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71393U - 用于磁控旋钮的壳底盖、磁控旋钮以及电器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磁控旋钮的壳底盖、磁控旋钮以及电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71393U
CN209471393U CN201920396661.9U CN201920396661U CN209471393U CN 209471393 U CN209471393 U CN 209471393U CN 201920396661 U CN201920396661 U CN 201920396661U CN 209471393 U CN209471393 U CN 2094713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bottom cover
soft layer
position limiting
sheet so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9666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海龙
张炳卫
魏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9666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713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713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713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磁控旋钮的壳底盖、磁控旋钮以及电器设备,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包括:底盖本体;底盖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缓冲结构,缓冲结构的横截面的面积与底盖本体的横截面的面积之比大于二分之一。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壳底盖上设置缓冲结构,当磁控旋钮使用时,该壳底盖磁力靠向控制面板,当接近控制面板时缓冲结构能够首先与控制面板相接触,缓冲结构具有缓冲磁控旋钮与控制面板之间磁吸附作用力的效果,在磁控旋钮与控制面板的磁力吸附配合过程中,降低磁控旋钮与控制面板之间接触的作用强度,从而可以防止磁控旋钮与控制面板之间由于接触的作用强度过大而造成磁控旋钮与控制面板的表面发生损坏。

Description

用于磁控旋钮的壳底盖、磁控旋钮以及电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磁控旋钮的壳底盖、磁控旋钮以及电器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家用电器中,设置旋钮时为了避免在控制面板上开孔,一般采用磁控旋钮与控制面板进行交互。
但是,现有的磁控旋钮在与控制面板配合使用时,磁控旋钮或控制面板的表面会经常形成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磁控旋钮的壳底盖、磁控旋钮以及电器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磁控旋钮在与控制面板配合使用时经常形成表面损伤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磁控旋钮的壳底盖,包括:
底盖本体;
所述底盖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的横截面的面积与所述底盖本体的横截面的面积之比大于二分之一。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片状软质层,所述片状软质层位于所述底盖本体的底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底盖本体的底端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片状软质层安装在所述第一凹槽内;
所述片状软质层的厚度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深。
进一步的,所述底盖本体和所述第一凹槽的横截面均为圆形结构,所述底盖本体和所述第一凹槽同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片状软质层的横截面为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的圆形结构,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片状软质层的横截面的面积相等;
所述片状软质层的横截面的面积占所述底盖本体的底端面的面积的70%至90%。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的内腔具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片状软质层上具有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配合的第二限位结构;
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周向限位装配,以限制所述片状软质层在所述第一凹槽内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壁的至少一个第一限位突起和/或至少一个第一限位凹槽;
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限位突起插接配合的第二限位凹槽和/或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插接配合的第二限位突起。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第一限位突起,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为第二限位凹槽;
所述第一限位突起位于靠近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的位置,并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限位凹槽位于所述片状软质层的外侧面与底端面相交的边沿线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的横截面为多边形结构,所述片状软质层的横截面为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横截面配合的多边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的内腔具有第三限位结构,所述片状软质层上具有与所述第三限位结构配合的第四限位结构;
所述第三限位结构与所述第四限位结构轴向限位装配,以限制所述片状软质层脱离所述第一凹槽的内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限位结构包括沿着所述第一凹槽内壁的周向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一环状限位突起和/或至少一个第一环状限位凹槽;
所述第四限位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环状限位突起插接配合的第二环状限位凹槽和/或与所述第一环状限位凹槽插接配合的第二环状限位突起。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的内腔设置至少一个用于安装磁性件的第二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凹槽开设在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凹槽的数量为3,3个所述第二凹槽沿着所述底盖本体的周向均匀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凹槽在长度方向上具有与所述底盖本体的边缘一致的弧度。
进一步的,所述片状软质层的材质包括塑料、橡胶和海绵中的任意一种或组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磁控旋钮,包括所述壳底盖。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器设备,包括所述磁控旋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壳底盖上设置缓冲结构,当磁控旋钮使用时,该壳底盖磁力靠向控制面板,当接近控制面板时所述缓冲结构能够首先与控制面板相接触,缓冲结构具有缓冲磁控旋钮与控制面板之间磁吸附作用力的效果,在磁控旋钮与控制面板的磁力吸附配合过程中,降低磁控旋钮与控制面板之间接触的作用强度,从而可以防止磁控旋钮与控制面板之间由于接触的作用强度过大而造成磁控旋钮与控制面板的表面发生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底盖本体的底部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底盖本体的底部的平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底盖本体和片状软质层的装配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底盖本体与部分磁性件的装配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底盖本体与部分磁性件的装配平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底盖本体与部分磁性件的装配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片状软质层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底盖本体和片状软质层的装配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提供的底盖本体的底部的平面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提供的片状软质层的平面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提供的底盖本体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提供的片状软质层的剖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提供的底盖本体和片状软质层的装配剖视图;
图14为图13提供的底盖本体和片状软质层装配的局部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五个实施例提供的底盖本体的剖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第五个实施例提供的片状软质层的剖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第五个实施例提供的底盖本体和片状软质层的装配剖视图;
图18为图17提供的底盖本体和片状软质层装配的局部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磁控旋钮的剖视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磁控旋钮的爆炸图。
标记:1、底盖本体;2、缓冲结构;3、第一限位结构;4、第二限位结构;5、第三限位结构;6、第四限位结构;7、壳身;8、支撑件;11、第一凹槽;12、第二凹槽;13、磁性件;21、片状软质层;31、第一限位突起;41、第二限位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现有技术中的磁控旋钮通过磁力与控制面板吸附配合,例如用于控制家用电器的磁控旋钮。磁控旋钮能够与厨房的煤气灶、排油烟机、微波炉等家用电器通过磁力吸附配合连接。经研究发现,当磁控旋钮通过磁力吸附与控制面板相接触配合时,会与控制面板之间形成硬力接触。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磁控旋钮与控制面板之间形成稳定的磁力吸附配合,所装配的磁性件13的磁力都较大,所以当磁力吸附作用较大时,磁控旋钮与控制面板之间初接触时便会形成更大的硬力接触,从而造成磁控旋钮的表面或者控制面板的表面的损伤。为了解决该问题,本申请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磁控旋钮的壳底盖,包括:
底盖本体1;所述底盖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缓冲结构2,所述缓冲结构2的横截面的面积与所述底盖本体1的横截面的面积之比大于二分之一。进而通过在底盖本体1的底部设置的缓冲结构2,以降低所述底盖本体1与预设控制面板初接触的作用强度。
该壳底盖用于设置在磁控旋钮的底部位置,当磁控旋钮与控制面板磁力吸附配合时,该壳底盖会与控制面板直接接触。所以,磁控旋钮的损坏部位多在该壳底盖上,也属于磁控旋钮的消耗件,能够拆卸替换。
由上可知,为了保证与控制面板之间形成稳定的磁力吸附配合,所装配的磁性件13的磁力都较大。而为了避免较大磁力吸附配合使磁控旋钮和控制面板初接触时形成较大的接触作用强度,所以在壳底盖上设置缓冲结构2。当磁控旋钮使用时,该壳底盖磁力靠向控制面板,当接近控制面板时所述缓冲结构2能够首先与控制面板相接触,缓冲结构2具有缓冲磁控旋钮与控制面板之间磁吸附作用力的效果,在磁控旋钮与控制面板的磁力吸附配合过程中,降低磁控旋钮与控制面板之间接触的作用强度,从而可以防止磁控旋钮与控制面板之间由于接触的作用强度过大而造成磁控旋钮与控制面板的表面发生损坏。而所述缓冲结构2的横截面的面积与所述底盖本体1的横截面的面积之比大于二分之一,能够保证缓冲结构2与控制面板在接触时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缓冲结构2与控制面板的接触面积越大,缓冲的效果越好,同时在磁控旋钮靠近控制面板时也更加容易的与控制面板首先接触到。
缓冲结构2位于所述底盖本体1的底部,该底部包括能够在磁控旋钮磁力靠近控制面板过程中首先与控制面板接触的位置。例如在底盖本体1的底部的边沿位置,或者底盖本体1的底端面等。缓冲结构2的具体形式可以是具有缓冲效果的部件或组件,也可以是材质上具有缓冲效果的物体,形状上可以是球状、片状等。缓冲结构2在与底盖本体1装配时可以采用机械连接、粘接等,如缓冲结构2采用套体结构,还可以与底盖本体1套接、过盈配合连接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自行设定,在此不做限定。
优选的,所述缓冲结构2包括片状软质层21,所述片状软质层21位于所述底盖本体1的底端面。如图7所示,缓冲结构2可以采用片状软质层21,片状软质层21属于选取在材质上具有缓冲效果的物体,相比于采用具有缓冲效果的部件或组件来说,单独的物体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装配容易等优点。另外,该片状软质层21属于片状的结构,具有在同等质量情况下面积更大的优点。片状软质层21在材质上具有缓冲效果,能够减缓磁控旋钮和控制面板磁力吸附配合时的磁性接触作用力。受力时能够变形或不能够变形均可,例如塑料、橡胶和海绵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求自行选择片状软质层21的材质,在此不再赘述。
同时,由于当磁控旋钮与控制面板相接触使用时,用户一般会将磁控旋钮以大致与控制面板水平的状态放置到控制面板上,所以磁控旋钮的壳底盖的底端面与控制面板接触的较频繁。所以,将片状软质层21安装在所述底盖本体1的底端面上,便能够适应用户的常规操作情况,当磁控旋钮靠近控制面板时,位于底盖本体1的底端面上的片状软质层21便会更易于与控制面板首先接触,从而更加顺利的对磁控旋钮和控制面板之间的磁力吸附配合形成缓冲作用,防止二者以较大磁性作用力接触时形成磕碰损伤的情况。片状软质层21设置在底盖本体1的底端面,具有更大的有效使用面积。在磁控旋钮与控制面板磁力吸附靠近时,能够更容易与控制面板首先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底盖本体1的底端面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凹槽11,所述片状软质层21安装在所述第一凹槽11内;所述片状软质层21的厚度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凹槽11的槽深。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对片状软质层21装配的时候,可以在底盖本体1的底端面设置第一凹槽11,第一凹槽11能够用来装配片状软质层21。将片状软质层21放置在第一凹槽11内后,由于片状软质层21的厚度等于或大于第一凹槽11的槽深,由此装配好的片状软质层21便能够突出于底盖本体1的底端面。
所以,当磁控旋钮与控制面板磁力吸附靠近时,突出于底盖本体1的底端面的片状软质层21可以首先与控制面板接触,达到缓冲磁力吸附作用力的效果。另外,配合片状软质层21有效接触面积大的优点,用户即使在将磁控旋钮放置在控制面板的过程中使磁控旋钮略有倾斜的持握,片状软质层21也能够在磁控旋钮的壳底盖与控制面板接触之间大概率的首先与控制面板接触。
优选的,所述底盖本体1和所述第一凹槽11的横截面均为圆形结构,所述底盖本体1和所述第一凹槽11同轴设置。从而也能够使安装在第一凹槽11内的片状软质层21位于底盖本体1的底端面的中心位置,由于片状软质层21突出于第一凹槽11,所以位于中心位置也能够提高磁控旋钮放置在控制面板上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片状软质层21的横截面为与所述第一凹槽11配合的圆形结构,所述第一凹槽11和所述片状软质层21的横截面的面积相等;所述片状软质层21的横截面的面积占所述底盖本体1的底端面的面积的70%至90%。
第一凹槽11的横截面和片状软质层21的横截面采用相配合的圆形结构,可以使片状软质层21和第一凹槽11装配的时候,在第一凹槽11的周向具有良好的适配性。也即在将片状软质层21安装在第一凹槽11的时候,在与第一凹槽11相对的任意角度安装片状软质层21的时候都能够顺利安装。且位于中心位置的圆形结构的片状软质层21能够与底盖本体1的一周边沿保持一致的距离,用户无论在持握磁控旋钮并以何种倾斜角度将磁控旋钮放置在控制面板上时,都能够使磁控旋钮靠近控制面板时更容易与控制面板首先接触。
该实施例的结构中,采用了一个第一凹槽11配合一个片状软质层21的装配结构,并且使所述片状软质层21的横截面的面积占所述底盖本体1的底端面的面积的70%至90%,也相当于所述第一凹槽11的横截面的面积占所述底盖本体1的底端面的面积的70%至90%。较大的有效面积占比可以使片状软质层21与底盖本体1的边侧的距离更小,底盖本体1的底端面的大部分面积可以被片状软质层21所占,保证片状软质层21具有与控制面板可接触的较大有效面积。同理,占比面积还可以在75%、80%、85%等占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工艺、成本以及使用需求限定该直径差值,在此便不赘述。
当片状软质层21的有效面积具有保证时,用户持握磁控旋钮的时候,便可以将磁控旋钮以任意的角度倾斜持握,并将磁控旋钮的任意一侧首先靠近控制面板并摆放在控制面板上。因为一个圆形的第一凹槽11配合一个圆形的片状软质层21的配合结构,在磁控旋钮的底端面的周向上,片状软质层21距离磁控旋钮的侧边的距离是相等的。从而可以保证无论用户在任意角度操作磁控旋钮都能够具有同等的缓冲效果,且缓冲效果极佳。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11的内腔具有第一限位结构3,所述片状软质层21上具有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3配合的第二限位结构4;所述第一限位结构3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4周向限位装配,以限制所述片状软质层21在所述第一凹槽11内转动。
设置第一限位结构3和第二限位结构4可以保证片状软质层21稳定、牢靠的安装在第一凹槽11内,而防止其在第一凹槽11内转动、窜动。
因为,用户在操作磁控旋钮的时候需要在控制面板上旋转该磁控旋钮,磁控旋钮底部的片状软质层21与控制面板直接接触,在误操作等情况下,可能会使磁控旋钮底部的片状软质层21与控制面板直接摩擦转动,存在掉落的隐患。例如,若用户旋动磁控旋钮时,到达了最大旋转角度还继续旋转时,便会使磁控旋钮的整体相对于控制面板摩擦转动,从而使壳底盖的片状软质层21与控制面板之间直接摩擦转动,具有导致片状软质层21安装不牢靠而在第一凹槽11内转动、窜动的隐患,降低了磁控旋钮的使用寿命。
为了避免片状软质层21使用过程中在第一凹槽11内转动、窜动的隐患,第一凹槽11内设置第一限位结构3,并在片状软质层21上设置了相配合的第二限位结构4。当片状软质层21安装在第一凹槽11内时,其第二限位结构4会与第一凹槽11内的第一限位结构3形成周向限位装配,二者的限位装配能够在第一凹槽11中对片状软质层21的转动起到限制效果,从而当片状软质层21与控制面板之间摩擦转动时,能够具有抵抗这种摩擦力的限位力,使片状软质层21能够稳定的安装在第一凹槽11内,不发生转动、窜动的情况。
第一限位结构3和第二限位结构4的具体形式可以采用包括卡接组件、螺纹连接组件、夹持组件等外设组件配合实现,也可以在第一凹槽11和片状软质层21上进行结构的改进,从而使第一凹槽11和片状软质层21的本身具有能够限位配合的第一限位结构3和第二限位结构4。另外,第一限位结构3和第二限位结构4的搭配数量可以选取一个,并在第一凹槽11和片状软质层21的一处位置进行限位配合;也可以选取多个在第一凹槽11和片状软质层21的多处位置进行限位配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工艺需求、成本需求等自行选择,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3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11内壁的至少一个第一限位突起31和/或至少一个第一限位凹槽;所述第二限位结构4包括与所述第一限位突起31插接配合的第二限位凹槽41和/或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插接配合的第二限位突起。
在该实施例的结构中,第一限位结构3可以采用第一限位突起31和/或至少一个第一限位凹槽的结构,与之配合的,第二限位结构4可以采用第二限位凹槽41和/或第二限位突起。
当第一限位结构3采用第一限位突起31的结构时,第二限位结构4可以采用第二限位凹槽41,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一限位突起31设置在第一凹槽11内壁,第二限位凹槽41设置在片状软质层21的外侧面,片状软质层21安装在第一凹槽11内,可以使其第二限位凹槽41与第一凹槽11内的第一限位突起31相互对应并相对插接。所以,在第一凹槽11的周向上,就能够在第一限位突起31和第二限位凹槽41的限位配合下防止片状软质层21转动、窜动。第一限位突起31和第二限位凹槽41的数量可以如图9和图10所示采用六对或多对在第一凹槽11的周向均匀设置,也可以选取一个在第一凹槽11和片状软质层21的一处位置限位装配。
同理的,当第一限位结构3采用第一限位凹槽的结构时,第二限位结构4可以采用第二限位突起;第一限位凹槽与第二限位突起相对插接配合,以限制片状软质层21在第一凹槽11内转动、窜动。另外,第一限位结构3还可以采用第一限位突起31与第一限位凹槽相搭配结合的结构,从而第二限位结构4有需要对应于第一限位结构3所采用的实际结构,采用第二限位凹槽41与第二限位突起相搭配结合的结构,从而能够与第一限位结构3相对限位装配,以达到限制片状软质层21在第一凹槽11内转动、窜动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3为第一限位突起31,所述第二限位结构4为第二限位凹槽41;
所述第一限位突起31位于靠近所述第一凹槽11的槽口的位置,并与所述第一凹槽11的槽底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限位凹槽41位于所述片状软质层21的外侧面与底端面相交的边沿线位置。
如图11和图14所示,当第一限位结构3采用第一限位突起31,第二限位结构4采用第二限位凹槽41,使片状软质层21和第一凹槽11进行限位装配时,第一限位突起31还可以不贯穿至整个第一凹槽11的深度,同时第二限位凹槽41也可以不贯穿至整个片状软质层21的厚度。使第一限位突起31和第二限位凹槽41限位装配时同时具有限制片状软质层21在第一凹槽11内周向转动和限制片状软质层21远离(脱离)第一凹槽11的作用。若片状软质层21脱落也会降低磁控旋钮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所述第一限位突起31位于靠近所述第一凹槽11的槽口的位置,并与所述第一凹槽11的槽底之间具有间隙。如图11和图14所示,此时第一限位突起31的一端与第一凹槽11的内壁连接,第一限位突起31的另一端是朝向第一凹槽11的中央位置悬空的,从而就形成钩状。与之配合的,所述第二限位凹槽41位于所述片状软质层21的外侧面与底端面相交的边沿线位置。继续参考图12和图14,此时第一限位凹槽并没有贯穿整个片状软质层21的厚度,而是在其外侧面与底端面相交的边沿线位置形成可以与上述钩状的第一限位突起31相对卡接的槽结构。当将片状软质层21的该种第二限位凹槽41与上述钩状的第一限位突起31相对限位装配时,钩状的第一限位突起31便能够卡住片状软质层21,从而使片状软质层21紧紧的卡接在第一凹槽11内,不能够远离(脱落)第一凹槽11。同时,第一限位突起31和第二限位凹槽41的配合,还任然具有如上所述的限制片状软质层21在第一凹槽11内转动、窜动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11的横截面为多边形结构,所述片状软质层21的横截面为与所述第一凹槽11的横截面配合的多边形结构。
为了防止由于用户操作失误等原因,导致的片状软质层21在第一凹槽11内转动、窜动的情况。第一凹槽11和横截面和片状软质层21的横截面还可以设置为配合的多边形结构。例如,三边形结构、矩形结构、六边形结构、八边形结构等。多边形结构的横截面具有的特点即是具有至少一个棱边,棱边能够限制片状软质层21在第一凹槽11内周向转动。当片状软质层21安装在第一凹槽11内时,第一凹槽11内的棱边便与片状软质层21上的棱边对接,从而限制片状软质层21在第一凹槽11内周向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11的内腔具有第三限位结构5,所述片状软质层21上具有与所述第三限位结构5配合的第四限位结构6;所述第三限位结构5与所述第四限位结构6轴向限位装配,以限制所述片状软质层21脱离所述第一凹槽11的内腔。
在该实施例的结构中,第三限位结构5与第四限位结构6之间进行了轴向限位装配,从而便可以限制所述片状软质层21远离(脱离)所述第一凹槽11的内腔,防止片状软质层21掉落。
相比于第一限位结构3和第二限位结构4的周向限位装配,第三限位结构5与第四限位结构6之间的轴向限位装配,能够在轴向上对片状软质层21起到限位的效果。其结构的方向以及限位的方向与第一限位结构3和第二限位结构4的限位不同。例如,当第一限位突起31是贯穿第一凹槽11深度方向,第二限位凹槽41是贯穿片状软质层21厚度方向的;相对的,第三限位结构5便是贯穿第一凹槽11的径向的,第四限位结构6是贯穿片状软质层21径向的。
与第一限位结构3和第二限位结构4类似的,第三限位结构5与第四限位结构6可以采用包括卡接组件、螺纹连接组件、夹持组件等外设组件配合实现,也可以在第一凹槽11和片状软质层21上进行结构的改进,从而使第一凹槽11和片状软质层21的本身具有能够限位配合的第三限位结构5与第四限位结构6。另外,第三限位结构5与第四限位结构6的搭配数量可以选取一个,并在第一凹槽11和片状软质层21的一处位置进行限位配合;也可以选取多个在第一凹槽11和片状软质层21的多处位置进行限位配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工艺需求、成本需求等自行选择,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的,所述第三限位结构5包括沿着所述第一凹槽11内壁的周向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一环状限位突起和/或至少一个第一环状限位凹槽;所述第四限位结构6包括与所述第一环状限位突起插接配合的第二环状限位凹槽和/或与所述第一环状限位凹槽插接配合的第二环状限位突起。
如图15至图18所示,在该实施例的结构中,第三限位结构5的周向限位结构可以采用至少一个第一环状限位突起和/或至少一个第一环状限位凹槽,与之配合的,第四限位结构6的周向限位结构可以采用第二环状限位凹槽和/或第二环状限位突起。
当第三限位结构5采用第一环状限位突起时,第四限位结构6需要采用可与之配合的第二环状限位凹槽。如图15和图18所示,第一环状限位突起属于沿着所述第一凹槽11的内壁一周的环状突起结构。该第一环状限位突起可以为一整圈连续的突起结构,也可以为断续的突起结构。同时,第一环状限位突起可以设置为深度方向的多圈突起结构。如图16和图18所示,第二环状限位凹槽属于沿着片状软质层21的外侧一周的环状凹槽结构。该第二环状限位凹槽可以为一整圈连续的凹槽结构,也可以为断续的凹槽结构。同时,第二环状限位凹槽可以设置为厚度方向的多圈凹槽结构。
同理的,当第三限位结构5采用第一环状限位凹槽的结构时,第四限位结构6可以采用第二环状限位突起;第一环状限位凹槽与第二环状限位突起相对插接配合,以限制片状软质层21远离(脱离)第一凹槽11。另外,第三限位结构5还可以采用第一环状限位突起与第一环状限位凹槽相搭配结合的结构,从而第四限位结构6有需要对应于第三限位结构5所采用的实际结构,采用第二环状限位凹槽与第二环状限位突起相搭配结合的结构,从而能够与第三限位结构5相对轴向限位装配,以达到限制片状软质层21远离(脱离)第一凹槽11的目的。
在结构上与第一环状限位突起和第二环状限位凹槽类似的是,该第一环状限位凹槽可以为一整圈连续的凹槽结构,也可以为断续的凹槽结构。该第二环状限位突起可以为一整圈连续的突起结构,也可以为断续的突起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11的内腔设置至少一个用于安装磁性件13的第二凹槽12。配合第一凹槽11的结构,通过第二凹槽12可以将磁性件13也安装在壳底盖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凹槽12开设在所述第一凹槽11的槽底面。如图4或图8所示,磁性件13可以安装在位于第一凹槽11的槽底面的第二凹槽12内。此时,当磁控旋钮与控制面板接触时,磁性件13与控制面板的距离便只有一个片状软质层21的厚度,处于距离控制面板较近的距离上,能够有效的发挥磁吸附力。
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12的数量为3,3个所述第二凹槽12沿着所述底盖本体1的周向均匀设置。周向均匀设置能够使磁吸附力具有稳定吸附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12在长度方向上具有与所述底盖本体1的边缘一致的弧度。如图5所示,通过第二凹槽12在长度方向上设置与所述底盖本体1的边缘一致的弧度,便可以使多个磁性件13配合安装在壳底盖时,多个磁性件13在壳底盖的径向上距离壳底盖的侧边的距离均相等,从而便可以保证磁性件13在壳底盖的周向上具有均匀的磁吸附力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磁控旋钮,包括所述壳底盖。与该壳底盖配合的包括磁控旋钮的壳体,壳体可以由壳身7和支撑件8构成,所述壳身7的底端安装在所述壳底盖的顶端;所述壳身7的内腔中套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安装耗电元件的支撑件8,所述支撑件8与所述壳底盖的顶端面可拆卸连接;所述壳底盖和所述支撑件8均与所述壳身7之间同轴转动配合。由于所述壳底盖的具体结构、功能原理和技术效果均在前文详述,在此便不再赘述。
如图19和图20,壳底盖与壳身7是轴向对接安装的,而壳身7与支撑件8是转动的给套接的。并且,支撑件8能够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壳底盖的顶端面,从而便使壳底盖的制作更为容易,更易于更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器设备,包括所述磁控旋钮。
磁控旋钮可以应用在多种电器设备(家用电器)上使用。由于磁控旋钮的磁力吸附效果具有不易控制的问题,所以采用了如上技术方案解决磁吸附力不易控而造成的产品表面损伤的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8)

1.一种用于磁控旋钮的壳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盖本体;
所述底盖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的横截面的面积与所述底盖本体的横截面的面积之比大于二分之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包括片状软质层,所述片状软质层位于所述底盖本体的底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本体的底端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片状软质层安装在所述第一凹槽内;
所述片状软质层的厚度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本体和所述第一凹槽的横截面均为圆形结构,所述底盖本体和所述第一凹槽同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软质层的横截面为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的圆形结构,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片状软质层的横截面的面积相等;
所述片状软质层的横截面的面积占所述底盖本体的底端面的面积的70%至9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内腔具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片状软质层上具有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配合的第二限位结构;
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周向限位装配,以限制所述片状软质层在所述第一凹槽内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壁的至少一个第一限位突起和/或至少一个第一限位凹槽;
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限位突起插接配合的第二限位凹槽和/或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插接配合的第二限位突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壳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第一限位突起,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为第二限位凹槽;
所述第一限位突起位于靠近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的位置,并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限位凹槽位于所述片状软质层的外侧面与底端面相交的边沿线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横截面为多边形结构,所述片状软质层的横截面为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横截面配合的多边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内腔具有第三限位结构,所述片状软质层上具有与所述第三限位结构配合的第四限位结构;
所述第三限位结构与所述第四限位结构轴向限位装配,以限制所述片状软质层脱离所述第一凹槽的内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壳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限位结构包括沿着所述第一凹槽内壁的周向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一环状限位突起和/或至少一个第一环状限位凹槽;
所述第四限位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环状限位突起插接配合的第二环状限位凹槽和/或与所述第一环状限位凹槽插接配合的第二环状限位突起。
12.根据权利要求3-11中任一项所述的壳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内腔设置至少一个用于安装磁性件的第二凹槽。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壳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开设在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壳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数量为3,3个所述第二凹槽沿着所述底盖本体的周向均匀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壳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在长度方向上具有与所述底盖本体的边缘一致的弧度。
16.根据权利要求2-11中任一项所述的壳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软质层的材质包括塑料、橡胶和海绵中的任意一种或组合。
17.一种磁控旋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壳底盖。
18.一种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磁控旋钮。
CN201920396661.9U 2019-03-26 2019-03-26 用于磁控旋钮的壳底盖、磁控旋钮以及电器设备 Active CN2094713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96661.9U CN209471393U (zh) 2019-03-26 2019-03-26 用于磁控旋钮的壳底盖、磁控旋钮以及电器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96661.9U CN209471393U (zh) 2019-03-26 2019-03-26 用于磁控旋钮的壳底盖、磁控旋钮以及电器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71393U true CN209471393U (zh) 2019-10-08

Family

ID=68093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96661.9U Active CN209471393U (zh) 2019-03-26 2019-03-26 用于磁控旋钮的壳底盖、磁控旋钮以及电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713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444866B2 (ja) 回転式プラグを有するアダプタ
CN207653565U (zh) 一种雾化组件以及电子烟
US10619643B2 (en) Ceiling fan assembly
CN105640308A (zh) 电压力锅的上盖和电压力锅
CN209471393U (zh) 用于磁控旋钮的壳底盖、磁控旋钮以及电器设备
CN104727089A (zh) 一种具有自锁和定位功能的旋钮组件
CN105286653B (zh) 旋钮组件及电烤箱
JP4686787B2 (ja) 回転自在多機能電源プラグ及び電源コンセント並びにこれらを用いた接続コード
CN104916795B (zh) 燃气灶及其电池盒
CN201877664U (zh) 一种可旋转插排
CN103673474B (zh) 电源线固定装置及包括其的冰箱
CN103247905A (zh) 收纳式插座组件
CN208874397U (zh) 马达以及电气设备
JP3197062U (ja) 新型の回転式ソケット
CN205355324U (zh) 一种用于隐藏式插头的旋转结构
CN209638064U (zh) 一种旋转驱动机构及家用电器
CN204258001U (zh) 一种组合式插排
CN209730247U (zh) 一种充电装置
CN209083699U (zh) 风扇的网罩和风扇
CN209134529U (zh) 一种广播电视发射机状态采集控制器
KR20130001418A (ko) 테이블 설치형 콘센트
CN208926085U (zh) 杯体组件及料理机
CN205321208U (zh) 电子烟及其旋拧结构
CN203506439U (zh) 一种电饭煲
CN218958220U (zh) 一种可旋转的电源插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05

Address after: 241000 west side of 3 / F, No.5 office building, new energy and new materials gathering area, Fuzhou Road, Jiangbei District, Wuh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u Midea intelligent kitchen electricity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No.20 Gangqian Road, industrial park,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