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01451U - 贴片电感及电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贴片电感及电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01451U
CN209401451U CN201920388841.2U CN201920388841U CN209401451U CN 209401451 U CN209401451 U CN 209401451U CN 201920388841 U CN201920388841 U CN 201920388841U CN 209401451 U CN209401451 U CN 2094014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core
lead
out wire
chip inductor
conduct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8884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世伟
李兵
李学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Yunlu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Yunlu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Yunlu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Yunlu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8884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014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014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014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贴片电感及电源装置,其中,贴片电感包括第一磁芯、第二磁芯及线圈,第二磁芯设置于第一磁芯的一侧,第二磁芯设置于电路板的一侧面上,第二磁芯为绝缘磁芯,第二磁芯具有第一连接部,线圈具有线圈本体及第一引出线,线圈本体设置于第一磁芯及第二磁芯之间,第一引出线的一端与线圈本体连接,第一引出线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连接部,第一引出线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电源装置包括上述贴片电感。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贴片电感结构的小型化,以及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贴片电感及电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基本电气元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贴片电感及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电感器是能够把电能转化为磁能而存储起来的元件,其一般由骨架、线圈、屏蔽罩、封装材料以及磁芯或铁心等部件组成。电感器分为差模电感器及共模电感器。其中,贴片电感是通过贴片的方式与电路板连接的一种电感器。
现有的贴片电感利用磁芯作为骨架,其的结构为:贴片电感包括顶磁芯、底磁芯及线圈,顶磁芯与底磁芯通过胶粘固定连接,顶磁芯与底磁芯之间具有设置线圈的腔室,线圈设置于顶磁芯与底磁芯间的腔室中,线圈(如扁线圈)具有多个引出线,引出线用于从腔室中引出,以与电路板导电。使用时,为了保证贴片时的绝缘性,需要设置绝缘底座,将引出线固定至绝缘底座上(如将扁线圈在底座上折弯并焊接),继而将绝缘底座设置于电路板上,同时保证引出线与电路板之间的电路导通(例如,通过折弯后的扁线圈直接与电路板贴焊)。
但本申请实用新型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现有的贴片电感由于需要设置绝缘底座,因此,还存在结构及生产工序复杂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贴片电感及电源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磁芯作为骨架时,结构及生产工序复杂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结构的小型化,以及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贴片电感,用于连接电路板,所述贴片电感包括:
第一磁芯;
第二磁芯,所述第二磁芯设置于所述第一磁芯的一侧,所述第二磁芯设置于电路板的一侧面上,所述第二磁芯为绝缘磁芯,所述第二磁芯具有:
第一连接部;
线圈,所述线圈具有:
线圈本体,所述线圈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磁芯及所述第二磁芯之间;
第一引出线,所述第一引出线的一端与所述线圈本体连接,所述第一引出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引出线与电路板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包括电路板及贴片电感,所述贴片电感包括:
第一磁芯;
第二磁芯,所述第二磁芯设置于所述第一磁芯的一侧,所述第二磁芯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的一侧面上,所述第二磁芯为绝缘磁芯,所述第二磁芯具有:
第一连接部;
线圈,所述线圈具有:
线圈本体,所述线圈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磁芯及所述第二磁芯之间;
第一引出线,所述第一引出线的一端与所述线圈本体连接,所述第一引出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引出线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用于安装到电路板的第二磁芯限定为绝缘磁芯,同时将第一引出线与第二磁芯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不需要设置绝缘底座结构,从而简化了贴片电感的整体结构,同时减少了生产时的加工及组装工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磁芯作为骨架时,结构及生产工序复杂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电感整体结构的小型化,以及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贴片电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第二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第一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贴片电感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8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实施方式中贴片电感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2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2中第一磁芯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00、第一磁芯;110、连接块;120、圆柱体;130、限位部;200、第二磁芯;210、第一连接部;211、第一限位槽;300、线圈;310、线圈本体;320、第一引出线;330、第二引出线;400、第一导电件;500、连接座;510、连接板;520、固定块;521、第二限位槽;600、第二导电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1)术语“内”、“外”、“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2)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支撑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3)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4)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磁芯作为骨架时,结构及生产工序复杂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贴片电感,以及应用该贴片电感的电源装置(如电源模块、汽车充电器、充电桩或光伏电源等),其中贴片电感通过将用于安装到电路板的第二磁芯(对应于现有技术的底磁芯)限定为绝缘磁芯(例如,磁芯材料为镍锌铁氧体),同时将线圈的至少一条引出线(如第一引出线)与第二磁芯连接(包括直接接触并连接,以及通过导电元件间接连接),这样一来,相对于现有技术,不需要设置绝缘底座结构,从而简化了贴片电感的整体结构,同时减少了生产时的加工及组装工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磁芯作为骨架时,结构及生产工序复杂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电感整体结构的小型化,以及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以差模电感器作为示例,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贴片电感,用于连接电路板等相关场合,该贴片电感包括第一磁芯100、第二磁芯200及线圈300,其中第一磁芯100与第二磁芯200作为线圈300的骨架。
第一磁芯100可以为金属磁粉芯,第一磁芯100的结构具体可以为:如图4及图7所示,第一磁芯100具有连接块110及圆柱体120,连接块110用于与第二磁芯200固定连接(如胶粘),同时,连接块110的一侧具有凹部,以与第一磁芯100之间形成有可设置线圈300的腔室,圆柱体120用于与线圈300套接,以对线圈300进行径向限位;使用时,第一磁芯100位于第二磁芯200的上方,连接块110的底部与第一磁芯100的顶部粘接,圆柱体120与线圈300套接,电路板连接于第二磁芯200的下方。
第二磁芯200设置于第一磁芯100的一侧,以与第一磁芯100构成骨架,同时与第一磁芯100之间留有可设置线圈300的空间,第二磁芯200用于设置在电路板的一侧面上,以在当贴片电感使用时,将第二磁芯200安装至电路板上,第二磁芯200为绝缘磁芯,第二磁芯200具有第一连接部210,以与线圈300连接(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具体而言,如图1至图4,以及如图6所示,第二磁芯200呈平板状,第二磁芯200位于第一磁芯100的下方,第二磁芯200与第一磁芯100之间可以通过胶于拼缝处进行粘接,第二磁芯200为镍锌铁氧体磁芯,即第二磁芯200由镍锌铁氧体材料制成,以保证较好的绝缘特性,第一连接部210具有第一限位槽211,第一限位槽211在与线圈300连接时,起限位的作用,以保证连接处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在当线圈300直接卡扣连接至第二磁芯200时,为第一引出线320的折弯提供导向的作用,从而有利于提高第二磁芯200与线圈300之间的连接效率。
线圈300具有线圈本体310及第一引出线320,线圈本体310设置于第一磁芯100及第二磁芯200之间,第一引出线320用于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第一引出线320的一端与线圈本体310连接,第一引出线320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部210连接,从而在第二磁芯200为绝缘磁芯的情况下,使得第一引出线320无需通过设置现有技术的绝缘底座(如塑胶底座),即可与电路板电性连接。具体而言,如图1至图6所示,第一引出线320为扁线,第一引出线320与第一连接部210接触,第一引出线320与第一连接部210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第一引出线320具有第一接触平面,第一接触平面用于与电路板贴合接触,以此较好的保证了贴片电感与电路板连接的平面度。线圈本体310也为扁线,第一引出线320的一端与线圈本体310通过一体化成型固定在一起,第一引出线320的另一端自第二磁芯200的一端上方弯折至第二磁芯200的底面,继而沿着第二磁芯200的底面,从第二磁芯200的一端延伸至第二磁芯200的另一端,继而弯折至第二磁芯200另一端的顶部,其中,第一限位槽211的长度尺寸设置为与第一引出线320对应,以在第一引出线320延伸的过程中,对第一引出线320起到较好的引导及限位的作用。
另外,线圈300还具有第二引出线330,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引出线330的结构及与其他部件的连接方式,可参见第一引出线320,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赘述。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用于安装到电路板的第二磁芯200限定为绝缘磁芯,同时将第一引出线320与第二磁芯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不需要设置绝缘底座结构,从而简化了贴片电感的整体结构,同时减少了生产时的加工及组装工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磁芯作为骨架时,结构及生产工序复杂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电感整体结构的小型化,以及提高了生产效率。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源装置,例如,电源模块、汽车充电器、充电桩、光伏电源等,该电源装置包括电路板及贴片电感,该贴片电感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其中第二磁芯200设置于电路板的一侧面上,第一引出线320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由于本电源装置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例二
参见图8至图11,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引出线320及第二引出线330的使用寿命,同时保证贴片电感与电路板连接时的平面度,贴片电感还包括第一导电件400,第一导电件400用于与电路板直接接触连接,第一导电件400可拆卸设置于第一连接部210上,第一导电件400位于第一引出线320及第二引出线330的一侧,第一导电件400具有第二接触平面,第二接触平面与电路板贴合接触,以此在当贴片电感与电路板连接时,保证较好的平面度。
具体而言,如图8至图11所示,第一导电件400呈弯折的片状,第一导电件400与第二磁芯200的第一连接部210扣接并且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第一导电件400自第二磁芯200的一端上方弯折至第二磁芯200的底面,继而沿着第二磁芯200的底面,从第二磁芯200的一端延伸至第二磁芯200的另一端,继而弯折至第二磁芯200另一端的顶部,其中,对应于第一导电件400,还可以在第二磁芯200上设置限位的槽(第三限位槽),以对第一导电件400起到较好的引导及限位的作用。第一引出线320及第二引出线330均自第二磁芯200的上方折弯至第二磁芯200的底面,并与第二磁芯200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从而相对于实施例一,承受较少的折弯次数。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实用新型贴片电感,通过在第一引出线320及第二引出线330的一侧设置第一导电件400,在保证贴片电感与电路板连接时的平面度的同时,使得第一引出线320及第二引出线330能够承受较少的折弯次数,从而提高了第一引出线320及第二引出线330的使用寿命。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引出线320及第二引出线330的使用寿命,同时保证贴片电感与电路板连接时的平面度,还可以将第一引出线320直接连接至第一导电件400上,即(图中未视出):第一导电件400与第一引出线320接触,第一导电件400与第一引出线320电性连接(例如,通过锡焊连接),第一限位槽211与第一导电件400套接,以引导第一导电件400折弯,同时对第一导电件400起限位的作用。同理,还可以再设置一个导电件,使其与第二引出线330直接接触连接,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见上述,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赘述。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实用新型贴片电感,通过设置第一导电件400,同时将第一引出线320直接连接至第一导电件400上,在保证贴片电感与电路板连接时的平面度的同时,使得第一引出线320能够承受更少的折弯次数,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第一引出线320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三
参见图12至图15,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为了在保证贴片电感与电路板连接时的平面度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第二磁芯200的强度,贴片电感还包括连接座500及第二导电件600,连接座500为绝缘座,连接座500固定连接于第一磁芯100及第二磁芯200之间,以使得第一磁芯100通过连接座500与第二磁芯200固定在一起,第二导电件600可拆卸设置于连接座500上,第二导电件600具有第二接触平面,第二接触平面与电路板贴合接触,此时,线圈300的第二引出线330与第二导电件600接触,第二引出线330与第二导电件600通过锡焊等方式电性连接。
具体而言,如图12至15所示,连接座500由塑胶等绝缘性材料制成,连接座500具有连接板510及固定块520,连接板510位于第二磁芯200及线圈本体310之间,连接板510的中部具有圆形通孔,连接板510通过圆形通孔与第一磁芯100的圆柱体120套接,连接板510的一板面与第二磁芯200通过胶粘等方式固定在一起,连接板510的另一板面与线圈本体310的底部接触,以支撑线圈本体310,连接板510与第一磁芯100的连接块110扣接,以代替胶粘连接的固定方式,从而能够提高贴片电感的组装效率。固定块520与连接板510的一端部通过焊接或者一体成型等方式固定在一起,固定块520用于固定第二导电件600,从而保证第二导电件600的稳定性,固定块520具有第二限位槽521,第二限位槽521用于与第二导电件600套接,以对第二导电件600起限位作用,第二限位槽521为两个,两个第二限位槽521沿着竖直方向并排,第二限位槽521分别位于固定块520的顶部及底部。
进一步如图12至图14所示,第二导电件600呈弯折的U型片状,第二导电件600与第二限位槽521套接,以扣接于固定块520上,第二导电件600通过锡焊的方式与第二引出线330接触并固定连接,第二导电件600的第二接触平面为第二导电件600的底部。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实用新型贴片电感,通过在第二磁芯200及第一磁芯100之间设置连接座500,同时在连接座500上设置第二导电件600,并且使得第二导电件600与线圈300的第二引出线330接触及固定连接,从而使得第二磁芯200在装配过程中具有较少的连接操作,进而提高了第二磁芯200的强度。此外,通过设置连接座500,还能够使得第二磁芯200受力均匀,从而能够提高第二磁芯200结构的稳定性,进而能够提高第二磁芯200的使用寿命。
另外,为了提高连接座500的稳定性,如图15所示,第一磁芯100还具有限位部130,限位部130可以为呈块状,限位部130固定设置于连接块110凹部的内部,限位部130为两个,两个限位部130相对于圆柱体120对称设置,限位部130的底面与连接座500的顶面接触,以对连接座500在沿着竖直方向上进行限位,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座500的稳定性,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二磁芯200结构的稳定性。此外,限位部130还可以为凹槽状,限位部130形成于连接块110的端部,限位部130与连接座500紧密套接,以对连接座500在沿着竖直方向上进行限位。

Claims (10)

1.一种贴片电感,用于连接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电感包括:
第一磁芯;
第二磁芯,所述第二磁芯设置于所述第一磁芯的一侧,所述第二磁芯设置于电路板的一侧面上,所述第二磁芯为绝缘磁芯,所述第二磁芯具有:
第一连接部;
线圈,所述线圈具有:
线圈本体,所述线圈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磁芯及所述第二磁芯之间;
第一引出线,所述第一引出线的一端与所述线圈本体连接,所述第一引出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引出线与电路板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片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芯为镍锌铁氧体磁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片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出线为扁线,所述第一引出线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接触,所述第一引出线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引出线具有:
第一接触平面,所述第一接触平面与电路板贴合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片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
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第一引出线套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片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电感还包括:
第一导电件,所述第一导电件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第一引出线接触,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第一引出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导电件与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导电件具有:
第二接触平面,所述第二接触平面与电路板贴合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贴片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
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第一导电件套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贴片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电感还包括:
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为绝缘座,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磁芯及所述第二磁芯之间;
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二导电件可拆卸设置于所述连接座上,所述第二导电件具有:
第二接触平面,所述第二接触平面与电路板贴合接触;
所述线圈还具有:
第二引出线,所述第二引出线的一端与所述线圈本体连接,所述第二引出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件接触并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贴片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具有
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与所述第二导电件套接。
9.一种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装置包括电路板及贴片电感,所述贴片电感包括:
第一磁芯;
第二磁芯,所述第二磁芯设置于所述第一磁芯的一侧,所述第二磁芯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的一侧面上,所述第二磁芯为绝缘磁芯,所述第二磁芯具有:
第一连接部;
线圈,所述线圈具有:
线圈本体,所述线圈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磁芯及所述第二磁芯之间;
第一引出线,所述第一引出线的一端与所述线圈本体连接,所述第一引出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引出线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装置为电源模块、汽车充电器、充电桩或光伏电源。
CN201920388841.2U 2019-03-25 2019-03-25 贴片电感及电源装置 Active CN2094014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88841.2U CN209401451U (zh) 2019-03-25 2019-03-25 贴片电感及电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88841.2U CN209401451U (zh) 2019-03-25 2019-03-25 贴片电感及电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01451U true CN209401451U (zh) 2019-09-17

Family

ID=67900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88841.2U Active CN209401451U (zh) 2019-03-25 2019-03-25 贴片电感及电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014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14863A (zh) * 2020-05-22 2021-1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磁性元件、电源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14863A (zh) * 2020-05-22 2021-1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磁性元件、电源和电子设备
WO2021232432A1 (zh) * 2020-05-22 2021-11-25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磁性元件、电源和电子设备
CN113614863B (zh) * 2020-05-22 2023-08-22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磁性元件、电源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008080A (en) Transformer structure
CN101325122A (zh) 微型屏蔽磁性部件
US9472335B2 (en) Transformer module for electric vehicle
CN203013486U (zh) 微型反激变压器
CN103732028A (zh) 供电模块
CN209401451U (zh) 贴片电感及电源装置
CN103093940B (zh) 电源变压器插头及其组装方法
CN204792371U (zh) 一种ee13卧式变压器骨架
CN101645347B (zh) 变压器结构
CN212659425U (zh) 一种平板变压器
WO2021017454A1 (zh) 一种电流互感器
CN214012701U (zh) 一种变压器和谐振电感磁集成结构
CN209496707U (zh) 贴片电感及电源装置
CN210956395U (zh) 一种充电底座线圈固定结构、充电底座及口腔清洁器
CN111462995A (zh) 一种易于生产制作的变压器及其制作方法
CN206685249U (zh) 一种有中排引脚的变压器骨架
CN111063505A (zh) 一种大功率电感
CN204927010U (zh) 一种适用于导轨表壳体的互感器
CN216773020U (zh) 一种快接式磁环电感
KR102262613B1 (ko) 평판형 변압기용 코일체 어셈블리 및 평판형 변압기
CN211179944U (zh) 一种小型单相电能表
CN201868246U (zh) 一种用于感应加热的模块式电容器
CN217983045U (zh) 一种应用于光伏逆变器插件差模大电流电感器
CN219106561U (zh) 板对板插座电连接器
CN218957493U (zh) 一种组合式磁性元器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