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31483U - 一种微波、热风冲击和面火组合的快速烹饪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波、热风冲击和面火组合的快速烹饪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31483U
CN209431483U CN201821918499.4U CN201821918499U CN209431483U CN 209431483 U CN209431483 U CN 209431483U CN 201821918499 U CN201821918499 U CN 201821918499U CN 209431483 U CN209431483 U CN 2094314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 wind
food
hot
microwave
imp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1849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P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P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P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P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1849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314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314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314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stitution Of High-Frequency Heating (AREA)
  • Electric Ove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波、热风冲击和面火组合的快速烹饪装置,包括机架及内腔,所述的内腔内部设置有食物盛放架,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微波发射组件及热风冲击组件,所述的热风冲击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及热风通道,通过驱动电机驱动热风实现热风在特定的热风通道中形成热风环流。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微波发射组件及热风冲击组件的混合加热方式进行加热,通过驱动电机驱动热风实现热风在特定的热风通道中形成热风环流。实现热风及微波双重加热特性。并可配合面火加热装置,实现微波、热风冲击和面火三种烹饪方式的组合,面火加热组件的作用在于在食物的一侧,一方面可进行二次加热工序,另一方面可调节面火烘烤功能,实现食物的爽脆口感。

Description

一种微波、热风冲击和面火组合的快速烹饪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波、热风冲击和面火组合的快速烹饪装置。
背景技术
在厨房设备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烹饪技术是热对流,通过将食物设置在热对流风环境下,从而实现对食物的加热处理。然而,传统的热风对流加热技术,其风道通常为烹饪设备单侧出风,且其风力柔和,在烹饪内膛循环,其目的是令到烹饪内膛温度更加均匀,但传统的热风循环,因其风道轨迹的乱流特性,其热风仅作用在食物表面,难以达到食物深度;且其烹饪内膛风道轨迹为涡流,与食物表面相切,将食物表面的水分带走,食物烹饪后变干、变柴。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现有技术开发了微波加热技术,通过促进食物分子之间的摩擦,从而从内至外产生出均匀的热量,但于此同时,食物水分子剧烈摩擦生热导致水分流失严重,食物变干,极大影响食品口感。
另外,无论是热对流风环境及微波加热技术,为了防止热量流失,一般都在密闭的环境下进行,特别是微波加热技术,由于微波的发射将影响使用人的身体健康,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必须密闭隔离。在密闭情况下,油及食物分子将扩散,导致密闭环境产生异味,多次操作后将影响食物,危害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波、热风冲击和面火组合的快速烹饪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微波、热风冲击和面火组合的快速烹饪装置,包括机架及内腔,所述的内腔内部设置有食物盛放架,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微波发射组件及热风冲击组件,所述的热风冲击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及热风通道,通过驱动电机驱动热风实现热风在特定的热风通道中形成热风环流。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波发射组件包括磁控管、磁控管激励腔,所述的微波发射组件设置在食物架的上部,所述的磁控管激励腔出口垂直于食物盛放架;所述的磁控管设置在磁控管激励腔的上部或侧部;所述的微波发射组件也可包括微波搅拌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火加热组件,所述的面火加热组件包括面火发热管以及设置在面火发热管与食物食物架之间的面火发热通道。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火发热组件设置在食物盛放架的上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火发热组件设置在食物盛放架的下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风冲击组件由电机、风轮、发热管、风道、冲孔板及回风口构成,所述的电机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的风轮与电机连接;所述的发热管设置在风道中部;所述的回风口设置在风道的尾部,并与风轮的进风口连接;通过电机驱动下形成具有动力的风,并经过风道到达食物盛放架,并进入回风口,构成热风回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风回路为单热风回路,所述的风道设置在食物盛放架的上方或下方。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风回路为双热风回路,所述的风道有两条,分别设置在食物盛放架的上方及下方。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道内部设置有油烟过滤网及催化组件,所述的催化组件内部设有催化酶。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波发射组件包括一个以上的磁控管、微波搅拌器,所述的磁控管设置在食物盛放架的上部;所述的热风回路为双热风回路,所述的风道有两条,分别设置在食物盛放架的左侧及右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食物盛放架下部连接有旋转马达及支撑杆;下方热风回路经食物盛放架的下部并从食物的侧部冲击后进入回风口。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食物盛放架位于两条风道之间;下方热风回路经食物盛放架的下部,并分别从食物的底部及侧部进入内腔,后循环至回风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微波发射组件及热风冲击组件的混合加热方式进行加热,通过驱动电机驱动热风实现热风在特定的热风通道中形成热风环流。实现热风及微波双重加热特性。
(2)微波发射组件中的磁控管设置在磁控管激励腔的上部或侧部。该磁控管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可根据装置组件需求实现空间优化。
(3)装置可加入面火加热组件,实现微波、热风冲击和面火三种烹饪方式的组合,面火加热组件的作用在于在食物的一侧,一方面可进行二次加热工序,另一方面可调节面火烘烤功能,实现食物的爽脆口感。
(4)本实用新型通过热风风道的设计,通过高速热风垂直冲击食物表面,解决传统循环热风烹饪和单一微波烹饪的不足的:首先整个风道是一个保温良好的、密闭通道,空气在发热腔被加热到高温后,通过涡轮风扇,将热风强力推出,热风通过本设计的风道垂直冲入烹饪腔体内,垂直作用于食物。这样能快速将食物表面形成致密层,保持水分不流失;同时,通过微波的作用,快速烹饪食物。热风在通过回风口时,被催化酶净化,重新进入循环风道。
(5)热风回路可根据需要在装置内部进行增设,设置位置可在装置内腔的上部、下部,或分别在上下部均设置热风回路,以有效实现多层热风循环回路,提升加热稳定性。
(6)食物盛放架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固定式、可拆卸式或可旋转式结构,可旋转式结构可进一步保证食物多面受热均匀,提高烹饪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微波、上热风冲击及下部面火快速烹饪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微波、下热风冲击及上部面火快速烹饪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微波、上下热风冲击组合快速烹饪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微波、上热风冲击及下热风对流组合快速烹饪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微波、侧方热风冲击组合快速烹饪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实施例1:参照图1,一种微波、热风冲击和面火组合的快速烹饪装置,具体为含微波、上热风冲击及下部面火快速烹饪装置,包括机架1、内腔2及食物盛放架3。
微波发射组件:微波发射组件设置在食品盛放架3的上部,主要包括磁控管51及磁控管激励腔52,磁控管激励腔52出口垂直于食物盛放架3,磁控管51设置在磁控管激励腔52的上部;本实施例并无设置微波搅拌器。
面火加热组件:面火加热组件设置在食物盛放架3的下部,主要包括面火发热管41以及设置在面火发热管41与食物盛放架3之间的面火发热通道42。
热风冲击组件:本装置热风冲击组件中的热风回路设置在食物盛放架3的上部,其包括电机61、风轮62、发热管63、风道64、冲孔板65及回风口66,电机61固定在机架1上,风轮62与电机61连接,发热管63设置在风道64中部;回风口66设置在风道64的尾部,并与风轮62的进风口连接,通过电机61驱动下形成具有动力的风,并经过风道64到达食物盛放架3上部的食物,并返回回风口66,构成热风回路。装置在回风口处设置油烟过滤网67及催化组件,催化组件内部设有催化酶。设置的催化酶可进一步降低密闭加热环境下残留在内腔中的食物异味,提高装置实用效果。
上述热风回路具体为:电机61驱动风轮62并向上进入发热管63,由此热到达风道64,后经过冲孔板65垂直冲击食物,后经回风口66返回至风轮62。
实施例2:参照图2,一种微波、热风冲击和面火组合的快速烹饪装置,具体为含微波、下热风冲击及上部面火快速烹饪装置,包括机架1、内腔2及食物盛放架3。
微波发射组件:微波发射组件设置在食品盛放架3的上部,主要包括磁控管51、磁控管激励腔52及微波搅拌器53,微波搅拌器53安装在磁控管激励腔52出口处,磁控管激励腔52出口垂直于食物盛放架3,磁控管51设置在磁控管激励腔52的侧部。
面火加热组件:面火加热组件设置在食物盛放架3的上部,主要包括面火发热管41以及设置在面火发热管41与食物盛放架3之间的面火发热通道42。
热风冲击组件:本装置热风冲击组件中的热风回路设置在食物盛放架3的上部,其包括电机61、风轮62、发热管63、风道64、冲孔板65及回风口66,电机61固定在机架1上,风轮62与电机61连接,发热管63设置在风道64中部;回风口66设置在风道64的尾部,并与风轮62的进风口连接,通过电机61驱动下形成具有动力的风,后经发热管63产生热量,并经过风道64由下部到达食物盛放架3上部的食物,特别需要说明的是,食物盛放架3为骨架状,而动力风可对食物盛放架3上的食物下方进行冲击,并返回回风口66,构成热风回路。设置油烟过滤网67及催化组件,催化组件内部设有催化酶。设置的催化酶可进一步降低密闭加热环境下残留在内腔中的食物异味,提高装置实用效果。
上述热风回路具体为:电机61驱动风轮62并进入发热管63,由此经过风道64,并经过冲孔板65下部垂直冲击食物,后经回风口66返回至风轮62。
实施例3:参照图3,一种微波、热风冲击组合的快速烹饪装置,具体为含微波、上下热风冲击组合快速烹饪装置,包括机架1、内腔2及食物盛放架3。
微波发射组件:微波发射组件设置在食品盛放架3的上部,主要包括磁控管51、磁控管激励腔52及微波搅拌器53,微波搅拌器53安装在磁控管激励腔52出口处,磁控管激励腔52出口垂直于食物盛放架3,磁控管51设置在磁控管激励腔52的侧部。
热风冲击组件:本装置热风冲击组件中的热风回路有两条,分别设置在食物盛放架3的上部和下部,其包括电机61、风轮62、发热管63、风道64、冲孔板65及回风口66,风道64有两条,电机61固定在机架1上,风轮62与电机61连接,发热管63设置在两条风道64中部;回风口66设置在风道64的尾部,通过电机61驱动下形成具有动力的风,后经发热管63产生热量,并分别经上、下风道64分别由上部及下部冲击食物盛放架3上部的食物,特别需要说明的是,食物盛放架3为骨架状,而动力风可对食物盛放架3上的食物进行冲击,并返回回风口66,构成双热风回路。本装置在上、下风道64设置催化组件68,催化组件68内部设有催化酶。设置的催化酶可进一步降低密闭加热环境下残留在内腔中的食物异味,提高装置实用效果。
上述热风回路具体为:
上热风回路:电机61驱动风轮62并进入发热管63,由此经过上风道64,并经过冲孔板65于上部垂直冲击食物,后经回风口66返回至风轮62。
下热风回路:电机61驱动风轮62并进入发热管63,由此经过下风道64,并经过冲孔板65于下部垂直冲击食物,后经回风口66返回至风轮62。
实施例4:参照图4,一种微波、热风冲击组合的快速烹饪装置,具体为含微波、上热风冲击及下热风对流组合快速烹饪装置,包括机架1、内腔2及食物盛放架3。
微波发射组件:微波发射组件设置在食品盛放架3的上部,主要包括磁控管51及磁控管激励腔52,磁控管激励腔52出口垂直于食物盛放架3,磁控管51设置在磁控管激励腔52的上部;本实施例并无设置微波搅拌器。
热风冲击组件:本装置热风冲击组件中的热风回路有两条,分别设置在食物盛放架3的上部和下部,其包括电机61、风轮62、发热管63、风道64、冲孔板65及回风口66,风道64有两条,电机61固定在机架1上,风轮62与电机61连接,发热管63设置在两条风道64中部;回风口66设置在风道64的尾部,通过电机61驱动下形成具有动力的风,后经发热管63产生热量,并分别经上、下风道64分别由上部及侧部冲击食物盛放架3上部的食物,动力风可对食物盛放架3上的食物进行冲击,并返回回风口66,构成双热风回路,回风口66设置油烟过滤网67。本装置在上风道64设置催化组件68,催化组件68内部设有催化酶。设置的催化酶可进一步降低密闭加热环境下残留在内腔中的食物异味,提高装置实用效果。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食物盛放架3非骨架状,其下部连接有旋转马达81及支撑杆82,在该结构下食物盛放架3可以进行旋转,使得各面受热均匀;其次该装置下风道64的结构与实施例3有所不同,下热风回路区别于实施例3中的下部垂直进入食物,热风经食物盛放架下方通道,即绕食物盛放架3底部从食物的侧方冲击食物,并配合上述食物盛放架3的旋转结构,实现食物多方位均匀受热。
上述热风回路具体为:
上热风回路:电机61驱动风轮62并进入发热管63,由此经过上风道64,并经过冲孔板65于上部垂直冲击食物,后经回风口66返回至风轮62。
下热风回路:电机61驱动风轮62并进入发热管63,由此经过下风道64,下风道64设置在食物盛放架3的底部,热风经食物盛放架下方通道,即绕食物盛放架3底部从食物的侧方冲击食物,后经回风口66返回至风轮62。
本实施例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食物盛放架3可以设置为固定式、可拆卸式或可旋转式,本实施例结构中食物盛放架3为可旋转式结构,而只需要将上述实施例中的旋转马达81移除,通过支撑杆82固定连接在食物盛放架3中即可完成;或将旋转马达81及支撑杆82同时移除,通过侧方支撑方式设置食物盛放架3,亦可达到上述效果。
实施例5:参照图5,一种微波、热风冲击组合的快速烹饪装置,具体为含微波、侧部双热风冲击组合快速烹饪装置,包括机架1、内腔2及食物盛放架3。
微波发射组件:微波发射组件设置在食品盛放架3的上部,主要包括两个磁控管51,分别为左磁控管及右磁控管;微波搅拌器53,微波搅拌器53安装在磁控管磁控管51下部,出口垂直于食物盛放架3(由于图5为俯视图,因此微波发射组件与食物重合)。
热风冲击组件:本装置热风冲击组件中的热风回路有两条,分别设置在食物盛放架3的左侧部和右侧部,其包括电机61、风轮62、发热管63、风道64、冲孔板65及回风口66,风道64有两条,电机61固定在机架1上,风轮62与电机61连接,发热管63设置在两条风道64中部;回风口66设置在风道64的尾部,通过电机61驱动下形成具有动力的风,后经发热管63产生热量,并分别经左侧、右侧风道64分别由左侧部及右侧部冲击食物盛放架3上部的食物,动力风可对食物盛放架3上的食物进行冲击后返回至回风口66,构成侧方双热风回路。本装置在上、下风道64设置催化组件68,催化组件68内部设有催化酶。设置的催化酶可进一步降低密闭加热环境下残留在内腔中的食物异味,提高装置实用效果。
上述热风回路具体为:
左侧热风回路:电机61驱动风轮62并进入发热管63,由此经过左侧风道64,并经过冲孔板65于左侧部垂直冲击食物,后经回风口66返回至风轮62。
右热风回路:电机61驱动风轮62并进入发热管63,由此经过右侧风道64,并经过冲孔板65于右侧垂直冲击食物,后经回风口66返回至风轮62。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微波、热风冲击和面火组合的快速烹饪装置,包括机架(1)及内腔(2),所述的内腔(2)内部设置有食物盛放架(3),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微波发射组件及热风冲击组件,所述的热风冲击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及热风通道,通过驱动电机驱动热风实现热风在特定的热风通道中形成热风环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热风冲击和面火组合的快速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波发射组件包括磁控管(51)、磁控管激励腔(52),所述的微波发射组件设置在食物架的上部,所述的磁控管激励腔(52)出口垂直于食物盛放架(3);所述的磁控管(51)设置在磁控管激励腔(52)的上部或侧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微波、热风冲击和面火组合的快速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火加热组件,所述的面火加热组件包括面火发热管(41)以及设置在面火发热管(41)与食物食物架(3)之间的面火发热通道(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波、热风冲击和面火组合的快速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火发热组件设置在食物盛放架(3)的上部或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波、热风冲击和面火组合的快速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风冲击组件由电机(61)、风轮(62)、发热管(63)、风道(64)、冲孔板(65)及回风口(66)构成,所述的电机(61)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的风轮(62)与电机(61)连接;所述的发热管(63)设置在风道(64)中部;所述的回风口(66)设置在风道(64)的尾部,并与风轮(62)的进风口连接;通过电机(61)驱动下形成具有动力的风,并经过风道(64)到达食物盛放架(3),并进入回风口(66),构成热风回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波、热风冲击和面火组合的快速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风回路为单热风回路,所述的风道(64)设置在食物盛放架(3)的上方或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波、热风冲击和面火组合的快速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风回路为双热风回路,所述的风道(64)有两条,分别设置在食物盛放架(3)的上方及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微波、热风冲击和面火组合的快速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道(64)内部设置有油烟过滤网(67)及催化组件(68),所述的催化组件内部设有催化酶。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波、热风冲击和面火组合的快速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波发射组件包括一个以上的磁控管(51)、微波搅拌器(53),所述的磁控管(51)设置在食物盛放架(3)的上部;所述的热风回路为双热风回路,所述的风道(64)有两条,分别设置在食物盛放架(3)的左侧及右侧。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波、热风冲击和面火组合的快速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食物盛放架(3)下部连接有旋转马达(81)及支撑杆(82);下方热风回路经食物盛放架(3)的下部并从食物的侧部冲击后进入回风口(66)。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波、热风冲击和面火组合的快速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食物盛放架(3)位于两条风道(64)之间;下方热风回路经食物盛放架(3)的下部,并分别从食物的底部及侧部进入内腔(2),后循环至回风口(66)。
CN201821918499.4U 2018-11-20 2018-11-20 一种微波、热风冲击和面火组合的快速烹饪装置 Active CN2094314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18499.4U CN209431483U (zh) 2018-11-20 2018-11-20 一种微波、热风冲击和面火组合的快速烹饪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18499.4U CN209431483U (zh) 2018-11-20 2018-11-20 一种微波、热风冲击和面火组合的快速烹饪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31483U true CN209431483U (zh) 2019-09-24

Family

ID=67969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18499.4U Active CN209431483U (zh) 2018-11-20 2018-11-20 一种微波、热风冲击和面火组合的快速烹饪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314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44269A (zh) * 2022-09-01 2022-12-09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蒸汽烹饪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44269A (zh) * 2022-09-01 2022-12-09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蒸汽烹饪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14513U (zh) 高效能烤锅
CN207125648U (zh) 能高效节能烤锅
CN2872153Y (zh) 一种带有过热蒸汽的多功能微波炉
CN1094322C (zh) 一种方便米饭的制备方法
CN201042379Y (zh) 一种多功能蒸汽烤箱
CN208640493U (zh) 空气炸烤箱
CN208610659U (zh) 一种增压式空气炸烤箱
CN210055716U (zh) 热空气炸箱
CN201335431Y (zh) 微波烤箱
CN205962510U (zh) 一种空气对流加热的烹调装置
CN108771489A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电烹饪器具
CN109793430A (zh) 一种带有空气炸功能的烤箱
CN108095567A (zh) 烹饪器具
CN209431483U (zh) 一种微波、热风冲击和面火组合的快速烹饪装置
CN207285941U (zh) 空气炸锅
CN102735042B (zh) 一种热风微波耦合装置
CN203591184U (zh) 一种改进型智能空气热循环无油炸锅
CN206094829U (zh) 一种隧道式果蔬烘干房
CN209058912U (zh) 一种用于制备食品的家用空气能锅
CN209202892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电烹饪器具
CN208740745U (zh) 一种具有热风循环装置的烤箱
CN206018741U (zh) 空气炸锅微波炉
CN209391730U (zh) 一种空气烤箱
CN208957654U (zh) 煮面炉
CN101956721A (zh) 微波炉搅拌风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