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88276U - 一种鼠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鼠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88276U
CN209388276U CN201920348729.6U CN201920348729U CN209388276U CN 209388276 U CN209388276 U CN 209388276U CN 201920348729 U CN201920348729 U CN 201920348729U CN 209388276 U CN209388276 U CN 2093882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basal disc
mouse
top surface
body bas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4872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34872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882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882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8827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输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鼠标。它包括至少顶面头端部的面域为平面的主体基盘、设置于主体基盘的顶面尾端部的曲掌握持部以及两个装设于主体基盘的顶面头端部的平面面域内且相对于主体基盘作上下往复运动的指压按键,指压按键和曲掌握持部之间相互分离。本实用新型利用主体基盘的顶面头端部的平面面域为指压按键提供独立的装配空间,而利用曲掌握持部与指压按键在结构上相对独立且隔离分布的特点,使得食指和中指只有指尖端(或同时有指跟端)具有支撑放置点,不但能够保证用户对指压按键进行准确施力,以避免发生误触发的问题,而且可避免现有鼠标的顶面因采用连续的弧面而产生的系列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鼠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输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鼠标。
背景技术
对于诸如计算机等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而言,鼠标是其不可或缺的指令输入设备之一。目前,大多数用户对于鼠标的主体结构及使用方式的认知均已固化(如图1所示),即:现有的鼠标主体主要是以凸起弧面作为顶面并在顶面的前端分别设置两个指键和一个滚轮;在使用时,利用拱曲的手掌来握持凸起弧面的尾端以实现对鼠标整体的把握,将大拇指和无名指贴附于鼠标主体的两侧侧壁上以通过对鼠标整体夹持来挪移鼠标的位置,而食指和中指顺着凸起弧面的弧度贴附于顶面上并最终使指尖分别搭触在位于滚轮两侧的指键上以实现对指键或滚轮的操控。基于此,导致现有的鼠标普遍存在如下缺陷:
1、虽然食指和中指沿着凸起弧面的弧度贴附于顶面上更有利于指尖对指键进行施力,并且可利用凸起弧面为食指和中指的主体部位提供支撑,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更为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但由于食指和中指是贴附在凸起弧面上的,稍有施力不当即会对指键造成误触发;鉴于此,在不需触发指键时,用户往往需要采用弯曲的形式来调整与该指键相对应的手指(如与左指键相对应的中指),不但降低了鼠标使用的舒适性,而且长此以往很容易出现所谓的“鼠标手”,造成手部关节受伤。
2、现有的鼠标为了丰富其实用功能,往往还会设置一些除左右指键、滚轮以外的其他辅助按键(如DPI调控键、前进键、后退键等等),为了避免对手掌及手指握持鼠标造成不利影响,这些辅助按键通常会设置于鼠标主体的侧壁上(如大拇指所对应的侧壁);然而,由于鼠标的位置挪移是通过大拇指和无名指的配合来实现的,这些辅助按键的设置往往会占用大拇指的放置空间,用户在对鼠标进行位置挪移时,很容易误触辅助按键,从而不但会影响鼠标正常的使用操作功能,而且降低了大拇指姿态摆放的舒适性、不便于利用大拇指对鼠标进行施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鼠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鼠标,它包括
一主体基盘,所述主体基盘内设置有鼠标电控组件,且至少所述主体基盘的顶面头端部的面域为平面;
一曲掌握持部,所述曲掌握持部设置于主体基盘的顶面尾端部;
两个指压按键,两个所述指压按键均装设于主体基盘的顶面头端部的平面面域内且相对于主体基盘作上下往复运动以触发或关闭鼠标电控组件,并且所述指压按键和曲掌握持部之间相互分离。
优选地,所述主体基盘为一顶面和底面均为平面的盘状结构体。
优选地,所述主体基盘的顶面上且位于指压按键与曲掌握持部之间的区域形成有高度落差面域,所述高度落差面域内装设有至少一个与鼠标电控组件作电连接的辅助功能按键。
优选地,所述曲掌握持部包括装设于主体基盘的顶面尾端部上的支撑基座以及通过支撑基座架设于主体基盘的顶面侧的弧面板;
以所述主体基盘的顶面为基准面,所述弧面板的顶面为一左边侧和右边侧分别朝主体基盘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作连续平滑隆起、后面侧朝弧面板的前边侧作连续平滑隆起的弧面,且所述弧面板的顶面最高点高于指压按键的顶面最高点。
优选地,所述鼠标电控组件包括装设于主体基盘内的驱动板以及两个设置于驱动板的头端部上的触压开关,每个所述触压开关均对应有一个指压按键并与对应的指压按键呈上下同轴分布;
所述主体基盘的头端部内设置有两个悬空触压臂,所述悬空触压臂的一端固定于主体基盘的内壁上、另一端位于对应的指压按键与触压开关之间。
优选地,所述主体基盘的头端部内设置有一整体形状呈弧线段状的臂条板,所述臂条板的中部固定于主体基盘的内壁上、两个端部分别作为一个悬空触压臂。
优选地,所述指压按键包括贯穿于主体基盘的顶壁板分布且底端与悬空触压臂的悬空端相连的支撑轴以及位于主体基盘的顶面侧且顶面为麻面或凹陷弧面的指位盘。
优选地,所述指位盘的整体形状呈整圆形、椭圆形、方形、三角形、半圆形或弯月形的一种。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利用主体基盘的顶面头端部的平面面域为指压按键提供独立的装配空间,而利用曲掌握持部与指压按键在结构上相对独立且隔离分布的特点,使得食指和中指只有指尖端(或同时有指跟端) 具有支撑放置点,不但能够保证用户对指压按键进行准确施力,以避免发生误触发的问题,而且可避免现有鼠标的顶面因采用连续的弧面而产生的系列问题(如易形成“鼠标手”、舒适性差、易误触发等等)。其结构简单、操作灵活舒适,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鼠标的通用结构及手部姿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2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鼠标,它包括:
一主体基盘10,其可以理解为是类似于现有鼠标的主体部件组成部分(如类似于由现有鼠标的主壳体和诸如光学引擎器、电控板等电控组件所构成的结构及功能组合体),在主体基盘10内设置有鼠标电控组件(即:前述的光学引擎器、电控板等),并且,至少主体基盘10的顶面头端部的面域为平面;
一曲掌握持部50,其设置于主体基盘10的顶面尾端部,主要用于为手部呈曲掌姿势时为掌心及掌跟部位提供放置空间以便用户握持鼠标;
以及
两个指压按键20(其可以理解为是现有鼠标的左右按键),两个指压按键 20均装设于主体基盘10的顶面头端部的平面面域内且相对于主体基盘10作上下往复运动,并且指压按键20和曲掌握持部50之间相互分离;在通过手指对指压按键20进行施力或压力消除时使其能够相对于主体基盘10向下运动以触发鼠标电控组件、向上运动关闭鼠标电控组件。
由此,通过设置的曲掌握持部50来保留现有鼠标中的弧面顶面的尾端部为掌心及掌跟部位提供支撑的功能,使掌部能够在大拇指和无名指的配合下对鼠标整体进行握持及位置挪移;利用主体基盘10的顶面头端部的平面面域为指压按键20提供独立的装配空间,而利用曲掌握持部50与指压按键20在结构上相对独立且隔离分布的特点,使得食指和中指只有指尖端(或同时有指跟端)具有支撑放置点,不但能够保证用户对指压按键20进行准确施力,以避免发生误触发的问题,而且可避免现有鼠标的顶面因采用连续的弧面而产生的系列问题,具体可结合图1进行说明,即:
现有的鼠标的顶面采用连续的弧面,利用弧面的中尾部位为手掌提供支撑、将弧面的中尾部向前作连续平滑延伸后即形成了供食指和中指进行施力按压的左键和右键,在正常握持鼠标时,食指和中指会的整体或主体部位会搭设在如图2中的A区域,而受到食指或中指本身的重力的作用或者不当用力的作用则会很容易造成对左键或右键的误操作,为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用户在不需操作相应按键时,往往需要将食指或中指摆放为弯曲的姿势,以使指尖部脱离容易触发左键或右键的区域,长此以往即会很容易导致“鼠标手”的出现。而本实施例的鼠标使指压按键20构成了类似于“单点式”的按键,只有施加足够的压力或者施力方向与指压按键20相同的情况下才会触发鼠标电控组件,而在不需对按键进行操作时,利用指压按键20可为指尖部提供支撑放置点,使食指和中指呈现自然地摆放的姿态,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鼠标使用的舒适性。
作为优选方案,为最大限度地简化整个鼠标的外观结构,同时使其主要功能器件被集成于主体基盘10内,并为曲掌握持部50以及指压按键20提供充裕便捷的装配空间,本实施例的主体基盘10优选为一顶面和底面均为平面的盘状结构体。其中,所述及的“盘状”可根据设计需要采用诸如圆盘状、方盘状或异形盘状等,本实施例优选为由两个不同半径的圆盘状构造连续拼合而成的类椭圆形的异形盘状物。
为丰富鼠标的实用功能,在主体基盘10的顶面上且位于指压按键20与曲掌握持部50之间的区域形成有高度落差面域a,在高度落差面域a内装设有至少一个与鼠标电控组件作电连接的辅助功能按键40(其可根据实际需求采用诸如DPI调控键、前进后退键等等辅助按键的一个或多个)。基于通常情况,曲掌握持部50的顶面前端应该为鼠标整体的最高点,在手掌握持鼠标时,鉴于曲掌握持部50的高度支撑以及手掌正常的摆放姿态,可以主体基盘10 的顶面为基准,利用指压按键20与曲掌握持部50之间的高度差异(尤其是在主体基盘10的顶面采用平面构造时),在主体基盘10的顶面上形成具有一定距离和面积的空置区域,而利用此区域则可为辅助功能按键40的布设及防护提供充裕的空间,当用户操作指压按键20时,手指的主体及根部不会触碰到辅助功能按键40,只有手指朝掌跟方向作回曲动作时才可触发辅助功能按键40;由此,通过将辅助功能按键40布设位置的选择以及利用高度落差面域 a的结构特点,可有效避免现有鼠标因将辅助按键设置于鼠标的侧面而容易被大拇指或无名指误触发的问题,极大地增强了鼠标操控的舒适性和便利性。
为增强掌心及掌跟部握持及掌控鼠标整体的舒适性,本实施例的曲掌握持部50包括装设于主体基盘10的顶面尾端部上的支撑基座51以及通过支撑基座51架设于主体基盘10的顶面侧的弧面板52;其中,以主体基盘10的顶面为基准面,弧面板52的顶面为一左边侧和右边侧分别朝主体基盘10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作连续平滑隆起、后面侧朝弧面板52的前边侧作连续平滑隆起的弧面,并且弧面板52的顶面最高点高于指压按键20的顶面最高点。由此,既可以为手掌舒适地握持鼠标创造结构条件,满足人体工程学的设计要求,又可为如前文所述的高度落差面域a的形成创造条件。当然,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的弧面板52的顶面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光滑的弧面或者采用具有防滑纹路的弧面。
为保证指压按键20被定向地施力或者迅速复位,本实施例的鼠标电控组件包括装设于主体基盘10内的驱动板11以及两个设置于驱动板11的头端部上的触压开关12,每个触压开关12均对应有一个指压按键20并与对应的指压按键20呈上下同轴分布;同时,在主体基盘10的头端部内设置有两个悬空触压臂13,悬空触压臂13的一端固定于主体基盘10的内壁上、另一端位于对应的指压按键20与触压开关12之间。由此,当手指沿上下方向定向地按压指压按键20时,指压按键20可通过对应的悬空触压臂13的悬空端来触发对应的触压开关12,从而实现信号的触发导通,当撤销压力时,悬空触压臂13会因自身的弹性作用将指压按键20回弹至原始位置,从而关闭相应信号。此种方式可解决现有鼠标因采用弹簧等活动配件而容易导致误触发或触发不灵敏的问题。
作为优选方案,为减少配合指压按键20进行动作的配件的数量,在主体基盘10的头端部内设置有一整体形状呈弧线段状的臂条板14,臂条板14的中部固定于主体基盘10的内壁上、两个端部分别作为一个悬空触压臂13来使用,从而可将两个悬空触压臂13整合为一个部件,但不会影响两个悬空触压臂13各自的功能。
为能够为手指的指尖部位提供充裕舒适地接触施力位置,本实施例的指压按键20均包括贯穿于主体基盘10的顶壁板分布且底端与悬空触压臂13的悬空端相连的支撑轴21以及位于主体基盘10的顶面侧且顶面为麻面或凹陷弧面的指位盘22。其中,利用指位盘22的顶面为中心区域低、边沿区域高的凹形弧面的特点,可为指尖部位提供一个相对充裕且舒适的放置空间,便于对指压按键20进行整体施力或者在撤销压力后为指尖部的摆放提供支撑点;而麻面则可增强手指与指压按键20之间的接触摩擦力。当然,本实施例的指位盘22的整体形状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诸如整圆形、椭圆形、方形、三角形、半圆形或弯月形中的一种,以满足不同外观美感及实用功能设计的需求。
基于上述结构特点,在对鼠标进行具体功能或细节结构设计时,亦可根据实际情况形成具有不同结构及功能的鼠标,具体为:
1、如图7所示,主体基盘10可由底壳15和面盖16作上下拼合而成以将鼠标电控组件封装于两者之间,同时将底壳15的尾端部作向上凸起的结构处理以在底壳15的底面侧形成一可容置干电池或储能电池的电池仓17,并同时设置一盖合电池仓17并拼合在底壳15上的仓盖18。以此,形成具有电源自给功能的鼠标;而通过对鼠标电控组件的设置,也可形成无线鼠标或有线鼠标。
2、如图2所示,主体基盘10可由底壳15和面盖16作上下拼合而成以将鼠标电控组件封装于两者之间,将弧面板52与支撑基座51设置为诸如卡扣连接的可拆装结构,利用支撑基座51本身的空间构成可起到容置纽扣电池、干电池、储能电池或者无线收发插头等配件的容置仓19。从而形成具有电源自给功能和/或具有有线连接、无线连接功能的鼠标。
另外,当设置鼠标滚轮30时,可依现有鼠标的滚轮的布置方式将其装设于主体基盘10的顶面上并位于两个指压按键20之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鼠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主体基盘,所述主体基盘内设置有鼠标电控组件,且至少所述主体基盘的顶面头端部的面域为平面;
一曲掌握持部,所述曲掌握持部设置于主体基盘的顶面尾端部;
两个指压按键,两个所述指压按键均装设于主体基盘的顶面头端部的平面面域内且相对于主体基盘作上下往复运动以触发或关闭鼠标电控组件,并且所述指压按键和曲掌握持部之间相互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基盘为一顶面和底面均为平面的盘状结构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基盘的顶面上且位于指压按键与曲掌握持部之间的区域形成有高度落差面域,所述高度落差面域内装设有至少一个与鼠标电控组件作电连接的辅助功能按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掌握持部包括装设于主体基盘的顶面尾端部上的支撑基座以及通过支撑基座架设于主体基盘的顶面侧的弧面板;
以所述主体基盘的顶面为基准面,所述弧面板的顶面为一左边侧和右边侧分别朝主体基盘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作连续平滑隆起、后面侧朝弧面板的前边侧作连续平滑隆起的弧面,且所述弧面板的顶面最高点高于指压按键的顶面最高点。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鼠标电控组件包括装设于主体基盘内的驱动板以及两个设置于驱动板的头端部上的触压开关,每个所述触压开关均对应有一个指压按键并与对应的指压按键呈上下同轴分布;
所述主体基盘的头端部内设置有两个悬空触压臂,所述悬空触压臂的一端固定于主体基盘的内壁上、另一端位于对应的指压按键与触压开关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基盘的头端部内设置有一整体形状呈弧线段状的臂条板,所述臂条板的中部固定于主体基盘的内壁上、两个端部分别作为一个悬空触压臂。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压按键包括贯穿于主体基盘的顶壁板分布且底端与悬空触压臂的悬空端相连的支撑轴以及位于主体基盘的顶面侧且顶面为麻面或凹陷弧面的指位盘。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位盘的整体形状呈整圆形、椭圆形、方形、三角形、半圆形或弯月形的一种。
CN201920348729.6U 2019-03-19 2019-03-19 一种鼠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882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48729.6U CN209388276U (zh) 2019-03-19 2019-03-19 一种鼠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48729.6U CN209388276U (zh) 2019-03-19 2019-03-19 一种鼠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88276U true CN209388276U (zh) 2019-09-13

Family

ID=67854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48729.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88276U (zh) 2019-03-19 2019-03-19 一种鼠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882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44421B2 (en) Apparatus for convenient and comfortable cursor control device
US20100188336A1 (en) Finger computer mouse
KR101015711B1 (ko) 터치스크린용 버튼 어답터 키트
ES1026459U (es) Raton de ordenador para controlar el cursor sobre un monitor.
CN209388276U (zh) 一种鼠标
US6680728B1 (en) Cursor control device for convenient and ergonomic hand-held or work-surface use
CN201804308U (zh) 触摸鼠标
US7463242B2 (en) Stationary ergonomic mouse
CN204009787U (zh) 一种鼠标
US20070013658A1 (en) Wireless indicating apparatus
JP2023511085A (ja) ワイヤレスフィンガーマウス
CN207009336U (zh) 一种按键结构
CN202355185U (zh) 连体盖电压力锅带控制键把手
CN208000548U (zh) 一种舒适型鼠标
CN209546063U (zh) 智能家具控制器
CN201897760U (zh) 输入模块与应用该输入模块的笔记型计算机
CN212276380U (zh) 一种单指操控触摸鼠标
CN211529122U (zh) 一种人体工学暖手鼠标
CN202494989U (zh) 一种左右手分控式鼠标
CN212974134U (zh) 一种手柄背键
CN201149684Y (zh) 按动式无线鼠标
CN209560504U (zh) 鼠标dpi调节结构
CN2444274Y (zh) 笔记本电脑鼠标
CN211827212U (zh) 基于无线充电技术的多功能蓝牙鼠标
CN206758333U (zh) 薄型键盘触摸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13

Termination date: 202103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