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03243U - 共生气雾栽培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共生气雾栽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03243U
CN209403243U CN201920070191.7U CN201920070191U CN209403243U CN 209403243 U CN209403243 U CN 209403243U CN 201920070191 U CN201920070191 U CN 201920070191U CN 209403243 U CN209403243 U CN 2094032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cultivating stand
mushroom class
water inlet
po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7019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帅帅
张天柱
刘鲁江
傅长智
陈燕红
苏彦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ongnong Fuyan Horti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ongnong Fuyan Horti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ongnong Fuyan Horti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ongnong Fuyan Horti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7019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032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032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032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共生气雾栽培装置,包括水池、透明地板、菇类栽培组件、蔬菜栽培架和水泵,所述水池的第一端面设有多个支撑柱,且其第二端面设有矩形凹槽,所述透明地板设于所述水池第二端面的矩形凹槽内,且其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设有所述栽培架安装槽;所述菇类栽培组件包括菇类栽培架、种植架、主进水管、主回水管、分支进水管、气雾喷头和补光灯,所述菇类栽培架和蔬菜栽培架的第一端面分别穿过所述栽培架安装槽与所述水池的第一端面重合。通过对菇类栽培组件和蔬菜栽培架的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共生气雾栽培装置即可以种植蔬菜、菇类作物亦可以养殖鱼类,有利于增加装置的使用价值,使其更加具有观赏价值和科普价值。

Description

共生气雾栽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设施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共生气雾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气雾栽培是一种新型的栽培方式,也是无土栽培技术的一种。气雾栽培利用喷雾装置将营养液雾化成小雾滴状,直接喷射在植物的根系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与水培、基质栽培相比,很好的解决了无土栽培技术中根系的水气矛盾,尤其是在茎叶类蔬菜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市场。
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和水耕栽培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再生,从而实现生态共生效应。目前鱼菜共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方向,但现有装置所能共生的植物类型较少,并不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需求,因此需要做出进一步地改进,使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共生气雾栽培装置,通过对菇类栽培组件和蔬菜栽培架的结构设计,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使得共生气雾栽培装置即可以种植蔬菜、菇类作物亦可以养殖鱼类,有利于增加装置的使用价值,使其更加具有观赏价值和科普价值。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共生气雾栽培装置,包括水池、透明地板、菇类栽培组件、蔬菜栽培架和水泵,所述水池的第一端面设有多个支撑柱,且其第二端面设有矩形凹槽,所述透明地板设于所述水池第二端面的矩形凹槽内,且其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设有栽培架安装槽;所述菇类栽培组件包括菇类栽培架、种植架、主进水管、主回水管、分支进水管、气雾喷头和补光灯,所述菇类栽培架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均设有所述种植架,且其外侧表面均匀设有所述分支进水管,所述主进水管和主回水管分别设于所述菇类栽培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主进水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所述主回水管的第一端穿过所述透明地板设于所述水池中,所述分支进水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主进水管和主回水管连接,所述气雾喷头均匀设于所述分支进水管上,所述补光灯设于所述菇类栽培架的内侧弧面,所述菇类栽培架的第一端面穿过所述栽培架安装槽与所述水池的第一端面重合;以及所述蔬菜栽培架的外侧表面均匀设有定植孔,且其第一端面穿过所述栽培架安装槽与所述水池的第一端面重合。
优选地,所述菇类栽培架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分别与所述栽培架安装槽的第一端面重合,所述蔬菜栽培架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分别与所述栽培架安装槽的第二端面重合。
优选地,所述水池第二端面矩形凹槽的深度与所述透明地板的厚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分支进水管包括11个分支进水管,所述11个分支进水管分别固定地均布于所述菇类栽培架的外侧表面。
优选地,所述菇类栽培架和蔬菜栽培架的端面均呈U型截面形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共生气雾栽培装置,通过对菇类栽培组件和蔬菜栽培架的结构设计,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共生的植物类型较少、无法满足观赏需求的问题,使得共生气雾栽培装置即可以种植蔬菜、菇类作物亦可以养殖鱼类,有利于增加装置的使用价值,使其更加具有观赏价值和科普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共生气雾栽培装置的整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共生气雾栽培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共生气雾栽培装置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共生气雾栽培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共生气雾栽培装置的透明地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共生气雾栽培装置的水池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共生气雾栽培装置的水池结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共生气雾栽培装置的菇类栽培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9为本实用新型共生气雾栽培装置的蔬菜栽培架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
水池1;支撑柱11;矩形凹槽12;透明地板2;栽培架安装槽21;菇类栽培组件3;菇类栽培架31;种植架32;主进水管33;主回水管34;分支进水管35;气雾喷头36;补光灯37;蔬菜栽培架4;定植孔41;水泵5。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尽本实用新型之技术内容、结构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共生气雾栽培装置,如图1~7所示,包括水池1、透明地板2、菇类栽培组件3、蔬菜栽培架4和水泵5,水池1的第一端面设有多个支撑柱11,且其第二端面设有矩形凹槽12,用于支撑透明地板2,透明地板2设于水池1第二端面的矩形凹槽12内,且其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设有栽培架安装槽21,用于将菇类栽培组件3和蔬菜栽培架4固定安装于水池1中,水池1第二端面矩形凹槽12的深度与透明地板2的厚度相同。
如图8所示,菇类栽培组件3包括菇类栽培架31、种植架32、主进水管33、主回水管34、分支进水管35、气雾喷头36和补光灯37,菇类栽培架31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均设有种植架32,用于种植厌光型菇类作物,且其外侧表面均匀设有分支进水管35,主进水管33和主回水管34分别设于菇类栽培架3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主进水管33的第一端与水泵5的出水口连接,主回水管34的第一端穿过透明地板2设于所述水池1中,分支进水管35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主进水管33和主回水管34连接,气雾喷头36均匀设于分支进水管35上,这有利于将水雾化用于为蔬菜栽培架4上的植物提供水分,补光灯37设于菇类栽培架31的内侧弧面,用于弥补光照的不足,菇类栽培架31的第一端面穿过栽培架安装槽21与水池1的第一端面重合。
如图9所示,蔬菜栽培架4的外侧表面均匀设有定植孔41,且其第一端面穿过栽培架安装槽21与水池1的第一端面重合。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共生气雾栽培装置在操作过程中,如图1~9所示,包括水池1、透明地板2、菇类栽培组件3、蔬菜栽培架4和水泵5,同时菇类栽培组件3包括菇类栽培架31、种植架32、主进水管33、主回水管34、分支进水管35、气雾喷头36和补光灯37,首先将水池1放置于水平地面,并装入一定量的水,其次将透明地板2设于水池1第二端面的矩形凹槽12内,菇类栽培架31和蔬菜栽培架4的第一端面分别穿过栽培架安装槽21与水池1的第一端面重合,其次将主进水管33的第一端与水泵5的出水口连接,主回水管34的第一端穿过透明地板2设于所述水池1中,然后在水池1中放置鱼类、种植架32上种植厌光型菇类作物以及蔬菜栽培架4的定植孔41内定植蔬菜,启动水泵5,水流经过主进水管33分别流入分支进水管35中,而设于分支进水管35上的气雾喷头36,将水雾化用于为蔬菜栽培架4上的植物提供水分,同时剩余的水通过主回水管34回流至水池5中,通过定时启动或关闭水泵5,可以控制浇水时间和浇水用量,避免过度浇水从而影响蔬菜的正常生长。
以上所述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共生气雾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池、透明地板、菇类栽培组件、蔬菜栽培架和水泵,
所述水池的第一端面设有多个支撑柱,且其第二端面设有矩形凹槽,所述透明地板设于所述水池第二端面的矩形凹槽内,且其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设有栽培架安装槽;
所述菇类栽培组件包括菇类栽培架、种植架、主进水管、主回水管、分支进水管、气雾喷头和补光灯,所述菇类栽培架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均设有所述种植架,且其外侧表面均匀设有所述分支进水管,所述主进水管和主回水管分别设于所述菇类栽培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主进水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所述主回水管的第一端穿过所述透明地板设于所述水池中,所述分支进水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主进水管和主回水管连接,所述气雾喷头均匀设于所述分支进水管上,所述补光灯设于所述菇类栽培架的内侧弧面,所述菇类栽培架的第一端面穿过所述栽培架安装槽与所述水池的第一端面重合;以及
所述蔬菜栽培架的外侧表面均匀设有定植孔,且其第一端面穿过所述栽培架安装槽与所述水池的第一端面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生气雾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菇类栽培架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分别与所述栽培架安装槽的第一端面重合,所述蔬菜栽培架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分别与所述栽培架安装槽的第二端面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生气雾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第二端面矩形凹槽的深度与所述透明地板的厚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生气雾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进水管包括11个分支进水管,所述11个分支进水管分别固定地均布于所述菇类栽培架的外侧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生气雾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菇类栽培架和蔬菜栽培架的端面均呈U型截面形状。
CN201920070191.7U 2019-01-16 2019-01-16 共生气雾栽培装置 Active CN2094032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70191.7U CN209403243U (zh) 2019-01-16 2019-01-16 共生气雾栽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70191.7U CN209403243U (zh) 2019-01-16 2019-01-16 共生气雾栽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03243U true CN209403243U (zh) 2019-09-20

Family

ID=67943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70191.7U Active CN209403243U (zh) 2019-01-16 2019-01-16 共生气雾栽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0324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39651A (zh) * 2021-06-25 2021-09-28 金辛(海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梯形智慧物理农业种养殖的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39651A (zh) * 2021-06-25 2021-09-28 金辛(海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梯形智慧物理农业种养殖的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37896B (zh) 一种数字化精准育苗系统
CN101940155B (zh) 一种小型植物生长系统
CN104686142A (zh) 气雾栽培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方法及配套设备
CN104756716B (zh) 一种烟草育苗方法
CN106069711A (zh) 茄果类蔬菜的栽培系统
CN102577921A (zh) 一种无土栽培装置
CN109699479A (zh) 一种鱼腥草的云雾栽培种植方法
CN105994068A (zh) 多元生态养殖方法及系统
CN209403243U (zh) 共生气雾栽培装置
CN202663915U (zh) 封闭式植物栽培装置
CN205694608U (zh) 一种幼苗培育装置
CN202773643U (zh) 马铃薯种薯雾培装置
CN105309227A (zh) 一种旋转式烤烟育苗装置及其育苗方法
CN107347510A (zh) 一种利用日光温室后墙栽培铁皮石斛的方法及栽培设施
CN205567257U (zh) 一种霍山石斛大棚种植系统
CN110326471A (zh) 一种植物幼苗培育装置
CN109041877A (zh) 一种烤烟塔架雾培育苗装置及其育苗方法
CN205663258U (zh) 多元生态养殖系统
CN205865473U (zh) 铁皮石斛的栽培系统
CN209710881U (zh) 三七种植大棚
CN209824570U (zh) 一种铁皮石斛立体栽培装置
CN208972249U (zh) 一种立式石斛育苗床
CN209283944U (zh) 适宜观光农业的植株立体无土栽培装置
CN208029646U (zh) 一种农业育苗设备
CN209073054U (zh) 樱桃种植设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