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26379U - 号码管机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号码管机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26379U
CN209426379U CN201821905340.9U CN201821905340U CN209426379U CN 209426379 U CN209426379 U CN 209426379U CN 201821905340 U CN201821905340 U CN 201821905340U CN 209426379 U CN209426379 U CN 2094263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p
capacitor
pin
number marking
marking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0534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浩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Chipje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Jin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Jinx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Jinxin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263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263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号码管机控制系统。号码管机控制系统包括:人机交互装置、控制装置、继电器装置、电机驱动装置以及打印头驱动装置,控制装置与人机交互装置、继电器装置、电机驱动装置以及打印头驱动装置电连接,继电器装置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将送料轮气缸下压和色带气缸下压,电机驱动装置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驱动走管电机与卷色带电机以相同的线速度带动号码管移动,打印头驱动装置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依据打印指令在对应的打印参数在号码管预设打印位置打印。通过继电器装置控制送料轮气缸以及色带气缸,能够避免控制延时,并且能够在防止打印以及切割时出现误差,进一步的使气缸的运作控制的更加的精准。

Description

号码管机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号码管打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号码管机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线号印字机又称线号打印机,简称号码管机、打号机。号码管机可在PVC套管、热缩管、不干胶标签等材料上打印字符,用于电控、配电设备二次线标识,并逐渐成为电控、配电设备及综合布线工程配线标识的专用设备,满足电厂、电气设备厂、变电站、电力行业电线区分标志标识的需要。号码管机包括电机、打印头、色带、墨袋、码管传送带等部件。
目前的传统技术,通过号码管机完成套管上标识的打印,其中号码管机中的电机以及气缸均是通过驱动组件进行驱动。其控制效果差,并且可能在驱动的过程中出现延时,导致整体的打印以及切割出现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打控制效果差,驱动出现延时导致打印以及切割出现误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号码管机控制系统、号码管机以及自动线束机。
一种号码管机控制系统,包括人机交互装置、控制装置、继电器装置、电机驱动装置以及打印头驱动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人机交互装置、所述继电器装置、所述电机驱动装置以及所述打印头驱动装置电连接,所述人机交互装置接收用户打印指令并将所述打印指令传送至所述控制装置,所述继电器装置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将送料轮气缸下压和色带气缸下压,所述电机驱动装置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驱动走管电机与卷色带电机以相同的线速度带动号码管移动,所述打印头驱动装置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依据所述打印指令在对应的打印参数在号码管预设打印位置打印,其中,控制装置包括单片微型计算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打印头完成对号码管的打印时,所述继电器装置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将切刀气缸下压对打印完成的号码管进行切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号码管机控制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的传感器装置;所述人机交互装置接收用户装料指令并将所述装料指令传送至控制装置,所述继电器装置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将送料轮气缸上抬以及色带气缸上抬;传感器装置检测号码管是否到达送料导管前端并将检测信号传输至控制装置;所述继电器装置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将送料轮气缸下压;所述电机驱动装置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驱动走管电机转动将号码管输送至预设打印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号码管机控制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的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用于所述号码管机控制系统与外部控制终端进行信息交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信装置至少包括第一通信串口和不同于所述第一通信串口的第二通信串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串口为RS485串口,包括SP3485芯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二极管以及第二二极管;所述SP3485芯片的电源引脚依次连接有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以及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地;所述SP3485芯片的第一驱动器输出/接收器输入引脚依次连接有第三电阻、第五电阻以及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地;所述SP3485芯片的第一驱动器输出/接收器输入引脚还和所述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的连接点连接;所述SP3485芯片的接地引脚接地;所述第四电阻一端与所述SP3485芯片的接地引脚连接,另一端和第三电阻与第五电阻的连接点连接;所述SP3485芯片的第二驱动器输出/接收器输入引脚和第四电阻与第五电阻的连接点连接;及/或所述第二通信串口为RS232串口,包括:MAX323芯片、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所述MAX323芯片的第一电容正端子引脚通过第一电容与所述MAX323芯片的第一电容负端子引脚连接;所述MAX323芯片的第二电容正端子引脚通过第二电容与所述MAX323芯片的第二电容负端子引脚连接;所述MAX323芯片的电源引脚连接3.3V电源;所述MAX323芯片的电荷泵正电压引脚通过第三电容连接3.3V电源;所述MAX323芯片的电荷泵负电压引脚通过第四电容接地,所述第四电容接地的一端通过第五电容连接3.3V电源;所述MAX323芯片的第一发送器输出引脚依次连接有第六电阻以及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地;所述MAX323芯片的第一接收器输入引脚依次连接有第七电阻以及第四二极管,所述第四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号码管机控制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的存储装置,所述存储装置存储有预先设置的打印参数以及打印素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存储装置包括:存储卡芯片、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六电容;所述存储卡芯片的数据3引脚依次连接有第八电阻以及第六电容,所述第六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存储卡芯片的指令引脚通过第九电阻和第八电阻与第六电容的连接点连接;所述存储卡芯片的时钟引脚通过第十电阻和第八电阻与第六电容的连接点连接;所述存储卡芯片的数据1引脚通过第十一电阻和第八电阻与第六电容的连接点连接;所述存储卡芯片的电源引脚接3.3V电源;所述存储卡芯片的接地引脚接地;所述存储卡芯片的CD引脚通过第十二电阻接3.3V电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号码管机控制系统还包括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提供所述号码管机控制系统工作所需的电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装置包括:LM2576芯片、AMS1117芯片、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十一电容、第十二电容、第十三电容、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电感、第十三电阻以及第十四电阻;所述LM2576芯片的输入电压引脚连接12V电源;所述LM2576芯片的控制引脚通过第五二极管连接12V电源;所述LM2576芯片的输入电压引脚与LM2576芯片的控制引脚分别并联有第七电容以及第八电容;所述LM2576芯片的接地引脚接地;所述LM2576芯片的稳压输出引脚依次连接有电感以及第九电容,所述第九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LM2576芯片的稳压输出引脚通过第六二极管接地;所述LM2576芯片的反馈引脚与所述AMS1117芯片的输入电压引脚连接;所述LM2576芯片的反馈引脚和电感与第九电容的连接点连接;所述LM2576芯片的反馈引脚通过第十电容接地;所述LM2576芯片的反馈引脚通过第十三电阻以及第一发光二极管接地;所述AMS1117芯片的输入电压引脚通过第十一电容接地;所述AMS1117芯片的接地引脚接地;所述AMS1117芯片的输出电压引脚依次通过第十四电阻以及第二发光二极管接地;所述AMS1117芯片的输出电压引脚分别通过第十二电容以及第十三电容接地。
一种号码管机,包括上述任一种的号码管机控制系统;还包括打印头、送料轮、色带、切刀、走管轮、色带轮、气缸以及电机;所述气缸包括:送料轮气缸、色带气缸以及切刀气缸;所述电机包括:走管电机以及卷色带电机;所述打印头与所述号码管机控制系统的打印头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送料轮气缸、色带气缸以及切刀气缸与所述号码管机控制系统的继电器装置连接;所述走管电机以及卷色带电机与所述号码管机控制系统的电机驱动装置连接。
一种自动线束机,包括上述的号码管机;所述号码管机还包括:开关量输入输出装置;所述自动线束机还包括:控制主机以及线束装置;开关量输入输出装置,用于号码管机与控制主机进行信息交互;号码管机,在对号码管完成打印后,通过所述开关量输入输出装置向所述控制主机传输打印完成信号,并将打印完成的号码管套设至线束装置中相应的线上;控制主机,与所述号码管机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打印完成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主机,还用于根据打印完成信号生成切割控制指令,并将所述切割控制指令传输至号码管机;号码管机,还用于通过所述开关量输入输出装置接收所述切割控制指令,并对线束装置中套设至相应线上的号码管套进行切割。
一种号码管标记打印方法,人机交互装置获取用户输入的打印指令,并将打印指令传输至控制装置,所述打印指令包括对应的打印参数;控制装置接收所述打印指令,并根据所述打印指令生成第一控制指令,将所述第一控制指令依次发送至继电器装置、电机驱动装置以及打印头驱动装置;继电器装置接收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控制送料轮气缸下压和色带气缸下压;电机驱动装置接收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并根据第一控制指令驱动走管电机与卷色带电机以相同的线速度带动号码管移动;打印头驱动装置接收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并根据第一控制指令以与所述打印指令对应的打印参数在号码管预设打印位置打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打印头驱动装置接收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并根据第一控制指令以与所述打印指令对应的打印参数在号码管预设打印位置打印之后还包括:所述控制装置生成第二控制指令,并将所述第二控制指令发送至继电器装置;所述继电器装置根据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控制切刀气缸对打印完成的号码管进行切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人机交互装置,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打印指令,并将打印指令传输至控制装置之前还包括:所述人机交互装置获取用户输入的装料指令,并将装料指令传输至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接收所述装料指令,并根据所述装料指令生成第三控制指令,将所述第三控制指令传输至继电器装置,通过所述继电器装置控制送料轮气缸上抬以及色带气缸上抬;传感器装置实时检测号码管是否到达送料导管前端,并将检测信号传输至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接收所述检测信号,并根据所述检测信号生成第四控制指令,将所述第四控制指令传输至继电器装置以及电机驱动装置,通过所述继电器装置控制送料轮气缸下压;并通过所述电机驱动装置,驱动走管电机转动将号码管输送至预设打印位置。
上述号码管机控制系统,包括人机交互装置、控制装置、继电器装置、电机驱动装置以及打印头驱动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人机交互装置、所述继电器装置、所述电机驱动装置以及所述打印头驱动装置电连接。通过继电器装置控制送料轮气缸以及色带气缸,能够避免控制延时,并且能够在防止打印以及切割时出现误差,进一步的使气缸的运作控制的更加的精准。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号码管机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RS485串口的电路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RS232串口的电路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存储装置的电路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电源装置的电路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号码管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自动线束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号码管标记打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人机交互装置110、控制装置120、继电器装置130、电机驱动装置140、打印头驱动装置150、传感器装置160、通信装置170、存储装置180、电源装置190、打印头210、走管轮220、号码管230、送料导管240、色带250、色带盒260、传感器270、切刀280、号码管机200、控制主机300、线束装置400、第一电阻R11、第二电阻R12、第三电阻R13、第四电阻R14、第五电阻R15、第六电阻R9、第七电阻R10、第八电阻R16、第九电阻R17、第十电阻R18、第十一电阻R19、第十二电阻R21、第十三电阻R3、第十四电阻R4、第一二极管D7、第二二极管D8、第三二极管D5、第四二极管D6、第五二极管D1、第六二极管D2、第一发光二极管D3、第二发光二极管D4、第一电容C8、第二电容C10、第三电容C9、第四电容C11、第五电容C7、第六电容C19、第七电容C2、第八电容C3、第九电容C4、第十电容E1、第十一电容C6、第十二电容E2、第十三电容C5、电感L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请参阅图1,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号码管机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一种号码管机控制系统,包括人机交互装置、控制装置、继电器装置、电机驱动装置以及打印头驱动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人机交互装置、所述继电器装置、所述电机驱动装置以及所述打印头驱动装置电连接,所述人机交互装置接收用户打印指令并将所述打印指令传送至所述控制装置,所述继电器装置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将送料轮气缸下压和色带气缸下压,所述电机驱动装置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驱动走管电机与卷色带电机以相同的线速度带动号码管移动,所述打印头驱动装置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依据所述打印指令在对应的打印参数在号码管预设打印位置打印,其中,控制装置包括单片微型计算机。
具体地,人机交互装置110为触控屏。触控屏用于进行界面显示以及人机交互,具体地,其能够显示号码管机的运行状态以及打印参数等,另外,还允许用户直接触控显示界面进行打印参数设置等。人机交互装置110在号码管打印之前,首先获取用户输入的号码管打印参数;其中,号码管打印参数包括:单管长度、字符大小、字符间距、字符方向、字符修饰、字符长度、字符位于号码管的起始位置以及字符深度。其中打印参数可以由触控屏获取,也可以利用USB输入接口将打印参数导入存储装置180。同时人机交互装置110上可以设置打印字符的宽度、高度、字间距以及打印深度,其中打印深度越大,字符越粗越深,深度越小,字符越细小。此外,还可以设置打印字符的方向(例如横版、竖版、正序、反序),也可以做到选择性的设置打印文字的外边框、文字下划线等。另外可以定制输入法,进而输入法实现中英文及特殊符号输入。当人机交互装置110设置好打印参数或通过USB输入接口导入打印参数后,人机交互装置110实时获取用户输入的打印指令,并将其传输至控制装置120。控制装置120可以为单片微型计算机(又称单片机)。控制装置120根据打印指令生成第一控制指令,并将第一控制指令依次分发至继电器装置130、电机驱动装置140以及打印头驱动装置150,也就是继电器装置130、电机驱动装置140以及打印头驱动装置150依次执行第一控制指令。继电器装置130中包括多个继电器。其中,继电器装置130主要控制气缸的动作,气缸包括:送料轮气缸、色带气缸以及切刀气缸。当继电器装置130接收到第一控制指令后,控制送料轮气缸下压和色带气缸下压。电机驱动装置140用于驱动电机运动,其中电机包括:走管电机以及卷色带电机。电机的驱动利用三极管进行驱动。当电机驱动装置140接收到第一控制指令后,驱动走管电机与卷色带电机以相同的线速度带动号码管移动。打印头驱动装置150用于接收控制装置120的信号并将信号传输至打印头进而驱动打印头工作。当打印头驱动装置150接收到第一控制指令后以预设打印参数在号码管预设打印位置打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打印头完成对号码管的打印后,所述继电器装置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将切刀气缸下压对打印完成的号码管进行切割。
具体地,打印头在打印头驱动装置150的驱动下,在号码管的预设位置进行打印。控制装置120实时监控打印头是否完成打印任务。当控制装置120检测到打印头完成对号码管的打印后,生成第二控制指令,并将其发送至继电器装置130,继电器装置130控制切刀气缸对打印完成的号码管进行切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号码管机控制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的传感器装置;所述人机交互装置接收用户装料指令并将所述装料指令传送至控制装置,所述继电器装置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将送料轮气缸上抬以及色带气缸上抬;传感器装置检测号码管是否到达送料导管前端并将检测信号传输至控制装置;所述继电器装置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将送料轮气缸下压;所述电机驱动装置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驱动走管电机转动将号码管输送至预设打印位置。
具体地,在进行号码管的打印之前,除了需要设定打印参数之外,还需要对号码管机进行装料。其中装料就是指向号码管机内装填号码管。首先人机交互装置110在进行号码管打印之前,实时获取用户输入的装料指令,并将装料指令传输至控制装置120。控制装置120在接收所述装料指令后,根据所述装料指令生成第三控制指令,将所述第三控制指令传输至继电器装置130。继电器装置130接收所述第三控制指令,并根据所述第三控制指令控制送料轮气缸上抬以及色带气缸上抬。使号码管能够放入号码管机内,传感器装置160,与所述控制装置120连接,用于实时检测号码管是否到达送料导管前端,也就是实时检测号码管是否放入号码管机,并且放入的号码管的端部是否在送料导管的前端,并将检测信号传输至控制装置120。控制装置120,接收所述检测信号,并根据所述检测信号生成第四控制指令,将所述第四控制指令传输至继电器装置130以及电机驱动装置140。继电器装置130,接收所述第四控制指令,并根据所述第四控制指令控制送料轮气缸下压;电机驱动装置140,还用于接收所述第四控制指令,并根据所述第四控制指令驱动走管电机转动将号码管输送至预设打印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打印指令还包括号码管打印模式。人机交互装置110还用于在号码管打印之前,获取用户输入的号码管打印模式;其中,号码管打印模式包括:单次打印模式以及连续打印模式。单一打印模式为只进行一次打印切割,连续打印模式为连续进行多次交替打印切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号码管机控制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的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用于所述号码管机控制系统与外部控制终端进行信息交互。通信装置170包括串口和网口,用于传输数据并与外部终端进行信息交互,数据传输。其中外部终端可以为手机、iPad、电脑等终端。通过外部终端远程向号码管机发送控制指令,进一步达到控制号码管机的目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信装置的串口至少包括第一通信串口和不同于所述第一通信串口的第二通信串口。
如图2所示,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RS485串口的电路图。所述第一通信串口为RS485串口,包括:SP3485芯片、第一电阻R11、第二电阻R12、第三电阻R13、第四电阻R14、第五电阻R15、第一二极管D7以及第二二极管D8;所述SP3485芯片的电源引脚依次连接有第一电阻R11、第二电阻R12以及第一二极管D7,所述第一二极管D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SP3485芯片的第一驱动器输出/接收器输入引脚依次连接有第三电阻R13、第五电阻R15以及第二二极管D8,所述第二二极管D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SP3485芯片的第一驱动器输出/接收器输入引脚还和所述第一电阻R11与第二电阻R12的连接点连接;所述SP3485芯片的接地引脚接地;所述第四电阻R14一端与所述SP3485芯片的接地引脚连接,另一端和第三电阻R13与第五电阻R15的连接点连接;所述SP3485芯片的第二驱动器输出/接收器输入引脚和第四电阻R14与第五电阻R15的连接点连接。
如图3所示,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RS232串口的电路图。所述第二通信串口为RS232串口,包括:MAX323芯片、第六电阻R9、第七电阻R10、第三二极管D5、第四二极管D6、第一电容C8、第二电容C10、第三电容C9、第四电容C11、第五电容C7;所述MAX323芯片的第一电容正端子引脚通过第一电容C8与所述MAX323芯片的第一电容负端子引脚连接;所述MAX323芯片的第二电容正端子引脚通过第二电容C10与所述MAX323芯片的第二电容负端子引脚连接;所述MAX323芯片的电源引脚连接3.3V电源;所述MAX323芯片的电荷泵正电压引脚通过第三电容C9连接3.3V电源;所述MAX323芯片的电荷泵负电压引脚通过第四电容C11接地,所述第四电容C11接地的一端通过第五电容C7连接3.3V电源;所述MAX323芯片的第一发送器输出引脚依次连接有第六电阻R9以及第三二极管D5,所述第三二极管D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MAX323芯片的第一接收器输入引脚依次连接有第七电阻R10以及第四二极管D6,所述第四二极管D6的另一端接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号码管机控制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的存储装置,所述存储装置存储有预先设置的打印参数以及打印素材,等待所述控制装置120调用。存储装置180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以及SD卡存储器,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用于存储人机交互装置110预先设置的打印参数或通过USB输入接口导入打印参数。SD卡存储器用于存储打印素材,也就是存储打印相关的图片信息。存储装置180中的历史工作数据可以通过USB输入接口导出,也可以通过USB输入接口导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存储装置的电路图。所述存储装置包括:存储卡芯片、第八电阻R16、第九电阻R17、第十电阻R18、第十一电阻R19、第十二电阻R21、第六电容C19;所述存储卡芯片的数据3引脚依次连接有第八电阻R16以及第六电容C19,所述第六电容C19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存储卡芯片的指令引脚通过第九电阻R17和第八电阻R16与第六电容C19的连接点连接;所述存储卡芯片的时钟引脚通过第十电阻R18和第八电阻R16与第六电容C19的连接点连接;所述存储卡芯片的数据1引脚通过第十一电阻R19和第八电阻R16与第六电容C19的连接点连接;所述存储卡芯片的电源引脚接3.3V电源;所述存储卡芯片的接地引脚接地;所述存储卡芯片的CD引脚通过第十二电阻R21接3.3V电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号码管机控制系统还包括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分别为所述人机交互装置、控制装置、继电器装置、电机驱动装置、打印头驱动装置、传感器装置、通信装置以及存储装置提供电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电源装置的电路图。所述电源装置包括:LM2576芯片、AMS1117芯片、第七电容C2、第八电容C3、第九电容C4、第十电容E1、第十一电容C6、第十二电容E2、第十三电容C5、第五二极管D1、第六二极管D2、第一发光二极管D3、第二发光二极管D4、电感L1、第十三电阻R3以及第十四电阻R4;所述LM2576芯片的输入电压引脚连接12V电源;所述LM2576芯片的控制引脚通过第五二极管D1连接12V电源;所述LM2576芯片的输入电压引脚与LM2576芯片的控制引脚分别并联有第七电容C2以及第八电容C3;所述LM2576芯片的接地引脚接地;所述LM2576芯片的稳压输出引脚依次连接有电感L1以及第九电容C4,所述第九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LM2576芯片的稳压输出引脚通过第六二极管D2接地;所述LM2576芯片的反馈引脚与所述AMS1117芯片的输入电压引脚连接;所述LM2576芯片的反馈引脚和电感L1与第九电容C4的连接点连接;所述LM2576芯片的反馈引脚通过第十电容E1接地;所述LM2576芯片的反馈引脚通过第十三电阻R3以及第一发光二极管D3接地;所述AMS1117芯片的输入电压引脚通过第十一电容C6接地;所述AMS1117芯片的接地引脚接地;所述AMS1117芯片的输出电压引脚依次通过第十四电阻R4以及第二发光二极管D4接地;所述AMS1117芯片的输出电压引脚分别通过第十二电容E2以及第十三电容C5接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人机交互装置110包括:参数设置界面、报警显示界面以及工作状态实时显示界面。其中,参数设置界面中显示有:字符设计、打印设置、动作设置、历史记录查询、历史记录导出、配方查询及配方导入导出等。报警显示界面中显示有:电机异常报警、堵料报警、无料报警、动作异常报警及通信异常报警等。工作状态实时显示界面中显示有:系统时间、工作模式、打印相关设置数据、各电机运行状态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以打印模式为单次打印模式进行举例说明:首先在人机交互装置110上通过打印设置页面以及工作状态页面,设置单管长度、需要打印的字符的大小以及需要打印的字符的深度。在工作状态页面,设置每段号码管的长度、字符位于号码管的起始位置以及需要打印的字符内容。还可以在人机交互装置110上选择打印模式,也就是选择单次打印模式或连续打印模式。其中单管长度、需要打印的字符的大小、需要打印的字符的深度、每段号码管的长度、字符位于号码管的起始位置以及需要打印的字符内容可以通过USB输入接口导入。
在设置好打印参数之后,在人机交互装置110上获取用户用户输入的装料指令,并将装料指令发送至控制装置120,控制装置120根据装料指令生成第三控制指令,分别传输至继电器装置130。继电器装置130分别与送料轮气缸以及色带气缸连接。继电器装置130根据第三控制指令控制送料轮气缸上抬以及色带气缸上抬。当送料轮气缸以及色带气缸上抬后,人工将需要被打印的号码管穿入送料导管中。传感器装置160实时检测穿入送料导管中的号码管是否到达送料导管前端。但号码管达到送料导管前端后,向控制装置120发送检测信号,控制装置120根据检测信号生成第四控制指令,并将第四控制指令传输至继电器装置130以及电机驱动装置140。继电器装置130根据第四控制指令将送料轮气缸下压,以使送料轮下压。电机驱动装置140驱动走管电机开始工作,走管电机带动走管轮将等待被打印的号码管送到预设打印位置。
在将号码管送到预设打印位置后,在人机交互装置110上获取用户用户输入的打印指令,并传输给控制装置120,控制装置120根据打印指令生成第一控制指令,将第一控制指令依次发送至继电器装置130、电机驱动装置140以及打印头驱动装置150。控制装置120根据第一控制指令控制继电器装置130闭合,进而驱动送料轮气缸下压以及色带气缸下压,将色带和需要被打印的空白号码管下压至压紧后,电机驱动装置140根据第一控制指令驱动走管电机和卷色带电机以相同的速度工作。同时打印头驱动装置150根据第一控制指令驱动打印头在空白号码管的预设打印位置进行打印。在完成对空白号码管的打印后,将打印完成的号码管送至切刀位置,同时控制装置120生成第二控制指令,并将其传输至继电器装置130,继电器装置130根据第二控制指令驱动切刀气缸下压完成对号码管的切割。切割完成后,控制装置120生成第五控制指令,并发送至电器驱动装置,电机驱动装置140根据第五控制指令驱动走管电机将切割后的空白号码管退回到指定位置。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5个传感器,并且包括3个输入信号以及2个输出信号,都是低电平有效,输入信号低电平表示装置准备开始工作,输出信号低电平表示装置完成工作。其中,通信装置的串口可以选用RS485和RS232串口。所述号码管机控制系统还可以包括一个以太网接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以打印模式为连续打印模式进行举例说明:连续打印模式中的第一次打印的操作步骤与单次打印模式相同,在此不再进行赘述。当第一次打印完成并切割将空白号码管退回到指定位置后,等待控制装置120的下一次打印指令。在接收到下一次打印指令后,进行后续打印。在号码管机的存储装置180中存储有数据,可以是通过人机交互装置110进行输入存储,也可以通过USB输入接口导入存储。此时,号码管机可能会进行一下三种操作:1.外部设备向号码管机发送打印数据,在第一次进行打印后,号码管机如果接收到新的打印数据,则根据新的打印数据进行后续打印;号码管机如果没有接收到新的打印数据,则会一直根据第一次打印的打印数据进行打印。2.外部设备没有向号码管机发送打印数据,号码管机则根据存储装置180中的打印数据进行号码管的打印。3.外部设备没有向号码管机发送打印数据,号码管机的存储装置180中也没有存储打印数据,则号码管机进行空白打印。
上述号码管机控制系统,包括人机交互装置、控制装置、继电器装置、电机驱动装置以及打印头驱动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人机交互装置、所述继电器装置、所述电机驱动装置以及所述打印头驱动装置电连接。通过继电器装置控制送料轮气缸以及色带气缸,能够避免控制延时,并且能够在防止打印以及切割时出现误差,进一步的使气缸的运作控制的更加的精准。并且通过根据用户输入的打印指令,将预先设置的多种打印参数打印至号码管预设位置,能够在号码管上进行多种字符的打印,进一步能够更好的区分多组号码管。
请参阅图6,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号码管机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一种号码管机,包括上述任一种所述的号码管机控制系统;还包括打印头210、送料轮、色带250、切刀280、走管轮220、色带轮、气缸以及电机;所述气缸包括:送料轮气缸、色带气缸以及切刀气缸;所述电机包括:走管电机以及卷色带电机;所述打印头210与所述号码管机控制系统的打印头驱动装置150连接;所述送料轮气缸、色带气缸以及切刀气缸与所述号码管机控制系统的继电器装置连接;所述走管电机以及卷色带电机与所述号码管机控制系统的电机驱动装置连接。色带250放置在色带盒260内。号码管230穿过所述送料导管240到达打印头210位置。传感器270检测号码管230是否到达送料导管240前端。
请参阅图7,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自动线束机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一种自动线束机,包括上述的号码管机200;所述号码管机200还包括:开关量输入输出装置;所述自动线束机还包括:控制主机300以及线束装置400;开关量输入输出装置,用于号码管机200与控制主机300进行信息交互;号码管机200,在对号码管完成打印后,通过所述开关量输入输出装置向所述控制主机300传输打印完成信号,并将打印完成的号码管套设至线束装置400中相应的线上;控制主机300,与所述号码管机200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打印完成信号。控制主机300,还用于根据打印完成信号生成切割控制指令,并将所述切割控制指令传输至号码管机200;号码管机200,还用于通过所述开关量输入输出装置接收所述切割控制指令,并对线束装置400中套设至相应线上的号码管套进行切割。
具体地,开关量输入输出装置包括:信号输入接口以及信号输出接口。信号输入接口用于自动启动打印信号的输入、启动切刀信号的输入、各部位的限位信号的输入、检测色带信号的输入以及检测号码管等传感器信号的输入。信号输出接口用于向外部设备输出报警信号、完成打印信号、完成切刀信号等。
在进行号码管机200、控制主机300以及线束装置400的联机操作时,号码管机200将打印好的号码管传输至预设位置。向控制主机300发送打印完成信号并将到达指定位置的号码管套设在线束装置中相应的导线上。在套设完成后,控制主机300根据打印完成信号生成切割控制指令,并通过开关量输入输出装置将切割控制指令传输至号码管机200。号码管机200根据切割控制指令,利用切刀进行号码管的切割,切割完成的号码管被线束设备接收再进行后续的操作。控制主机300用于控制号码管机200。也就是控制主机300控制号码管机200在指定的位置进行打印以及切割。
请参阅图8,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号码管标记打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提供了一种号码管标记打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2,人机交互装置获取用户输入的打印指令,并将打印指令传输至控制装置。
具体地,所述打印指令包括对应的打印参数。人机交互装置获取用户输入的号码管打印参数。其中,号码管打印参数包括:单管长度、字符大小、字符间距、字符方向、字符修饰、字符长度、字符位于号码管的起始位置以及字符深度。在进行号码管的打印之前,还需要进行号码管的装料操作。人机交互装置获取用户输入的装料指令,并将装料指令传输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所述装料指令生成第三控制指令,将所述第三控制指令传输至继电器装置以及电机驱动装置;继电器装置根据所述第三控制指令控制送料轮气缸上抬以及色带气缸上抬;传感器装置实时检测号码管是否到达送料导管前端,并将检测信号传输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检测信号生成第四控制指令,将所述第四控制指令传输至继电器装置以及电机驱动装置;继电器装置根据所述第四控制指令控制送料轮气缸下压;电机驱动装置根据并根据所述第四控制指令驱动走管电机转动将号码管输送至预设打印位置。在进行号码管的打印之前,还需要进行获取打印模式。所述打印指令还包括号码管打印模式;其中,号码管打印模式包括:单次打印模式以及连续打印模式。
步骤S104,控制装置接收所述打印指令,并根据所述打印指令生成第一控制指令,将所述第一控制指令依次发送至继电器装置、电机驱动装置以及打印头驱动装置。
步骤S106,继电器装置接收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控制送料轮气缸下压和色带气缸下压。
步骤S108,电机驱动装置接收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并根据第一控制指令驱动走管电机与卷色带电机以相同的线速度带动号码管移动。
步骤S110,打印头驱动装置接收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并根据第一控制指令以与所述打印指令对应的打印参数在号码管预设打印位置打印。
具体地,在完成打印之后,控制装置生成第二控制指令,并将所述第二控制指令发送至继电器装置;继电器装置接收所述第二控制指令,并根据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控制切刀气缸对打印完成的号码管进行切割。
上述号码管机可以打印ASCII表中全部字符,并且可以定制部分中文词组或特殊符号,采用电脑编辑文本文件通过USB导入的方式实施。还可以对打印字符的宽度、高度以及字间距进行设置。通过设置打印深度调节字符的粗细,深度越大,字符越粗越黑;深度越小,字符越细越小。还能够调整打印字符的方向,例如:横版、竖版、正序以及逆序等。还可以对打印字符设置文字边框和文字下划线,并且能够进行多行打印。在存储装置中可以存储200个打印内容,以供随时调取。
上述号码管机具有一键切断和一键执行等功能。还可以设置每段号码管的长度以及打印字符在被打印号码管上的起始位置。还可以对号码管机的打印速度进行调整,还能够对各个动作之间的间隔时间进行调整。在打印色带将要用完时,会进行报警提示。在打印之前还能够对打印模式进行选择,包括单次打印模式以及连续打印模式。
上述号码管机设置有USB接口,可以插入U盘等存储设备,将其中的打印参数等导入号码管机。还设置有3个输出信号2个输入信号分别用于接收报警信号、完成信号、准备信号;接收全自动机的开始信号、复位/清报警信号。还设置有通讯接口,包括:RS485、RS232各一个。
上述号码管机的人机交互装置的屏幕,优选的尺寸为5-7寸、屏幕的分辨率优选的为800*480。通过屏幕进行关键参数的设置需要具有相应的权限。整个控制系统接入统一电压。
上述号码管机控制系统、号码管机以及自动线束机,通过大屏幕进行控制,能够具有更好的人机交互体验,并且可以记录历史打印记录,并对打印记录进行统计,方便用户的使用。进一步的,可使用U盘导入配置好的配方表格直接使用,方便设置,满足客户的定制需求。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号码管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人机交互装置、控制装置、继电器装置、电机驱动装置以及打印头驱动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人机交互装置、所述继电器装置、所述电机驱动装置以及所述打印头驱动装置电连接,所述人机交互装置接收用户打印指令并将所述打印指令传送至所述控制装置,所述继电器装置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将送料轮气缸下压和色带气缸下压,所述电机驱动装置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驱动走管电机与卷色带电机以相同的线速度带动号码管移动,所述打印头驱动装置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依据所述打印指令在对应的打印参数在号码管预设打印位置打印,其中,控制装置包括单片微型计算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号码管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打印头完成对号码管的打印时,所述继电器装置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将切刀气缸下压对打印完成的号码管进行切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号码管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号码管机控制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的传感器装置;
所述人机交互装置接收用户装料指令并将所述装料指令传送至控制装置,所述继电器装置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将送料轮气缸上抬以及色带气缸上抬;传感器装置检测号码管是否到达送料导管前端并将检测信号传输至控制装置;所述继电器装置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将送料轮气缸下压;所述电机驱动装置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驱动走管电机转动将号码管输送至预设打印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号码管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号码管机控制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的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用于所述号码管机控制系统与外部控制终端进行信息交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号码管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至少包括第一通信串口和不同于所述第一通信串口的第二通信串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号码管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通信串口为RS485串口,包括SP3485芯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二极管以及第二二极管;所述SP3485芯片的电源引脚依次连接有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以及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地;所述SP3485芯片的第一驱动器输出/接收器输入引脚依次连接有第三电阻、第五电阻以及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地;所述SP3485芯片的第一驱动器输出/接收器输入引脚还和所述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的连接点连接;所述SP3485芯片的接地引脚接地;所述第四电阻一端与所述SP3485芯片的接地引脚连接,另一端和第三电阻与第五电阻的连接点连接;所述SP3485芯片的第二驱动器输出/接收器输入引脚和第四电阻与第五电阻的连接点连接;及/或
所述第二通信串口为RS232串口,包括:MAX323芯片、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所述MAX323芯片的第一电容正端子引脚通过第一电容与所述MAX323芯片的第一电容负端子引脚连接;所述MAX323芯片的第二电容正端子引脚通过第二电容与所述MAX323芯片的第二电容负端子引脚连接;所述MAX323芯片的电源引脚连接3.3V电源;所述MAX323芯片的电荷泵正电压引脚通过第三电容连接3.3V电源;所述MAX323芯片的电荷泵负电压引脚通过第四电容接地,所述第四电容接地的一端通过第五电容连接3.3V电源;所述MAX323芯片的第一发送器输出引脚依次连接有第六电阻以及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地;所述MAX323芯片的第一接收器输入引脚依次连接有第七电阻以及第四二极管,所述第四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号码管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号码管机控制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的存储装置,所述存储装置存储有预先设置的打印参数以及打印素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号码管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装置包括:存储卡芯片、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六电容;所述存储卡芯片的数据3引脚依次连接有第八电阻以及第六电容,所述第六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存储卡芯片的指令引脚通过第九电阻和第八电阻与第六电容的连接点连接;所述存储卡芯片的时钟引脚通过第十电阻和第八电阻与第六电容的连接点连接;所述存储卡芯片的数据1引脚通过第十一电阻和第八电阻与第六电容的连接点连接;所述存储卡芯片的电源引脚接3.3V电源;所述存储卡芯片的接地引脚接地;所述存储卡芯片的CD引脚通过第十二电阻接3.3V电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号码管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号码管机控制系统还包括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提供所述号码管机控制系统工作所需的电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号码管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装置包括:LM2576芯片、AMS1117芯片、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十一电容、第十二电容、第十三电容、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电感、第十三电阻以及第十四电阻;所述LM2576芯片的输入电压引脚连接12V电源;所述LM2576芯片的控制引脚通过第五二极管连接12V电源;所述LM2576芯片的输入电压引脚与LM2576芯片的控制引脚分别并联有第七电容以及第八电容;所述LM2576芯片的接地引脚接地;所述LM2576芯片的稳压输出引脚依次连接有电感以及第九电容,所述第九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LM2576芯片的稳压输出引脚通过第六二极管接地;所述LM2576芯片的反馈引脚与所述AMS1117芯片的输入电压引脚连接;所述LM2576芯片的反馈引脚和电感与第九电容的连接点连接;所述LM2576芯片的反馈引脚通过第十电容接地;所述LM2576芯片的反馈引脚通过第十三电阻以及第一发光二极管接地;所述AMS1117芯片的输入电压引脚通过第十一电容接地;所述AMS1117芯片的接地引脚接地;所述AMS1117芯片的输出电压引脚依次通过第十四电阻以及第二发光二极管接地;所述AMS1117芯片的输出电压引脚分别通过第十二电容以及第十三电容接地。
CN201821905340.9U 2018-10-31 2018-11-19 号码管机控制系统 Active CN20942637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899579 2018-10-31
CN201821789957 2018-10-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26379U true CN209426379U (zh) 2019-09-24

Family

ID=67968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05340.9U Active CN209426379U (zh) 2018-10-31 2018-11-19 号码管机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263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2255A (zh) * 2018-10-31 2019-04-05 杭州瑾信科技有限公司 号码管机控制系统、号码管机以及自动线束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2255A (zh) * 2018-10-31 2019-04-05 杭州瑾信科技有限公司 号码管机控制系统、号码管机以及自动线束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28518B (zh) 变频器调试系统及方法
TW543280B (en) Wireless engine-generator systems digital assistant
CN108820426B (zh) 一种全自动上线贴标机及贴标方法
CN209426379U (zh) 号码管机控制系统
CN102602131B (zh) 模块化在线数码印后整理系统
CN109582255A (zh) 号码管机控制系统、号码管机以及自动线束机
CN101340096B (zh) 电力无功补偿控制器
CN208376289U (zh) 一种生产配方识别码生成设备
CN202602705U (zh) 基于以太网通信技术的lng加注机及加气站管理系统
CN203573129U (zh) 通用控制器
CN206785277U (zh) 一种多通道安全门
CN108388412A (zh) 打印用印装置及打印用印控制方法、装置、系统
CN201945657U (zh) 列车线缆布线检测装置
CN206323371U (zh) 用于集中器的通信装置
CN211399267U (zh) 加注油控制系统
CN204537299U (zh) 纸币清分网络系统
CN106383674A (zh) 一种3d打印机用智能控制装置
CN212570027U (zh) 一种快速设定参数的遥控器
CN207367258U (zh) 纺织生产管理系统及领袖生产管理系统
CN206162573U (zh) 一种采用射频技术的抗干扰扫描结构
CN210515280U (zh) 一种一体机功能模块管理系统
CN201345051Y (zh) 一种机车触摸显示系统
CN201215659Y (zh) 智能条码扫描打印机
CN205970393U (zh) 丝网印刷的自动油墨配色系统
CN204463192U (zh) 一种车载电子标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14

Address after: Room 602-5, building 3, No. 371, Mingxing Roa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Xiaoshan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Xinli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705, Block E, Hangzhou Bay Information Port, 198 Kaidi Road, Xiao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JINXI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15

Address after: Room 421, floor 4, building 1, No. 1180 Bin'an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CHIPJE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602-5, building 3, No. 371, Mingxing Roa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Xiaoshan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Xinli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