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48874U - 一种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48874U
CN209448874U CN201821769705.XU CN201821769705U CN209448874U CN 209448874 U CN209448874 U CN 209448874U CN 201821769705 U CN201821769705 U CN 201821769705U CN 209448874 U CN209448874 U CN 2094488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signal
acoustical signal
microphone
g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6970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杰
郭在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6970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488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488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488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机,包括设置于耳机内的拾音器,拾音器,用于采集耳道内的声信号,将声信号发送给耳机的运算器,所述声信号为音频信号与噪声信号的混合信号;所述运算器,根据所述拾音器返回的声信号,控制耳机的功放在原输出增益的基础上调节输出增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利用设置于耳机内的麦克风采集耳道内的声信号并根据该声信号调节增益设置,保证了不同噪声环境下的耳机播放音量的适配性,提高了用户的听觉感受。

Description

一种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耳机。
背景技术
日常使用会发现,使用耳机听音乐时,从安静环境进入较嘈杂的环境时,由于环境噪声干扰的掩蔽效应,会导致音乐信息清晰度降低,需要手动增大耳机或者播放器的音量。环境噪声声压级越大,需要增加的音阶越多。反之当嘈杂环境进入安静环境时,若以原有音量继续聆听,又会觉得声压过大、刺耳,甚至引起听觉不适,需要手动降低耳机或者播放器音量。如此影响使用体验,甚至有可能损伤听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耳机,实现了不同噪声环境下耳机播放的增益自动调节,提升了用户体验并保证聆听的清晰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耳机,包括设置于耳机的内的拾音器,拾音器,用于采集耳道内的声信号,将声信号发送给耳机的运算器,所述声信号为音频信号与噪声信号的混合信号;
所述运算器,根据所述拾音器返回的声信号,控制耳机的功放在原输出增益的基础上调节输出增益。
可选地,所述拾音装置包括麦克风。
可选地,麦克风设置于耳机内的出声通道处。
可选地,所述出声通道中设置挡板,挡板将出声通道分隔为与麦克风相通的拾音通道和与喇叭相通的输出通道。
可选地,所述麦克风,通过单独的拾音通道采集进入耳道内的声信号。
可选地,所述运算器接收外部播放设备通过有线或无线数据传输的原始音频信号,并处理后传给功放,
所述功放,控制信号的输出增益后传给喇叭,
所述喇叭振动发出声音,
所述麦克风,拾取耳道内喇叭发出的音频信号与外界传入的噪声信号的混合信号。
可选地,所述耳机包括入耳式耳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耳机,通过设置拾音器来采集的耳道内的声信号,声信号为音频信号与噪声信号的混合信号,进而根据声信号进控制在原输出增益的基础上调节输出增益。从而在不同噪声环境使用情况下声音播放的增益自动调节,改变整体输出音量,不需手动调节耳机的增益,既避免了用户的手动操作,又保证了音乐聆听的清晰度,提升用户听觉感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耳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耳机的增益调节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耳机的增益调节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在于:现有耳机在使用过程中,不同的环境下,耳机的播放声音大小的需求不同,需要用户根据环境的变化手动调节耳机的增益,以降低耳机或者播放器音量,操作不便,用户体验不佳。而常见的具有主动降噪功能的耳塞由于其原理,实现时通过将外部信号抵消达到降噪目的,这种技术在降低噪声的同时将安全提示音一并消除,存在安全性隐患。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耳机,该方案通过在耳机内设置麦克风,利用麦克风采集耳机使用过程中耳道内的声信号,由于麦克风设置在耳机内,而耳机的喇叭发出的信号在被人耳骨膜拾取之前会经过耳道,由于耳机与人耳结构的配合及耳机壳体无法完全隔声,在此过程中会耳机内会传入外部噪声信号,由此麦克风采集的耳道内的声信号实际为音频信号与噪声信号的混合信号。在得到该混合信号后进行分析处理,计算增益调节值,根据增益调节值在耳机的功放默认输出增益的基础上调整输出增益,从而最终实现耳机实际播放音量的增加或减小,适应环境的变化。
以下结合耳机的具体结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增益调节进行重点说明。
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耳机内部(比如,耳机内的出声通道处)设置一个拾音器,比如麦克风101(即,Inear mic)用于采集佩戴耳塞后耳道内的实时声信号,这里的声信号为音频信号与噪声信号的混合信号。
优选地,为了减少声音干扰,出声通道中设置挡板205将出声通道分隔为与麦克风相通的拾音通道103和与喇叭相通的输出通道104,麦克风101通过单独的拾音通道103采集进入耳道内的包括音频信号及外界噪声的综合声信号。
喇叭102作为发声单元,用于将来自播放器且经过芯片处理的音频电信号转化成声信号而后通过输出通道204传入耳道,为人耳拾取,产生听觉。
参见图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原出声通道中设置挡板105而将出声通道一分为二,其中一部分用作麦克风201的声音采集通道,用来采集耳道内的声音。另一部分用作扬声器或称喇叭203的声音输出通道,用来将声音输出值耳道。这样为Inear mic设置一单独通道的设计,减小了喇叭信号的干扰。
结合图2,耳机的增益调节过程如下:
①播放设备(比如手机、播放器等)将原始的音频信号S1通过有线、蓝牙或Wi-fi等数据传输方式传输到耳机中。
②耳机中的运算器,对音频信号进行处理。这里的处理包括加入EQ(均衡器,Equalizer))设置、进行延时处理(见下文说明)等,而后传给功放。可以理解,均衡器的作用是调整各频段信号的增益值。
③功放,控制信号增益,对增益进行调节和控制后传递到喇叭(Speaker)。
④喇叭振动将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发出,比如这里的喇叭的传递函数为H,则喇叭实际发出的信号为S1*H。
⑤声信号在被人耳骨膜拾取之前会经过耳道,由于耳塞与人耳结构的配合及耳塞壳体的无法完全隔声,此过程中会传入外部噪声信号N。
⑥经过步骤⑤后,耳道内的声信号实际为音频信号与噪声信号的混合信号,设为S2,则麦克风实际拾取的信号为S2。需要说明的是,在耳机内被动隔声降噪(与主动降噪相对的一种降噪技术)的作用下,耳道内的传入噪声与外界噪声相比有一定的衰减。
⑦麦克风将拾取信号将传回运算器,运算器对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后,控制功放在其内置的默认输出增益基础上调整输出增益,最终作用在喇叭上,实现实际播放音量的增加或减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步骤②运算器的处理包括计算步骤⑦麦克风回传的声信号中的外界噪声传入耳道后的噪声信号N,根据噪声信号N,计算耳道内的信噪比SNR,根据信噪比SNR计算耳机的增益调节值G。具体的:由前述步骤⑥中麦克风拾取的信号的组成可以得到,外界噪声传入耳道的信号N为
N=S2-S1*H。
则耳道内的信噪比SNR为
其中,3是为了增益调节所引入的系数。
根据信噪比SNR计算出功放需调节的增益G为:
G=23dB-SNR
这里,如果计算出的增益调节值G为正数,则在耳机的功放的原输出增益的基础上提高相应数值的增益,如果计算出的增益调节值G为负数,则在耳机的功放的原输出增益的基础上降低相应数值的增益。增益计算公式中的23dB是一个经验值,代表了外界噪声不影响听觉清晰度的安静环境下,耳道内的信噪比。
另外,为了保证运算器处理时信号S2与S1为同一段音频信号,以确保所得的噪声信号N的准确性,本实施例中在计算噪声信号N时,引入延时机制,即,在计算声信号中的噪声信号N时,对信号S1进行延时处理,其中延时的时间根据音频信号从耳机的处理器传递到麦克风被麦克风拾取并传回至耳机的处理器的时长确定,也就是说,延时时间等于音频信号从处理器到被Inear mic拾取并传回处理器的时长。
考虑到不同耳机产品内的运算器的内存空间大小不同,本实施例对增益更新频率不做限制,功放增益的更新频率应根据运算器内存允许设置,比如采集10s更新一次。增益的更新周期越短,增益调节越及时,从而能够在环境发生变化,比如从安静环境进入嘈杂环境中,及时增大增益和输出音量,保证听觉的清晰度。
以上可知,本实施例的耳机具有增益自动调节功能,本实施例的耳机包括入耳式耳机(或半入耳式耳机)。
通过采集入耳式耳机的耳道内的声信号,对声信号进行分析处理计算出增益调节值,根据增益调节值在功放的默认输出增益的基础上调整增益(即,加减增益)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省去用户操作的不便,提高了耳机的自动化程度,并保证了在不同噪声环境中音乐播放的增益自动调节,实现了播放音量与环境的匹配,保证音乐聆听的清晰度,确保听觉感受。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耳机的增益调节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3,本实施例的耳机的增益调节方法包括:
步骤S301,获取采集的耳道内的声信号,所述声信号为音频信号与噪声信号的混合信号;
步骤S302,对声信号进行分析处理计算得到增益调节值;
步骤S303,根据增益调节值,控制在原输出增益的基础上调节输出增益
由图3所示可知,本实施例中通过采集耳道内的混合了音频信号与噪声信号的声信号,对该声信号进行分析处理,计算出增益调节值,并根据该增益调节值控制在原输出增益的基础上调节输出增益。从而与现有技术中手动调节耳机音量大小的方案相比,自动化程度高,改善了用户体验。并且由于根据耳道内的声信号进行反馈和处理,也保证了增益调节的准确性,保证声音的清晰度,提高了耳机播放的音量与环境的适配性(即,环境嘈杂时,播放的音量高;环境安静时,播放的音量低)。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实用新型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实用新型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独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其他的改进或变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具体描述只是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耳机内的拾音器;
拾音器,用于采集耳道内的声信号,将声信号发送给耳机的运算器,所述声信号为音频信号与噪声信号的混合信号;
所述运算器,根据所述拾音器返回的声信号,控制耳机的功放在原输出增益的基础上调节输出增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装置包括麦克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麦克风设置于耳机内的出声通道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声通道中设置挡板,挡板将出声通道分隔为与麦克风相通的拾音通道和与喇叭相通的输出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通过单独的拾音通道采集进入耳道内的声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算器接收外部播放设备通过有线或无线数据传输的原始音频信号,并处理后传给功放,
所述功放,控制信号的输出增益后传给喇叭,
所述喇叭振动发出声音,
所述麦克风,拾取耳道内喇叭发出的音频信号与外界传入的噪声信号的混合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包括入耳式耳机。
CN201821769705.XU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耳机 Active CN2094488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69705.XU CN209448874U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69705.XU CN209448874U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48874U true CN209448874U (zh) 2019-09-27

Family

ID=68010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69705.XU Active CN209448874U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4887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8335A (zh) * 2018-10-30 2019-02-1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的增益调节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996203A (zh) * 2019-11-28 2020-04-10 歌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降噪方法、装置、系统及无线耳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8335A (zh) * 2018-10-30 2019-02-1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的增益调节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348335B (zh) * 2018-10-30 2024-05-10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的增益调节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996203A (zh) * 2019-11-28 2020-04-10 歌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降噪方法、装置、系统及无线耳机
CN110996203B (zh) * 2019-11-28 2021-08-06 歌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降噪方法、装置、系统及无线耳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01057B2 (en) Hearing assistance system
CN109348335A (zh) 一种耳机的增益调节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US9571918B2 (en) Audio signal output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an audio signal
US9247356B2 (en) Music player watch with hearing aid remote control
US11877122B2 (en) Hearing aid with wireless transmission function
EP2124483A3 (en) Mixing of in-the-ear microphone and outside-the-ear microphone signals to enhance spatial perception
EP1771038A3 (de)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Hörhilfegerätesystems zur binauralen Versorgung eines Benutzers
CN109729484A (zh) 提供及传输音频信号
US20080240477A1 (en) Wireless multiple input hearing assist device
KR101055780B1 (ko) 주파수 대역별 출력 조절이 가능한 무선 보청기
US10264339B2 (en) Wearable vibration device
CN209448874U (zh) 一种耳机
CN109068215A (zh) 一种入耳式耳机的降噪方法、装置及入耳式耳机
CN115104323A (zh) 用于生成和数字化处理头部相关的音频传输函数的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08769884A (zh) 双耳电平和/或增益估计器及包括双耳电平和/或增益估计器的听力系统
US10511917B2 (en) Adaptive level estimator, a hearing device, a method and a binaural hearing system
US11184714B2 (en) Hearing device comprising a loop gain limiter
WO2018149073A1 (zh) 降噪耳机以及电子设备
US20190387333A1 (en) Augmented Hearing Device
US20160173969A1 (en) Multiple position earphone cable exit
US11991503B2 (en) Hearing assistance device with multipurpose microphone
WO2017143713A1 (zh) 自动调整音量的耳机及耳机自动调整音量的方法
US9913029B2 (en) Sound filtering system
JP2019087869A (ja) 音響出力装置
US20220191629A1 (en) Hearing aid with transmission power adapt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