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73783U - 一种可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73783U
CN209473783U CN201821856214.9U CN201821856214U CN209473783U CN 209473783 U CN209473783 U CN 209473783U CN 201821856214 U CN201821856214 U CN 201821856214U CN 209473783 U CN209473783 U CN 2094737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arable device
outer framework
main body
hook member
device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5621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翔
刘阿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fang Goertek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fang Goertek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fang Goertek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fang Goertek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5621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737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737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737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穿戴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用于套接于可穿戴设备主体外部并与其固定的外框件,外框件具有便于与可穿戴设备主体卡接的软胶件;外框件上设置有连接孔;挂钩件,挂钩件的固定部穿过于连接孔并与外框件固定,挂钩件的钩状部与外框件形成对佩戴位置的夹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通过将可穿戴设备主体设置在框体结构的外框件中,并将外框件与挂钩件连接,使得外框体与挂钩件能够形成夹持趋势,以便实现对可穿戴设备主体的佩戴,该佩戴方式简单易于实现,由于在外框体上设置软胶件,使得外框体与可穿戴设备主体能够稳定连接,以便提高二者的紧密程度,使可穿戴设备主体的整体性更强。

Description

一种可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穿戴电子产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如今消费类电子产品的研发趋势以越来越向小型化、集成化等特点发展,即要求产品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结构,同时要求生产成本降低。
智能手环的出现为消费者带来了新的体验,消费者在满足功能的需求下,对产品的佩戴体验有着越来越重要的需求。
常规手环结构的表带一般是可拆卸的,消费者可通过更换不同的表带更改手环外观,而主体部分难以更改外观,且佩戴形式单一,摘取过程繁琐,需要耗费较长时间。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佩戴形式便捷的可穿戴设备,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该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过程便捷易操作,能够使用户较方便的实现佩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
用于套接于可穿戴设备主体外部并与其固定的外框件,所述外框件具有便于与所述可穿戴设备主体卡接的软胶件;所述外框件上设置有连接孔;
挂钩件,所述挂钩件的固定部穿过于所述连接孔并与所述外框件固定,所述挂钩件的钩状部与所述外框件形成对佩戴位置的夹持。
优选的,所述外框件上用于与所述可穿戴设备主体贴合位置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连接孔连通,在所述可穿戴设备主体的安装状态下,所述凹槽用于容纳所述挂钩件的固定部。
优选的,所述外框件为敞口的盆状结构件,所述盆状结构件的底部设有所述连接孔,且所述凹槽设于所述盆状结构件的底部;
或,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钩状部通过具有弹性的连接部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框件内部设有用于卡接所述可穿戴设备主体的凹槽的凸起,两个所述凸起对称设于所述外框件。
优选的,所述挂钩件为硬胶件,所述外框件包括与所述挂钩件注塑连接的第二软胶件,或所述外框件为卡接于所述挂钩件上的第二软胶件。
优选的,所述外框件还包括:
设于所述外框件两端的、用于连接腕带的腕带连接结构,所述腕带连接结构包括通过腕带软胶件卡接所述腕带的卡接连接部或利用磁力连接的磁力连接部。
优选的,所述外框件包括所述软胶件和用于支撑所述软胶件的硬胶支撑件,所述软胶件注塑于所述硬胶支撑件的外周。
优选的,所述外框件用于接触所述可穿戴设备主体的主屏幕一侧设有用于限制所述可穿戴设备主体外移的限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通过将可穿戴设备主体设置在框体结构的外框件中,并将外框件与挂钩件连接,使得外框体与挂钩件能够形成夹持趋势,以便实现对可穿戴设备主体的佩戴,该佩戴方式简单易于实现,由于在外框体上设置软胶件,使得外框体与可穿戴设备主体能够稳定连接,以便提高二者的紧密程度,使可穿戴设备主体的整体性更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正剖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一中外框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二中外框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外框件的正剖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二的正剖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三的正剖图。
图1-7中,附图标记为:
外框件1、凸起11、腕带连接结构12、硬胶支撑件101、软胶件102、挂钩件2、可穿戴设备主体3、腕带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该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过程便捷易操作,能够使用户较方便的实现佩戴。
请参考图1至图7,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正剖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一中外框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二中外框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外框件的正剖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二的正剖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三的正剖图。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可穿戴设备,该设备的结构易于制作且易于佩戴和摘取,可穿戴设备包括:外框件1和挂钩件2。
其中,外框件1用于套接于可穿戴设备主体3外部并与可穿戴设备主体3固定设置,外框件1具有便于与可穿戴设备主体3卡接的软胶件102;外框件1上设置有连接孔;
挂钩件2的固定部穿过于连接孔并与外框件1固定,挂钩件2的钩状部与外框件1形成对佩戴位置的夹持。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外框件1为具有框架结构的部件,主要用于包裹于可穿戴设备主体3的外部,形成包覆结构,当然,包裹形式可以为环形包裹或者更大面积的包裹,但该包裹仍需要使可穿戴设备主体3至少可以裸露出其主屏幕、出音口、传感感应部或触摸模块,以便可穿戴设备主体的功能使用。
外框件1上具有软胶件102,软胶件102是具有一定弹性形变能力的部件,其中的软胶并不是对其柔软程度的限定,而是指其为软胶通过注塑等方式形成的部件,利用软胶件102的弹性形变能力,使外框件1能够方便进行一定形变,使可穿戴设备主体3进入其中并实现固定。
挂钩件2包括两个部分,固定部和钩状部,其中,固定部伸入于外框件1上设置的连接孔,并与外框件1连接,挂钩件伸出于外框件1,并与外框件1形成夹持结构,二者之间的空间为夹持空间,能够实现与身体或服装的固定位置夹持,以便将可穿戴设备主体3固定于身体上。
本申请通过将可穿戴设备主体3设置在框体结构的外框件1中,并将外框件1与挂钩件2连接,使得外框体1与挂钩件2能够形成夹持趋势,以便实现对可穿戴设备主体3的佩戴,该佩戴方式简单易于实现,由于在外框体1上设置软胶件102,使得外框体1与可穿戴设备主体3能够稳定连接,以便提高二者的紧密程度,使可穿戴设备主体的整体性更强。
可选的,上述挂钩件2与外框件1的连接可以为螺纹连接,即挂钩件2的固定部伸入于外框件1的连接孔中,二者螺纹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外框件1上用于与可穿戴设备主体3贴合位置设有凹槽,凹槽与连接孔连通,在可穿戴设备主体3的安装状态下,凹槽用于容纳挂钩件2的固定部。
请参考图1,其中外框件1的连接孔为纵向设置的用于设置挂钩件2上部的孔,而该孔的端部具有凹槽,挂钩件2的上端较大的块状结构设置在凹槽中,以便挂钩件2不会从连接孔中脱落。同时由于该凹槽还位于外框件1与可穿戴设备主体3贴合位置上,因而可穿戴设备主体3安装状态下,可穿戴设备主体3会与外框件1夹持于挂钩件2的固定部的两侧,进一步实现了固定部的稳定设置。
可选的,伸入于凹槽中的固定部可以具体为长方体、圆柱体或其他结构,优选地,固定部与该凹槽配合设置,二者在结构和尺寸上完全相同。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外框件1为盆状结构件,盆状结构件的底部设有连接孔,且凹槽设于盆状结构件的底部;或,固定部与钩状部通过具有弹性的连接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盆状结构件为具有一定深度,且具有底部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孔和凹槽均设置于该底部结构上,周向侧壁用于与可穿戴设备主体3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固定部用于实现连接,钩状部可以具有弹性,从而实现弹性折弯以便进行佩戴,当然,由于钩状部需要与外框件1配合夹持佩戴位置,而钩状部需要具有一定的硬度,因而可以将钩状部与固定部的连接结构设置为弹性结构,以便实现稳定的佩戴。
可选的,上述两种情况可以同时存在或者择一设置,本申请包括二者的组合设置情况。
外框件1与可穿戴设备主体3之间可以采用套接连接,或者其他类型的卡接连接,为了进一步实现二者的稳定连接关系,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外框件1内部设有用于卡接可穿戴设备主体3的凹槽的凸起11,两个凸起11对称设于外框件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凸起11为固定设置在外框件1上的结构,因此,为了实现与硬质的可穿戴设备主体3的配合连接,凸起11的结构或凸起11与外框件1的连接结构为具有弹性伸缩能力的结构,请参考图1和图2,两个凸起11结构对称的设置在外框件1的相对的两侧,分别与可穿戴设备主体3上的两个凹槽进行卡接限位,形成对可穿戴设备主体的具有夹持趋势的卡接。
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挂钩件2为硬胶件,外框件1包括与挂钩件2注塑连接的第二软胶件,或外框件1为卡接于挂钩件2上的第二软胶件。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种方式中可以采用双色注塑的方式,先制造硬胶件,然后在硬胶件上注塑软胶件,即先制作挂钩件2,然后在挂钩件2上注塑连接外框件1。二者采用注塑连接,稳定性较好,当然,软胶件便于实现与可穿戴设备主体3实现连接,硬胶件方便与佩戴位置实现连接,二者适用于不同情况,本实施例中将二者分别设置,能够满足二者的设计需求。
当然,二者可以为卡接连接,即通过穿入和穿出上述连接孔实现挂钩件2与外框件1的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外框件1还包括:设于外框件1两端的、用于连接腕带4的腕带连接结构12,腕带连接结构12包括通过腕带软胶件卡接腕带4的卡接连接部或利用磁力连接的磁力连接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可穿戴设备主体3也可以作为腕戴设备等,因此需要对应的设置便于腕部佩戴的结构,通常情况下,腕部佩戴采用腕带4连接,因此,在外框件1需要设置与腕带4连接的结构。上述说明可以对应参考图3至图6,外框件1上可以设置用于绑扎腕带4的通孔等,或者设置腕带端部卡接结构,例如图3-5,通孔用于设置腕带4的端部。当然,也可以通过卡接设置的方式等。当然,还可以通过磁力吸附连接方式实现,即在外框件1和腕带4端部的一者上设置磁力件,另一者设置于磁力件相互吸引的磁性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腕带连接结构12在图1和图2中未示出,在图1至图6中,任何一个外框件1上均可以设置腕带连接结构12。
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在外框件1上还可以固定连接腕带4。
可选的,可以在外框件1的端部设置腕带自动卷收结构,类似于常见的卷尺装置,可以将暂时不使用的腕带4进行收纳,以便在需要作为腕戴结构使用时,可以随时抽出实现腕带4,也可以在需要使用钩状部进行佩戴时能够随时缩回,避免腕带4对佩戴造成影响。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外框件1包括软胶件102和用于支撑软胶件102的硬胶支撑件101,软胶件102注塑于硬胶支撑件101的外周。
为了实现可穿戴设备主体3与外框件1的稳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将外框件1设置为软硬胶结合的结构件,即先制作硬胶支撑件101,然后在硬胶支撑件101外部注塑设置软胶件102,将硬胶支撑件101作为软胶件102的框架和主体结构,既避免了硬胶支撑件101过于硬,不便贴合连接可穿戴设备主体3,同时还避免了外框件1过于软,无法形成对可穿戴设备主体3的支撑。
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外框件1用于接触可穿戴设备主体3的主屏幕一侧设有用于限制可穿戴设备主体3外移的限位结构。
可以参考图7,其中在外框件1上部设有限位结构,该限位结构为具有弹性的限位结构,仅有当手动操作或遇到极大冲击时,才会导致可穿戴设备主体3的外移。
本申请所提供的可穿戴设备可以包括智能手环、智能手表、腕戴心率监测设备、腕戴通话设备、体感设备的腕戴端等等。相对应的,可穿戴设备主体为上述设备的主要功能结构,腕带4连接可穿戴设备主体3,用于将可穿戴设备主体3佩戴于腕部。
本申请可使可穿戴设备主体不易脱落,可通过改变外框件1来改变可穿戴设备主体部分外观,同时可佩戴不同颜色的编制表带或者挂钩部,给使用者以新的体验。可穿戴设备主体能够以不同的方式佩戴,满足消费者不同的体验效果。另外,手环跌落时,可穿戴设备主体3外部的软胶结构可产生缓冲力保护可穿戴设备主体部分。
除了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可穿戴设备,该可穿戴设备的其他各部分的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穿戴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套接于可穿戴设备主体(3)外部并与其固定的外框件(1),所述外框件(1)具有便于与所述可穿戴设备主体(3)卡接的软胶件(102);所述外框件(1)上设置有连接孔;
挂钩件(2),所述挂钩件(2)的固定部穿过于所述连接孔并与所述外框件(1)固定,所述挂钩件(2)的钩状部与所述外框件(1)形成对佩戴位置的夹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件(1)上用于与所述可穿戴设备主体(3)贴合的位置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连接孔连通,在所述可穿戴设备主体(3)的安装状态下,所述凹槽用于容纳所述挂钩件(2)的固定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件(1)为敞口的盆状结构件,所述盆状结构件的底部设有所述连接孔,且所述凹槽设于所述盆状结构件的底部;
或,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钩状部通过具有弹性的连接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件(1)内部设有用于卡接所述可穿戴设备主体(3)的凹槽的凸起(11),两个所述凸起(11)对称设于所述外框件(1)。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件(2)为硬胶件,所述外框件(1)包括与所述挂钩件(2)注塑连接的第二软胶件,或所述外框件(1)为卡接于所述挂钩件(2)上的第二软胶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件(1)还包括:
设于所述外框件(1)两端的、用于连接腕带(4)的腕带连接结构(12),所述腕带连接结构(12)包括通过腕带软胶件卡接所述腕带(4)的卡接连接部或利用磁力连接的磁力连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件(1)包括所述软胶件(102)和用于支撑所述软胶件(102)的硬胶支撑件(101),所述软胶件(102)注塑于所述硬胶支撑件(101)的外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件(1)用于接触所述可穿戴设备主体(3)的主屏幕一侧设有用于限制所述可穿戴设备主体(3)外移的限位结构。
CN201821856214.9U 2018-11-12 2018-11-12 一种可穿戴设备 Active CN2094737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56214.9U CN209473783U (zh) 2018-11-12 2018-11-12 一种可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56214.9U CN209473783U (zh) 2018-11-12 2018-11-12 一种可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73783U true CN209473783U (zh) 2019-10-11

Family

ID=68115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56214.9U Active CN209473783U (zh) 2018-11-12 2018-11-12 一种可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737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93137B1 (en) Pair of wireless headphones
CN106233363B (zh) 弯曲主体及具有其的可穿戴设备
CN203482268U (zh) 穿戴式终端便于与基座分合的锁扣装置
CN204065679U (zh) 一种带usb接口的手表
CN209473796U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可穿戴设备连接结构
CN209473783U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
CN209105395U (zh) Tws耳机充电盒
CN104661473B (zh) 一种组装穿戴设备
CN106200367A (zh) 一种穿戴式智能手表套件
CN209627363U (zh) 一种显示屏可拉伸的智能主机及穿戴设备
CN207868383U (zh) 一种挂绳
CN108075219A (zh) 一种挂绳
CN107647539A (zh) 手表
CN109698987A (zh) 一种颈带蓝牙耳机的连接结构及颈带蓝牙耳机
US20150120020A1 (en) Wearable activity monitoring device secured by a wristband with an interchangeable section
CN201403556Y (zh) 可插接mp3音乐播放器的帽子
CN209732782U (zh) 一种腕带连接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腕带设备
CN205385521U (zh) 一种新型自拍杆手机壳
CN104767054B (zh) 一种表带式电子产品及其充电方法
US20080267430A1 (en) Ear-hanging Microphone
CN202713381U (zh) 手机保护套
CN201174828Y (zh) 饰品结构
CN205336507U (zh) 一种与智能手表适配的蓝牙音响
CN213694021U (zh) 一种蓝牙音箱
CN207624272U (zh) 一种多功能吊牌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