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14097U - 双层巢式地下水监测井 - Google Patents

双层巢式地下水监测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14097U
CN209514097U CN201920231364.9U CN201920231364U CN209514097U CN 209514097 U CN209514097 U CN 209514097U CN 201920231364 U CN201920231364 U CN 201920231364U CN 209514097 U CN209514097 U CN 2095140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itoring
mounting groove
inserted link
pipe
monitor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3136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斌
孙加山
李燕明
高连东
吴丛杨慧
江胜国
温玉荣
王向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City Hongyu Environment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City Hongyu Environment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City Hongyu Environment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Suzhou City Hongyu Environment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92023136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140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140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140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Command Recor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双层巢式地下水监测井,涉及地下水监测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监测井的封堵结构不便于拆卸,而不方便进行清理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监测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一圈膨润土密封带,监测管位于膨润土密封带上方和下方的侧壁上均设置有透水孔;监测管底部设置有底部封堵,底部封堵包括插设在监测管内、呈圆柱型的封堵块,封堵块的圆周侧壁上设置有沿封堵块的径向延伸的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有插杆,监测管的底部内侧壁上设置有插槽,封堵块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插杆在安装槽内滑动的控制件。本实用新型达到了方便拆卸底部封堵,从而便于清理监测管的效果。

Description

双层巢式地下水监测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水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层巢式地下水监测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城镇化的加速,生活垃圾、建筑渣土和污染性废弃物日益增多,垃圾填埋及无效处理引起的土壤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对社会的进步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一些没有遵循标准、规范建设的非正规简易填埋场地,污染性填土在地层中挥发扩散对土壤和地下水产生的影响更为严重,因此地下水监测工作的开展越来越重要。
现有公开号为CN10517895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单孔多层位地下水监测系统及方法。该单孔多层位地下水监测系统,包括一圆柱形的监测管本体,沿监测管本体的轴线方向在监测管本体上开设有若干个监测通道,所述监测通道包括一个中心监测通道和若干个外侧监测通道,在紧邻每个外侧监测通道的监测管本体管壁上对应所要取样的深度分别设有一个监测孔组;在对应每个监测孔组下方20cm的外侧监测通道内分别设有一内部封堵栓,在每个外侧监测通道的底端分别设有一端口封堵栓,内部封堵栓和端口封堵栓均由橡胶材料制成。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监测管内落入杂物时,需要对监测管进行清理,避免杂物影响地下水的渗透,进而影响监测结果。上述监测系统通过橡胶材质的内部封堵栓和端口封堵栓进行封堵,需要利用很大的力量才能使橡胶材质形变,从而安装和拆卸内部封堵栓和端口封堵栓,给清理带来不便,该问题有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层巢式地下水监测井,其具有方便拆卸底部封堵,从而便于清理监测管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双层巢式地下水监测井,包括监测管,所述监测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一圈膨润土密封带,所述监测管位于膨润土密封带上方和下方的侧壁上均设置有透水孔,所述监测管内沿其轴向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监测管分隔成两个区域,位于所述膨润土密封带上方和下方的透水孔分别在两个区域所对监测管侧壁上;所述监测管底部设置有底部封堵,所述底部封堵包括插设在监测管内、呈圆柱型的封堵块,所述封堵块的圆周侧壁上设置有沿封堵块的径向延伸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与安装槽滑动配合的插杆,所述监测管的底部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插杆卡嵌配合的插槽,所述封堵块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插杆在安装槽内滑动的控制件;所述控制件控制插杆滑动至远离安装槽底壁时,所述插杆端部插入插槽,所述控制件控制插杆滑动至靠近安装槽底壁时,所述插杆完全伸入安装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板将监测管分为两个区域,膨润土密封带防止不同高度处的地下水间相互干扰,不同高度处的地下水从膨润土密封带上方和下方的透水孔分别进入两个区域内,即可通过一个井孔就可同步监测,结构简单、施工难度低,实现一井多用,能够极大地减少施工工期,并节约施工成本。利用控制件控制插杆脱离插槽,即可解除封堵块与监测管之间的连接,方便将封堵块从监测管中取出。将封堵块塞入监测管的底部,利用控制件使插杆在安装槽内滑动,直到插杆插入插槽中,即可完成封堵块的固定。拆装底部封堵方便快捷,从而便于清理监测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件包括与插杆连接的拉杆,所述封堵块的底壁上设置有与安装槽相通的腰型孔,所述腰型孔与安装槽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拉杆由腰型孔伸出封堵块并与腰型孔滑动配合,所述拉杆与腰型孔靠近监测管的端部相抵时,所述插杆端部插入插槽内,所述拉杆与腰型孔远离监测管的端部相抵时,所述插杆完全伸入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的底壁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安装槽底壁和插杆远离监测管的端部相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伸出安装槽的拉杆控制插杆在安装槽内滑动,从而达到了方便控制拉杆的效果。拉杆与腰型孔的两个端部相抵接时,插杆处于插入或者脱离插槽的状态,从而进一步便于控制插杆。当安装槽与插槽相通时,插杆在弹簧的作用下自动插入插槽内,从而便于底部封堵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杆靠近监测管的端部呈倒角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插杆能够顺利插入监测管内,从而方便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槽的底壁上设置有缓冲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插杆和监测管之间起到了缓冲作用,避免插杆与监测管之间的冲击力过大,导致监测管破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封堵块的圆周侧壁上沿其周向设置有弹性密封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密封垫提高了封堵块与监测管之间的贴合紧密度,从而提高了底部封堵对监测管底部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监测管底壁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与监测管底壁可拆卸连接;所述防护罩呈上宽下窄的圆锥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罩起到了保护底部封堵的作用,有效避免了底部封堵由于触碰土壤而脱离监测管。防护罩设置为圆锥型,有利于监测管顺利进入监测井内。当有土壤堵塞在监测井内时,防护罩的底端较尖,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小,因此单位面积上对土壤的力的作用更大,使得土壤堵塞的结构被破坏,从而便于监测管向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监测管的底部外圆周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防护罩上设置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监测管与防护罩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罩螺纹连接在监测管上,从而方便拆卸和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罩内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板,若干个所述支撑板一端均位于防护罩的中心轴线处并相互连接,所述支撑板另一端与防护罩的内圆周侧壁连接,若干个所述支撑板沿防护罩的周向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起到了提高防护罩结构稳定性的效果,防止防护罩在冲破堵塞土壤时发生形变,从而延长了防护罩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封堵块、安装槽、插杆、插槽和控制件的设置,从而达到了方便拆卸底部封堵的效果,便于清理监测井;
2.通过腰型孔、拉杆和弹簧的设置,从而进一步达到了方便拆卸底部封堵的效果;
3.通过防护罩的设置,从而起到了保护底部封堵和便于监测管安装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展示监测管内部结构的部分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用于展现隔板与监测管的连接结构。
图中,1、井体;2、监测管;21、透水孔;22、插槽;23、缓冲垫;24、隔板;3、膨润土密封带;4、封堵块;41、安装槽;42、插杆;43、拉杆;44、腰型孔;45、弹簧;5、弹性密封层;6、防护罩;61、支撑板;62、安装部;7、第一通道;8、第二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5,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双层巢式地下水监测井,包括井体1,井体1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监测管2。监测管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一圈膨润土密封带3。在本实施例中,监测管2位于膨润土密封带3上方和下方的侧壁上均开设有透水孔21,透水孔21设置有多个并沿监测管2的轴向均匀分布。透水孔21应根据监测段的地层厚度钻设小孔,供地下水进入监测管2内。监测管2内沿其轴向设置有隔板24,隔板24将监测管2均分隔成两个区域,分别为第一通道7和第二通道8,位于膨润土密封带3上方和下方的透水孔21分别在两个区域的对应监测管2侧壁上。在本实施例中,透水孔21沿监测管2的周向延伸。图中位于膨润土密封带3上方的透水孔21在监测管2前方,即第一通道7对应监测管2侧壁上,位于膨润土密封带3下方的透水孔21在监测管2后方,即第二通道8对应监测管2侧壁上。在本实施例中,监测管2顶壁至膨润土密封带3的竖直距离为6米,监测管2底壁至膨润土密封带3的竖直距离为6米。地下6米以上的地下水通过位于膨润土密封带3上方的透水孔21进入第一通道7内,地下6米至12米处的地下水通过位于膨润土密封带3下方的透水孔21进入第二通道8内,第一通道7和第二通道8内的地下水分别被抽取检测。隔板24在监测管2位于监测管2前方和后方之间。监测管2底部设置有底部封堵。在本实施例中,监测管2和隔板24均采用UPVC材料,采用模具一体成型。隔板24由监测管2顶壁延伸至底部封堵顶壁。不同高度处的地下水从膨润土密封带3上方和下方的透水孔21分别进入两个区域内,通过一个井孔就可对不同高度处的地下水进行同步监测,结构简单、施工难度低,实现一井多用,能够极大地减少施工工期,并节约施工成本。
参照图2和图3,底部封堵包括插设在监测管2内的封堵块4,封堵块4呈圆柱型,封堵块4的圆周侧壁上沿其周向通过胶体粘连有弹性密封层5,弹性密封层5与监测管2的内侧壁紧密贴合。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密封层5为橡胶材质,提高封堵块4与监测管2之间的密封性。封堵块4的圆周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安装槽41,安装槽41沿封堵块4的径向延伸。安装槽41内设置有插杆42,插杆42与安装槽41滑动配合,插杆42的长度小于安装槽41的深度。插杆42靠近监测管2的端部呈倒角设置。弹性密封垫上也开设有供插杆42穿过的穿孔,穿孔与安装槽41相通,穿孔的径长大于插杆42的径长。监测管2的底部内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插槽22,插槽22与对应插杆42卡嵌配合,插槽22的底壁上通过胶体粘连有缓冲垫23。在本实施例中,缓冲垫23为橡胶材质。
参照图2和图3,封堵块4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插杆42在安装槽41内滑动的控制件。控制件包括与插杆42固定连接的拉杆43,拉杆43的轴向与插杆42的轴向垂直。封堵块4的底壁上设置有腰型孔44,腰型孔44与安装槽41相通,腰型孔44与安装槽41的延伸方向一致,腰型孔44的延伸长度小于安装槽41的延伸长度,同时腰型孔44的宽度小于安装槽41的宽度,避免插杆42脱离安装槽41。拉杆43由腰型孔44伸出封堵块4并与腰型孔44滑动配合。当拉杆43与腰型孔44靠近监测管2的端部相抵时,插杆42靠近监测管2的端部插入插槽22内;当拉杆43与腰型孔44远离监测管2的端部相抵时,插杆42完全伸入安装槽41内。安装槽41的底壁设置有弹簧45,弹簧45一端与安装槽41底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插杆42远离监测管2的端部相抵。当安装槽41与插槽22相通时,插杆42在弹簧45的作用下自动插入插槽22内,从而便于底部封堵的安装。
参照图2和图4,监测管2底壁设置有防护罩6,防护罩6套设在底部封堵外,对底部封堵起到保护作用。监测管2的底部外圆周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防护罩6的顶部连接有呈圆管状的安装部62,安装部62的内圆周侧壁上设置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监测管2与防护罩6通过安装部62螺纹连接,方便防护罩6拆卸。防护罩6呈上宽下窄的圆锥型,便于防护罩6冲破井体1内的堵塞土壤,从而使监测管2能够顺利下井。
参照图2和图4,防护罩6内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板61,支撑板61的纵截面呈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的斜边与防护罩6的内侧壁贴合。若干个支撑板61一端均位于防护罩6的中心轴线处,支撑杆相互靠近的一端相互连接、一体成型,支撑板61另一端与防护罩6的内圆周侧壁固定,若干个支撑板61沿防护罩6的周向均匀分布。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61设置有六个,横截面呈放射状分布在防护罩6内。支撑板61提高了防护罩6的结构稳定性,防止防护罩6发生形变,从而延长了防护罩6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需要拆卸底部封堵时,先旋动防护罩6,将防护罩6从监测管2上取下。然后同时拉动两个拉杆43,使得拉杆43在腰型孔44内滑动并朝远离监测管2的方向移动,直到拉杆43与腰型孔44端部相抵,此时插杆42脱离插槽22并完全伸入安装槽41内,即解除封堵块4与监测管2之间的连接,方便将封堵块4从监测管2中取出,便于清理监测管2。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双层巢式地下水监测井,包括监测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管(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一圈膨润土密封带(3),所述监测管(2)位于膨润土密封带(3)上方和下方的侧壁上均设置有透水孔(21),所述监测管(2)内沿其轴向设置有隔板(24),所述隔板(24)将监测管(2)分隔成两个区域,位于所述膨润土密封带(3)上方和下方的透水孔(21)分别在两个区域所对监测管(2)侧壁上;所述监测管(2)底部设置有底部封堵,所述底部封堵包括插设在监测管(2)内、呈圆柱型的封堵块(4),所述封堵块(4)的圆周侧壁上设置有沿封堵块(4)的径向延伸的安装槽(41),所述安装槽(41)内设置有与安装槽(41)滑动配合的插杆(42),所述监测管(2)的底部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插杆(42)卡嵌配合的插槽(22),所述封堵块(4)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插杆(42)在安装槽(41)内滑动的控制件;所述控制件控制插杆(42)滑动至远离安装槽(41)底壁时,所述插杆(42)端部插入插槽(22),所述控制件控制插杆(42)滑动至靠近安装槽(41)底壁时,所述插杆(42)完全伸入安装槽(4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巢式地下水监测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包括与插杆(42)连接的拉杆(43),所述封堵块(4)的底壁上设置有与安装槽(41)相通的腰型孔(44),所述腰型孔(44)与安装槽(41)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拉杆(43)由腰型孔(44)伸出封堵块(4)并与腰型孔(44)滑动配合,所述拉杆(43)与腰型孔(44)靠近监测管(2)的端部相抵时,所述插杆(42)端部插入插槽(22)内,所述拉杆(43)与腰型孔(44)远离监测管(2)的端部相抵时,所述插杆(42)完全伸入安装槽(41)内;所述安装槽(41)的底壁设置有弹簧(45),所述弹簧(45)两端分别与安装槽(41)底壁和插杆(42)远离监测管(2)的端部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巢式地下水监测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42)靠近监测管(2)的端部呈倒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巢式地下水监测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22)的底壁上设置有缓冲垫(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巢式地下水监测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块(4)的圆周侧壁上沿其周向设置有弹性密封层(5)。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双层巢式地下水监测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管(2)底壁设置有防护罩(6),所述防护罩(6)与监测管(2)底壁可拆卸连接;所述防护罩(6)呈上宽下窄的圆锥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层巢式地下水监测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管(2)的底部外圆周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防护罩(6)上设置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监测管(2)与防护罩(6)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层巢式地下水监测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6)内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板(61),若干个所述支撑板(61)一端均位于防护罩(6)的中心轴线处并相互连接,所述支撑板(61)另一端与防护罩(6)的内圆周侧壁连接,若干个所述支撑板(61)沿防护罩(6)的周向均匀分布。
CN201920231364.9U 2019-02-23 2019-02-23 双层巢式地下水监测井 Active CN2095140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31364.9U CN209514097U (zh) 2019-02-23 2019-02-23 双层巢式地下水监测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31364.9U CN209514097U (zh) 2019-02-23 2019-02-23 双层巢式地下水监测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14097U true CN209514097U (zh) 2019-10-18

Family

ID=68204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31364.9U Active CN209514097U (zh) 2019-02-23 2019-02-23 双层巢式地下水监测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140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02779U (zh) 一种混凝土钻孔灰尘收集装置
CN210168629U (zh) 一种具有水资源重复利用功能的节水滴灌装置
CN209514097U (zh) 双层巢式地下水监测井
CN208653679U (zh) 一种水压致裂地应力测试装置保护器
CN206070714U (zh) 一种磁性双密封同层排水地漏
CN206070713U (zh) 一种磁性双密封直排水地漏
CN205638486U (zh) 一种用于控制涌突水注浆中滤排水注浆膜袋封孔结构装置
CN108755722A (zh) 隧道及地下结构的排水装置及排水方法
CN214530735U (zh) 一种深基坑堵漏装置
CN210621773U (zh) 一种自带止水条管体咬合顺畅插装的密封连接装置
CN209612350U (zh) 管柱试压过滤器
CN219547763U (zh) 便于维护的反滤排水管装置
CN209510288U (zh) 一种煤矿井下导水钻孔封堵器
CN209129610U (zh) 一种用于垃圾填埋场的地下水监测井
CN208219753U (zh) 一种雨水收集器
CN207586226U (zh) 一种双向加载瓦斯抽采漏气模拟实验装置
CN213868207U (zh) 一种市政园林地下排水装置
CN220929327U (zh) 一种干式钻孔集渣除尘净化一体化智能装置
CN216588707U (zh) 一种穿层钻孔分离式全程瓦斯抽采封孔装置
CN210039509U (zh) 一种新型建筑工地粉尘监测自动预警设备
CN211536747U (zh) 母液袋式过滤机
CN211623495U (zh) 一种隧道施工用过断层破碎带排水装置
CN220726365U (zh) 瓦斯治理用防喷孔装置
CN216554017U (zh) 一种防止堵塞的隧道工程用引流排水装置
CN221377621U (zh)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孔隙水压力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 / F, building 6, 198 Xiangyang Road, high tech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Patentee after: SUZHOU HONGYU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6 / F, building 1, 211 Zhujiang South Road,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HONGYU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