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75232U - 复合型颈部脓肿的经皮穿刺负压引流冲洗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复合型颈部脓肿的经皮穿刺负压引流冲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75232U
CN209475232U CN201821253259.7U CN201821253259U CN209475232U CN 209475232 U CN209475232 U CN 209475232U CN 201821253259 U CN201821253259 U CN 201821253259U CN 209475232 U CN209475232 U CN 2094752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pressure
outer sheath
abscess
neck
pun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5325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进
马芙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82125325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752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752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752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型颈部脓肿的经皮穿刺负压引流冲洗装置,包括外鞘管和穿刺针、注射器连接管和负压吸引球;穿刺针的手柄用于调整针头在外鞘管内的刺入方向;外鞘管的顶端开口管壁处还设置有多个脓液引流孔;注射器连接管的末端部分伸出外鞘管的末端侧壁处并可拆卸连接有封闭帽;外鞘管的末端开口与负压吸引球可拆卸连接;负压吸引球包括吸引球本体和设置在吸引球本体末端的连接管;负压吸引球上靠近外鞘管的末端开口处设置有第一阻流夹;外接导流管上还设置有第二阻流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复合型颈部脓肿的经皮穿刺负压引流冲洗装置,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巧妙,操作方便,可靠性高,冲洗引流脓液效果显著等诸多方面的技术优势。

Description

复合型颈部脓肿的经皮穿刺负压引流冲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型颈部脓肿的经皮穿刺负压引流冲洗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医学中,颈部脓肿也是常见的病症;研究发现,颈部脓肿的病因有很多种,比较常见就是炎症性病变引起的颈部脓肿;举例说明:常见的颈部脓肿病例是由口,咽,扁导体,食管,呼吸道等处的炎症感染深筋膜浅层及以下的组织所致;同时研究还发现,颈部病变处可相互蔓延和扩散。
针对上述病症常见的治疗方法是采用脓肿切开引流术;即先切开颈部的皮肤、皮下组织,然后用止血钳钝性分开肌层,到达脓腔后,将其充分打开,并利用手术方式在脓腔内进行吸收引流;很显然,这种传统的手术切口引流的方式将会造成颈部留下手术伤痕,影响患者颈部美观以及个人形象,同时手术方式操作较为复杂。
综上,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难点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型颈部脓肿的经皮穿刺负压引流冲洗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复合型颈部脓肿的经皮穿刺负压引流冲洗装置,包括内腔中空的外鞘管和穿刺针以及注射器连接管和负压吸引球;
所述穿刺针设置在所述外鞘管内部;所述穿刺针包括针头,针杆和手柄;所述针杆的一端与所述针头连接,所述针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柄连通;所述手柄用于调整所述针头在所述外鞘管内的刺入方向;
所述外鞘管的顶端开口管壁处还设置有多个脓液引流孔;其中所述注射器连接管的头端部分位于所述外鞘管的内壁与所述穿刺针的外壁之间(并且从外鞘管的顶端开口朝外喷出生理盐水便于对脓腔实施冲洗),所述注射器连接管的末端部分伸出所述外鞘管的末端侧壁处并可拆卸连接有封闭帽(需要说明的是,很显然,在拆卸下封闭帽后,该注射器连接管的末端部分伸出所述外鞘管的末端侧壁处并可以与装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连接);
所述外鞘管的末端开口与所述负压吸引球可拆卸连接;所述负压吸引球包括吸引球本体和设置在吸引球本体末端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还可拆卸连接有外接导流管;所述负压吸引球上靠近所述外鞘管的末端开口处设置有第一阻流夹;所述外接导流管上还设置有第二阻流夹。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穿刺针具体为金属穿刺针。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外鞘管具体为聚乙烯引流管。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多个所述脓液引流孔均匀分布在所述外鞘管的顶端开口管壁处。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外鞘管的内壁设置有多个凸起部;多个所述凸起部均匀分布在外鞘管内壁处。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穿刺针的长度尺寸大于所述外鞘管的长度尺寸,所述穿刺针的针头突出于所述外鞘管的顶端,且所述穿刺针的针柄伸出于所述外鞘管的末端开口。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手柄具体为T字形针柄。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外鞘管的末端开口与所述负压吸引球之间螺纹连接或是套接连接。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穿刺针的外径尺寸为0.6cm,其长度尺寸为15cm。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第一阻流夹以及所述第二阻流夹为塑料结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复合型颈部脓肿的经皮穿刺负压引流冲洗装置,分析上述复合型颈部脓肿的经皮穿刺负压引流冲洗装置的主要结构可知:上述复合型颈部脓肿的经皮穿刺负压引流冲洗装置主要由外鞘管和穿刺针以及注射器连接管和负压吸引球等结构构成;
所述穿刺针设置在所述外鞘管内部;所述穿刺针包括针头,针杆和手柄;所述针杆的一端与所述针头连接,所述针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柄连通;所述手柄用于调整所述针头在所述外鞘管内的刺入方向;
所述外鞘管的顶端开口管壁处还设置有多个脓液引流孔;其中所述注射器连接管的头端部分位于所述外鞘管的内壁与所述穿刺针的外壁之间(并且从外鞘管的顶端开口朝外喷出生理盐水便于对脓腔实施冲洗),所述注射器连接管的末端部分伸出所述外鞘管的末端侧壁处并可拆卸连接有封闭帽(需要说明的是,很显然,在拆卸下封闭帽后,该注射器连接管的末端部分伸出所述外鞘管的末端侧壁处并可以与装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连接);
所述外鞘管的末端开口与所述负压吸引球可拆卸连接;所述负压吸引球包括吸引球本体和设置在吸引球本体末端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还可拆卸连接有外接导流管;所述负压吸引球上靠近所述外鞘管的末端开口处设置有第一阻流夹;所述外接导流管上还设置有第二阻流夹。
很显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复合型颈部脓肿的经皮穿刺负压引流冲洗装置,其采用的是外鞘管和穿刺针以及注射器连接管和负压吸引球构成的设计方案;其通过穿刺针对脓肿处实施穿刺动作,利用注射器连接管实施生理盐水的喷出对脓腔实施冲洗,最后利用全新设计的负压吸引球实施负压引流;该负压吸引球是一个复合的结构装置,其由吸引球本体基础设计而来,在此基础上还设计了连接管、外接导流管以及第一阻流夹以及第二阻流夹,其避免了采用单独负压吸引球结合夹闭器等工具的复杂操作;该负压吸引球通过重新设计其兼具负压吸引,导流外排以及两处节点阻流功能,在针对脓液引流时可方便控制和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复合型颈部脓肿的经皮穿刺负压引流冲洗装置在穿刺针刺入前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复合型颈部脓肿的经皮穿刺负压引流冲洗装置中穿刺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复合型颈部脓肿的经皮穿刺负压引流冲洗装置撤掉穿刺针并安装负压吸引球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复合型颈部脓肿的经皮穿刺负压引流冲洗装置中负压吸引球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复合型颈部脓肿的经皮穿刺负压引流冲洗装置中封闭帽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标号:
外鞘管1;顶端开口11;脓液引流孔12;末端开口13;
穿刺针2;针头21;针杆22;手柄23;
注射器连接管3;
负压吸引球4;吸引球本体41;连接管42;外接导流管43;第一阻流夹44;第二阻流夹45;
封闭帽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某些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2和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复合型颈部脓肿的经皮穿刺负压引流冲洗装置,包括内腔中空的外鞘管1和穿刺针2以及注射器连接管3和负压吸引球4;
所述穿刺针2设置在所述外鞘管1内部;所述穿刺针2包括针头21,针杆22和手柄23(具体参见图3);所述针杆22的一端与所述针头21连接,所述针杆22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柄23连通;所述手柄23用于调整所述针头在所述外鞘管内的刺入方向;
所述外鞘管1的顶端开口11管壁处还设置有多个脓液引流孔12(即通过脓液引流孔12,可将脓液从脓腔中流出吸引引流至外鞘管内,随后便于后续从外鞘管末端吸引出来);其中所述注射器连接管3的头端部分位于所述外鞘管1的内壁与所述穿刺针2的外壁之间(并且从外鞘管的顶端开口朝外喷出生理盐水便于对脓腔实施冲洗),所述注射器连接管3的末端部分伸出所述外鞘管1的末端侧壁处并可拆卸连接有封闭帽5(具体参见图6,需要说明的是,很显然,在拆卸下封闭帽后,该注射器连接管的末端部分伸出所述外鞘管的末端侧壁处并可以与装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连接);
所述外鞘管1的末端开口13与所述负压吸引球4可拆卸连接;所述负压吸引球4包括吸引球本体41和设置在吸引球本体末端的连接管42(如图5所示);所述连接管42上还可拆卸连接有外接导流管43;所述负压吸引球4上靠近所述外鞘管1的末端开口处设置有第一阻流夹44;所述外接导流管43上还设置有第二阻流夹45。
分析上述复合型颈部脓肿的经皮穿刺负压引流冲洗装置的主要结构可知:上述复合型颈部脓肿的经皮穿刺负压引流冲洗装置主要由外鞘管和穿刺针以及注射器连接管和负压吸引球等结构构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复合型颈部脓肿的经皮穿刺负压引流冲洗装置,其采用的是外鞘管和穿刺针以及注射器连接管和负压吸引球构成的设计方案;其通过穿刺针对脓肿处实施穿刺动作,利用注射器连接管实施生理盐水的喷出对脓腔实施冲洗,最后利用全新设计的负压吸引球实施负压引流;该负压吸引球是一个复合的结构装置,其由吸引球本体基础设计而来,在此基础上还设计了连接管、外接导流管以及第一阻流夹以及第二阻流夹,其避免了采用单独负压吸引球结合夹闭器等工具的复杂操作;该负压吸引球通过重新设计其兼具负压吸引,导流外排以及两处节点阻流功能,在针对脓液引流时可方便控制和方便操作。
上述第一阻流夹、第二阻流夹以及连接管、外接导流、负压吸引球本体等结构构成的负压吸引球具有便于控制负压引流以及压缩排气等功能。同时,所述第一阻流夹44以及所述第二阻流夹45为塑料结构件。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型颈部脓肿的经皮穿刺负压引流冲洗装置的具体结构以及具体技术效果做一下详细说明: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如图3所示,所述穿刺针2具体为金属穿刺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中,上述穿刺针为医用金属穿刺针,该穿刺针的针头锋利、穿刺性能强,且不易折断。穿刺针优选使用性能较好的产品,其内外壁均光滑,同时其针尖还可以经过特殊加工,使其超声下针尖显影清晰。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如图4所示,所述外鞘管1具体为聚乙烯引流管。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中,上述外鞘管可以选择多种结构形式的结构,例如:PEEK、PP、PE或是聚乙烯引流管,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只是在最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其可以选择聚乙烯引流管,其成本低廉,且使用范围广泛,实用性较强。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如图1所示,多个所述脓液引流孔12均匀分布在所述外鞘管的顶端开口管壁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中,上述脓液引流孔(或称侧孔)的开孔位置是在外鞘管的侧壁上,而且可以设计成多个。这样一来,可将多个脓液引流孔均匀分布在外鞘管的顶端开口管壁处,从而可以保证多个脓液引流孔从外鞘管的四周方向同时均匀吸收脓液。另外,上述外鞘管(即引流管)可自行裁剪,同时外鞘管上脓液引流孔数量及大小可以设计多种不同种类(即不同产品型号),从而可以保障医护人员根据不同患者的脓肿情况选择不同的产品型号。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外鞘管1的内壁设置有多个凸起部(图中未示出);多个所述凸起部均匀分布在外鞘管内壁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中,其外鞘管的内壁还有变形的结构设计(即凸起部);凸起部分布在外鞘管的内壁处,该凸起部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因负压完全塌陷闭塞(即防止强负压作用导致外鞘管收缩变形)导致引流不通畅。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如图1所示,所述穿刺针2的长度尺寸大于所述外鞘管1的长度尺寸,所述穿刺针2的针头突出于所述外鞘管1的顶端,且所述穿刺针2的针柄伸出于所述外鞘管1的末端开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中,其穿刺针的长度应当大于外鞘管的长度,这样可以保障穿刺针的针头突出于外鞘管的顶端,同时穿刺针的针柄也伸出于(暴露在外部)外鞘管的末端开口,这样暴露在外部的针柄便于医生实施调整和穿刺操作。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如图3所示,所述手柄23具体为T字形针柄。所述穿刺针2的外径尺寸为0.6cm,其长度尺寸为15cm。
需要说明的是,为此其设计了T字形针柄,可以防止避免穿刺针从外鞘管末端伸进长度过长,同时也可以有效的调整控制穿刺针针头处的刺入方向。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如图4所示,所述外鞘管1的末端开口与所述负压吸引球4之间螺纹连接或是套接连接。
下面介绍一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型颈部脓肿的经皮穿刺负压引流冲洗装置的具体临床操作方法;
步骤1、患者卧位或者坐位,充分暴露脓肿区域;
步骤2、打开装置包(即复合型颈部脓肿的经皮穿刺负压引流冲洗装置的外包装),佩戴无菌手套,用镊子取碘伏棉球消毒拟穿刺部位两遍,于术区铺无菌孔单;
步骤3、于穿刺部位注射局麻药利多卡因,待麻醉满意后用切皮刀切开拟穿刺部位皮肤,切口约1cm;
步骤4、右手持穿刺针,在超声引导下,于皮肤切口处向脓肿区域穿刺,待超声图像显示穿刺针的尖端进入脓肿中心区域时,停止进针;
步骤5、左手固定外部的外鞘管,右手将穿刺针缓慢退出。注意退出过程中保证外鞘管仍位于脓腔内;
步骤6、彻底拔除穿刺针,左手继续固定外鞘管,右手握住持针器缝合切口并固定外鞘管于皮肤上。确定固定位置牢固,确定外鞘管头端位于脓腔内;
步骤7、将负压吸引球连接于外鞘管的末端端口,开始负压吸引,观察外鞘管内是否有脓性分泌物;
步骤8、通过第一阻流夹对外鞘管与负压吸引球之间的连通处实施阻断,打开外鞘管体外部的注射器连接管上的封闭帽,取20ml注射器吸无菌生理盐水,通过注射器连接管向脓腔内注入生理盐水冲洗脓腔;
步骤9、摘下20ml注射器,关闭封闭帽;然后再打开第一阻流夹,重新开始负压吸引,将脓液和生理盐水一起吸出。反复上述操作至引流液清亮;在此过程中,如果负压吸引球装满脓液后,则需要排泄出,此时就需要通过负压吸引球的底部的连接管以及外接导流管实施排液;当然在排液结束后,可以压扁负压吸引球,并将外接导流管上第二阻流夹实施阻断(并通过第一阻流夹实施夹紧负压吸引球),防止负压吸引球泄气和漏气。所以说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具有的第一阻流夹、第二阻流夹以及连接管、外接导流、负压吸引球本体等结构构成的负压吸引球具有便于控制负压引流以及压缩排气等功能。
步骤10、病情痊愈后,拆除外鞘管固定线,拔除外鞘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型颈部脓肿的经皮穿刺负压引流冲洗装置具有如下方面的技术优势:
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型颈部脓肿的经皮穿刺负压引流冲洗装置,其结构设计更合理;其中,上述复合型颈部脓肿的经皮穿刺负压引流冲洗装置,主要由外鞘管和穿刺针以及注射器连接管和负压吸引球等结构构成;很显然,上述外鞘管和穿刺针以及注射器连接管和负压吸引球等具体结构以及具体结构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位置关系,布局等都有特定的设计;因此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型颈部脓肿的经皮穿刺负压引流冲洗装置,其具有设计合理,构造新颖以及实用性强等技术特点。
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型颈部脓肿的经皮穿刺负压引流冲洗装置,其采用的是外鞘管和穿刺针以及注射器连接管和负压吸引球构成的设计方案;其通过穿刺针对脓肿处实施穿刺动作,利用注射器连接管实施生理盐水的喷出对脓腔实施冲洗,最后利用全新设计的负压吸引球实施负压引流;该负压吸引球是一个复合的结构装置,其由吸引球本体基础设计而来,在此基础上还设计了连接管、外接导流管以及第一阻流夹以及第二阻流夹,其避免了采用单独负压吸引球结合夹闭器等工具的复杂操作;该负压吸引球通过重新设计其兼具负压吸引,导流外排以及两处节点阻流功能,在针对脓液引流时可方便控制和方便操作。
基于以上诸多显著的技术优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型颈部脓肿的经皮穿刺负压引流冲洗装置必将带来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复合型颈部脓肿的经皮穿刺负压引流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腔中空的外鞘管和穿刺针以及注射器连接管和负压吸引球;
所述穿刺针设置在所述外鞘管内部;所述穿刺针包括针头,针杆和手柄;所述针杆的一端与所述针头连接,所述针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柄连通;所述手柄用于调整所述针头在所述外鞘管内的刺入方向;
所述外鞘管的顶端开口管壁处还设置有多个脓液引流孔;其中所述注射器连接管的头端部分位于所述外鞘管的内壁与所述穿刺针的外壁之间,所述注射器连接管的末端部分伸出所述外鞘管的末端侧壁处并可拆卸连接有封闭帽;
所述外鞘管的末端开口与所述负压吸引球可拆卸连接;所述负压吸引球包括吸引球本体和设置在吸引球本体末端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还可拆卸连接有外接导流管;所述负压吸引球上靠近所述外鞘管的末端开口处设置有第一阻流夹;所述外接导流管上还设置有第二阻流夹;
多个所述脓液引流孔均匀分布在所述外鞘管的顶端开口管壁处;
所述外鞘管的内壁设置有多个凸起部;多个所述凸起部均匀分布在外鞘管内壁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颈部脓肿的经皮穿刺负压引流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穿刺针具体为金属穿刺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颈部脓肿的经皮穿刺负压引流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鞘管具体为聚乙烯引流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颈部脓肿的经皮穿刺负压引流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穿刺针的长度尺寸大于所述外鞘管的长度尺寸,所述穿刺针的针头突出于所述外鞘管的顶端,且所述穿刺针的针柄伸出于所述外鞘管的末端开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颈部脓肿的经皮穿刺负压引流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具体为T字形针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颈部脓肿的经皮穿刺负压引流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鞘管的末端开口与所述负压吸引球之间螺纹连接或是套接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颈部脓肿的经皮穿刺负压引流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穿刺针的外径尺寸为0.6cm,其长度尺寸为15c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颈部脓肿的经皮穿刺负压引流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阻流夹以及所述第二阻流夹为塑料结构件。
CN201821253259.7U 2018-08-03 2018-08-03 复合型颈部脓肿的经皮穿刺负压引流冲洗装置 Active CN2094752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53259.7U CN209475232U (zh) 2018-08-03 2018-08-03 复合型颈部脓肿的经皮穿刺负压引流冲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53259.7U CN209475232U (zh) 2018-08-03 2018-08-03 复合型颈部脓肿的经皮穿刺负压引流冲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75232U true CN209475232U (zh) 2019-10-11

Family

ID=68110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53259.7U Active CN209475232U (zh) 2018-08-03 2018-08-03 复合型颈部脓肿的经皮穿刺负压引流冲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752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93117A (zh) * 2020-04-08 2020-08-07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冲洗雄性动物外生殖器海绵体的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93117A (zh) * 2020-04-08 2020-08-07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冲洗雄性动物外生殖器海绵体的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74868B (zh) 一种引流套件
CN209286272U (zh) 便于负压控制的颈部脓肿的经皮穿刺负压引流冲洗装置
TWI784809B (zh) 血栓清除裝置
CN205659193U (zh) 一种血块粉碎冲洗器及冲洗装置
CN208287287U (zh) 一种膀胱血块清洗装置
CN209475232U (zh) 复合型颈部脓肿的经皮穿刺负压引流冲洗装置
CN104921762B (zh) 一种用于气管镜的内镜穿刺取样针
CN206700209U (zh) 一种乳腺脓肿微创引流装置
CN103272324B (zh) 一种微创介入式给药装置
JP2011182994A (ja) 骨セメント注入用穿刺針
CN209033292U (zh) 一种胸腹腔引流管
CN209864759U (zh) 通用型颈部脓肿的经皮穿刺负压引流冲洗装置
CN108742794A (zh) 穿刺装置
CN103815864A (zh) 输尿管软镜的双腔工作鞘
CN209377741U (zh) 一种微波消融装置
CN208989063U (zh) 穿刺装置
CN208405543U (zh) 妇科经腹及腹腔镜手术术中冲吸装置
CN208436229U (zh) 双套管可控式冲洗吸痰管
JP2011182995A (ja) 骨セメント注入用穿刺針
CN203776983U (zh) 尿路软镜取石工作鞘
CN209004811U (zh) 一种可撕裂负压取石经皮肾微创扩张引流套件
CN1094749C (zh) 多功能医用吸取器
CN103190944A (zh) 一种一次性心包胸腔穿刺针
CN209286282U (zh) 一种胸腔镜引流器
CN208389156U (zh) 一种囊肿一步法穿刺引流硬化套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