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41225U - 一种新型充电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充电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41225U
CN209441225U CN201822014436.2U CN201822014436U CN209441225U CN 209441225 U CN209441225 U CN 209441225U CN 201822014436 U CN201822014436 U CN 201822014436U CN 209441225 U CN209441225 U CN 2094412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tachment device
back shroud
main body
ontology
n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1443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仇嘉祺
张彤
王一鸣
鲁宏毅
张灵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AIC Anyo Charg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AIC Anyo Charg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AIC Anyo Charg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AIC Anyo Charg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1443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412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412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4122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充电桩,包括:本体;后盖板,所述后盖板安装在所述本体的后部;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下部;所述后盖板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对称地设置有螺纹孔;侧边结构,所述侧边结构对称地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两端,所述侧边结构的下部设置有第一连接装置;所述主体包括第二连接装置,所述后盖板的第一连接装置与所述主体的第二连接装置滑动连接或啮合连接。其优点在于,通过利用较少的螺钉或螺栓将后盖板与本体进行连接,简化了拆卸安装的复杂操作;后盖板与本体进行转动连接或啮合连接,使得后盖板能够进行旋转,无需将后盖板卸下,拆卸后盖板的螺钉或螺栓后,将后盖板旋转,即可包括本体的内部结构,便于进行维修。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充电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充电桩。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
现阶段,通常使用充电桩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充电桩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的停车场或充电站内,为不同型号的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在对充电桩进行维修维保过程中,尤其是对回形针你充电桩进行维修维保过程中,充电桩的上半不等后盖板拆卸困难,需要将整个后盖板拆卸后才能打开并暴露充电桩的内部结构,导致后盖板拆卸安装繁琐,耗时较长。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进行快速拆卸,简化拆卸安装过程的充电桩,便于对充电桩进行维修维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充电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充电桩,包括:
本体;
后盖板,所述后盖板安装在所述本体的后部;
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下部;
所述后盖板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对称地设置有螺纹孔;
侧边结构,所述侧边结构对称地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两端,所述侧边结构的下部设置有第一连接装置;
所述主体包括第二连接装置,所述后盖板的第一连接装置与所述主体的第二连接装置滑动连接或啮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呈“口”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装置为齿条,所述第二连接装置为齿轮;
所述齿条为弧形齿条。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装置为齿轮,所述第二连接装置为齿轮。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装置为转轴,所述第二连接装置为轨道;
所述轨道为弧形轨道。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装置为轨道,所述第二连接装置为转轴;
所述轨道为弧形轨道。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装置设置在每一所述侧边结构朝向另一侧边结构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侧边结构为弧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主体包括插口,所述插口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前部。
优选地,还包括:
充电线,所述充电线的第一端与所述主体连接;
充电枪,所述充电枪与所述充电线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充电枪插入所述主体的插口。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充电桩,通过利用较少的螺钉或螺栓将后盖板与本体进行连接,简化了拆卸安装的复杂操作;后盖板通过第二连接装置与本体的第一连接装置进行转动连接或啮合连接,使得后盖板能够进行旋转,在实际维修拆卸安装过程中,无需将后盖板从本体上卸下,拆卸后盖板的螺钉或螺栓后,将后盖板进行旋转,即可包括本体的内部结构,便于进行维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右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不含有充电枪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后盖板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后盖板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后盖板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后盖板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后盖板与本体连接的部分剖视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本体1;后盖板2;支撑部3;插口4;充电线5;充电枪6;第二连接装置11;主体21;螺纹孔22;侧边结构23;第一连接装置2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如图1~8所示,一种新型充电桩,包括本体1、后盖板2和支撑部3,后盖板2安装在本体1的后部,支撑部3设置在本体1的下部,并且支撑部3与本体1一体成型。
本体1包括一容纳腔(图中未示出),容纳腔内安装有电路板、接线端子和电源线,本体1的前部设置有插口4,插口4用于与充电枪进行插接。
本体1的后部对称地设置有第二连接装置11。
如图9所示,后盖板2包括主体21、侧边结构23和第一连接装置24,侧边结构23对称地设置在主体21的两侧,第一连接装置24设置在侧边结构24的下部。
主体21呈矩形状,主体21的上部设置有复数个沿主体2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的螺纹孔22,螺纹孔22贯穿主体21的正面和背面。
进一步地,螺纹孔22至少有两个。
在本实施例中,以螺纹孔22为两个为例进行说明。
侧边结构23与主体21形成一“凹”形结构,并且侧边结构23和主体21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侧边结构23为弧形盖板。
第一连接装置24设置在每一个侧边结构23朝向另一个侧边结构23的一侧,并且位于侧边结构23的下部或底部,并且第一连接装置24的轴向与主体21的螺纹孔22的轴向相互垂直。
第一连接装置24与本体1的第二连接装置11一一对应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装置24为齿条,并且第一连接装置24设置在每一个侧边结构23朝向另一个侧边结构23的一侧的下部。
第一连接装置24通过螺钉与侧边结构23进行连接,使得第一连接装置24与侧边结构23形成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装置24为弧形齿条,并且弧形齿条的圆心角为90°~180°。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弧形齿条的圆心角为90°。
相对应地,与第一连接装置24连接的第二连接装置11为齿轮。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装置24与第二连接装置11的连接方式不局限于上述所述。
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第一连接装置24为齿轮,相对应地,第二连接装置11为齿轮,其中,第一连接装置24不进行自转,仅随着第二连接装置11的旋转而旋转。
进一步地,如图11所示,第一连接装置24为转轴,相对应地,第二连接装置11为弧形轨道,并且弧形轨道的圆心角为90°。
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第一连接装置24为弧形轨道,弧形轨道的圆心角为90°,相对应地,第二连接装置11为转轴。
支撑部3呈“口”形,即支撑部3具有一个轴向贯穿的孔(或槽)。
进一步地,新型充电桩还包括充电线5和充电枪6,充电线5的第一端与本体1的后部连接,充电线5的第二端与充电枪6的尾部连接,充电枪6的头部插入本体1的插口4中。
充电枪6可以从支撑部3的后部穿过支撑部3绕到支撑部3的前部,并与本体1的插口4插接。
进一步地,充电线5可以缠绕在支撑部3的底部,使得充电线5不会拖曳在地面上,保证了充电线5和充电枪6的安全,减少了充电线5和充电枪6受损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充电桩的使用方法如下:
安装:将后盖板2的第一连接装置24(齿条)与本体1的对应的第二连接装置11(即齿轮)进行啮合,将后盖板2盖住本体1的后部,并使用螺钉通过主体21的螺纹孔22,将后盖板2与本体1进行固定连接。
维修:卸下后盖板2上的螺钉,旋转后盖板2,由于第一连接装置24和第二连接装置11的啮合,后盖板2进行旋转运动,使得后盖板2与本体1形成一角度(如图13所示,角度为直角),从而露出本体1内的容纳腔结构,便于检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仅通过两个螺钉即可将后盖板与充电桩的本体进行连接,并且在维护检修时,无需将后盖板完全卸下,只需将后盖板旋转一定角度即可暴露本体的内部结构,操作简单方便,降低使用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1);
后盖板(2),所述后盖板(2)安装在所述本体(1)的后部;
支撑部(3),所述支撑部(3)设置在所述本体(1)的下部;
所述后盖板(2)包括:
主体(21),所述主体(21)对称地设置有螺纹孔(22);
侧边结构(23),所述侧边结构(23)对称地设置在所述主体(21)的两端,所述侧边结构(23)的下部设置有第一连接装置(24);
所述主体(21)包括第二连接装置(11),所述后盖板(2)的第一连接装置(24)与所述主体(21)的第二连接装置(11)滑动连接或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3)呈“口”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24)为齿条,所述第二连接装置(11)为齿轮;
所述齿条为弧形齿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24)为齿轮,所述第二连接装置(11)为齿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24)为转轴,所述第二连接装置(11)为轨道;
所述轨道为弧形轨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24)为轨道,所述第二连接装置(11)为转轴;
所述轨道为弧形轨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24)设置在每一所述侧边结构(23)朝向另一侧边结构(23)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结构(23)为弧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21)包括插口(4),所述插口(4)设置在所述主体(21)的前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充电线(5),所述充电线(5)的第一端与所述主体(21)连接;
充电枪(6),所述充电枪(6)与所述充电线(5)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充电枪(6)插入所述主体(21)的插口(4)。
CN201822014436.2U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新型充电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412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14436.2U CN209441225U (zh)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新型充电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14436.2U CN209441225U (zh)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新型充电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41225U true CN209441225U (zh) 2019-09-27

Family

ID=68013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1443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41225U (zh)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新型充电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412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15485B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系统
CN106427629A (zh) 一种交流充电枪
CN108110462A (zh) 易更换磨损件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插头、插座及电连接器
CN102570701B (zh) 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及驱动电机的接线装置
CN206532936U (zh) 一种矿用低压控制电缆的防爆快插装置
CN209441225U (zh) 一种新型充电桩
CN108357365B (zh) 梳齿交换式立体车库充电装置
CN210854826U (zh) 一种便于收卷电缆的充电桩
DE102018127356A1 (de) Kabelführungsbaugruppe und verfahren
CN108791128A (zh) 电动汽车交流充放电便携式套件
CN206067508U (zh) 电动车充电口支架
CN204793532U (zh) 一种方向可选的高压大电流连接器及其插头、插座
CN207630991U (zh) 一种直流充电转接器
CN211184673U (zh) 一种基于施工现场电气试验环境的临时电源
CN206136500U (zh) 外设快插接线模块的电气控制柜
CN201946837U (zh) 一种防误插接插件装置
CN211468146U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车电池模组安装结构
CN110239379A (zh) 一种直流充电装置
CN209467283U (zh) 长行程电动车
CN209441223U (zh) 一种充电桩的新型后盖板结构
CN207559117U (zh) 易更换磨损件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插头、插座及电连接器
CN105752258A (zh) 一种新型自行车式电动车车载充电器装置
CN207967397U (zh) 一种应用在充电枪上的安装组件
CN220510371U (zh) 一种直流充电桩的进线端子结构
CN205989677U (zh) 一种充电枪连接结构及充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27

Termination date: 2019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