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93970U - 一种管廊接口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廊接口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93970U
CN209493970U CN201822081873.6U CN201822081873U CN209493970U CN 209493970 U CN209493970 U CN 209493970U CN 201822081873 U CN201822081873 U CN 201822081873U CN 209493970 U CN209493970 U CN 2094939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ing lane
notch
lane unit
unit
elong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8187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树青
敖长江
姚淇誉
张凡
刘斌
郭志光
禚锦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Civi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Civi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Civi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Civi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8187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939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939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939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一种管廊接口结构,包括两个首尾相连的管廊单元;管廊单元的前端端面上、沿着顶面边线通长开设有顶部缺口;管廊单元的前端端面上、沿着底面边线通长设有底部凸起;在顶部缺口与底部凸起之间,分别沿着两侧的竖向边线通长开设有侧部缺口;管廊单元的末端端面上设有与顶部缺口相适应的顶部凸起;管廊单元的末端端面上设有与底部缺口相适应的底部凸起;在管廊单元末端端面上设有与管廊单元前端端面上的侧部缺口相对应的侧部凸起;前侧的管廊单元的凸起和缺口与后侧的管廊单元的缺口和凸起对应承插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的企口连接方式存在安装工艺复杂且质量难以保证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管廊接口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口结构,特别是一种管廊接口结构 。
背景技术
现有管廊预制常采用现场现浇、小节段预制拼装、分块装配式及叠合装配式施工,对于大型管廊的整体预制安装,国内暂无成熟工艺;目前,现有的管廊接口常采用承插企口连接,而企口连接方式存在安装工艺复杂,且质量难以保证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廊接口结构,要解决传统的企口连接方式存在安装工艺复杂,且质量难以保证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管廊接口结构,包括有两个首尾相连的管廊单元;所述管廊单元的前端端面上、沿着顶面边线通长开设有顶部缺口;所述管廊单元的前端端面上、沿着底面边线通长设有底部凸起;在顶部缺口与底部凸起之间,分别沿着两侧的竖向边线通长开设有侧部缺口;所述侧部缺口的深度与顶部缺口的深度相适应,且侧部缺口与顶部缺口之间相连通;所述管廊单元的末端端面上、沿着顶面边线通长设有与顶部缺口相适应的顶部凸起;所述管廊单元的末端端面上、沿着底面边线通长设有与底部缺口相适应的底部凸起;在顶部凸起与底部凸起之间,分别沿着两侧的竖向边线通长设有侧部凸起;所述管廊单元末端端面上的侧部凸起与管廊单元前端端面上的侧部缺口对应设置;前侧的管廊单元的凸起和缺口与后侧的管廊单元的缺口和凸起对应承插连接。
优选的,所述管廊单元中、沿横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一组管道;其中,每个管道沿纵向通长设置,相邻管道之间通过中隔板分隔开。
优选的,所述管廊单元中的相邻管道之间的中隔板厚度为20cm~30cm。
优选的,所述顶部缺口的宽度和侧部缺口的宽度均为管廊单元的壁厚的1/2;顶部缺口的深度与顶部缺口的宽度相适应,侧部缺口的深度与侧部缺口的宽度相适应。
优选的,所述底部凸起超出前端端面的长度与顶部缺口的深度相适应,为管廊单元壁厚的1/2;所述底部凸起的厚度与顶部缺口的宽度相适应,为管廊单元壁厚的1/2。
优选的,所述管道的上部两侧和下部两侧均开设有用以穿设预应力钢筋的孔道。
优选的,首尾相连的管廊单元之间通过企口连接,并且在两个管廊单元的孔道中张拉连接有预应力钢筋或者钢棒。
一种管廊接口结构的施工方法,利用拉合装置将待安装管廊单元与已安装管廊单元拉紧、对齐,使待安装管廊单元与已安装管廊单元企口连接;所述所述拉合装置包括有拉杆、顶杆、拉合千斤顶和顶块;所述拉杆有两根,沿横向平行间隔布置;其中,每根拉杆的末端连接在待安装管廊单元的顶面前端,拉杆的前端超出待安装管廊单元的前侧面,延伸至已安装管廊单元的顶面;所述顶杆水平连接在两根拉杆之间;所述顶块固定连接在已安装管廊单元的顶面、且位于两根拉杆与顶杆围合而合成的框架内,顶块厚度比顶杆的厚度大1cm~2cm;所述拉合千斤顶水平设置在顶块与顶杆之间;其中,拉合千斤顶的前端顶在顶杆上,拉合千斤顶的后端顶在顶块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管廊接口结构通过企口连接,对于已安装管廊单元的顶板与底板均采用上凹下凸式接头形式或者上凸下凹式接头形式,侧墙为外凹内凸式接口形式或者外凸内凹式接口形式;安装连接时,通过千斤顶横向精调后,通过拉合装置,将待安装管廊单元与已安装管廊单元拉紧,利用架廊机将待安装管廊单元下放至地面,操作简便,无需另设纵向精调设备,节省成本,加快施工进度。
2、本实用新型中的拉合装置包括有顶块、顶杆、拉杆和拉合千斤顶;其中,顶块固定连接在已安装管廊单元,两根拉杆与一根顶杆构成U形拉紧组件;并且拉紧组件的末端固定连接在待安装管廊单元上,拉紧组件的前端伸向已安装管廊单元,套设在顶块的外侧;利用拉合千斤顶顶压顶杆和顶块,从而带动待安装管廊单元向已安装管廊单元移动;本实用新型在施工过程中利用这种拉合装置进行施工操作简便,对接精准;解决了传统的企口连接方式存在安装工艺复杂,且质量难以保证的技术问题。
3、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大节段管廊整体预制安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管廊单元的前端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管廊单元的后端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管廊单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管廊单元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拉合千斤顶连接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拉合千斤顶与拉杆连接结构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拉杆与顶杆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已安装管廊单元与待安装管廊单元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管廊单元、2-顶部缺口、3-底部凸起、4-顶部凸起、5-侧部缺口、6-底部缺口、7-侧部凸起、8-管道、9-中隔板、10-待安装管廊单元、11-已安装管廊单元、12-拉杆、13-顶杆、14-拉合千斤顶、15-顶块、16-孔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8所示,这种管廊接口结构,包括有两个首尾相连的管廊单元1;所述管廊单元1的前端端面上、沿着顶面边线通长开设有顶部缺口2;所述管廊单元1的前端端面上、沿着底面边线通长设有底部凸起3;在顶部缺口2与底部凸起3之间,分别沿着两侧的竖向边线通长开设有侧部缺口5;所述侧部缺口5的深度与顶部缺口2的深度相适应,且侧部缺口5与顶部缺口2之间相连通;所述管廊单元1的末端端面上、沿着顶面边线通长设有与顶部缺口2相适应的顶部凸起4;所述管廊单元1的末端端面上、沿着底面边线通长设有与底部缺口6相适应的底部凸起3;在顶部凸起4与底部凸起3之间,分别沿着两侧的竖向边线通长设有侧部凸起7;所述管廊单元1末端端面上的侧部凸起7与管廊单元1前端端面上的侧部缺口5对应设置;前侧的管廊单元1的凸起和缺口与后侧的管廊单元1的缺口和凸起对应承插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管廊单元1中、沿横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一组管道8;其中,每个管道8沿纵向通长设置,相邻管道8之间通过中隔板9分隔开。
本实施例中,所述管廊单元1的壁厚由管廊上部覆土厚度确定,并且管廊单元1中的相邻管道8之间的中隔板9厚度由管廊上部覆土厚度及管道宽度确定,为20cm~30cm。
本实施例中,所述顶部缺口2的宽度和侧部缺口5的宽度均为管廊单元1的壁厚的1/2;顶部缺口2的深度与顶部缺口2的宽度相适应,侧部缺口5的深度与侧部缺口5的宽度相适应。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部凸起3超出前端端面的长度与顶部缺口2的深度相适应,为管廊单元1壁厚的1/2;所述底部凸起3的厚度与顶部缺口2的宽度相适应,为管廊单元1壁厚的1/2。
本实施例中,所述管道8断面呈矩形,并且矩形的四个角均为倒角;所述管道8的上部两侧和下部两侧均开设有用以穿设预应力钢筋的孔道16。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管道8的断面还可以为圆形或者椭圆形。
本实施例中,首尾相连的管廊单元1之间通过企口连接,并且在两个管廊单元1的孔道16中张拉连接有预应力钢筋或者钢棒。
这种管廊接口结构的施工方法,利用拉合装置将待安装管廊单元10与已安装管廊单元11拉紧、对齐,使待安装管廊单元10与已安装管廊单元11企口连接;所述所述拉合装置包括有拉杆12、顶杆13、拉合千斤顶14和顶块15;所述拉杆12有两根,沿横向平行间隔布置;其中,每根拉杆12的末端连接在待安装管廊单元10的顶面前端,拉杆12的前端超出待安装管廊单元10的前侧面,延伸至已安装管廊单元11的顶面;所述顶杆13水平连接在两根拉杆12之间;所述顶块15固定连接在已安装管廊单元11的顶面、且位于两根拉杆12与顶杆13围合而合成的框架内,顶块15厚度比顶杆13的厚度大1cm~2cm;所述拉合千斤顶14水平设置在顶块15与顶杆13之间;其中,拉合千斤顶14的前端顶在顶杆13上,拉合千斤顶14的后端顶在顶块15上。
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已安装管廊单元11的顶面末端安装顶块15,并且在待安装管廊单元10的顶面前端对应安装拉杆12,并在拉杆12之间连接顶杆13。
步骤二,用架廊机将待安装管廊单元10吊起,并下落至距垫层10cm~15cm位置处。
步骤三,在待安装管廊单元1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千斤顶。
步骤四,利用千斤顶调节待安装管廊单元10的横向位移,使待安装管廊单元10与已安装管廊单元11左右对齐。
步骤五,将待安装管廊单元10下落,位于距垫层1cm~2cm的位置处,并且使待安装管廊单元10上的两根拉杆12分别位于顶块15的左右两侧;此时,待安装管廊单元10比已安装管廊单元11高出1cm~2cm,顶块15的顶面与顶杆13的顶面齐平。
步骤六,安装拉合千斤顶14,使拉合千斤顶14的前端与顶杆13连接;拉合千斤顶14的末端与顶块15连接。
步骤七,利用拉合千斤顶14将待安装管廊单元10与已安装管廊单元11拉紧。
步骤八,利用架廊机下放待安装管廊单元10放置垫层上就位。
步骤九,将预应力钢筋或钢棒穿设在孔道16中,并进行张拉锚固,至此施工结束。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一之前施工垫层,管廊单元1安装在垫层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拉杆12由两根工字钢水平拼接而成,并且两根工字钢的翼缘长边水平焊接连接;所述顶杆13由两根工字钢竖向拼接而成,两根工字钢的翼缘长边竖向焊接连接,所述顶杆13与拉杆12之间焊接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两根拉杆12拉杆之间的间距与顶块15的宽度相适应,两根拉杆12与一根顶杆13构成U形拉紧组件,所述拉合千斤顶14嵌在拉杆12的上下翼缘之间,利用拉合千斤顶14顶压顶杆13和顶块15,从而带动待安装管廊单元10向已安装管廊单元11移动。
本实施例中,在待安装管廊单元10与已安装管廊单元11之间的接缝中设置有防水密封胶条。
上述实施例并非具体实施方式的穷举,还可有其它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目的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所有由本实用新型简单变化而来的应用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管廊接口结构,包括有两个首尾相连的管廊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单元(1)的前端端面上、沿着顶面边线通长开设有顶部缺口(2);所述管廊单元(1)的前端端面上、沿着底面边线通长设有底部凸起(3);在顶部缺口(2)与底部凸起(3)之间,分别沿着两侧的竖向边线通长开设有侧部缺口(5);所述侧部缺口(5)的深度与顶部缺口(2)的深度相适应,且侧部缺口(5)与顶部缺口(2)之间相连通;所述管廊单元(1)的末端端面上、沿着顶面边线通长设有与顶部缺口(2)相适应的顶部凸起(4);所述管廊单元(1)的末端端面上、沿着底面边线通长设有与底部缺口(6)相适应的底部凸起(3);在顶部凸起(4)与底部凸起(3)之间,分别沿着两侧的竖向边线通长设有侧部凸起(7);所述管廊单元(1)末端端面上的侧部凸起(7)与管廊单元(1)前端端面上的侧部缺口(5)对应设置;前侧的管廊单元(1)的凸起和缺口与后侧的管廊单元(1)的缺口和凸起对应承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单元(1)中、沿横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一组管道(8);其中,每个管道(8)沿纵向通长设置,相邻管道(8)之间通过中隔板(9)分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廊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单元(1)中的相邻管道(8)之间的中隔板(9)厚度为20cm~30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廊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缺口(2)的宽度和侧部缺口(5)的宽度均为管廊单元(1)的壁厚的1/2;顶部缺口(2)的深度与顶部缺口(2)的宽度相适应,侧部缺口(5)的深度与侧部缺口(5)的宽度相适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廊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凸起(3)超出前端端面的长度与顶部缺口(2)的深度相适应,为管廊单元(1)壁厚的1/2;所述底部凸起(3)的厚度与顶部缺口(2)的宽度相适应,为管廊单元(1)壁厚的1/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廊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8)的上部两侧和下部两侧均开设有用以穿设预应力钢筋的孔道(1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廊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首尾相连的管廊单元(1)之间通过企口连接,并且在两个管廊单元(1)的孔道(16)中张拉连接有预应力钢筋或者钢棒。
CN201822081873.6U 2018-12-12 2018-12-12 一种管廊接口结构 Active CN2094939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81873.6U CN209493970U (zh) 2018-12-12 2018-12-12 一种管廊接口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81873.6U CN209493970U (zh) 2018-12-12 2018-12-12 一种管廊接口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93970U true CN209493970U (zh) 2019-10-15

Family

ID=68152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81873.6U Active CN209493970U (zh) 2018-12-12 2018-12-12 一种管廊接口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939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03378A (zh) * 2018-12-12 2019-03-01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管廊接口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03378A (zh) * 2018-12-12 2019-03-01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管廊接口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06651B (zh) 一种利用桥架预埋件安装桥架的方法
CN209493970U (zh) 一种管廊接口结构
CN101818564B (zh) 可调节式挂架体系
CN105672250A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与水下混凝土企口连接机构及施工方法
CN107725066A (zh) 一种预制箱涵及其布设方法
CN112983492B (zh) 一种隧道初支钢拱架立设固定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9040350U (zh) 挤压套筒连接叠合剪力墙
CN214784171U (zh) 一种地下室支撑模板结构
CN208718159U (zh) 带管状通道的预制墙体及其模具
CN207212358U (zh) 一种预制箱涵
CN204267046U (zh) 一种隧道衬砌混凝土注浆装置
CN109403378A (zh) 一种管廊接口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5369230U (zh) 一种抗拔桩与水下混凝土企口连接机构
CN207244455U (zh) 装配式变截面收分滑模系统
CN216076204U (zh) 一种土建施工用外墙施工平台
CN209067234U (zh) 一种适用于中隔墙的桁架式滑膜施工装置
CN211735417U (zh) 桥梁水中承台灌注装置
CN211285276U (zh) 装配式连续刚构0#块托架
CN209179045U (zh) 一种钢管杆基础防护装置
CN210263015U (zh) 一种用于地下连续墙的预制墙体单元
CN204825668U (zh) 钢管支架后压浆式牛腿结构
CN106351503A (zh) 聚氨酯复合材料电杆的机械立杆式安装方法
CN205296132U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与水下混凝土企口连接机构
CN208718679U (zh) 隧道内填充墙的模板体系
CN205999731U (zh) 一种混凝土浇筑用模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