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84851U - 一种铸铝发热体的水路改进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铸铝发热体的水路改进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84851U
CN209484851U CN201920172342.XU CN201920172342U CN209484851U CN 209484851 U CN209484851 U CN 209484851U CN 201920172342 U CN201920172342 U CN 201920172342U CN 209484851 U CN209484851 U CN 2094848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cast aluminium
water
heater
di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7234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Zhongyang new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郑立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郑立 filed Critical 郑立
Priority to CN20192017234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848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848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848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tantaneous Water Boilers, Portable Hot-Water Supply Apparatuses, And Control Of Portable Hot-Water Supply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铸铝发热体的水路改进结构,包括发热体水管、电加热体、铸铝体,所述铸铝体与发热体水管、电加热体一体压铸成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水管螺旋盘绕形成狭缝形状的中空,所述电加热体设置在所述中空内,所述发热体水管包括并排或复叠设置的第一水管盘、第二水管盘,两水管盘的进水侧汇合并接、出水侧汇合并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发热体水管结构改造为两段或多段并列,在不改变管径、发热体整体厚度的条件下,使出水流量以倍数方式增加,其结构简单、合理,适合于大水流量的场合。

Description

一种铸铝发热体的水路改进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加热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铸铝发热体的水路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人们为了能快速的获得热水,一般都会使用到热水器,电热水龙头等加热装置,这些加热装置都需要有电加热源,常用的电加热源包括电热棒、PTC加热器、电热膜、整体式铸铝加热器等产品。其中,整体式铸铝加热器因其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加热快的特点而广受欢迎。申请号为CN2014200181197的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即热式电热体,包括压铸铝外壳、金属管螺旋制成的具有中空腔体的换热体和电热管,所述电热管设置在换热体内,压铸铝外壳包裹换热体和电热管并将换热体和电热管粘接在一起;换热体两端设置有水管接头;所述换热体的中空腔体呈圆筒形;所述电热管螺旋缠绕为呈长方形内腔的螺旋管形,电热管两端分别向长方形内腔的端部折弯,然后从长方形内腔的宽度方向的中部伸出;所述长方形内腔的长度方向与换热体的轴线平行。现有的整体式铸铝加热器的结构基本上是如此的,然而,该结构的缺点单位时间的出水流量是有限的,它跟盘绕的水管截面积大小有关,如果需要较大的水流量,就需要增大水管管径,从而使整体体积增加较多,使成本上涨、占据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铸铝发热体的水路改进结构,使发热体在同等体积、同等条件的情况下,出水流量更大,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铸铝发热体的水路改进结构,包括发热体水管、电加热体、铸铝体,所述铸铝体与发热体水管、电加热体一体压铸成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水管螺旋盘绕形成狭缝形状的中空,所述电加热体设置在所述中空内,所述发热体水管包括并排或复叠设置的第一水管盘、第二水管盘,两水管盘的进水侧汇合并接、出水侧汇合并接。
所述第一水管盘、第二水管盘并排紧邻放置,两水管盘的中空贯通,所述电加热体是由至少两根电热棒并排连接组成的电热板排,所述电热板排从侧部插入两水管盘的中空里。
两水管盘的进水侧、出水侧分别连接汇管接头,所述汇管接头的另一端设置汇合水管,汇合水管的截面积是第一水管盘、第二水管盘的水管截面积之和。
还包括第三水管盘,所述第三水管盘并排或复叠设置在第一水管盘或第二水管盘上,三水管盘的进水侧汇合并接、出水侧汇合并接。
还包括第四水管盘,所述第四水管盘并排设置在第三水管盘旁,第三、第四水管盘复叠设置在第一、第二水管盘上,从而形成双层双排结构。
所述电加热体是由至少两根电热棒并排连接组成的U形电热板排。
所述铸铝体的外壁设置若干环肋,所述环肋与铸铝体整体成型。
所述环肋的两平行侧边倒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铸铝发热体的水路改进结构,通过将发热体水管结构改造为两段或多段并列,在不改变管径、发热体整体厚度的条件下,使出水流量以倍数方式增加,其结构简单、合理,适合于大水流量的场合。
发热体由铸铝本体、电热管、水管压铸在一起,构成整体结构,当接通电源电热管工作,铸铝本体高速发热,循环水在发热体的水管被高速加热,提供热水,热效率高,与现有市场上的电热体相比能快速、连续提供热水,且结构坚固耐用,备受人们青睐。另外,铸铝发热体还具有抗腐蚀强、不漏水、漏电、免维修的优点。
铸铝体的外壁设置若干环肋,以增加铸铝体的热容量,提高发热体的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铸铝发热体的发热体水管改进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铸铝发热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铸铝发热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铸铝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铸铝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2、4所示,一种铸铝发热体的水路改进结构,铸铝发热体由发热体水管、电加热体7、铸铝体8构成,铸铝体与发热体水管、电加热体一体压铸成型,发热体水管螺旋盘绕形成狭缝形状的中空3,电加热体设置在中空内,发热体水管包括并排紧邻放置的第一水管盘1、第二水管盘2,两水管盘的进水侧汇合并接、出水侧汇合并接。
电加热体是由至少两根电热棒并排连接组成的电热板排,电热板排从侧部插入两水管盘的中空里。如图1所示,两水管盘的中空贯通,电加热体从箭头方向进入中空3,夹在发热体水管所围成的空腔里,铸铝体吸收电加热体的工作热量,再将热量传递到发热体水管内流动的水,从而将水加热。
第一水管盘的进水管11与第二水管盘的进水管21在汇管接头4汇合,冷水进水经过进水汇管5、汇管接头4分别进入第一水管盘1、第二水管盘2,然后从第一水管盘的出水管12与第二水管盘的出水管22流到汇管接头4,从出水汇管6离开发热体。进水汇管5、出水汇管6相等且为进水管11与进水管21的水管截面积之和。
电加热体7由至少两根电热棒并排连接组成,相邻的两电热棒紧密贴合,使结构紧凑,电热棒两端的电极71露出铸铝体。如图所示,电加热体由5根电热棒组成,其中最外面的形状似龙门架,里面的4根电热棒在水管所围成的空腔里呈S形盘绕,使电热棒的有效长度更长。5根电热棒可以分为两组,将外侧相邻的三根电热棒两端的电极通过焊接端子构成一组发热体,另外两根为另一组,控制器可单独或同时启动两组发热体加热工作,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合。同理,多根电热棒可以分为三组发热体。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改进铸铝体8的结构。
如图5所示,铸铝体8的外壁设置若干环肋81,环肋与铸铝体整体成型。如此,铸铝体8的热容量将会更高,即在单位时间内可向发热体水管传导更多的热量,弥补了水管行程缩短而可能了出现的热量传递不足的情况。更进一步地,环肋的两平行侧边作倒角82处理。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是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改进发热体水管的结构。
参见图1、3,当出水流量需要更大流量时,可以通过增加并列的水管盘来解决流量问题,在图1所示的并排排列的第一水管盘1、第二水管盘2的上方或下方叠加设置第三水管盘、第四水管盘(图未示),第三水管盘、第四水管盘的结构、大小与第一水管盘1、第二水管盘2相同,第三、四水管盘并排设置,四个水管盘的进水侧汇合并接、出水侧汇合并接。四个水管盘形成双层双排结构。如图3所示,标号31所指的虚线框表示第一、二水管盘形成的狭缝形状的中空,标号32所指的虚线框表示第三、四水管盘形成的狭缝形状的中空,电加热体7是由至少两根电热棒并排连接组成的U形电热板排。U形电热板排分别从侧边插入中空31和中空32里,铸铝体吸收电加热体7的工作热量,再将热量传递到发热体水管内流动的水,从而将水加热。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替换所限定,在未经创造性劳动所作的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铸铝发热体的水路改进结构,包括发热体水管、电加热体、铸铝体,所述铸铝体与发热体水管、电加热体一体压铸成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水管螺旋盘绕形成狭缝形状的中空,所述电加热体设置在所述中空内,所述发热体水管包括并排或复叠设置的第一水管盘、第二水管盘,两水管盘的进水侧汇合并接、出水侧汇合并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铸铝发热体的水路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管盘、第二水管盘并排紧邻放置,两水管盘的中空贯通,所述电加热体是由至少两根电热棒并排连接组成的电热板排,所述电热板排从侧部插入两水管盘的中空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铸铝发热体的水路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水管盘的进水侧、出水侧分别连接汇管接头,所述汇管接头的另一端设置汇合水管,汇合水管的截面积是第一水管盘、第二水管盘的水管截面积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铸铝发热体的水路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水管盘,所述第三水管盘并排或复叠设置在第一水管盘或第二水管盘上,三水管盘的进水侧汇合并接、出水侧汇合并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铸铝发热体的水路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水管盘,所述第四水管盘并排设置在第三水管盘旁,第三、第四水管盘复叠设置在第一、第二水管盘上,从而形成双层双排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铸铝发热体的水路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体是由至少两根电热棒并排连接组成的U形电热板排。
7.根据权利要求3、4、6之一所述铸铝发热体的水路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铝体的外壁设置若干环肋,所述环肋与铸铝体整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铸铝发热体的水路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肋的两平行侧边倒角。
CN201920172342.XU 2019-01-31 2019-01-31 一种铸铝发热体的水路改进结构 Active CN2094848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72342.XU CN209484851U (zh) 2019-01-31 2019-01-31 一种铸铝发热体的水路改进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72342.XU CN209484851U (zh) 2019-01-31 2019-01-31 一种铸铝发热体的水路改进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84851U true CN209484851U (zh) 2019-10-11

Family

ID=68133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72342.XU Active CN209484851U (zh) 2019-01-31 2019-01-31 一种铸铝发热体的水路改进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848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43087B (zh) 节能换热器
TW445366B (en) Assembly body of heat exchange coils
CN209119277U (zh) 一种动力电池的电池包冷却与加热装置
CN106152836B (zh) 一种u形流道板式换热器
CN202254317U (zh) 用于燃气热水器的板翅式热交换器
CN109269334A (zh) 一种铸造式微通道紧凑式换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US8347826B2 (en) Heat exchanger, water heater and water tube
CN209484851U (zh) 一种铸铝发热体的水路改进结构
CN108548326A (zh) 一种热水器水箱及空气能热水器
CN206410206U (zh) 一种u形管热交换器
CN105571369A (zh) 一种模压与真空钎焊成型的带肋片换热管
CN104864600B (zh) 一种全不锈钢热交换器
CN201237365Y (zh) 一种换热器及采用该换热器的热水器水箱
CN216770239U (zh) 一种壁挂炉用翅片管式冷凝换热器
CN2314285Y (zh) 环绕式电热水器
CN104296383A (zh) 一种高效冷凝换热器
CN204227701U (zh) 一种高效冷凝换热器
CN208871910U (zh) 换热器和具有其的热水器
CN109945717B (zh) 一种高温冷却器换热管组
CN209978658U (zh) 壳管换热器和空调机组
CN208269420U (zh) 一种热水器水箱及空气能热水器
CN209166189U (zh) 一种倾斜折流挡板管壳式换热器
CN210018995U (zh) 一种多功能加热体及饮水机
CN208366118U (zh) 一种双管板换热器
CN216602504U (zh) 能减轻结垢的流通式螺旋加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10

Address after: 432500 plant 1, Chengbei Industrial Park, Chengguan Town, Yunmeng County, Xiaogan City, Hubei Province (Yangdian village, Wupu town)

Patentee after: Hubei Zhongyang new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60 No. 14 Zhongnan Road, Wuchang District, Wuhan, Hubei.

Patentee before: Zheng L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