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15166U - 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15166U
CN209515166U CN201920346038.2U CN201920346038U CN209515166U CN 209515166 U CN209515166 U CN 209515166U CN 201920346038 U CN201920346038 U CN 201920346038U CN 209515166 U CN209515166 U CN 2095151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evice
cover plate
case ring
channel
acoustic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4603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戢记球
张钦周
陈广龙
付建辉
郑延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4603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151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151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151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终端设备,其包括:显示模组(200),所述显示模组包括透光盖板(210);壳体(310),所述壳体开设传声通道(311);装饰圈(320),所述装饰圈设置于所述壳体(310)上,所述装饰圈(320)环绕所述透光盖板(210),且支撑所述透光盖板,所述装饰圈(320)开设多个传音孔(321);声学器件(400),所述声学器件设置于所述壳体(310)的内部,所述声学器件通过所述传声通道(311)与所述传音孔(321)相连通。该终端设备在满足声信号传递功能的同时,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的声学器件罩,节省了成本,同时使得终端设备的黑边总宽度随之减小,因此该终端设备的屏占比有所提高。

Description

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终端设备的屏占比是影响用户体验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提高终端设备的屏占比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重点关注的设计方向。
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终端设备主要包括中框110、主板上盖120、装饰圈130、声学器件140、声学器件罩150、显示屏160和透光盖板170。装饰圈130设置在主板上盖120上,装饰圈130与中框110搭接,且装饰圈130环绕显示屏160和透光盖板170。声学器件140设置在中框110内,声学器件罩150安装在主板上盖120上,且其一部分位于透光盖板170和装饰圈130之间,该部分与装饰圈130搭接。主板上盖120开设传声通道121,声学器件140通过该传声通道121与声学器件罩150上的传音孔连通,使得声学器件140与外部环境通过传声通道121和传音孔进行声信号的传递。透光盖板170和装饰圈130上都需要开设缺口,以容纳声学器件罩150。
参考图2,上述终端设备中,显示屏160自身的黑边宽度为L1,显示屏160与主板上盖120之间的安全间隙的宽度为L2,透光盖板170的边缘与主板上盖120的内侧边缘之间的距离为L3,声学器件罩150实际占用的宽度为L4。因此,终端设备的黑边总宽度就等于L1+L2+L3+L4,这就导致终端设备的黑边总宽度较大,其屏占比比较小。
另外,现有的终端设备需要额外增加声学器件罩150,导致终端设备的装配难度较大,成本较高。透光盖板170和装饰圈130上都需要开设容纳声学器件罩150的缺口,这会破坏终端设备的外观完整性,导致其外观质感变差。声学器件罩150与透光盖板170和装饰圈130之间容易产生高度差,影响终端设备的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终端设备,以解决终端设备的屏占比难以进一步提高及需要额外增加声学器件罩及装配复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透光盖板;
壳体,所述壳体开设传声通道;
装饰圈,所述装饰圈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装饰圈环绕所述透光盖板,且支撑所述透光盖板,所述装饰圈开设多个传音孔;
声学器件,所述声学器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声学器件通过所述传声通道与所述传音孔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终端设备中,装饰圈开设多个传音孔,声学器件与外部环境通过传声通道和传音孔传递声信号。因此,该终端设备在满足声信号传递功能的同时,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的声学器件罩,使得终端设备的黑边总宽度随之减小,因此该终端设备的屏占比有所提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终端设备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终端设备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中框、120-主板上盖、121-传声通道、130-装饰圈、140-声学器件、150-声学器件罩、160-显示屏、170-透光盖板;
200-显示模组、210-透光盖板、220-显示屏、310-壳体、311-传声通道、311a-第一通道、311b-第二通道、312-主板上盖、313-中框、320-装饰圈、321-传音孔、322-内壁面、323-盖板支撑面、400-声学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显示模组200、壳体310、装饰圈320和声学器件400。
壳体310是终端设备中的各个器件的安装基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壳体310开设传声通道311,该传声通道311用于传递声信号。可选地,壳体310可以包括主板上盖312和中框313,该主板上盖312和中框313可以相互连接。
显示模组200可以包括透光盖板210和显示屏220。透光盖板210覆盖显示屏220,进而保护该显示屏220。
装饰圈320设置于壳体310上,该装饰圈320环绕透光盖板210,且支撑透光盖板210。透光盖板210、装饰圈320、中框313的外表面之间平滑过渡。具体而言,透光盖板210可以直接安装在装饰圈320上,显示屏220可以直接安装在壳体310上(具体可以是安装在主板上盖312上)。装饰圈320开设传音孔321,该传音孔321的一端可以延伸至整个终端设备的外表面。
声学器件400具体可以是发出声信号的器件,例如受话器、扬声器等,也可以是接收声信号的器件,例如送话器、麦克风等。声学器件400设置于壳体310的内部,该声学器件400可以通过传声通道311与传音孔321相连通。也就是说,声学器件400发出的声信号可以依次通过传声通道311和传音孔321传递到外部环境中,或者外部环境中的声信号可以依次通过传音孔321和传声通道311进入声学器件400。
上述终端设备中,装饰圈320开设传音孔321,声学器件400与外部环境通过传声通道311和传音孔321传递声信号。因此,该终端设备在满足声信号传递功能的同时,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的声学器件罩。参考图4,此时,终端设备的黑边总宽度等于L1+L2+L5,其中,L1为显示屏220自身的黑边宽度,L2为显示屏220与装饰圈320之间的安全间隙,L5为透光盖板210的边缘与装饰圈320的内侧边缘之间的距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显示屏220自身的黑边宽度基本不变,显示屏220与装饰圈320之间的安全间隙基本等于现有的终端设备中显示屏与主板上盖之间的安全间隙,透光盖板210的边缘与装饰圈320的内侧边缘之间的距离基本不会大于现有终端设备中透光盖板的边缘与主板上盖的内侧边缘之间的距离。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黑边总宽度至少省去了声学器件罩占用的宽度,因此该黑边总宽度有所减小,所以该终端设备的屏占比有所提高。同时,还可以节省声学器件罩及降低装配难度。
另外,省去声学器件罩后,终端设备的装配难度和成本均有所降低,透光盖板210和装饰圈320上不需要开设容纳声学器件罩的缺口,进而可以更好地保证终端设备的外观完整性,提升其外观质感。再者,不存在声学器件罩与透光盖板210和装饰圈320之间产生高度差的问题,故终端设备的用户体验更好。
上述传声通道311可以是直线型通道,该直线型通道相对于传音孔321的轴线方向倾斜设置,继而连通声学器件400与传音孔321,但是此种传声通道311导致声信号进入传音孔321内时出现较大的损耗。为此,传声通道311可以包括第一通道311a和第二通道311b,第一通道311a自声学器件400延伸至第二通道311b,第二通道311b的延伸方向平行于传音孔321的轴线方向。相对而言,声信号在第二通道311b和传音孔321之间传递时将更加流畅,因此声信号的传递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第一通道311a可以相对于传音孔321的轴线方向形成锐角或者钝角,也可以大致沿着垂直于传音孔321的轴线方向的方向延伸。采用后一种结构时,第一通道311a更便于加工。
为了更便于加工传声通道311,第一通道311a可以设置于主板上盖312,第二通道311b设置于主板上盖312与中框313之间。加工传声通道311时,可以直接将主板上盖312与中框313之间的一部分间隙与其他部分间隙密封隔开,即可形成第二通道311b,或者对主板上盖312与中框313的局部进行加工,使得两者经过加工的部分之间的间隙可以满足第二通道311b的尺寸要求,然后将该部分间隙与其他部分间隙密封隔开,即可形成第二通道311b。由于主板上盖312与中框313的可视性较高,因此第二通道311b的加工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装饰圈320可以仅与主板上盖312连接,也可以仅与中框313相连接,但是为了提升整个终端设备的结构强度,可以使装饰圈320分别与主板上盖312和中框313连接。通过装饰圈320可以使主板上盖312和中框313更好地组装到一起,即使终端设备受到外力作用也不容易出现破损。同时,该方案还可以适当增大装饰圈320的尺寸,进而更好地支撑透光盖板210。
装饰圈320上开设的传音孔321可以是多个。进一步地,这些传音孔321可以成排分布,进而改善终端设备的外观质感。进一步地,多个传音孔321均与第二通道311b相连通,换言之,可以仅在壳体310上开设一个第二通道311b,该第二通道311b与多个传音孔321连通,这样设计既可以保证传音效果,还可以降低终端设备的制造成本。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传音孔321的轴线方向上,传音孔321的投影面位于第二通道311b的投影面内,即,传音孔321的开口面积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通道311b的开口面积,因此传音孔321的尺寸可以控制在更小的范围内,一方面可以保证终端设备的外观质感,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外部环境中的液体、灰尘等杂质进入终端设备的内部。
传音孔321的轴线方向可以灵活设置,例如该轴线方向可以垂直于透光盖板210,也可以与透光盖板210之间形成锐角或者钝角。当传音孔321的轴线方向与透光盖板210之间形成锐角或钝角时,容易出现声学器件400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声信号传递效果较差、传音孔321的加工不便等问题;当传音孔321的轴线方向垂直于透光盖板210时,传音孔321发出的声音可以离用户更近,或者用户发出的声音可以更充分地进入传音孔321,加工传音孔321时可以以透光盖板210为基准,更便于加工。
传音孔321可以设置为各处开口面积均相等的结构,此时,考虑到终端设备的外观质感要求,需要将传音孔321的开口面积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但是如果考虑到传音效果,又需要将传音孔321的开口面积控制在与传声通道311的开口面积相当的范围内,传声通道311的开口面积相对较大,这就出现了矛盾。为了平衡终端设备的外观质感和传音效果这两方面需求,可以将传音孔321设置为阶梯孔,在由传音孔321的内部指向外部的方向上,传音孔321的开口面积减小。因此,传音孔321与传声通道311连接的一端具有较大的开口面积,进而作为过渡部分,其延伸至终端设备的外表面的一端则具有较小的开口面积,进而改善终端设备的外观质感。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开口面积指的是,传音孔321的内表面所围成空间在垂直于传音孔321的轴线的截面内的截面面积。
可选的实施例中,装饰圈320与壳体310分体设置,两者可拆卸连接。此种结构更便于组装终端设备,同时也有利于终端设备的后续维修。当壳体310包括主板上盖312和中框313时,装饰圈320与主板上盖312、中框313均分体设置且可拆卸连接。
为了简化装饰圈320的结构,该装饰圈320具有朝向显示屏220的内壁面322以及与该内壁面322垂直连接的盖板支撑面323,透光盖板210的边缘搭接在该盖板支撑面323上。进一步地,该盖板支撑面323可以是平面,以此更有效地支撑透光盖板210。具体实施例中,透光盖板210可以通过双面胶等粘接胶与装饰圈320粘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终端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或可穿戴设备。当然,该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其他设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本实用新型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模组(200),所述显示模组(200)包括透光盖板(210);
壳体(310),所述壳体(310)开设传声通道(311);
装饰圈(320),所述装饰圈(320)设置于所述壳体(310)上,所述装饰圈(320)环绕所述透光盖板(210),且支撑所述透光盖板(210),所述装饰圈(320)开设多个传音孔(321);
声学器件(400),所述声学器件(400)设置于所述壳体(310)的内部,所述声学器件(400)通过所述传声通道(311)与所述传音孔(321)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声通道(311)包括第一通道(311a)和第二通道(311b),所述第一通道(311a)自所述声学器件(400)延伸至所述第二通道(311b),所述第二通道(311b)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传音孔(321)的轴线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311a)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传音孔(321)的轴线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10)包括相连接的主板上盖(312)和中框(313),所述第一通道(311a)设置于所述主板上盖(312),所述第二通道(311b)设置于所述主板上盖(312)与所述中框(31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圈(320)分别与所述主板上盖(312)和所述中框(31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传音孔(321)成排分布,且多个所述传音孔(321)均与所述第二通道(311b)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音孔(321)的轴线方向上,所述传音孔(321)的投影面位于所述第二通道(311b)的投影面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音孔(321)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透光盖板(2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音孔(321)为阶梯孔,在由所述传音孔(321)的内部指向外部的方向上,所述传音孔(321)的开口面积减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200)还包括显示屏(220),所述装饰圈(320)具有朝向所述显示屏(220)的内壁面(322)以及与所述内壁面(322)垂直连接的盖板支撑面(323),所述透光盖板(210)的边缘搭接在所述盖板支撑面(323)上。
CN201920346038.2U 2019-03-18 2019-03-18 终端设备 Active CN2095151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46038.2U CN209515166U (zh) 2019-03-18 2019-03-18 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46038.2U CN209515166U (zh) 2019-03-18 2019-03-18 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15166U true CN209515166U (zh) 2019-10-18

Family

ID=68187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46038.2U Active CN209515166U (zh) 2019-03-18 2019-03-18 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151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45982A (zh) * 2020-01-08 2020-06-05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壳体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45982A (zh) * 2020-01-08 2020-06-05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11245982B (zh) * 2020-01-08 2021-10-22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壳体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74919B (zh) 一种移动终端
WO2021190198A1 (zh) 电子设备
CN209515166U (zh) 终端设备
US2023000710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209642745U (zh) 摄像头及终端设备
CN209233929U (zh) 电子设备
CN204376982U (zh) 无边框手机
CN109274790A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03167052U (zh) 一种触摸屏手机结构
CN110049161A (zh) 移动终端
CN110166602A (zh) 电子设备
CN110113460B (zh) 电子设备
CN108810678B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10519423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壳体、壳体的制作方法
CN214281613U (zh) 电子设备
CN103313159B (zh) 一种电子设备
EP3435635B1 (en) Housing assembly of terminal device, and terminal
CN105721994A (zh) 微型扬声器
WO2023065898A1 (zh) 一种头戴式智能设备
CN208607635U (zh) 一种双面盲孔指纹安全识别的触控面板
CN201041666Y (zh) 一体化红外触摸显示器
CN219435168U (zh) 一种车载旋钮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748761A (zh) 电子设备
CN106790802B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16253180U (zh) 一种电子产品及麦克风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