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35182U - 光伏组件接线盒 - Google Patents

光伏组件接线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35182U
CN209435182U CN201822192225.8U CN201822192225U CN209435182U CN 209435182 U CN209435182 U CN 209435182U CN 201822192225 U CN201822192225 U CN 201822192225U CN 209435182 U CN209435182 U CN 2094351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division
conductive terminal
auxiliary section
conductiv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9222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定忠
涂阳
许浩良
郭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Telian Precision Devices Co ltd
Canadian Solar Inc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Special Precision Equipment Co Ltd
Atlas Sunshine Pow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Special Precision Equipment Co Ltd, Atlas Sunshine Power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Special Precis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9222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351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351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351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接线盒,用于连接线缆,所述接线盒包括盒体、导电板及插接部,所述盒体包括基壁、自基壁向一侧凸起并围成一圈的侧壁以及由所述基壁及侧壁共同围设成的收容空间,所述导电板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盒体设有配合部,所述配合部的形状与所述插接部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插接部与所述导电板电性连接后收容在所述配合部内,所述插接部与配合部相互配合用以与相应的线缆组件插接组装。本实用新型光伏组件接线盒在盒体上设有配合部而未设有线缆,从而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选择适合的长度的线缆进行连接,从而降低了电站的阻耗,另外接线盒种类变少,降低了管理物料的难度。

Description

光伏组件接线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线盒,尤其涉及一种光伏发电领域使用的光伏组件接线盒。
背景技术
在光伏发电领域,接线盒的主要作用是连接和保护光伏组件,传输光伏组件所产生的电流。2018年7月3日授权公告的中国发明专利第CN105515522B号揭示了一种太阳能接线盒,其包括底座、与底座配合的盒盖、收容于底座的端子和二极管,盒盖与底座可拆式固定连接,所述端子有多个,并排设于盒盖和底座之间,所述二极管电性连接相邻的两个端子,位于最外侧的两个端子分别用于压接电缆。
所述接线盒都有设有线缆,在实际使用中不同组件客户、不同型号对应的线缆长度一般都不一样,无形中增加了接线盒的种类数量,管理物料的难度,固定的线缆长度在终端的利用率低,也增加的电站的阻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组件接线盒,用于连接线缆,并且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快速选用相应线缆进行配合连接,降低了电站的阻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接线盒,用于连接线缆,包括盒体及导电板,所述盒体包括基壁、自基壁向一侧凸起并围成一圈的侧壁、以及由所述基壁及侧壁共同围设成的收容空间,所述导电板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接线盒还包括插接部,所述盒体上设有配合部,所述配合部的形状与所述插接部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插接部与所述导电板电性连接后收容在所述配合部内,所述插接部与配合部相互配合用以与相应的线缆组件插接组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板包括第一导电端子及第二导电端子,所述插接部包括一对,其中一个插接部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电性连接,另一个插接部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电性连接,所述配合部包括一对,其中一个插接部收容在其中一个所述配合部内,另一个所述插接部收容在另一个所述配合部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其中一个插接部与第一导电端子铆接,另一个插接部与第二导电端子铆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对配合部的结构不相同以与不同类型的线缆组件相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进一步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板包括设置在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之间的第三导电端子及第四导电端子,所述接线盒进一步包括三个二极管,其中一个所述二极管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三导电端子,另一个所述二极管电性连接所述第三导电端子与第四导电端子,剩下的另一个所述二极管电性连接所述第四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对插接部平行设置,其中一个所述插接部的外径大于另一个所述插接部的外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壁上设有伸入所述收容空间的分隔部,所述分隔部与所述侧壁在所述收容空间内进一步分隔形成收容区域,所述第一导电端与第二导电端子均设有收容在相应的所述收容区域内的接触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进一步包括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内并设置在所述导电板与基壁之间的底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板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底扣上设有若干凸柱与相应的通孔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光伏组件接线盒在盒体上设有配合部而未设有线缆,从而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选择适合的长度的线缆进行连接,从而降低了电站的阻耗,另外接线盒种类变少,降低了管理物料的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符合本实用新型光伏组件接线盒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光伏组件接线盒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及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光伏组件接线盒100,用于连接线缆。所述接线盒100包括盒体10、收容在所述盒体10内的导电板20、与所述导电板20电性连接的插接部30、及收容在所述盒体10内的底扣40。所述接线盒100是一种无线缆接线盒,其通过插接部30与对接的线缆组件实现电性连接。
所述盒体10包括基壁11、自基壁11向一侧凸起并围成一圈的侧壁12、由所述基壁11及侧壁12共同围设成的收容空间13、及配合部1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配合部14自所述侧壁12向外突出,所述配合部14的数量为一对并相互间隔设置。所述侧壁12根据具体设计可以围设成所需要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侧壁12围成的形状的横截面呈下部设有一对凸起的长方形。具体地,所述侧壁12包括第一侧壁121、与第一侧壁121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二侧壁122、连接第二侧壁122两端且平行设置的一对第三侧壁123、及分别连接一对第三侧壁123及第一侧壁121的相对两端的凸耳124。所述第一侧壁121的长度长于所述第二侧壁122。所述一对第三侧壁123的长度相等。所述一对凸耳124沿垂直于所述第一侧壁121延伸方向的中线呈轴对称设置。所述一对配合部14自所述第一侧壁121的外侧向外延伸,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一对配合部14的结构不相同以与不同类型的线缆组件相配合(未图示)插接配合,根据具体的需求,所述一对配合部14也可设计成相同的类型。所述配合部14均设有与所述收容空间13相通的安装孔140。所述接线盒100进一步包括密封圈60,所述密封圈60套设在所述配合部140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盒体10进一步设有若干分隔部15,所述分隔部15自所述第二侧壁122的内侧向收容空间13内平行延伸一段距离并间隔设置,所述分隔部15的数量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需要进行增减。所述分隔部15结合所述一对第三侧壁123在收容空间13内进一步分隔形成四个收容区域130。
所述导电板20由铜质板材制造而成并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13内。可以理解地,所述导电板20也可以由任意可导电的金属材料或其他导电材料制成。所述导电板包括主体部201及自主体部201向一侧延伸的接触部20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板20包括第一导电端子21、第二导电端子22、及设置在第一导电端子21与第二导电端子22之间的第三导电端子23及第四导电端子24。所述导电端子的数量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进行增减。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第二导电端子22、第三导电端子23及第四导电端子24均设有相应的所述主体部201及接触部202。所述接触部202收容在相应的收容区域130内。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第二导电端子22、第三导电端子23及第四导电端子24上均设有通孔204。
所述插接部30收容在所述配合部14内。所述插接部30包括一对,其中一个插接部14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电性连接,另一个插接部30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接部14与第一导电端子21及第二导电端子22通过铆接实现了机械及电性连接,其它合适的连接方式还可包括焊接等。所述一对插接部30平行设置。所述插接部30呈圆管状结构,其中一个所述插接部30的外径大于另一个所述插接部30的外径。其中一个插接部30通过所述安装孔140收容在其中一个所述配合部14内,另一个所述插接部30通过所述另一个安装孔140收容在另一个所述配合部14内。所述插接部14与相应的配合部14一起用以与对接的线缆组件插接实现机械及电性连接。
所述底扣40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13内设置在所述导电板20与所述盒体10的基壁11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扣40上设有四个凸柱41,所述凸柱41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第二导电端子22、第三导电端子23及第四导电端子24上相应的通孔204配合。
所述接线盒10进一步包括二极管5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二极管50的数量是三个,其中一个所述二极管50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与第三导电端子23,另一个所述二极管50电性连接所述第三导电端子23与第四导电端子24,剩下的另一个所述二极管50电性连接所述第四导电端子24与第二导电端子22。因所述二极管50是用于连接相邻的导电端子以形成旁路,从而所述二极管50的数量受到导电端子数量的多少影响。若仅设有第一导电端子21及第二导电端子22,则只需要一个二极管50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及第二导电端子22。
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盒体10上设有配合部14而未设有线缆,从而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选择适合的长度的线缆进行连接,从而降低了电站的阻耗,另外接线盒100种类变少,降低了管理物料的难度。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光伏组件接线盒,用于连接线缆,包括盒体及导电板,所述盒体包括基壁、自基壁向一侧凸起并围成一圈的侧壁、以及由所述基壁及侧壁共同围设成的收容空间,所述导电板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接线盒还包括插接部,所述盒体上设有配合部,所述配合部的形状与所述插接部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插接部与所述导电板电性连接后收容在所述配合部内,所述插接部与配合部相互配合用以与相应的线缆组件插接组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板包括第一导电端子及第二导电端子,所述插接部包括一对,其中一个插接部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电性连接,另一个插接部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电性连接,所述配合部包括一对,其中一个插接部收容在其中一个所述配合部内,另一个所述插接部收容在另一个所述配合部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插接部与第一导电端子铆接,另一个插接部与第二导电端子铆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配合部的结构不相同以与不同类型的线缆组件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接线盒,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组件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板包括设置在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之间的第三导电端子及第四导电端子,所述接线盒进一步包括三个二极管,其中一个所述二极管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三导电端子,另一个所述二极管电性连接所述第三导电端子与第四导电端子,剩下的另一个所述二极管电性连接所述第四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插接部平行设置,其中一个所述插接部的外径大于另一个所述插接部的外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上设有伸入所述收容空间的分隔部,所述分隔部与所述侧壁在所述收容空间内进一步分隔形成收容区域,所述第一导电端与第二导电端子均设有收容在相应的所述收容区域内的接触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接线盒,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内并设置在所述导电板与基壁之间的底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组件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板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底扣上设有若干凸柱与相应的通孔配合。
CN201822192225.8U 2018-12-25 2018-12-25 光伏组件接线盒 Active CN2094351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92225.8U CN209435182U (zh) 2018-12-25 2018-12-25 光伏组件接线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92225.8U CN209435182U (zh) 2018-12-25 2018-12-25 光伏组件接线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35182U true CN209435182U (zh) 2019-09-24

Family

ID=67973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92225.8U Active CN209435182U (zh) 2018-12-25 2018-12-25 光伏组件接线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351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03711B2 (en) Background of the invention
MX2013015293A (es) Dispositivo de cableado con salida de corriente continua integrada.
US10014615B2 (en) Connector assemblies for vehicle charging
CN104685741B (zh) 电气接线箱
CN209435182U (zh) 光伏组件接线盒
EP3896794A1 (en) Connector
CN203192986U (zh) 平面接触式连接器
CN210182656U (zh) 一种方便接线的插座
EP4246736A1 (en) Charging pile
CN202205960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连接器
CN209283182U (zh) 接线盒
CN102544811A (zh) 一种接线盒及采用该接线盒的灯具
TW201918395A (zh) 充電連接器,充電裝置以及套件和充電方法
CN212784120U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插座
CN210224511U (zh) 电源连接器
CN204732369U (zh) 一种多路汽车电源保险盒总成
CN203910981U (zh) 一种接线柱
US20200350713A1 (en) Hybrid type wire-to-wire connector structure and power suppl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218160725U (zh) 一种易装式电池电性连接机构
CN210576319U (zh) 一种新能源储能电池管理系统模组
CN210957217U (zh) 一种低压供电及信号传输模块
CN214313667U (zh) 一种用于固定导线的插头
CN205452071U (zh) 多极开关模块
CN213816708U (zh) 一种新型焊杯结构
CN210074848U (zh) 一种电动工具用可换充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199, Lushan Road, Suzhou hi tech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tlas sunshine Power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CHANGSHU TELIAN PRECISION DEVICES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99, Lushan Road, Suzhou hi tech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SI SOLAR POWER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ANGSHU TELIAN PRECISION DEVIC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