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08053U - 一种高品质耐侵蚀的高炉无水泡泥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品质耐侵蚀的高炉无水泡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08053U
CN209508053U CN201821934198.0U CN201821934198U CN209508053U CN 209508053 U CN209508053 U CN 209508053U CN 201821934198 U CN201821934198 U CN 201821934198U CN 209508053 U CN209508053 U CN 2095080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temming
main body
carbon composite
bli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3419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小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Xinhuanmei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Xinhuanmei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Xinhuanmei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Xinhuanmei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3419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080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080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080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eramic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品质耐侵蚀的高炉无水泡泥,其结构包括炮泥主体、扇形孔、连接凸块和碳复合层,炮泥主体顶部内侧设置有扇形孔,炮泥主体顶部中端与连接凸块进行插接,炮泥主体内侧中端与碳复合层进行粘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解决产品的抗侵蚀性力较低的问题,在炮泥主体中端内侧设计了碳复合层,能够通过焦炭层内部的碳复合微粉来增强无水炮泥的抗炉渣侵蚀性,通过碳化硅层和阻燃层增强无水炮泥的耐高温铁水的冲刷和磨损性,再通过聚酰胺层替代常规的细粉,令炮泥主体的抗腐蚀性大幅度增强,达到产品的抗侵蚀性力较高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高品质耐侵蚀的高炉无水泡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水泡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品质耐侵蚀的高炉无水泡泥。
背景技术
无水泡泥是指采用焦油、树脂等作为黏结剂,并用刚玉、铝矾土、黏土焦粉等为原料制作的炮泥,现有技术中,大中型高炉在冶炼过程中在出铁时,从出铁口的无水炮泥孔中会随铁水流出大量炉渣,这些炉渣对耐火材料有着剧烈的侵蚀性,对无水炮泥耐用性的侵害要高于铁水对它的高温冲刷,所以经常出现由于无水炮泥的抗炉渣侵蚀性不好而致使出铁时间不足,出铁量不足,高品质耐侵蚀的高炉无水泡泥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新型产品的抗侵蚀性力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高品质耐侵蚀的高炉无水泡泥,以解决产品的抗侵蚀性力较低的问题,从而达到了产品的抗侵蚀性力较高的效果。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高品质耐侵蚀的高炉无水泡泥,包括炮泥主体、扇形孔、连接凸块、碳复合层,所述炮泥主体顶部内侧设置有扇形孔,所述炮泥主体顶部中端与连接凸块进行插接,所述炮泥主体内侧中端与碳复合层进行粘接,所述碳复合层由焦炭层、碳化硅层、阻燃层和连接层组成,所述焦炭层下方与碳化硅层进行粘接,所述碳化硅层下方与阻燃层进行粘接,所述阻燃层下方与连接层进行粘接,所述连接层与炮泥主体内侧中端进行粘接,所述碳化硅层由聚酰胺层、硬质合金层和密封层组成,所述聚酰胺层上方与硬质合金层进行粘接,所述硬质合金层上方与密封层进行粘接,所述密封层上方与焦炭层下方进行粘接。
进一步的,所述扇形孔均设置有八个,并且八个扇形孔的间距为四厘米,能够方便加工后的炮泥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炮泥主体底部设置有一个圆形开口,并且圆形开口的直径为二十五厘米,能够方便炮泥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碳复合层均设置有两层,并且碳复合层之间的间距为十厘米,能够增强炮泥主体的抗腐蚀性。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层上方设置有四个圆形通孔,并且四个圆形通孔的直径为两厘米,能够方便各个连接层的对接。
进一步的,所述炮泥主体外侧设置有八条凹槽,并且八条凹槽之间间距为八厘米,能够用于增大摩擦力。
进一步的,所述碳化硅层采用碳化硅材质,不易侵蚀。
进一步的,所述聚酰胺层采用聚酰胺材质,增加产品密度。
进一步的,所述炮泥主体的平均打泥压力为195千克力。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为解决产品的抗侵蚀性力较低的问题,在炮泥主体中端内侧设计了碳复合层,能够通过焦炭层内部的碳复合微粉来增强无水炮泥的抗炉渣侵蚀性,通过碳化硅层和阻燃层增强无水炮泥的耐高温铁水的冲刷和磨损性,再通过聚酰胺层替代常规的细粉,令炮泥主体的抗腐蚀性大幅度增强,达到产品的抗侵蚀性力较高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碳复合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碳化硅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炮泥主体-1、扇形孔-2、连接凸块-3、碳复合层-4、焦炭层-41、碳化硅层-42、阻燃层-43、连接层-44、聚酰胺层-421、硬质合金层-422、密封层-423。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方案中:
碳复合层4、焦炭层41、碳化硅层42、阻燃层43、连接层44、聚酰胺层421、硬质合金层422、密封层423为本实用新型含有实质创新性构件。
炮泥主体1、扇形孔2、连接凸块3为实现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必不可少的连接性构件。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与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品质耐侵蚀的高炉无水泡泥:包括炮泥主体1、扇形孔2、连接凸块3、碳复合层4,炮泥主体1顶部内侧设置有扇形孔2,炮泥主体1顶部中端与连接凸块3进行插接,炮泥主体1内侧中端与碳复合层4进行粘接,碳复合层4由焦炭层41、碳化硅层42、阻燃层43和连接层44组成,焦炭层41下方与碳化硅层42进行粘接,碳化硅层42下方与阻燃层43进行粘接,阻燃层43下方与连接层44进行粘接,连接层44与炮泥主体1内侧中端进行粘接,碳化硅层42由聚酰胺层421、硬质合金层422和密封层423组成,聚酰胺层421上方与硬质合金层422进行粘接,硬质合金层422上方与密封层423进行粘接,密封层423上方与焦炭层41下方进行粘接。
其中,所述扇形孔2均设置有八个,并且八个扇形孔2的间距为四厘米。
其中,所述炮泥主体1底部设置有一个圆形开口,并且圆形开口的直径为二十五厘米。
其中,所述碳复合层4均设置有两层,并且碳复合层4之间的间距为十厘米。
其中,所述连接层44上方设置有四个圆形通孔,并且四个圆形通孔的直径为两厘米。
其中,所述炮泥主体1外侧设置有八条凹槽,并且八条凹槽之间间距为八厘米。
其中,所述碳化硅层42采用碳化硅材质,不易侵蚀。
其中,所述聚酰胺层421采用聚酰胺材质,增加产品密度。
其中,所述所述炮泥主体1的平均打泥压力为195千克力。
本专利所述的碳复合层4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耐火氧化物和碳素材料及非氧化物材料为原料,用含碳有机物作为结合剂而制成的一种多相复合耐火材料,通过添加树脂或沥青等结合荆加以成形,而得到的由氧化物、碳、非氧化物以及结合剂所组成的复合耐火材料,碳化硅层42是用石英砂、石油焦、木屑等原料通过电阻炉高温冶炼而成,碳化硅在大自然也存在罕见的矿物,碳化硅又称碳硅石,在当代C、N、B等非氧化物高技术耐火原料中,碳化硅为应用最广泛、最经济的一种,可以称为金钢砂或耐火砂,聚酰胺层421是分子中具有一CONH结构的缩聚型高分子化合物,它通常由二元酸和二元胺经缩聚而得,聚酰胺树脂最突出的优点为软化点的范围特别窄,而不象其它热塑性树脂那样,有一个逐渐固化或软化的过程,当温度稍低于熔点时就引起急速地固化,聚酰胺树脂具有较好的耐药品性,能抵抗酸碱和植物油、矿物油等。由于它分子中具有氨基、羰基、酰胺基等极性基,因此对于木材、陶器、纸、布、黄铜、铝和酚醛树脂、聚酯树脂、聚乙烯等塑料都具有良好的胶合性能。
工作原理:使用者首先需要连接凸块3与外接设备进行对接,令炮泥主体1上方与保持稳固,然后将炮泥主体1底部的圆形开口与外接连接管对接,最后通过外接设备令加工后的物品通过炮泥主体1顶部的扇形孔2往炮泥主体1底部的圆形开口流出,炮泥主体1是产品的外接框架,其打泥压力为195千克力,内部设置有碳复合层4能够增加抗腐蚀性,内部的阻燃层43能够防止炮泥主体1发热,扇形孔2是用于防止炮泥一次性过量流入炮泥主体1内部的部件,能够通过扇形孔2流向炮泥主体1底部的圆形开口,连接凸块3是用于将炮泥主体1连接外接设备的部件,能够令炮泥主体1在使用时保持稳定,碳复合层4是能够通过焦炭层41内部的碳复合微粉来增强无水炮泥的抗炉渣侵蚀性,通过碳化硅层42和阻燃层43增强无水炮泥的耐高温铁水的冲刷和磨损性,再通过聚酰胺层421替代常规的细粉,令炮泥主体1的抗腐蚀性大幅度增强,达到产品的抗侵蚀性力较高的有益效果的部件,碳化硅层42是增强无水炮泥的耐高温铁水的冲刷和磨损性的连接混合料。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高品质耐侵蚀的高炉无水泡泥,包括炮泥主体(1)、扇形孔(2)和连接凸块(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碳复合层(4),所述炮泥主体(1)顶部内侧设置有扇形孔(2),所述炮泥主体(1)顶部中端与连接凸块(3)进行插接,所述炮泥主体(1)内侧中端与碳复合层(4)进行粘接,所述碳复合层(4)由焦炭层(41)、碳化硅层(42)、阻燃层(43)和连接层(44)组成,所述焦炭层(41)下方与碳化硅层(42)进行粘接,所述碳化硅层(42)下方与阻燃层(43)进行粘接,所述阻燃层(43)下方与连接层(44)进行粘接,所述连接层(44)与炮泥主体(1)内侧中端进行粘接,所述碳化硅层(42)由聚酰胺层(421)、硬质合金层(422)和密封层(423)组成,所述聚酰胺层(421)上方与硬质合金层(422)进行粘接,所述硬质合金层(422)上方与密封层(423)进行粘接,所述密封层(423)上方与焦炭层(41)下方进行粘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品质耐侵蚀的高炉无水泡泥,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孔(2)均设置有八个,并且八个扇形孔(2)的相互间距为四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品质耐侵蚀的高炉无水泡泥,其特征在于:所述炮泥主体(1)底部设置有一个圆形开口,并且圆形开口的直径为二十五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品质耐侵蚀的高炉无水泡泥,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复合层(4)均设置有两层,并且碳复合层(4)两层之间的间距为十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品质耐侵蚀的高炉无水泡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层(44)上方设置有四个圆形通孔,并且四个圆形通孔的直径均为两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品质耐侵蚀的高炉无水泡泥,其特征在于:所述炮泥主体(1)外侧设置有八条凹槽,并且八条凹槽之间间距为八厘米。
CN201821934198.0U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高品质耐侵蚀的高炉无水泡泥 Active CN2095080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34198.0U CN209508053U (zh)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高品质耐侵蚀的高炉无水泡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34198.0U CN209508053U (zh)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高品质耐侵蚀的高炉无水泡泥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08053U true CN209508053U (zh) 2019-10-18

Family

ID=68190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34198.0U Active CN209508053U (zh)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高品质耐侵蚀的高炉无水泡泥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080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75536B (zh) 传导性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24041C (zh) 高炉出铁口无水炮泥
CN102260401A (zh) 一种增韧、增强、抗老化的ab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US20170121594A1 (en) Proppant particulates and methods of using such particulates in subterranean applications
CN102367321A (zh) 改善长期耐候性能的耐热abs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71295A (zh) 一种可溶卡瓦的制造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制造的可溶卡瓦
CN104513651A (zh) 一种能够提高油井固井质量的钻井液添加剂
CN101817967A (zh) 一种电镀用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9508053U (zh) 一种高品质耐侵蚀的高炉无水泡泥
CN109777395A (zh) 一种石油支撑剂的制备方法
CN105110674B (zh) 一种结合剂、包含该结合剂的炮泥以及炮泥的制备方法
CN110951476B (zh) 一种镍铁渣基石油压裂支撑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04656A (zh) 一种生物质塑料合金材料
CN101544794A (zh) 一种含钛酸钾晶须和木粉的聚丙烯复合材料
CN103288431B (zh) 一种页岩气专用的高强度压裂支撑剂的制备方法
CN102617973A (zh) 高熔体强度的汽车尾翼专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12073B (zh) 一种耐磨耐冲刷橡胶内衬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76860B (zh) 一种层结构橡胶衬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55877A (zh) 一种具有高扯断伸长率的acm生产工艺
CN107892770B (zh) 一种低温高附着力聚乙烯粉末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19561A (zh) 一种圆角结晶硅微粉的制备方法
CN102558866A (zh) 塑料用液体透明增韧剂
CN104004254A (zh) 一种高强度防腐蚀塑料阀芯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99035B (zh) 石榴子石微粉作为填料在环氧树脂胶粘剂中的应用以及一种环氧树脂胶粘剂
JPS6262889A (ja) 成型コ−クス用成型炭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