,其可调节风机、泵的功率。
优选地,所述引流管穿过鼓风间隙。
优选地,还包括,回流装置,所述回流装置,包括回流泵、微动开关、U形管,所述U形管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支管、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分别与引流管、回流管连通,所述U形管上还设置有截流筒,所述截流筒内部中空,且截流筒内部与活塞密封、可轴向滑动装配;
所述活塞面向U形管的端面与浮子装配固定、另一端面与触发杆一端装配固定;所述截流筒开放端通过保护盖封闭,触发杆另一端穿过保护盖后与微动开关的触发端正对,所述微动开关的进电端与电源导电连接、出电端与回流泵的接电端导电连接,回流泵的进液口通过回流管与第二支管连通、出液口与燃料箱内连通;所述U形管安装在鼓风间隙内;所述截流筒的高度不超过第一支管或第二支管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能够实现较小的火焰燃烧,从而可以满足使用者对于火焰调节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回流装置,可通过回流装置将燃烧杯中多余的燃料回收,从而节约能源且更加安全(防止过多的燃料在燃烧杯中燃烧造成火势不可控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方向)。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燃烧杯处结构示意图(内部结构,图1左视图方向剖面)。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回流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的新型炉灶,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100上设置有放置炊具的炉圈110,所述炉圈110内部为燃烧部分111,所述的燃烧部分111内安装有燃烧杯310,燃烧杯310内部为中空的燃烧室311,且燃烧室311内设置有点火针410;
所述点火针410通过高压包420供电,高压包420与点火针410之间的电流通过通过点火开关220控制,高压包420的进电端与电源430(电池或市电、恒流源等)导电连接。使用时,高压包将接入的电源转换成高压状态,点火开关220闭合后点火针410通电,从而发热或产生火焰以引燃燃料。这部分技术可以直接采用现有天然气灶或醇基灶具的点火技术,由于十分成熟,本案就不再赘述。
所述燃烧杯310安装在外杯320内,且燃烧杯310与外杯320之间形成密封的鼓风间隙321,所述燃烧杯310靠近底部的部分上设置有数个贯穿其侧壁的吹气孔312,所述吹气孔312将燃烧室311与鼓风间隙321连通,所述鼓风间隙321与风机440的出风口连通,风机440的接电端与调节开关210的接出端导电连接,且风机440的进风口与大气连通。使用时,调节开关210闭合,风机通电运行,从而将空气输送至鼓风间隙321,气流从吹气孔312吹出,从而对燃烧室311补充氧气以使其雾化后的燃料快速、充分燃烧。
所述调节开关210的进电端与电源430导电连接,调节开关210的出电端还与泵450的接电端导电连接,当调节开关闭合时,风机与泵同时通电运行;
所述泵450的进液口与燃料箱460内的液体燃料连通、出液口与进液管510一端连通,进液管510另一端装入燃烧室311内且此端上安装有雾化头530,所述雾化头530用于将进液管510内被泵加压、抽送来的液体燃料进行雾化,可以是雾化喷咀。本实施例中,雾化头530内设置有碰撞腔532,所述碰撞腔532一端与雾化孔531连通,雾化孔531另一端贯穿雾化头530,从而将雾化后的燃料排出雾化头530、进入燃烧室燃烧。碰撞腔532用于使得被加压后的液体燃料直接撞击在其内壁上,从而形成雾化效果。燃料箱460用于存放液体燃料。
所述燃烧室311底部与引流管520一端连通,引流管520另一端与燃料箱460内部连通,从而将堆积在燃烧室311底部的、液体的燃料引入、回流至燃料箱。这种设计一方面是节能,另一方面是防止燃料室内燃料过多,造成火势不可控等情况。
优选地,调节开关210为调速开关,其可以调节风机、泵的功率,这是现有技术,可以直接采用现有醇基灶具的调节开关,或者直接参考(采用)现有电磁炉的火力调节技术。
使用时,首先打开调节开关210,风机和泵开始工作,燃烧室内进入雾化后的燃料,然后打开点火开关220,点火针410通电将雾化后的燃料引燃,然后通过调节开关调节对风机、泵的供电功率,从而调节器运行功率,也就是调节火力。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风机供氧,而且风机功率与泵功率同时调节,因此,只需要首先通过设置风机和泵的功率比后,同一调节供电功率即可维持此功率比,也就是维持燃料雾化量与空气的混合比,从而一方面保证燃料充分燃烧,另一方面,即使小火焰情况下,也能保证火焰不灭,也就是能够获得稳定的小火。
在本实施例中,调节开关通过旋转获得不同的电阻以调节对泵和风机的电流,从而控制其功率,可以采用现有的变阻式旋钮开关。
优选地,所述引流管520穿过鼓风间隙321,从而使得鼓风间隙内的气流能够直接对引流管520进行散热,也就能够降低引流管内的燃料温度,从而便于回收燃料。
参见图3,当燃料箱460放置的位置高于燃烧室311底部时,通过燃料重力回收的方式显然不行,因此,申请人设置了回流装置,所述回流装置,包括回流泵470、微动开关480、U形管610,所述U形管610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支管611、第二支管612,所述第一支管611、第二支管612分别与引流管520、回流管540
回流管540连通,所述U形管610上还设置有截流筒620,所述截流筒620内部中空,且截流筒620内部与活塞640密封、可轴向滑动装配;
所述活塞640面向U形管610的端面与浮子630装配固定、另一端面与触发杆660一端装配固定;所述截流筒620开放端通过保护盖650封闭,触发杆660另一端穿过保护盖650后与微动开关480的触发端正对(未触发微动开关,微动开关此时为断开状态),所述微动开关480的进电端与电源430导电连接、出电端与回流泵470的接电端导电连接,回流泵470的进液口通过回流管540与第二支管612连通、出液口与燃料箱内连通。
所述U形管610安装在鼓风间隙321内。这种设计使得鼓风间隙内的气流可进一步对U形管610进行吹扫,从而降低回收的液体燃料的温度。
所述浮子采用低密度材料制成,其在液体燃料内具有较大浮力,可以采用EPS、聚氨酯泡沫塑料、气囊等制作。
所述截流筒620的高度不超过第一支管、第二支管高度的一半,这种设计是为了防止U形管内的液体燃料在触发杆未触发微动开关时从第一支管、第二支管逸出。使用时,液体燃料逐渐进入引流管520,然后进入的水平段。随着液体燃料越来越多,U形管610内的液体燃料液位上升,从而对浮子施加浮力,使得浮子驱动活塞向微动开关移动,直到触发杆触发微动开关,微动开关闭合,从而使得回流泵470通电运行以对U形管形成负压、抽吸其内部燃料,直到U形管内液位下降至触发杆不再触发微动开关的触发端时,回流泵停止。这种设计可以大大地提高回流的自动性与安全性。且被点燃的燃料进入U形管后在缺氧环境中会自动熄灭,从而防止引燃燃料桶。本实施例中,泵和回流泵采用同样的泵制作。且微动开关固定在壳体100内部,图2-图3的结构均设置在壳体100内,且在壳体100内相对固定。当然,也可以不固定,只要能达到本案需要的效果即可。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新型炉灶,包括,壳体、泵,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放置炊具的炉圈,所述炉圈内部为燃烧部分,其特征是:所述的燃烧部分内安装有燃烧杯,燃烧杯内部为中空的燃烧室,所述燃烧杯安装在外杯内,且燃烧杯与外杯之间形成密封的鼓风间隙,所述燃烧杯上设置有数个贯穿其侧壁的吹气孔,所述吹气孔将燃烧室与鼓风间隙连通,所述鼓风间隙与风机的出风口连通;
所述泵的进液口与燃料箱内的燃料连通、出液口与进液管一端连通,进液管另一端装入燃烧室内且此端上安装有雾化头,所述雾化头用于将进液管内被泵加压、抽送来的液体燃料进行雾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炉灶,其特征是:燃烧室内设置有点火针;所述点火针通过高压包供电,高压包与点火针之间的电流通过点火开关控制,高压包的进电端与电源导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炉灶,其特征是:风机的接电端与调节开关的接出端导电连接,且风机的进风口与大气或外部气源连通;
所述调节开关的进电端与电源导电连接,调节开关的出电端还与泵的接电端导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炉灶,其特征是:所述燃烧杯的内径在30-150毫米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炉灶,其特征是:所述鼓风间隙在5-40毫米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炉灶,其特征是:所述燃烧室轴向高度在20-100毫米之间,且吹气孔孔径在0.4-3毫米之间,吹气孔与燃烧室封闭端之间的最小间隙在15-80毫米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炉灶,其特征是:所述燃烧室底部与引流管一端连通,引流管另一端与燃料箱内部连通。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炉灶,其特征是:调节开关为调速开关,其可调节风机、泵的功率。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炉灶,其特征是:所述引流管穿过鼓风间隙。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炉灶,其特征是:还包括,回流装置,所述回流装置,包括回流泵、微动开关、U形管,所述U形管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支管、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分别与引流管、回流管连通,所述U形管上还设置有截流筒,所述截流筒内部中空,且截流筒内部与活塞密封、可轴向滑动装配;
所述活塞面向U形管的端面与浮子装配固定、另一端面与触发杆一端装配固定;所述截流筒开放端通过保护盖封闭,触发杆另一端穿过保护盖后与微动开关的触发端正对,所述微动开关的进电端与电源导电连接、出电端与回流泵的接电端导电连接,回流泵的进液口通过回流管与第二支管连通、出液口与燃料箱内连通;所述U形管安装在鼓风间隙内;所述截流筒的高度不超过第一支管或第二支管的高度。
CN201920216365.6U 2019-02-20 2019-02-20 新型炉灶 Active CN2095409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16365.6U CN209540953U (zh) 2019-02-20 2019-02-20 新型炉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16365.6U CN209540953U (zh) 2019-02-20 2019-02-20 新型炉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40953U true CN209540953U (zh) 2019-10-25

Family

ID=68273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16365.6U Active CN209540953U (zh) 2019-02-20 2019-02-20 新型炉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409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2614A (zh) * 2020-07-17 2020-09-22 孙川 一种新型生物液体燃料灶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2614A (zh) * 2020-07-17 2020-09-22 孙川 一种新型生物液体燃料灶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97327B (zh) 一种醇基燃烧器
CN105546530A (zh) 一种醇基燃料燃烧炉头和燃烧器
CN209540953U (zh) 新型炉灶
CN100453907C (zh) 油烟机与燃气灶集成式内燃灶具
CN206786765U (zh) 高效节能型多用供暖炉
CN209116549U (zh) 适用于多介质燃烧导热油炉
CN107654697B (zh) 一种风气联动阀
CN203082873U (zh) 便携式无油箱燃油加热器
CN201680402U (zh) 一种双旋稳流分散煤粉自动控制燃烧装置
CN205425070U (zh) 一种商用炉灶用高效环保节能燃烧室
CN212746591U (zh) 一种新型生物液体燃料灶具
CN204853422U (zh) 一种智能蒸汽发生器
CN206160111U (zh) 一种免预热气化燃烧器及具有该燃烧器的家用燃油灶具
CN106439804B (zh) 免预热气化燃烧器及具有该燃烧器的家用燃油灶具
CN208295962U (zh) 一种高效节能大锅灶
CN207214427U (zh) 醇基燃料快速采暖热水炉
CN207936037U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的封闭加热筒
CN204254878U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燃气锅炉
CN205678878U (zh) 一种安全环保型自动控温采暖炉
CN110345472A (zh) 一种植物油燃料灶具
CN204329336U (zh) 一种带交直流互换电源的燃气自动控温系统
CN210951406U (zh) 旋喷式常压气化炉头
CN209706139U (zh) 一种燃料型炉头回流装置
CN210861691U (zh) 一种具有内胆结构的节能环保锅炉
CN109827174A (zh) 一种环保型高效燃气热水器用燃烧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