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75078U - Picc托手架 - Google Patents

Picc托手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75078U
CN209475078U CN201822061270.XU CN201822061270U CN209475078U CN 209475078 U CN209475078 U CN 209475078U CN 201822061270 U CN201822061270 U CN 201822061270U CN 209475078 U CN209475078 U CN 2094750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et
picc
turntable
hand
bevel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6127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楠
张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206127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750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750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7507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PICC托手架,解决了现在对患者进行PICC扎针时,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大的问题,其包括底板,底板上端固定有第一箱体,第一箱体内设有可转动的螺纹杆,螺纹杆的上端贯穿第一箱体且螺纹连接有可竖直滑动的第二箱体,第二箱体上端固定有两组弧形的托手板;第一箱体的外端设有可转动的转盘,转盘的下方设有与第一箱体转动连接的脚踏板,脚踏板与转盘连接构成踩踏脚踏板转动从而带动转盘转动的结构;转盘同轴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位于第一箱体内,第一锥齿轮经齿轮传动系统控制螺纹杆的转动。

Description

PICC托手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PICC托手架。
背景技术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简称PICC),对患者进行PICC扎针时,通常都需要两个人操作,其中一个助手抬着患者的胳膊,这样效率就会特别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相对较大,且患者也会感觉不舒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ICC托手架,有效的解决了现在对患者进行PICC扎针时,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底板上端固定有第一箱体,第一箱体内设有可转动的螺纹杆,螺纹杆的上端贯穿第一箱体且螺纹连接有可竖直滑动的第二箱体,第二箱体上端固定有两组弧形的托手板;
第一箱体的外端设有可转动的转盘,转盘的下方设有与第一箱体转动连接的脚踏板,脚踏板与转盘连接构成踩踏脚踏板转动从而带动转盘转动的结构;
转盘同轴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位于第一箱体内,第一锥齿轮经齿轮传动系统控制螺纹杆的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上端设有多个竖直的导向孔,导向孔内可滑动的设有导向杆,导向杆上端贯穿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托手板下端设有矩形的通槽,托手板上设有均布有多个竖直的散热孔,散热孔与通槽相通。
优选的,所述齿轮传动系统包括经轴承与第一箱体可转动的连接的内齿轮,螺纹杆与内齿轮固定连接,内齿轮内侧啮合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同轴连接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互啮合。
优选的,所述脚踏板上端铰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上端铰接有可竖直滑动的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长条孔,长条孔内可滑动的设有驱动销,驱动销贯穿连接板与转盘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长条孔在驱动销转动的死点位置为曲线形。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左侧设有竖直的槽,槽内可滑动的设有导向块,导向块贯穿连接板与固定在第一箱体的上支撑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板下端固定有两个万向轮和两个定向轮。
优选的,所述万向轮和定向轮均带有刹车。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医护人员只需要一个即可完成对患者PICC的扎针,能够极大程度的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脚踏板驱动转盘转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脚踏板驱动转盘转动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托手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箱体剖开后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箱体竖直局部剖开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8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8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1,底板1为一个平板,起到支撑和固定的作用,底板1上端固定有第一箱体2,第一箱体2为中空的结构,第一箱体2内设有可转动的螺纹杆3,螺纹杆3的上端贯穿第一箱体2且螺纹连接有可竖直滑动的第二箱体4,螺纹杆3上端设有外螺纹,第二箱体4下端设有圆形的盲孔,盲孔内设有内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连接从而构成螺纹杆3与第二箱体4螺纹连接的结构,螺纹连接具有自锁性,可以很好的保证升降以后第二箱体4的稳定性,第二箱体4上端固定有两组弧形的托手板5,托手板5设置成两组,这样既不会影响对患者胳膊内外侧的消毒,又不会让病人感觉胳膊酸;
第一箱体2的外端设有可转动的转盘6,转盘6位于第一箱体2的外侧,转盘6的下方设有与第一箱体2转动连接的脚踏板7,第一箱体2下部固定有水平的固定杆,脚踏板7与固定杆可转动的连接,脚踏板7与转盘6连接构成踩踏脚踏板7转动从而带动转盘6转动的结构,通过踩踏脚踏板7可以驱动转盘6进行转动,;
转盘6同轴连接有第一锥齿轮8,第一锥齿轮8位于第一箱体2内,第一锥齿轮8经齿轮传动系统控制螺纹杆3的转动,通过踩踏脚踏板7转动从而驱动转盘6转动,转动带动同轴的第一锥齿轮8一起转动,第一锥齿轮8转动经齿轮传动系统控制螺纹杆3转动,螺纹杆3转动从而使得第二箱体4竖直升降,从而带动托手板5的升降,通过脚踏板7控制第二箱体4的升降,从而完成托手板5竖直位置的调节,根据患者的身高,调节托手板5的具体位置,需要降低托手板5的高度时,反向踩踏脚踏板7即可。
所述第一箱体2上端设有多个竖直的导向孔,导向孔内可滑动的设有导向杆9,导向杆9上端贯穿第一箱体2与第二箱体4固定连接,导向杆9和导向孔的配合可以很好的保证第二箱体4的竖直运动。
所述托手板5下端设有矩形的通槽,托手板5上设有均布有多个竖直的散热孔10,散热孔10与通槽相通,患者将胳膊放置在托手板5上以后,很有可能会出汗等情况,这个时候通过散热孔10可以很好的减少患者的出汗量,保证胳膊的舒适性。
所述齿轮传动系统包括经轴承与第一箱体2可转动的连接的内齿轮11,内齿轮11位于第一箱体2的内部,螺纹杆3固定在内齿轮11的上端,内齿轮11内侧啮合有第一齿轮12,第一齿轮12同轴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3,第二锥齿轮13与第一锥齿轮8相互啮合,第一锥齿轮8转动经第二锥齿轮13带动第一齿轮12转动,第一齿轮12转动经内齿轮11带动螺纹杆3转动,螺纹杆3转动从而使得第二箱体4竖直升降,完成本装置高度的调节,需要。
所述脚踏板7上端铰接有第一连杆14,第一连杆14上端铰接有可竖直滑动的连接板15,踩踏脚踏板7经第一连杆14带动连接板15竖直滑动,连接板15上设有长条孔16,长条孔16内可滑动的设有驱动销17,驱动销17贯穿连接板15与转盘6固定连接,连接板15竖直滑动经过驱动销17带动转盘6进行转动。
所述长条孔16在驱动销17转动的死点位置为曲线形,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连接板15和驱动销17配合处会存在死点的问题,将死点的位置设置成曲线形,可以很好的解决死点的问题,避免设备卡死。
所述连接板15左侧设有竖直的槽,槽为T型的槽,槽内可滑动的设有导向块18,导向块18为T型的结构,导向块18贯穿连接板15与固定在第一箱体2的上支撑板19固定连接,导向块18和槽配合可以很好的保证连接板15进行竖直的滑动,避免连接板15产生其他方向的运动。
所述底板1下端固定有两个万向轮和两个定向轮,定向轮和万向轮的设置可以很好的保证设备方便的进行移动。
所述万向轮和定向轮均带有刹车,在万向轮和定向轮上设置刹车,可以很好的将设备锁定在需要的位置上。
本实用新型实用时,将设备移动至需要的位置,将定向轮和万向轮刹车锁死,将设备固定,根据患者实际的身高需求,通过踩踏脚踏板7实现手托板的竖直升降,调节手托板至需要的位置,患者将胳膊放置在两个手托板上。对患者胳膊的内外侧均进行消毒。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医护人员只需要一个即可完成对患者PICC的扎针,能够极大程度的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PICC托手架,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端固定有第一箱体(2),第一箱体(2)内设有可转动的螺纹杆(3),螺纹杆(3)的上端贯穿第一箱体(2)且螺纹连接有可竖直滑动的第二箱体(4),第二箱体(4)上端固定有两组弧形的托手板(5);
第一箱体(2)的外端设有可转动的转盘(6),转盘(6)的下方设有与第一箱体(2)转动连接的脚踏板(7),脚踏板(7)与转盘(6)连接构成踩踏脚踏板(7)转动从而带动转盘(6)转动的结构;
转盘(6)同轴连接有第一锥齿轮(8),第一锥齿轮(8)位于第一箱体(2)内,第一锥齿轮(8)经齿轮传动系统控制螺纹杆(3)的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ICC托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2)上端设有多个竖直的导向孔,导向孔内可滑动的设有导向杆(9),导向杆(9)上端贯穿第一箱体(2)与第二箱体(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ICC托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手板(5)下端设有矩形的通槽,托手板(5)上设有均布有多个竖直的散热孔(10),散热孔(10)与通槽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ICC托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传动系统包括经轴承与第一箱体(2)可转动的连接的内齿轮(11),螺纹杆(3)与内齿轮(11)固定连接,内齿轮(11)内侧啮合有第一齿轮(12),第一齿轮(12)同轴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3),第二锥齿轮(13)与第一锥齿轮(8)相互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ICC托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7)上端铰接有第一连杆(14),第一连杆(14)上端铰接有可竖直滑动的连接板(15),连接板(15)上设有长条孔(16),长条孔(16)内可滑动的设有驱动销(17),驱动销(17)贯穿连接板(15)与转盘(6)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PICC托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孔(16)在驱动销(17)转动的死点位置为曲线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PICC托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5)左侧设有竖直的槽,槽内可滑动的设有导向块(18),导向块(18)贯穿连接板(15)与固定在第一箱体(2)的上支撑板(19)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ICC托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下端固定有两个万向轮和两个定向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PICC托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和定向轮均带有刹车。
CN201822061270.XU 2018-12-10 2018-12-10 Picc托手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750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61270.XU CN209475078U (zh) 2018-12-10 2018-12-10 Picc托手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61270.XU CN209475078U (zh) 2018-12-10 2018-12-10 Picc托手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75078U true CN209475078U (zh) 2019-10-11

Family

ID=68118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61270.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75078U (zh) 2018-12-10 2018-12-10 Picc托手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750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49752A (zh) 用于血管腔内介入手术机器人推进机构的被动定位机械臂
CN105434056B (zh) 一种便捷式电控脑外手术支架
CN103784308B (zh) 多体位治疗床
CN209316365U (zh) 一种手足外科护理支架
CN209475078U (zh) Picc托手架
CN203710347U (zh) 多体位治疗床
CN211381578U (zh) 一种心内科用的压迫止血装置
CN201790985U (zh) 一种卧姿调整医疗用床
CN209172806U (zh) 一种智能护士站
CN207855862U (zh) 一种新型神经内科助起床
CN109998823A (zh) 一种瘫痪患者康复护理医疗床
CN215229885U (zh) 神经外科术后护理装置
CN215081143U (zh) 一种老年病人护理用翻身装置
CN210631453U (zh) 一种耳鼻喉科手术台
CN211067758U (zh) 一种新型可多角度调节的新生儿体位固定装置
CN113729887A (zh) 一种外周静脉血管介入穿刺定位装置
CN214104665U (zh) 一种骨科临床手术辅助装置
CN207253387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神经外科用手术臂托
CN219847158U (zh) 一种具有升降扶手结构的护理床侧板
CN213758482U (zh) 一种心内临床穿刺辅助定位装置
CN210158926U (zh) 一种神经内科用推拿针灸仪
CN214500967U (zh) 一种妇产科产房助产用照明装置
CN216603101U (zh) 一种神经外科手术医生手臂支撑装置
CN216294473U (zh) 一种自动翻身病床
CN220309359U (zh) 一种辅助支撑托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011

Termination date: 202012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