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91179U - 一种女鞋垫层 - Google Patents

一种女鞋垫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91179U
CN209391179U CN201821885910.2U CN201821885910U CN209391179U CN 209391179 U CN209391179 U CN 209391179U CN 201821885910 U CN201821885910 U CN 201821885910U CN 209391179 U CN209391179 U CN 2093911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ntology
bed course
women
foot
sho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8591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苟锡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88591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911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911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911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鞋底部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女鞋垫层,包括本体,本体的厚度从其前端向后跟处逐渐增加,本体包括前掌部和后掌部,前掌部与后掌部之间通过一逐渐变窄的过渡部顺滑连接;所述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上部垫层,上部垫层为柔性层。上部垫层对脚步进行缓冲减压,减轻脚部受到的压迫,使脚部不容易出现健康问题,提高了穿着高跟鞋的安全性;本体的透气性和吸汗性好,可避免脚部细菌滋生;本体还可避免在受压时碎裂,提高了其使用强度和韧性,有效提高了使用寿命。因此适合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女鞋垫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鞋底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女鞋垫层。
背景技术
穿着高跟鞋出席各种场合已经成为当下女性的风尚,诸多女性选择高跟鞋提升自身的气质,凸显个人魅力,可展现出个人美丽大方的一面。然而穿着高跟鞋使脚掌长时间处于踮起状态,脚部的趾骨和跖骨长时间受压,跖趾关节处的负荷极大,韧带受到拉力伸张,使得足弓被拉伸,脚部容易疲劳。长时间穿着高跟鞋,脚部疲劳度过大,容易造成脚部变形,危害女性脚部的健康。同时,穿着高跟鞋时脚部的前掌与鞋底压紧,当前的高跟鞋垫层被压迫后容易破碎,不仅难以提供良好的脚部支撑,还容易增加前掌的局部压力,压迫影响前掌处的血液循环;在前掌与垫层的压力贴合下,前掌的汗液难以排除,使垫层上滋生细菌,导致足部疾病的产生。
基于上述现状,当前的鞋底部件不能使美观的高跟鞋达到减缓压力、放松脚部的作用,本领域存在需要解决技术问题,因此需要提出更为合理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女鞋垫层,旨在根据人体脚部的结构,针对女鞋垫层与脚部的贴合关系将垫层结构进行改进,减小人体脚部受力最大的前掌和脚跟处的压力,缓解脚部的疲劳。
为了实现上述效果,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女鞋垫层,包括本体,本体的厚度从其前端向后跟处逐渐增加,本体包括前掌部和后掌部,前掌部与后掌部之间通过一逐渐变窄的过渡部顺滑连接;所述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上部垫层,上部垫层为柔性层。
本实用新型设置的上部垫层与脚底接触,柔性的上部垫层为脚部提供减压和柔性踩踏,减轻了脚底部受到的压迫,降低跖趾关节处的负担,避免长时间穿着高跟鞋产生脚部疲劳和损伤。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优化,所述上部垫层的边缘与本体的上表面通过弧形面顺滑过渡连接。上部垫层的边缘与人体脚掌基本贴合,尤其是上部垫层前端边缘与人脚掌的前部贴合,但脚掌前部可能超过上部垫层的前端边缘,使脚掌与上部垫层的边缘发生摩擦接触,给脚掌带来不适感;通过将弧形面顺滑过渡的结构设计,能提高脚掌与上部垫层的触感,长时间穿着更加舒适。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优化,所述上部垫层位于本体的前掌部所对应的区域。穿着高跟鞋时,脚部的受力区域主要集中在前掌处,针对脚部的受力特点,将上部垫层的区域设置于脚部前掌,最大程度地减缓脚部的压迫。
进一步的,不限于上述设计,上部垫层可延伸至后掌部,对脚部的后跟部位进行支撑减压。
优选的,所述上部垫层的上表面可设置成平面。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优化,所述前掌部下表面为平面,该平面向后掌部延伸且该平面局限于本体下表面的足内侧边缘线和足外侧边缘线围成的区域内。考虑到整个垫层需要与鞋大底或者鞋中底连接设置,连接后的主要受力区域为前掌部,为避免前掌部受压产生塑性变形甚至受压碎裂,将前掌部的下表面设置成平面,能够更好地与鞋大底或鞋中底贴合,并分散受到的压力,保证了前掌部的强度满足抗压需求。
再进一步,对上述技术方案继续优化,所述足内侧边缘线和足外侧边缘线与本体的边缘保持相同走向并汇聚于后掌部下表面的中心走向线。前掌部和后掌部受力情况不同,当穿着者未处于行走或站立状态时,前掌部受力较小,后掌部受力较大,鉴于高跟鞋的鞋底设计为前宽后窄,后掌部的宽度较小,因此需要增加后掌部的相对厚度。后掌部的中心走向线由位于后掌部宽度中心的连续点连接构成,中心走向线对应的厚度为后掌部的最大厚度,且后掌部的厚度由中心走向线朝向后掌部的边缘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优化,所述本体的侧表面为弧面。本体在受到压力时发生弹性变形,无论前掌部还是后掌部,其厚度均被压迫减小,本体的上表面下降,而下表面受于鞋子的结构阻挡无法下降,则本体的形变只能是朝向两侧的横向变形,本体的侧表面设置为弧形,优选地该弧形侧表面使得本体的上表面完全覆盖本体的下表面,在发生横向变形时,本体横向变宽,存在允许该横向变形的形变空间,不与脚步踩压发生抵触。因此本体受压变形后与鞋子之间产生的挤压小,便于恢复,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
优选的,所述侧表面设置成弧面,且该弧面沿本体边缘走向的半径连续变化,半径值由本体的前端向后跟逐渐增加。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优化,所述的本体采用乳胶发泡材料、橡胶发泡材料、低弹海绵或者高弹海绵材料制成。采用上述材料制成的本体抗压性能好,能够起到良好的缓释压迫的效果,同时上述材料的透气性好,其材料内部的通透性较好,采用上述材料时,透气性和吸汗性较好,避免细菌的滋生。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优化,所述的上部垫层与本体一体成型。这样可降低加工难度,节省加工成本。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优化,所述前掌部的厚度范围为2.5mm~5mm,所述后掌部的厚度为5mm~6mm。从前掌部至后掌部的厚度逐渐增加,与脚后跟处的受力分布特点相贴合,减少后掌垫处的变形和损坏。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优化,上部垫层的边缘与本体的边缘走向相同且间隔为1mm~3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设置上部垫层,对脚步进行缓冲减压,减轻脚部受到的压迫,使脚部不容易出现健康问题,提高了穿着高跟鞋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采用疏密性好的材料制成,透气性和吸汗性好,可避免脚部细菌滋生。
3.本实用新型本体的侧表面采用弧面,可避免在受压时碎裂,提高了其使用强度和韧性,有效提高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表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因此不应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下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1a-前掌部;1b-过渡部;1c-后掌部;2-上部垫层;3-足内侧边缘线;4-足外侧边缘线;5-中心走向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释。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女鞋垫层,包括本体1,本体1的厚度从其前端向后跟处逐渐增加,本体1包括前掌部1a和后掌部1c,前掌部1a与后掌部1c之间通过一逐渐变窄的过渡部1b顺滑连接;所述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上部垫层2,上部垫层2为柔性层。
本实用新型设置的上部垫层2与脚底接触,柔性的上部垫层2为脚部提供减压和柔性踩踏,减轻了脚底部受到的压迫,降低跖趾关节处的负担,避免长时间穿着高跟鞋产生脚部疲劳和损伤。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部垫层2的边缘与本体1的上表面通过弧形面顺滑过渡连接。上部垫层2的边缘与人体脚掌基本贴合,尤其是上部垫层2前端边缘与人脚掌的前部贴合,但脚掌前部可能超过上部垫层2的前端边缘,使脚掌与上部垫层2的边缘发生摩擦接触,给脚掌带来不适感;通过将弧形面顺滑过渡的结构设计,能提高脚掌与上部垫层2的触感,长时间穿着更加舒适。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掌部1a下表面为平面,该平面向后掌部1c延伸且该平面局限于本体1下表面的足内侧边缘线3和足外侧边缘线4围成的区域内。考虑到整个垫层需要与鞋大底或者鞋中底连接设置,连接后的主要受力区域为前掌部1a,为避免前掌部1a受压产生塑性变形甚至受压碎裂,将前掌部1a的下表面设置成平面,能够更好地与鞋大底或鞋中底贴合,并分散受到的压力,保证了前掌部1a的强度满足抗压需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足内侧边缘线3和足外侧边缘线4与本体1的边缘保持相同走向并汇聚于后掌部1c下表面的中心走向线5。前掌部1a和后掌部1c受力情况不同,当穿着者未处于行走或站立状态时,前掌部1a受力较小,后掌部1c受力较大,鉴于高跟鞋的鞋底设计为前宽后窄,后掌部1c的宽度较小,因此需要增加后掌部1c的相对厚度。后掌部1c的中心走向线5由位于后掌部1c宽度中心的连续点连接构成,中心走向线5对应的厚度为后掌部1c的最大厚度,且后掌部1c的厚度由中心走向线5朝向后掌部1c的边缘逐渐减小。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本体1采用乳胶发泡材料、橡胶发泡材料、低弹海绵或者高弹海绵材料制成。采用上述材料制成的本体1抗压性能好,能够起到良好的缓释压迫的效果,同时上述材料的透气性好,其材料内部的通透性较好,采用上述材料时,透气性和吸汗性较好,避免细菌的滋生。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前掌部1a的厚度范围为2.5mm~5mm,所述后掌部1c的厚度为5mm~6mm。从前掌部1a至后掌部1c的厚度逐渐增加,与脚后跟处收压力大的受力分布相贴合,减少后掌垫处的变形和损坏。
同时,上部垫层2的边缘与本体1的边缘走向相同且间隔为1mm~3m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部垫层2与本体1采用相同的材料制成。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女鞋垫层,包括本体1,本体1的厚度从其前端向后跟处逐渐增加,本体1包括前掌部1a和后掌部1c,前掌部1a与后掌部1c之间通过一逐渐变窄的过渡部1b顺滑连接;所述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上部垫层2,上部垫层2为柔性层。
本实施例中采用了与实施例1不同的技术方案,具体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上部垫层2位于本体1的前掌部1a所对应的区域。穿着高跟鞋时,脚部的受力区域主要集中在前掌处,针对脚部的受力特点,将上部垫层2的区域设置于脚部前掌,最大程度地减缓脚部的压迫。
本实施例中其他结构和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中相同,此处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女鞋垫层,包括本体1,本体1的厚度从其前端向后跟处逐渐增加,本体1包括前掌部1a和后掌部1c,前掌部1a与后掌部1c之间通过一逐渐变窄的过渡部1b顺滑连接;所述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上部垫层2,上部垫层2为柔性层。
本实施例中采用了与实施例1不同的技术方案,具体不同之处在于:
本实施例中,上部垫层2可延伸至后掌部1c,对脚部的后跟部位进行支撑减压。
本实施例中其他结构和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中相同,此处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女鞋垫层,包括本体1,本体1的厚度从其前端向后跟处逐渐增加,本体1包括前掌部1a和后掌部1c,前掌部1a与后掌部1c之间通过一逐渐变窄的过渡部1b顺滑连接;所述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上部垫层2,上部垫层2为柔性层。
本实施例中采用了与实施例1不同的技术方案,具体不同之处在于: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部垫层2的上表面可设置成平面。
本实施例中其他结构和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中相同,此处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女鞋垫层,包括本体1,本体1的厚度从其前端向后跟处逐渐增加,本体1包括前掌部1a和后掌部1c,前掌部1a与后掌部1c之间通过一逐渐变窄的过渡部1b顺滑连接;所述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上部垫层2,上部垫层2为柔性层。
本实施例中采用了与实施例1不同的技术方案,具体不同之处在于:
本实施例中,所述本体1的侧表面为弧面。本体1在受到压力时发生弹性变形,无论前掌部1a还是后掌部1c,其厚度均被压迫减小,本体1的上表面下降,而下表面受于鞋子的结构阻挡无法下降,则本体1的形变只能是朝向两侧的横向变形,本体1的侧表面设置为弧形,优选地该弧形侧表面使得本体1的上表面完全覆盖本体1的下表面,在发生横向变形时,本体1横向变宽,存在允许该横向变形的形变空间,不与脚步踩压发生抵触。因此本体1受压变形后与鞋子之间产生的挤压小,便于恢复,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本实施例中其他结构和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中相同,此处就不再赘述。
此外,更为具体地,所述侧表面的半径值还可设置成沿本体1边缘走向连续变化,半径值由本体1的前端向后跟逐渐增加。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女鞋垫层,包括本体1,本体1的厚度从其前端向后跟处逐渐增加,本体1包括前掌部1a和后掌部1c,前掌部1a与后掌部1c之间通过一逐渐变窄的过渡部1b顺滑连接;所述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上部垫层2,上部垫层2为柔性层。
本实施例中采用了与实施例1不同的技术方案,具体不同之处在于: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部垫层2与本体1一体成型。这样可降低加工难度,节省加工成本。
以上即为本实用新型列举的几种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方式相互任意组合得到其他多种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实施方式。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界定的为准,并且说明书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

Claims (10)

1.一种女鞋垫层,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本体(1)的厚度从其前端向后跟处逐渐增加,本体(1)包括前掌部(1a)和后掌部(1c),前掌部(1a)与后掌部(1c)之间通过一逐渐变窄的过渡部(1b)顺滑连接;所述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上部垫层(2),上部垫层(2)为柔性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女鞋垫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垫层(2)的边缘与本体(1)的上表面通过弧形面顺滑过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女鞋垫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垫层(2)位于本体(1)的前掌部(1a)所对应的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女鞋垫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掌部(1a)下表面为平面,该平面向后掌部(1c)延伸且该平面局限于本体(1)下表面的足内侧边缘线(3)和足外侧边缘线(4)围成的区域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女鞋垫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足内侧边缘线(3)和足外侧边缘线(4)与本体(1)的边缘保持相同走向并汇聚于后掌部(1c)下表面的中心走向线(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女鞋垫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侧表面为弧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女鞋垫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1)采用乳胶发泡材料、橡胶发泡材料、低弹海绵或者高弹海绵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女鞋垫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部垫层(2)与本体(1)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女鞋垫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掌部(1a)的厚度范围为2.5mm~5mm,所述后掌部(1c)的厚度为5mm~6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女鞋垫层,其特征在于:上部垫层(2)的边缘与本体(1)的边缘走向相同且间隔为1mm~3mm。
CN201821885910.2U 2018-11-15 2018-11-15 一种女鞋垫层 Active CN2093911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85910.2U CN209391179U (zh) 2018-11-15 2018-11-15 一种女鞋垫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85910.2U CN209391179U (zh) 2018-11-15 2018-11-15 一种女鞋垫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91179U true CN209391179U (zh) 2019-09-17

Family

ID=67878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85910.2U Active CN209391179U (zh) 2018-11-15 2018-11-15 一种女鞋垫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911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151124A1 (en) Woman's shoe
CN201860898U (zh) 鞋底结构
EP1906784A1 (en) Footwear sole with anti-stress and slight massaging effect
CN209391179U (zh) 一种女鞋垫层
KR20110004571A (ko) 신발 밑창
CN200994466Y (zh) 弹簧鞋
CN106666927A (zh) 一种弹性鞋底
KR200196722Y1 (ko) 구두의 완충구조
CN217039079U (zh) 一种平板热塑型矫正鞋垫
CN212036278U (zh) 一种高跟鞋
CN109156925A (zh) 一种穿着舒适的减震按摩休闲鞋
CN216453600U (zh) 一种跑鞋
CN214207389U (zh) 一种健康鞋垫及具有该健康鞋垫的健康鞋
CN215225127U (zh) 一种高跟鞋后跟及高跟鞋
CN216165594U (zh) 一种鞋帮后跟垫层结构
CN209489562U (zh) 一种新型易曲折女装鞋
CN2435975Y (zh) 后跟增高鞋垫
CN216723371U (zh) 一种不磨脚的鞋帮后跟结构
CN214072051U (zh) 鞋中底
CN208692378U (zh) 一种糖尿病人用鞋
CN208114088U (zh) 一种抗震稳定型女鞋
CN204483220U (zh) 一种减震鞋底
WO2020243876A1 (zh) 一种高跟鞋足舒支持器
CN210248633U (zh) 一种舒适型隐形增高垫
CN213663952U (zh) 一种舒适女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