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01050U - Poi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Poi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01050U
CN209401050U CN201920367914.XU CN201920367914U CN209401050U CN 209401050 U CN209401050 U CN 209401050U CN 201920367914 U CN201920367914 U CN 201920367914U CN 209401050 U CN209401050 U CN 2094010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fid
poi
monitoring
radio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6791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雷
周敏
王魏东
孟弼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Co Ltd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Co Ltd,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6791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010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010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010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POI设备及系统,其中POI设备包括:POI射频模块,POI射频模块分别与信源设备和天馈系统进行通信,用以将信源设备的信源信号引入至天馈系统,并将天馈系统的上行信号发送至信源设备;RFID监控模块,RFID监控模块与POI射频模块电连接,用以生成和发送RFID监控信号至POI射频模块,通过POI射频模块将RFID监控信号引入至天馈系统,并接收和处理POI射频模块发送的天馈系统中RFID器件反馈的信号。由此,利用POI集总分发的优势以及集成的RFID功能可对天馈端的各部件进行监控,实现可视化。

Description

POI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POI(Point of Interface,多系统接入平台)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室内分布系统是用于改善建筑物内移动通信环境的一种方案,其原理是通过各种室内天线将移动通信基站的信号均匀地分布到室内的每个角落,从而保证室内区域理想的信号覆盖。室内分布系统主要由施主信源和信号分布系统两部分组成,其中,施主信源分为宏基站、微蜂窝、分布式基站和中继接入的各类直放站等,信号分布系统是根据网络传输的制式和频段,结合不同建筑物损耗及场景选取不同的覆盖分布方式。
通常,信号分布系统包括无源分布系统、有源分布系统、泄露电缆分布系统及光纤分布系统等。其中,无源分布系统规模庞大,所用的器件种类多、数量大,由于无源分布系统属于被动系统,不能提供设备信息,所以存在可视化不足的缺点,这给资产管理、设备定位造成了很大困难,例如,由于无法获知一个无源器件是否还在曾经设计的位置,导致该无源器件无法得到有效管理,从而可能衍生出更多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无源分布系统可视化不足的问题,提供一种POI设备及系统。
一种POI设备,包括:
POI射频模块,POI射频模块分别与信源设备和天馈系统进行通信,用以将信源设备的信源信号引入至天馈系统,并将天馈系统的上行信号发送至信源设备;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监控模块,RFID监控模块与POI射频模块电连接,用以生成和发送RFID监控信号至POI射频模块,通过POI射频模块将RFID监控信号引入至天馈系统,并接收和处理POI射频模块发送的天馈系统中RFID器件反馈的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RFID监控模块包括:
RFID射频单元,RFID射频单元与POI射频模块电连接,用以发送RFID监控信号至POI射频模块,并接收RFID器件反馈的信号;
RFID监控单元,RFID监控单元与RFID射频单元电连接,用以生成RFID监控信号和处理RFID器件反馈的信号,并输出处理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RFID监控模块还包括:POI监控单元,POI监控单元与RFID监控单元电连接,并与远程监控中心进行通信,用以将RFID监控单元输出的处理结果发送至远程监控中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RFID射频单元、RFID监控单元和POI监控单元集成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RFID监控模块还包括:显示单元,显示单元与RFID监控单元电连接,用以对RFID监控单元输出的处理结果进行显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RFID监控模块还包括:指令输入单元,指令输入单元与RFID监控单元电连接,用以接收用户输入的监控指令,并将监控指令发送给RFID监控单元,RFID监控单元还用以根据监控指令生成RFID监控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RFID监控模块还包括:功能切换单元,功能切换单元与RFID监控单元电连接,用以接收用户输入的功能切换指令;其中,
当功能切换指令为RFID功能开启指令时,RFID监控模块工作;
当功能切换指令为RFID功能关闭指令时,RFID监控模块停止工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POI设备还包括:
第一供电电源,用以给POI射频模块供电;
第二供电电源,用以给RFID监控模块供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POI设备还包括:壳体,POI射频模块和RFID监控模块设置在壳体内。
一种POI系统,包括:
信源设备;
天馈系统,天馈系统包括RFID器件;
上述的POI设备,POI设备分别与信源设备和天馈系统进行通信。
上述POI设备及系统,通过RFID监控模块生成和发送RFID监控信号至POI射频模块,通过POI射频模块将RFID监控信号引入至天馈系统,并接收和处理POI射频模块发送的天馈系统中RFID器件反馈的信号。由此,利用POI集总分发的优势以及集成的RFID功能可对天馈端的各部件进行监控,实现可视化。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POI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个实施例中POI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二个实施例中POI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三个实施例中POI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四个实施例中POI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室内分布系统是用于改善建筑物内移动通信环境的一种方案,其原理是通过各种室内天线将移动通信基站的信号均匀地分布到室内的每个角落,从而保证室内区域理想的信号覆盖。室内分布系统主要由施主信源和信号分布系统两部分组成,其中,施主信源分为宏基站、微蜂窝、分布式基站和中继接入的各类直放站等,信号分布系统是根据网络传输的制式和频段,结合不同建筑物损耗及场景选取不同的覆盖分布方式。
通常,信号分布系统包括无源分布系统、有源分布系统、泄露电缆分布系统及光纤分布系统等。其中,无源分布系统规模庞大,所用的器件种类多、数量大,由于无源分布系统属于被动系统,不能提供设备信息,所以存在可视化不足的缺点,这给资产管理、设备定位造成了很大困难,例如,由于无法获知一个无源器件是否还在曾经设计的位置,导致该无源器件无法得到有效管理,从而可能衍生出更多的问题。
POI设备作为共建共享的信号分发设备,设置在施主信源与信号分布系统之间,具有将施主信源信号进行合路并输出给信号分布系统的天馈设备,同时具有将来自天馈设备的信号分路输出给各个施主信源的作用。具体地,如图1所示,POI设备接入了所有的基站信号,同时接收所有的天馈信号,一个覆盖工程的所有部件和单元的信号都通过该设备。鉴于POI设备具有这种能够连接所有部件和单元的特性,即具有设备管理和集中控制的优势,本申请通过在原有POI设备中增加RFID监控功能,以实现信号分布系统中各部件的监控,实现系统的可视化,进而实现设备资产管理、设备状态查询以及故障定位等。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POI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POI设备100包括POI射频模块110和RFID监控模块120。
其中,POI射频模块110分别与信源设备200和天馈系统300进行通信,用以将信源设备200的信源信号引入至天馈系统300,并将天馈系统300的上行信号发送至信源设备200;RFID监控模块120与POI射频模块110电连接,用以生成和发送RFID监控信号至POI射频模块110,通过POI射频模块110将RFID监控信号引入至天馈系统300,并接收和处理POI射频模块110发送的天馈系统300中RFID器件反馈的信号。
具体地,POI设备100可包括两部分,分别为POI覆盖部分(POI射频模块110)和RFID监控部分(RFID监控模块120),其中,POI覆盖部分和普通POI设备的功能相同,用于提供射频覆盖功能,具体是将基站等信源设备200(也称施主信源)的信源信号集中接入后,引入天馈系统300,同时将接收到的天馈系统300的上行信号发送至各个基站等信源设备200中,实现移动通信信号的覆盖。RFID监控部分生成并发射RFID监控信号,利用POI覆盖部分的集总通信分发送功能,通过POI覆盖部分将RFID监控信号分发送至天馈系统300的各个环节和部件进行探测读取,RFID器件(如具有RFID功能的接头、馈线、无源器件以及天线等)在接收到RFID监控信号后,反馈信息信号,并通过天馈系统300传输至POI覆盖部分,再由POI覆盖部分发送至RFID监控部分,从而形成RFID的闭环监控。
与普通的POI设备相比,本实施例的POI设备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具有RFID监控功能。普通POI设备和普通监控型POI设备不具有RFID监控功能,通常的POI监控功能是指对自身状态的监控,如驻波、运行功率、自身温度以及是否掉电等,而具有RFID监控功能的POI设备,不仅可以实现自身状态的监控,而且其利用了POI集总分发的优势,使得集成的RFID监控部分可以监控到天馈系统中的各个部件,从而实现对整个天馈系统的监控。
2)资源共享且互不干扰。POI功能主要是实现信号的覆盖,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其传输节点的优势,添加新的功能,而增加的RFID监控功能,其具有自身的一套系统,只是通过POI进行信号覆盖,所以其性能独立,不会造成通信干扰,同时又利用了POI的覆盖资源实现RFID监控功能,事半功倍。
3)可视化。无源分布系统作为最常见的覆盖方案,存在着可视化不足的缺点,因为无源分布系统采用的是无源器件,其自身不会发射信号也不会采集信息,所以对于整个系统,除了基站可视化外,其它部分均是盲区,而增加了RFID监控功能后,可以对后级的各部件进行监控,实现可视化,进而有利于实现资产管理、设备状态查询及故障定位等增值功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RFID监控模块120包括:RFID射频单元121和RFID监控单元122,其中,RFID射频单元121与POI射频模块110电连接,用以发送RFID监控信号至POI射频模块110,并接收RFID器件反馈的信号;RFID监控单元122与RFID射频单元121电连接,用以生成RFID监控信号和处理RFID器件反馈的信号,并输出处理结果。
具体而言,RFID射频单元121的主要作用是发射RFID监控单元122生成的RFID监控信号和接收天馈系统300中RFID器件反馈回来的RFID信息信号。其中,RFID射频单元121发射的信号通过POI射频模块110引入至天馈系统300,用以校准、触发等;天馈系统300反馈回来的RFID信息信号通过POI射频模块110接收后,传输至RFID射频单元121的上行部分,进行信源转换后,送至RFID监控单元122,RFID监控单元122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运算处理,并输出处理结果,如链路损耗、是否故障等,从而实现对天馈系统300的监控。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原有POI设备中增加RFID监控功能,可以通过POI对天馈系统中具有RFID功能的接头、馈线、无源器件以及天线等部件和单元进行监控,实现天馈系统的可视化,进而实现设备资产管理、设备状态查询以及故障定位等增值功能,同时RFID监控部分具有独立性,不会造成通信干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RFID监控模块120还包括:POI监控单元123,POI监控单元123与RFID监控单元122电连接,并与远程监控中心400进行通信,用以将RFID监控单元122输出的处理结果发送至远程监控中心400。
具体而言,在RFID监控单元122对接收到的天馈系统300反馈回来的RFID信息信号进行运算处理,并输出处理结果(如链路损耗、是否故障等)后,RFID监控单元122还将处理结果发送至POI监控单元123。POI监控单元123采用了同样的协议,可以引入至远程监控中心400进行界面显示,远程监控中心400可以是电脑、手机终端等设备,进而利用这些数据实现资产管理、设备状态查询、故障定位以及其它数据增值服务等。
本实施例中,通过POI监控单元将RFID监控单元输出的处理结果发送至远程监控中心,远程监控中心利用这些处理结果可实现资产管理、设备状态查询、故障定位以及其它数据增值服务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RFID监控模块120还包括:显示单元124,显示单元124与RFID监控单元122电连接,用以对RFID监控单元122输出的处理结果进行显示,其中,显示单元124可以为液晶显示屏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RFID监控模块120还包括:指令输入单元125,指令输入单元125与RFID监控单元122电连接,用以接收用户输入的监控指令,并将监控指令发送给RFID监控单元122,RFID监控单元122还用以根据监控指令生成RFID监控信号。其中,用户输入的监控指令可包括部分设备或全部设备的状态查询指令、部分设备或全部设备的校准指令等,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设置,通过该设置可增加POI设备的使用灵活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RFID监控模块120还包括:功能切换单元126,功能切换单元126与RFID监控单元122电连接,用以接收用户输入的功能切换指令,其中,当功能切换指令为RFID功能开启指令时,RFID监控模块120工作;当功能切换指令为RFID功能关闭指令时,RFID监控模块120停止工作。也就是说,当需要开启RFID监控功能时,通过功能切换单元126输入RFID功能开启指令,以使RFID监控模块120处于工作状态,以实现天馈系统300的监控,而当无需使用RFID监控功能时,可通过功能切换单元126输入RFID功能关闭指令,以使RFID监控模块120停止工作,以降低能耗。
在一个实施例中,POI设备100还包括:第一供电电源和第二供电电源(图中均未示出),其中,第一供电电源用以给POI射频模块110供电,第二供电电源用以给RFID监控模块120供电。这样,通过不同的电源对POI射频模块110和RFID监控模块120进行供电,可保证RFID监控模块120的供电不会影响POI射频模块110的正常供电,保证POI射频模块110正常工作,而且还可以将第二供电电源作为POI射频模块110的备用电源,并将第一供电电源作为RFID监控模块120的备用电源,以在其中一个电源失效时,能够通过另一个电源继续工作,有效提高了整个POI设备供电的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RFID射频单元121、RFID监控单元122和POI监控单元123可集成设置,即集成在一个组件单元上,以减少整个POI设备的体积和减少节点,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POI设备还包括:壳体(图中未示出),POI射频模块110和RFID监控模块120设置在壳体内。
上述POI设备,通过RFID监控模块生成和发送RFID监控信号至POI射频模块,通过POI射频模块将RFID监控信号引入至天馈系统,并接收和处理POI射频模块发送的天馈系统中RFID器件反馈的信号。由此,利用POI集总分发的优势以及集成的RFID功能可对天馈端的各部件进行监控,实现可视化。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POI系统,包括:信源设备;天馈系统,天馈系统包括RFID器件;上述的POI设备,POI设备分别与信源设备和天馈系统进行通信。
上述POI系统,通过RFID监控模块生成和发送RFID监控信号至POI射频模块,通过POI射频模块将RFID监控信号引入至天馈系统,并接收和处理POI射频模块发送的天馈系统中RFID器件反馈的信号。由此,利用POI集总分发的优势以及集成的RFID功能可对天馈端的各部件进行监控,实现可视化。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各个模块或单元可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具体结构这里不做详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POI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POI射频模块,所述POI射频模块分别与信源设备和天馈系统进行通信,用以将所述信源设备的信源信号引入至所述天馈系统,并将所述天馈系统的上行信号发送至所述信源设备;
RFID监控模块,所述RFID监控模块与所述POI射频模块电连接,用以生成和发送RFID监控信号至所述POI射频模块,通过所述POI射频模块将所述RFID监控信号引入至所述天馈系统,并接收和处理所述POI射频模块发送的所述天馈系统中RFID器件反馈的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监控模块包括:
RFID射频单元,所述RFID射频单元与所述POI射频模块电连接,用以发送所述RFID监控信号至所述POI射频模块,并接收所述RFID器件反馈的信号;
RFID监控单元,所述RFID监控单元与所述RFID射频单元电连接,用以生成所述RFID监控信号和处理所述RFID器件反馈的信号,并输出处理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监控模块还包括:POI监控单元,所述POI监控单元与所述RFID监控单元电连接,并与远程监控中心进行通信,用以将所述RFID监控单元输出的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远程监控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射频单元、所述RFID监控单元和所述POI监控单元集成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监控模块还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RFID监控单元电连接,用以对所述RFID监控单元输出的处理结果进行显示。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监控模块还包括:指令输入单元,所述指令输入单元与所述RFID监控单元电连接,用以接收用户输入的监控指令,并将所述监控指令发送给所述RFID监控单元,所述RFID监控单元还用以根据所述监控指令生成所述RFID监控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监控模块还包括:功能切换单元,所述功能切换单元与所述RFID监控单元电连接,用以接收用户输入的功能切换指令;其中,
当所述功能切换指令为RFID功能开启指令时,所述RFID监控模块工作;
当所述功能切换指令为RFID功能关闭指令时,所述RFID监控模块停止工作。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POI设备还包括:
第一供电电源,用以给所述POI射频模块供电;
第二供电电源,用以给所述RFID监控模块供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POI设备还包括:壳体,所述POI射频模块和所述RFID监控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10.一种POI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源设备;
天馈系统,所述天馈系统包括RFID器件;
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POI设备,所述POI设备分别与所述信源设备和所述天馈系统进行通信。
CN201920367914.XU 2019-03-21 2019-03-21 Poi设备及系统 Active CN2094010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67914.XU CN209401050U (zh) 2019-03-21 2019-03-21 Poi设备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67914.XU CN209401050U (zh) 2019-03-21 2019-03-21 Poi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01050U true CN209401050U (zh) 2019-09-17

Family

ID=67899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67914.XU Active CN209401050U (zh) 2019-03-21 2019-03-21 Poi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010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37879A (zh) * 2021-12-30 2022-04-12 京信射频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多系统接入平台和通信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37879A (zh) * 2021-12-30 2022-04-12 京信射频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多系统接入平台和通信系统
CN114337879B (zh) * 2021-12-30 2023-11-24 京信射频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多系统接入平台和通信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571836U (zh) 储能管理装置、分布式储能管理系统和储能系统
CN203086496U (zh) 智能家居系统
CN103645686A (zh) 基于云平台的电器远程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0071577A (zh) 变电站监控信息验收方法及系统
CN110311711A (zh) 一种基于hplc通信信道的智能配变终端与智能电表交互方法
CN105260840B (zh) 一种互联网+可调度负荷综合调度系统
CN105323087A (zh) 一种电力通信网综合网管系统
Cetinkaya et al. A DASH7-based power metering system
CN110113174A (zh) 一种以太网供电设备
CN108229841A (zh) 一种数据异常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993479A (zh) 一种数据中心的供电方法、it机柜和供电系统
CN209401050U (zh) Poi设备及系统
CN110163535A (zh) 一种能源管理综合分析系统
CN110083505A (zh) 一种自主设备的智能管理实现系统
CN205425294U (zh) 一种空调控制系统
CN114095311A (zh) 电力物联网网关、电力系统及配置新增电力设备的方法
CN211720749U (zh) 一种实现故障信息无线传输的控制板、管理设备、系统
CN211294145U (zh) 一种基于低功耗多通讯方式集一体的模组
CN107748672A (zh) 基于iec61850就地化保护模型的二次远程界面综合管理方法
CN207380484U (zh) 一种通用型Wi-Fi智能远程控制器
CN106254438B (zh) 一种基于开放式通信的配电网cps主站
CN109920232A (zh) 基于NB-loT的电力多业务接入终端及管理系统
CN102565474A (zh) 一种通过电力载波控制用电设备的网络电能表
CN201359631Y (zh) 电力设施在线状态远传系统
TR201709581A2 (tr) Bi̇rleşi̇k çok kaynakli enerji̇ hasatlama ve haberleşme yöneti̇m si̇stemi̇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08

Address after: 510730 Guangdong city of Guangzhou province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nbi Road No. 6

Patentee after: Ji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730 Guangdong city of Guangzhou province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nbi Road No. 6

Co-patentee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hina) Co., Ltd.

Patentee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Co-patentee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Guangzhou) Co., Ltd.

Co-patentee before: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