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00208U - 一种靠按两用的按摩靠垫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靠按两用的按摩靠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00208U
CN209500208U CN201821372135.0U CN201821372135U CN209500208U CN 209500208 U CN209500208 U CN 209500208U CN 201821372135 U CN201821372135 U CN 201821372135U CN 209500208 U CN209500208 U CN 2095002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age
massage head
component
main body
inner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7213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文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any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any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any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any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7213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002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002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0020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靠按两用的按摩靠垫,包括内衬件主体、外套、电机驱动组件、供电控制组件以及按摩头,按摩靠垫还包括与电机驱动组件和按摩头进行连接的伸缩机构组件,伸缩机构组件在电机驱动组件的运转带动下,驱动按摩头在按摩靠垫工作状态时伸出内衬件主体的凹槽外,以及驱动按摩头在按摩靠垫非工作状态时缩回内衬件主体的凹槽内。工作时,电机驱动组件带动伸缩结构或机构把按摩头移至凸出内衬垫主体之外,以对人体靠压面进行充分按摩;在非按摩时,按摩头缩回到内衬件主体之内,电机驱动组件停止运转,按摩靠垫的人体靠压面为相对平整的面,仅作为普通靠垫使用。该按摩靠垫具有普通靠垫的作用,同时也能起到按摩靠垫的作用,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靠按两用的按摩靠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健按摩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靠按两用的按摩靠垫。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越来越快,经济条件的进步不可避免地付出了巨大的健康代价,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提升,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对生活质量和健康质量的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人们的生活节凑已经不能够再次回到从前,因此,适应快节凑的工作生活方式,健康保健行业随之兴起,保健品、保健器具等产品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接收,其中,按摩产品是这些产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按摩产品是对人体疲劳部位加以按摩,可以使按摩部位被动运动,缓解酸痛等不适症状。
现有带有按摩作用的靠垫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靠垫主体的靠压面上带有多个凸起结构的具有微按摩以及支撑后背作用的靠垫,另一种是具有电动物理按摩凸起的能较大力度按压的电动按摩靠垫(还有按摩椅),具有微按摩作用的靠垫可以较长时间靠着,人体不会觉得不舒适,但电动按摩靠垫通常有凸起较高的多个按摩头,并且在按摩时有较大的力度对人体按摩部位进行按压、推动,故只适合短时间按摩,若长时间靠在电动按摩靠垫上,内部凸起较高的按摩头会较长时间顶在人体的靠压部位而让人感到不舒服,所以,大多数靠垫使用者,用的是具有微按摩的靠垫,若某部位有些疲劳需要较大力度按摩时,得更换为电动按摩靠垫进行按摩,才能有较好的效果。但这种更换,若次数多了就会觉得很麻烦,且耽误时间;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靠按两用的按摩靠垫,能够在微按摩靠垫与电动按摩靠垫之间随时切换使用,提升用户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靠按两用的按摩靠垫,包括内衬件主体、外套、电机驱动组件、供电控制组件以及按摩头,所述按摩靠垫还包括与电机驱动组件和按摩头进行连接的伸缩机构组件,所述伸缩机构组件在所述电机驱动组件的运转带动下,驱动所述按摩头在所述按摩靠垫工作状态时伸出所述内衬件主体的凹槽外,以及驱动所述按摩头在所述按摩靠垫非工作状态时缩回所述内衬件主体的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机构组件是连接在所述电机驱动组件与所述按摩头上,通过所述电机驱动组件的运转带动并驱动按摩头在所述内衬件主体凹槽中做伸缩运动的一个以上的零件组;所述伸缩运动是指所述按摩头从内衬件主体凹槽的底部向所述内衬件主体的前侧面方向移动的伸出运动,以及所述按摩头从所述内衬件主体前侧面向所述内衬件主体的凹槽底部方向移动的缩回运动。
进一步的,在所述内衬件主体的前侧面上的所述凹槽周围设有多个辅助按摩的微按摩凸起。
可选的,所述电机驱动组件包括一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分别连接驱动所述伸缩机构组件带动所述按摩头在所述凹槽内伸缩运动;或者所述电机驱动组件对应每一凹槽设置一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分别驱动所述伸缩机构组件带动所述按摩头在所述凹槽内伸缩运动。
在内衬件主体的前侧面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电机驱动组件、伸缩机构组件、按摩头、供电控制组件、蓄电池等部件的凹槽,在前侧面上非凹槽部分,设置有多个微按摩凸起,用于在人体靠压时,起到支撑和微按摩的作用。
内衬件主体即是按摩靠垫在形态上的内衬件主体,为增大电动按摩时的按摩面积,将按摩头以及伸缩机构组件分成多组,阵列分布,带动按摩头与伸缩机构组的电机驱动组件,可以是一个大功率驱动电机与传动件、支撑架等配件构成并通过多个传动轴分别带动多个按摩头进行工作,也可以是多个小功率的驱动电机与传动件、支撑架等配件构成,分别带动一个伸缩机构组件和按摩头。
进一步的,所述外套包括前侧面和后侧面以及安装后侧面上的绑带;所述内衬件主体设置在所述前侧面和所述后侧面形成的容置腔。前侧面与后侧面的结合处,各设置有互配的拉链,通过拉链的结合,把内衬件主体以及内部各部件装好后封装起来。
具体的,安装在内衬件主体前侧面凹槽中的按摩头,在非按摩状态时,按摩头的顶面与内衬件主体前侧面上的微按摩凸起平齐或略高一点,这样,人体在靠压所述内衬件主体的前侧面时,按摩头不会对人体的靠压部位产生局部过大的顶力;若手动打开开关,或人体靠压到内衬件主体前侧面上的开关后,会触发供电控制组件对电机驱动组件输出正向供电电流,电机驱动组件输出正向旋转动力,通过伸缩机构组件,推动按摩头从内衬件主体前侧面的凹槽中伸出,并外凸出内衬件主体的前侧面较多的尺寸,然后再随着电机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而呈现旋转按摩运动、直线或曲线形式的按摩运动,这样人体的靠压部位就会感受到强有力的按摩推动力。若手动关闭开关,或人体离开内衬件主体的前侧面后,会触发供电控制组件对电机驱动组件输出反向供电电流一定的时间,电机驱动组件输出反向旋转动力,通过伸缩结构或伸缩机构组件,带动按摩头缩回到内衬件主体前侧面凹槽中,恢复到按摩头工作前的状态后供电控制组件停止供电,电机驱动组件停止工作,此时,人体靠压到内衬件主体的前侧面时,就如同靠在一个平整的靠垫上。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机构组件的伸缩运动方式包括螺旋滑槽式、螺纹传动式、偏心轮位移式、铰链连接式、插块弹簧式和滑块推动式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使用;通过所述伸缩运动方式的伸缩机构带动所述按摩头相对于所述内衬件主体的凹槽进行伸缩运动。
伸缩机构组件可以是直接设计在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按摩头的连接处,如简单的螺纹形式的连接,也可以是再配用一个以上的辅助零件,共同完成伸缩运动的伸缩机构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机构组件中设置有利于所述按摩头产生伸缩运动的摩擦件,或设置所述按摩头与所述内衬件主体凹槽的侧面产生摩擦阻力。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机构组件是螺旋滑槽式伸缩机构组件,在所述电机驱动组件和所述按摩头之间的传动机构上设置在圆周上由高低变化的多段相互配合的螺旋槽和螺旋凸块;通过设有螺旋槽的构件与对应设有螺旋凸块的构件的相对正向或者反向运动实现伸缩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机构组件是螺纹传动式伸缩机构组件,所述电机驱动组件与所述按摩头之间设置螺纹连接和限位机构,通过螺纹传动实现伸缩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偏心轮位移式伸缩机构组件是通过一个以上的偏心轮或者偏心齿轮在传动中的位移特性实现所述按摩头的伸缩运动;所述插块弹簧式伸缩机构组件,是利用设置在凹槽内的弹簧,配合所述按摩头与所述伸缩机构组件上相对方向台阶与支撑插块,实现所述按摩头的伸缩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机构组件是铰链连接式伸缩机构组件,所述电机驱动组件通过一个或多个零件与所述按摩头铰接,通过是改变一个或多个所述零件的相对位置与状态实现所述按摩头的伸缩运动。
当支撑插块插入相对方向的台阶中间时,按摩头不能被人体的靠压力压下,当支撑插块离开相对方向的台阶中间时,按摩头可以被人体的靠压力压下,按摩头缩回。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机构组件是滑块推动式伸缩机构组件,通过所述电机驱动组件推拉斜滑块,所述斜滑块上的斜向凹槽带动与之配合的所述按摩头的动力输出轴轴向位置改变,以实现所述按摩头的伸缩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摩靠垫,通过在内衬件主体的前侧面设置阵列分布的凹槽,在凹槽内设置电机驱动组件、伸缩机构组件以及按摩头,在凹槽周围的前侧面上设置多个微按摩凸起。在非供电工作状态下,按摩靠垫可作为一般微按摩靠垫使用,微按摩凸起与人体接触,靠垫上的按摩头不会对人体的靠压部位产生较大顶力,而在电动按摩状态下,按摩头伸出内衬件主体外,能对人体的靠压部位产生较大力度的按摩推动。这样,使用者不用更换靠垫就能方便实现微按摩靠垫与电动按摩靠垫的不同使用体验,为使用者带来了操作上的便捷、也节省了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按摩靠垫外套与内衬件主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衬件主体内部构造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螺旋滑槽式伸缩机构组件说明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插块弹簧式伸缩机构组件分解说明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插块弹簧式伸缩机构组件的按摩头缩回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螺纹传动式伸缩机构组件的非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螺纹传动式伸缩机构组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偏心轮位移式伸缩运动实施例,非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偏心轮位移式伸缩机构组件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铰链连接式伸缩机构组件非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铰链连接式伸缩机构组件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滑块的推动式伸缩机构组件非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滑块的推动式伸缩机构组件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面”、“后面”、“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部”、“外部”、“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按摩靠垫外套与内衬件主体的分解示意图,内衬件主体1 的前侧面上开始有4个用于容纳电机驱动组件、伸缩机构组件、按摩头以及控制开关等构件的凹槽,图中上方两个按摩头35所处的位置为按摩靠垫工作状态时,按摩头35被伸缩机构组件推动到内衬件主体1前侧面外的位置,此种状态下,按摩头35的大部分外凸出内衬件主体1外,按摩头35在电机驱动组件的带动下,能较大力度地推动按摩受体;下方的两个按摩头35所处的位置为按摩靠垫非工作状态时,按摩头缩回内衬件凹槽中的位置,此种状态下,按摩头35的顶面与内衬件主体1的前侧面基本平齐,或者略高于内衬件主体1 的前侧面,若按摩受体靠压到此位置,基本感觉不到按摩头的存在;内衬件主体1左侧面设置有外供电源引线孔,按摩靠垫的外供电电路从此孔引入;内衬件主体1外面的外套2,由前侧面外套201和后侧面外套202以及安装后侧面外套202上的绑带203构成,前侧面外套与后侧面外套的结合处,各设置有互配的拉链,通过拉链的结合,把内衬件主体1以及内部各部件装好后封装起来。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内衬件主体1以及安装在内衬件主体1上的各部件构造分解示意图,内衬件主体1的前侧面是按人体背部生理曲线而构建的平整顺滑的支撑曲面,前侧面上设置有4个用于容纳电机驱动组件、伸缩机构组件与按摩头的第一凹槽12,中间位置设置有两个用于安放行程开关的两个第二凹槽13,后方设置有用于放置可充电电池403、供电控制组件4以及内部供电电路402的空腔,从供电控制组件4的外接电路端口,电连接软导线并通过线上的开关401引接到外部供电电源上,当有外部电源供电工作时,可同时为可充电电池403进行充电,当不使用外部电源供电时,内置的可充电电池403在供电控制组件的控制下,可为整个电路供电;为增加按摩受体的按摩面积,本实施例列举的是用4组小功率电机驱动组件,分别各带一组伸缩机构组件与按摩头工作,4组小功率电机驱动组件可以并联到供电电路中,也可以适当调整电压后串联到供电电路中;因每组小功率电机驱动组件3以及所带动的伸缩机构组件、按摩头都是一样的,故后面的描述构造说明时,只拿其中一组的构造与机械连接,来说明其机构运动方式及本实用新型列举的技术方案。
如图2所示,伸缩机构连接关系是列举的螺旋滑槽式伸缩机构组件的实施例,先看各构件的组装关系与作用;电机驱动组件3的支架平面与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301垂直,动力输出轴为双扁圆柱面,可以通过双扁平面传递扭力;金属耐磨片32粘贴在支架平面3上,产生运动摩擦阻力和辅助支撑的摩擦组件33套装在螺旋滑块34的外围,并一同套装在所述动力输出轴301上,在螺旋滑块34的前面,装有带螺旋滑槽与滑槽限位结构的按摩头35,使螺旋滑块34上的三个凸起滑动面放置在按摩头35相应的滑槽中,按摩头35有三个按摩凸起,中间圆孔的位置,分别伸出三个小凸块,用于配合按摩头压块36上的螺旋斜面,实现在驱动电机反转时,按摩头35能缩回内衬件主体1的凹槽12内,按摩头压块 36由螺钉37锁紧在动力输出轴301的轴端;行程开关组件404为按压后导通松开后即断开的常用行程开关,并配合外围结构件组成的行程开关组件,行程开关组件404与电机驱动组件3、内置可充电电池403、供电控制板4进行电连接后,放置在内衬件主体1上的相应的凹槽13中,再从内衬主体1的后方,用垫片38和锁定螺丝39将其锁定在内衬件主体 1中。
如图3所示,进一步说明螺旋滑槽式伸缩机构组件的组装关系与工作方式,图示为其中一组电机驱动组件,在与移出按摩头35后,与伸缩机构组件的局部切装配图。图中金属摩擦片32与摩擦组件33、螺旋滑块34、按摩头压块36已安装在电机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轴上,摩擦组件33上有三个凸起结构3301,均放置在按摩三个按摩凸起下方的空腔3503 中,并设置为间隙配合,配合面的长度大于按摩头35伸缩运动的长度,以保证能依靠配合面进行扭力的传递;螺旋滑块34上的三个凸起滑动面3401与按摩头35下方的螺旋滑槽面的螺旋角度一致,根据按摩头35应有的伸缩距离,在按摩头35的螺旋滑槽上设置有滑动限位面3501,在动力输出轴301的旋转带动下,加上摩擦组件34对按摩头35的阻碍旋转与螺旋滑块34与按摩头35下方螺旋滑槽的配合,使按摩头旋出内衬件主体1的凹槽外,当螺旋滑块34的三个凸起滑动面3401滑动到螺旋滑槽限位面3501的位置时,螺旋滑动停止,螺旋滑块34将带动按摩头35开始旋转运动,此时按摩受体靠压在内衬件主体1的前侧面时,旋转运动的按摩头即对按摩受体进行旋转按摩动作;因三个按摩凸起下方的空腔 3503与摩擦组件33上的三个凸起的结构是间隙配合,故按摩头35的旋转,会带动摩擦组件33也一起旋转;
在摩擦组件33的三个凸起结构中,各设置有一个摩擦小支架、弹簧、摩擦橡胶件,摩擦小支架呈L型,所述摩擦小支架的转轴3312与所述凸起结构边缘的孔装配后,可以绕转轴位置做一定角度的旋转运动,摩擦小支架L型的一端靠着金属耐磨片32的一面装有摩擦橡胶件,当此摩擦橡胶件332紧贴着金属耐磨片32时,金属耐磨片32会对摩擦橡胶件332 以及与此相连接的摩擦小支架、整个摩擦组件33、按摩头35产生运动方向上的阻力;摩擦小支架L型的另一端向右伸出所述凸起结构之外,此段的中间部分放置有弹力弹簧333,此弹力经杠杆作用传递给摩擦橡胶件332,使摩擦橡胶件332紧贴在金属耐磨片上,目的是通过摩擦阻力并配合伸缩机构组件中的螺旋滑槽结构和动力输出轴的正反方向转动,来实现按摩头的伸缩运动;所述摩擦小支架L型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凸起结构之外的部分3311,与按摩头35空腔旁的台阶3504对应,当按摩头35伸出运动即将结束时,所述台阶3504 会沿图面逆时针方向拨动所述凸起结构之外的部分3311,这时弹簧333被压缩,摩擦橡胶件332被抬起,与金属耐磨片32分离,摩擦橡胶件与金属耐磨片32之间的摩擦阻力消除;
按摩头中间孔的边缘分别伸出三个小凸块3502,在正确组装好按摩头后,这每个小凸块3502分别处于螺旋滑块34与按摩头压块36之间的三段螺旋槽3402中,按摩头压块36由螺钉37锁紧在动力输出轴301的轴端,并能跟随螺旋滑块34一起运动;当手动关闭手动开关,或者按摩受体离开按摩靠垫的前侧面,所述前侧面的开关关闭时,触发供电控制板4对电机驱动组件输出计时控制的反转电流,电机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轴301带动螺旋滑块34、按摩头36一起反向转动(图面上为顺时针旋转),此时,原本作用在摩擦小支架另一端3311上的力消失,弹簧333的反弹力将橡胶摩擦件332贴紧在金属耐磨片32上,橡胶摩擦件与金属耐磨片32之间的摩擦力产生,将对摩擦组件33、按摩头35的顺时针旋转产生阻力,所述阻力使按摩头暂时不动,在螺旋滑块34与按摩头压块36顺时针旋转运动下,螺旋滑块34上的三个凸起滑动面从按摩头滑槽的最高支撑部位滑下最低支撑部位,与此同时,嵌入在螺旋槽3402中的小凸块3502,被螺旋槽3402往耐磨片32方向旋回,当按摩头35被旋回到略超过最低位置的时间后,供电控制板内部计时器发出停止供电信号,电机驱动组件停止运转,此时的按摩头已经缩回到内衬件主体1的凹槽内了。以上是螺旋滑槽式伸缩机构组件伸缩运动的一个循环说明,具体使用时会按上述循环动作方式进行按摩。
如图4所示,为插块弹簧式伸缩机构组件实施例说明图示意图,回转滑动件63上设有三个中间带有凹槽的弧状凸起骨位630,所述弧状凸起骨位630的两头分别与按摩头上三个按摩凸起的空腔中下的限位面间隙配合,这样,按摩头60与回转滑动件63之间构成了只能沿动力输出轴301作轴向方向的运动限制,若回转滑动件63旋转,按摩头60将被带动一起旋转;回转滑动件63上还设置有三个立柱,分别与按摩头60上的空腔中对应的三个孔间隙配合,立柱的顶端放有弹簧64,把按摩头60向上弹起;按摩头60的内孔边缘设置有三个凸块602,按摩头压块62由螺钉37锁紧在双扁动力输出轴301的端面,所述按摩头压块62的外侧面,有六个槽位,较窄的三个槽位用来限制所述的三个小凸块602的轴向活动,不让按摩60在弹簧64的弹力下脱离回转滑动件63,按摩头压块62的外侧面上较宽的槽是用来避开转动插块650的活动范围的;按摩头60转动插块650装在双扁动力输出轴301上,动力输出轴正反向转动,将带动转动插块650一起运动,当转动插块在图示方位逆时针方向旋转时,转动插块650会靠向弧形骨位中间凹槽的右边,此位置也正好在按摩头60空腔下的骨位台阶正下方,这时插块支撑着按摩头60,按摩受体的靠压力压下就不会把按摩头压缩回去,同时转动插块650继续逆时针转动,将推动回转滑块63与按摩头60一起转动,此状态是按摩头在内衬件主体1之外的按摩工作状态;如附图5所示,当供电控制板接收到关闭信号时,触发并输出计时反转电流,转动插块650跟随动力输出轴301一起反转(附图4图面上是顺时针旋转),这时,转动插块的三个端部,移动到所述弧状凸起骨位630中间凹槽的左边,此位置,转动插块650已不在按摩头60空腔下的骨位台阶601的下方,若按摩受体再靠向按摩靠垫的前侧面,弹簧64被压缩,按摩头60就会被轻松压缩回内衬件主体1的凹槽中,间接实现非按摩状态时的缩回状态。再次工作时,手动打开开关,或者按摩受体首先接触到按摩靠垫前侧面的开关后,电机驱动组件开始正向旋转,转动插块首先被拨动到所述弧状凸起骨位630中间凹槽的右边,此时按摩头60就不会被按摩受体的靠压力压下,按摩头60的旋转既是按摩头的工作状态。
如图5、6所示,为螺纹传动式伸缩结构的实施例说明示意图,附图5为按摩头非工作状态的位置图,按摩头完全在内衬件主体1的凹槽内;在内衬件主体1的凹槽中,安装有电机驱动组件与按摩头351,在电机驱动组件的支架平面3的右边,是带有螺纹结构的动力输出轴302,按摩头351的中心孔内侧设计有与动力输出轴302上匹配的内螺纹结构,电机驱动组件电连接到开关控制电路中,按摩头351的外侧面比内衬件主体1凹槽的内测面空间设计的稍大一点,使内衬件的凹槽内侧面对按摩头351外侧面的运动产生较小的摩擦阻力;在所述动力输出轴302的外端设置有螺钉37锁紧的挡板361,用于限制按摩头351 在动力输出轴302运转传动的时候,不会滑脱动力输出轴302之外;当驱动电机的正向转动的时候,可以通过所述的螺旋结构并配合内衬件侧面对按摩头351外侧面产生的摩擦阻力,把按摩头351推出内衬件主体的凹槽外,当外移的按摩头351接触到所述挡板361而没办法再做移动运动时,就会随动力输出轴302一起转动,这样按摩头351伸出了内衬件主体1外,并在动力输出轴302的带动下对按摩受体进行按摩,见附图6所示按摩头351 所处的位置,按摩头351的大部分都处于内衬件主体1的前侧面101之外;当手动关闭开关,电路发出停止信号,供电控制板开始输出计时反转电流,电机驱动组件开始反转,在动力输出轴302上的螺旋结构与内衬件内侧面摩擦力的配合下,按摩头351开始向内衬件主体1的凹槽方向移动,并缩回到所述凹槽中,此时供电控制板停止输出反转电流,电机驱动组件停止运转。若按摩受体再次靠压外套前侧面上的开关时,控制电路对电机驱动组件又输出正转电流;按摩受体离开外套前侧面时,安装在内衬件主体1前侧面的开关发出停止信号,供电控制板对电机驱动组件输出计时反转电流,驱动电机的反转,带动按摩头组件缩回到内衬件主体1的凹槽内,或按摩头351大部分缩回内衬件内,少部分凸出内衬件主体1的凹槽之外;使用手动开关产生启动或停止信号,供电控制板同样输出电机驱动组件正转或反转的供电电流,按摩头351以同样的方式伸出或缩回运动。
如图7所示,采用螺纹传动式伸缩机构组件控制按摩头伸缩的实施例的示意图,所述电机驱动组件与所述按摩头351之间设置螺纹连接和限位机构,通过螺纹传动实现伸缩运动。
如图8所示,采用偏心轮位移式伸缩机构组件控制按摩头伸缩的实施例的示意图,此示意图中局部剖视图上示意的机构原理,仅为配合其他部件对其机构的连接关系及应用做于说明,不代表各配件的真实位置,示例中真实偏心轮机构的旋转轴是在垂直于动力输出轴的径向线平面上;此实施例为按摩头在内衬件主体1凹槽中的非工作状态,按摩头352上有两个按摩凸起,在电机驱动组件与在垂直于电机驱动组件动力输出轴的支架平面上固定有耐磨片32,电机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轴为单扁轴,在所述动力输出轴上安装有按摩头352,按摩头352的中心孔也为单扁孔并与动力输出轴间隙配合,这样按摩头52只能跟随所述动力输出轴做回转运动和沿动力输出轴做轴向的滑动;动力输出轴的轴端,螺钉紧固着一个轴向限位挡板361;此例图中的按摩头352包含有两个按摩凸起,在按摩凸起的背面的空腔里设有用于安装偏心轮的U型安装骨位3520,偏心轮安装在U型骨位转轴孔3521 处,使偏心轮上可弧度滚动的一面朝向耐磨片32并与耐磨片32接触能产生较小的摩擦力,按摩头352中心孔的右边到动力输出轴轴端限位挡板361的之间设置有弹簧362,将按摩头352向耐磨片32方向推动;当手动打开开关或按摩受体靠压按摩靠垫前侧面时,触发供电控制板输出电机驱动组件逆时针方向(图面上是向下方向)运转的工作电流,电机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轴带动按摩头352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在偏心轮3522与耐磨片32之间的摩擦力配合下,偏心轮3522会按图示箭头方向滚动,偏心轮3522的滚动将偏心轮上的转轴3521向右方位移,在动力输出轴的持续带动下,偏心轮3522滚动到如附图9所示的位置,偏心轮3522另一侧的凸起结构3523会被所述U型安装骨位的横向结构3524挡住而不能继续滚动,此时按摩头352已经伸出内衬件前侧面101较多的高度,动力输出轴继续逆时针转动,偏心轮3522相距轴心较远的弧面部分开始在耐磨片32上产生滑动,此状态也是按摩头伸出后工作状态;当手动关闭开关或按摩受体离开按摩靠垫的前侧面时,触发供电控制板输出计时反转电流,按摩头352跟随动力输出轴反转,偏心轮3522从距转轴孔较远的曲线边向距转轴孔较近的曲线边方向滚动,在弹簧的弹力推动下,按摩头352逐渐回到附图8所示的状态,按摩头352又回到内衬件主体1的凹槽内。
如图10所示,为铰链连接伸缩式机构组件的实施例,因实施例列举的是解决方案,故附图只示意主要机构部分的构造特征,以说明如何控制按摩头伸缩的运动,其余部分与其他实施例类似,这里不另做说明。附图中电机驱动组件的支架平面3的右边,是滑动支撑件3414,所述滑动支撑件3414的中心孔处卡装在动力输出轴上,使滑动支撑件可以绕动力输出轴自由转动,但不可以沿动力输出轴方向作轴向移动,在滑动支撑件3414上还设置有L型立式骨位3415,在所述立式骨位3415的根部设置有转轴,铰接有一个两端有孔的连接件3413;滑动支撑件3414的右边,向右弯曲的弧形凸起是按摩头353其中的一个按摩凸起的剖面图,在所述按摩凸起空腔的下方,设置有可安装连接件的L型立式骨位3530,在所述立式骨位3530的根部设置有转轴,铰接有一个两端带孔的连接件3412,在驱动电机的双扁动力输出轴上,装有扭力传动件,在扭力传动件的向外一端也设有一转动轴3410,连接件3412和连接件3413上,各另一头的圆孔一起铰接到转动轴3410的轴上,附图10 所示为按摩头在内衬件主体1凹槽中的状态,图示中看到,按摩头353右边的弧形凸起,比内衬件主体1的前侧面101略高一点儿;按摩头的外侧面3531与比内衬件主体1凹槽的内侧面略大一些,以便对按摩头353的转动产生一定的摩擦阻力,有利于按摩头在扭力传动件正反向转动时通过连接件3412和连接件3413铰接带动按摩头的伸缩运动;在非工作状态下,连接件3412与连接件3413之间有较大的夹角,以保证扭力传动件在此图向下的方向转转动时,两连接件通过铰接后产生的分力,把滑动支撑件3414与按摩头353撑开,这样就能顺利把按摩头353推出内衬件主体1的凹槽外,或者推出到按摩头的外露部分能充分按摩到按摩受体的位置,见附图11所示,当连接件3412和连接件3413把按摩头撑开到向外的最大位置时,两连接件均受到相应铰接的立式骨位的横向结构的阻挡而停止对按摩头的外撑动作,但扭力传动件继续旋转推动滑动支撑件3414与按摩头353一起旋转运动,此状态即是按摩头伸内衬件主体1的前侧面后的工作状态,按摩头353上的按摩凸起已高出内衬件主体1的前侧面101很多,只保留了按摩头353下边缘与内衬件主体1内侧面的贴合部分,以保留较小的摩擦阻力,方便扭力传动件在反向转动时按摩头的缩回运动;如果手动关闭开关或者按摩受体离开按摩靠垫的前侧面后,会产生停止信号,触发供电控制板输出计时反转电流,动力输出轴带动扭力传动件反向转动,从图面上看,为扭力传动件的端部转轴341向上运动,在按摩头与内衬件主体1凹槽内侧面的摩擦阻力配合下,连接件3412和连接件3413将按摩头拉会内衬件主体1的凹槽中,状态如附图10所示。
如图11所示,为插块推拉式伸缩机构组件的实施例说明,此图示为按摩头在内衬件主体1的凹槽中的非工作状态,图示在电机驱动组件的支架平面3上设置有斜滑块71的导滑槽72,在斜滑块71的U型内侧面,斜向设计有导滑槽710,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为单扁轴,与套装在所述动力输出轴上的按摩头的中心孔位间隙配合,按摩头354能沿动力输出轴作轴向的滑动,但在转动方向上能传递扭力,在按摩头354中心孔的左端装有间隙配合的卡环74,由卡环限位件73间隙套装在按摩中心孔的左端,使卡环74与按摩头在动力输出轴的转动方向上可以滑动,但在动力输出轴的轴向方向不可滑动,在卡环的外侧面有两段圆柱凸台,所述圆柱凸台正好放置在斜滑块的斜向导滑槽710中并可以自由滑动,在斜滑块71的后面连接有外部动力源70(如电磁铁或电动机等),并电连接到供电控制板上,如果手动打开开关或者按摩受体靠压按摩靠垫的前侧面时,触发供电控制板对电机驱动组件供电的同时,也向外部动力源70输出工作电流,外部动力源70推动斜滑块71向卡环 74的方向推动,经斜滑块71上的斜向导向槽710,把卡环连同按摩头354一起推出内衬件主体1的凹槽外,状态如附图13所示,在此状态下动力输出轴带动按摩头354进行旋转按摩工作;如果手动关闭开关,或者按摩受体离开按摩靠垫的前侧面时,触发供电控制板停止电机驱动组件的供电,同时向外部动力源70输出对斜滑块71产生拉力动作的工作电流,斜滑块71向外部动力源70的方向滑动,卡环74与按摩头354被斜滑块71上的斜向导滑槽710拉回到非工作状态位置,如图12所示。
为突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重点部分,实施例中列举的按摩头为单一的按摩元件,实际可以设计为多件构成的按摩头组件,以提升按摩效果;按摩运动的方式除了旋转按摩外,也可通过不同机构件的传力,转变为直线或曲线的往返按摩运动形式。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靠按两用的按摩靠垫,包括内衬件主体、外套、电机驱动组件、供电控制组件以及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靠垫还包括与电机驱动组件和按摩头进行连接的伸缩机构组件,所述伸缩机构组件在所述电机驱动组件的运转带动下,驱动所述按摩头在所述按摩靠垫工作状态时伸出所述内衬件主体的凹槽外,以及驱动所述按摩头在所述按摩靠垫非工作状态时缩回所述内衬件主体的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靠按两用的按摩靠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组件是连接在所述电机驱动组件与所述按摩头上,通过所述电机驱动组件的运转带动并驱动按摩头在所述内衬件主体凹槽中做伸缩运动的一个以上的零件组;所述伸缩运动是指所述按摩头从内衬件主体凹槽的底部向所述内衬件主体的前侧面方向移动的伸出运动,以及所述按摩头从所述内衬件主体前侧面向所述内衬件主体的凹槽底部方向移动的缩回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靠按两用的按摩靠垫,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衬件主体的前侧面上的所述凹槽周围设有多个辅助按摩的微按摩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靠按两用的按摩靠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组件的伸缩运动方式包括螺旋滑槽式、螺纹传动式、偏心轮位移式、铰链连接式、插块弹簧式和滑块推动式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使用;通过所述伸缩运动方式的伸缩机构带动所述按摩头相对于所述内衬件主体的凹槽进行伸缩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靠按两用的按摩靠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组件是螺旋滑槽式伸缩机构组件,在所述电机驱动组件和所述按摩头之间的传动机构上设置在圆周上由高低变化的多段相互配合的螺旋槽和螺旋凸块;通过设有螺旋槽的构件与对应设有螺旋凸块的构件的相对正向或者反向运动实现伸缩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靠按两用的按摩靠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组件是螺纹传动式伸缩机构组件,所述电机驱动组件与所述按摩头之间设置螺纹连接和限位机构,通过螺纹传动实现伸缩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靠按两用的按摩靠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轮位移式伸缩机构组件是通过一个以上的偏心轮或者偏心齿轮在传动中的位移特性实现所述按摩头的伸缩运动;所述插块弹簧式伸缩机构组件,是利用设置在凹槽内的弹簧,配合所述按摩头与所述伸缩机构组件上相对方向台阶与支撑插块,实现所述按摩头的伸缩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靠按两用的按摩靠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组件是铰链连接式伸缩机构组件,所述电机驱动组件通过一个或多个零件与所述按摩头铰接,通过是改变一个或多个所述零件的相对位置与状态实现所述按摩头的伸缩运动。
CN201821372135.0U 2018-08-22 2018-08-22 一种靠按两用的按摩靠垫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5002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72135.0U CN209500208U (zh) 2018-08-22 2018-08-22 一种靠按两用的按摩靠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72135.0U CN209500208U (zh) 2018-08-22 2018-08-22 一种靠按两用的按摩靠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00208U true CN209500208U (zh) 2019-10-18

Family

ID=68185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72135.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500208U (zh) 2018-08-22 2018-08-22 一种靠按两用的按摩靠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0020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17917A (zh) * 2020-03-23 2020-06-23 广东艾诗凯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按摩器
CN114053108A (zh) * 2020-08-07 2022-02-18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按摩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WO2024083154A1 (zh) * 2022-10-18 2024-04-25 佛吉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用于汽车座椅的按摩机构及包括其的汽车座椅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17917A (zh) * 2020-03-23 2020-06-23 广东艾诗凯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按摩器
CN114053108A (zh) * 2020-08-07 2022-02-18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按摩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WO2024083154A1 (zh) * 2022-10-18 2024-04-25 佛吉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用于汽车座椅的按摩机构及包括其的汽车座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500208U (zh) 一种靠按两用的按摩靠垫
EP1367976B1 (en) A portable device for the enhancement of circulation and the prevention of stasis realted dvt
CN209422402U (zh) 一种头皮按摩器
CN106309090B (zh) 一种小腿揉搓按摩器
TW201404391A (zh) 下肢用按摩器
CN109106587A (zh) 一种多功能按摩器
CN203234994U (zh) 按摩机
CN112999041A (zh) 一种用于缓解眼部疲劳的护理设备
CN103584997B (zh) 一种新型的按摩装置
CN110123611A (zh) 一种护理用腿部保健按摩仪
CN208808893U (zh) 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护理床
KR102021124B1 (ko) 족부 안마장치
CN209075439U (zh) 一种多功能脚底按摩器
CN209286129U (zh) 多模式脚底滚轮按摩机芯结构
CN208464598U (zh) 按摩枕的按摩头组件
CN211356614U (zh) 一种腿部卧式推揉器
CN113648197A (zh) 一种多功能头戴式瘦脸仪
CN208511469U (zh) 颈肩护理枕及颈肩护理装置
CN208436038U (zh) 一种多功能医疗型穴位按摩椅
CN208838502U (zh) 一种揉捶按摩机芯
CN215308102U (zh) 手掌按摩提拉训练器
CN220275912U (zh) 一种带脚跟刮揉的脚底按摩器
CN217311054U (zh) 一种足部按摩装置、下肢按摩机及按摩椅
CN110974678A (zh) 一种膝部穴位按摩仪
CN220025880U (zh) 一种无菌皮肤滚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018

Termination date: 202108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