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34827U - 便携式电缆分支箱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电缆分支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34827U
CN209434827U CN201920374212.4U CN201920374212U CN209434827U CN 209434827 U CN209434827 U CN 209434827U CN 201920374212 U CN201920374212 U CN 201920374212U CN 209434827 U CN209434827 U CN 2094348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et
feeder pillar
support frame
top plate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7421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力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Pu Cheng Electric Applic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Pu Cheng Electric Applic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Pu Cheng Electric Applic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Pu Cheng Electric Applic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7421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348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348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348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ables And Desks Characterized By Structural Shap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便携式电缆分支箱,包括分支箱本体,分支箱本体包括箱体,箱体的左右两端的箱壁上均设有若干散热百叶,箱体的前端设有箱门,箱门的上端设有观察窗,箱体的顶端设有顶板,箱体的底端设有底板,分支箱本体的外侧套设有防护装置,防护装置包括支撑框,支撑框与底板之间设有防护网。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分支箱本体上设置观察窗和散热百叶,便于对箱体内部进行观察和检修,同时提高箱体的散热性能,另外在分支箱本体外设置由支撑框和防护网组成的防护装置,防护装置占据的空间小、便于携带,且安装和拆卸方便,可以有效将分支箱本体防护住,避免无关人员随意触碰箱体,提高分支箱本体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便携式电缆分支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便携式电缆分支箱。
背景技术
电缆分支箱仅作为电缆分支使用,电缆分支箱的主要作用是将电缆分接或转接,主要起电缆分接作用和电缆转接作用。随着配电网电缆化进程的发展,当容量不大的独立负荷分布较集中时,可使用电缆分支箱进行电缆多分支的连接,因为分支箱不能直接对每路进行操作。因电缆的逐渐普及,现有的高压电缆线不再安装在空中,而是从地下穿行,从而导致电缆分支箱遍地随意分布,有的电缆分支箱甚至直接安装在道路上。电缆分支箱带有高压危险,但大部分人尤其是儿童对电缆分支箱的认知较低,不清楚其存在的危险,可能会随意靠近、触碰电缆分支箱,甚至儿童会攀爬电缆分支箱,为了避免产生危险,应该对电缆分支箱进行隔离防护。
但是,现有的电缆分支箱大多安装在偏僻角落,且定制电缆分支箱专用的防护罩或防护栅栏成本较高,且各种防护装置都不便于携带,因而大部分电缆分支箱都没有进行防护。鉴于此,我们提出便携式电缆分支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便携式电缆分支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大部分电缆分支箱都没有进行防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便携式电缆分支箱,包括分支箱本体,所述分支箱本体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左右两端的箱壁上均设有若干散热百叶,所述箱体的前端设有箱门,所述箱门的上端设有观察窗,所述箱门上设有锁头,所述箱体的顶端设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四个边角处均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箱体的底端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规则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分支箱本体的外侧套设有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四个边角处均设有第二螺孔,所述支撑框与所述顶板之间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均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螺栓,所述支撑框与所述底板之间设有防护网。
优选的,所述散热百叶固定嵌设在所述箱体的箱壁内,所述箱门远离所述锁头的一端通过铰链铰接在所述箱体上。
优选的,所述顶板焊接固定在所述箱体上,所述顶板的尺寸大于所述箱体俯视面的外侧尺寸,所述第一螺孔的深度小于所述顶板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底板焊接固定在所述箱体的底端,所述底板的尺寸大于所述顶板的尺寸,所述安装孔的数量至少为三个。
优选的,所述支撑框的外侧尺寸与所述底板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二螺孔与所述第一螺孔的尺寸相同。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顶板上,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框上,所述通孔的孔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螺孔的孔径,所述螺栓穿过所述通孔后与所述第一螺孔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网的顶端通过铆钉固定在所述支撑框的底面上,所述防护网的底端通过铆钉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分支箱本体上设置观察窗和散热百叶,便于对箱体内部进行观察和检修,同时提高箱体的散热性能,另外在分支箱本体外设置由支撑框和防护网组成的防护装置,防护装置占据的空间小、便于携带,且安装和拆卸方便,可以有效将分支箱本体防护住,避免无关人员随意触碰箱体,提高分支箱本体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电缆分支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支箱本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支箱本体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分支箱本体;11、箱体;111、散热百叶;12、箱门;121、观察窗;122、锁头;13、顶板;131、第一螺孔;14、底板;141、安装孔;2、防护装置;21、支撑框;211、第二螺孔;22、连接板;221、通孔;222、螺栓;23、防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深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至少三个,例如三个,四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
便携式电缆分支箱,包括分支箱本体1,分支箱本体1包括箱体11,箱体11的左右两端的箱壁上均设有若干散热百叶111,箱体11的前端设有箱门12,箱门12的上端设有观察窗121,箱门12上设有锁头122,箱体11的顶端设有顶板13,顶板13的四个边角处均设有第一螺孔131,箱体11的底端设有底板14,底板14上规则设有若干安装孔141,分支箱本体1的外侧套设有防护装置2,防护装置2包括支撑框21,支撑框21的四个边角处均设有第二螺孔211,支撑框21与顶板13之间设有连接板22,连接板22的两端均设有通孔221,通孔221内设有螺栓222,支撑框21与底板14之间设有防护网23。
本实施例中,散热百叶111固定嵌设在箱体11的箱壁内,使散热百叶111结实稳固,提高箱体11的散热性能,避免箱体11内部温度过高影响其内部电器设备的正常工作。
进一步地,箱门12远离锁头122的一端通过铰链铰接在箱体11上,使箱门12便于开合,且通过锁头122将箱门锁住,避免无关人员随意打开箱门12触碰到箱体11内的电器设备。
进一步地,观察窗121内固定嵌设有耐高温玻璃,通过观察窗121可以从分支箱本体1外直接观察到箱体11内的情况,维护检修时不需频繁开合箱门12。
本实施例中,顶板13焊接固定在箱体11上,使顶板13结实稳固。
进一步地,顶板13的尺寸大于箱体11俯视面的外侧尺寸,顶板13延伸出的部分可以给箱体11提供更好的遮阳和阻挡雨雪的作用。
具体地,第一螺孔131的深度小于顶板13的厚度,避免第一螺孔131贯穿了顶板13导致外界杂质或雨水进入到箱体11内。
本实施例中,底板14焊接固定在箱体11的底端,使底板14结实稳固。
进一步地,底板14的尺寸大于顶板13的尺寸,便于安装防护网23,避免防护网23挂在顶板13的边角上。
进一步地,安装孔141的数量至少为三个,本实施例中安装孔141的数量优选为四个,取用锚固件通过安装孔141将底板14安装在底面上,使分支箱本体1结实稳固且保持平整。
本实施例中,支撑框21的外侧尺寸与底板14的尺寸相同,使支撑框21与底板14上下对应,便于将防护网23安装平整。
进一步地,连接板2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顶板13上,连接板2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撑框21上,通过连接板22可以将支撑框21悬空固定在分支箱本体1的外侧。
进一步地,通孔221的孔径大于或等于第一螺孔131的孔径,螺栓222穿过通孔221后与第一螺孔131螺纹连接,使连接板22便于安装和拆卸。
具体地,第二螺孔211与第一螺孔131的尺寸相同。
进一步地,防护网23的顶端通过铆钉固定在支撑框21的底面上,防护网23的底端通过铆钉固定在底板14上,使防护网23与分支箱本体1连为一体,既便于携带,又便于安装和拆卸,可以将分支箱本体1包裹起来避免无关人员随意触碰分支箱本体1。
此外,分支箱本体1、支撑框21均采用优质不锈钢制成,其材质坚硬坚固、抗锈蚀性好。
进一步地,防护网23采用尼龙绳编织制成,其材质柔软韧性好、绝缘性好,有效隔绝无关人员触摸存在高压危险的分支箱本体1。
本实施例的便捷式电缆分支箱在使用时,首先将分支箱本体1安置在合适位置,通过安装孔141将底板14固定在底面上,再将各个电气设备安装到分支箱本体1内,然后将支撑框21通过连接板22和螺栓222固定在顶板13上,最后将防护网23安装好即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便携式电缆分支箱,包括分支箱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箱本体(1)包括箱体(11),所述箱体(11)的左右两端的箱壁上均设有若干散热百叶(111),所述箱体(11)的前端设有箱门(12),所述箱门(12)的上端设有观察窗(121),所述箱门(12)上设有锁头(122),所述箱体(11)的顶端设有顶板(13),所述顶板(13)的四个边角处均设有第一螺孔(131),所述箱体(11)的底端设有底板(14),所述底板(14)上规则设有若干安装孔(141),所述分支箱本体(1)的外侧套设有防护装置(2),所述防护装置(2)包括支撑框(21),所述支撑框(21)的四个边角处均设有第二螺孔(211),所述支撑框(21)与所述顶板(13)之间设有连接板(22),所述连接板(22)的两端均设有通孔(221),所述通孔(221)内设有螺栓(222),所述支撑框(21)与所述底板(14)之间设有防护网(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缆分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百叶(111)固定嵌设在所述箱体(11)的箱壁内,所述箱门(12)远离所述锁头(122)的一端通过铰链铰接在所述箱体(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缆分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3)焊接固定在所述箱体(11)上,所述顶板(13)的尺寸大于所述箱体(11)俯视面的外侧尺寸,所述第一螺孔(131)的深度小于所述顶板(13)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缆分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4)焊接固定在所述箱体(11)的底端,所述底板(14)的尺寸大于所述顶板(13)的尺寸,所述安装孔(141)的数量至少为三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缆分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21)的外侧尺寸与所述底板(14)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二螺孔(211)与所述第一螺孔(131)的尺寸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缆分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顶板(13)上,所述连接板(2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框(21)上,所述通孔(221)的孔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螺孔(131)的孔径,所述螺栓(222)穿过所述通孔(221)后与所述第一螺孔(131)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缆分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23)的顶端通过铆钉固定在所述支撑框(21)的底面上,所述防护网(23)的底端通过铆钉固定在所述底板(14)上。
CN201920374212.4U 2019-03-23 2019-03-23 便携式电缆分支箱 Active CN2094348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74212.4U CN209434827U (zh) 2019-03-23 2019-03-23 便携式电缆分支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74212.4U CN209434827U (zh) 2019-03-23 2019-03-23 便携式电缆分支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34827U true CN209434827U (zh) 2019-09-24

Family

ID=67978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74212.4U Active CN209434827U (zh) 2019-03-23 2019-03-23 便携式电缆分支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348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34827U (zh) 便携式电缆分支箱
CN204789670U (zh) 一种紧凑型电能表计量箱
CN203787814U (zh) 交流低压配电柜
CN205724610U (zh) 一种低压抽出式开关柜
CN203352032U (zh) 一种新型低压抽出式开关柜柜体
CN203660490U (zh) 一种电缆分支箱
CN206195185U (zh) 一种低压电气柜
CN205791350U (zh) 一种综合布线箱
CN205657322U (zh) 一种单相六表箱组式低压电表箱
CN205565307U (zh) 可靠墙安装的10kV高压开关柜
CN206023204U (zh) 多功能防雷箱
CN201174514Y (zh) 一种玻璃钢电控柜防护隔离门
CN215870312U (zh) 一种户外用低压配电柜
CN203589472U (zh) 一种电控柜联络下隔板
CN213602978U (zh) 一种室内教学用电气控制柜
CN214204794U (zh) 一种弱电施工用室外防水弱电箱
CN202616630U (zh) 一种防盗易用型配电箱
CN219937632U (zh) 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用并网箱
CN208782438U (zh) 一种用于配电网负荷临时转移的母排架
CN209692213U (zh) 一种具有防雨水功能的室外电源开关柜
CN217956447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配电柜
CN210404430U (zh) 一种新型电气绝缘柜
CN217882445U (zh) 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电气设备防雷箱
CN202308883U (zh) 抽出式开关柜
CN215819020U (zh) 一种智能微机综合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