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03525U - 一种液体静压转台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体静压转台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03525U
CN209503525U CN201822027231.8U CN201822027231U CN209503525U CN 209503525 U CN209503525 U CN 209503525U CN 201822027231 U CN201822027231 U CN 201822027231U CN 209503525 U CN209503525 U CN 2095035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pocket
bearing
liquid
thrust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2723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良钢
汤秀清
熊万里
赵倩妮
卜霞
叶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aozhi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aozhi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aozhi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aozhi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2723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035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035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035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The Bearing (AREA)
  • Magnetic Bearings And Hydrostatic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体静压转台结构,包括套筒、回转轴、第一液体轴承和第二液体轴承;第一液体轴承开设有第一径向油腔和第一止推油腔;第一液体轴承和回转轴之间形成分别连通第一径向油腔和第一止推油腔的第一回油通道;第二液体轴承开设有第二径向油腔和第二止推油腔;第二液体轴承与回转轴之间形成分别与第二径向油腔和第二止推油腔连通的第二回油通道;回转轴和套筒之间形成有分别与第一回油通道和第二回油通道连通的第三回油通道;套筒开设有分别与第一径向油腔、第一止推油腔、第二径向油腔和第二止推油腔连通的进油油路,以及与第三回油通道连通的回油油路。本实用新型能提高其承载能力以及减振性能,进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液体静压转台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台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液体静压转台结构。
背景技术
精密加工技术是代表工业发展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的一项先进制造技术。精密机床是赖以实现精密加工的装备载体,精密机床实现精密加工的必要条件之一是采用精密旋转部件;轴承转台作为精密旋转部件已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其中,轴承式转台采用滚动轴承作为支撑,滚动轴承便于实现标准化系列化生产,更换维修方便,制造成本较低;但是,现有的轴承式转台存在以下问题:承载能力较差,减振性不好,而使得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静压转台结构,其能提高其承载能力以及减振性能,进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液体静压转台结构,包括套筒、回转轴、第一液体轴承和第二液体轴承;所述回转轴穿设在所述套筒内;所述第一液体轴承和所述第二液体轴承分别承托所述回转轴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液体轴承开设有第一径向油腔和第一止推油腔;所述第一止推油腔包括彼此连通的第一径向止推段和第一轴向止推段;所述第一液体轴承和所述回转轴之间形成第一回油通道,所述第一回油通道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径向油腔和所述第一止推油腔;所述第二液体轴承开设有第二径向油腔和第二止推油腔;所述第二止推油腔包括彼此连通的第二径向止推段和第二轴向止推段;所述第二液体轴承与所述回转轴之间形成第二回油通道,所述第二回油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二径向油腔和第二止推油腔连通;所述回转轴和所述套筒之间形成第三回油通道,所述第三回油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一回油通道和所述第二回油通道连通;所述套筒开设有进油油路和回油油路;所述回油油路与所述第三回油通道连通;所述进油油路分别与所述第一径向油腔、第一止推油腔、所述第二径向油腔和所述第二止推油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液体静压转台结构还包括定子、转子和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固定穿设在所述回转轴内;所述定子设置在所述固定轴和所述回转轴之间;所述转子嵌装在所述回转轴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定子和所述固定轴之间设置有冷却水套;所述冷却水套固定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液体静压转台结构还包括第一端盖和第一骨架油封,所述第一端盖盖设在所述回转轴外,位于所述第一液体轴承的上端,并固定在所述套筒上;所述第一骨架油封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回转轴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液体静压转台结构还包括第二端盖和第二骨架油封,所述第二端盖盖设在所述回转轴外,位于所述第二液体轴承的下端,并固定在所述套筒上;所述第二骨架油封设置在所述第二端盖和所述回转轴之间。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第一液体轴承和第二液体轴承提高承载能力;并配合外部油液分别进入第一径向油腔、第一止推油腔、第二径向油腔和第二止推油腔而形成油膜,油膜承受径向和轴向的载荷,进一步提高承载能力;同时地,形成的油膜具有吸振作用,从而起到减振效果;如此,通过上述结构,提高本液体静压转台结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体静压转台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套筒;20、回转轴;30、第一液体轴承;31、第一径向油腔;32、第一止推油腔;321、第一径向止推段;322、第一轴向止推段;40、第二液体轴承;41、第二径向油腔;42、第二止推油腔;421、第二径向止推段;422、第二轴向止推段;50、第一回油通道;60、第二回油通道;70、第三回油通道;80、回油油路;90、进油油路;100、定子;110、转子;120、固定轴;130、冷却水套;140、第一端盖;150、第二端盖;160、第一骨架油封;170、第二骨架油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一种液体静压转台结构,包括套筒10、回转轴20、第一液体轴承30和第二液体轴承40;该回转轴20穿设在该套筒10内;该第一液体轴承30和该第二液体轴承40分别承托该回转轴20的上下两端;该第一液体轴承30开设有第一径向油腔31和第一止推油腔32;该第一止推油腔32包括彼此连通的第一径向止推段321和第一轴向止推段322;第一液体轴承30和回转轴20之间形成第一回油通道50,第一回油通道50分别连通第一径向油腔31和第一止推油腔32;第二液体轴承40开设有第二径向油腔41和第二止推油腔42;第二止推油腔42包括彼此连通的第二径向止推段421和第二轴向止推段422;第二液体轴承40与回转轴20之间形成第二回油通道60,第二回油通道60分别与第二径向油腔41和第二止推油腔42连通;回转轴20和套筒10之间形成第三回油通道70,第三回油通道70分别与第一回油通道50和第二回油通道60连通;套筒10开设有进油油路90和回油油路80;回油油路80与第三回油通道70连通;进油油路90分别与第一径向油腔31、第一止推油腔32、第二径向油腔41和第二止推油腔42连通。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第一液体轴承30和该第二液体轴承40分别承托该回转轴20,由于液体不可压缩,使得本液体静压转台结构具有高承载能力和较高的刚度;外部油液经进油油路90分别进入第一径向油腔31、第一止推油腔32、第二径向油腔41和第二止推油腔42,此时,在第一径向油腔31、第一止推油腔32、第二径向油腔41和第二止推油腔42处分别形成油膜,油膜具有吸振特性,减少振动;同时地,第一径向油腔31和第二径向油腔41处的油膜承受径向载荷,且第一止推油腔32和第二止推油腔42处的油膜承受径向和轴向载荷,从而提高本液体静压转台结构的承载能力;如此,通过上述结构,提高本液体静压转台结构的承载能力、刚度和减少振动,进而延长本液体静压转台结构的使用寿命;之后第一径向油腔31和第一止推油腔32内的油液经第一回油通道50和第三回流通道流入回油油路80,实现油液的循环;且第二径向油腔41和第二止推油腔42内的油液经第二回油通道60和第三回流通道流入回油油路80,实现油液的循环。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回油通道50可与第一径向止推段321或第一轴向止推段322连通;上述的第二回油通道60可与第二径向止推段421或第二轴向止推段422连通。
具体地,本液体静压转台结构还包括定子100、转子110和固定轴120;固定轴120穿设在回转轴20内;定子100设置在固定轴120和回转轴20之间;所述转子110嵌装在所述回转轴20内侧;如此,充分采用回转轴20内空间,缩小整体体积;同时避免定子100、转子110和固定轴120受到外部油液的污染;上述的定子100、转子110和固定轴120配合构成电机,通过通电实现带动回转轴20的转动,该驱动原理可由现有技术中获知,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更具体地,定子100和固定轴120之间设置有冷却水套130;冷却水套130固定套设在固定轴120上;通过往冷却水套130内通入冷却水,可带走本液体静压转台结构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且冷却水套130直接套设在固定轴120上,提高本液体静压转台结构的散热效率,保证本液体静压转台结构的热平衡,提高本液体静压转台结构的加工精度。
进一步地,本液体静压转台结构还包括第一端盖140和第一骨架油封160,第一端盖140盖设在回转轴20外,位于第一液体轴承30的上端,并固定在套筒10上;第一骨架油封160设置在第一端盖140和回转轴20之间,保证本液体静压转台结构的密封性。
具体地,本液体静压转台结构还包括第二端盖150和第二骨架油封170,第二端盖150盖设在回转轴20外,位于第二液体轴承40的下端,并固定在套筒10上;第二骨架油封170设置在第二端盖150和回转轴20之间,保证本液体静压转台结构的密封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骨架油封160和第二骨架油封170均为现有的结构。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液体静压转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回转轴、第一液体轴承和第二液体轴承;所述回转轴穿设在所述套筒内;所述第一液体轴承和所述第二液体轴承分别承托所述回转轴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液体轴承开设有第一径向油腔和第一止推油腔;所述第一止推油腔包括彼此连通的第一径向止推段和第一轴向止推段;所述第一液体轴承和所述回转轴之间形成第一回油通道,所述第一回油通道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径向油腔和所述第一止推油腔;所述第二液体轴承开设有第二径向油腔和第二止推油腔;所述第二止推油腔包括彼此连通的第二径向止推段和第二轴向止推段;所述第二液体轴承与所述回转轴之间形成第二回油通道,所述第二回油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二径向油腔和第二止推油腔连通;所述回转轴和所述套筒之间形成第三回油通道,所述第三回油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一回油通道和所述第二回油通道连通;所述套筒开设有进油油路和回油油路;所述回油油路与所述第三回油通道连通;所述进油油路分别与所述第一径向油腔、第一止推油腔、所述第二径向油腔和所述第二止推油腔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静压转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静压转台结构还包括定子、转子和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固定穿设在所述回转轴内;所述定子设置在所述固定轴和所述回转轴之间;所述转子嵌装在所述回转轴内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静压转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和所述固定轴之间设置有冷却水套;所述冷却水套固定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静压转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静压转台结构还包括第一端盖和第一骨架油封,所述第一端盖盖设在所述回转轴外,位于所述第一液体轴承的上端,并固定在所述套筒上;所述第一骨架油封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回转轴之间。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液体静压转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静压转台结构还包括第二端盖和第二骨架油封,所述第二端盖盖设在所述回转轴外,位于所述第二液体轴承的下端,并固定在所述套筒上;所述第二骨架油封设置在所述第二端盖和所述回转轴之间。
CN201822027231.8U 2018-12-04 2018-12-04 一种液体静压转台结构 Active CN2095035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27231.8U CN209503525U (zh) 2018-12-04 2018-12-04 一种液体静压转台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27231.8U CN209503525U (zh) 2018-12-04 2018-12-04 一种液体静压转台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03525U true CN209503525U (zh) 2019-10-18

Family

ID=68193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27231.8U Active CN209503525U (zh) 2018-12-04 2018-12-04 一种液体静压转台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035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61927B (zh) 采用水润滑动静压轴承的超高速电主轴密封结构
CN107165937B (zh) 一种电磁-静压双重支承的径向轴承
CN106969033A (zh) 一种电磁‑静压双重悬浮的径向轴承
CN106594009A (zh) 外驱动转子式能量回收装置
CN209503525U (zh) 一种液体静压转台结构
CN107816451A (zh) 磁悬浮节能鼓风机机械密封件
CN102886534A (zh) 高速高刚性动静压内置式电主轴
CN206611294U (zh) 一种传动机构内置于定子的外转子无刷减速电机
CN205047497U (zh) 空冷干式机械密封
CN209795066U (zh) 一种微车后桥总成
CN205064345U (zh) 模型泵
CN104786070B (zh) 高精度立式工作台底座静压密封结构的压力环
CN207278884U (zh) 一种用于高速砂磨机的机械密封装置
CN103394711B (zh) 数控车床大规格精密直驱主轴结构
CN203044911U (zh) 一种高速电主轴装置
CN202622349U (zh) 精密数控回转工作台
CN202348425U (zh) 内冷循环润滑型双旋转活塞式双轴内燃机
CN206517210U (zh) 一种重负荷型固定座
CN208749842U (zh) 一种轴承座组合件结构
CN201552468U (zh) 一种机床主轴散热结构
CN202852288U (zh) 高压高速式旋转接头
CN201906834U (zh) 一种滚珠高速主轴的机体
CN108188416B (zh) 一种高密封性直联主轴
CN104551812A (zh) 一种内置式机床主轴驱动装置
CN206686033U (zh) 一种电机的冷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