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34236U - 一种18650电芯并联电池模组外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18650电芯并联电池模组外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34236U
CN209434236U CN201820976182.XU CN201820976182U CN209434236U CN 209434236 U CN209434236 U CN 209434236U CN 201820976182 U CN201820976182 U CN 201820976182U CN 209434236 U CN209434236 U CN 2094342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ore
parallel connection
positioning column
connection module
batteri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7618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贵生
孙鹏
姚亮
张涛
丁浩
李秋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dou Aerospace Automobile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dou Aerospace Automobile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dou Aerospace Automobile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dou Aerospace Automobile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7618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342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342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3423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芯并联电池模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18650电芯并联电池模组外壳;包括模组壳体,所述模组壳体两侧外壁上设有用于安装并联汇流板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模组壳体的两侧内壁上布设有多个插装槽,所述模组壳体的两侧壁上还设有电极穿装通孔,各所述电极穿装通孔与各所述插装槽位置一一对应;各所述插装槽的槽壁上均设有散热间隙。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18650电芯并联电池模组外壳,通过在模组壳体内设置多个插装槽,将18650单体电芯以插装卡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模组壳体内,能够满足并联电池模组所需要的高强度结构,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同时通过设置散热间隙,增加了散热面积,满足散热性,提高了电池模组的使用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18650电芯并联电池模组外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芯并联电池模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18650电芯并联电池模组外壳。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汽车的需求越来越多,同时,能源问题不断加深,石油产品逐渐紧缺,而对环境的污染也不断加深。如何能行之有效的制造一种替代传统汽车的新能源汽车,成为当今所有汽车企业的发展目标。而且,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力扶持,也正是出于这一目的。新能源汽车又可以被分为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但不论是哪一种,都离不开动力电池为其提供动力。而作为能源的动力电池,由于其本身的特性,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通过串联或并联的方式增加电池包的能量及电压,如何将电芯通过结构设计满足其串并需求便成为新能源汽车研发的一大方向。
模组作为单体电芯的上一级总成,是连接单体电芯和电池包的中间结构,其设计好坏显著影响电池包的性能发挥。锂离子电池模组型锂离子电池中的单体电芯容量大,所以重量较大,组成模组需要具有较高强度的结构。同样由于18650单体电芯容量大,容易造成比表面积不足,需要更好的散热条件。同时为了满足能量密度需求,成组的固定结构越轻越好。然而目前的18650锂离子电池模组无法满足上述要求。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急需发明一种新的18650电芯并联电池模组外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18650电芯并联电池模组外壳,解决18650电芯并联结构的同时,能够满足模组需要具有较高强度和良好的散热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下述方案:
一种18650电芯并联电池模组外壳,包括用于安装并联设置的18650单体电芯的模组壳体,所述模组壳体两侧外壁上设有用于安装并联汇流板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模组壳体的两侧内壁上布设有多个用于对应插装18650单体电芯的插装槽,所述模组壳体的两侧壁上还设有用于将18650单体电芯的电极穿出的电极穿装通孔,各所述电极穿装通孔与各所述插装槽位置一一对应;各所述插装槽的槽壁上均设有沿所述插装槽长度方向贯通的散热间隙。
优选地,所述模组壳体两侧壁上还设有多个散热通孔,各所述散热通孔的中心轴线与各所述插装槽的中心轴线平行设置,且各所述散热通孔与各所述插装槽呈间隔均布设置。
优选地,所述插装槽的槽壁包括多个散热块,各所述散热块之间设置所述散热间隙,且各所述散热块与所述18650单体电芯相对的侧面呈弧面设置,所述散热通孔设置在四个所述插装槽之间的公共的所述散热块的中心轴线上。
优选地,所述模组壳体包括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半壳体,各所述半壳体位置对应扣合设置,并通过锁止连接件锁止;各所述半壳体的内侧壁上均设有所述插装槽,且各所述插装槽的槽口位置一一对应设置。
优选地,所述半壳体的内侧壁上还设有多个用于所述半壳体进行扣合定位的定位柱,各所述定位柱的圆周方向上均布设有多个定位柱加强筋,各所述定位柱加强筋在长度方向上与所述定位柱的中心轴线平行。
优选地,所述定位柱的数量为偶数,各所述定位柱相对于所述半壳体在高度方向上的中心线呈对称设置,且对称设置的一对所述定位柱中,其中一个所述定位柱的顶端设有插装槽口,另一个所述定位柱的顶端设有插装头,用于在两个所述半壳体进行扣合时的插装定位。
优选地,所述半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左侧板、上侧板、右侧板和下侧板,所述左侧板、所述上侧板、所述右侧板和所述下侧板的边沿上均设有用于将两个所述半壳体进行扣合的扣合结构。
优选地,所述左侧板上的所述扣合结构为卡头,所述右侧板上的所述扣合结构为卡槽,所述上侧板上的所述扣合结构为扣合插板,所述下侧板上的所述扣合结构为扣合插槽。
优选地,所述半壳体呈一体注塑成型。
优选地,所述半壳体采用酚醛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18650电芯并联电池模组外壳,包括用于安装并联设置的18650单体电芯的模组壳体,所述模组壳体两侧外壁上设有用于安装并联汇流板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模组壳体的两侧内壁上布设有多个用于对应插装18650单体电芯的插装槽,所述模组壳体的两侧壁上还设有用于将18650单体电芯的电极穿出的电极穿装通孔,各所述电极穿装通孔与各所述插装槽位置一一对应;各所述插装槽的槽壁上均设有沿所述插装槽长度方向贯通的散热间隙;通过在模组壳体内设置多个用于插装所述18650单体电芯的插装槽,将18650单体电芯以插装卡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模组壳体内,能够满足容量大的18650单体电芯所组成的并联电池模组所需要的高强度结构,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同时,各所述插装槽的槽壁上均设有沿所述插装槽长度方向贯通的散热间隙,增加了散热面积,满足容量大的18650单体电芯所组成的并联电池模组所需要的散热性,提高了电池模组的使用可靠性;
2、所述模组壳体两侧壁上还设有多个散热通孔,各所述散热通孔的中心轴线与各所述插装槽的中心轴线平行设置,且各所述散热通孔与各所述插装槽呈间隔均布设置;所述插装槽的槽壁包括多个散热块,各所述散热块之间设置所述散热间隙,且各所述散热块与所述18650单体电芯相对的侧面呈弧面设置,所述散热通孔设置在四个所述插装槽之间的公共的所述散热块的中心轴线上;提高了模组的散热性,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的同时,便于各18650电芯表面的散热,提高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
3、通过设置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半壳体来组成模组壳体,各所述半壳体位置对应扣合设置,并通过锁止连接件锁止,进一步提高了结构的强度,且可靠性高;
4、所述半壳体的内侧壁上还设有多个用于所述半壳体进行扣合定位的定位柱,各所述定位柱的圆周方向上均布设有多个定位柱加强筋,各所述定位柱加强筋在长度方向上与所述定位柱的中心轴线平行;所述定位柱的数量为偶数,各所述定位柱相对于所述半壳体在高度方向上的中心线呈对称设置,且对称设置的一对所述定位柱中,其中一个所述定位柱的顶端设有插装槽口,另一个所述定位柱的顶端设有插装头,用于在两个所述半壳体进行扣合时的插装定位;所述半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左侧板、上侧板、右侧板和下侧板,所述左侧板、所述上侧板、所述右侧板和所述下侧板的边沿上均设有用于将两个所述半壳体进行扣合的扣合结构;所述左侧板上的所述扣合结构为卡头,所述右侧板上的所述扣合结构为卡槽,所述上侧板上的所述扣合结构为扣合插板,所述下侧板上的所述扣合结构为扣合插槽;整个模组的定位和扣合结构保证了模组的快速组装及整体强度要求,进一步提升模组的能量,并且结构简单,易操作,易维护,兼顾了结构的经济型和合理性;
5、所述半壳体呈一体注塑成型,所述半壳体采用酚醛塑料制成,优选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或聚苯醚(PPO)制成,以满足轻量化,并降低生产加工的工艺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背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右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仰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柱的结构示意图(剖视图,带插装槽口结构);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柱的结构示意图(剖视图,带插装头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至图9所示,一种18650电芯并联电池模组外壳,包括用于安装并联设置的18650单体电芯的模组壳体1,所述模组壳体两侧外壁上设有用于安装并联汇流板的第一安装槽2和第二安装槽3;所述模组壳体的两侧内壁上布设有多个用于对应插装18650单体电芯的插装槽5,所述模组壳体的两侧壁上还设有用于将18650单体电芯的电极穿出的电极穿装通孔6,各所述电极穿装通孔与各所述插装槽位置一一对应;各所述插装槽的槽壁上均设有沿所述插装槽长度方向贯通的散热间隙12。所述模组壳体两侧壁上还设有多个散热通孔8,各所述散热通孔的中心轴线与各所述插装槽的中心轴线平行设置,且各所述散热通孔与各所述插装槽呈间隔均布设置。所述插装槽的槽壁包括多个散热块11,各所述散热块之间设置所述散热间隙,且各所述散热块与所述18650单体电芯相对的侧面呈弧面设置,所述散热通孔设置在四个所述插装槽之间的公共的所述散热块的中心轴线上。所述模组壳体包括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半壳体7,各所述半壳体位置对应扣合设置,并通过锁止连接件锁止,所述锁止连接件为卡槽卡头锁止连接件;各所述半壳体的内侧壁上均设有所述插装槽,且各所述插装槽的槽口位置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半壳体的内侧壁上还设有多个用于所述半壳体进行扣合定位的定位柱13,各所述定位柱的圆周方向上均布设有多个定位柱加强筋14,各所述定位柱加强筋在长度方向上与所述定位柱的中心轴线平行。
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柱的数量为偶数,各所述定位柱相对于所述半壳体在高度方向上的中心线呈对称设置,且对称设置的一对所述定位柱中,其中一个所述定位柱的顶端设有插装槽口15,另一个所述定位柱的顶端设有插装头16,用于在两个所述半壳体进行扣合时的插装定位;所述定位柱的中心轴线上设有辅助散热通孔9,用于将模组壳体内的热量导出,所述辅助散热通孔分别与所述插装槽口和所述插装头连通。所述半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左侧板17、上侧板18、右侧板19和下侧板20,所述左侧板、所述上侧板、所述右侧板和所述下侧板的边沿上均设有用于将两个所述半壳体进行扣合的扣合结构。所述左侧板上的所述扣合结构为卡头21,所述右侧板上的所述扣合结构为卡槽22,所述上侧板上的所述扣合结构为扣合插板23,所述下侧板上的所述扣合结构为扣合插槽24;所述上侧板上还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汇流板的螺栓孔10,所述模组壳体的上端设有用于多个模组壳体进行连接定位的连接凹槽4,所述连接凹槽设置在所述上侧板上,所述螺栓孔设置在所述连接凹槽内;所述半壳体呈一体注塑成型,所述半壳体采用酚醛塑料制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18650电芯并联电池模组外壳,包括用于安装并联设置的18650单体电芯的模组壳体,所述模组壳体两侧外壁上设有用于安装并联汇流板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模组壳体的两侧内壁上布设有多个用于对应插装18650单体电芯的插装槽,所述模组壳体的两侧壁上还设有用于将18650单体电芯的电极穿出的电极穿装通孔,各所述电极穿装通孔与各所述插装槽位置一一对应;各所述插装槽的槽壁上均设有沿所述插装槽长度方向贯通的散热间隙;通过在模组壳体内设置多个用于插装所述18650单体电芯的插装槽,将18650单体电芯以插装卡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模组壳体内,能够满足容量大的18650单体电芯所组成的并联电池模组所需要的高强度结构,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同时,各所述插装槽的槽壁上均设有沿所述插装槽长度方向贯通的散热间隙,增加了散热面积,满足容量大的18650单体电芯所组成的并联电池模组所需要的散热性,提高了电池模组的使用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18650电芯并联电池模组外壳,所述模组壳体两侧壁上还设有多个散热通孔,各所述散热通孔的中心轴线与各所述插装槽的中心轴线平行设置,且各所述散热通孔与各所述插装槽呈间隔均布设置;所述插装槽的槽壁包括多个散热块,各所述散热块之间设置所述散热间隙,且各所述散热块与所述18650单体电芯相对的侧面呈弧面设置,所述散热通孔设置在四个所述插装槽之间的公共的所述散热块的中心轴线上;提高了模组的散热性,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的同时,便于各18650电芯表面的散热,提高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所述18650电芯并联电池模组外壳,通过设置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半壳体来组成模组壳体,各所述半壳体位置对应扣合设置,并通过锁止连接件锁止,进一步提高了结构的强度,且可靠性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18650电芯并联电池模组外壳,所述半壳体的内侧壁上还设有多个用于所述半壳体进行扣合定位的定位柱,各所述定位柱的圆周方向上均布设有多个定位柱加强筋,各所述定位柱加强筋在长度方向上与所述定位柱的中心轴线平行;所述定位柱的数量为偶数,各所述定位柱相对于所述半壳体在高度方向上的中心线呈对称设置,且对称设置的一对所述定位柱中,其中一个所述定位柱的顶端设有插装槽口,另一个所述定位柱的顶端设有插装头,用于在两个所述半壳体进行扣合时的插装定位;所述半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左侧板、上侧板、右侧板和下侧板,所述左侧板、所述上侧板、所述右侧板和所述下侧板的边沿上均设有用于将两个所述半壳体进行扣合的扣合结构;所述左侧板上的所述扣合结构为卡头,所述右侧板上的所述扣合结构为卡槽,所述上侧板上的所述扣合结构为扣合插板,所述下侧板上的所述扣合结构为扣合插槽;整个模组的定位和扣合结构保证了模组的快速组装及整体强度要求,进一步提升模组的能量,并且结构简单,易操作,易维护,兼顾了结构的经济型和合理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18650电芯并联电池模组外壳,所述半壳体呈一体注塑成型,所述半壳体采用酚醛塑料制成,优选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或聚苯醚(PPO)制成,以满足轻量化,并降低生产加工的工艺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18650电芯并联电池模组外壳,以18650圆柱电芯44并的电池模组为例,包括半壳体2个,所述半壳体通过特殊设计,可以两两扣合组成一个完整的、封闭的模组壳体。半壳体内设计插装槽,能够嵌入电芯,对电芯起到固定支撑作用。汇流板采用激光焊接方式,将汇流铜排及接触镍片焊接在一起。其组装过程为:先将18650单体电芯按照相同电极方向放置在一侧半壳体中,然后将另一侧所述半壳体按照翻转180°的形式扣在这一侧的半壳体上,通过半壳体上的卡扣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模组壳体;最后将两个汇流板分别放置在半壳体两侧的凹槽内,使接触镍片与电芯电极相接触,之后利用专业焊机,将镍片与电芯电极焊接在一起,完成整个电池模组的装配。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18650电芯并联电池模组外壳,所述半壳体内部设有插装槽用以固定18650单体电芯;所述半壳体正面开有电极穿装通孔,用以将电芯电极裸露出来,方便与汇流片焊接;所述半壳体内侧有两个圆环型定位柱,其中一个端部设有插装头,另外一侧端部设有插装槽口,在两两装配时,其中一个半壳体翻转180°时,两个半壳体的定位柱上的插装头和插装槽口能够相互扣合。半壳体的四周侧板边沿采用相同思路设计,一半内部采用凸型设计,一半内部采用凹槽设计,在两两装配时,其中一个外壳翻转180°时,两个半壳体的外圈的突出和凹槽可以相互扣合。在所述半壳体的外侧,采用相同设计,保证在组成完整模组后,模组和模组之间也可以相互配合,提高装配的便捷性。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18650电芯并联电池模组外壳,能够通过结构将18650圆柱电芯并联在一起,提升模组的能量,并且结构简单,易操作,易维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18650电芯并联电池模组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并联设置的18650单体电芯的模组壳体,所述模组壳体两侧外壁上设有用于安装并联汇流板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模组壳体的两侧内壁上布设有多个用于对应插装18650单体电芯的插装槽,所述模组壳体的两侧壁上还设有用于将18650单体电芯的电极穿出的电极穿装通孔,各所述电极穿装通孔与各所述插装槽位置一一对应;各所述插装槽的槽壁上均设有沿所述插装槽长度方向贯通的散热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8650电芯并联电池模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壳体两侧壁上还设有多个散热通孔,各所述散热通孔的中心轴线与各所述插装槽的中心轴线平行设置,且各所述散热通孔与各所述插装槽呈间隔均布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18650电芯并联电池模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装槽的槽壁包括多个散热块,各所述散热块之间设置所述散热间隙,且各所述散热块与所述18650单体电芯相对的侧面呈弧面设置,所述散热通孔设置在四个所述插装槽之间的公共的所述散热块的中心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18650电芯并联电池模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壳体包括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半壳体,各所述半壳体位置对应扣合设置,并通过锁止连接件锁止;各所述半壳体的内侧壁上均设有所述插装槽,且各所述插装槽的槽口位置一一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18650电芯并联电池模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壳体的内侧壁上还设有多个用于所述半壳体进行扣合定位的定位柱,各所述定位柱的圆周方向上均布设有多个定位柱加强筋,各所述定位柱加强筋在长度方向上与所述定位柱的中心轴线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18650电芯并联电池模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的数量为偶数,各所述定位柱相对于所述半壳体在高度方向上的中心线呈对称设置,且对称设置的一对所述定位柱中,其中一个所述定位柱的顶端设有插装槽口,另一个所述定位柱的顶端设有插装头,用于在两个所述半壳体进行扣合时的插装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18650电芯并联电池模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左侧板、上侧板、右侧板和下侧板,所述左侧板、所述上侧板、所述右侧板和所述下侧板的边沿上均设有用于将两个所述半壳体进行扣合的扣合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18650电芯并联电池模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上的所述扣合结构为卡头,所述右侧板上的所述扣合结构为卡槽,所述上侧板上的所述扣合结构为扣合插板,所述下侧板上的所述扣合结构为扣合插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18650电芯并联电池模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壳体呈一体注塑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18650电芯并联电池模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壳体采用酚醛塑料制成。
CN201820976182.XU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18650电芯并联电池模组外壳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342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76182.XU CN209434236U (zh)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18650电芯并联电池模组外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76182.XU CN209434236U (zh)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18650电芯并联电池模组外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34236U true CN209434236U (zh) 2019-09-24

Family

ID=68000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76182.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34236U (zh)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18650电芯并联电池模组外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342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32048A (zh) * 2018-06-25 2018-11-16 北斗航天汽车(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18650电芯并联电池模组外壳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32048A (zh) * 2018-06-25 2018-11-16 北斗航天汽车(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18650电芯并联电池模组外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71891A (zh) 模块化电池
CN104037372B (zh) 电池连接结构组件及使用其的蓄电池组
CN109166995A (zh) 新能源汽车用能源系统
CN108336283A (zh) 一种超大容量单体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216354581U (zh) 电池包的电芯模组和电池包
CN106384794B (zh) 混合动力汽车用电池模块及其电池组
CN108832046A (zh) 一种18650电芯串并联电池模组
CN208608248U (zh) 一种18650锂电池模组和锂电池组
CN212542554U (zh) 电池模组、用于电池模组成组的工装及电动汽车
KR20090095951A (ko) 전극단자 접속부재 및 절연성 체결부재를 구비하는 중대형전지모듈
CN208208854U (zh) 一种21700电芯串并联电池模组
CN108511659A (zh) 一种21700电芯串并联电池模组
CN209434236U (zh) 一种18650电芯并联电池模组外壳
CN206742309U (zh) 锂离子电池模组单元
CN208835119U (zh) 一种21700电芯并联电池模组外壳
CN208240772U (zh) 一种18650电芯串并联电池模组
CN107039615A (zh) 锂离子电池模组
CN212303844U (zh) 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CN206742310U (zh) 锂离子电池模组
CN209434234U (zh) 一种18650电芯并联电池模组
CN209434235U (zh) 一种21700电芯并联电池模组
CN108832048A (zh) 一种18650电芯并联电池模组外壳
CN209266472U (zh) 模块化电池
CN208622840U (zh) 新能源汽车用能源系统
CN108832047A (zh) 一种21700电芯并联电池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24

Termination date: 2021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