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23165U - 一种水利工程堤坝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利工程堤坝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23165U
CN209523165U CN201820080082.9U CN201820080082U CN209523165U CN 209523165 U CN209523165 U CN 209523165U CN 201820080082 U CN201820080082 U CN 201820080082U CN 209523165 U CN209523165 U CN 2095231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ope
bumping post
buffer stop
impact
concrete li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8008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金辉
周位帅
樊炜
赵慧芳
冷梦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08008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231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231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2316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11Hard structures, e.g. dams, dykes or breakwater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堤坝结构,包括混凝土浇筑层、坝体、水位警戒标、进水孔和冲击坡,所述混凝土浇筑层的底部等间距分布有三组基桩,且混凝土浇筑层下表面的基桩之间铺设有砂石垫层,所述第一缓冲桩与第二缓冲桩的顶部皆安装有导水管,且导水管与进水孔连通,所述缓冲坡上方坝体的内侧壁上安装有水位警戒标,所述坝体的上表面修筑有路基,且路基靠近第二缓冲桩一侧的顶部修筑有护栏。本实用新型设计更加合理,且稳定性更强,设置的冲击坡以及配合使用的光滑凸起和回水孔都可以降低水的冲击力,从而保护的冲击坡,同时设置的镂空缓冲块体可以对水进行缓冲,且能够将水流的冲击力进行分散,便于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水利工程堤坝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堤坝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人们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视,现有技术中的堤坝分为混凝土堤坝和生态堤坝,生态堤坝的成本较为低廉,同时也可以较好的防止水土流失,同时对生态的影响较小,因此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很多场合,生态水坝其表面的植被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因此前期不具有保土的效果,当水土流失后,需要重新填运,较为麻烦,无法满足较为大型的堤坝,因此需要人工修建堤坝,而现有的堤坝的结构大多比较简单,承压能力有限,且经常会因为冲击坡长时间在水的侵蚀下发生损耗,进而降低了堤坝的使用寿命,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堤坝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堤坝结构,包括混凝土浇筑层、坝体、水位警戒标、进水孔和冲击坡,所述混凝土浇筑层的底部等间距分布有三组基桩,且混凝土浇筑层下表面的基桩之间铺设有砂石垫层,所述混凝土浇筑层上表面的一侧修筑有冲击坡,且冲击坡内等间距分布有两组回水孔,所述冲击坡内侧的混凝土浇筑层上设有镂空缓冲块体,且镂空缓冲块体远离冲击坡一侧的混凝土浇筑层上修筑有预应力支撑块体,所述预应力支撑块体的顶部修筑有坝体,且镂空缓冲块体与坝体之间的预应力支撑块体上修筑有缓冲坡,所述缓冲坡上从上至下依次修筑有第二缓冲桩与第一缓冲桩,所述第二缓冲桩与第一缓冲桩上皆分布有进水孔,所述第一缓冲桩与第二缓冲桩的顶部皆安装有导水管,且导水管与进水孔连通,所述缓冲坡上方坝体的内侧壁上安装有水位警戒标,所述坝体的上表面修筑有路基,且路基靠近第二缓冲桩一侧的顶部修筑有护栏。
优选的,所述缓冲坡上的第一缓冲桩与第二缓冲桩皆等间距分布,且第一缓冲桩与第二缓冲桩交叉分布。
优选的,所述镂空缓冲块体内均匀分布有回水通道。
优选的,所述回水孔的端口安装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冲击坡的冲击面为弧形,且冲击面上分布有光滑凸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水利工程堤坝结构设计更加合理,且稳定性更强,设置的冲击坡以及配合使用的光滑凸起和回水孔都可以降低水的冲击力,从而保护的冲击坡,同时设置的镂空缓冲块体可以对水进行缓冲,且能够将水流的冲击力进行分散,从而降低堤坝的正面冲击力,交叉设置的第一缓冲桩以及第二缓冲桩可以很好的提高堤坝的稳定性,同时设置的进水孔以及导水管可以将来自水浪正面的冲击力转化为向上的冲击力,进一步的保护了堤坝的安全,设置的预应力支撑块体可以有效的保护冲击坡,避免冲击坡整体发生偏移,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中:1-基桩;2-砂石垫层;3-混凝土浇筑层;4-预应力支撑块体;5-坝体;6-第一缓冲桩;7-第二缓冲桩;8-缓冲坡;9-水位警戒标;10-路基;11-护栏;12-导水管;13-进水孔;14-回水通道;15-镂空缓冲块体;16-回水孔;17-冲击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水利工程堤坝结构,包括混凝土浇筑层3、坝体5、水位警戒标9、进水孔13和冲击坡17,混凝土浇筑层3的底部等间距分布有三组基桩1,且混凝土浇筑层3下表面的基桩1之间铺设有砂石垫层2,混凝土浇筑层3上表面的一侧修筑有冲击坡17,且冲击坡17内等间距分布有两组回水孔16,冲击坡17的冲击面为弧形,且冲击面上分布有光滑凸起,回水孔16的端口安装有过滤网,可以延缓冲击坡17的损耗,同时也降低了水流的冲击力,冲击坡17内侧的混凝土浇筑层3上设有镂空缓冲块体15,且镂空缓冲块体15远离冲击坡17一侧的混凝土浇筑层3上修筑有预应力支撑块体4,镂空缓冲块体15可以对水流的冲击力进行缓冲,镂空缓冲块体15内均匀分布有回水通道14,预应力支撑块体4的顶部修筑有坝体5,且镂空缓冲块体15与坝体5之间的预应力支撑块体4上修筑有缓冲坡8,坝体5可以支撑整个堤坝的冲击力,缓冲坡8上从上至下依次修筑有第二缓冲桩7与第一缓冲桩6,缓冲坡8上的第一缓冲桩6与第二缓冲桩7皆等间距分布,且第一缓冲桩6与第二缓冲桩7交叉分布,第二缓冲桩7与第一缓冲桩6上皆分布有进水孔13,第一缓冲桩6与第二缓冲桩7的顶部皆安装有导水管12,且导水管12与进水孔13连通,缓冲坡8上方坝体5的内侧壁上安装有水位警戒标9,坝体5的上表面修筑有路基10,且路基10靠近第二缓冲桩7一侧的顶部修筑有护栏11。
工作原理:修筑时,在基桩1的上方铺设砂石垫层2,并在砂石垫层2的上方修筑混凝土浇筑层3,然后再混凝土浇筑层3顶部的前端修筑冲击坡17,并在冲击坡17的坡面上修筑回水孔16以及光滑凸起,然后再冲击坡17的内侧修筑镂空缓冲块体15,然后再镂空缓冲块体15内侧的混凝土浇筑层3上修筑预应力支撑块体4,然后再预应力支撑块体4的顶部修筑缓冲坡8以及坝体5,并在缓冲坡8上修筑第一缓冲桩6与第二缓冲桩7,当涨水时,首先通过冲击坡17上的回水孔16对水流进行缓冲,并将正面冲击力转化为向上的冲击力,接着再通过镂空缓冲块体15对水流的冲击力进行缓冲,最后再通过第一缓冲桩6与第二缓冲桩7进行缓冲。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5)

1.一种水利工程堤坝结构,包括混凝土浇筑层(3)、坝体(5)、水位警戒标(9)、进水孔(13)和冲击坡(17),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浇筑层(3)的底部等间距分布有三组基桩(1),且混凝土浇筑层(3)下表面的基桩(1)之间铺设有砂石垫层(2),所述混凝土浇筑层(3)上表面的一侧修筑有冲击坡(17),且冲击坡(17)内等间距分布有两组回水孔(16),所述冲击坡(17)内侧的混凝土浇筑层(3)上设有镂空缓冲块体(15),且镂空缓冲块体(15)远离冲击坡(17)一侧的混凝土浇筑层(3)上修筑有预应力支撑块体(4),所述预应力支撑块体(4)的顶部修筑有坝体(5),且镂空缓冲块体(15)与坝体(5)之间的预应力支撑块体(4)上修筑有缓冲坡(8),所述缓冲坡(8)上从上至下依次修筑有第二缓冲桩(7)与第一缓冲桩(6),所述第二缓冲桩(7)与第一缓冲桩(6)上皆分布有进水孔(13),所述第一缓冲桩(6)与第二缓冲桩(7)的顶部皆安装有导水管(12),且导水管(12)与进水孔(13)连通,所述缓冲坡(8)上方坝体(5)的内侧壁上安装有水位警戒标(9),所述坝体(5)的上表面修筑有路基(10),且路基(10)靠近第二缓冲桩(7)一侧的顶部修筑有护栏(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堤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坡(8)上的第一缓冲桩(6)与第二缓冲桩(7)皆等间距分布,且第一缓冲桩(6)与第二缓冲桩(7)交叉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堤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缓冲块体(15)内均匀分布有回水通道(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堤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孔(16)的端口安装有过滤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堤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坡(17)的冲击面为弧形,且冲击面上分布有光滑凸起。
CN201820080082.9U 2018-01-18 2018-01-18 一种水利工程堤坝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5231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80082.9U CN209523165U (zh) 2018-01-18 2018-01-18 一种水利工程堤坝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80082.9U CN209523165U (zh) 2018-01-18 2018-01-18 一种水利工程堤坝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23165U true CN209523165U (zh) 2019-10-22

Family

ID=68211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80082.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523165U (zh) 2018-01-18 2018-01-18 一种水利工程堤坝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231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88317A (zh) * 2020-02-24 2020-05-22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具有消浪功能的观景海堤及其建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88317A (zh) * 2020-02-24 2020-05-22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具有消浪功能的观景海堤及其建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73414U (zh) 一种高强亲水性透水布的挑流防雾化结构
CN209523165U (zh) 一种水利工程堤坝结构
CN208055981U (zh) 一种生态护岸结构
CN212896234U (zh) 一种岸边溢洪道缓平段与陡槽段连接结构
CN209114493U (zh) 一种桥梁桩基墩台一体化结构
CN208072332U (zh) 水利水电用挡水装置
CN203795388U (zh) 土坝+重力坝混合坝型的布置结构
CN103614986B (zh) 一种适用于尾矿库排洪的无压流进水方法
CN202055261U (zh) 一种防滑坡挡土墙
CN201722598U (zh) 铁路桥梁桥墩抗泥石流冲击构造
CN108570964A (zh) 一种基于岸坡支护的生态挡墙及施工方法
CN103938585A (zh) 土坝+重力坝混合坝型的布置结构
CN211898148U (zh) 一种蓄水防洪河堤大坝
CN207597544U (zh) 一种高缓冲性水利急流槽
CN203716160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空心骨架护坡结构
CN203977377U (zh) 拦沙导沙结构
CN209099304U (zh) 一种水利工程防护河堤
CN217267294U (zh) 一种结合下游踏步宣泄超标准洪水的土石坝坝体结构
CN203514275U (zh) 高陡狭窄河谷泄水建筑物的窄缝挑坎结构
CN220953281U (zh) 一种溢洪道泄槽护底加固新型结构
CN207331918U (zh) 一种城市排水用的排浸结构
CN207130691U (zh) 一种防冲水利堤坝
CN104099908A (zh) 重力式拦沙导沙结构
CN204690779U (zh) 一种挡土墙
CN214939878U (zh) 一种多功能阶梯式堰坝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022

Termination date: 202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