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89166U - 一种动力电池箱体形变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力电池箱体形变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89166U
CN209389166U CN201920232713.9U CN201920232713U CN209389166U CN 209389166 U CN209389166 U CN 209389166U CN 201920232713 U CN201920232713 U CN 201920232713U CN 209389166 U CN209389166 U CN 2093891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or
power battery
box body
battery box
bas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3271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海军
沈斌
赵云
陈祖金
刘荣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New Geo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New Geo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New Geo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New Geo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3271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891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891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891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箱体形变传感器,包括用于安装在动力电池箱体内侧壁上的安装基板,分别固定在所述安装基板上的第一绝缘子和第二绝缘子,一端插入所述第二绝缘子内、另一端贯穿第一绝缘子设置、且呈方波形状的上导体,以及夹持固定在所述第一绝缘子与第二绝缘子之间、且与所述上导体平行布设的下导体。所述上导体上设有贯穿第一绝缘子的第一导电引脚;所述下导体上设有贯穿第一绝缘子的第二导电引脚。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固定可靠、安装简便等优点,在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动力电池箱体形变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动力电池箱体形变传感器。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范围内能源形势的日益严峻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作为新能源的锂电池越来越受重视。锂电池因其能量密度高、循环特性好而常被用作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动力电池系统作为电动汽车的储能单元,其本身的稳定性相比传统能源(燃油)较差,动力电池在碰撞事故中受到外接挤压,将面临起火甚至爆炸的危险。
现有设计通过以下两条途径应对动力电池碰撞事故造成的火灾或爆炸:第一,车身及电池箱体的结构的安全性设计;其可视作主动防御措施,可以理解地是,在有限的资源和成本等诸多因素制约下,优化设计只能做到近似最优,并不能从根本上避免安全性漏洞。第二,给动力电池系统内部增加灭火装置,其可视作被动防御措施,在动力电池系统确定性发生火灾或者火灾潜伏期时候,通过一定的策略控制,以一定的触发方式来启动灭火器,对电池箱进行灭火或者火灾预防等操作。目前,市面上的电动汽车安全防护主要以第二种为主,电动汽车的灭火器控制策略所需信号源主要包括:温度、烟雾、CO、光线、加速度、形变等。其通过设置几类传感器进行检测,并将采集的信号传输到灭火器主控单元或者BMS进行一定的分析及判断,再根据已制定的策略进行灭火器系统灭火剂模块的执行响应,从而实现灭火器的自动控制。在市面上,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CO传感器、光线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较为常见,但是,现有技术中并未涉及用于采集动力电池箱体形变的专用传感器。
因此,急需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安装简便、更换操作便捷的动力电池箱体形变传感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箱体形变传感器,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动力电池箱体形变传感器,包括用于安装在动力电池箱体内侧壁上的安装基板,分别固定在所述安装基板上的第一绝缘子和第二绝缘子,一端插入所述第二绝缘子内、另一端贯穿第一绝缘子设置、且呈方波形状的上导体,以及夹持固定在所述第一绝缘子与第二绝缘子之间、且与所述上导体平行布设的下导体。
所述上导体上设有贯穿第一绝缘子的第一导电引脚;所述下导体上设有贯穿第一绝缘子的第二导电引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绝缘子与第一绝缘子的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绝缘子包括固定在所述安装基板上、且呈倒T形状的绝缘座,开设在所述绝缘座上、且与所述第一导电引脚匹配的第一固定槽,开设在所述绝缘座上、且与所述第二导电引脚匹配的第二固定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槽内、用于将所述上导体限位固定的第一限位柱,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槽内、用于将所述下导体限位固定的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第二限位柱和绝缘座一体成型。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绝缘子还包括分别开设在所述绝缘座的倒T形状两侧的第一组装孔和第二组装孔;所述安装基板上设置与所述第一组装孔和第二组装孔一一对应、且采用组装螺丝连接的组装盲孔。
优选地,所述安装基板上开设有采用安装螺栓固定在动力电池箱体内侧壁上的数个安装通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电引脚和第一导电引脚上均设有电气连接的连接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巧妙地设置安装基板、上导体、第一绝缘子、下导体和第二绝缘子,将所述上导体和下导体均夹持在第一绝缘子与第二绝缘子之间,并且将所述安装基板安装在动力电池箱体内侧壁上。当且仅当,动力电池箱体产生明显形变时,使上导体与下导体随之产生形变。由于上导体和下导体的结构的差异,其形变程度也会有差异。动力电池箱体形变超过某个临界值时,上导体和下导体会发生接触,在两个导电引脚两端测量表征为导通状态。其他情况下为断路状态。如此一来,便能实现动力电池箱体形变检测。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结构相同的绝缘子,并且设置限位柱将所述上导体与下导体限位固定,有效地避免上导体和下导体在电动汽车行驶中任意摆动。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固定可靠、安装简便等优点,在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保护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去安装基板)。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绝缘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导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导体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安装基板,2-组装螺丝,3-上导体,4-第一绝缘子,5-下导体,6-第一固定槽,7-第二固定槽,8-第一组装孔,9-第一限位柱,10-第二组装孔,11-第一导电引脚,12-第二导电引脚,13-第二绝缘子,14-安装通孔,15-第二限位柱,40-绝缘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为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箱体形变传感器,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等序号用语仅用于区分同类部件,不能理解成对保护范围的特定限定。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电池箱体形变传感器包括用于安装在动力电池箱体内侧壁上的安装基板1,分别固定在所述安装基板1上的第一绝缘子4和第二绝缘子13,一端插入所述第二绝缘子13内、另一端贯穿第一绝缘子4设置、且呈方波形状的上导体3,夹持固定在所述第一绝缘子4与第二绝缘子13之间、且与所述上导体3平行布设的下导体5,开设在安装基板1上、且采用安装螺栓固定在动力电池箱体内侧壁上的数个安装通孔14,设置在所述上导体3上、且贯穿第一绝缘子4设置的第一导电引脚11,以及设置在所述下导体5上、且贯穿第一绝缘子4设置的第二导电引脚12。其中,第二导电引脚12和第一导电引脚11上均设有电气连接的连接通孔。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绝缘子13与第一绝缘子4的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绝缘子4包括固定在所述安装基板1上、且呈倒T形状的绝缘座40,开设在所述绝缘座40上、且与所述第一导电引脚11匹配的第一固定槽6,开设在所述绝缘座40上、且与所述第二导电引脚12匹配的第二固定槽7,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槽6内、用于将所述上导体3限位固定的第一限位柱9,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槽7内、用于将所述下导体5限位固定的第二限位柱15,以及分别开设在所述绝缘座40的倒T形状两侧的第一组装孔8和第二组装孔10。其中,第一限位柱9、第二限位柱15和绝缘座40一体成型。与此同时,在安装基板1上设置与所述第一组装孔8和第二组装孔10一一对应、且采用组装螺丝2连接的组装盲孔。
下面简要说明动力电池箱体形变传感器的使用和工作过程: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动力电池箱体形变传感器的尺寸及安装位置。将安装基板1的下表面与动力电池箱体侧壁内侧面贴合,利用螺丝或者螺母安装基板1固定在箱体上,并利用控制电路测量此时的第一导电引脚11与第二导电引脚12处于断开状态。
在动力电池箱体受到外力冲击产生变形时,安装基板1向内歪曲,使得第二绝缘子13和第一绝缘子4分别向左向右转动,使得上导体3和导体5发生弯曲形变。当形变到一定程度时,上导体3和下导体5的中部发生局部接触,由于上导体3及下导体5均为导电金属制成,此时,通过控制电路测量第一导电引脚11与第二导电引脚12处于接通状态,并将该接通状态接入灭火器系统控制器或者BMS控制器。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非创造性劳动而作出的变化,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动力电池箱体形变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在动力电池箱体内侧壁上的安装基板(1),分别固定在所述安装基板(1)上的第一绝缘子(4)和第二绝缘子(13),一端插入所述第二绝缘子(13)内、另一端贯穿第一绝缘子(4)设置、且呈方波形状的上导体(3),以及夹持固定在所述第一绝缘子(4)与第二绝缘子(13)之间、且与所述上导体(3)平行布设的下导体(5);
所述上导体(3)上设有贯穿第一绝缘子(4)的第一导电引脚(11);所述下导体(5)上设有贯穿第一绝缘子(4)的第二导电引脚(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箱体形变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子(13)与第一绝缘子(4)的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绝缘子(4)包括固定在所述安装基板(1)上、且呈倒T形状的绝缘座(40),开设在所述绝缘座(40)上、且与所述第一导电引脚(11)匹配的第一固定槽(6),开设在所述绝缘座(40)上、且与所述第二导电引脚(12)匹配的第二固定槽(7),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槽(6)内、用于将所述上导体(3)限位固定的第一限位柱(9),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槽(7)内、用于将所述下导体(5)限位固定的第二限位柱(15);所述第一限位柱(9)、第二限位柱(15)和绝缘座(40)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箱体形变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子(4)还包括分别开设在所述绝缘座(40)的倒T形状两侧的第一组装孔(8)和第二组装孔(10);所述安装基板(1)上设置与所述第一组装孔(8)和第二组装孔(10)一一对应、且采用组装螺丝连接的组装盲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箱体形变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板(1)上开设有采用安装螺栓固定在动力电池箱体内侧壁上的数个安装通孔(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箱体形变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引脚(12)和第一导电引脚(11)上均设有电气连接的连接通孔。
CN201920232713.9U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动力电池箱体形变传感器 Active CN2093891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32713.9U CN209389166U (zh)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动力电池箱体形变传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32713.9U CN209389166U (zh)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动力电池箱体形变传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89166U true CN209389166U (zh) 2019-09-13

Family

ID=67854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32713.9U Active CN209389166U (zh)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动力电池箱体形变传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891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72561A1 (zh) * 2021-06-30 2023-01-0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用电装置、制备电池的方法及其装置和报警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72561A1 (zh) * 2021-06-30 2023-01-0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用电装置、制备电池的方法及其装置和报警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42341B1 (ko) 전력저장장치용 배터리 온도 및 전압 검출 인터페이스 보드
CN209389166U (zh) 一种动力电池箱体形变传感器
CN206388949U (zh) 高压连接器、高压连接状态监测系统及车辆
CN2715167Y (zh) 感应型高压带电显示验电装置
CN109490697A (zh) 一种用于电动车快充插座的检测电路装置
CN203519709U (zh) 直流验电装置
CN214669285U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验电装置
CN206330559U (zh) 输电线路弧垂高度测量装置
CN209888690U (zh) 用于实时监测动力电池箱相对位置改变的传感器
CN206095299U (zh) 一种温湿度及静电测试系统
CN109969036B (zh) 用于实时监测动力电池箱相对位置改变的方法
CN210554253U (zh) 一种新型充电座插入力检测防护装置
CN114336330A (zh) 一种可预警的电力工程用配电柜
CN210741769U (zh) 一种电压互感器绝缘介质泄漏检测系统
CN105699747A (zh) 一种线路带电显示装置
CN203350346U (zh) 一种带测温功能的带电指示器
CN206884776U (zh) 一种直流充电枪
CN109650204A (zh) 一种电梯振动测量方法
CN110849424A (zh) 一种应急监测设备
CN107168158B (zh) 智能电源继电器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15894819U (zh) 一种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绝缘检测分级报警装置
CN220632804U (zh) 绝缘救援钩
CN205378273U (zh) 一种智能控制器
CN206727349U (zh) 一种具有温度检测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插头插座装置
CN205594036U (zh) 一种新型改进结构的便携式验电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