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12862U - 一种市政用地下防护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市政用地下防护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12862U
CN209412862U CN201822149957.9U CN201822149957U CN209412862U CN 209412862 U CN209412862 U CN 209412862U CN 201822149957 U CN201822149957 U CN 201822149957U CN 209412862 U CN209412862 U CN 2094128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p plate
plate
manufactured hole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width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4995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传荣
陈欢
平燕
倪茂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gyu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ngyu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gyu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ngyu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4995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128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128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128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市政用地下防护墙,属于综合管廊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顶板、侧板和底板,所述侧板固定连接于底板宽度方向的两端,所述顶板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侧的侧板上端,所述顶板包括混凝土板和镶嵌于混凝土板内的钢筋骨架,所述钢筋骨架包括镶嵌于混凝土板下部并且处于拉伸状态的正预应力钢筋和镶嵌于混凝土上部并且处于压缩状态的反预应力钢筋,所述反预应力钢筋沿着顶板的宽度方向螺旋设置。本实用新型具有增强防护墙承载能力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市政用地下防护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综合管廊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市政用地下防护墙。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为了进一步保护综合管廊会在综合管廊安装有防护墙。
目前,公告号为CN20663580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市政工程用地下防护墙,包括承重墙、扶壁柱、变形缝、保温层和骨架副筋,所述承重墙的上方设置有圈梁,所述承重墙的下方安装有地梁,所述扶壁柱的内部内嵌有钢筋骨架,所述承重墙的外侧安装有隔离蒸汽层和抗裂防护层,且隔离蒸汽层位于抗裂防护层的内侧,所述保温层的内侧设置有内墙,所述骨架副筋通过铁丝与骨架主筋固定连接。该市政工程用地下防护墙,采用圈梁和地梁的加固结构,圈梁能有效的承受坑道顶部的压力,而地梁则保证了整个防护墙的稳定性,保温层和隔离蒸汽层能有效的隔离水蒸气对坑道的侵蚀,还具有一定的保温作用,保障了坑道内的干燥,给下坑道施工维修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利用圈梁承受顶部的压力,但是圈梁承载能力有限,当顶端受力加大时可能导致圈梁损坏导防护墙内的综合管廊受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用地下防护墙。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用地下防护墙,包括顶板、侧板和底板,所述侧板固定连接于底板宽度方向的两端,所述顶板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侧的侧板上端,所述顶板包括混凝土板和镶嵌于混凝土板内的钢筋骨架,所述钢筋骨架包括镶嵌于混凝土板下部并且处于拉伸状态的正预应力钢筋和镶嵌于混凝土上部并且处于压缩状态的反预应力钢筋,所述反预应力钢筋沿着顶板的宽度方向螺旋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板两端固定连接于侧壁并且受到侧板支撑力,顶板受到上方土壤的压力,从而顶板受力其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有向下弯曲的趋势,对顶板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的竖直截面进行受力分析,顶板上部受到相互靠近的正应力,顶板下部受到相互远离的正应力;利用处于拉伸状态的正预应力钢筋为混凝土板下部位置提供相互靠近的压力,从而平衡相互远离的正应力;利用处于压缩状态的反预应力钢筋为混凝土板上部位置提供相互远离的压力,从而平衡相互靠近的正应力;利用钢筋骨架平衡顶板工作过程中受到的正应力,增强了顶板的承载力,进而增强防护墙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板沿其宽度方向开设有第一预制孔并且第一预制孔两端将顶板的侧壁贯穿,所述正预应力钢筋穿置于第一预制孔内,所述第一预制孔中浇筑有混凝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造顶板时,先将混凝土板浇筑成型并且成形时预设有第一预制孔然后待混凝土板凝固后,将正预应力钢筋穿置于第一预制孔内,然后从两端的开口处灌入混凝土,利用混凝土使正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板紧密结合,方便顶板的制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预制孔呈弧形设置并且其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位于顶板的下部而两端位于顶板的上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正预应力钢筋呈向下弯曲的弧形,当其被拉伸时会对混凝土板产生竖直向上的分力,利用该竖直向上的分力克服竖直方向的切应力,进一步增强了顶板的承载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板沿其宽度方向开设有第二预制孔并且第二预制孔两端将顶板的侧壁贯穿,所述反预应力钢筋穿置于第二预制孔内,所述第二预制孔内浇筑有混凝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造顶板时,先将混凝土板浇筑成型并且成形时预设有第二预制孔然后待混凝土板凝固后,将反预应力钢筋穿置于第二预制孔内,然后从两端的开口处灌入混凝土,利用混凝土使反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板紧密结合,方便顶板的制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预制孔呈弧形设置并且其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位于顶板的上部而两端位于顶板的下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反预应力钢筋呈向上弯曲的弧形,当其被压缩时会产生移动竖直向上的分力,利用该竖直向上的分力平衡部分顶板受压时产生的切应力,进一步增强了顶板的承载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板呈中间向上弯曲的弧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增加顶板的承载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板宽度方向的两侧侧壁呈倾斜设置,顶板两个倾斜的侧壁沿着竖直向上的方向向着相背的方向倾斜,所述侧板上端面与其顶板的侧壁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顶板受力时,顶板承受的力通过器倾斜的端面传递至侧板上,从而顶板传递至侧板上的力分成水平和竖直方向两个分力,从而减小底板承受的力,使地下防护墙结构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板、侧板和底板外壁涂覆有防水涂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防水涂层增强防护墙的防渗能力,进一步保护防水墙内的综合管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利用处于拉伸状态的正预应力钢筋为混凝土板下部位置提供相互靠近的压力,从而平衡相互远离的正应力;利用处于压缩状态的反预应力钢筋为混凝土板上部位置提供相互远离的压力,从而平衡相互靠近的正应力;利用钢筋骨架平衡顶板工作过程中受到的正应力,增强了顶板的承载力,进而增强防护墙的结构强度;
其二,使正预应力钢筋呈向下弯曲的弧形,使反预应力钢筋呈向上弯曲的弧形,从而产生竖直向上的分力,利用该竖直向上的分力平衡部分顶板受压时产生的切应力,进一步增强了顶板的承载能力;
其三,顶板宽度方向的两侧侧壁呈倾斜设置,侧板上端面与其顶板的侧壁平行,当顶板受力时,顶板承受的力通过器倾斜的端面传递至侧板上,从而顶板传递至侧板上的力分成水平和竖直方向两个分力,从而减小底板承受的力,使地下防护墙结构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第二预制孔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1、顶板;11、混凝土板;111、第一预制孔;112、第二预制孔;12、钢筋骨架;121、正预应力钢筋;122、反预应力钢筋;13、第一铁板;14、第二铁板;15、通孔;2、侧板;3、底板;4、防水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市政用地下防护墙,如图1所示,包括顶板1、侧板2和底板3。底板3呈水平设置,侧板2呈竖直设置并且固定连接于底板3宽度方向的两端,顶板1呈水平设置并且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侧的侧板2上端。顶板1、侧板2和底板3外壁涂覆有防水涂层4,利用防水涂层4增强防护墙的防渗能力,进一步保护防水墙内的综合管廊。顶板1两端固定连接于侧板2并且受到侧板2支撑力,顶板1受到上方土壤的压力,从而顶板1受力其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有向下弯曲的趋势,对顶板1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的竖直截面进行受力分析,顶板1上部受到相互靠近的正应力,顶板1下部受到相互远离的正应力。
如图1所示,为平衡顶板1的正应力,顶板1包括混凝土板11和镶嵌于混凝土板11内的钢筋骨架12,利用钢筋骨架12平衡顶板1工作过程中受到的正应力,增强了顶板1的承载力,进而增强防护墙的结构强度,混凝土板11呈中间向上弯曲的弧形,增加顶板1的承载能力。钢筋骨架12包括正预应力钢筋121和反预应力钢筋122。
如图1所示,混凝土板11沿其宽度方向开设有第一预制孔111并且第一预制孔111两端将混凝土板11的侧壁贯穿。正预应力钢筋121穿置于第一预制孔111内,对正预应力钢筋121施加拉力然后向第一预制孔111灌入混凝土,等第一预制孔111内混凝土凝固后其与正预应力钢筋121和混凝土板11均紧密结合,然后释放施加于正预应力钢筋121两端的拉力,使正预应力钢筋121产生收缩的趋势,从而正预应力钢筋121对混凝土板11施加压力,利用处于拉伸状态的正预应力钢筋121为混凝土板11下部位置提供相互靠近的压力,从而平衡相互远离的正应力。
如图2所示,混凝土板11沿其宽度方向开设有第二预制孔112并且第二预制孔112两端将混凝土板11的侧壁贯穿。反预应力钢筋122穿置于第二预制孔112内,反预应力钢筋122沿着顶板1的宽度方向螺旋设置。对反预应力钢筋122施加压力然后向第二预制孔112灌入混凝土,等第二预制孔112内混凝土凝固后其与反预应力钢筋122和混凝土板11均紧密结合,然后释放施加于反预应力钢筋122两端的压力,使反预应力钢筋122产生伸张的趋势,从而反预应力钢筋122对混凝土板11施加相背的拉力,利用处于压缩状态的反预应力钢筋122为混凝土板11上部位置提供相互远离的拉力,从而平衡相互挤压的正应力。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预制孔111呈弧形设置并且其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位于顶板1的下部而两端位于顶板1的上部,因为第一预制孔111为向下弯曲的弧形,所以正预应力钢筋121也为向下弯曲的弧形,当其被拉伸时会对混凝土板11产生竖直向上的分力,利用该竖直向上的分力克服竖直方向的切应力,进一步增强了顶板1的承载能力。第二预制孔112呈弧形设置并且其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位于顶板1的上部而两端位于顶板1的下部,从而使反预应力钢筋122呈向上弯曲的弧形,当其被压缩时会产生竖直向上的分力,利用该竖直向上的分力平衡部分顶板1受压时产生的切应力,进一步增强了顶板1的承载能力。
如图2所示,混凝土板11宽度方向的两侧侧壁呈倾斜设置,倾斜的侧壁沿着竖直向上的方向向着相背的方向倾斜固。混凝土板11宽度方向的两侧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铁板13,第一铁板13开设有与第一预制孔111和第二预制孔112连通的通孔15。侧板2上端面与其顶板1的侧壁平行并且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铁板14。第一铁板13和第二铁板14焊接。当顶板1受力时,顶板1承受的力通过器倾斜的端面传递至侧板2上,从而顶板1传递至侧板2上的力分成水平和竖直方向两个分力,从而减小底板3承受的力,使地下防护墙结构更加稳定。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利用处于拉伸状态的正预应力钢筋121为混凝土板11下部位置提供相互靠近的压力,从而平衡相互远离的正应力;利用处于压缩状态的反预应力钢筋122为混凝土板11上部位置提供相互远离的压力,从而平衡相互靠近的正应力;利用钢筋骨架12平衡顶板1工作过程中受到的正应力,增强了顶板1的承载力,进而增强防护墙的结构强度。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市政用地下防护墙,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1)、侧板(2)和底板(3),所述侧板(2)固定连接于底板(3)宽度方向的两端,所述顶板(1)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侧的侧板(2)上端,所述顶板(1)包括混凝土板(11)和镶嵌于混凝土板(11)内的钢筋骨架(12),所述钢筋骨架(12)包括镶嵌于混凝土板(11)下部并且处于拉伸状态的正预应力钢筋(121)和镶嵌于混凝土上部并且处于压缩状态的反预应力钢筋(122),所述反预应力钢筋(122)沿着顶板(1)的宽度方向螺旋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用地下防护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沿其宽度方向开设有第一预制孔(111)并且第一预制孔(111)两端将顶板(1)的侧壁贯穿,所述正预应力钢筋(121)穿置于第一预制孔(111)内,所述第一预制孔(111)中浇筑有混凝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用地下防护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孔(111)呈弧形设置并且其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位于顶板(1)的下部而两端位于顶板(1)的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市政用地下防护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沿其宽度方向开设有第二预制孔(112)并且第二预制孔(112)两端将顶板(1)的侧壁贯穿,所述反预应力钢筋(122)穿置于第二预制孔(112)内,所述第二预制孔(112)内浇筑有混凝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市政用地下防护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制孔(112)呈弧形设置并且其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位于顶板(1)的上部而两端位于顶板(1)的下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市政用地下防护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呈中间向上弯曲的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市政用地下防护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宽度方向的两侧侧壁呈倾斜设置,顶板(1)两个倾斜的侧壁沿着竖直向上的方向向着相背的方向倾斜,所述侧板(2)上端面与其顶板(1)的侧壁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市政用地下防护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侧板(2)和底板(3)外壁涂覆有防水涂层(4)。
CN201822149957.9U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市政用地下防护墙 Active CN2094128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49957.9U CN209412862U (zh)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市政用地下防护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49957.9U CN209412862U (zh)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市政用地下防护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12862U true CN209412862U (zh) 2019-09-20

Family

ID=67939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49957.9U Active CN209412862U (zh)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市政用地下防护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128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35404B (zh) 外包钢丝网砂浆板l形边框发泡混凝土承重墙体及作法
CN109914644A (zh) 一种装配式保温砌体墙及其制作方法
CN103643681A (zh) 一种地铁车站基坑逆做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3835401B (zh) 外包钢丝网砂浆板十字形边框发泡混凝土承重墙体及作法
CN209412862U (zh) 一种市政用地下防护墙
CN210263113U (zh) 一种轻型化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板柱基础
CN107152034A (zh) 一种综合管廊及其施工方法
CN201187165Y (zh) 变电站复合型主变压器防火墙
CN106592777A (zh) 装配式钢‑混结合梁柱节点结构及其实施方法
CN215670335U (zh) 优化填充墙后的钢筋混凝土墙
CN207017317U (zh) 一体成型预制检查井
CN207469430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
CN102003026A (zh) 一种用于现浇节能空腹楼盖的组合空心箱体
CN209686448U (zh) 一种片状栓式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及其管廊单元
CN113323196A (zh) 一种优化填充墙后的钢筋混凝土墙及其施工方法
CN209084162U (zh) 一种大型地下管道镇墩
CN208309637U (zh) 一种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综合管廊标准段
CN208685813U (zh) 一种清水混凝土外挂女儿墙连接节点构造
CN103835403B (zh) 外包钢丝网砂浆板t形边框发泡混凝土承重墙体及作法
CN208309951U (zh) 用于受力岛楼盖的空腔板构件
CN206428805U (zh) 一种装配式钢‑混凝土预制阳台
CN207812658U (zh) 一种带柱帽的装配式钢筋砼组合框架结构
CN206158303U (zh) 自修复装配式节点抗剪连接结构
CN215443404U (zh) 一种用于铁塔用底座
CN109972855A (zh) 一种老建筑砖柱的改造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