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89269U - 一种耳机插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耳机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89269U
CN209389269U CN201920382513.1U CN201920382513U CN209389269U CN 209389269 U CN209389269 U CN 209389269U CN 201920382513 U CN201920382513 U CN 201920382513U CN 209389269 U CN209389269 U CN 2093892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slice
fixing seat
contact portion
bending part
pede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8251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思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 Wang Precision Connec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 Wang Precision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 Wang Precision Connec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 Wang Precision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8251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892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892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8926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机插座,包括座体、左声道弹片、右声道弹片、麦克风弹片、两块检测弹片和设置在座体底端的底盖,所述座体的一侧面开设有用于耳机插入的插孔,所述左声道弹片包括第一固定座、弧形的第一折弯部和第一弹片,所述右声道弹片包括第二固定座、弧形的第二折弯部和第二弹片,所述麦克风弹片包括第三固定座、第三折弯部和第三弹片,所述检测弹片包括第四固定座、第四折弯部和第四弹片,所述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第三固定座和第四固定座均埋设在座体内,所述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第三接触部和第四接触部均穿过插孔的内壁;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牢固、插拔寿命长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耳机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码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耳机插座。
背景技术
电子数码产品一般带有耳机功能,比如手机、MP3及平板电脑等数码产品的侧边都设置有耳机插座,方便插入耳机接收音频信息;传统的耳机插座内部的弹片基本直接插入或者嵌合在插座本体上,耳机插座在使用过程中经历多次的插板操作之后,容易导致插座内的弹片发生松动,导致耳机公头与耳机插座的接触不稳固,影响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牢固、插拔寿命长的耳机插座,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耳机插座,包括座体、左声道弹片、右声道弹片、麦克风弹片、两块检测弹片和设置在座体底端的底盖,所述座体的一侧面开设有用于耳机插入的插孔;
所述左声道弹片包括第一固定座、弧形的第一折弯部和第一弹片,所述第一固定座通过第一折弯部与第一弹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片上设置有半圆形的第一接触部;
所述右声道弹片包括第二固定座、弧形的第二折弯部和第二弹片,所述第二固定座通过第二折弯部与第二弹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片上设置有半圆形的第二接触部;
所述麦克风弹片包括第三固定座、第三折弯部和第三弹片,所述第三固定座通过第三弯折部与第三弹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片上设置有半圆形的第三接触部;
所述检测弹片包括第四固定座、第四折弯部和第四弹片,所述第四固定座通过第四弯折部与第四弹片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片的中部沿远离第四固定座的方向凸起,形成第四接触部;
所述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第三固定座和第四固定座均埋设在座体内,所述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第三接触部和第四接触部均穿过插孔的内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座、第一折弯部、第一弹片和第一接触部一体冲压成型;
所述第二固定座、第二折弯部、第二弹片和第二接触部一体冲压成型;
所述第三固定座、第三折弯部、第三弹片和第三接触部一体冲压成型;
所述第四固定座、第四折弯部和第四弹片一体冲压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左声道弹片、右声道弹片、麦克风弹片和检测弹片的材质为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座的一侧边还固定设置有第一撑脚;
所述第二固定座的一侧边还固定设置有第二撑脚;
所述第三固定座的一侧边还固定设置有第三撑脚;
所述第四固定座的一侧边还固定设置有第四撑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座、第一折弯部、第一弹片、第一接触部和第一撑脚一体冲压成型;
所述第二固定座、第二折弯部、第二弹片、第二接触部和第二撑脚一体冲压成型;
所述第三固定座、第三折弯部、第三弹片、第三接触部和第三撑脚一体冲压成型;
所述第四固定座、第四折弯部、第四弹片和第四撑脚一体冲压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座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焊接脚,所述第一焊接脚穿过座体;
所述第二固定座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焊接脚,所述第二焊接脚穿过座体;
所述第三固定座上固定设置有第三焊接脚,所述第三焊接脚穿过座体;
所述第四固定座上固定设置有第四焊接脚,所述第四焊接脚穿过座体。
进一步地,所述插孔的内壁上分别开设有便于第一接触部与耳机左声道电连接的第一开口、便于第二接触部与耳机右声道电连接的第二开口、便于第三接触部与耳机麦克风电连接的第三开口和便于第四接触部与耳机信号检测部件电连接的第四开口,所述第一接触部穿过第一开口,所述第二接触部穿过第二开口,所述第三接触部穿过第三开口,所述第四开口有两个,每个所述第四接触部相应的穿过一个第四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底盖上设置有卡柱,所述座体上设置有与卡柱相对应的卡孔,所述底盖通过卡柱和卡孔卡接在座体上。
有益效果:1.通过将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第三固定座和第四固定座均埋设在座体内,埋入式的设置使左声道弹片、右声道弹片、麦克风弹片和两块检测弹片与座体连接更牢固,不易松动,与现有技术的插入式或嵌入式的安装相比更加稳固;通过设置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第三弯折部和第四弯折部,相对应的使第一弹片、第二弹片、第三弹片和第四弹片具有更好的弹性,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更多的插拔次数,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具有更长的插拔寿命;通过在第一弹片上设置半圆形的第一接触部,第二弹片上设置半圆形的第二接触部,第三弹片上设置半圆形的第三接触部,第四弹片的中部沿远离第四固定座的方向形成第四接触部,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第三接触部和第四接触部在耳机插入插孔时,分别在耳机公头上滑动并与耳机上对应的信道接触连接,减少了耳机在插拔时,对左声道弹片、右声道弹片、麦克风弹片或两块检测弹片的损伤,进一步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插拔寿命。2.通过设置第一撑脚、第二撑脚、第三撑脚和第四撑脚,且第一撑脚与第一固定座一体成型,第二撑脚与第二固定座一体成型,第三撑脚与第三固定座一体成型,第四撑脚与第四固定座一体成型,使左声道弹片、右声道弹片、麦克风弹片和两块检测弹片更加不易松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声道弹片、右声道弹片、麦克风弹片、两块检测弹片和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座体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左声道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右声道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麦克风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座体1,
左声道弹片2,第一固定座21,第一折弯部22,第一弹片23,第一接触部231,第一撑脚24,第一焊接脚25;
右声道弹片3,第二固定座31,第二折弯部32,第二弹片33,第二接触部331,第二撑脚34,第二焊接脚35;
麦克风弹片4,第三固定座41,第三折弯部42,第三弹片43,第三接触部431,第三撑脚44,第三焊接脚45;
检测弹片5,第四固定座51,第四折弯部52,第四弹片53,第四接触部531,第四撑脚54,第四焊接脚55;
底盖6,卡柱61,卡孔62;
插孔7,第一开口71,第二开口72,第三开口73,第四开口7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耳机插座,包括座体1、用于与耳机的左声道信号连接的左声道弹片2、用于与耳机的右声道信号连接的右声道弹片3、用于与耳机的麦克风信号连接的麦克风弹片4、用于与耳机检测信道信号连接的两块检测弹片5和设置在座体1底端的底盖6,座体1整体为中空的方形体,座体1的一侧面为倾斜面,且开设有用于耳机插入的插孔7;
如图5所示的左声道弹片2包括第一固定座21、弧形的第一折弯部22和第一弹片23,第一固定座21通过第一折弯部22与第一弹片23固定连接,第一弹片23上设置有半圆形的第一接触部231,第一固定座21埋设在座体1内,埋设即意为第一固定座21埋入式固定设置在座体1内以下埋设的解释同理,第一固定座21的一侧边还固定设置有第一撑脚24,使第一固定座21稳固在座体1内,不易晃动;第一固定座21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焊接脚25,第一焊接脚25穿过座体1,便于电线直接通过第一焊接脚25进行焊接;第一固定座21、第一折弯部22、第一弹片23、第一接触部231、第一撑脚24和第一焊接脚25一体冲压成型;
如图6所示的右声道弹片3包括第二固定座31、弧形的第二折弯部32和第二弹片33,第二固定座31通过第二折弯部32与第二弹片33固定连接,第二弹片33上设置有半圆形的第二接触部331,第二固定座31埋设在座体1内,第二固定座31的一侧边还固定设置有第二撑脚34,使第二固定座31稳固在座体1内,不易晃动;第二固定座31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焊接脚35,第二焊接脚35穿过座体1,便于电线直接通过第二焊接脚35进行焊接;第二固定座31、第二折弯部32、第二弹片33、第二接触部331、第二撑脚34和第二焊接脚35一体冲压成型;
如图7所示的麦克风弹片4包括第三固定座41、第三折弯部42和第三弹片43,第三固定座41通过第三弯折部与第三弹片43固定连接,第三弹片43上设置有半圆形的第三接触部431,第三固定座41埋设在座体1内,第三固定座41的一侧边还固定设置有第三撑脚44,使第三固定座41稳固在座体1内,不易晃动;第三固定座41上固定设置有第三焊接脚45,第三焊接脚45穿过座体1,便于电线直接通过第三焊接脚45进行焊接;第三固定座41、第三折弯部42、第三弹片43、第三接触部431、第三撑脚44和第三焊接脚45一体冲压成型;
如图8所示的检测弹片5包括第四固定座51、第四折弯部52和第四弹片53,第四固定座51通过第四弯折部与第四弹片53固定连接,第四弹片53的中部沿远离第四固定座51的方向凸起,形成第四接触部531,第四固定座51埋设在座体1内,第四固定座51的一侧边还固定设置有第四撑脚54,使第四固定座51稳固在座体1内,不易晃动;第四固定座51上固定设置有第四焊接脚55,第四焊接脚55穿过座体1,便于电线直接通过第四焊接脚55进行焊接;第四固定座51、第四折弯部52、第四弹片53、第四撑脚54和第四焊接脚55一体冲压成型。
插孔7的内壁上分别开设有便于第一接触部231与耳机左声道电连接的第一开口71、便于第二接触部331与耳机右声道电连接的第二开口72、便于第三接触部431与耳机麦克风电连接的第三开口73和便于第四接触部531与耳机信号检测部件电连接的第四开口74,第一接触部231穿过第一开口71,第二接触部331穿过第二开口72,第三接触部431穿过第三开口73,第四开口74有两个,每个第四接触部531相应的穿过一个第四开口74。
经过实物测试,本实用新型通过如此设计可承受耳机插拔次数达到两万五千次以上,且电路信道连接稳定,与现有技术相比,大幅增加了使用寿命。
底盖6上设置有卡柱61,座体1上设置有与卡柱61相对应的卡孔62,底盖6通过卡柱61和卡孔62卡接在座体1上,底盖6卡设在座体1上之后,在底盖6的一周点一圈胶水,使底盖6与座体1之间完全密封,达到七级防水的效果。
左声道弹片2、右声道弹片3、麦克风弹片4和检测弹片5的材质为钢,钢材质与传统的铜材质相比,具有更好的韧性和使用寿命。
工作原理:将耳机公头插入插孔7,耳机公头通过第一接触部231将第一弹片23向下挤压,第一折弯部22被压缩,耳机公头通过第二接触部331将第二弹片33向下挤压,第二折弯部32被压缩,耳机公头通过第三接触部431将第三弹片43向下挤压,第三折弯部42被压缩,耳机公头通过第四接触部531将第四弹片53向下挤压,第四折弯部52被压缩,第一接触部231、第二接触部331、第三接触部431和第四接触部531按照顺序分别抵在耳机公头上的左声道、右声道、麦克风和检测信道上,使本实用新型与耳机进行信号连接;拔出耳机公头,第一折弯部22回弹使第一弹片23带动第一接触部231重新穿过第一开口71,第二折弯部32回弹使第二弹片33带动第二接触部331重新穿过第二开口72,第三折弯部42回弹使第三弹片43带动第三接触部431重新穿过第三开口73,第四折弯部52回弹使第四弹片53带动第四接触部531重新穿过第四开口74。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1)、左声道弹片(2)、右声道弹片(3)、麦克风弹片(4)、两块检测弹片(5)和设置在座体(1)底端的底盖(6),所述座体(1)的一侧面开设有用于耳机插入的插孔(7);
所述左声道弹片(2)包括第一固定座(21)、弧形的第一折弯部(22)和第一弹片(23),所述第一固定座(21)通过第一折弯部(22)与第一弹片(2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片(23)上设置有半圆形的第一接触部(231);
所述右声道弹片(3)包括第二固定座(31)、弧形的第二折弯部(32)和第二弹片(33),所述第二固定座(31)通过第二折弯部(32)与第二弹片(3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片(33)上设置有半圆形的第二接触部(331);
所述麦克风弹片(4)包括第三固定座(41)、第三折弯部(42)和第三弹片(43),所述第三固定座(41)通过第三弯折部与第三弹片(43)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片(43)上设置有半圆形的第三接触部(431);
所述检测弹片(5)包括第四固定座(51)、第四折弯部(52)和第四弹片(53),所述第四固定座(51)通过第四弯折部与第四弹片(53)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片(53)的中部沿远离第四固定座(51)的方向凸起,形成第四接触部(531);
所述第一固定座(21)、第二固定座(31)、第三固定座(41)和第四固定座(51)均埋设在座体(1)内,所述第一接触部(231)、第二接触部(331)、第三接触部(431)和第四接触部(531)均穿过插孔(7)的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21)、第一折弯部(22)、第一弹片(23)和第一接触部(231)一体冲压成型;
所述第二固定座(31)、第二折弯部(32)、第二弹片(33)和第二接触部(331)一体冲压成型;
所述第三固定座(41)、第三折弯部(42)、第三弹片(43)和第三接触部(431)一体冲压成型;
所述第四固定座(51)、第四折弯部(52)和第四弹片(53)一体冲压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声道弹片(2)、右声道弹片(3)、麦克风弹片(4)和检测弹片(5)的材质为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21)的一侧边还固定设置有第一撑脚(24);
所述第二固定座(31)的一侧边还固定设置有第二撑脚(34);
所述第三固定座(41)的一侧边还固定设置有第三撑脚(44);
所述第四固定座(51)的一侧边还固定设置有第四撑脚(5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21)、第一折弯部(22)、第一弹片(23)、第一接触部(231)和第一撑脚(24)一体冲压成型;
所述第二固定座(31)、第二折弯部(32)、第二弹片(33)、第二接触部(331)和第二撑脚(34)一体冲压成型;
所述第三固定座(41)、第三折弯部(42)、第三弹片(43)、第三接触部(431)和第三撑脚(44)一体冲压成型;
所述第四固定座(51)、第四折弯部(52)、第四弹片(53)和第四撑脚(54)一体冲压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21)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焊接脚(25),所述第一焊接脚(25)穿过座体(1);
所述第二固定座(31)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焊接脚(35),所述第二焊接脚(35)穿过座体(1);
所述第三固定座(41)上固定设置有第三焊接脚(45),所述第三焊接脚(45)穿过座体(1);
所述第四固定座(51)上固定设置有第四焊接脚(55),所述第四焊接脚(55)穿过座体(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7)的内壁上分别开设有便于第一接触部(231)与耳机左声道电连接的第一开口(71)、便于第二接触部(331)与耳机右声道电连接的第二开口(72)、便于第三接触部(431)与耳机麦克风电连接的第三开口(73)和便于第四接触部(531)与耳机信号检测部件电连接的第四开口(74),所述第一接触部(231)穿过第一开口(71),所述第二接触部(331)穿过第二开口(72),所述第三接触部(431)穿过第三开口(73),所述第四开口(74)有两个,每个所述第四接触部(531)相应的穿过一个第四开口(74)。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6)上设置有卡柱(61),所述座体(1)上设置有与卡柱(61)相对应的卡孔(62),所述底盖(6)通过卡柱(61)和卡孔(62)卡接在座体(1)上。
CN201920382513.1U 2019-03-25 2019-03-25 一种耳机插座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892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82513.1U CN209389269U (zh) 2019-03-25 2019-03-25 一种耳机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82513.1U CN209389269U (zh) 2019-03-25 2019-03-25 一种耳机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89269U true CN209389269U (zh) 2019-09-13

Family

ID=67852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82513.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89269U (zh) 2019-03-25 2019-03-25 一种耳机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892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977761U (zh) 一种按压式导线连接器
CN201629825U (zh) 移动电话的音箱结构
CN209389269U (zh) 一种耳机插座
CN103022789A (zh) 耳机插座连接器
CN208549002U (zh) 一种便携式蓝牙耳机套件
CN203103619U (zh) 耳机连接器及移动式电子设备
CN203826667U (zh) 防水耳机连接器及具有该防水耳机连接器的移动终端
CN212519387U (zh) 一种tws耳机及tws耳机充电盒
CN201444651U (zh) 双耳机适配器及其相应的主板
CN203205659U (zh) 音效输出装置
CN216414562U (zh) 一种耳机充电端子结构、耳机杆及无线耳机
CN206098801U (zh) 一种插口呈双斜面,尾部带金属防尘罩的耳机插座
CN205402505U (zh) 一种发光电子灯
CN204068361U (zh) 多用充电器
CN206077639U (zh) 一种可在充电的同时播放音乐的数字输出音频的耳机
CN201054772Y (zh) 一种耳麦
CN204013972U (zh) 一种带有usb转接口的耳麦
CN212876065U (zh) 一种用于蓝牙耳机充电仓的合页
CN203327233U (zh) 集成声腔的阻抗转换和信号放大器及电容式麦克风
CN215453217U (zh) 控制器及蓝牙耳机
CN209283428U (zh) 一种耳机结构
CN203457292U (zh) 一种多功能通用型耳机插头与插座
CN201341230Y (zh) 头戴式插接结构耳机
CN217445501U (zh) 一种有线耳机
CN203574837U (zh) 音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13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