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29104U - 一种整体式施工通道加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整体式施工通道加固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429104U CN209429104U CN201822106046.8U CN201822106046U CN209429104U CN 209429104 U CN209429104 U CN 209429104U CN 201822106046 U CN201822106046 U CN 201822106046U CN 209429104 U CN209429104 U CN 2094291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struction
- channel
- monoblock type
- ruggedized
- cylindrical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nsolidation Of Soil By Introduction Of Solidifying Substances Into Soi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整体式施工通道加固结构,所述整体式施工通道加固结构包括两个以上两两相邻接的土体改善加固块,并且土体改善加固块以无间隙组合方式沿施工通道的延伸方向排列形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式施工通道加固结构为对弱承载层中的施工通道进行加固形成无间隙组合成的加固结构,以提高施工通道的承载力强度,防止施工机械的行走机构下陷受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式施工通道加固结构大大提高了施工通道对施工机械的承载力,防止施工通道上机械设备的行走机构下陷,影响正常施工。适用于多种土质种类的弱承载层上的施工通道的强化,从而为施工作业创造有利条件,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适用性,易于广泛应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应用在软土地基中的一种整体式施工通道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和不同气候对土层和土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导致在进行建筑体施工时需要格外注意建筑体的地基处理。
随着工业的发展,现在城市尤其是人口密集的城市对高层或超高层建筑的需求逐渐增大,而高层或超高层建筑对地基的承载力要求很高。如果建筑地基的承载力不够,如多松土体质的土体地基,需要多种施工措施进行地基的加固,将松土体质的影响降到最低。
根据经验,土体地基多分布在我国的沿海城市,其水域充足,土质多为砂土层或淤泥质土层,且含一些卵石、碎石等。在河边或是湖泊周围进行施工的时候,需要对土层进行严格管理,否则将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土体地基所含松土体质种类繁多,包括但不限于淤泥、淤泥质土、素填土等较土体、可塑粘性土等松散土、中密粉细砂等稍密土、中密粉土等松散土、稍密中粗砂和砂砾、黄土等土层,因此,在土体环境下,需要对土层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确定对应土质的承载力,并采取多种施工措施进行地基的加固,将弱承载层的影响降到最低。
在弱承载层上进行建筑施工需要多种机械设备(如泵车、渣土车、吊车、挖掘机等)进入施工工地,因为弱承载层的表面承载力较差,数十或上百吨的机械设备在弱承载层行进时会容易因重量过大导致行走机构(如车轮或履带)下陷,一旦行走机构陷入土体中,则机械设备难以脱困,不利于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整体式施工通道加固结构,通过在弱承载力的施工通道进行加固,以提高施工通道的承载力,防止机械设备的行走机构下陷受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整体式施工通道加固结构,所述整体式施工通道加固结构包括两个以上两两相邻接的土体改善加固块,并且土体改善加固块以无间隙组合方式沿施工通道的延伸方向排列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整体式施工通道加固结构的顶部与地面相平。
进一步的,所述土体改善加固块包括柱形旋喷桩或柱形搅拌桩。
进一步的,柱形旋喷桩或柱形搅拌桩的喷射成型半径大于相邻两个进钻孔中心距的一半。
进一步的,柱形旋喷桩或柱形搅拌桩的进钻孔在地面上呈错列排布;
或者,柱形旋喷桩或柱形搅拌桩的进钻孔在地面上呈顺列排布;
或者,柱形旋喷桩或柱形搅拌桩的进钻孔在地面上沿施工通道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
或者,柱形旋喷桩或柱形搅拌桩的进钻孔在地面上呈无序或连续排布。
进一步的,施工通道包括施工工地周边施工机械通行路径、施工工地中部地面施工机械通行路径及基坑底面的施工机械通行路径。
进一步的,所述施工工地周边施工机械通行路径、施工工地中部地面施工机械通行路径及基坑底面的施工机械通行路径中任两者或三者相连接成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整体式施工通道加固结构的厚度满足施工机械的通行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整体式施工通道加固结构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1m。
进一步的,所述整体式施工通道加固结构的宽度满足施工机械的通行要求,整体式施工通道加固结构的宽度大于或等于0.5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式施工通道加固结构为对弱承载层中的施工通道进行加固形成无间隙组合成的加固结构,以提高施工通道的承载力强度,防止施工机械的行走机构下陷受困。因为加固结构由柱形旋喷桩或柱形搅拌桩构成,其中的粘胶剂和/或固化剂与土体混合后使土体中分散的土壤牢固地胶结在一起,硬化后强度提高,使其承载力增强,另外加固结构为无间隙组合形式,具有比普通加固结构具有更好的整体性及更强的承载能力,对施工通道上行走的施工机械具有更强的支撑力。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式施工通道加固结构大大提高了施工通道对施工机械的承载力,防止施工通道上机械设备的行走机构下陷,影响正常施工。适用于多种土质种类的弱承载层上的施工通道的强化,从而为施工作业创造有利条件,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适用性,易于广泛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的施工工地周边施工机械通行路径的强化结构示意图(图中A为强化前,B为强化后);
图2为实施例1中的施工工地中部施工机械通行路径强化结构示意图(图中A为强化前,B为强化后);
图3为实施例1中的基坑底面的施工机械通行路径强化结构示意图(图中A为强化前,B为强化后);
图4为实施例1中钻孔成型半径相等且进钻孔为顺列排布的一种排布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中钻孔成型半径相等且进钻孔为多排顺列排布的一种排布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中钻孔成型半径相等且进钻孔为错列排布的一种排布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中钻孔成型半径相等且进钻孔为多排错列排布的一种排布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1中钻孔成型半径相等且进钻孔为沿施工通道的延伸方向连续排布的一种排布示意图。
附图说明:1-施工通道,2-弱承载层,3-加固区,4-施工机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整体式施工通道加固结构,用于在软土地基的弱承载层2地面上的施工通道1进行加固形成连续性的加固区3,提高施工通道1对施工机械4的承载能力。
本实施例提供的整体式施工通道加固结构包括两个以上两两相邻接的土体改善加固块,并且土体改善加固块以无间隙组合方式沿施工通道1的延伸方向横向排列形成。土体改善加固块根据施工的需求或条件选择柱形旋喷桩或柱形搅拌桩的形式。施工通道1包括施工工地周边施工机械通行路径(如图1中A所示)、施工工地中部施工机械通行路径(如图2中A所示)及基坑底面的施工机械通行路径(如图3中A所示),实际施工时根据需要选择不同施工通道1进行固化。
其中柱形旋喷桩由旋喷桩机采用高压旋喷工法制得,柱形搅拌桩由搅拌桩机采用搅拌工法制得,根据设计要求及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桩型施工方法。柱形旋喷桩或柱形搅拌桩的成桩固化原因是在弱承载层2的土体中填充混合有胶粘剂和/或固化剂的填充剂,在旋喷工法下或搅拌工法下土体和填充剂混合均匀,在胶粘剂和/或固化剂的作用下多个相邻接的柱形旋喷桩或柱形搅拌桩硬化后形成整体式的加固区3。为了适应各种条件,还可以在填充剂中添加其他合适的添加剂以调整填充剂性质,改变加固区3特性。
加固区3的柱形旋喷桩或柱形搅拌桩的进钻孔在基坑1边缘的弱承载层2上的排列主要有三种,分别是顺列排布(如图4、图5所示)、错列排布(如图6、图7所示)和沿施工通道的延伸方向排布(如图8所示)。喷射成型半径大于相邻两个进钻孔中心距的一半。
在进行柱形旋喷桩或柱形搅拌桩的施工作业时,各钻孔成型半径优选相等半径,本实施例举例以下几种连续性的排布方式,其他相关的喷射成型半径与进钻孔排布方式也包括在本实施例内。
(1)当各进钻孔成型半径相等且进钻孔为顺列排布时,如图4所示,各进钻孔内喷射形成的加固区3相互交叠,使施工通道1的加固区3连成整体并形成连续性的直形通道。根据施工通道1的需要,加固区3增大宽度范围,即喷射两排以上加固区3(可使用双轴钻杆或多轴钻杆同时施工),如图5所示,既增加加固区3的宽度,又提高加固区3的承载能力。
(2)当各进钻孔成型半径相等且进钻孔为错列排布时,如图6所示,各进钻孔内喷射形成的加固区3相互交叠,使施工通道1的加固区3连成整体并形成连续性的直形通道。根据施工通道1的需要,加固区3增大宽度范围,即喷射两排以上加固区3(可使用双轴钻杆或多轴钻杆同时施工),如图7所示,既增加加固区3的宽度,又提高加固区3的承载能力。
(3)当各进钻孔成型半径相等且进钻孔沿施工通道的延伸方向排布,如图8所示,各进钻孔内喷射形成的加固区3相互交叠,使施工通道1的加固区3连成整体并形成连续性的非直形通道。根据施工通道1的需要,加固区3增大宽度范围,即喷射两排以上加固区3(可使用双轴钻杆或多轴钻杆同时施工),既增加加固区3的宽度,又提高加固区3的承载能力。
加固区3厚度通过弱承载层2土质、填充剂配方及需要承载的重量计算得出,使加固区3达到足够的承载支撑力。为了适应复杂的土质条件,加固区3根据地质情况调整为不同厚度,不同的厚度的加固区3结合填充剂配方满足施工机械4的通行要求即可,如施工通道4原土体具有较强承载力,则其上制造的加固区3厚度可较薄,大于或等于0.1m,如施工通道4原土体具有的承载力较弱,则其上制造的加固区3厚度则需要增加到合适厚度,以满足施工机械4的通行要求。为了便于人员及施工机械4的顺利通行,加固区3的宽度大于或等于0.5m,如通行大型施工机械,则适当加宽加固区3到合适的宽度,满足通行。
如通常施工机械4通行荷载为200KN/m2,而很多软土地区承载力在100KN/m2左右,常规施工机械4无法在其上直接通行,采用本实施例强化方法,可在地表深度1m范围内对土体进行加固,使其承载力达到200KN/m2以上,即可满足施工机械4正常通行要求。
根据施工通道1处土质及进场施工机械4重量确定填充剂的配方,使混有填充剂的加固区3硬化后能达到足够支撑力以支撑施工机械4的重量,避免地表下沉。本实施例的整体式施工通道加固结构的顶部与地面相平,便于施工机械4的通行。
施工通道1加固强化后分别为如图1中B所示的施工工地周边施工机械通行路径、如图2中B所示的施工工地中部施工机械通行路径及如图3中B所示基坑底面的施工机械通行路径;另外根据需要,这三种施工通道1可两两相互连成整体加固结构或三者均相连形成整体加固结构,提供更强的承载支撑能力。
本实施例提供的施工通道1强化方法适用于土体为黏土、粉质黏土等弱承载层,这类弱承载层的施工工地在施工时,软弱土体影响或阻碍施工机械或人员的正常通行,通过在施工工地中部及周边建立加固的施工通道1,以改变土体特性使之满足施工机械4以及人员通行要求,从而为施工作业创造有利条件,加快施工进度。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在不发挥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各实施例中的部分技术方案或整体技术方案经适当相互组合、各实施例中的部分技术方案或整体技术方案和现有常规技术手段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整体式施工通道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式施工通道加固结构包括两个以上两两相邻接的土体改善加固块,并且土体改善加固块以无间隙组合方式沿施工通道的延伸方向排列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施工通道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式施工通道加固结构的顶部与地面相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施工通道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体改善加固块包括柱形旋喷桩或柱形搅拌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体式施工通道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柱形旋喷桩或柱形搅拌桩的喷射成型半径大于相邻两个进钻孔中心距的一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整体式施工通道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柱形旋喷桩或柱形搅拌桩的进钻孔在地面上呈错列排布;
或者,柱形旋喷桩或柱形搅拌桩的进钻孔在地面上呈顺列排布;
或者,柱形旋喷桩或柱形搅拌桩的进钻孔在地面上沿施工通道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
或者,柱形旋喷桩或柱形搅拌桩的进钻孔在地面上呈无序或连续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施工通道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施工通道包括施工工地周边施工机械通行路径、施工工地中部地面施工机械通行路径及基坑底面的施工机械通行路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整体式施工通道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工地周边施工机械通行路径、施工工地中部地面施工机械通行路径及基坑底面的施工机械通行路径中任两者或三者相连接成一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施工通道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式施工通道加固结构的厚度满足施工机械的通行要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整体式施工通道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式施工通道加固结构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1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施工通道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式施工通道加固结构的宽度满足施工机械的通行要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997748 | 2018-11-30 | ||
CN2018219977483 | 2018-11-30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429104U true CN209429104U (zh) | 2019-09-24 |
Family
ID=67971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2106046.8U Active CN209429104U (zh) | 2018-11-30 | 2018-12-15 | 一种整体式施工通道加固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429104U (zh) |
-
2018
- 2018-12-15 CN CN201822106046.8U patent/CN20942910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21118B (zh) | 一种深厚层松软土地区的桥路过渡段路基结构 | |
CN103821060B (zh) | 一种既有高速公路软基处治技术的施工方法 | |
CN107419630A (zh) | 一种有效控制工后沉降的软土地基高填方路堤及施工方法 | |
CN108560349A (zh) | 软土地区高路堤支挡结构 | |
CN206902488U (zh) | 一种有效控制工后沉降的软土地基高填方路堤 | |
CN108560542A (zh) | 一种废旧轮胎包覆建渣的双向增强体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6758623B (zh) | 一种无筋轻质土台背的填筑方法 | |
CN106930300A (zh) | 一种土工合成材料增强土面层的边坡防护体系及施工方法 | |
CN105350513A (zh) | 一种新型端承型复合加固地基施工方法 | |
CN103437337A (zh) | 一种采用换填垫层方式加固软土地基的方法 | |
CN111305219A (zh) | 基于基坑跳挖与拱盖转换的既有隧道跨越体系及施工方法 | |
CN104480956B (zh) | 一种小直径模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 | |
CN104594371A (zh) | 一种已有基础底板的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4746512B (zh) | 一种水泥土劲性复合桩及其成桩方法 | |
CN209429104U (zh) | 一种整体式施工通道加固结构 | |
CN205314083U (zh) | 一种新型大直径复合结构桩加固地基 | |
CN203270559U (zh) | 一种螺杆桩桩网结构复合地基的路基结构 | |
CN202787246U (zh) | 一种柔性桩与排水体同体组合桩 | |
CN106958176A (zh) | 快速预制拼装式软基处理方法 | |
CN218842755U (zh) | 一种岩溶地基的高强复合土工合成材料加筋褥垫层结构 | |
CN110952530A (zh) | 用于软土地基的碎石桩 | |
CN114164726B (zh) | 一种局部深开挖回填结构性路基及快速施工方法 | |
CN107524144B (zh) | 一种用于隧道开挖前软土地基的加固系统及加固方法 | |
CN105544502A (zh) | 一种新型深厚软土地基加固桩施工工法 | |
CN115613412A (zh) | 一种桩网式路基组合结构及施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