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77806U - 下腔静脉栓塞过滤器 - Google Patents

下腔静脉栓塞过滤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77806U
CN209377806U CN201821577764.7U CN201821577764U CN209377806U CN 209377806 U CN209377806 U CN 209377806U CN 201821577764 U CN201821577764 U CN 201821577764U CN 209377806 U CN209377806 U CN 2093778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ortion
annular brace
caval vein
inferior caval
str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7776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华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57776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778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778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778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下腔静脉栓塞过滤器,包括用于抵止血管内壁的环形支撑部(11)和设置在所述环形支撑部两侧的滤网(12),所述环形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部(111)和与该第一支撑部可解脱地相连的第二支撑部(112),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沿血管布置,并且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上分别设置有回收件(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本公开提供的下腔静脉栓塞过滤器回收时,可事先通过解脱方式使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相互解脱,即沿二者连接处将过滤器分成两个独立的部分,然后再通过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上的回收件分别对其进行回收,这样,可以降低回收一个整体过滤器时与血管壁的接触面积,从而便于回收。

Description

下腔静脉栓塞过滤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下腔静脉栓塞过滤器。
背景技术
为防止下腔静脉血液中的栓塞物质在血管中任意移动而进入肺动脉,进而引发肺动脉栓塞,通常会在血管中置入栓塞过滤器以对活动的栓塞物质进行过滤,避免其进入肺动脉系统中,肺栓塞风险解除后,再对栓塞过滤器进行回收。现有的栓塞过滤器大多为伞状结构,为保证栓塞过滤器植入和在体期间其在血管中的平稳性,通常栓塞过滤器的结构设计为增加其与血管内壁的接触面积,同时装置有倒刺结构以防移位,但这样设计后,栓塞过滤器与血管内壁接触的部分容易和血管内壁抱接在一起,即栓塞过滤器与血管内壁紧密贴合,从而给栓塞过滤器的回收造成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腔静脉栓塞过滤器,该栓塞过滤器在植入和在体期间不易倾斜的同时,能够便于回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下腔静脉栓塞过滤器,包括用于抵止血管内壁的环形支撑部和设置在所述环形支撑部两侧的滤网,所述环形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部和与该第一支撑部可解脱地相连的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沿血管布置,并且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上分别设置有回收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过盈配合。
可选地,所述滤网形成为沿远离所述环形支撑部方向渐缩的伞状结构,并且该伞状结构的小端连接有所述回收件。
可选地,所述伞状结构具有弧形外轮廓,所述过滤器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具有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多根支撑筋,每根所述支撑筋连接在所述环形支撑部的外边缘和所述伞状结构的小端之间,并且在所述滤网内延伸。
可选地,所述回收件为回收钩。
可选地,所述环形支撑部形成为网状结构。
可选地,所述滤网具有中心凸起部和围绕该中心凸起部设置的边缘凸起部,所述回收件设置在所述中心凸起部上。
可选地,所述边缘凸起部呈波浪形围绕所述中心凸起部延伸。
可选地,所述中心凸起部与所述环形支撑部的外边缘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所述中心凸起部为圆锥结构,所述加强筋和所述圆锥结构的母线共线。
可选地,所述环形支撑部两侧的所述滤网关于所述环形支撑部对称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本公开提供的下腔静脉栓塞过滤器回收时,可事先通过解脱方式使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相互解脱,即沿二者连接处将过滤器分成两个独立的部分,然后再通过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上的回收件分别对其进行回收,这样,可以降低回收一个整体过滤器时与血管壁的接触面积,从而便于回收,并且在同等情况下,可以设计延长栓塞过滤器的轴向长度,从而增加和血管壁的接触面积,使得该栓塞过滤器植入和在体期间中不易倾斜,回收期长。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下腔静脉栓塞过滤器位于血管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未示出滤网);
图3是本公开另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下腔静脉栓塞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剖视图;
图5是本公开又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下腔静脉栓塞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 环形支撑部 12 滤网
13 支架 14 回收件
111 第一支撑部 112 第二支撑部
121 中心凸起部 122 边缘凸起部
123 加强筋 20 血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内”、“外”是针对相应零部件的本身轮廓而言的。此外,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参照图1,本公开提供一种下腔静脉栓塞过滤器,包括用于抵止血管内壁的环形支撑部11和设置在环形支撑部11两侧的滤网12,环形支撑部11用于沿周向抵止在血管内壁上,能够防止过滤器相对血管内壁倾斜而形成允许栓塞通过的间隙,即环形支撑部11的外径近似等于血管20的直径,滤网12用于过滤血液中的栓塞,防止其随血液一起进入肺动脉等部位。其中,环形支撑部11包括第一支撑部111和与该第一支撑部111可解脱地相连的第二支撑部112,滤网12的开口与环形支撑部11的直径相同,以尽可能多的过滤栓塞,第一支撑部111和第二支撑部112沿血管布置,并且第一支撑部111和第二支撑部112上分别设置有回收件14。通过将环形支撑部11设计成可解脱的第一支撑部111与第二支撑部112,能够在回收栓塞过滤器时减小环形支撑部11与血管内壁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回收时血管内壁对环形支撑部11造成的阻力,并且解脱后的第一支撑部111与第二支撑部112仍具有足够的径向支撑面积,可以防止二者分别回收时相对血管20倾斜。
这样,在对本公开提供的下腔静脉栓塞过滤器回收时,可事先通过解脱方式使第一支撑部111和第二支撑部112相互解脱,即沿二者连接处将过滤器分成两个独立的部分,然后再通过第一支撑部111和第二支撑部112上的回收件14分别对其进行回收,这样,可以降低回收一个整体过滤器时与血管壁的接触面积,从而便于回收,并且在同等情况下,可以设计延长栓塞过滤器的轴向长度,从而增加和血管壁的接触面积,使得该栓塞过滤器能够保证过滤器植入和在体期间中不易倾斜,回收期长。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部111和第二支撑部112可以为过盈配合连接,即相互套接或插接而依靠二者之间的摩擦力进行连接,并在回收时只需克服它们之间的静摩擦力即可实现解脱。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部111和第二支撑部112还可以通过缝合线连接,缝合线上可以设置有多个解脱点,从而能够将缝合线的解锁段与回收件14相连,这样当回收系统驱动回收件14时,可以首先触发缝合线的解锁,从而控制该多个解脱点解脱进而实现第一支撑部111和第二支撑部112的解脱。第一支撑部111和第二支撑部112可以通过电解脱、机械解脱等多种解脱方式分离,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根据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滤网12形成为沿远离环形支撑部11方向渐缩的伞状结构,并且该伞状结构的小端连接有回收件14。为制造方便,同时也为易于回收,滤网12可以分别和第一支撑部111与第二支撑部112一体成型,其材质包括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合适的材料,例如可以为聚合物、金属的柔性渗透膜等。此外,滤网12应具有允许足够血液量通过的表面积和网孔孔径,以维持人体的正常血压,并且设计时应尽量避免压力聚集以防止网孔破裂。
参照图1和图2,伞状结构的滤网12具有弧形外轮廓,为提供给环形支撑部11和滤网12轴向支撑,过滤器还可以包括支架13,支架13具有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多根支撑筋,每根支撑筋连接在环形支撑部11的外边缘和伞状结构的小端之间,并且在滤网12内延伸。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支架13可以形成为类似圆锥母线的结构,并通过缝合、粘接等方式与滤网12固定连接。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支架13还可以形成为弧形结构,其弧度与滤网12的弧度相同,从而整个贴合在滤网12的内侧壁上以构成滤网12的支撑骨架,此时支架13可以与滤网12一体成型,当然也可以通过例如粘接等方式使二者固定连接,本公开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回收件14可以为回收钩。回收件14可以通过激光接合等方式固定连接至滤网12的小端顶点处,即回收件14位于滤网12的中心轴线上,保证施加在滤网12上的力均衡,防止二者在回收过程中倾斜。当对栓塞过滤器回收时,回收件14上可以分别连接有延伸至体外的引导线,通过拽动引导线而将栓塞过滤器从两个不同的方向取出。
此外,在满足对滤网12径向支撑的前提下,如图1所示,环形支撑部11可以形成为网状结构,以进一步减小与血管内壁的接触面积,方便栓塞过滤器进行回收。
根据本公开提供的另一实施方式,参照图3和图4,滤网12还可以具有中心凸起部121和围绕该中心凸起部121设置的边缘凸起部122,回收件14设置在中心凸起部121上。这样,栓塞过滤器回收时通过回收件14作用在过滤器上的力仍能够处于均衡状态,而边缘凸起部122可以进一步防止栓塞过滤器植入和在体期间产生倾倒。此外,回收件14的顶端应不超出边缘凸起部122的最高凸起点,以防止栓塞过滤器倾倒时回收件14对血管内壁造成划伤。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边缘凸起部122呈波浪形围绕中心凸起部121延伸,即,相邻的两个边缘凸起部122之间也呈波浪形设置,从而使得边缘凸起部122在保证中心凸起部121稳定的同时,其与血管内壁的接触面积也能够有效减少,进一步减小栓塞过滤器回收时血管内壁施加的阻力。
此外,参照图4,为提供对栓塞过滤器边缘的弹性支撑,中心凸起部121与环形支撑部11的外边缘之间可以设置有加强筋123,中心凸起部121可以为圆锥结构,加强筋123和该圆锥结构的母线共线。其中,加强筋123可以设置为多个,并且沿周向间隔分布。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环形支撑部11两侧的滤网12关于环形支撑部11对称设置,具体为第一支撑部111和第二支撑部112上分别连接有滤网12,相应地,支架13也可以为对称设置在第一支撑部111和第二支撑部112相背离的两侧,以分别对环形支撑部11两侧的滤网12形成支撑。这样的过滤器结构能够进一步保证栓塞被过滤掉,即相当于在血管中设置有两层滤网12,当部分栓塞从环形支撑部11一侧的滤网12通过时,其另一侧的滤网12会继续对栓塞形成障碍,阻止其再次通过。
参照图5,本公开还提供又一种实施方式下的下腔静脉栓塞过滤器,在此实施方式中,环形支撑部11和滤网12可以由同一直径的多根丝线柱构成,即第一支撑部111和其相连的滤网12以及第二支撑部112和其相连的滤网12均可以一体成型,具体为通过多根等直径的丝线柱延伸形成,并最终通过第一支撑部111和第二支撑柱112的自由端套接在一起。构成滤网12的每根丝线柱均具有中心凸起部121和边缘凸起部122,从而保证栓塞过滤器植入和在体期间不易倾斜。由于部分静脉血管较细,本实施方式的多根丝线柱之间的间隙足以构成阻挡栓塞通过的网孔,从而使得该栓塞过滤器制造简单、使用方便,并且能够保证血液的正常流通。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下腔静脉栓塞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抵止血管内壁的环形支撑部(11)和设置在所述环形支撑部(11)两侧的滤网(12),所述环形支撑部(11)包括第一支撑部(111)和与该第一支撑部(111)可解脱地相连的第二支撑部(112),所述第一支撑部(111)和所述第二支撑部(112)沿血管布置,并且所述第一支撑部(111)和所述第二支撑部(112)上分别设置有回收件(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腔静脉栓塞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111)和所述第二支撑部(112)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腔静脉栓塞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12)形成为沿远离所述环形支撑部(11)方向渐缩的伞状结构,并且该伞状结构的小端连接有所述回收件(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腔静脉栓塞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伞状结构具有弧形外轮廓,所述过滤器还包括支架(13),所述支架(13)具有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多根支撑筋,每根所述支撑筋连接在所述环形支撑部(11)的外边缘和所述伞状结构的小端之间,并且在所述滤网(12)内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腔静脉栓塞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件(14)为回收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腔静脉栓塞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支撑部(11)形成为网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腔静脉栓塞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12)具有中心凸起部(121)和围绕该中心凸起部(121)设置的边缘凸起部(122),所述回收件(14)设置在所述中心凸起部(12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下腔静脉栓塞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凸起部(122)呈波浪形围绕所述中心凸起部(121)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下腔静脉栓塞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凸起部(121)与所述环形支撑部(11)的外边缘之间设置有加强筋(123),所述中心凸起部(121)为圆锥结构,所述加强筋(123)和所述圆锥结构的母线共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下腔静脉栓塞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支撑部(11)两侧的所述滤网(12)关于所述环形支撑部(11)对称设置。
CN201821577764.7U 2018-09-26 2018-09-26 下腔静脉栓塞过滤器 Active CN2093778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77764.7U CN209377806U (zh) 2018-09-26 2018-09-26 下腔静脉栓塞过滤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77764.7U CN209377806U (zh) 2018-09-26 2018-09-26 下腔静脉栓塞过滤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77806U true CN209377806U (zh) 2019-09-13

Family

ID=67870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77764.7U Active CN209377806U (zh) 2018-09-26 2018-09-26 下腔静脉栓塞过滤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778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99631A (zh) * 2018-09-26 2019-01-15 李雷 下腔静脉栓塞过滤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99631A (zh) * 2018-09-26 2019-01-15 李雷 下腔静脉栓塞过滤器
CN109199631B (zh) * 2018-09-26 2024-02-23 李雷 下腔静脉栓塞过滤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51987B2 (en) Embolic protection device
CN108348267B (zh) 具有血流限制的血栓移除装置及相关方法
US11026694B2 (en) Left atrial appendage occluder
US10792045B2 (en) Left atrial appendage occluder
US6406471B1 (en) Arterial filter with aspiration and methods of use
US8062324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vascular filter
WO2017215371A1 (zh) 左心耳封堵器
US20140031857A1 (en) Embolic protection filter for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and uses thereof
CN105287048B (zh) 覆膜支架
EP3456290B1 (en) Vena cava filter with self-centrality
CN109199631A (zh) 下腔静脉栓塞过滤器
CN109199632B (zh) 下腔静脉栓塞过滤器
CN209377806U (zh) 下腔静脉栓塞过滤器
CN113229991A (zh) 防移位腔静脉滤器
CN108403254A (zh) 一种新型可回收型腔静脉滤器
CN101642395B (zh) 造口支架
CN211433511U (zh) 开放式腔静脉滤器
CN208822888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取栓网篮
CN110403732A (zh) 静脉环缩覆膜支架装置
US11000301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apturing and removing vascular debris
CN107714237B (zh) 一种腔静脉过滤器
CN110811921A (zh) 开放式腔静脉滤器
CN206576906U (zh) 一种左心耳封堵器
KR101897347B1 (ko) 하대정맥 필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하대정맥 필터 설치술용 시술키트
CN214908644U (zh) 防移位腔静脉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