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29225U - 击发机构及吻合器 - Google Patents

击发机构及吻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29225U
CN209529225U CN201822167132.XU CN201822167132U CN209529225U CN 209529225 U CN209529225 U CN 209529225U CN 201822167132 U CN201822167132 U CN 201822167132U CN 209529225 U CN209529225 U CN 2095292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actuating lever
bulb
state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6713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单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Tianchen International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Tianchen International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Tianchen International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Tianchen International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6713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292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292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292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rtable Nailing Machines And Stapl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击发机构及吻合器,所述击发机构包括固定把手;致动杆,致动杆具有第一位置;挡块,致动杆处于第一位置且挡块处于第一状态时,挡块的第一端阻挡致动杆向吻合器的远端方向移动,挡块处于第二状态时,挡块不阻挡致动杆的轴向移动;拉绳和击发把手,拉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接于挡块和击发把手,击发把手沿第一方向旋转时,击发把手通过拉绳拉动挡块从第一状态进入第二状态。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在未握持击发把手时,通过挡块将致动杆保持在固定位置,在握持击发把手时,通过拉绳拉动挡块,使得挡块从致动杆的轴向移动路径离开,从而不阻碍致动杆的轴向移动,可以实现吻合器的击发,该击发机构结构简单,零件少,使用稳定。

Description

击发机构及吻合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击发机构及吻合器。
背景技术
消化道疾病是人类高发的疾病之一,在治疗过程中,常使用吻合器代替医生的手工操作对消化道等生理组织进行吻合。直线型吻合器是一种常见的外壳手术器械,大多采用线性装订方式,在手术时对食管、胃、肠道等生理组织吻合。
直线型吻合器一般包括器械平台和可拆卸地安装于该平台的钉仓组件,钉仓组件可以通过穿刺器穿过身体上的小切口以接近手术部位实施手术。具体地,器械平台包括固定把手、击发把手,可拆卸的钉仓组件包括一钉仓连接件和安装于钉仓连接件远端的钉头部,固定把手的内部设置有致动杆,钉仓组件为实施切割和缝合动作的部分。在医生握持击发把手时,在击发把手的驱动下,致动杆可以驱动钉仓组件完成缝切手术。
现有的直线型吻合器中,在医生没有握持击发把手时,致动杆仍可能存在向远端的移动,此外,在闭合完成后击发之前,致动杆往往难以保持在闭合位置,可能会出现轴向的位置偏移,从而影响手术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击发机构及吻合器,在未握持击发把手时,通过挡块将致动杆保持在固定位置,在握持击发把手时,通过拉绳拉动挡块,使得挡块从致动杆的轴向移动路径离开,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击发机构,用于吻合器,所述击发机构包括:固定把手,沿所述固定把手的近端向远端的方向设有滑槽;致动杆,所述致动杆可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且所述致动杆具有第一位置;挡块,所述挡块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致动杆处于所述第一位置且所述挡块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挡块的第一端阻挡所述致动杆向所述吻合器的远端方向移动,所述挡块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挡块不阻挡所述致动杆的轴向移动;拉绳和击发把手,所述拉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挡块和所述击发把手,所述击发把手沿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击发把手通过所述拉绳拉动所述挡块从所述第一状态进入所述第二状态。
可选地,所述固定把手的远端设有卡槽,所述挡块可滑动设于所述卡槽;所述击发把手沿所述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挡块沿所述卡槽运动,从所述第一状态进入所述第二状态。
可选地,还包括挡块复位件,所述挡块复位件向所述挡块施加一朝向所述致动杆的偏置力。
可选地,所述挡块复位件包括压簧,所述压簧设置于所述挡块和所述固定把手之间。
可选地,所述拉绳为无延展性的柔性绳。
可选地,所述拉绳包括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球头,所述挡块设置有第一球头定位部,所述第一球头安装于所述第一球头定位部中,所述连接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球头的直径;
所述连接段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球头,所述击发把手上设置有第二球头定位部,所述第二球头安装于所述第二球头定位部中,所述连接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球头的直径。
可选地,所述第一球头定位部包括第一槽,所述第一槽连通至所述挡块的一侧面,所述第一槽的直径与所述连接段的直径相适应;所述第一球头定位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槽相连通的第二槽,所述第一球头位于所述第二槽中,且所述第二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球头的形状相适应,所述第二槽的内部设置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一球头的直径。
可选地,所述第二球头定位部包括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球头的直径且所述安装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球头的直径。
可选地,所述固定把手上设置有支撑梁,所述击发把手沿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拉绳与所述支撑梁接触,且所述拉绳与所述支撑梁接触的部位朝远离所述支撑梁的方向产生位移。
可选地,所述致动杆设置有第一配合部,所述致动杆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致动杆的第一配合部配合;
所述致动杆具有第二位置,所述致动杆的第一配合部的近端还设置有第二配合部,所述致动杆从所述第一位置向吻合器的远端移动至第二位置,且所述挡块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致动杆的第二配合部配合。
可选地,所述致动杆具有第三位置,所述致动杆的第二配合部的近端还设置有齿条,所述致动杆从所述第二位置向吻合器的远端移动至第三位置,且所述挡块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齿条配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吻合器,所述吻合器包括所述的击发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击发机构及吻合器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吻合器的击发机构,在未握持击发把手时,通过挡块将致动杆保持在固定位置,在握持击发把手时,通过拉绳拉动挡块,使得挡块从致动杆的轴向移动路径离开,从而不阻碍致动杆的轴向移动,可以实现吻合器的击发,该击发机构结构简单,零件少,使用稳定;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应用于直线型吻合器,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类型的吻合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击发把手未握持时,击发机构与吻合器本体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击发把手未握持时击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击发把手握持时,击发机构与吻合器本体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击发把手握持时击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击发机构的爆炸图;
图6和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挡块和拉绳的正视图;
图9是图8中A-A方向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拉绳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击发机构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
1 吻合器本体 4 拉绳
11 固定把手 41 第一球头
12 支撑梁 42 第二球头
13 滑槽 43 连接段
14 卡槽 5 挡块
2 致动杆 51 挡块的第一端
21 第一配合部 511 第二斜面
211 第一斜面 52 挡块的第二端
22 第二配合部 53 异形槽
23 推进齿 531 第一槽
24 齿条 532 第二槽
3 击发把手 533 台阶部
31 击发把手的第一端 6 挡块复位件
32 击发把手的第二端
33 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吻合器的击发机构,所述击发机构包括:固定把手,沿所述固定把手的近端向远端的方向设有滑槽;致动杆,所述致动杆可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且所述致动杆具有第一位置;挡块,所述挡块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致动杆处于所述第一位置且所述挡块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挡块的第一端阻挡所述致动杆向所述吻合器的远端方向移动,所述挡块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挡块不阻挡所述致动杆的轴向移动;拉绳和击发把手,所述拉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挡块和所述击发把手,所述击发把手沿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击发把手通过所述拉绳拉动所述挡块从所述第一状态进入所述第二状态。
因此,在吻合器击发前,致动杆处于初始的第一位置,在击发把手未握持时,挡块处于第一状态,挡块的第一端位于致动杆向吻合器的远端方向移动的路径上,从而阻挡致动杆在初始位置时向吻合器的远端方向移动。而在握持击发把手时,击发把手通过拉绳拉动挡块,使得挡块的第一端从致动杆的轴向移动路径上离开,挡块不再阻挡致动杆的轴向移动。击发把手上设置有驱动件,在握持击发把手时,击发把手的驱动件可以推动致动杆,致动杆向吻合器的远端方向移动。该击发机构通过拉绳实现击发把手和挡块之间作用力的传递,零件少,结构简单,实现和装卸方便。
下面结合图1~11进一步介绍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击发机构的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吻合器包括吻合器本体1,吻合器本体1的近端连接有一固定把手11,并且一击发把手3的第一端31枢转地连接至吻合器本体1,固定把手11内设置有沿所述固定把手11的近端向远端的方向的滑槽13,滑槽13中可滑动地设置有致动杆2,所述致动杆2具有初始的第一位置。所述吻合器本体1内还设置有一挡块5,所述挡块5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挡块5和所述击发把手3之间连接有一拉绳4,拉绳4实现击发把手3和挡块5之间力的传递。所述固定把手11的远端设有卡槽14,所述挡块5可滑动设于所述卡槽14;所述击发把手3沿所述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挡块5沿所述卡槽14运动,从所述第一状态进入所述第二状态。
如图1~2所示,致动杆2处于初始的第一位置,且击发把手3未被握持。此时挡块5处于第一状态,所述挡块5的第一端51阻挡所述致动杆2向所述吻合器的远端方向移动。如图3~4所示,击发把手3的第二端被握持,击发把手3沿第一方向旋转时,即在图3的视角中,击发把手3的第二端32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击发把手3通过拉绳4将挡块5从第一状态拉向第二状态,挡块5处于第二状态时,挡块5离开致动杆2轴向移动的路径,且不阻挡致动杆2的轴向移动。所述拉绳4优选为无延展性的柔性绳,可以在基本不发生形变的基础上传递击发把手3和挡块5之间的作用力。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采用刚性绳或延展性比较小的拉绳等等也是可以的。
在本实用新型中,远端和近端是相对于操作者来说的,其中,远端指的是距离操作者较远的一端,近端指的是距离操作者较近的一端。例如,在图1的视角中,致动杆2的远端指的是图中左边一端,致动杆2的近端指的是图中右边一端。第一方向,是指朝向固定把手的方向。轴向是指沿吻合器由近端向远端的方向。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致动杆2的远端设置有第一配合部21,所述第一配合部21具有第一斜面211,所述第一斜面211从下往上朝向所述吻合器的远端方向倾斜,所述挡块5的第一端51具有与所述第一斜面211相配合的第二斜面511,所述致动杆2处于所述第一位置且所述挡块5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二斜面511从所述第一配合部21的远端侧抵接所述第一斜面211,通过所述第二斜面511和第一斜面211之间的配合,所述挡块5的第一端51阻挡所述致动杆2向吻合器的远端方向移动。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击发机构还包括挡块复位件6,所述挡块复位件6给所述挡块5施加一朝向所述致动杆2的偏置力。在击发把手3的第二端32未被握持时,在挡块复位件6的作用下,将挡块5保持在第一状态。在击发把手3的第二端32被握持时,击发把手3通过拉绳4拉动挡块5的第一端51向远离所述致动杆2的方向移动,并使得挡块复位件6产生变形,挡块5进入第二状态。在击发把手3上外力消除而沿第二方向旋转复位时,即在图3的视角中,击发把手3的第二端32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在挡块复位件6的变形恢复力作用下,挡块5从第二状态重新返回至第一状态,即挡块5的第一端51向致动杆2的方向移动。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挡块复位件6包括压簧,所述压簧设置于所述挡块5和所述固定把手11之间。所述固定把手11的远端设有卡槽14,所述卡槽14垂直于所述滑槽13设置,所述压簧设于所述卡槽14。具体地,所述压簧可以设置于挡块5的第二端与固定把手11之间,或者压簧的一端可以穿设于挡块5的内部,另一端抵持于固定把手11的内侧面。在图1~2的视角中,在挡块5处于第一状态时,挡块5的第一端51朝向致动杆2的方向突出。在图3~4的视角中,在挡块5处于第二状态时,挡块5的第一端51向远离致动杆2的方向缩进。因此,在该实施例中,挡块5的第一状态即突出状态,挡块5的第二状态即缩进状态。
如图6~10示出了该实施例中拉绳4和挡块5的配合结构。所述拉绳4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球头41,所述挡块5设置有第一球头定位部,所述第一球头41安装于所述第一球头定位部中;所述拉绳4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球头42,所述击发把手3上设置有第二球头定位部,所述第二球头42安装于所述第二球头定位部中,拉绳4还包括第一球头41和第二球头41之间的连接段43,连接段43的直径小于第一球头41的直径,且连接段43的直径小于第二球头42的直径。
如图6~8所示,所述第一球头定位部包括第一槽531,所述第一槽531连通至所述挡块5的一侧面,所述第一槽531的直径与所述连接段43的直径相适应。此处第一槽531的直径与连接段43的直径相适应,指的是第一槽531的直径等于或略大于连接段43的直径,从而使得连接段43可以安装于第一槽531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球头定位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槽531相连通的第二槽532,所述第二槽532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球头41的形状相适应,所述第一槽531和第二槽532共同组成了异形槽53。此处,第二槽532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球头41的形状相适应,指的是第二槽532为球形或半球形,且第二槽532的直径等于或略大于第一球头41的直径。在拉绳4放入第一槽531后,第一球头41放入第二槽532中。
如图8和图9所示,进一步地,第一槽531可以连通挡块5的第一端51和第二端52,第二槽532开设在挡块5的第一端51,并且在第二槽532中设置有台阶部533,台阶部533的间距小于第一球头41的直径。即所述第二槽532为台阶槽,在所述第一球头41安装于所述第一球头定位部后,所述第一球头41位于所述第二槽532,所述连接段43位于所述台阶部533。在击发把手3沿第一方向旋转时,由于击发把手3的旋转行程较大,其对拉绳4的第二端拉动的位移也较大,这个位移是大于挡块5从第一状态到第二状态的位移的,即挡块5从第一状态进入第二状态只需要向远离致动杆2的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即可。因此,在击发把手3拉动拉绳4时,拉绳4的第一球头41首先在第二槽532中沿挡块5的纵向方向滑动一段行程,至第一球头41与台阶部533抵接时,第一球头41驱动台阶部533,拉绳4才与挡块5形成联动,即拉绳4继续拉动挡块5从第一状态进入第二状态。因此,通过异形槽53的结构,实现了击发把手3的大的移动行程转化为挡块5的小的移动行程。如图9所示,在拉绳4为刚性绳时,未被击发把手3拉动时保持在初始状态,第一球头41距离台阶部533有一段距离。在拉绳4为柔性绳时,未被击发把手3拉动时保持初始状态,第一球头41和与第一球头41连接的连接段42可以收纳在台阶部533以上的空间内。台阶部533可以进一步作为挡块复位件6的限位结构,压簧套设于拉绳4的连接段43,并且压簧的一端抵接台阶部533。
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球头定位部包括安装孔33,所述安装孔33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球头41的直径且所述安装孔33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球头42的直径。所述拉绳4的第一球头41的直径小于第二球头42的直径,这样可以方便拉绳4的安装和拆卸。在安装拉绳4时,首先将第一球头41穿过安装孔33,然后第一球头41从挡块5的第一端51进入第二槽532中,与第一球头41连接的拉绳4部分安装于第一槽531中。由于第二球头42的直径大于安装孔33的直径,第二球头41不会穿过安装孔33。拆卸拉绳4时,只需要将拉绳4的第一球头41从第二槽532中取出,然后拉绳4的第一球头41穿过安装孔33取下即可。因此,该实施例的击发机构不仅结构简单、零件少,而且安装和拆卸都很方便。
如图3和图11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把手11上设置有支撑梁12,所述击发把手3沿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拉绳4与所述支撑梁12接触,且所述拉绳4与所述支撑梁12接触的部位朝远离所述支撑梁12的方向产生位移,即如图4所示,拉绳4出现了一个直角。进一步实现了击发把手3的大的移动行程转化为挡块5的小的移动行程。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致动杆2的第一配合部21的近端还设置有第二配合部22,所述第二配合部22为一个凹槽,该凹槽的近端侧表面为与第二斜面511配合的斜面。第二配合部22的近端还设置有与击发把手3配合的推进齿23。击发把手3握持前,致动杆2位于初始的第一位置,在击发把手3第一次被握持时,挡块5进入不阻挡的第二状态,击发把手3上的驱动件(图中未示出)与所述推进齿23的近端面相接触,并向远端推动推进齿23,将所述致动杆2从所述第一位置向吻合器的远端推动到第二位置。此时,松开击发把手3,击发把手3在把手复位机构的作用下沿第二方向旋转复位,所述挡块5在挡块复位件6的作用下返回至第一状态,所述挡块5的第一端51与所述致动杆2的第二配合部22配合,以阻挡致动杆2在轴向方向的移动。所述第二方向为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致动杆2的推进齿23的近端还设置有齿条24,所述致动杆2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吻合器处于闭合状态,医生调整好组织的状态后,即可进行击发。当击发把手3再被握持时,进入击发状态,挡块5进入第二状态而与第二配合部22脱离,挡块5不阻挡致动杆2的轴向移动,击发把手3的驱动件(图中未示出)与致动杆2的齿条24上的齿相配合,推动所述致动杆2从所述第二位置向吻合器的远端移动至第三位置,此时松开击发把手3,击发把手3在把手复位机构的作用下沿第二方向旋转复位,所述挡块5在挡块复位件6的作用下返回至第一状态,所述挡块5的第一端与所述齿条24的齿配合,以阻挡致动杆2在轴向方向的移动。所述第三位置,对应为在吻合器的击发过程中,所述致动杆2的位置,即为一个位置区域。因此,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击发机构,不仅可以保证在未握持击发把手3时,致动杆2在初始位置不能向远端移动,并且在击发过程中,也可以通过挡块5与第二配合部22和齿条24的配合将致动杆2保持在固定位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击发机构及吻合器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吻合器的击发机构,在未握持击发把手时,通过挡块将致动杆保持在固定位置,在握持击发把手时,通过拉绳拉动挡块,使得挡块从致动杆的轴向移动路径离开,从而不阻碍致动杆的轴向移动,可以实现吻合器的击发,该击发机构结构简单,零件少,使用稳定;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应用于直线型吻合器,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类型的吻合器。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击发机构,其特征在于,用于吻合器,所述击发机构包括:
固定把手,沿所述固定把手的近端向远端的方向设有滑槽;
致动杆,所述致动杆可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且所述致动杆具有第一位置;
挡块,所述挡块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致动杆处于所述第一位置且所述挡块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挡块的第一端阻挡所述致动杆向所述吻合器的远端方向移动,所述挡块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挡块不阻挡所述致动杆的轴向移动;
拉绳和击发把手,所述拉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挡块和所述击发把手,所述击发把手沿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击发把手通过所述拉绳拉动所述挡块从所述第一状态进入所述第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击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把手的远端设有卡槽,所述挡块可滑动设于所述卡槽;所述击发把手沿所述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挡块沿所述卡槽运动,从所述第一状态进入所述第二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击发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块复位件,所述挡块复位件向所述挡块施加一朝向所述致动杆的偏置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击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复位件包括压簧,所述压簧设置于所述挡块和所述固定把手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击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为无延展性的柔性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击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包括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球头,所述挡块设置有第一球头定位部,所述第一球头安装于所述第一球头定位部中,所述连接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球头的直径;
所述连接段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球头,所述击发把手上设置有第二球头定位部,所述第二球头安装于所述第二球头定位部中,所述连接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球头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击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头定位部包括第一槽,所述第一槽连通至所述挡块的一侧面,所述第一槽的直径与所述连接段的直径相适应;所述第一球头定位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槽相连通的第二槽,所述第一球头位于所述第二槽中,且所述第二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球头的形状相适应,所述第二槽的内部设置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一球头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击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球头定位部包括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球头的直径且所述安装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球头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击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把手上设置有支撑梁,所述击发把手沿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拉绳与所述支撑梁接触,且所述拉绳与所述支撑梁接触的部位朝远离所述支撑梁的方向产生位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击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杆设置有第一配合部,所述致动杆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致动杆的第一配合部配合;
所述致动杆具有第二位置,所述致动杆的第一配合部的近端还设置有第二配合部,所述致动杆从所述第一位置向吻合器的远端移动至第二位置,且所述挡块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致动杆的第二配合部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击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杆具有第三位置,所述致动杆的第二配合部的近端还设置有齿条,所述致动杆从所述第二位置向吻合器的远端移动至第三位置,且所述挡块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齿条配合。
12.一种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吻合器包括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击发机构。
CN201822167132.XU 2018-12-21 2018-12-21 击发机构及吻合器 Active CN2095292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67132.XU CN209529225U (zh) 2018-12-21 2018-12-21 击发机构及吻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67132.XU CN209529225U (zh) 2018-12-21 2018-12-21 击发机构及吻合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29225U true CN209529225U (zh) 2019-10-25

Family

ID=68265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67132.XU Active CN209529225U (zh) 2018-12-21 2018-12-21 击发机构及吻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292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875756T3 (es) Mecanismo de accionamiento engranado y aplicador de grapas quirúrgicas que incluye el mismo
EP3441016A1 (en) Geared actuation mechanism and surgical clip applier including the same
US10828044B2 (en) Endoscopic reposable surgical clip applier
RU2721646C2 (ru) Хирургические концевые эффекторы с конструкциями для принудительного открытия браншей
ES2509916T3 (es) Aplicador de pinzas quirúrgicas
US8858574B2 (en) Suturing instrument
RU2717936C2 (ru) Конструкции системы двухшарнирного привода для хирургических инструментов с возможностью шарнирного поворота
US20040162569A1 (en) Transmitting an actuating force along a curved instrument
CN108888309A (zh) 一种具有稳定夹持力的轻便吻合器
CN209644987U (zh) 击发机构及吻合器
CN107753078B (zh) 具有铰接式砧座保持器组件的圆形吻合装置
JPWO2016021290A1 (ja) 手術用器具
CN111973243A (zh) 一种外科切割缝合器械
RU2719956C2 (ru) Двухтактные системы привода шарнира для хирургических инструментов, выполненных с возможностью шарнирного поворота
US9439648B1 (en) Suture passer with retractable needle sheath
CN209529225U (zh) 击发机构及吻合器
JP2017131765A (ja) 手術器具内部におけるファスナのハンドリング
US20220280155A1 (en) Surgical stapling device
RU2721296C2 (ru) Хирургические инструменты с возможностью шарнирного поворота c составными структурами пусковой штанги с центральным пусковым опорным элементом для поддержания шарнирного поворота
RU2727765C2 (ru) Поддерживающие конструкции пусковой штанги, выполненной с возможностью перемещения, для хирургических инструментов с возможностью шарнирного поворота
RU2720296C2 (ru) Хирургические концевые эффекторы с закрывающими элементами для браншей с кулачковым приводом двойного действия
US10265063B1 (en) Deep cavity suture device
CN209360784U (zh) 一种外科器械容易对位的关节锁定机构
CN109091185A (zh) 一种外科器械容易对位的关节锁定机构
CN109953788A (zh) 把手组件及包括其的吻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5021 No. 278 Dongping Street,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Tianchen International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123 No. 278 Dongping Street,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TOUCHSTONE INTERNATIONAL MEDICAL SCIENCE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