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66839U - 密封盖和储物罐 - Google Patents

密封盖和储物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66839U
CN209366839U CN201920053215.8U CN201920053215U CN209366839U CN 209366839 U CN209366839 U CN 209366839U CN 201920053215 U CN201920053215 U CN 201920053215U CN 209366839 U CN209366839 U CN 2093668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hole
annular
top cov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5321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宏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Xianhe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Xianhe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Xianhe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Xianhe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5321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668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668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668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封盖和储物罐,密封盖,包括顶盖和密封塞,顶盖包括顶盖本体、第一周向外沿和第二周向外沿,顶盖本体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密封塞穿过第一通孔与顶盖本体活动连接,第一周向外沿设置在顶盖本体的周向上,第一周向外沿自顶盖本体的上表面向上延伸,第二周向外沿位于第一周向外沿的外侧,第一周向外沿的上端与第二周向外沿的上端连接,第一周向外沿与第二周向外沿之间形成开口朝下的第一环形凹槽,第一环形凹槽的槽底设置有密封圈,顶盖通过一体成型制成;密封盖还包括底盖和阻尼圈,底盖将阻尼圈安装在顶盖上,阻尼圈位于第一周向外沿和第二周向外沿之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盖的结构简单,易于打开。

Description

密封盖和储物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品储存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密封盖和储物罐。
背景技术
储物罐是一种常见的日常生活用品,储物罐的种类繁多,最常见的储物罐包括罐体和罐盖,将食品、药品等放入罐体中后,盖上罐盖,可以很好的对放置在罐体中的物品进行隔离,防止灰尘等。现有的储物罐可以做到很好的密封性,防止空气进入,因此对物品的保鲜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罐体内本身具有一定的空气,因此无法保证罐体内的物品处于真空状态,保存时间较短。另外,对于小瓶口储存罐来说,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抽真空结构结合瓶盖的做法,如真空酒瓶就是利用抽真空的结构将瓶内的空气抽出的,这可使得瓶体内的酒能够保存更长时间。但这种抽真空的瓶盖结构对于广口储物罐来说并不适合,因为这种小瓶口结构的真空瓶盖可在人力的作用下较容易地将真空瓶盖打开,而在广口储物罐中并不容易用人力直接打开,甚至会导致储物罐损坏。目前市面上也出现了便于打开的真空瓶盖,但是结构都比较复杂,制造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打开的密封盖。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上述密封盖的储物罐。
为了实现上述的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盖,包括顶盖和密封塞,顶盖包括顶盖本体、第一周向外沿和第二周向外沿,顶盖本体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密封塞穿过第一通孔与顶盖本体活动连接,第一周向外沿设置在顶盖本体的周向上,第一周向外沿自顶盖本体的上表面向上延伸,第二周向外沿位于第一周向外沿的外侧,第一周向外沿的上端与第二周向外沿的上端连接,第一周向外沿与第二周向外沿之间形成开口朝下的第一环形凹槽,第一环形凹槽的槽底设置有密封圈,顶盖通过一体成型制成;密封盖还包括底盖和阻尼圈,底盖将阻尼圈安装在顶盖上,阻尼圈位于第一周向外沿和第二周向外沿之间。
由上述方案可见,密封盖只有五个部件,结构简单,顶盖通过一体成型制成,制造方法简单;密封塞与顶盖本体活动连接,将本技术方案的密封盖安装至罐体上,利用抽气筒通过第一通孔便可对罐体进行抽真空,抽气后密封塞对第一通孔形成密封,需要打开密封盖时,拨动密封塞便可使得空气从第一通孔进入罐体内,从而对罐体进行泄压,泄压后的密封盖很容易就能从罐体上打开;通过阻尼圈可以提高密封盖与罐体之间的阻尼力,防止罐体从密封盖的下方掉落。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周向外沿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环形抵接部,第一周向外沿与环形抵接部之间形成开口朝下的第二环形凹槽;底盖具有底盖本体、插接部和卡接部,插接部和卡接部设置在底盖本体的周向上,插接部自底盖本体的上表面向上延伸,卡接部自底盖本体的上表面向上延伸,卡接部位于插接部的外侧,插接部插入第二环形凹槽内,卡接部正对环形抵接部,阻尼圈夹持在环形抵接部和卡接部之间,阻尼圈的内周壁上设置有沿阻尼圈的轴向延伸的凸起部,凸起部抵接在环形抵接部和卡接部上。
可见,通过底盖可以很方便的将阻尼圈安装至顶盖上,装配简单。
进一步的方案是,阻尼圈由硅胶材料制成,阻尼圈具有片状的环形阻尼部,凸起部位于环形阻尼部的内周壁上。
进一步的方案是,底盖本体上设置有第二通孔,底盖本体和插接部覆盖在密封盖本体的下方,第二通孔偏离第一通孔设置。
可见,通过底盖本体和插接部可以防止罐体内的物品进入第一通孔内,将第二通孔偏离第一通孔设置,减小在抽气和泄压过程中气流的扰动,防止罐体内储存粉末状物品时发生飞散,进而防止物品从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跑出。
进一步的方案是,底盖本体上设置有三个第二通孔。
可见,设置多个第二通孔可以防止其中一个第二通孔堵塞时,还有其他的第二通孔可以与第一通孔连通。
进一步的方案是,密封圈为中空结构。
可见,密封圈设置为中空结构有利于提高密封圈的形变性能,提高密封圈的密封性。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顶盖本体上在第一通孔的轴向两端具有第一环形凸台和第二环形凸台,第一环形凸台自顶盖本体的上表面向上延伸,第二环形凸台自顶盖本体的下表面向下延伸,第二环形凸台上设置有多个缺口;密封塞由硅胶材料制成,密封塞包括密封部、连接部和止回部,密封部和止回部分别位于连接部的两端,止回部穿过第一通孔并卡接在第二环形凸台外,密封部抵接在第一环形凸台上。
可见,通过密封部可对第一通孔进行密封,通过止回部可以防止密封塞从第一通孔退回,通过拨动密封部便可打开第一通孔,操作起来十分方便。
进一步的方案是,密封部呈圆盘形,连接部的端部具有锥形部,密封部的外径大于连接部的外径,连接部的外径大于第一通孔的直径。
进一步的方案是,连接部的长度大于第一通孔的长度,密封塞可沿第一通孔的轴向移动。
为了实现上述的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物罐,包括罐体和密封盖,密封盖采用上述的密封盖,罐体的罐口位于第一环形凹槽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盖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盖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盖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盖实施例的顶盖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盖实施例的顶盖的底面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盖实施例的密封塞的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储物罐实施例的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盖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盖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盖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在本实施例中,密封盖包括顶盖1、密封塞2、密封圈3、阻尼圈4和底盖5。顶盖1通过一体成型制成,顶盖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00,密封塞2穿过第一通孔100与顶盖1活动连接。密封塞2、密封圈3和阻尼圈4均由硅胶材料制成。密封圈3为中空结构,即密封圈3的中间为空心结构,制造密封圈3的方法为:先通过挤出成型为中空的条状的带,再将条状的带的两端对接粘合制得中空的密封圈。阻尼圈4具有片状的环形阻尼部40和位于所述环形阻尼部40的内周壁上的凸起部41,凸起部41沿阻尼圈4的轴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环形阻尼部40的外周为圆形;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环形阻尼部40的外周也可以是非圆形。底盖5包括底盖本体50、插接部51和卡接部52,插接部51和卡接部52设置在底盖本体50的周向上,插接部51自底盖本体50的上表面向上延伸,卡接部52自底盖本体50的上表面向上延伸,卡接部52位于插接部51的外侧。底盖本体50上设置有三个第二通孔500,第二通孔500可与第一通孔100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通孔500没有正对第一通孔100设置,而是第二通孔500与第一通孔100之间偏离一定的距离,即第一通孔100在底盖5上的投影与第二通孔500不重叠。底盖本体50的中部向下凹陷形成凹部501,凹部501向远离密封塞2的一侧凹陷,凹部501正对于密封塞2。
参见图4和图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盖实施例的顶盖的剖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盖实施例的顶盖的底面视图。在本实施例中,顶盖1包括顶盖本体10、第一周向外沿11和第二周向外沿12,第一周向外沿11设置在顶盖本体10的周向上,第一周向外沿11自顶盖本体10的上表面向上延伸,第二周向外沿12位于第一周向外沿11的外侧,第一周向外沿11的上端与第二周向外沿12的上端连接。第一周向外沿11与第二周向外沿12之间形成开口朝下的第一环形凹槽13,第一周向外沿11与第二周向外沿12之间的距离自上而下逐渐增大,由此形成的第一环形凹槽13便于与罐体的罐口相互配合。同时参见图2,密封圈3设置在第一环形凹槽13的槽底,阻尼圈4位于第一周向外沿11和第二周向外沿12之间。
第一周向外沿11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环形抵接部14,第一周向外沿11与环形抵接部14之间形成开口朝下的第二环形凹槽15。同时参见图2,底盖2的插接部51插入第二环形凹槽15内,卡接部52正对环形抵接部14,阻尼圈4夹持在环形抵接部14和卡接部52之间,阻尼圈4的凸起部41抵接在环形抵接部14和卡接部52上。
第一通孔100设置在顶盖本体10上,且位于顶盖本体10的中部,密封塞2穿过第一通孔100与顶盖本体10活动连接。顶盖本体10上在第一通孔100的轴向两端具有第一环形凸台101和第二环形凸台102,第一环形凸台101自顶盖本体10的上表面向上延伸,第二环形凸台102自顶盖本体10的下表面向下延伸。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环形凸台102上设置有四个缺口103,四个缺口103将第二环形凸台102分隔成四个部分,缺口103与第一通孔100连通。
参见图6,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盖实施例的密封塞的结构图。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塞2包括密封部20、连接部21和止回部22,密封部20和止回部22分别与连接部21的两端连接。同时参见图2,止回部22穿过第一通孔100后位于第二环形凸台102外,密封部20抵接在第一环形凸台101上。密封部20呈圆盘形,密封部20的下表面紧贴在第一环形凸台101的上表面上,通过密封部20可将第一通孔100密封。止回部22的端部具有锥形部220,锥形部220便于止回部22从第一通孔100穿过。止回部22的外径大于第一通孔100的直径,密封部20的外径大于止回部22的外径。由于密封塞2由弹性的硅胶材料制成,因此安装密封塞2时,止回部22可发生弹性形变,待止回部22从第一通孔100穿过后再恢复原始状态,止回部22卡接在第二环形凸台102外。连接部21的长度大于第一通孔100的长度,连接部21与第一通孔100之间间隙配合,密封塞2可沿第一通孔100的轴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储物罐,参见图7,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储物罐实施例的剖视图。同时参见图1至图6,本实施例的储物罐包括罐体6和密封盖,密封盖采用上述实施例的密封盖,罐体6的罐口位于第一环形凹槽13内。将密封盖安装至罐体6上时,罐口的上端外沿抵接在密封圈3的下端,密封圈3朝向罐口的一端设置成弧形,以配合罐口的形状。另外,由于密封圈3为中空结构,因此,密封圈3具有更好的形变性能。而罐体6在制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少量的瑕疵,罐口并不完全是平滑的结构,可能出现少量的凸起,由于密封圈3的形变性能好,可以将罐口全部包覆,减少因凸起造成的漏气。阻尼圈4的阻尼部40抵接在罐口的内周壁上,形成阻尼力,防止握住密封盖拿起储物罐时罐体6从密封盖的下端掉落。
本实用新型的储物罐,借助抽气筒可以对其内部进行抽真空,将抽气筒的抽气口套在密封盖的第一环形凸台101上,抽气时抽气筒内的压强减小,罐体6内的气压大于抽气筒内的气压,罐体6内的空气对密封塞2的密封部20施加向上的推力,密封塞2向上移动一定的距离,第一通孔100打开,止回部22抵接在第二环形凸起102上,罐体6内的空气通过缺口103和第一通孔100进入抽气筒内。反复按压抽气筒,罐体6内的空气被不断的抽出,储物罐内的真空度不断变大,密封塞2防止空气进入储物罐内,提高储物罐内的物品的保存时间。当需要打开密封盖时,捏住密封塞2上的密封部20使其离开第一环形凸台101的表面,空气便可通过第一通孔100和缺口103进入储物罐内,从而对储物罐进行泄压,便于将密封盖从罐体6上打开。由于第二通孔500偏离第一通孔100设置,当储物罐内储存粉末状的物品(如奶粉)时,在抽气或泄压过程中,可以有效的防止气流过大引起的空气扰动,避免粉末状的物品飞散,防止其通过第二通孔500和第一通孔100跑出。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密封盖,包括顶盖和密封塞,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盖包括顶盖本体、第一周向外沿和第二周向外沿,所述顶盖本体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密封塞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顶盖本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周向外沿设置在所述顶盖本体的周向上,所述第一周向外沿自所述顶盖本体的上表面向上延伸,所述第二周向外沿位于所述第一周向外沿的外侧,所述第一周向外沿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周向外沿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周向外沿与所述第二周向外沿之间形成开口朝下的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槽底设置有密封圈,所述顶盖通过一体成型制成;
所述密封盖还包括底盖和阻尼圈,所述底盖将所述阻尼圈安装在所述顶盖上,所述阻尼圈位于所述第一周向外沿和所述第二周向外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周向外沿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环形抵接部,所述第一周向外沿与所述环形抵接部之间形成开口朝下的第二环形凹槽;
所述底盖具有底盖本体、插接部和卡接部,所述插接部和所述卡接部设置在所述底盖本体的周向上,所述插接部自所述底盖本体的上表面向上延伸,所述卡接部自所述底盖本体的上表面向上延伸,所述卡接部位于所述插接部的外侧,所述插接部插入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所述卡接部正对所述环形抵接部,所述阻尼圈夹持在所述环形抵接部和所述卡接部之间,所述阻尼圈的内周壁上设置有沿所述阻尼圈的轴向延伸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抵接在所述环形抵接部和所述卡接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尼圈由硅胶材料制成,所述阻尼圈具有片状的环形阻尼部,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环形阻尼部的内周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盖本体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底盖本体和所述插接部覆盖在所述密封盖本体的下方,所述第二通孔偏离所述第一通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盖本体上设置有三个所述第二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圈为中空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密封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盖本体上在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向两端具有第一环形凸台和第二环形凸台,所述第一环形凸台自所述顶盖本体的上表面向上延伸,所述第二环形凸台自所述顶盖本体的下表面向下延伸,所述第二环形凸台上设置有多个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
所述密封塞由硅胶材料制成,所述密封塞包括密封部、连接部和止回部,所述密封部和所述止回部分别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两端,所述止回部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卡接在所述第二环形凸台外,所述密封部抵接在所述第一环形凸台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密封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部呈圆盘形,所述连接部的端部具有锥形部,所述密封部的外径大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径,所述连接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密封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长度,所述密封塞可沿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向移动。
10.储物罐,包括罐体和密封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盖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密封盖,所述罐体的罐口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
CN201920053215.8U 2019-01-11 2019-01-11 密封盖和储物罐 Active CN2093668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53215.8U CN209366839U (zh) 2019-01-11 2019-01-11 密封盖和储物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53215.8U CN209366839U (zh) 2019-01-11 2019-01-11 密封盖和储物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66839U true CN209366839U (zh) 2019-09-10

Family

ID=67825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53215.8U Active CN209366839U (zh) 2019-01-11 2019-01-11 密封盖和储物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668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53040A (zh) * 2020-01-19 2020-05-15 秦皇岛天秦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式密封盖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53040A (zh) * 2020-01-19 2020-05-15 秦皇岛天秦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式密封盖
CN111153040B (zh) * 2020-01-19 2021-07-30 秦皇岛天秦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式密封盖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03478B2 (en) Container cover and vacuum preservation container
CN1230361C (zh) 单件配给系统和其制造的方法
JP2016508770A (ja) 化粧品容器キャップ
GB2477185A (en) Nursing bottle with an opening at each end and an inlet valve in the base
CN209366839U (zh) 密封盖和储物罐
CN107878914A (zh) 容器盖和真空保鲜容器
CN107826448A (zh) 罐盖和真空罐
CN102963606B (zh) 一种带自密封结构的可抽真空密封盖
CN209492875U (zh) 罐盖和储物罐
CN207658341U (zh) 罐盖和真空罐
CN203359111U (zh) 一种高适用型食物保鲜盖
CN109466863A (zh) 罐盖和储物罐
CN208233726U (zh) 一种新型伸缩密封罐
CN202295672U (zh) 一种具有密封功能的陶瓷罐结构
CN206813693U (zh) 一种按压式抽气真空聚酯保鲜盒
CN207712610U (zh) 容器盖和真空保鲜容器
CN207550881U (zh) 容器盖和真空保鲜容器
CN207029939U (zh) 储物罐用真空盖
CN208551487U (zh) 一种杯盖组件及杯子
CN202967024U (zh) 一种带自密封结构的可抽真空密封盖
CN218506598U (zh) 一种真空罐盖体的密封结构
CN108357775B (zh) 一种无螺纹插扣式容器盖
CN220563336U (zh) 一种带有压力平衡阀的罐盖及具有其的储物罐
CN2478966Y (zh) 真空保存袋
CN219730502U (zh) 一种抽气阀门用启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