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18055U - 延展式显示屏幕之结构 - Google Patents

延展式显示屏幕之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18055U
CN209418055U CN201920107439.2U CN201920107439U CN209418055U CN 209418055 U CN209418055 U CN 209418055U CN 201920107439 U CN201920107439 U CN 201920107439U CN 209418055 U CN209418055 U CN 2094180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low
shaft
seat
honour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0743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卫
庄皓琳
王正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Kangru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yin Kang Rui Mo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yin Kang Rui Mold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yin Kang Rui Molding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180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180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延展式显示屏幕之结构,系于一主座之至少一侧设有镂空部,该主座内部沿该镂空部二旁侧对称设有二导引组件;至少一驱动组件系组设于该主座内,该驱动组件具有一动力源,能驱使该驱动组件沿该导引组件移动;一挠性屏幕系以至少一侧卷绕于至少一转轴外周侧,该转轴系可转动地设置于该驱动组件旁侧并形成连动,利用该驱动组件连动该转轴沿该导引组件朝向主座外移动,能使该挠性屏幕由该转轴外周侧逐渐释出而向外展开,反之,则由该驱动组件连动该转轴逐渐移入该主座内,且该转轴卷收该挠性屏幕。

Description

延展式显示屏幕之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延展式显示屏幕之结构,尤指一种利用可横移的驱动组件带动转轴移动,以供进行一挠性屏幕的展开及收合之技术手段。
背景技术
应用多个显示器(或显示屏幕)相互并合,以形成较大尺寸规格的大屏幕(或电视墙)结构,达到另一种视讯输出的技术手段,已属习知技艺。例如:台湾第99141387号「可自动切换显示画面之多合一屏幕」专利案,以及第102147287号「依据拼接指令组合显示屏幕之显示设备及其方法」专利案等,皆提供了典型的实施方式。
另于US 2005/008463A1「EXPANDED DISPLAY FOR CELLPHONE,PALM PILOT ORCOMPUTER」、US 7848091 B2「DUAL-SCREEN MOBILE DISPLAY DEVICE」、US 2012/0182295A1「PERSONAL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WITHDEPLOYABLE DISPLAY SYSTEMS FORTHREE DIMENSIONALVISUAL REPRESENTATIONS AND/OR PRIVACY AND METHODSOF USE」等专利案中,也已经揭示了应用复数个可移动的屏幕,配合转轴驱动,使屏幕从收藏位置移动到开展位置的技术手段。
上述参考数据显示了有关习知显示屏幕装置在结构和应用方面的不同设计技艺。但在实际应用上,利用多个显示器(或显示屏幕)并合成一较大尺寸规格的大屏幕(或电视墙)结构,其于各显示器(或显示屏幕)之间难以避免的会产生一间隔,此种纵、横交错的间隔不但会影响该大屏幕(或电视墙)显示内容的完整性,且容易造成观众的视觉疲累,形成一应用上的缺失。
而随着挠(软)性屏幕的技术逐渐成熟,利用大面积挠(软)性屏幕卷收后具有小体积的特点,应可改善上述习知缺失。
有鉴于习见由多个显示器(或显示屏幕)并合形成的大屏幕(或电视墙)结构有上述缺点,实用新型人乃针对该些缺点研究改进之道,终于有本实用新型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延展式显示屏幕之结构,其系将一挠性屏幕的至少一侧卷绕于至少一转轴外周侧,并利用驱动组件带动该转轴进行一往复横移活动,使该挠性屏幕可向外展开或向内收合,藉以在展开后形成一加大面积且完整的显示屏幕,收合后可有效缩小体积及展示面积,以便于收存及携行。
本实用新型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延展式显示屏幕之结构,其具有一可收容驱动组件之主座,且于该主座的至少一旁侧分别设有镂空部,且于对应镂空部上、下方分别设有一导引组件,用以对该驱动组件形成伸展及收合之导引;而该主座外部于该镂空部上、下方分别设有一翼部,该翼部于向内收合时,恰可遮蔽于该镂空部,以对该主座内之组件形成保护;而该等翼部于向外展开时,则可以预设之导滑槽对该转轴的移动形成导引,使该挠性屏幕得以依期待之方向稳定的展开。
本实用新型之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延展式显示屏幕之结构,各该翼部在相对于导滑槽远离该主座的一端分别形成一定位部,且各该定位部可在各翼部向外展开时平伸于该主座二外侧,藉以使该挠性屏幕完全展开后,该转轴可伸入该定位部,而与该主座的前侧(或后侧)保留一弹性偏位空间,既可避免该主座不正常贴触,更可使驱动组件外侧对转轴产生一弹性偏引力,以常态拉引该挠性屏幕形成紧张状态,以有效消除该挠性屏幕因松弛而形成的皱折。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实行的技术手段包括:一中空之主座,具有至少一对外开放之镂空部,该主座内部沿该镂空部旁侧分别对称设有一导引组件;至少一驱动组件,系组设于该主座内,该驱动组件能沿该导引组件移动伸展至该主座之外;一挠性屏幕,系卷绕于至少一转轴外周侧,该转轴系可转动地设置于该驱动组件上可优先移出该主座之旁侧并形成连动,当该驱动组件连动该转轴沿该导引组件向主座外移动,能使该挠性屏幕由该转轴外周侧逐渐释放向外展开。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驱动组件具有一动力源,该动力源系能驱使该驱动组件沿该导引组件移动。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主座具有二相对之第一、二镂空部,该主座内部沿该第一镂空部二旁侧对称设有二正向导引组件,该主座内部沿该第二镂空部二旁侧对称设有与该正向导引组件反向延伸之二反向导引组件;二驱动组件系组设于该主座内,各该驱动组件分别具有一动力源,能驱使该二驱动组件分别沿该正、反向导引组件移动;一挠性屏幕系以二侧分别卷绕于第一、二转轴外周侧,该第一、二转轴系可转动地分别设置于该二驱动组件旁侧并形成连动,当该二驱动组件分别连动该第一、二转轴沿该正、反向导引组件朝向主座外移动,能使该挠性屏幕由该第一、二转轴外周侧逐渐释放而向外展开。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主座于该第一镂空部之二旁侧分别枢设一第一侧翼部,该二第一侧翼部可向内收合,以盖合于该第一镂空部,反之可向外展开,以开放该第一镂空部;另于该第二镂空部之二旁侧分别枢设一第二侧翼部,该二第二侧翼部可向内收合,以盖合于该第二镂空部,反之可向外展开,以开放该第二镂空部。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二第一侧翼部上在收合时朝向第一镂空部的一侧面分别设有一衔接于该正向导引组件旁侧之第一侧导滑槽,当该等第一侧翼部向外水平伸展时,该第一侧导滑槽系能对第一转轴二端形成衔接该正向导引组件的滑动导引;该二第二侧翼部上在收合时朝向第二镂空部的一侧面分别设有一衔接于该反向导引组件旁侧之第二侧导滑槽,当该等第二侧翼部向外水平伸展时,该第二侧导滑槽系能对第二转轴二端形成衔接该反向导引组件的滑动导引。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等第一、二导滑槽分别于远离该主座的一端形成一具偏位空间的定位部,且各该定位部系以端部平齐地凸伸于该主座之前或后侧之外。
依上述结构,其中各该驱动组件分别设有一组受该动力源驱动之连动组件,且各该组连动组件系分别组接于该正、反向导引组件上。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正、反向导引组件系分别为相互反方向排列之正、反向齿条,该等动力源系为马达,而该等连动组件则系为受该等马达驱动且分别啮合于该正、反向齿条上的输出齿轮。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二驱动组件分别具有二并列之主支架,该第一、二转轴各于接近二端部的部位分别枢设一转轴支架,且该第一转轴之转轴支架系枢接于其中一驱动组件之二主支架,该第二转轴之转轴支架系枢接于另一驱动组件之二主支架,且各该转轴支架相对于枢接之主支架具有枢转之弹性,使该第一、二转轴之转轴支架分别于该挠性屏幕二旁侧产生一拉伸弹性,以确保该挠性屏幕于完全伸展后能保持紧张平整状态。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主座具有二平行并列之第一、二框条,且于该第一、二框条之二旁侧分别贴设第一、二侧板,藉以于该第一、二框条及该第一、二侧板之间形成一中空之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于该第一、二框条之间二旁侧分别形成该第一、二镂空部。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功效及特征可获致更具体的了解,兹依下列附图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第1图系本实用新型之立体分解结构图。
第2图系本实用新型之主座组合结构图。
第3图系本实用新型之驱动组件及挠性屏幕、第二框条等局部结构示意图。
第4图系本实用新型之驱动组件及转轴等分解结构图。
第5图系本实用新型于各翼部收合时之组合结构图。
第6图系本实用新型于各翼部向外展开时之状态示意图。
第7图系第6图之俯视剖面图。
第8图系本实用新型于二驱动组件向外展开该挠性屏幕之动作示意图。
第9图系第8图之俯视剖面图。
第10图系本实用新型于二驱动组件完全展开该挠性屏幕之状态示意图。
第11图系第10图之俯视剖面图。
图中:
1 主座
11 第一框条
111、121 正向导引组件
112、122 反向导引组件
12 第二框条
13 第一侧板
14 第二侧板
101 第一镂空部
102 第二镂空部
15、17 第一侧翼部
16、18 第二侧翼部
151、171 第一侧导滑槽
161、181 第二侧导滑槽
152、162、172、182 定位部
2、4 驱动组件
21、41 动力源
211、411 驱动齿轮
22、42 驱动组件
221、421 连动齿轮
23、43 连动组件
24、25、44、45 主支架
3 挠性屏幕
31 第一转轴
32 第二转轴
311、312、321、322 转轴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第1至4图所示,可知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结构包括:一主座1、二驱动组件2、4及一挠性屏幕3;其中该主座1具有二平行并列之第一、二框条11、12,于该第一、二框条11、12二旁侧分别贴设第一、二侧板13、14,使该第一、二框条11、12与该第一、二侧板13、14之间形成一中空之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于该第一、二框条11、12之间分别向二旁侧形成该对外开放之第一、二镂空部101、102。
该第一框条11内设有一正向导引组件111(可为一正向齿条),以及一与该正向导引组件111反方向延伸之反向导引组件112(可为一反向齿条),于该第一框条11之二端部分别枢设第一、二侧翼部15、16,该第一、二侧翼部15、16上各设有第一、二侧导滑槽151、161分别衔接于该正、反向导引组件111、112旁侧;而于该第二框条12内分别设有对应于该正、反向导引组件111、112之正、反向导引组件121、122(可分别为一正、反向齿条),于该第二框条12之二端部分别枢设第一、二侧翼部17、18,该第一、二侧翼部17、18上各设有第一、二侧导滑槽171、181分别衔接于该正、反向导引组件121、122旁侧。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该第一、二侧导滑槽151、171、161、181分别于远离该第一、二框条11、12的一端系朝相同方向形成一弯折的定位部152、172、162、182,该定位部152、172、162、182端部系平齐凸伸于该第一侧板13(或第二侧板14)之前(或后)侧之外。
该驱动组件2、4具有相同的结构,且系反方向组设于该主座1内,该驱动组件2、4分别具有一动力源21、41、一受该动力源21、41驱动之驱动组件22、42、二受该驱动组件22、42带动之连动组件23、43,该连动组件23、43系分别连结于该正向导引组件111、121及该反向导引组件112、122;且该二驱动组件2、4旁侧分别枢接一反方向延伸之主支架24、25及44、45。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该动力源21、41可为一马达,且分别具有输出动力之驱动齿轮211、411,该驱动组件22、42系为一轴杆,于各该轴杆中段设有一与该驱动齿轮211、411相啮合之连动齿轮221、421,该等连动组件23、43系为设于各该轴杆二端部之输出齿轮,且该二连动组件23(输出齿轮)系分别啮合于该二正向导引组件111、121(正向齿条)上,该二连动组件43(输出齿轮)系分别啮合于该反向导引组件112、122(输出齿轮)上,利用该动力源21、41(马达)经由该驱动齿轮211、411及连动齿轮221、421带动该驱动组件22、42(轴杆)转动,可驱动该连动组件23、43(输出齿轮)于该正向导引组件111、121(正向齿条)及该反向导引组件112、122(反向齿条)上转动,藉以使该驱动组件2、4沿该正向导引组件111、121(正向齿条)及该反向导引组件112、122(反向齿条)方向移动。
该挠性屏幕3系以中段通过该第一侧板13(或第二侧板14)外侧,且该挠性屏幕3二侧系分别卷绕于第一、二转轴31、32外周侧,该第一、二转轴31、32系分别设置于该主座1内接近该第一、二镂空部101、102旁侧,该第一转轴31之二端分别延伸至该第一侧翼部15、17之第一侧导滑槽151、171旁侧,且于接近该第一转轴31二端的部位分别枢设于一转轴支架311、312的一端,该二转轴支架311、312的另一端系分别枢接于该二主支架24、25端部,且该二转轴支架311、312相对于枢接二主支架24、25之间具有枢转弹性,使该二转轴支架311、312可于该挠性屏幕3一旁侧产生拉伸弹性;该第二转轴32之二端分别延伸至该第二侧翼部16、18之第二侧导滑槽161、181旁侧,且于接近该第二转轴32二端的部位分别枢设于一转轴支架321、322的一端,该二转轴支架321、322的另一端系分别枢接于该二主支架44、45端部,且该二转轴支架321、322相对于枢接二主支架44、45之间具有枢转弹性,使该二转轴支架321、322可于该挠性屏幕3一旁侧产生拉伸弹性。
请参第5至11图所示,可知本实用新型于收合时,该驱动组件2、4系收容于该主座1之容置空间内,且该二第一侧翼部15、17系贴合于该第一镂空部101外侧,而该二第二侧翼部16、18系贴合于该第二镂空部102外侧(如第5图所示),藉以使收合后之整体机构具有最小的体积。
使用时,可先将该等第一、二侧翼部15、17、16、18分别向外枢转90度,使该等第一侧导滑槽151、171分别与正向导引组件111、121形成衔接;而该等第二侧导滑槽161、181分别与反向导引组件112、122形成衔接(如第6、7图所示)状态。
然后,该二驱动组件2、4分别以动力源21、41(马达)经由驱动组件22、42带动连动组件23、43(输出齿轮)动作,使该驱动组件2可沿该二正向导引组件111、121滑移,同时带动该第一转轴31二端沿该等第一侧导滑槽151、171向外移动,而该驱动组件4可沿该二反向导引组件112、122滑移,同时带动该第二转轴32二端沿该等第二侧导滑槽161、181向外移动,而该挠性屏幕3的二侧则可随着该第一、二转轴31、32向外移动而逐渐展开(如第8、9图所示)。
最后,当该驱动组件2、4分别于该正向导引组件111、121及该反向导引组件112、122移动至相互远离的一端部时,该第一转轴31的二端部系可分别由二第一侧导滑槽151、171弯折嵌入该二定位部152、172内;且该第二转轴32的二端部系可分别由二第二侧导滑槽161、181弯折嵌入该二定位部162、182内,利用该等转轴支架311、312与转轴支架321、322分别于该挠性屏幕3二旁侧产生一反向拉伸弹性,可使该挠性屏幕3的二侧不但可完全展开并保持紧张平整状态,且该完全展开后的挠性屏幕3与该第一侧板13(或第二侧板14)外表侧之间留有一间隙(如第10、11图所示),以避免该第一侧板13(或第二侧板14)外侧接触该挠性屏幕3而形成折痕。
本实用新型之上述结构中,可依需要于该第一、二转轴31、32与该等转轴支架311、312、321、322之间分别设置一蜗卷弹簧(未绘出),当该第一、二转轴31、32带动该挠性屏幕3二侧向外逐渐展开时,各蜗卷弹簧系呈压缩状态;而当该第一、二转轴31、32共同向内靠合时,则可利用各该蜗卷弹簧之回复弹性而使该第一、二转轴31、32反向转动,藉以卷收该挠性屏幕3并回复至原始的收合状态。
上述结构在实际应用时,可直接省略该驱动组件4(或驱动组件2)及第二转轴32(或第一转轴31),而将该挠性屏幕3远离该第一转轴31(或第二转轴32)之一侧定位于该主座1内部接近该第二镂空部102(或第一镂空部101)的部位,利用该驱动组件2(或驱动组件4)单独驱动该第一转轴31(或第二转轴32)向外移动,亦可达到相似的展开该挠性屏幕3之功效。
综合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延展式显示屏幕之结构不但具有不同于习知之结构形态,且可利用较简易的动作而产生较完整的显示效果,实为一具新颖性及进步性之实用新型,爰依法提出申请实用新型专利;惟上述说明之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说明,举凡依本实用新型之技术手段与范畴所延伸之变化、修饰、改变或等效置换者,亦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之专利申请范围内。

Claims (17)

1.一种延展式显示屏幕之结构,至少包括:
一中空之主座,具有至少一对外开放之镂空部,该主座内部沿该镂空部旁侧分别对称设有一导引组件;
至少一驱动组件,系组设于该主座内,该驱动组件能沿该导引组件移动伸展至该主座之外;
一挠性屏幕,系卷绕于至少一转轴外周侧,该转轴系可转动地设置于该驱动组件上可优先移出该主座之旁侧并形成连动,当该驱动组件连动该转轴沿该导引组件向主座外移动,能使该挠性屏幕由该转轴外周侧逐渐释放向外展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延展式显示屏幕之结构,其中该驱动组件具有一动力源,该动力源系能驱使该驱动组件沿该导引组件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延展式显示屏幕之结构,其中该主座具有二相对之第一、二镂空部,该主座内部沿该第一镂空部二旁侧对称设有二正向导引组件,该主座内部沿该第二镂空部二旁侧对称设有与该正向导引组件反向延伸之二反向导引组件;二驱动组件系组设于该主座内,各该驱动组件分别具有一动力源,能驱使该二驱动组件分别沿该正、反向导引组件移动;一挠性屏幕系以二侧分别卷绕于第一、二转轴外周侧,该第一、二转轴系可转动地分别设置于该二驱动组件旁侧并形成连动,当该二驱动组件分别连动该第一、二转轴沿该正、反向导引组件朝向主座外移动,能使该挠性屏幕由该第一、二转轴外周侧逐渐释放而向外展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延展式显示屏幕之结构,其中该主座于该第一镂空部之二旁侧分别枢设一第一侧翼部,该二第一侧翼部可向内收合,以盖合于该第一镂空部,反之可向外展开,以开放该第一镂空部;另于该第二镂空部之二旁侧分别枢设一第二侧翼部,该二第二侧翼部可向内收合,以盖合于该第二镂空部,反之可向外展开,以开放该第二镂空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延展式显示屏幕之结构,其中该二第一侧翼部上在收合时朝向第一镂空部的一侧面分别设有衔接于该正向导引组件旁侧之第一侧导滑槽,当该等第一侧翼部向外水平伸展时,该第一侧导滑槽系能对第一转轴二端形成衔接该正向导引组件的滑动导引;该二第二侧翼部上在收合时朝向第二镂空部的一侧面分别设有衔接于该反向导引组件旁侧之第二侧导滑槽,当该等第二侧翼部向外水平伸展时,该第二侧导滑槽系能对第二转轴二端形成衔接该反向导引组件的滑动导引。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延展式显示屏幕之结构,其中该等第一、二导滑槽分别于远离该主座的一端形成一具偏位空间的定位部,且各该定位部系以端部平齐地凸伸于该主座之前或后侧之外。
7.如权利要求3或4或5或6所述延展式显示屏幕之结构,其中各该驱动组件分别设有一组受该动力源驱动之连动组件,且各该组连动组件系分别组接于该正、反向导引组件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延展式显示屏幕之结构,其中该正、反向导引组件系分别为相互反方向排列之正、反向齿条,该等动力源系为马达,而该等连动组件则系为受该等马达驱动且分别啮合于该正、反向齿条上的输出齿轮。
9.如权利要求3或4或5或6所述延展式显示屏幕之结构,其中该二驱动组件分别具有二并列之主支架,该第一、二转轴各于接近二端部的部位分别枢设一转轴支架,且该第一转轴之转轴支架系枢接于其中一驱动组件之二主支架,该第二转轴之转轴支架系枢接于另一驱动组件之二主支架,且各该转轴支架相对于枢接之主支架具有枢转之弹性,使该第一、二转轴之转轴支架分别于该挠性屏幕二旁侧产生一拉伸弹性,以确保该挠性屏幕于完全伸展后能保持紧张平整状态。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延展式显示屏幕之结构,其中该二驱动组件分别具有二并列之主支架,该第一、二转轴各于接近二端部的部位分别枢设一转轴支架,且该第一转轴之转轴支架系枢接于其中一驱动组件之二主支架,该第二转轴之转轴支架系枢接于另一驱动组件之二主支架,且各该转轴支架相对于枢接之主支架具有枢转之弹性,使该第一、二转轴之转轴支架分别于该挠性屏幕二旁侧产生一拉伸弹性,以确保该挠性屏幕于完全伸展后能保持紧张平整状态。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延展式显示屏幕之结构,其中该二驱动组件分别具有二并列之主支架,该第一、二转轴各于接近二端部的部位分别枢设一转轴支架,且该第一转轴之转轴支架系枢接于其中一驱动组件之二主支架,该第二转轴之转轴支架系枢接于另一驱动组件之二主支架,且各该转轴支架相对于枢接之主支架具有枢转之弹性,使该第一、二转轴之转轴支架分别于该挠性屏幕二旁侧产生一拉伸弹性,以确保该挠性屏幕于完全伸展后能保持紧张平整状态。
12.如权利要求3或4或5或6所述延展式显示屏幕之结构,其中该主座具有二平行并列之第一、二框条,且于该第一、二框条之二旁侧分别贴设第一、二侧板,藉以于该第一、二框条及该第一、二侧板之间形成一中空之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于该第一、二框条之间二旁侧分别形成该第一、二镂空部。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延展式显示屏幕之结构,其中该主座具有二平行并列之第一、二框条,且于该第一、二框条之二旁侧分别贴设第一、二侧板,藉以于该第一、二框条及该第一、二侧板之间形成一中空之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于该第一、二框条之间二旁侧分别形成该第一、二镂空部。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延展式显示屏幕之结构,其中该主座具有二平行并列之第一、二框条,且于该第一、二框条之二旁侧分别贴设第一、二侧板,藉以于该第一、二框条及该第一、二侧板之间形成一中空之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于该第一、二框条之间二旁侧分别形成该第一、二镂空部。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延展式显示屏幕之结构,其中该主座具有二平行并列之第一、二框条,且于该第一、二框条之二旁侧分别贴设第一、二侧板,藉以于该第一、二框条及该第一、二侧板之间形成一中空之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于该第一、二框条之间二旁侧分别形成该第一、二镂空部。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延展式显示屏幕之结构,其中该主座具有二平行并列之第一、二框条,且于该第一、二框条之二旁侧分别贴设第一、二侧板,藉以于该第一、二框条及该第一、二侧板之间形成一中空之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于该第一、二框条之间二旁侧分别形成该第一、二镂空部。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延展式显示屏幕之结构,其中该主座具有二平行并列之第一、二框条,且于该第一、二框条之二旁侧分别贴设第一、二侧板,藉以于该第一、二框条及该第一、二侧板之间形成一中空之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于该第一、二框条之间二旁侧分别形成该第一、二镂空部。
CN201920107439.2U 2019-01-11 2019-01-22 延展式显示屏幕之结构 Active CN20941805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517143 2019-01-11
CN201920051714 2019-01-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18055U true CN209418055U (zh) 2019-09-20

Family

ID=67944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07439.2U Active CN209418055U (zh) 2019-01-11 2019-01-22 延展式显示屏幕之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1805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1907A (zh) * 2019-10-21 2020-02-04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卷曲式显示装置
CN111684509A (zh) * 2019-01-11 2020-09-18 江阴康瑞成型技术科技有限公司 延展式显示屏幕之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84509A (zh) * 2019-01-11 2020-09-18 江阴康瑞成型技术科技有限公司 延展式显示屏幕之结构
US11212927B2 (en) 2019-01-11 2021-12-28 Jiangsu Kangru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Extendable display screen structure
CN110751907A (zh) * 2019-10-21 2020-02-04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卷曲式显示装置
CN110751907B (zh) * 2019-10-21 2022-03-08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卷曲式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65454B2 (ja) ローラブル型ディスプレイスクリーンの構造
CN106971673B (zh)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CN209418055U (zh) 延展式显示屏幕之结构
CN106603756B (zh) 显示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12468623B (zh) 电子设备
CN207010741U (zh) 可折叠移动终端
CN106952581A (zh) 柔性显示器
CN102652466A (zh) 用于便携式计算设备的可调节显示屏
CN106308140B (zh) 一种折叠式格子容积可变的智能物流柜
CN112492780A (zh) 电子设备
CN111899647A (zh) 柔性屏应用的自动抽拉式展缩机构
CN113888981A (zh) 一种滑卷显示装置
CN107170371B (zh) 一种可收展柔性显示器
CN104786704B (zh) 一种具有可伸出副板的看板
CN206893215U (zh) 柔性显示器
CN112150927A (zh) 柔性显示装置
TWI693504B (zh) 延展式顯示屏幕之結構
TWM578814U (zh) Structure of the extended display screen
CN103697537A (zh) 空调器
CN202813588U (zh) 空调器
CN113108180A (zh) 一种信息通信用计算机组件
CN114376334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管理的智慧教学用讲台
KR20230008593A (ko) 폴딩 기구, 롤러블 스크린 구조 및 전자 기기
CN109668030B (zh) 显示屏折叠机构
CN202645253U (zh) 一种开窗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4400 No.11 Yunting Naxiang Road, Jiangyin City,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Kangru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4400 No.11 Yunting Naxiang Road, Jiangyin City,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YIN KANGRUI MOLDING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