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99010U - 一种分流减压式地下排水管道阀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流减压式地下排水管道阀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99010U
CN209399010U CN201822095738.7U CN201822095738U CN209399010U CN 209399010 U CN209399010 U CN 209399010U CN 201822095738 U CN201822095738 U CN 201822095738U CN 209399010 U CN209399010 U CN 2093990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connection pipe
pipe body
connection
sh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9573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坤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zhou Chenx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zhou Chenx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zhou Chenx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zhou Chenx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9573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990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990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9901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流减压式地下排水管道阀门,包括分流减压管道阀门主体,所述分流减压管道阀门主体“¥”形结构,所述分流减压管道阀门主体包括第一连接管体、第二连接管体、第一分流管道、分流隔离管体和第二分流管道,第一连接管体为“Y”形结构,且第一连接管体上方左右两侧中部分别连接有第一分流管道和第二分流管道,并且第一连接管体顶端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连接管体和第二连接管体,所述第一连接管体和第二连接管体内壁均为螺纹结构,且第一连接管体和第二连接管体内分别通过螺纹结构连接有第一分流阀柱和第二分阀柱。该分流减压式地下排水管道阀门可增强直流式的阀柱与阀门主体之间的咬合力。

Description

一种分流减压式地下排水管道阀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流阀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分流减压式地下排水管道阀门。
背景技术
分流阀也称换向阀和切换阀,是液压阀中分流阀,集流阀,单向分流阀,单向集流阀和比例分流阀的总称,分流阀是集中直流式截止阀型基础上组合而成,勇于改变工艺介质的流向,控制多路介质的合流或分流方式。
现有的地下排水管道阀门的内壁均为光滑的,令阀柱与管道内壁之间均为嵌合固定,存在阀柱与阀门主体的牢固度有待提高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流减压式地下排水管道阀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地下排水管道阀门的阀柱与阀门主体之间牢固度旅游不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流减压式地下排水管道阀门,包括分流减压管道阀门主体,所述分流减压管道阀门主体“¥”形结构,所述分流减压管道阀门主体包括第一连接管体、第二连接管体、第一分流管道、分流隔离管体和第二分流管道,第一连接管体为“Y”形结构,且第一连接管体上方左右两侧中部分别连接有第一分流管道和第二分流管道,并且第一连接管体顶端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连接管体和第二连接管体,所述第一连接管体和第二连接管体内壁均为螺纹结构,且第一连接管体和第二连接管体内分别通过螺纹结构连接有第一分流阀柱和第二分阀柱。
优选的,所述第一分流阀柱包括第一连接柱体和第一隔离柱体,第一连接柱体外连接有第一隔离柱体,且第一连接柱体外壁为外螺纹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分阀柱包括第二连接柱体和第二隔离柱体,第二连接柱体外连接有第二隔离柱体,且第二连接柱体外壁为外螺纹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离柱体和第二隔离柱体外壁均为光杆结构,且第一隔离柱体和第二隔离柱体的直径均等于第一连接柱体和第二连接柱体的最小直径,且第一连接柱体和第二连接柱体的长度分别等于第一连接管体和第二连接管体的长度,第一隔离柱体和第二隔离柱体的长度分别等于分流隔离管体左右两侧分叉口管体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分流阀柱和第二分阀柱顶端均连接有施力轮盘,且施力轮盘侧面为“T”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施力轮盘内开设有通孔,且施力轮盘中部还开设有标识板固定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分流减压式地下排水管道阀门可增强直流式的阀柱与阀门主体之间的咬合力,令阀柱与阀门主体之间的牢固度大大增强。本分流减压式地下排水管道阀门使得分流减压管道阀门主体能够通过螺纹结构与第一分流阀柱和第二分阀柱相连接,可以增大第一分流阀柱和第二分阀柱与分流减压管道阀门主体之间的咬合力,提高第一分流阀柱和第二分阀柱与分流减压管道阀门主体之间的安装牢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分流减压式地下排水管道阀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分流减压式地下排水管道阀门的第一分流阀柱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分流减压式地下排水管道阀门的分流减压管道阀门主体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分流减压式地下排水管道阀门的第二分阀柱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分流减压式地下排水管道阀门的施力轮盘俯视图。
图中:1、标识板固定槽,2、施力轮盘,3、第一分流阀柱,301、第一连接柱体,302、第一隔离柱体,4、分流减压管道阀门主体,401、第一连接管体,402、第二连接管体,403、第一分流管道,404、分流隔离管体,405、第二分流管道,5、第二分阀柱,501、第二连接柱体,502、第二隔离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分流减压式地下排水管道阀门,包括分流减压管道阀门主体4,分流减压管道阀门主体4“¥”形结构,分流减压管道阀门主体4包括第一连接管体401、第二连接管体402、第一分流管道403、分流隔离管体404和第二分流管道405,第一连接管体401为“Y”形结构,且第一连接管体401上方左右两侧中部分别连接有第一分流管道403和第二分流管道405,并且第一连接管体401顶端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连接管体401和第二连接管体402,第一连接管体401和第二连接管体402内壁均为螺纹结构,且第一连接管体401和第二连接管体402内分别通过螺纹结构连接有第一分流阀柱3和第二分阀柱5,此结构使得分流减压管道阀门主体4能够通过螺纹结构与第一分流阀柱3和第二分阀柱5相连接,可以增大第一分流阀柱3和第二分阀柱5与分流减压管道阀门主体4之间的咬合力,提高第一分流阀柱3和第二分阀柱5与分流减压管道阀门主体4之间的安装牢固度,第一分流阀柱3包括第一连接柱体301和第一隔离柱体302,第一连接柱体301外连接有第一隔离柱体302,且第一连接柱体301外壁为外螺纹结构,第二分阀柱5包括第二连接柱体501和第二隔离柱体502,第二连接柱体501外连接有第二隔离柱体502,且第二连接柱体501外壁为外螺纹结构,第一隔离柱体302和第二隔离柱体502外壁均为光杆结构,且第一隔离柱体302和第二隔离柱体502的直径均等于第一连接柱体301和第二连接柱体501的最小直径,且第一连接柱体301和第二连接柱体501的长度分别等于第一连接管体401和第二连接管体402的长度,第一隔离柱体302和第二隔离柱体502的长度分别等于分流隔离管体404左右两侧分叉口管体的长度,此结构使得第一隔离柱体302和第二隔离柱体502伸入第一连接管体401和第二连接管体402内部时不会受到第一连接管体401和第二连接管体402螺纹结构的阻碍,且第一隔离柱体302和第二隔离柱体502伸入第一连接管体401和第二连接管体402内部时能够阻断水液进入第一连接管体401和第二连接管体402内部时,并且光杆结构的第一隔离柱体302和第二隔离柱体502令水液触碰到第一隔离柱体302和第二隔离柱体502时不会在其外壁上残留脏污,第一分流阀柱3和第二分阀柱5顶端均连接有施力轮盘2,且施力轮盘2侧面为“T”形结构,此结构使得施力轮盘2底面与第一分流阀柱3和第二分阀柱5顶面之前能够存在空隙,方便使用者将手伸入施力轮盘2下方对施力轮盘2进行施力,施力轮盘2内开设有通孔,且施力轮盘2中部还开设有标识板固定槽1,此结构令使用者可以将印有第一分流阀柱3和第一分流阀柱3对应控制信息的卡板放入标识板固定槽1内进行固定,以方便提醒使用者对应的第一分流阀柱3和第一分流阀柱3的作用,且施力轮盘2内开设的通孔方便使用者将手伸入施力轮盘2内部以进行施力。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分流减压式地下排水管道阀门时,首先将写有第一分流管道403和第二分流管道405流向的信息牌嵌合卡入标识板固定槽1内进行固定,以方便使用者对第一分流阀柱3和第一分流阀柱3进行区分,若需要分流隔离管体404内的水液流入第二分流管道405内部,则旋转第一分流阀柱3上方的施力轮盘2,令第一连接柱体301通过螺纹结构在第一连接管体401内旋转,以令第一隔离柱体302隔断第一分流管道403端面插入分流隔离管体404的分叉位置,则分流隔离管体404近第一分流管道403侧的分支被阻隔;若需要分流隔离管体404内的水液流入第一分流管道403内部,则旋转第二分阀柱5上方的施力轮盘2,令第二连接柱体501通过螺纹结构在第二连接柱体501内旋转,以令第二隔离柱体502隔断第二分流管道405端面插入分流隔离管体404的分叉位置,则分流隔离管体404近第二分流管道405侧的分支被阻隔;若需要分流隔离管体404内的水液分裂流入第一分流管道403和第二分流管道405内时,只需旋转第一分流阀柱3和第二分阀柱5令第一隔离柱体302和第二隔离柱体502均被收入第一连接管体401和第二连接管体402即可,从而完成一系列工作。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分流减压式地下排水管道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流减压管道阀门主体(4),所述分流减压管道阀门主体(4)“¥”形结构,所述分流减压管道阀门主体(4)包括第一连接管体(401)、第二连接管体(402)、第一分流管道(403)、分流隔离管体(404)和第二分流管道(405),第一连接管体(401)为“Y”形结构,且第一连接管体(401)上方左右两侧中部分别连接有第一分流管道(403)和第二分流管道(405),并且第一连接管体(401)顶端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连接管体(401)和第二连接管体(402),所述第一连接管体(401)和第二连接管体(402)内壁均为螺纹结构,且第一连接管体(401)和第二连接管体(402)内分别通过螺纹结构连接有第一分流阀柱(3)和第二分阀柱(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流减压式地下排水管道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流阀柱(3)包括第一连接柱体(301)和第一隔离柱体(302),第一连接柱体(301)外连接有第一隔离柱体(302),且第一连接柱体(301)外壁为外螺纹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流减压式地下排水管道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阀柱(5)包括第二连接柱体(501)和第二隔离柱体(502),第二连接柱体(501)外连接有第二隔离柱体(502),且第二连接柱体(501)外壁为外螺纹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流减压式地下排水管道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柱体(302)和第二隔离柱体(502)外壁均为光杆结构,且第一隔离柱体(302)和第二隔离柱体(502)的直径均等于第一连接柱体(301)和第二连接柱体(501)的最小直径,且第一连接柱体(301)和第二连接柱体(501)的长度分别等于第一连接管体(401)和第二连接管体(402)的长度,第一隔离柱体(302)和第二隔离柱体(502)的长度分别等于分流隔离管体(404)左右两侧分叉口管体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流减压式地下排水管道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流阀柱(3)和第二分阀柱(5)顶端均连接有施力轮盘(2),且施力轮盘(2)侧面为“T”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分流减压式地下排水管道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轮盘(2)内开设有通孔,且施力轮盘(2)中部还开设有标识板固定槽(1)。
CN201822095738.7U 2018-12-13 2018-12-13 一种分流减压式地下排水管道阀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990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95738.7U CN209399010U (zh) 2018-12-13 2018-12-13 一种分流减压式地下排水管道阀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95738.7U CN209399010U (zh) 2018-12-13 2018-12-13 一种分流减压式地下排水管道阀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99010U true CN209399010U (zh) 2019-09-17

Family

ID=67894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9573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99010U (zh) 2018-12-13 2018-12-13 一种分流减压式地下排水管道阀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990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X2017008014A (es) Valvula de control para vaciar pasta de color tanto en gran cantidad como pequeña cantidad.
CN209399010U (zh) 一种分流减压式地下排水管道阀门
CN204328076U (zh) 净水阀芯结构
CN209162940U (zh) 一种保鲜供水管路
CN201624575U (zh) 一种多功能淋浴器
CN201225412Y (zh) 一种改良结构的球阀
CN203857082U (zh) 一种新型无压水质净化系统
CN104747844B (zh) 一种快速连接器
CN205956448U (zh) 压差驱动的往复式三通阀
CN204459301U (zh) 泄水型止回阀
CN206234402U (zh) 一种大流量双出水角阀
CN204284532U (zh) 一种能快速调节水温的淋浴器
CN208619413U (zh) 不锈钢旋涡增压泵
CN206874874U (zh) 一种双联三通球阀
CN206617617U (zh) 一种增流式自动换向阀
CN204312918U (zh) 歧管块
CN205391006U (zh) 一种饮水机出水伸长器
CN205578782U (zh) 一种大流量花洒水龙头
CN205048051U (zh) 航空液压管路的π形接头
CN203669047U (zh) 一种三通分流下水器
CN204756021U (zh) 一种新型高温截流阀
CN205001724U (zh) 一种高效分水器
CN202674350U (zh) 一种卧旋式陶瓷芯阀门
CN203273151U (zh) 一种弯管
CN102829275A (zh) 一种给排水用多通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17

Termination date: 201912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