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73826U - 智能机器人仿真教学系统及便携箱 - Google Patents

智能机器人仿真教学系统及便携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73826U
CN209373826U CN201821885912.1U CN201821885912U CN209373826U CN 209373826 U CN209373826 U CN 209373826U CN 201821885912 U CN201821885912 U CN 201821885912U CN 209373826 U CN209373826 U CN 2093738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personal computer
industrial personal
teaching system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8591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旭耀
房晓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ap Yi Hai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ap Yi Hai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ap Yi Hai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ap Yi Hai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8591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738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738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738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机器人仿真教学系统及便携箱,涉及教学领域,至少包括:工控机、示教器和AR显示设备;所述工控机分别与示教器和AR显示设备之间通信连接,所述工控机,用于生成虚拟机器人;所述示教器,用于控制所述虚拟机器人;所述AR显示设备,用于在视场中同时观察对所述示教器的操作和所述虚拟机器人对应的运作。本实用新型仅通过工控机、示教器和AR显示设备即可让使用者进行机器人仿真教学,可应用于实体机器人的真实工作环境,适应性更高。

Description

智能机器人仿真教学系统及便携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机器人仿真教学系统及便携箱。
背景技术
工业机器人在汽车、电子、食品加工等制造业领域的应用越为越普及,工业机器人在自动化集成应用以及教学应用过程中,经常要用到机器人的示教系统。
现有的示教系统一般有几种情况:1)示教器和计算机组合,通过示教器对虚拟机器人编程,在计算机上显示,这种平面显示的方式与机器人在实际环境工作时的差距较大,示教效果不理想。2)真实的机器人、示教器和计算机配合,操作人员通过操作示教器来操作真实的机器人运动,若操作人员是新手,很容易损坏机器人。
因此,需要一种示教系统既能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教学,又不容易损坏真正的机器人。
另外,现有的示教系统因组成的装置数量、体积较大(例如:包括真实的机器人),往往需要开辟专门的场地放置,无法便于携式的携带,非常不便。
申请号为201810050821.4的发明,提供一种近眼可透视头显光学系统,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一个微型图像显示器,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皆与微型图像显示器贴合,且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皆为均厚的自由曲面透镜。藉由本发明所提供的近眼可透视头显光学系统架构,除了可以减少光在此光学系统架构中折射的次数外,还可以消除微型图像显示器所发出的光在各个方向的像差,使其在各个方向与角度看影像不会造成像差。
申请号为201821172477.8的实用新型,在上述光学系统的基础上提供一AR显示设备,其中所述AR显示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显示/投影器和至少一个光学装置,实像通过所述光学装置构建,虚像通过所述显示/投影器在所述光学装置中构建,所述实像和虚像结合出现在同一视场中,其中所述光学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主透镜以及至少一个自由曲面透镜,所述自由曲面透镜,用于反射所述显示/投影器投射出的影像;所述主透镜,用于再次反射所述显示/投影器投射出的影像。该AR设备能够做到大视角、小体积、轻重量,佩戴使用者能够有沉浸式AR的体验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机器人仿真教学系统及便携箱,提供仿真教学系统,让使用者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教学,且又不会损坏真正的机器人;便携箱的设计使仿真教学系统方便搬运、携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机器人仿真教学系统,至少包括:工控机、示教器和AR显示设备,此3个设备可以分别带有自己的独立供电装置;所述工控机分别与示教器和AR显示设备之间通信连接,所述工控机,用于生成虚拟机器人;所述示教器,用于(可根据需求,随时编程)控制所述虚拟机器人;所述AR显示设备,用于在视场中同时观察:对所述示教器的操作和所述虚拟机器人对应的运作(例如:6轴工业机械手臂的各种运行和动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仅通过工控机、示教器和AR显示设备即可让使用者进行机器人仿真教学,可应用于实体机器人的真实工作环境,适应性更高。
本发明创造的实现,基于上述(201810050821.4和201821172477.8)沉浸式AR眼镜的基础上,佩戴使用者,可以通过AR眼镜的视场看到完整的虚拟机器人的影像,而不是半截影像或者残缺影像,体验感觉和仿真效果俱佳!佩戴使用者,还可以通过AR眼镜的视场看到自己对示教器的使用过程,体验感更直观、更逼真,教学或者训练效果俱佳!
进一步,所述AR显示设备包括:定位装置和显示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安装于所述显示装置上,并用于定位所述显示装置的视场方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定位装置的存在可根据使用者的头部转动方向定位显示装置(即使用者)的视场方向。
进一步,所述定位装置为定位摄像头或6DoF陀螺仪。
进一步,所述AR显示设备还包括:控制手柄,通过所述控制手柄和所述定位装置确定所述显示装置视场中的主方位视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主方位视场的确定使虚拟机器人固定在一个方位,真实性更高。
进一步,所述AR显示设备包括:提示装置,所述提示装置,用于做出声音、图像、动画或者影像的提示信息;和/或,所述示教器包括:震动装置,所述震动装置,用于震动提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提示装置、震动装置丰富了AR显示设备和示教器的功能,提高使用体验。
进一步,还包括:有线/无线网络设备,所述AR显示设备通过所述有线/无线网络设备与所述工控机通信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多种通信方式给予了使用者更多的选择。
进一步,还包括:电源装置,为所述有线/无线网络设备和所述工控机提供电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用于存放基于AR显示设备的仿真教学系统的便携箱,至少包括:一个具有容纳腔的箱本体、工控机和示教器;所述箱本体上设置有箱盖;所述容纳腔至少分为上层和下层;所述示教器和/或AR显示设备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上层;所述工控机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下层,所述工控机可分别与所述示教器和所述AR显示设备通信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将各设备放置于容纳腔内,使它们便于携带、搬运,使用更方便、快捷。
进一步,还包括:至少2根连接线缆,所述箱本体上设有对应线缆接口,所述工控机在所述箱本体内通过一根所述连接线缆,与所述箱本体上的线缆内部接口相连,所述示教器通过另一根所述连接线缆,与所述箱本体上的线缆外部接口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线缆接口即可实现示教器和工控机的通信,杜绝了每次使用时寻找工控机上的接口麻烦。
进一步,还包括:有线/无线网络设备,所述有线/无线网络设备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下层,所述AR显示设备和/或所述示教器分别通过所述有线/无线网络设备与所述工控机通信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多种通信方式给予了使用者更多的选择。
进一步,所述箱本体上设置有与箱外网络连接的网卡接口,所述网卡接口的内接口通过网络线与所述有线/无线网络设备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网卡接中的设置在每次使用时无需每次查找网络设备上的网络端口与外网络连接,直接外网络与网卡接口的外接口连接即可,使用方便、快捷。
进一步,还包括: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下层,所述电源装置为所述工控机和/或所述有线/无线网络设备提供工作电源。
进一步,所述电源装置为电源变压器,且所述箱本体上设有用于连接市电的电源接口,所述电源变压器的输入端与内部的所述电源接口电连接,所述电源变压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工控机和/或所述有线/无线网络设备电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箱本体设置电源接口,使用时直接将市电插在箱本体外部的电源接口上即可直接为工控机和网络设置通电,使用方便、快捷。
进一步,所述电源装置的输入电压为交流220V/110V,所述电源装置的输出电压为交流220V/110V(可以给工控机供电),以及交流/直流24V、12V和/或5V(给各种电压要求的用电设备供电)。
进一步,所述箱本体上设置有至少1散热通风口,所述散热通风口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下层腔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散热通风口的设置可让工控机、电源装置的热量尽快散去,避免两者因高温出现工作异常。
进一步,所述散热通风口内还设有散热风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散热风扇的设置可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机器人仿真教学系统及便携箱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仅通过工控机、示教器和AR显示设备即可让使用者在任何需要使用或者展示、体验的场合进行机器人仿真教学,可应用于实体机器人的真实工作环境,适应性更高。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智能机器人仿真教学系统及便携箱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智能机器人仿真教学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智能机器人仿真教学系统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存放仿真教学系统的便携箱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便携箱下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工控机,2.示教器,3.AR显示设备,31.显示装置,32.控制手柄,4.网络设备,5.电源装置,6.箱本体,7.线缆接口,8.网卡接口,9.电源接口,10.散热通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机器人仿真教学系统的实施例,包括:工控机1、示教器2和AR显示设备3;工控机1分别与示教器2和AR显示设备3之间通信连接,工控机1,用于生成虚拟机器人;示教器2,用于控制虚拟机器人;AR显示设备3,用于在视场中同时观察(佩戴者通过双手)对示教器1的操作和虚拟机器人对应的运作。
具体的,AR是指Augmented Reality,增加现实。AR显示设备可以为AR眼镜、AR头盔等可以同时看见虚拟机器人和真实示教器设备。
示教器是指机器人示教器,对虚拟机器人的动作通过手动操纵示教器上的按钮进行程序编写、参数配置等,将这些编写的程序、命令发送给工控机,工控机生成相应的虚拟机器人发送给AR显示设备,AR显示设备显示生成的虚拟机器人。本实施例的示教器可采用固高科技的示教器。
当使用者戴上AR显示设备后,AR显示设备可看见实际场景的特点,使戴上了AR显示设备的使用者能够看清自己手上的示教器,其可通过操作示教器改变呈现在AR显示设备上的虚拟机器人的动作,实现同时观察:(使用者通过双手)对示教器的操作和虚拟机器人对应的运作。
工控机和示教器可有线通信连接,也可无线通信连接,基于示教器的通信方式决定。例如:工控机和示教器通过连接线缆通信连接。
同理,工控机和AR显示设备可有线通信连接,也可无线通信连接。例如:工控机和AR显示设备上设置有相应的通信接口(例如:USB接口),直接连接,实现通信。再比如:工控机和AR显示设备可通过蓝牙实现无线通信。
本实施例仅通过工控机、示教器和AR显示设备即可让使用者进行机器人仿真教学,虚拟机器人可根据实体机器人进行1:1设计,提高虚拟机器人的真实性,且此仿真教学系统可应用于实体机器人的真实工作环境,适应性更高。
如图2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的改进,除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之外,智能机器人仿真教学系统还包括:网络设备4(即有线网络设备或无线网络设备),AR显示设备通过有线网络设备或无线网络设备与工控机通信连接。
AR显示设备包括:定位装置和显示装置,定位装置安装于显示装置上,并用于定位显示装置的视场方位。
具体的,显示装置即AR眼镜、AR头盔等装置,定位装置安装于显示装置上,当使用者戴上了显示装置时,可根据使用者的头部转动方向定位显示装置(即使用者)的视场方向。
优选地,定位装置为定位/鱼眼摄像头、地磁仪或6DoF陀螺仪等。
当采用6DoF陀螺仪时,根据识别到使用者前进、后退等动作,更改虚拟机器人的大小。例如:当使用者靠近虚拟机器人运动时,(AR显示设备中展示的)虚拟机器人就放大;当使用者远离虚假机器人运动时,(AR显示设备中展示的)虚拟机器人变小。
当采用定位/鱼眼摄像头时,根据识别到使用者头部转动情况,变换虚拟机器人的方位。例如:本来虚拟机器人在使用者的正前方显示,当使用者向左转头时,定位/鱼眼摄像头根据识别到的方位,将(AR显示设备中展示的)虚拟机器人变换到使用者的左方。
可选地,AR显示设备还包括:控制手柄,通过控制手柄和定位装置确定显示装置视场中的主方位视场。
具体的,当使用定位装置时,可另外增加一个配套的控制手柄,用来定位显示装置的主方位。
例如:AR眼镜上装了定位/鱼眼摄像头/6DoF陀螺仪,当使用者佩戴了此AR眼镜时,使用者想让正北作为主方位,可通过控制手柄等设定设备,发送定位指令,让定位摄像头/6DoF陀螺仪记住正北为主方位,只有在使用者面朝正北方时,AR显示设备的视场中才会显示虚拟机器人,也可以理解为虚拟机器人固定在正北方,使用者面向其他方向时看不到它,因此,在其他方向上就不会在AR眼镜的视场显示。
可选地,AR显示设备包括:提示装置,提示装置,用于做出声音、图像、动画或者影像的提示信息。示教器包括:震动装置,震动装置,用于震动提示或者警示。
具体的,AR显示设备可根据一些情况发出相应的提示,由软件来定义具体的情况对应的提示信息。
提示装置有多种,例如:扬声器、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等,分别做出声音、光线、图像、动画或影像的提示信息。
示教器上可设置震动装置,例如:震动马达,让其在适当的时候做出震动提示或者警示。
可选地,智能机器人仿真教学系统还包括:电源装置5,为有线网络设备/无线网络设备和工控机1提供电源。
具体的,AR显示设备自己内部有电池,因此,不需要电源装置为其供电,而工控机和网络设备内部一般不会安装电池,需要电源装置为其供电才能工作。
这里的电源装置5可以为蓄电池,但考虑到电池的持久性可能无法给它们长时间供电,电源装置5优选为电源变压器,其输入端接市电,输出端分别与工控机和网络设备供电,让它们正常工作。
本实施例的工控机与AR显示设备通过网络设备进行通信,两者的通信方式更稳定,且AR显示设备中包含的各装置使AR显示设备的使用者能够得到更好的显示体验,提高仿真教学系统的真实性。
图3、4示出了本发明一种用于存放仿真教学系统的便携箱,包括:一个具有容纳腔的箱本体6、工控机1、示教器2和AR显示设备;箱本体6上设置有箱盖。容纳腔至少分为上层和下层,容纳腔采用一个可拆卸的隔板将其分为上层和下层。其中,示教器2和/或AR显示设备设置于容纳腔的上层;工控机设置于容纳腔的下层,工控机可分别与示教器和AR显示设备通信连接。
具体的,将工控机1和示教器2(AR显示设备,是可选被放置的设备)放置于便携箱内,让它们方便携带和搬运,将工控机设置于容纳腔的下层是考虑到工控机在使用时并不需要移动,放在下层并不会影响使用。而将示教器和/或AR显示器优先放置于容纳腔的上层是因为使用时使用者会把他们拿出来,佩戴、使用,若放在下层反而不太方便。
仿真便携箱,就是流动的工业机器人教学、体验、训练中心。拆装方便,便携性强,实现成本也不高,更易于对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推广。甚至于对社会的科普宣传,也非常有效果。
箱本体上的箱盖用于开启、盖合箱本体的容纳腔,方便东西的取、拿和使用。工控机1分别和示教器2、AR显示设备通信连接,保证在使用者佩戴了AR显示设备后,可通过示教器实现虚拟机器人的仿真。
工控机和示教器可有线通信连接,也可无线通信连接,基于示教器的通信方式决定。
当工控机与示教器有线连接时,用于存放仿真教学系统的便携箱还包括:至少2根连接线缆,箱本体6上设有与连接线缆对应的线缆接口7,工控机在箱本体6内通过一根连接线缆,与箱本体6上的线缆内部接口相连,示教器通过另一根连接线缆,与箱本体上的线缆外部接口相连。
具体的,在箱本体6上设置线缆接口7,使用时无需再寻找工控机上的接口连接,工控机通过连接线缆与线缆内部接口连接后放置于容纳腔的下层,在使用时,直接用另一根连接线缆去连接线缆外部接口即可使示教器2与工控机1实现通信。
同理,工控机1和AR显示设备可有线通信连接,也可无线通信连接。例如:工控机和AR显示设备上设置有相应的通信接口(例如:USB接口),直接连接,实现通信。再比如:工控机和AR显示设备可通过蓝牙实现无线通信,工控机和AR显示设备也可以通过无线路由器作为媒介,进行通信连接。
在其他实施例中,用于存放仿真教学系统的便携箱,还包括:网络设备4,即有线网络设备或无线网络设备,有线/无线网络设备设置于容纳腔的下层,AR显示设备通过有线/无线网络设备与工控机通信连接,示教器也可通过有线/无线网络设备与工控机通信连接。
箱本体上设置有与箱外网络连接的网卡接口8,网卡接口8的内接口通过网络线与有线/无线网络设备连接。
具体的,便携箱内使用网络设备让工控机和示教器、AR显示设备通信连接。箱本体上设置的网卡接口让网络设备直接通过网络线与其内接口连接,网卡接口的外接口直接连接外网络,使网络设备联网。网卡接口的设置在每次使用时无需每次查找网络设备上的网络端口与外网络连接,直接外网络与网卡接口的外接口连接即可,使用方便、快捷。
可选地,用于存放仿真教学系统的便携箱还包括:电源装置5,电源装置5设置于容纳腔的下层,电源装置为工控机1和/或有线/无线网络设备提供工作电源。
具体的,AR显示设备自己内部有电池,因此,不需要电源装置为其供电,而工控机和网络设备内部一般不会安装电池,需要电源装置为其供电才能工作。
电源装置可以为蓄电池,但考虑到电池的持久性可能无法给它们长时间供电,电源装置优选为电源变压器。当电源装置为电源变压器时,箱本体上设有用于连接市电的电源接口9,电源变压器的输入端与内部的电源接口电连接,电源变压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工控机1和/或有线/无线网络设备电连接。
具体的,箱本体设置电源接口,使用时直接将市电插在箱本体外部的电源接口上即可直接为工控机和网络设置通电,使用方便、快捷。
电源装置的输入电压为交流220V/110V,电源装置的输出电压为交流220V/110V,以及交流/直流24V、12V和/或5V,根据工控机和无线/有线网络设备的电源需求决定。
工控机1和电源装置5之间具有散热间隙。工控机1和电源装置5两者的能耗较大,会产生较大的热量,若将两者靠在一起放置,不利于散热。因此,两者之间的间隙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两者散热的空间。
优选地,有线/无线网络设备位于间隙内。网络设备的能耗较低,可放在两者的间隙内,充分利用容纳腔的空间,减少箱本体的体积。
优选地,箱本体上设置有至少1散热通风口10,散热通风口10设置于容纳腔的下层腔壁。散热通风口的设置可让工控机、电源装置的热量尽快散去,避免两者因高温出现工作异常。
优选地,散热通风口内还设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的设置可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电源装置与其电连接为其提供工作电源。
本实施例的工控机、AR显示设备、示教器等放置于便携箱内,方便搬运和携带,且各种接口的设置,给使用者在使用时提供了方便,大大提高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基于上述便携箱实施例的改进,除与上述相同的之外,如图3所示,AR显示设备包括:定位装置和显示装置31,定位装置安装于显示装置31上,并用于定位显示装置的视场方位。
具体的,显示装置即AR眼镜、AR头盔等装置,定位装置安装于显示装置上,当使用者戴上了显示装置时,可根据使用者的头部转动方向定位显示装置(即使用者)的视场方向。
优选地,定位装置为定位摄像头或6DoF陀螺仪。
当采用6DoF陀螺仪时,根据识别到使用者前进、后退等动作,更改虚拟机器人的大小。例如:当使用者靠近虚拟机器人运动时,虚拟机器人就放大;当使用者远离虚假机器人运动时,虚拟机器人变小。
当采用定位摄像头时,根据识别到使用者头部转动情况,变换虚拟机器人的方位。例如:本来虚拟机器人在使用者的正前方显示,当使用者向左转头时,定位摄像头根据识别到的方位,将虚拟机器人变换到使用者的左方。
可选地,AR显示设备还包括:控制手柄32,通过控制手柄和定位装置确定显示装置视场中的主方位视场。
具体的,当使用定位装置时,可另外增加一个配套的控制手柄,用来定位显示装置的主方位。
可选地,AR显示设备包括:提示装置,提示装置,用于做出声音、图像、动画或者影像的提示信息。示教器包括:震动装置,震动装置,用于震动提示。
具体的,AR显示设备可根据一些情况发出相应的提示,由软件来定义具体的情况对应的提示信息。
提示装置有多种,例如:扬声器、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等,分别做出声音、光线、图像、动画或影像的提示信息。
示教器上可设置震动装置,例如:震动马达,让其在适当的时候做出震动提示。
本实施例中AR显示设备中各种器件、示教器上的震动装置进一步丰富了AR显示设备和示教器的功能,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智能机器人仿真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工控机、示教器和AR显示设备;
所述工控机分别与示教器和AR显示设备之间通信连接,
所述工控机,用于生成虚拟机器人;
所述示教器,用于控制所述虚拟机器人;
所述AR显示设备,用于在视场中同时观察:对所述示教器的操作和所述虚拟机器人对应的运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机器人仿真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R显示设备包括:定位装置和显示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安装于所述显示装置上,并用于定位所述显示装置的视场方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机器人仿真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为定位摄像头或6DoF陀螺仪。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机器人仿真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R显示设备还包括:控制手柄,通过所述控制手柄和所述定位装置确定所述显示装置视场中的主方位视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机器人仿真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R显示设备包括:提示装置,所述提示装置,用于做出声音、图像、动画或者影像的提示信息;
和/或,
所述示教器包括:震动装置,所述震动装置,用于震动提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机器人仿真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线/无线网络设备,所述AR显示设备通过所述有线/无线网络设备与所述工控机通信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机器人仿真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装置,为所述有线/无线网络设备和所述工控机提供电源。
8.一种用于存放基于AR显示设备的仿真教学系统的便携箱,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个具有容纳腔的箱本体、工控机和示教器;
所述箱本体上设置有箱盖;所述容纳腔至少分为上层和下层;
所述示教器和/或AR显示设备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上层;
所述工控机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下层,所述工控机可分别与所述示教器和所述AR显示设备通信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存放基于AR显示设备的仿真教学系统的便携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2根连接线缆,所述箱本体上设有对应线缆接口,所述工控机在所述箱本体内通过一根所述连接线缆,与所述箱本体上的线缆内部接口相连,所述示教器通过另一根所述连接线缆,与所述箱本体上的线缆外部接口相连。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存放基于AR显示设备的仿真教学系统的便携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线/无线网络设备,所述有线/无线网络设备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下层,所述AR显示设备和/或所述示教器分别通过所述有线/无线网络设备与所述工控机通信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存放基于AR显示设备的仿真教学系统的便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本体上设置有与箱外网络连接的网卡接口,所述网卡接口的内接口通过网络线与所述有线/无线网络设备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存放基于AR显示设备的仿真教学系统的便携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下层,所述电源装置为所述工控机和/或所述有线/无线网络设备提供工作电源。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存放基于AR显示设备的仿真教学系统的便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装置为电源变压器,且所述箱本体上设有用于连接市电的电源接口,所述电源变压器的输入端与内部的所述电源接口电连接,所述电源变压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工控机和/或所述有线/无线网络设备电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2或者13所述的用于存放基于AR显示设备的仿真教学系统的便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装置的输入电压为交流220V/110V,所述电源装置的输出电压为交流220V/110V,以及交流/直流24V、12V和/或5V。
15.如权利要求10~13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存放基于AR显示设备的仿真教学系统的便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散热通风口,所述散热通风口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下层腔壁。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存放基于AR显示设备的仿真教学系统的便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风口内还设有散热风扇。
CN201821885912.1U 2018-11-15 2018-11-15 智能机器人仿真教学系统及便携箱 Active CN2093738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85912.1U CN209373826U (zh) 2018-11-15 2018-11-15 智能机器人仿真教学系统及便携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85912.1U CN209373826U (zh) 2018-11-15 2018-11-15 智能机器人仿真教学系统及便携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73826U true CN209373826U (zh) 2019-09-10

Family

ID=67836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85912.1U Active CN209373826U (zh) 2018-11-15 2018-11-15 智能机器人仿真教学系统及便携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7382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60644A (zh) * 2021-04-02 2021-07-23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模块化设计的焊接工业机器人智能培训平台及培训方法
WO2021189224A1 (zh) * 2020-03-24 2021-09-30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面向机器人增强现实示教的注册系统和方法
CN115793252A (zh) * 2022-11-24 2023-03-14 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ar眼镜显示方法及应用其的ar智能眼镜及其收纳盒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89224A1 (zh) * 2020-03-24 2021-09-30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面向机器人增强现实示教的注册系统和方法
US11969904B2 (en) 2020-03-24 2024-04-30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Regist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obot-oriented augmented reality teaching system
CN113160644A (zh) * 2021-04-02 2021-07-23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模块化设计的焊接工业机器人智能培训平台及培训方法
CN115793252A (zh) * 2022-11-24 2023-03-14 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ar眼镜显示方法及应用其的ar智能眼镜及其收纳盒
CN115793252B (zh) * 2022-11-24 2023-12-15 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ar眼镜收纳盒及应用其的ar智能眼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373826U (zh) 智能机器人仿真教学系统及便携箱
US10642564B2 (en) Display system, display device, information display method, and program
US10495726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n immersive virtual reality system using multiple active markers
CN106210468B (zh) 一种增强现实显示方法和装置
CN202230635U (zh)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变电站巡检机器人仿真系统
WO2018219336A1 (zh) 一种模块化mr设备成像方法
CN205809568U (zh) 一种结合vr和机器人的智能家居系统
CN108214497A (zh) 一种家庭助教智能机器人系统
CN107932510A (zh) 基于动作采集的nao机器人系统
CN109725956A (zh) 一种场景渲染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06569409A (zh) 一种基于图形捕获的家居设备控制系统、家居控制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07493311A (zh) 实现操控设备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208723929U (zh) 一种ar遥控器
CN105719517A (zh) 一种应用头戴式显示器的培训系统
CN104199321A (zh) 一种情感交互型车载机器人
CN206639510U (zh) 基于vr交互的沙盘系统
CN206171830U (zh) 飞行器及航拍系统
CN105318173A (zh) 具有飞行功能的智能终端
CN205845105U (zh) 一种用于虚拟看房的虚拟现实空间移动定位装置
CN205173932U (zh) 具有飞行功能的智能终端
CN110349480A (zh) 教学开发板及机器人
JP6733401B2 (ja) 表示システム、表示装置、情報表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6781974A (zh) 拼装式仿真设备
WO2021156977A1 (ja) 空間認識システム、空間認識方法、情報端末、およびサーバ装置
CN208314321U (zh) 一种智能放大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