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69199U - 一种变形缝防渗漏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形缝防渗漏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69199U
CN209369199U CN201821821505.4U CN201821821505U CN209369199U CN 209369199 U CN209369199 U CN 209369199U CN 201821821505 U CN201821821505 U CN 201821821505U CN 209369199 U CN209369199 U CN 2093691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deformation joint
deformation
sealing compound
flexible waterp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2150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步恩
邱辉元
周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sylic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sylic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sylic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sylic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2150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691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691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69199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形防渗漏结构,在变形缝内通过设置弹性填充材料形成衬垫,再通过密封膏密封形成密封膏填充层,形成第一层次的弹性密封;在变形缝上覆盖柔性防水材料层,将柔性防水材料层的两侧压入止水凹槽,并通过压条和钢钉固定,形成第二层次的弹性密封;通过多层次的密封,从而使得变形缝具有一定的变形性能的同时,还可以具有良好的防渗漏性能;而且不易因为变形而破坏防渗漏的性能,该防渗漏的结构使用时间长;还公开了一种变形缝防渗漏结构的修复方法,用于对既有建筑物的变形缝进行防渗漏修复,易于实施及施工,有效解决变形缝渗漏问题,可以在不破坏原结构的情况下保证工程正常的使用功能,同时修复后对原结构的外观无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变形缝防渗漏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变形缝渗漏施工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形缝防渗漏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物的屋面、地下室、外墙、连廊、阳台、桥梁、地铁、高铁、城轨等工程中,为了满足建筑变形的需要,解决内部应力的挤压冲突,变形缝都应用广泛;但变形缝的设置,也带来了渗漏的问题;同时由于地质运动,或者使用寿命的问题,建筑物的某些地方也容易出现新的裂缝,即新的变形缝。
建筑物的变形缝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渗漏,这不仅影响建筑的外观,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功能,渗漏水侵蚀会造成钢筋锈蚀及水泥中性化,进而缩短建筑物使用年限,危及建筑的正常使用及结构的耐久性。目前在处理变形缝渗漏的过程中,一般方法有:
(1)、采用刚性的水泥砂浆、快干水泥、环氧等材料封堵,设置变形缝的原理就是为了满足建筑变形需要的,刚性封堵会约束建筑变形的需求,随着时间往后推移,封堵很快会被拉裂变形造成破坏,刚性封堵成为临时性的,很快又再次出现渗漏;
(2)、采用注浆的方法,该方法是那里漏就堵那里,堵住可见渗漏处,在另一处又会出现新的渗漏;注浆所封堵的区域小,粘结面少,堵漏效果不彻底。
(3)、采用接水槽引水,盖板遮挡等方法,该方法是以满足观瞻为目的,在建筑表面看不到水渍,遮挡的背后渗漏还存在,建筑结构实质还在受水侵蚀,危及结构的耐久性,该方法治标不治本。
由上可知,上述的方法,都无法完美解决变形缝的防渗漏问题;本申请欲公开一种变形缝防渗漏结构,可用于建筑物在初建时设置,也可用于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对变形缝渗漏的修复,或者对某些新的裂缝的修复;还提供一种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对既有建筑物的变形缝结构进行防渗漏修复的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形缝防渗漏结构,设有多层密封防渗漏结构,防渗漏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变形缝防渗漏结构,包括变形缝、弹性填充材料、密封膏填充层、柔性防水材料层、压条、钢钉和位于变形缝左右两侧的结构层主体;所述弹性填充材料填充在变形缝内;所述密封膏填充层涂抹覆盖在弹性填充材料上,密封填充弹性填充材料上方的变形缝空间;所述柔性防水材料层覆盖在变形缝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结构层主体设有止水凹槽,所述柔性防水材料层的两侧通过压条对应压入止水凹槽中,所述压条通过钢钉与结构层主体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种变形防渗漏结构,在变形缝内设有弹性填充材料,密封有密封膏填充层,密封膏具有粘性、弹性和防水性,通过设置弹性填充材料形成衬垫,再通过密封膏密封形成密封膏填充层,形成第一层次的弹性密封;在变形缝上覆盖柔性防水材料层,将柔性防水材料层的两侧压入止水凹槽,并通过压条和钢钉固定,形成第二层次的弹性密封;设置柔性防水材料层,柔性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变形缝变形上下错位等变形时,便不易撕裂,从而保持密封性能的良好;通过以上两个层次的密封,从而使得变形缝具有一定的变形性能的同时,还可以具有良好的防渗漏性能;而且不易因为变形而破坏防渗漏的性能,该防渗漏的结构使用时间长。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防水材料层分为,位于下层的防水涂料柔性防水层和位于上层的防水卷材柔性防水层;所述防水涂料柔性防水层内设有无纺布层或玻纤胎层。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只设置一层防水层,但设置下层的防水涂料柔性防水层和位于上层的防水卷材柔性防水层两层结构,双层可以进行防水密封的互补,以增长该防渗漏结构的使用寿命和防渗漏性能。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防水材料层对应变形缝,设有变形补偿段。变形补偿段,即指的是在单位宽度的变形缝内,对应设置长于该单位宽度的材料层;从而在变形缝变形变宽或者上下错位时,除了自身的弹性外,还能对变形缝的变形有更大的补偿能力,不会因变形缝的变形而撕裂;提高对变形缝变形的适应力,提高使用寿命。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止水凹槽上方涂抹覆盖有密封胶或密封膏,所述密封胶或密封膏将钢钉、压条和柔性防水材料层的边缘均密封在止水凹槽内。止水凹槽具有止水效果,可以使得外部水不易从边缘漫入柔性填充材料下方间隙;但设置密封膏或密封胶,可以进一步的加强该防水结构,使得水无法进入止水凹槽,防渗漏更加的彻底。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填充材料为泡沫胶条或发泡胶。弹性填充材料,只是作为密封膏填充层的一种衬垫材料,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可以使用其它的非泡沫胶条或发泡胶材料,但使用泡沫胶条会发泡胶材料,可以通过喷雾罐直接喷射在变形缝的内侧壁上,变干变硬后便可直接形成衬垫结构,连接紧密,使用也更加的方便;可提升密封性能,节约施工时间。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膏填充层为具有粘性、弹性、密封防水性能的密封膏或密封胶。密封膏填充层不限定为某一类密封膏,所有的具有粘性、弹性、密封防水性能的密封膏或者密封胶均可以进行使用。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压条为金属压条或塑料压条。压条不限定为金属压条或塑料压条,任何材料的压条都可以进行使用,只是金属压条和塑料压条在强度和使用寿命上更具有优势,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可以使用其它的材料作为压条。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结构层主体的上表面具有结构找平层,所述止水凹槽设置在结构找平层上或设置在结构层主体混凝土上。在建筑的初始建设过程中,设置变形缝时,可以在设置了结构层后,直接设置本申请的变形缝防渗漏结构;然后再设置结构找平层,再设置装饰层的瓷砖等饰面;但在既有建筑物中,对既有建筑物的变形缝渗漏问题进行修复时,某些结构找平层较为坚硬、平整、坚硬致密、防渗漏性能本身便较强,或者结构找平层的结构较为厚实;那么也可以将止水凹槽设置在结构找平层上,但需要注意的是,钢钉一定需要钉牢固,最好是钉入结构层中。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变形缝的上端的两侧壁均向上延伸有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形防渗漏结构,在变形缝内设有弹性填充材料,密封有密封膏填充层,密封膏具有粘性、弹性和防水性,通过设置弹性填充材料形成衬垫,再通过密封膏密封形成密封膏填充层,形成第一层次的弹性密封;在变形缝上覆盖柔性防水材料层,将柔性防水材料层的两侧压入止水凹槽,并通过压条和钢钉固定,形成第二层次的弹性密封;设置柔性防水材料层,柔性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变形缝变形上下错位等变形时,便不易撕裂,从而保持密封性能的良好,通过多层次的密封,从而使得变形缝具有一定的变形性能的同时,还可以具有良好的防渗漏性能;而且不易因为变形而破坏防渗漏的性能,该防渗漏的结构使用时间长,即可应用在建筑物的初始建设过程中对变形缝进行防渗漏结构的设置;也可以应用在既有建筑物中,对具有渗漏问题的变形缝进行修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申请某一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变形缝防渗漏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区域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下面结合图1以及多个实施例,对本申请的一种变形缝防渗漏的结构及其修复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绘示的一种变形缝防渗漏的结构,其中包括有变形缝1、弹性填充材料3、密封膏填充层4、柔性防水材料层5、压条7、钢钉8和位于变形缝左右两侧的结构层主体2;所述弹性填充材料3填充在变形缝1内;所述密封膏填充层4涂抹覆盖在弹性填充材料3上,密封填充弹性填充材料3上方的变形缝1空间;所述柔性防水材料层 5覆盖在变形缝1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结构层主体2设有止水凹槽 6,所述柔性防水材料层5的两侧通过压条7对应压入止水凹槽6中,所述压条7通过钢钉8与结构层主体2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种变形防渗漏结构,在变形缝1内设有弹性填充材料3,密封有密封膏填充层4,密封膏具有粘性、弹性和防水性,通过设置弹性填充材料3形成衬垫,再通过密封膏密封形成密封膏填充层4,形成第一层次的弹性密封;在变形缝1上覆盖柔性防水材料层5,将柔性防水材料层5的两侧压入止水凹槽6,并通过压条 7和钢钉8固定,形成第二层次的弹性密封;柔性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变形缝1发生变形上下错位等变形时,便不易撕裂,从而保持密封性能的良好,具有一定的变形补偿能力;通过以上两个层次的密封,从而使得变形缝具有一定的变形性能的同时,还可以具有良好的防渗漏性能;而且不易因为变形而破坏防渗漏的性能,该防渗漏的结构使用时间长。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防水材料层5可以分为,位于下层的防水涂料柔性防水层51和位于上层的防水卷材柔性防水层52;所述防水涂料柔性防水层51内设有无纺布层(图未示)或玻纤胎层(图未示)。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只设置一层防水层(防水涂料柔性防水层51或者防水卷材柔性防水层52),某些实施例中,则可以结合设置多层(不限于双层结构);设置位于下层的防水涂料柔性防水层 51和位于上层的防水卷材柔性防水层52两层结构,双层可以进行防水密封的互补,以增长该防渗漏结构的使用寿命和防渗漏性能。当然在某些实施例中,这两层结构也可以上下对调;但是上层为防水卷材柔性防水层52,防水性能更好、使用寿命更长。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防水材料层5对应变形缝1,设有变形补偿段53。变形补偿段53,即指的是在单位宽度的变形缝1内,对应设置长于该单位宽度的柔性防水材料层5;从而在变形缝1变形变宽或者上下错位时,除了材料自身的弹性外,还能通过预先保留着的更宽的柔性防水材料层5对变形缝1的变形有更大的补偿能力,不会因变形缝1的变形而撕裂;提高对变形缝1变形的适应力,提高使用寿命。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该部分变形补偿段53就会如图1中所示出的一样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凹陷;如果在某些实施例中,密封膏填充层较厚,或者凸出变形缝上端;则变形补偿段53就不会形成图1中所示的自然下垂的样式,而是会有所折叠;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止水凹槽6上方涂抹覆盖有密封胶9或密封膏9,所述密封胶9或密封膏9将钢钉8、压条7和柔性防水材料层5的边缘均密封在止水凹槽6内。止水凹槽6具有止水效果,可以使得外部水不易从边缘漫入柔性防水材料层5下方间隙;但设置密封膏或密封胶9,可以进一步的加强该防水结构,使得水无法进入止水凹槽6,防渗漏更加的彻底。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填充材料3为泡沫胶条或发泡胶。弹性填充材料3,只是作为密封膏填充层4的一种衬垫材料,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可以使用其它的非泡沫胶条或发泡胶材料,但使用泡沫胶条会发泡胶材料,可以通过喷雾罐直接喷射在变形缝的内侧壁上,变干变硬后便可直接形成衬垫结构,连接紧密,使用也更加的方便;可提升密封性能,节约施工时间。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膏填充层4为具有粘性、弹性、密封防水性能的密封膏或密封胶。密封膏填充层不限定为某一类密封膏,所有的具有粘性、弹性、密封防水性能的密封膏或者密封胶均可以进行使用。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压条7为金属压条7或塑料压条7。压条 7不限定为金属压条7或塑料压条7,任何材料的压条7都可以进行使用,只是金属压条7和塑料压条7在强度和使用寿命上更具有优势,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可以使用其它的材料作为压条7。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结构层主体2的上表面具有硬化的结构找平层(图未示出),所述止水凹槽6设置在结构找平层上或设置在结构层主体混凝土上。结构找平层指的是在安装瓷砖等装饰层时,预先铺好的泥沙、泥浆层或瓷砖胶层;在建筑的初始建设过程中,设置变形缝1时,可以在设置了结构层主体2后,直接设置本申请的变形缝防渗漏结构;然后再设置结构找平层,再在结构找平层上方设置装饰层的瓷砖等饰面;但在既有建筑物中,对既有建筑物的变形缝渗漏问题进行修复时,某些结构找平层较为坚硬、平整、坚硬致密、防渗漏性能本身便较强,或者结构找平层的结构较为厚实;那么也可以将止水凹槽设置在结构找平层上,但需要注意的是,钢钉一定需要钉牢固,最好是钉入结构层中。而在某些实施例中,对既有结构进行修复时,结构找平层较为松散,则需要将结构找平层同时清除,将止水凹槽6 设置到结构层主体2上;从而保证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
在某些实施例中,在设置变形缝或者在对既有建筑进行修复的时候,可以在变形缝1两侧的上端设置向上凸出的凸起(图未示),从而可以在止水凹槽6失去作用时,更加好的防止水从侧面流入变形缝 1中;该凸起可以是在建筑建设过程中设置的砖石、或混泥土硬化后形成;也可以是在对既有建筑物进行修复时,在设置修复平台的过程中,进行设置;多挖掘其它部分的结构平面可以保留出凸起,或者添加混凝土,也可以形成凸起的结构。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变形缝防渗漏结构的修复方法,用于对既有建筑物的变形缝渗漏问题进行修复,对原结构破坏性小,修复效果好。
一种变形缝防渗漏结构的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清理基面:凿除变形缝两侧上表面的装饰层10、清除原填充材料,在变形缝1两侧的上表面形成凹陷的修复平台;清除修复平台及变形缝1内部侧表面的残余灰沙杂物,使变形缝1内部侧表面及修复平台平整清洁;在该步骤中,在变形缝两侧的修复平台上分别凿出止水凹槽6是可以的;
S2、使用弹性填充材料3进行填缝:在变形缝1的缝隙内采用弹性填充材料3进行填缝;
S3、使用密封膏填充层4嵌缝:以S2中的弹性填充材料3作为衬垫材料,将密封膏填充至变形缝内,涂抹在弹性填充材料3上,对变形缝1进行密封,形成密封膏填充层4;
S4、涂刷防水涂料柔性防水层51:配置防水涂料,将防水涂料涂抹在修复平台的表面上,形成底层防水涂料层;在底层防水涂料层上方,铺放无纺布层(图未示)或玻纤胎层(图未示),对应变形缝 1设置下陷的变形补偿段53;再在无纺布层或玻纤胎层上覆盖涂抹防水涂料,形成防水涂料柔性防水层51;其中,在无纺布层或玻纤胎层上涂抹防水涂料后再重复该步骤形成具有多层无纺布或玻纤胎层的防水涂料柔性防水层51是可以的;防水涂料柔性防水层51的两侧边对应压入止水凹槽6内;
S5、粘贴防水卷材柔性防水层52:将防水卷材柔性防水层52粘贴在防水涂料柔性防水层51上,并对应变形缝1设置下陷的变形补偿段53;防水卷材柔性防水层52的两侧边对应压入止水凹槽6内;
S6、将防水层5压紧密封:在防水涂料柔性防水层51和防水卷材柔性防水层52均压入止水凹槽6内后,在防水卷材柔性防水层52 的上方对应止水凹槽6压入压条7,并通过钢钉8固定;然后再用密封胶9或密封膏9将压条7、钢钉8及防水涂料柔性防水层51的侧边和防水卷材柔性防水层52的侧边均密封在止水凹槽6内;
S7、恢复饰面层:在上述步骤完成后,对装饰层10进行恢复。
在某些实施例中,步骤S1中的,在变形缝1两侧的修复平台上分别凿出止水凹槽6;这一步骤,放在步骤S2后进行,或者步骤S3 后进行,或者在步骤S4中形成了防水涂料柔性防水层51后进行,或者在步骤S5中粘贴了防水卷材柔性防水层52后进行,均是可以的。
具体到某些实施例中,有以下要点:
清理基面可以为:凿除变形缝1两边≥300mm宽度表面装饰层10 (瓷砖),从上而下将变形缝1内的原填充材料依次清除干净,然后用钢刷清洗剂擦洗,清除变形缝1内残余的灰沙。
泡沫胶(弹性填充材料3)填缝可以为:变形缝1缝隙内采用泡沫胶填缝,泡沫胶厚度一般为d/2,d指的是变形缝的厚度;泡沫胶填充至饱满无间隙,其主要作下一道工序密封膏填充层4的衬垫材料。
在某些实施例中,密封膏嵌缝: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详细的工艺步骤;
(1)、工艺流程
清理处面→粘贴防污胶带纸→密封膏配制→密封膏施工→密封膏完工要求
(2)、施工要点
a)、清理处面:变形缝1密封界面先用手提砂轮或钢丝刷进行表面处理,必要时用切割机切割处理或用磨光机打磨,暴露出坚硬牢固平整的结构层2并确保缝面规则;严格进行表面清洁处理,基层应致密、结实、干燥、无水、无油污、无尘土、无松动的混凝土余渣等杂物,用吹风机将缝内的尘土与余渣吹净。
b)、粘贴防污胶带纸:对于缝面两侧的非密封区,涂胶前粘贴胶带纸,预贴的胶带纸在密封膏嵌缝完毕后除去。
c)、密封膏配制:密封膏使用前检验膏体应细腻光亮、无异物、无结团结皮想象,必要时可先涂试验段进行检验。密封膏需混合时要完全充分,双组份混合至颜色均匀一致。混合后的密封膏要确保在要求的时间内用完,过期的膏料不能再同新混合的密封膏一起使用,否则严重影响密封质量。
d)、密封膏施工:施工时,温度应在5℃以上,否则会影响其粘结性和固化速度,涂胶过程要注意从一个方向进行,并保证胶层密实,成胶厚度≥2cm,避免出现气泡和缺胶现象,胶体表面不平时应在表干之前用刮刀蘸肥皂水抹平。
e)、密封膏完工要求:施胶完毕的变形缝1,胶表面应无裂缝和气泡,表面平整光滑,涂胶饱满且无脱胶和漏胶现象,胶体颜色均匀一致。密封膏与伸缩缝粘接牢固,粘接缝整齐平滑,经养护完全硬化成弹性体后,胶体硬度达到设计要求。胶层未完全硬化前要注意养护,不得直接踩踏、过车及其它破坏性行为。若要进行密封效果闭水或带压试验,必须待密封膏完全硬化后才可进行。
在某些实施例中,涂刷防水涂料柔性防水层51,可以包含有如下的详细工艺步骤:
(1)、工艺流程
清理基面→配制防水涂料→防水涂料施工厚度不小于1.2mm→防水涂料层自检
(2)、施工要点
a)、清理基面:基面要求不得有空鼓、开裂及起砂、脱皮等缺隙,无明水、无灰尘。
b)、涂料配制:单组分涂料无需配制,多组份防水涂料须按厂家材料配比要求比例称量,搅拌混合充分均匀为止,最好混合量等于施工用量,以免材料长时间暴露而凝固。
c)、防水涂料施工:用滚筒、刮板、刷子等工具将底层涂料均匀地涂刷在基面上,分多次多遍施工。第一遍涂刷后立即铺放无纺布或玻纤胎内加胎体增强材料,内加胎体增强材料应用抹子拍压入浆料中,预留U形变形补偿段,防止建筑变形时拉裂防水层,待第一遍涂膜干后,再涂刷第二遍涂膜。两遍涂膜相隔时间,应由施工环境和涂膜固化程度确定,温度20℃每遍涂刷间隔时间约为4小时,一般以达到实干来掌握。待前遍涂膜实干后,再作第三遍涂膜,直至达到设计厚度要求。
d)、防水涂层自检:检查涂膜的涂刷是否均匀,不得有漏涂,露底情况,以免影响涂膜层质量,对发现的缺陷及时修补。
在某些实施例中,粘贴防水卷材柔性防水层52,可以采用如下具体的工艺步骤:
(1)、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粘贴自粘防水卷材→卷材搭接与卷材收头→自检修理
(2)、施工要点
a)、基层处理:粘贴自粘防水卷材52前,应对基层进行检查验收,表面应平整、干净、干燥,如有缺陷应进行处理,合格后方可进行防水卷材施工。
b)、粘贴卷材:先确定自粘防水卷材52粘贴顺序和方向,并在基层弹线,然后粘贴卷材,缝中间预留V形变形补偿段,本申请中的 V型、U型均不限定为特定的形状,仅指代一种因留有变形补偿段53 而形成的下垂的形状,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是折叠的情况;防止建筑变形时拉裂防水材料。粘贴自粘防水卷材时,先揭下隔离纸,将有粘性的一面沿基准线粘贴,随揭隔离纸(膜)随即滚压卷材的表面并挤压出空气,以确保初始粘结强度。
c)、卷材搭接与卷材收头:卷材纵、横向搭接要顺直,搭接宽度 100mm,卷材搭接用滚筒压实,确保防水卷材之间搭接牢固。卷材收头在止水凹槽6处。
d)、自检修理:检查所有卷材面有无撕裂、刺穿、破损、鼓泡、鱼口,维修时应将破损部分清洁干净后,用大于破损部位边缘100mm 的卷材修补压实封口。
在某些实施例中,止水凹槽6的设置,可以采用如下具体的工艺步骤:
在变形缝两边施工端头,用切割机切缝,凿剔成宽约50mm,深至结构层约20mm的止水凹槽6。在某些实施例中,数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改变;清理干净凿槽内浮渣和灰尘等杂物,手提砂轮或钢丝刷进行表面处理,必要时用打磨机打磨,暴露出坚硬牢固平整的结构底层并确保平直,丙酮清洗止水凹槽6,基层满足施工件条后,柔性防水层5均嵌入该止水凹槽6内,然后在两头用钢钉8固定金属压条 7,压紧防水层5,再用密封胶9将金属压条7上口和固定钢钉8密封。
变形缝渗漏时,基于经济和施工进度角度考虑,在缝宽两边约 300mm范围内进行处理,形成修复平台,范围明确,施工灵活,避免大面积施工,增加费用。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通过行之有效的节点防水处理,采用密封膏嵌缝,二道或二道以上柔性防水层(预留变形补偿段53,防止建筑变形时拉裂防水材料),端头设置止水凹槽6并压紧密封胶9收口,多道设防。密封膏填充层4嵌缝是最后一道防水保障,具有优异的粘结强度、抗形能力大,耐老化性好。选用防水涂料柔性防水层51及防水卷材柔性防水层52,涂料及卷材两种材料性能相容,共同联合成为一个柔性防水材料层5复合整体,大大提高了防水层的防水效果;防水涂料有较大的延伸率、对基层裂缝追随性强,能适应各类复杂的施工基面,能与基面紧密结合,不会出现“一点漏全部漏”的局面;涂层坚硬,粘结强度高,能在潮湿基层上施工,对基层不易干燥和雨季施工有独特的适用性;防水卷材使用寿命长,延伸率高,厚度均匀,具有抗穿刺自愈性,耐根系渗透、耐化学及微生物腐蚀,是I级防水的理想材料。两种柔性材料工艺简单,维修方便,产品无毒无味,符合环保要求。端头设置凹槽,锁定水源,防止窜水,两头用钢钉8固定金属压条7,压紧防水层5,再用密封胶9将金属压条7上口和固定钢钉8密封,层层设防,固若金汤。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9)

1.一种变形缝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形缝、弹性填充材料、密封膏填充层、柔性防水材料层、压条、钢钉和位于变形缝左右两侧的结构层主体;所述弹性填充材料填充在变形缝内;所述密封膏填充层涂抹覆盖在弹性填充材料上,密封填充弹性填充材料上方的变形缝空间;所述柔性防水材料层覆盖在变形缝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结构层主体设有止水凹槽,所述柔性防水材料层的两侧通过压条对应压入止水凹槽中,所述压条通过钢钉与结构层主体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形缝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防水材料层分为,位于下层的防水涂料柔性防水层和位于上层的防水卷材柔性防水层;所述防水涂料柔性防水层内设有无纺布层或玻纤胎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变形缝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防水材料层对应变形缝,设有变形补偿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形缝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凹槽上方涂抹覆盖有密封胶或密封膏,所述密封胶或密封膏将钢钉、压条和柔性防水材料层的边缘均密封在止水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形缝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填充材料为泡沫胶条或发泡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形缝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膏填充层为具有粘性、弹性、密封防水性能的密封膏或密封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形缝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条为金属压条或塑料压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形缝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层主体的上表面具有结构找平层,所述止水凹槽设置在结构找平层上或设置在结构层主体混凝土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形缝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缝的上端的两侧壁均向上延伸有凸起。
CN201821821505.4U 2018-11-05 2018-11-05 一种变形缝防渗漏结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3691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21505.4U CN209369199U (zh) 2018-11-05 2018-11-05 一种变形缝防渗漏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21505.4U CN209369199U (zh) 2018-11-05 2018-11-05 一种变形缝防渗漏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69199U true CN209369199U (zh) 2019-09-10

Family

ID=67835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21505.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369199U (zh) 2018-11-05 2018-11-05 一种变形缝防渗漏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6919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67709A (zh) * 2018-11-05 2019-01-25 广东赛力克建筑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变形缝防渗漏结构及其修复方法
CN113863391A (zh) * 2021-10-22 2021-12-31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室变形缝防渗结构及施工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67709A (zh) * 2018-11-05 2019-01-25 广东赛力克建筑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变形缝防渗漏结构及其修复方法
CN109267709B (zh) * 2018-11-05 2024-05-03 广东赛力克建筑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变形缝防渗漏结构及其修复方法
CN113863391A (zh) * 2021-10-22 2021-12-31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室变形缝防渗结构及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67709A (zh) 一种变形缝防渗漏结构及其修复方法
CN107060143B (zh) 一种装配式预制外墙清水混凝土接缝构造的施工方法
CN103343655B (zh) 墙体窗施工方法
CN209369199U (zh) 一种变形缝防渗漏结构
CN106284706A (zh) 外墙外保温岩棉板的施工方法
CN107143046B (zh) 一种遇水膨胀止水条、胶组合施工方法
CN106958716B (zh) 一种pccp管道接口堵缝施工方法
CN102852290A (zh) 屋面女儿墙泛水处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9424135A (zh) 对建筑物中墙面的腻子进行涂覆的工艺
CN108867894A (zh) 一种精装修厨卫间防水标准施工工艺
KR100906565B1 (ko) 타일이 부착된 구조물의 리모델링 공법
CN103306384B (zh) 在水泥终凝前涂抹防水密封膏的施工方法
KR100732473B1 (ko) 아연도금시트를 이용한 우레탄 도막 방수방법
CN109826328A (zh) Ptb胶浆填补装配式单向叠合板底密拼缝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0629893A (zh) 一种卫生间防水工程的施工方法
CN207959291U (zh) 地下室桩头防水密封结构
CN111217569A (zh) 一种修补砂浆及混凝土结构破损部位的修复施工方法
CN212001695U (zh) 一种外墙防水结构
AU2015224401C1 (en) Textile reinforced membranes
CN208518097U (zh) 淋浴间防水结构
CN210067247U (zh) 一种刚柔复合防水结构
KR100245328B1 (ko) 구조물의방수방법
CN209384695U (zh) 一种管道洞口封堵结构
CN203050373U (zh) 面砖饰面门窗侧防渗漏结构
CN106592597B (zh) 一种地下室外接通道口的封堵和防水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50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50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