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18743U - 一种稳定的液体加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稳定的液体加热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518743U CN209518743U CN201821611283.3U CN201821611283U CN209518743U CN 209518743 U CN209518743 U CN 209518743U CN 201821611283 U CN201821611283 U CN 201821611283U CN 209518743 U CN209518743 U CN 20951874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ttle body
- protrusion
- supporting surface
- heating dish
- interconnecting pie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稳定的液体加热器,包括上下贯通的玻璃壶身,以及与所述壶身下部配合连接的加热盘,所述壶身下部设有底面,所述加热盘上设有支撑面,所述底面与所述支撑面密封配合,所述支撑面的外沿向上延伸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裹所述壶身的外侧壁且与所述壶身的外侧壁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壶身与加热盘的密封性,便于安装,壶身造型多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稳定的液体加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家用液体加热器的使用越来越普及,如电水壶(包括养生壶)、豆浆机等,其杯体一般采用内钢外塑结构,杯体水位线印制在不锈钢内胆中,无法做到水位线从杯体外部可视,当盖上杯盖后,用户无法观察到豆浆机制浆或者电水壶烧水/熬煮食材的整个过程,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外,现有不锈钢加热杯体由于不锈钢导热太快,加热豆浆/米糊等的过程中,豆浆/米糊等液面以下的杯体底侧面温度和豆浆/米糊等液面以上的杯体侧面温度升高都很快,当煮沸后产生大量泡沫,泡沫在液面以上遇到高温杯体侧面,泡沫继续膨胀很快就会溢出。
现有技术中,将杯体侧壁采用玻璃材质代替,玻璃底部开通孔,通孔处安装有底加热盘(即加热管设置在杯体的底壁上)。现有的玻璃杯体中,加热盘与玻璃壶身的连接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案:一种是如CN201610278256.8公开的技术方案,加热盘的外沿形成凹槽,壶身的下端插入凹槽内,然后通过打胶的方式进行固定,采用此种方式,为了便于美观,对打胶工艺要求高,且加工效率慢;另外一种是如申请号为CN201020503000.0公开的技术方案,壶身设有向内延伸的横边,加热盘的外沿位于横边的上方,还设有位于横边下方的支架,通过支架与加热盘固定夹紧在所述横边上进行密封固定,采用此种方式,为了便于加热盘的安装,对壶身的尺寸有一定要求,不便于杯体的美观性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方便的液体加热器。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稳定的液体加热器,包括上下贯通的玻璃壶身,以及与所述壶身下部配合连接的加热盘,所述壶身下部设有底面,所述加热盘上设有支撑面,所述底面与所述支撑面密封配合,所述支撑面的外沿向上延伸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裹所述壶身的外侧壁且与所述壶身的外侧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壶身下部的外侧壁上设有向外凸出的台阶,所述连接部的顶端卷曲抵压在所述台阶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台阶的宽度为0.5mm至5mm。
进一步地,壶身的外侧壁与加热盘的内侧壁设有相对凸起并相互配合的旋转卡扣。
进一步地,所述壶身下部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凸起,所述连接部上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在所述壶身下部的外侧壁上螺旋设置形成螺纹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在所述加热盘的连接部上间隔设置形成凸点或者螺旋设置形成螺纹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配合连接;
或者,所述壶身下部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凸起,所述连接部上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在所述壶身下部的外侧壁上间隔设置形成凸点,所述第二凸起在所述加热盘的连接部上间隔设置形成凸点或者螺旋设置形成螺纹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的顶端向外延伸形成翻边。
进一步地,所述翻边与所述连接部的外侧面形成凹槽,还包括位于杯体下方的底盖,所述底盖的外沿嵌入所述凹槽内;或者,所述翻边为卷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壶身的底面与所述支撑面通过环形密封圈密封配合,所述支撑面上设有开孔,所述密封圈上设有凸筋,所述凸筋嵌于所述开孔内;或者,所述壶身的底面与所述支撑面通过环形密封圈密封配合,所述支撑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面的内沿向下延伸形成碗状的容纳腔;
或者,所述支撑面的内沿向下延伸形成碗状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包括侧壁和底壁,加热元件设于所述侧壁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的高度H1与所述玻璃壶身的高度的比值范围为1至 10,所述容纳腔的高度H1大于1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所述金属加热盘上设置有支撑面,玻璃下部的底面(即底部端面)同所述支撑面相配合,在所述支撑面与玻璃下部的底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或者密封胶等,用来对加热盘和玻璃壶身之间进行密封,且加热盘的外沿与所述壶身的外侧壁连接,此时不需要考虑玻璃壶身的上下安装口的尺寸,便于壶身的造型设计以及加热盘与壶身的安装,另一方面,更加利于提升加热盘与壶身底面水平方向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一种液体加热器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另一种液体加热器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B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一种壶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加热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种液体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另一种壶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另一种液体加热器的结构剖视图;
图10为图9中C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1为一种豆浆机的结构剖视图;
图12为另一种豆浆机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标记:1-壶身;2-加热盘;3-加热元件;4-密封圈;11-台阶;212-连接部;213-圆形卷边;211-支撑面;21-金属底板;22-导热板;214-凸点;215- 凹槽;12-旋扣;122-旋扣平台;121-旋扣斜面;123-旋扣止位筋;13-螺纹凸起;216-卷边;6-刀片;7-粉碎罩;5-机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液体加热器,包括上下贯通的玻璃壶身1,以及与所述壶身1下部配合连接的金属加热盘2,所述壶身1下部设有底面,所述加热盘2上设有支撑面211,所述底面与所述支撑面211密封配合,所述支撑面211的外沿向上延伸形成连接部212,所述连接部212包裹所述壶身1的外侧壁且与所述壶身1的外侧壁连接。
现有的玻璃杯体中,金属加热盘2与玻璃壶身1的连接方式一般以下几种方案:一种是加热盘2的外沿形成凹槽215,壶身1的下端插入凹槽215内,然后通过打胶的方式进行固定,采用此种方式,为了便于美观,对打胶工艺要求高,且加工效率慢;另外一种是壶身1设有向内延伸的横边,加热盘2的外沿位于横边的上方,还设有位于横边下方的支架,通过支架与加热盘2固定夹紧在所述横边上进行密封固定,采用此种方式,为了便于加热盘2的安装,对壶身1的尺寸有一定要求,不便于杯体的美观性设计。上述两种连接方式,加热盘2与壶身1内壁之间因形成清洗死角,例如第二种方式,加热盘2的最外沿与玻璃壶身1的内壁具有一定距离,由于密封垫的存在,加热盘2的最外沿与玻璃壶身1的内壁形成凹槽215,残渣易于在凹槽215内沉积,不利于清洗。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金属加热盘2上设置有支撑面211,玻璃下部的底面(即底部端面)同所述支撑面211相配合,在所述支撑面211与玻璃下部的底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4或者密封胶等,用来对加热盘2和玻璃壶身1之间进行密封,且加热盘2的外沿与所述壶身1的外侧壁连接,此时不需要考虑玻璃壶身1的上下安装口的尺寸,便于壶身1的造型设计以及加热盘2 与壶身1的安装,另一方面,更加利于提升加热盘2与壶身1底面水平方向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面211的内沿向下延伸形成碗状的容纳腔,所述支撑面211同玻璃壶身1的底面进行密封,壶身1的内壁至容纳腔的内壁沿纵向方向延展,端面密封可以保证豆浆或者食材渣等残渣不会进到玻璃底面与支撑面 211接缝处,不会藏渣,容易清洗,解决了形成清洗死角的问题,所述支撑面 211的内沿向下延伸形成碗状的容纳腔。其中所述,碗状可以包括侧壁和底壁,也可以是呈球面。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壶身1上设有收口结构,所述连接部212的上端位于所述收口结构的下方,该收口结构可以保持杯体整体的美观性,还可以加强玻璃壶身1的强度。
实施例二:
目前家用液体加热器的使用越来越普及,如电水壶、豆浆机等,其杯体一般采用内钢外塑结构,杯体水位线印制在不锈钢内胆中,无法做到水位线从杯体外部可视,当盖上杯盖后,用户无法观察到豆浆机制浆或者电水壶烧水/熬煮食材的整个过程,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外,现有不锈钢加热杯体由于不锈钢导热太快,加热豆浆/米糊等的过程中,豆浆/米糊等液面以下的杯体底侧面温度和豆浆/米糊等液面以上的杯体侧面温度升高都很快,当煮沸后产生大量泡沫,泡沫在液面以上遇到高温杯体侧面,泡沫继续膨胀很快就会溢出。
现有技术中,将杯体侧壁采用玻璃材质代替,玻璃底部开通孔,通孔处安装有底加热盘2(即加热管设置在杯体的底壁上)。现有的玻璃杯体中,加热盘 2与玻璃壶身1的连接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案:一种是加热盘2的外沿形成凹槽215,壶身1的下端插入凹槽215内,然后通过打胶的方式进行固定,采用此种方式,为了便于美观,对打胶工艺要求高,且加工效率慢;另外一种是壶身1 设有向内延伸的横边,加热盘2的外沿位于横边的上方,还设有位于横边下方的支架,通过支架与加热盘2固定夹紧在所述横边上进行密封固定,采用此种方式,为了便于加热盘2的安装,对壶身1的尺寸有一定要求,不便于杯体的美观性设计。上述两种连接方式,加热盘2与壶身1内壁之间因形成清洗死角,例如第二种方式,加热盘2的最外沿与玻璃壶身1的内壁具有一定距离,由于密封垫的存在,加热盘2的最外沿与玻璃壶身1的内壁形成凹槽215,残渣易于在凹槽215内沉积,不利于清洗。
另外,上述加热盘2若采用加热元件3(例如加热管)设置在杯体的底壁上的这种做法,虽然做到了可视化,但底加热盘2容易导致豆浆制浆过程中的糊底或者烧水时的水垢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液体加热器,如图1所示,包括上下贯通的玻璃壶身1,以及与所述壶身1下部配合连接的金属加热盘2,所述壶身1 下部设有底面,所述加热盘2上设有支撑面211,所述底面与所述支撑面211密封配合,所述支撑面211的外沿向上延伸形成连接部212,所述连接部212包裹所述壶身1的外侧壁且与所述壶身1的外侧壁连接,所述支撑面211的内沿向下延伸形成碗状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包括侧壁和底壁,加热元件3设于所述侧壁的外表面。
液体加热器包括分体的玻璃壶身1和金属加热盘2,玻璃导热差,金属加热盘2在加热的过程中热量不易传导至玻璃壶身1,从而玻璃壶身1温度相对金属加热盘2的温度低,当泡沫遇到侧面温度较低的玻璃时产生收缩,从而不易溢出。另外,不锈钢加热杯体通常只有0.5mm的壁厚,由于壁厚较薄,弹性模量较低,制浆时,豆浆机刀片6会带动物料撞击杯体侧壁产生较大的撞击噪音。当采用玻璃壶身1后,由于玻璃相对较厚,弹性模量高,可以减轻物料撞击侧壁产生的噪音。所述的玻璃壶身1的厚度为2.5mm到5mm之间,此时玻璃能达到较好的降低噪音的效果。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述金属加热盘2上设置有支撑面211,玻璃下部的底面(即底部端面)同所述支撑面211相配合,在所述支撑面211与玻璃下部的底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4或者密封胶等,用来对加热盘2和玻璃壶身1之间进行密封,且加热盘2的外沿与所述壶身1的外侧壁连接,此时不需要考虑玻璃壶身1的上下安装口的尺寸,便于壶身1的造型设计以及加热盘2与壶身1 的安装,另一方面,更加利于提升加热盘2与壶身1底面水平方向的密封效果。所述支撑面211的内沿向下延伸形成碗状的容纳腔,所述支撑面211同玻璃壶身1的底面进行密封,壶身1的内壁至容纳腔的内壁沿纵向方向延展,端面密封可以保证豆浆或者食材渣等残渣不会进到玻璃底面与支撑面211接缝处,不会藏渣,容易清洗,解决了形成清洗死角的问题,所述支撑面211的内沿向下延伸形成碗状的容纳腔。其中所述,碗状可以包括侧壁和底壁,也可以是呈球面。
综上所述,加热盘2呈碗状,加热元件3设于所述加热盘2的外侧面,一方面形成加热液体的容纳腔,不影响加热速率,另一方面,干烧时,不易导致糊底以及沉积水渍或水垢。即,所述加热盘2上设置水平方向的支撑面211,该支撑面211与壶身1的底面密封配合,支撑面211的一端延伸与壶身1的外侧面连接,支撑面211的另一端延伸形成容纳腔,加热元件3设于容纳腔的侧壁上,一方面解决了加热盘2与壶身1的安装,以及藏污纳垢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满足了改变加热元件3的安装位置,解决了糊底以及沉积水渍或水垢的问题。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加热元件3加热的区域的加热效果更好,同时杯体能到达较好的防溢出效果,所述容纳腔的高度H1与所述玻璃壶身1的高度H3的比值范围为2至15,优选值为5,所述容纳腔的高度H1大于8mm。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壶身1上设有收口结构,所述连接部212的上端位于所述收口结构的下方,该收口结构可以保持杯体整体的美观性,还可以加强玻璃壶身1的强度。所述连接部212的上端与收口位置之间还可以设有缓冲件。
实施例三:
基于上述实施例一和/或实施例二的结构,所述连接部212与玻璃壶身1的连接方式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壶身1下部的外侧壁上设有向外凸出的台阶11,所述连接部212的顶端卷曲抵压在所述台阶11的上方。利用加热盘2 上的圆形卷边213结构的变形压紧玻璃壶身1,使玻璃壶身1同圆形卷边213结构相扣合,通过对端面上的密封圈4形成持久的预紧力,保证玻璃壶身1和加热盘2侧面密封的可靠性。
通过此种扣合铆接的方式可以防止加热盘2和玻璃壶身1脱离,保证两者之间的可靠连接,同时,此种扣合连接方式,加热盘2和玻璃壶身1直接重叠的部分较少,从而可以有效增大玻璃壶身1的可视空间,使整个杯体更加美观。
进一步地,所述台阶11的宽度为0.5mm至5mm。优选为2mm,此时台阶11 不易破碎,同时扣合牢靠,不易松脱。
第二种,壶身1的外侧壁与加热盘2的内侧壁设有相对凸起并相互配合的旋转卡扣,通过旋转扣合的方式将加热盘2与玻璃壶身1连接为一体,旋转扭力使玻璃壶身1和加热盘2之间形成压紧力,使玻璃壶身1和加热盘2可以连为牢固的一体,同时压紧密封圈4,不易分开。例如,所述壶身1下部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凸起,所述连接部212上设有第二凸起,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凸起方向是相对的,第一凸起为所述壶身1下部的外侧壁上设有向外(远离壶身1 中心的方向)凸起的结构,第二凸起为所述连接部212上向内(朝向壶身1中心的方向)凸起的结构。具体地如下:
如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所述第一凸起在所述壶身1下部的外侧壁上间隔设置形成旋扣12,所述第二凸起在所述加热盘2的连接部212上间隔设置形成凸点214或者螺旋设置形成螺纹凸起13,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配合连接。
例如,当上述第一凸起为包括旋扣平台122、旋扣斜面121和旋扣止位筋 123的旋扣12时,所述第二凸起为凸点214,在加热盘2的连接部212旋转卡接在壶身1外侧壁上时,旋扣斜面121可以抬升加热盘2,旋扣平台122用来控制压缩量,旋转到位后,扣合凸点214位于旋扣平台122上,旋扣止位筋123 用来限制扣合凸点214,防止扣合凸点214正向旋紧时脱出。优选地,所述连接部212上设有8个凸点214和8个旋扣。
或者,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所述第一凸起在所述壶身1下部的外侧壁上螺旋设置形成螺纹凸起13,所述第二凸起在所述加热盘2的连接部212上间隔设置形成凸点214或者螺旋设置形成螺纹凸起13,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配合连接。
例如,当上述第一凸起为螺纹凸起13,第二凸起为凸点214时,加热盘2 通过凸点214和螺纹凸起13与玻璃壶身1连接。
基于本实施例的上述方案,所述连接部212的顶端向外延伸形成翻边。具体如下:
如图4所示,所述翻边与所述连接部212的外侧面形成凹槽215,还包括位于杯体下方的底盖,所述底盖的外沿嵌入所述凹槽215内。上述凹槽215与底盖的上沿配合安装,装配简单,另外还可以在壶身1与底盖连接处形成一圈环形装饰边,提升美观性。此时,所述底盖的上沿的外侧壁可以设置止口结构,使得该翻边与底盖配合更加稳定,同时也提升
或者,如图10所示,为了防止加热盘2在安装时刮手或便于底盖的安装,所述翻边为卷边216设置。
当然,除了上面的翻边结构,所述翻边还包括仅为水平延伸的横边,此时底盖一样可以配合,改进地,还可以在上述翻边还是上套设硅胶垫等结构。
除了上述的连接方式,还有第三种,所述壶身1下部的外侧壁上设有向内凹陷的安装槽,所述连接部212上向内(向壶身1方向)凸起的凸点214,第二凸点214嵌于安装槽内固定。
实施例四:
基于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任意的结构,为了提升密封效果和美观性。如图2所示,所述底面与所述支撑面211通过环形密封圈4密封配合,所述支撑面211上设有开孔,所述密封圈4上设有凸筋,所述凸筋嵌于所述开孔内,防止密封圈4在玻璃壶身1和加热盘2安装的过程中偏位,影响密封效果和美观。
或者,如图4所示,所述壶身1的底面与所述支撑面211通过环形密封圈4 密封配合,所述支撑面211上设有凹槽215,所述密封圈4设于所述凹槽215内。所述凹槽215位于所述支撑面211的外侧,所述支撑面211的内端可以与壶身1 的底面紧贴配合(可以存在较小的间隙),降低了形成清洗死角的可能性。另外,当第一凸起可以进一步压紧该密封圈4。
实施例五:
目前家用豆浆机的使用越来越普及,豆浆机杯体一般采用内钢外塑结构,杯体水位线印制在不锈钢内胆中,无法做到水位线从杯体外部可视,当盖上机头5后,用户无法观察到豆浆机制浆的整个过程,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外,现有不锈钢加热杯体由于不锈钢导热太快,加热豆浆/米糊等的过程中,豆浆/米糊等液面以下的杯体底侧面温度和豆浆/米糊等液面以上的杯体侧面温度升高都很快,当煮沸后产生大量泡沫,泡沫在液面以上遇到高温杯体侧面,泡沫继续膨胀很快就会溢出。
现有技术中,一种做法是:将豆浆机杯体侧壁采用玻璃材质代替,玻璃底部开通孔,通孔处安装有底加热盘2。这种做法虽然做到了制浆可视化,但底加热盘2容易导致豆浆制浆过程中的糊底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如图11所示,提出一种豆浆机,包括杯体组件和设于所述杯体组件上方的机头5,所述杯体组件包括上下贯通的玻璃壶身1,以及与所述壶身1下部配合连接的加热盘2,所述壶身1下部设有底面,所述加热盘2上设有支撑面211,所述底面与所述支撑面211密封配合,所述支撑面211 的内沿向下凹陷形成容纳腔,加热元件3设于所述容纳腔的外表面,所述支撑面211的外沿向上延伸形成连接部212,所述连接部212与所述壶身1的外侧壁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杯体组件包括分体的玻璃壶身1和金属加热盘2,玻璃导热差,金属加热盘2在加热的过程中热量不易传导至玻璃壶身1,从而玻璃壶身1温度相对金属加热盘2的温度低,当泡沫遇到侧面温度较低的玻璃时产生收缩,从而不易溢出。另外,不锈钢加热杯体通常只有0.5mm的壁厚,由于壁厚较薄,弹性模量较低,制浆时,豆浆机刀片6会带动物料撞击杯体侧壁产生较大的撞击噪音。当采用玻璃壶身1后,由于玻璃相对较厚,弹性模量高,可以减轻物料撞击侧壁产生的噪音。所述的玻璃壶身1的厚度为2.5mm到5mm之间,此时玻璃能达到较好的降低噪音的效果。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述金属加热盘2上设置有支撑面211,玻璃下部的底面(即底部端面)同所述支撑面211相配合,在所述支撑面211与玻璃下部的底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4或者密封胶等,用来对加热盘2和玻璃壶身1之间进行密封,且加热盘2的外沿与所述壶身1的外侧壁连接,此时不需要考虑玻璃壶身1的上下安装口的尺寸,便于壶身1的造型设计以及加热盘2与壶身1 的安装,另一方面,更加利于提升加热盘2与壶身1底面水平方向的密封效果。所述支撑面211的内沿向下延伸形成碗状的容纳腔,所述支撑面211同玻璃壶身1的底面进行密封,壶身1的内壁至容纳腔的内壁沿纵向方向延展,端面密封可以保证豆浆或者食材渣等残渣不会进到玻璃底面与支撑面211接缝处,不会藏渣,容易清洗,解决了形成清洗死角的问题,所述支撑面211的内沿向下延伸形成碗状的容纳腔。其中所述,碗状可以包括侧壁和底壁,也可以是呈球面。
综上所述,加热盘2呈碗状,加热元件3设于所述加热盘2的外侧面,一方面形成加热液体的容纳腔,不影响加热速率,另一方面,干烧时,不易导致糊底以及沉积水渍或水垢。即,所述加热盘2上设置水平方向的支撑面211,该支撑面211与壶身1的底面密封配合,支撑面211的一端延伸与壶身1的外侧面连接,支撑面211的另一端延伸形成容纳腔,加热元件3设于容纳腔的侧壁上,一方面解决了加热盘2与壶身1的安装,以及藏污纳垢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满足了改变加热元件3的安装位置,解决了糊底以及沉积水渍或水垢的问题。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加热元件3加热的区域的加热效果更好,同时杯体能到达较好的防溢出效果,如图11所示,所述容纳腔的高度H1与所述玻璃壶身1 的高度H3的比值范围为3至8,所述容纳腔的高度H1大于10mm。优选地,比值为5,H1为13-20mm,
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所述机头5包括伸入所述杯体组件内的刀片6,所述刀片6至所述容纳腔底部的距离为H2,所述容纳腔的高度H1,H1-H2≥3mm,优选为大于5mm小于10mm。当豆浆机再制浆的过程中,电机带动到刀片6高速旋转,此时液体对杯体具有一定挤压力,刀片6与杯体垂直方向上的力最大,向两侧减小,为了使得壶身1与加热盘2连接处的受力减小,所述壶身1与加热盘2连接处不正对刀片6设置,优选地,所述壶身1与加热盘2连接处高于所述刀片6设置,同时当豆料里面存在较硬的材料时(例如不小心放入石子),减小了石子撞击在玻璃壶体上的可能性,提升豆浆机的使用寿命。同时,所述壶身1与加热盘2连接处低于或平行于刀片6时,若粉碎不够彻底,容易存在残渣,残渣易随着刀片6的旋转力挤入壶身1与加热盘2连接处的缝隙,不易清洗。上述方案为优选位置,并不代表不能设置在低于或平行于刀片6的位置。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的结构,所述连接部212与玻璃壶身1的连接方式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壶身1下部的外侧壁上设有向外凸出的台阶11,所述连接部212的顶端卷曲抵压在所述台阶11的上方。利用加热盘2 上的圆形卷边213结构的变形压紧玻璃壶身1,使玻璃壶身1同圆形卷边213结构相扣合,通过对端面上的密封圈4形成持久的预紧力,保证玻璃壶身1和加热盘2侧面密封的可靠性。
通过此种扣合铆接的方式可以防止加热盘2和玻璃壶身1脱离,保证两者之间的可靠连接,同时,此种扣合连接方式,加热盘2和玻璃壶身1直接重叠的部分较少,从而可以有效增大玻璃壶身1的可视空间,使整个杯体更加美观。
进一步地,所述台阶11的宽度为0.5mm至5mm。优选为2mm,此时台阶11 不易破碎,同时扣合牢靠,不易松脱。
第二种,壶身1的外侧壁与加热盘2的内侧壁设有相对凸起并相互配合的旋转卡扣,通过旋转扣合的方式将加热盘2与玻璃壶身1连接为一体,旋转扭力使玻璃壶身1和加热盘2之间形成压紧力,使玻璃壶身1和加热盘2可以连为牢固的一体,同时压紧密封圈4,不易分开。例如,所述壶身1下部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凸起,所述连接部212上设有第二凸起,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凸起方向是相对的,第一凸起为所述壶身1下部的外侧壁上设有向外(远离壶身1 中心的方向)凸起的结构,第二凸起为所述连接部212上向内(朝向壶身1中心的方向)凸起的结构。具体地如下:
如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所述第一凸起在所述壶身1下部的外侧壁上间隔设置形成旋扣,所述第二凸起在所述加热盘2的连接部212上间隔设置形成凸点214或者螺旋设置形成螺纹凸起13,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配合连接。
例如,当上述第一凸起为包括旋扣平台122、旋扣斜面121和旋扣止位筋 123的旋扣时,所述第二凸起为凸点214,在加热盘2的连接部212旋转卡接在壶身1外侧壁上时,旋扣斜面121可以抬升加热盘2,旋扣平台122用来控制压缩量,旋转到位后,扣合凸点214位于旋扣平台122上,旋扣止位筋123用来限制扣合凸点214,防止扣合凸点214正向旋紧时脱出。优选地,所述连接部 212上设有8个凸点214和8个旋扣。
或者,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所述第一凸起在所述壶身1下部的外侧壁上螺旋设置形成螺纹凸起13,所述第二凸起在所述加热盘2的连接部212上间隔设置形成凸点214或者螺旋设置形成螺纹凸起13,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配合连接。
例如,当上述第一凸起为螺纹凸起13,第二凸起为凸点214时,加热盘2 通过凸点214和螺纹凸起13与玻璃壶身1连接。
除了上述的连接方式,还有第三种,所述壶身1下部的外侧壁上设有向内凹陷的安装槽,所述连接部212上向内(向壶身1方向)凸起的凸点214,第二凸点214嵌于安装槽内固定。
进一步地,基于本实施例的上述方案,所述连接部212的顶端向外延伸形成翻边。具体如下:
如图4所示,所述翻边与所述连接部212的外侧面形成凹槽215,还包括位于杯体下方的底盖,所述底盖的外沿嵌入所述凹槽215内。上述凹槽215与底盖的上沿配合安装,装配简单,另外还可以在壶身1与底盖连接处形成一圈环形装饰边,提升美观性。此时,所述底盖的上沿的外侧壁可以设置止口结构,使得该翻边与底盖配合更加稳定,同时也提升
或者,如图10所示,为了防止加热盘2在安装时刮手或便于底盖的安装,所述翻边为卷边216设置。
当然,除了上面的翻边结构,所述翻边还包括仅为水平延伸的横边,此时底盖一样可以配合,改进地,还可以在上述翻边还是上套设硅胶垫等结构。
进一步地,为了提升密封效果和美观性。如图2所示,所述底面与所述支撑面211通过环形密封圈4密封配合,所述支撑面211上设有开孔,所述密封圈4上设有凸筋,所述凸筋嵌于所述开孔内,防止密封圈4在玻璃壶身1和加热盘2安装的过程中偏位,影响密封效果和美观。
或者,如图4所示,所述壶身1的底面与所述支撑面211通过环形密封圈4 密封配合,所述支撑面211上设有凹槽215,所述密封圈4设于所述凹槽215内。所述凹槽215位于所述支撑面211的外侧,所述支撑面211的内端可以与壶身1 的底面紧贴配合(可以存在较小的间隙),降低了形成清洗死角的可能性。另外,当第一凸起可以进一步压紧该密封圈4。
实施例六:
目前家用食品加工机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例如豆浆机、料理机,杯体一般采用内钢外塑结构,杯体水位线印制在不锈钢内胆中,无法做到水位线从杯体外部可视,当盖上机头5后,用户无法观察到豆浆机制浆的整个过程,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外,现有不锈钢加热杯体由于不锈钢导热太快,加热豆浆/米糊等的过程中,豆浆/米糊等液面以下的杯体底侧面温度和豆浆/米糊等液面以上的杯体侧面温度升高都很快,当煮沸后产生大量泡沫,泡沫在液面以上遇到高温杯体侧面,泡沫继续膨胀很快就会溢出。
现有技术中,一种做法是:将杯体侧壁采用玻璃材质代替,玻璃底部开通孔,通孔处安装有底加热盘2。这种做法虽然做到了制浆可视化,但底加热盘2容易导致豆浆制浆过程中的糊底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如图11所示,提出一种食品加工机,包括杯体组件和设于所述杯体组件上方的杯盖,所述杯体组件包括上下贯通的玻璃壶身1,以及与所述壶身1下部配合连接的加热盘2,所述壶身1下部设有底面,所述加热盘2上设有支撑面211,所述底面与所述支撑面211密封配合,所述支撑面 211的内沿向下凹陷形成容纳腔,加热元件3设于所述容纳腔的外表面,所述支撑面211的外沿向上延伸形成连接部212,所述连接部212与所述壶身1的外侧壁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杯体组件包括分体的玻璃壶身1和金属加热盘2,玻璃导热差,金属加热盘2在加热的过程中热量不易传导至玻璃壶身1,从而玻璃壶身1温度相对金属加热盘2的温度低,当泡沫遇到侧面温度较低的玻璃时产生收缩,从而不易溢出。另外,不锈钢加热杯体通常只有0.5mm的壁厚,由于壁厚较薄,弹性模量较低,制浆时,食品加工机刀片6会带动物料撞击杯体侧壁产生较大的撞击噪音。当采用玻璃壶身1后,由于玻璃相对较厚,弹性模量高,可以减轻物料撞击侧壁产生的噪音。所述的玻璃壶身1的厚度为2.5mm到5mm之间,此时玻璃能达到较好的降低噪音的效果。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述金属加热盘2上设置有支撑面211,玻璃下部的底面(即底部端面)同所述支撑面211相配合,在所述支撑面211与玻璃下部的底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4或者密封胶等,用来对加热盘2和玻璃壶身1之间进行密封,且加热盘2的外沿与所述壶身1的外侧壁连接,此时不需要考虑玻璃壶身1的上下安装口的尺寸,便于壶身1的造型设计以及加热盘2与壶身1 的安装,另一方面,更加利于提升加热盘2与壶身1底面水平方向的密封效果。所述支撑面211的内沿向下延伸形成碗状的容纳腔,所述支撑面211同玻璃壶身1的底面进行密封,壶身1的内壁至容纳腔的内壁沿纵向方向延展,端面密封可以保证豆浆或者食材渣等残渣不会进到玻璃底面与支撑面211接缝处,不会藏渣,容易清洗,解决了形成清洗死角的问题,所述支撑面211的内沿向下延伸形成碗状的容纳腔。其中所述,碗状可以包括侧壁和底壁,也可以是呈球面。
综上所述,加热盘2呈碗状,加热元件3设于所述加热盘2的外侧面,一方面形成加热液体的容纳腔,不影响加热速率,另一方面,干烧时,不易导致糊底以及沉积水渍或水垢。即,所述加热盘2上设置水平方向的支撑面211,该支撑面211与壶身1的底面密封配合,支撑面211的一端延伸与壶身1的外侧面连接,支撑面211的另一端延伸形成容纳腔,加热元件3设于容纳腔的侧壁上,一方面解决了加热盘2与壶身1的安装,以及藏污纳垢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满足了改变加热元件3的安装位置,解决了糊底以及沉积水渍或水垢的问题。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加热元件3加热的区域的加热效果更好,同时杯体能到达较好的防溢出效果,如图11所示,所述容纳腔的高度H1与所述玻璃壶身1 的高度H3的比值范围为1至15,所述容纳腔的高度H1大于8mm。优选地,比值为5,H1为15-20mm,
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所述杯体组件内还设有粉碎结构,所述粉碎结构包括刀片6,所述刀片6可以与加热盘2的底部固定,也可以与杯盖连接,所述刀片6至所述容纳腔底部的距离为H2,所述容纳腔的高度H1,H1大于H2,H1-H2 ≥3mm,优选为大于5mm小于10mm。当食品加工机再制浆的过程中,电机带动到刀片6高速旋转,此时液体对杯体具有一定挤压力,刀片6与杯体垂直方向上的力最大,向两侧减小,为了使得壶身1与加热盘2连接处的受力减小,所述壶身1与加热盘2连接处不正对刀片6设置,优选地,所述壶身1与加热盘2 连接处高于所述刀片6设置,同时当豆料里面存在较硬的材料时(例如不小心放入石子),减小了石子撞击在玻璃壶体上的可能性,提升食品加工机的使用寿命。同时,所述壶身1与加热盘2连接处低于或平行于刀片6时,若粉碎不够彻底,容易存在残渣,残渣易随着刀片6的旋转力挤入壶身1与加热盘2连接处的缝隙,不易清洗。上述方案为优选位置,并不代表不能设置在低于或平行于刀片6的位置。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的结构,所述连接部212与玻璃壶身1的连接方式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壶身1下部的外侧壁上设有向外凸出的台阶11,所述连接部212的顶端卷曲抵压在所述台阶11的上方。利用加热盘2 上的圆形卷边213结构的变形压紧玻璃壶身1,使玻璃壶身1同圆形卷边213结构相扣合,通过对端面上的密封圈4形成持久的预紧力,保证玻璃壶身1和加热盘2侧面密封的可靠性。
通过此种扣合铆接的方式可以防止加热盘2和玻璃壶身1脱离,保证两者之间的可靠连接,同时,此种扣合连接方式,加热盘2和玻璃壶身1直接重叠的部分较少,从而可以有效增大玻璃壶身1的可视空间,使整个杯体更加美观。
进一步地,所述台阶11的宽度为0.5mm至5mm。优选为2mm,此时台阶11 不易破碎,同时扣合牢靠,不易松脱。
第二种,壶身1的外侧壁与加热盘2的内侧壁设有相对凸起并相互配合的旋转卡扣,通过旋转扣合的方式将加热盘2与玻璃壶身1连接为一体,旋转扭力使玻璃壶身1和加热盘2之间形成压紧力,使玻璃壶身1和加热盘2可以连为牢固的一体,同时压紧密封圈4,不易分开。例如,所述壶身1下部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凸起,所述连接部212上设有第二凸起,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凸起方向是相对的,第一凸起为所述壶身1下部的外侧壁上设有向外(远离壶身1 中心的方向)凸起的结构,第二凸起为所述连接部212上向内(朝向壶身1中心的方向)凸起的结构。具体地如下:
如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所述第一凸起在所述壶身1下部的外侧壁上间隔设置形成旋扣,所述第二凸起在所述加热盘2的连接部212上间隔设置形成凸点214或者螺旋设置形成螺纹凸起13,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配合连接。
例如,当上述第一凸起为包括旋扣平台122、旋扣斜面121和旋扣止位筋123的旋扣时,所述第二凸起为凸点214,在加热盘2的连接部212旋转卡接在壶身1外侧壁上时,旋扣斜面121可以抬升加热盘2,旋扣平台122用来控制压缩量,旋转到位后,扣合凸点214位于旋扣平台122上,旋扣止位筋123用来限制扣合凸点214,防止扣合凸点214正向旋紧时脱出。优选地,所述连接部 212上设有8个凸点214和8个旋扣。
或者,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所述第一凸起在所述壶身1下部的外侧壁上螺旋设置形成螺纹凸起13,所述第二凸起在所述加热盘2的连接部212上间隔设置形成凸点214或者螺旋设置形成螺纹凸起13,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配合连接。
例如,当上述第一凸起为螺纹凸起13,第二凸起为凸点214时,加热盘2 通过凸点214和螺纹凸起13与玻璃壶身1连接。
除了上述的连接方式,还有第三种,所述壶身1下部的外侧壁上设有向内凹陷的安装槽,所述连接部212上向内(向壶身1方向)凸起的凸点214,第二凸点214嵌于安装槽内固定。
进一步地,基于本实施例的上述方案,所述连接部212的顶端向外延伸形成翻边。具体如下:
如图4所示,所述翻边与所述连接部212的外侧面形成凹槽215,还包括位于杯体下方的底盖,所述底盖的外沿嵌入所述凹槽215内。上述凹槽215与底盖的上沿配合安装,装配简单,另外还可以在壶身1与底盖连接处形成一圈环形装饰边,提升美观性。此时,所述底盖的上沿的外侧壁可以设置止口结构,使得该翻边与底盖配合更加稳定,同时也提升
或者,如图10所示,为了防止加热盘2在安装时刮手或便于底盖的安装,所述翻边为卷边216设置。
当然,除了上面的翻边结构,所述翻边还包括仅为水平延伸的横边,此时底盖一样可以配合,改进地,还可以在上述翻边还是上套设硅胶垫等结构。
进一步地,为了提升密封效果和美观性。如图2所示,所述底面与所述支撑面211通过环形密封圈4密封配合,所述支撑面211上设有开孔,所述密封圈4上设有凸筋,所述凸筋嵌于所述开孔内,防止密封圈4在玻璃壶身1和加热盘2安装的过程中偏位,影响密封效果和美观。
或者,如图4所示,所述壶身1的底面与所述支撑面211通过环形密封圈4 密封配合,所述支撑面211上设有凹槽215,所述密封圈4设于所述凹槽215内。所述凹槽215位于所述支撑面211的外侧,所述支撑面211的内端可以与壶身1 的底面紧贴配合(可以存在较小的间隙),降低了形成清洗死角的可能性。另外,当第一凸起可以进一步压紧该密封圈4。
上述实施例一至五的杯体组件用于电水壶,另外,上述杯体组件还可以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裹在杯体外侧,可以全部包裹也可以是部分包裹。
上述实例一至六中的结构可以自由组合。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稳定的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贯通的玻璃壶身,以及与所述壶身下部配合连接的加热盘,所述壶身下部设有底面,所述加热盘上设有支撑面,所述底面与所述支撑面密封配合,所述支撑面的外沿向上延伸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裹所述壶身的外侧壁且与所述壶身的外侧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壶身下部的外侧壁上设有向外凸出的台阶,所述连接部的顶端卷曲抵压在所述台阶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的宽度为0.5mm至5mm。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壶身的外侧壁与加热盘的内侧壁设有相对凸起并相互配合的旋转卡扣。
5.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壶身下部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凸起,所述连接部上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在所述壶身下部的外侧壁上螺旋设置形成螺纹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在所述加热盘的连接部上间隔设置形成凸点或者螺旋设置形成螺纹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配合连接;
或者,所述壶身下部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凸起,所述连接部上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在所述壶身下部的外侧壁上间隔设置形成凸点,所述第二凸起在所述加热盘的连接部上间隔设置形成凸点或者螺旋设置形成螺纹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配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顶端向外延伸形成翻边。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与所述连接部的外侧面形成凹槽,还包括位于杯体下方的底盖,所述底盖的外沿嵌入所述凹槽内;或者,所述翻边为卷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壶身的底面与所述支撑面通过环形密封圈密封配合,所述支撑面上设有开孔,所述密封圈上设有凸筋,所述凸筋嵌于所述开孔内;或者,所述壶身的底面与所述支撑面通过环形密封圈密封配合,所述支撑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凹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面的内沿向下延伸形成碗状的容纳腔;
或者,所述支撑面的内沿向下延伸形成碗状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包括侧壁和底壁,加热元件设于所述侧壁的外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的高度H1与所述玻璃壶身的高度的比值范围为1至10,所述容纳腔的高度H1大于10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611283.3U CN209518743U (zh) | 2018-09-30 | 2018-09-30 | 一种稳定的液体加热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611283.3U CN209518743U (zh) | 2018-09-30 | 2018-09-30 | 一种稳定的液体加热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518743U true CN209518743U (zh) | 2019-10-22 |
Family
ID=68212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611283.3U Active CN209518743U (zh) | 2018-09-30 | 2018-09-30 | 一种稳定的液体加热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51874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143683A1 (en) * | 2020-01-13 | 2021-07-22 | Top Electric Appliances Industrial Limited | Electric kettle |
-
2018
- 2018-09-30 CN CN201821611283.3U patent/CN20951874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143683A1 (en) * | 2020-01-13 | 2021-07-22 | Top Electric Appliances Industrial Limited | Electric kettle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330366A (zh) | 一种杯体组件 | |
CN204743801U (zh) | 密封件、上盖及烹饪器具 | |
CN209518743U (zh) | 一种稳定的液体加热器 | |
CN109276165A (zh) | 一种食品加工机 | |
CN209285259U (zh) | 一种豆浆机 | |
CN206213910U (zh) | 一种空气炸锅 | |
CN205658784U (zh) | 上盖及烹饪器具 | |
CN207940666U (zh) | 一种液体加热器 | |
CN206197762U (zh) | 电水壶 | |
CN207370565U (zh) | 电热壶 | |
CN105342461A (zh) | 一种制浆方法和一种食物料理机 | |
CN202269904U (zh) | 咖啡机 | |
CN211771155U (zh) | 一种精酿啤酒糖化煮沸一体锅 | |
CN207006261U (zh) | 一种烹饪器具 | |
CN107374334A (zh) | 易清理黏贴食物的锅具及电加热炊具 | |
CN208925840U (zh) | 一种电饭锅 | |
CN102987924B (zh) | 咖啡机 | |
CN208551362U (zh) | 蒸笼盖、蒸笼组件、烹饪厨具盖体组件和烹饪厨具 | |
CN206651759U (zh) | 料理机和养生机 | |
CN212307599U (zh) | 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3129222U (zh) | 油炸锅 | |
CN212117918U (zh) | 用于烹饪器具的蒸笼和烹饪器具 | |
WO2022036999A1 (zh) | 烹饪器具的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0961460U (zh) | 用于蒸汽加热的烹饪锅具及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 | |
CN212326177U (zh) | 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15 Address after: Building 2, No. 52, 22nd Street, Baiyang Street, Qiantang New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s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JOYOUNG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