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47436U - 终端设备的显示屏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终端设备的显示屏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47436U
CN209447436U CN201920012418.2U CN201920012418U CN209447436U CN 209447436 U CN209447436 U CN 209447436U CN 201920012418 U CN201920012418 U CN 201920012418U CN 209447436 U CN209447436 U CN 2094474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plate
display screen
lower glass
terminal device
line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1241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红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1241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474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474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474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终端设备的显示屏,其包括线路部、柔性电路板以及层叠设置的上玻璃板和下玻璃板,所述线路部自所述下玻璃板朝向所述上玻璃板的顶面,延伸至所述下玻璃板背离所述上玻璃板的底面,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线路部背离所述上玻璃板的部位上,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终端设备的主板电连接。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终端设备。上述方案能解决目前的终端设备的屏占比较小的问题。

Description

终端设备的显示屏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终端设备的显示屏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需求的持续提升,终端设备的屏占比越来越大,较大的屏占比能够提升终端设备的显示性能,同时还能满足终端设备的外观性能。
终端设备的屏占比增大,相应地,终端设备的边框越来越窄。目前的终端设备的顶端黑边宽度以及两个侧部黑边宽度已经做到极限,设计人员较难进一步减小顶端黑边和侧部黑边的宽度,但是终端设备的底端黑边仍然较宽。
请参考图1,显示屏包括依次设置的上玻璃板101和下玻璃板102,上玻璃板101的外侧设置有偏光片103,下玻璃板102的边缘1021伸出上玻璃板101同一侧的端面之外,与终端设备的主板连接的柔性电路板104通过折弯,从边缘1021背离上玻璃板101的一侧折弯到边缘1021的另一侧,从而实现与下玻璃板102的电路的电连接。
柔性电路板104的折弯需要下玻璃板102与壳体的边框之间留有折弯空间105,折弯空间105会导致终端设备的底端黑边较宽,因此目前的终端设备的屏占比仍然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终端设备的显示屏,以解决目前的终端设备的屏占比较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终端设备的显示屏,包括线路部、柔性电路板以及层叠设置的上玻璃板和下玻璃板,所述线路部自所述下玻璃板朝向所述上玻璃板的顶面,延伸至所述下玻璃板背离所述上玻璃板的底面,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线路部背离所述上玻璃板的部位上,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终端设备的主板电连接。
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上文所述的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终端设备的显示屏中,对线路部的结构进行了改进,线路部能够从下玻璃板的顶面延伸到下玻璃板的底面,下玻璃板的底面朝向主板,连接在主板与下玻璃板朝向上玻璃板的表面的电路之间的柔性电路板,可以直接在下玻璃板的底面上与线路部电连接,柔性电路板无需折弯到下玻璃板朝向上玻璃板的一侧,此种情况下,显示屏与终端设备的壳体之间无需再预留折弯空间,进而能够减小显示屏与终端设备的壳体之间的间隙宽度,达到减小终端设备的底端黑边的目的,最终能够增大终端设备的屏占比。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显示屏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显示屏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具体结构的下玻璃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显示屏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上玻璃板、102-下玻璃板、1021-边缘、103-偏光片、104-柔性电路板、105-折弯空间、
100-上玻璃板、200-下玻璃板、210-边缘、211-穿孔、300-线路部、310-第一线路层、320-第二线路层、330-第三线路层、400-柔性电路板、500-下玻璃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请参考图2-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终端设备的显示屏,显示屏为终端设备的显示组件,所公开的显示屏包括上玻璃板100、下玻璃板200、线路部300和柔性电路板400。
上玻璃板100和下玻璃板200为显示屏的两个基础构件,上玻璃板100与下玻璃板200之间通常设置有显示层,上玻璃板100、显示层和下玻璃板200依次叠置,上玻璃板100起到防护显示层的作用,下玻璃板200上通常设置有电路,电路用于与显示层电连接,确保显示层能显示工作。当然,下玻璃板200还发挥支撑显示层的作用。
线路部300和柔性电路板400均为电连接部分,线路部300电连接柔性电路板400与下玻璃板200,柔性电路板400电连接线路部300与终端设备的主板,线路部300和柔性电路板400能够实现主板与下玻璃板200之间的电连接。
线路部300设置在下玻璃板200上,线路部300自下玻璃板200朝向上玻璃板100的顶面,延伸至下玻璃板200背离上玻璃板100的底面。也就是说,线路部300在下玻璃板200的顶面和底面均有分布。
柔性电路板400的一端连接在线路部300背离上玻璃板100的部位上,柔性电路板400的另一端用于与终端设备的主板电连接。此种情况下,柔性电路板400的一端可以直接在下玻璃板200的底面上实现与线路部300的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的显示屏中,对线路部300的结构进行了改进,线路部300能够从下玻璃板200的顶面延伸到下玻璃板200的底面,下玻璃板200的底面朝向主板,连接在主板与下玻璃板200朝向上玻璃板100的表面的电路之间的柔性电路板400,可以直接在下玻璃板200的底面上与线路部300电连接,柔性电路板400无需折弯到下玻璃板200朝向上玻璃板100的一侧,此种情况下,显示屏与终端设备的壳体之间无需再预留折弯空间,进而能够减小显示屏与终端设备的壳体之间的间隙宽度,达到减小终端设备的底端黑边的目的,最终能够增大终端设备的屏占比。
请再次参考图2,下玻璃板200可以包括外伸于上玻璃板100的端面的边缘210,边缘210开设有穿孔211,穿孔211在下玻璃板200的厚度方向贯穿下玻璃板200。线路部300自下玻璃板200的顶面穿过穿孔211、且延伸至下玻璃板200的底面。此种情况下,线路部300能够通过边缘210上的穿孔211延伸至下玻璃板200的底面,从而实现与柔性电路板400的连接。同时,外伸于上玻璃板100的边缘210能够为终端设备的其他部件提供安装位置,例如显示层的驱动电路。
穿孔21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通常情况下,线路部300具有较大的面积,基于此,优选的方案中,边缘210沿终端设备的宽度方向开设有至少两个穿孔211,至少两个穿孔211分散设置。线路部300通过至少两个穿孔211实现向下玻璃板200的底面延伸,能够确保足够的铺设面积,同时还能避免在边缘210上开设较大的穿孔面积,进而能避免开设较大的穿孔而导致边缘210的强度受到较大影响。
穿孔211的形状可以有多种,请参考图3,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穿孔211可以为条形孔,例如长方形孔、腰型孔等。当然,穿孔211还可以为其他形状的孔,例如圆孔。
本实施例中,线路部300可以包括依次衔接的第一线路层310、第二线路层320和第三线路层330,在穿孔211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第二线路层320与穿孔211的数量可以相等,第一线路层310贴设在下玻璃板200的顶面,至少两个第二线路层320贴设在相应的穿孔211的内壁上,第三线路层330贴设在下玻璃板200的底面。
如上文所述,线路部300设置在下玻璃板200上,从下玻璃板200一侧的表面延伸至下玻璃板200的另一侧的表面,从而能够使得柔性电路板400在下玻璃板200的底面与线路部300电连接。为了为其他电子器件提供安装基础,下玻璃板200上可以设置有边缘210,边缘210上开设有穿孔211供线路部300穿过。
请参考图4,下玻璃板500上也可以无需开设穿孔,下玻璃板500包括衔接下玻璃板500的顶面与下玻璃板500的底面的侧面,线路部300从下玻璃板500的顶面经过下玻璃板500的侧面延伸至下玻璃板500的底面上。此种情况,同样能够使得线路部300从下玻璃板500的一侧的板面延伸至另一侧的板面。
此种情况下,下玻璃板500无需设置外伸于上玻璃板100的边缘,此种情况下,上玻璃板100和显示层的面积能够增大,从而消除下玻璃板500的边沿,进而增大终端设备的屏占比。此种情况下,上玻璃板100在垂直于下玻璃板200的投影可以与下玻璃板200的顶面重合。
本实施例中,线路部300可以为贴附在下玻璃板200上的导电层,例如镀膜导电层。导电层能够提高线路部300的稳定性。当然,导电层也可以是导电涂层。本实施例不限制线路部300的具体结构。
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显示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终端设备,所公开的终端设备包括上文所述的显示屏。所公开的终端设备通常包括屏幕盖板、显示屏和壳体,屏幕盖板覆盖在显示屏上,屏幕盖板通常通过光学胶层与显示屏固定相连,屏幕盖板的边缘搭接固定在壳体上,进而实现显示屏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游戏机、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车载导航仪等电子设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限制终端设备的具体种类。
本实用新型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终端设备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线路部、柔性电路板以及层叠设置的上玻璃板和下玻璃板,所述线路部自所述下玻璃板朝向所述上玻璃板的顶面,延伸至所述下玻璃板背离所述上玻璃板的底面,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线路部背离所述上玻璃板的部位上,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终端设备的主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玻璃板包括外伸于所述上玻璃板的端面的边缘,所述边缘开设有在厚度方向贯穿所述下玻璃板的穿孔,所述线路部自所述顶面穿过所述穿孔、且延伸至所述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沿所述终端设备的宽度方向开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穿孔,至少两个所述穿孔分散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为条形孔或圆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部包括依次衔接的第一线路层、第二线路层和第三线路层,所述第二线路层与所述穿孔的数量相等,所述第一线路层贴设在所述顶面,至少两个所述第二线路层贴设在相应的所述穿孔的内壁上,所述第三线路层贴设在所述底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玻璃板包括衔接所述顶面与所述底面的侧面,所述线路部从所述顶面经过所述侧面延伸至所述底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玻璃板在垂直于所述下玻璃板的投影与所述下玻璃板的顶面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部为贴附在所述下玻璃板上的导电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部为镀膜导电层。
10.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
CN201920012418.2U 2019-01-04 2019-01-04 终端设备的显示屏及终端设备 Active CN2094474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12418.2U CN209447436U (zh) 2019-01-04 2019-01-04 终端设备的显示屏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12418.2U CN209447436U (zh) 2019-01-04 2019-01-04 终端设备的显示屏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47436U true CN209447436U (zh) 2019-09-27

Family

ID=68017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12418.2U Active CN209447436U (zh) 2019-01-04 2019-01-04 终端设备的显示屏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474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19751B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07577278B (zh) 一种显示屏组件及移动终端
WO2020216090A1 (zh) 支撑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CN108615460B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07315498A (zh) 触控面板及显示设备
CN105430128A (zh) 显示屏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8600425A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376518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390881A (zh) 一种显示屏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09032407A (zh) 柔性触控基板和触控装置
CN209860963U (zh) 显示装置
CN110850625B (zh) 液晶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8156631U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9281292U (zh) 终端设备的显示模组及终端设备
CN105763684A (zh) 可穿戴式柔性手机及履带式壳体
CN208433998U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8862884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08240683U (zh) 电子设备
CN208434003U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7541604U (zh) 触摸屏及触控显示器
CN209447436U (zh) 终端设备的显示屏及终端设备
CN109584713B (zh) 显示模组及终端设备
CN109076121B (zh) 一种滑盖式终端
WO2020125412A1 (zh) 终端设备的显示模组及终端设备
CN208401898U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