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01562U - 接触器模块及新能源汽车 - Google Patents

接触器模块及新能源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01562U
CN209401562U CN201821544756.2U CN201821544756U CN209401562U CN 209401562 U CN209401562 U CN 209401562U CN 201821544756 U CN201821544756 U CN 201821544756U CN 209401562 U CN209401562 U CN 2094015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feet
contact
contactor
contact modules
insulation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4475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新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uichuan United Power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uichuan United Power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uichuan United Power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uichuan United Power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4475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015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015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015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接触器模块及新能源汽车,所述接触器模块包括绝缘壳体和固定在所述绝缘壳体内的N个接触器,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所述绝缘壳体上具有输入端子、输出端子、控制端子,其中:所述输入端子包括至少两个分别用于连接不同输入电位的第一端脚,且所述N个接触器的第一触头分别连接到其中一个第一端脚;所述输出端子包括N个第二端脚、所述控制端子包括N个第三端脚,且所述N个第二端脚与所述N个接触器的第二触头一一对应连接,所述N个第三端脚与所述N个接触器的线圈的第一端一一对应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多个接触器集成到同一绝缘壳体内,并通过输入端子、输出端子、控制端子实现接线,减小了接线出错的几率。

Description

接触器模块及新能源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触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接触器模块及新能源汽车。
背景技术
在新能源汽车中,高压配电单元需要根据整车控制器的指令,通过控制接触器的吸合和断开,把高压电池的电能分配给高压用电设备,或者给高压电池充电。如图1所示为现有典型的高压配电电路,通过控制接触器12的吸合和断开,把高压电池11的电能,传送给负载13,或者实现高压电池11的充电。
上述高压配电单元的端口包括电空调端口、电加热端口,电除霜端口,充电机端口等,即需要多个接触器12分别为电空调、电加热装置、电除霜装置和充电机等连接,从而实现供电或充电控制。同时,接触器12的后极,还有电压检测电路,以检测接触器12是否有黏连等问题。
上述多个接触器12的控制、输入、输出、后极电压检测等,都通过独立的线缆连接,当接触器12的数量较多时,线的连接点比较多,容易出现连错。同时连接线缆太多,线缆的布置非常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接触器接线容易出错、线缆布置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接触器模块及新能源汽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接触器模块,包括N个接触器,每一所述接触器包括线圈、衔铁、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并通过所述线圈吸引衔铁实现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的导电连接,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所述接触器模块还包括绝缘壳体,且所述N个接触器分别固定在所述绝缘壳体内;所述绝缘壳体上具有输入端子、输出端子、控制端子,其中:所述输入端子包括至少两个分别用于连接不同输入电位的第一端脚,且所述N个接触器的第一触头分别连接到其中一个第一端脚;所述输出端子包括N个第二端脚、所述控制端子包括N个第三端脚,且所述N个第二端脚与所述N个接触器的第二触头一一对应连接,所述N个第三端脚与所述N个接触器的线圈的第一端一一对应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接触器模块中,所述绝缘壳体上还具有检测端子,所述检测端子包括N个第四端脚,且所述N个第四端脚与所述N个接触器的第二触头一一对应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接触器模块中,所述N个第三端脚集成到同一个控制信号接线头;所述N个第四端脚集成到同一个检测信号接线头。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接触器模块中,所述输出端子连接的负载的功率小于预设值,且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端脚集成到同一个电源输入接头,所述N个第二端脚集成到同一个电源输出接头。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接触器模块中,所述输出端子连接的负载的功率大于或等于预设值,且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端脚相互独立,所述N个第二端脚相互独立。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接触器模块中,所述控制端子还包括第五端脚,且所述N个接触器的线圈的第二端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五端脚;每一所述接触器中具有二极管,且所述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到所述线圈的第一端、阴极连接到所述线圈的第二端。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接触器模块中,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端脚位于所述绝缘壳体的第一面,所述N个第二端脚位于所述绝缘壳体的第二面。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接触器模块中,在所述绝缘壳体上,所述第一面位于所述第二面的背面。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接触器模块中,所述N个第三端脚和所述N个第四端脚位于所述绝缘壳体的第三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接触器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器模块及新能源汽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多个接触器集成到同一绝缘壳体内,并通过输入端子、输出端子、控制端子实现接线,减小了接线出错的几率。并且,本实用新型还可简化连接线缆布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接触器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接触器模块实施例的电路拓扑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接触器模块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接触器模块实施例的电路拓扑结构图,该接触器模块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并实现新能源汽车中电空调、电加热、电除霜、充电机等的配电连接。本实施例的接触器模块包括绝缘壳体以及三个接触器K1、K2、K3(在实际应用中,接触器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设置,例如可以为两个,也可以为四个或四个以上),且三个接触器K1、K2、K3分别固定在绝缘壳体内(例如以注塑方式)。上述每一接触器包括线圈、衔铁、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且在每一接触器中,通过线圈吸引衔铁实现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的导电连接,从而实现电压输出。上述绝缘壳体上具有输入端子、输出端子、控制端子。
上述输入端子用于连接输入电源,其包括两个第一端脚P1、P2(在实际应用中,输入端子也可以包括三个第一端脚),上述两个第一端脚P1、P2分别用于连接不同输入电位,从而为供电电压不同的用电设备供电。三个接触器K1、K2、K3的第一触头分别连接到其中一个第一端脚,例如图2所示的,接触器K1、K2的第一触头分别连接到第一端脚P1,接触器K3的第一触头连接到第一端脚P2。
输出端子用于连接负载(即用电设备),且该接触器模块的输出端子包括三个第二端脚O1、O2、O3。上述三个第二端脚O1、O2、O3与三个接触器K1、K2、K3的第二触头一一对应连接,即第二端脚O1连接接触器K1的第二触头,第二端脚O2连接接触器K3的第二触头,第二端脚O3连接接触器K3的第二触头,从而在对应接触器吸合时(即接触器的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通过衔铁导电连接)时,为对应的负载供电。
控制端子用于连接控制信号,接触器K1、K2、K3根据连接的控制信号实现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之间的导通或断开,该控制端子包括三个第三端脚和一个第五端脚,且其中三个第三端脚与三个接触器K1、K2、K3的线圈的第一端一一对应连接,即每一个接触器的线圈的第一端分别连接到一个第三端脚,而三个接触器K1、K2、K3的线圈的第二端则分别连接到第五端脚。为方便接线,上述三个第三端脚和一个第五端脚可集成到同一个控制信号接线头J1,并通过控制信号接线头J1与接触器K1、K2、K3的控制电路连接。
特别地,上述控制端子中的第五端脚可连接到高电平,从而在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对应接触器导通。并且为提高安全性,每一接触器中可具有二极管D,且该二极管D的阳极连接到线圈的第一端、阴极连接到线圈的第二端。
上述接触器模块,通过模块化结构,简化了复杂的连线,减小了接错线的可能,在接触器出现失效时,可以将整个接触器模块拆卸下来进行更换,操作简单。
上述绝缘壳体上还可具有检测端子,并通过检测端子连接检测电路板,以实现对三个接触器K1、K2、K3的输出进行检测。该检测端子具体可包括三个第四端脚,该三个第四端脚与三个接触器K1、K2、K3的第二触头一一对应连接。同样地,为方便接线,上述三个第四端脚可集成到同一个检测信号接线头J2,并通过控制信号接线头J2与各自的检测电路连接。
当负载电流不是很大的时候(即接触器模块连接的负载的功率低于预设值时),输入端子的两个第一端脚P1、P2可以集成到同一个电源输入接头,并通过线束与各自的电源连接。此时,输出端子的三个第二端脚O1、O2、O3也可集成到同一个电源输出接头,并通过线束与各自的负载连接。
而当负载电流较大时(即接触器模块连接的负载的功率高于预设值时),输入端子的两个第一端脚P1、P2相互独立,并通过铜排与拧螺钉的方式与各个电源连接。同样地,此时输出端子的三个第二端脚O1、O2、O3也相互独立,并通过铜排与拧螺钉的方式与各个负载连接。
为进一步方便接线,如图3所示,上述输入端子的两个第一端脚P1、P2可位于绝缘壳体的第一面,输出端子的三个第二端脚O1、O2、O3位于绝缘壳体的第二面。特别地,上述第一面可位于第二面的背面。此外,控制端子的三个第三端脚、一个第五端脚(即控制信号接线头J1)和检测端子的三个第四端脚(即检测信号接线头J2)位于绝缘壳体的第三面。这样,使得接线操作更加清晰、简单,减少接线错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接触器模块,并通过上述接触器模块实现各个直流用电设备的供电控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接触器模块,包括N个接触器,每一所述接触器包括线圈、衔铁、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并通过所述线圈吸引衔铁实现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的导电连接,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器模块还包括绝缘壳体,且所述N个接触器分别固定在所述绝缘壳体内;所述绝缘壳体上具有输入端子、输出端子、控制端子,其中:所述输入端子包括至少两个分别用于连接不同输入电位的第一端脚,且所述N个接触器的第一触头分别连接到其中一个第一端脚;所述输出端子包括N个第二端脚、所述控制端子包括N个第三端脚,且所述N个第二端脚与所述N个接触器的第二触头一一对应连接,所述N个第三端脚与所述N个接触器的线圈的第一端一一对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上还具有检测端子,所述检测端子包括N个第四端脚,且所述N个第四端脚与所述N个接触器的第二触头一一对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第三端脚集成到同一个控制信号接线头;所述N个第四端脚集成到同一个检测信号接线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子连接的负载的功率小于预设值,且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端脚集成到同一个电源输入接头,所述N个第二端脚集成到同一个电源输出接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子连接的负载的功率大于或等于预设值,且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端脚相互独立,所述N个第二端脚相互独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端子还包括第五端脚,且所述N个接触器的线圈的第二端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五端脚;每一所述接触器中具有二极管,且所述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到所述线圈的第一端、阴极连接到所述线圈的第二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端脚位于所述绝缘壳体的第一面,所述N个第二端脚位于所述绝缘壳体的第二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触器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绝缘壳体上,所述第一面位于所述第二面的背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触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第三端脚和所述N个第四端脚位于所述绝缘壳体的第三面。
10.一种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接触器模块。
CN201821544756.2U 2018-09-20 2018-09-20 接触器模块及新能源汽车 Active CN2094015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44756.2U CN209401562U (zh) 2018-09-20 2018-09-20 接触器模块及新能源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44756.2U CN209401562U (zh) 2018-09-20 2018-09-20 接触器模块及新能源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01562U true CN209401562U (zh) 2019-09-17

Family

ID=67877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44756.2U Active CN209401562U (zh) 2018-09-20 2018-09-20 接触器模块及新能源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015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13040B2 (en) Secondary battery unit
CN210337590U (zh) 一种电池切断单元bdu及汽车
CN108556669A (zh) 一种车载充电器及其控制装置
CN104002693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高压箱
CN108116231A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系统高压配电盒的电路方法
CN209401562U (zh) 接触器模块及新能源汽车
CN219801959U (zh) 一种储能汇流柜及使用该储能汇流柜的储能系统
US11597286B2 (en) Charging apparatus for use in an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ystem
CN202319944U (zh) 用于电动车的电力管理装置
CN111775706A (zh) 一种动力电池低压手动维护开关控制系统及车辆
CN102923070A (zh) 电动汽车用高压配电系统
CN213056715U (zh) 车用集成配电控制器
CN203844622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高压箱
CN208216650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高压配电箱
CN208530307U (zh) 一种电动汽车专用电池组高压盒及内设有高压盒的电池箱
CN208445035U (zh) 一种转接电缆、发电车及电力系统
CN205583832U (zh) 一种交流充电与直流充电相互切换的电气分配盒
CN219144437U (zh) 一种用于串联电池组的故障电池隔离装置
CN216016169U (zh) 一种带电操塑壳断路器的直流高压箱
CN218449612U (zh) 智能负荷开关及光伏系统
CN217360151U (zh) 一种连接器绝缘耐压测试箱
CN217730373U (zh) 一种高压配电盒
CN204669050U (zh) 一拖多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CN203503993U (zh) 具有监测功能的可控电源配电柜
CN219246767U (zh) 高压互锁装置、电池系统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5000 52 tianedang Road, Yuexi,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Huichuan United Power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52 tianedang Road, Yuexi Town,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HUICHUAN UNITED POWER SYSTEM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