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61759U - 一种体能教学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体能教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61759U
CN209361759U CN201821965859.6U CN201821965859U CN209361759U CN 209361759 U CN209361759 U CN 209361759U CN 201821965859 U CN201821965859 U CN 201821965859U CN 209361759 U CN209361759 U CN 2093617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wstring
lifting
pulley
support frame
push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6585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196585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617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617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6175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olders For Apparel And Elements Relating To Appare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体育老师用体能教学装置,包括仰卧板、支撑架、提升组件和配重组件。仰卧板一端设置有横杆,横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滑轮,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滑轮。支撑架靠近仰卧板设置横杆的一端,在支撑杆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提升滑轮和第二提升滑轮。第一拉绳绕置于第一滑轮和第一提升滑轮,第一拉绳的一端连接推杆的一端,第一拉绳的另一端连接支撑架一侧的配重组件。第二拉绳绕置于第二滑轮和第二提升滑轮,第二拉绳的一端连接推杆的另一端,第二拉绳的另一端连接支撑架另一侧的配重组件。平躺并推动推杆即可锻炼,推杆两端分别负重,体验感接近自由卧推,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均留有余量,保证推杆不会因配重组件的重力而压到使用者。

Description

一种体能教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能教学器材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体能教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善,现在学生生活质量大大提高。然而,很多学生不喜欢运动,导致体重超标。现在学校也增设了各种健身器材,用以塑造学生完美的体型。卧推主练胸大肌、胸小肌、三角肌前束、肱三头肌和肘肌,兼练前锯肌、肱二头肌、喙肱肌及前臂肌群等,常见的用于卧推的健身器材在使用时需要有人辅助,防止推不动时杠铃压到运动者。现有的史密斯机能够很好的避免这一问题,但其体型庞大,结构复杂;同时,史密斯机使得杠铃只能有上下运动,只能锻炼胸肌,影响体验。因此需要一种体验感好,使用安全,结构简单的卧推器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体能教学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一种体能教学装置,包括仰卧板、支撑架、提升组件和配重组件;
所述仰卧板呈长凳状,所述仰卧板的下方一端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一端设置有第一滑轮,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滑轮;
所述支撑架包括四个支撑脚和四个连接杆,所述四个连接杆围合成矩形框,所述矩形框四个角处各连接一个竖直向下设置的支撑脚;所述支撑架一侧靠近所述仰卧板设置横杆的一端,并于该侧相邻两侧的上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提升滑轮和第二提升滑轮;所述第一提升滑轮与所述第一滑轮同侧,所述第二提升滑轮与所述第二滑轮同侧;
所述支撑架于所述第一提升滑轮下方和第二提升滑轮下方均设置有导向杆,并于导向杆处设置配重组件;所述配重组件包括提拉杆、插销和若干配重片;所述配重片设置有导向孔和提升孔,所述若干配重片叠放并使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导向孔,所述提拉杆穿过所述提升孔;所述提拉杆沿轴向设置有一列插销孔,所述相邻插销孔的间距与所述配重片的厚度相同;所述配重片下表面凹陷设置有插销槽,所述插销从插销槽插入并穿过所述插销孔;
所述提升组件包括第一拉绳、第二拉绳和推杆,所述推杆两端各设置有一个连接环,所述第一拉绳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钩并使第一连接钩配合连接于所述推杆一端的连接环,所述第一拉绳另一端绕过第一滑轮和第一提升滑轮并连接于支撑架一侧的提拉杆上端;所述第二拉绳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钩并使第二连接钩配合连接于所述推杆另一端的连接环,所述第二拉绳另一端绕过第二滑轮和第二提升滑轮并连接于支撑架另一侧的提拉杆上端;所述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设置有余量,以使所述配重片放置于地面时,所述推杆与所述仰卧板之间有容置人体的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底部相对的两侧各配合所述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设置有底部导线轮;所述支撑架顶部相对的两侧各配合所述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设置有顶部导线轮;所述第一拉绳绕制于第一滑轮、第一提升滑轮和两者相配合的顶部导线轮和底部导线轮;所述第二拉绳绕制于第二滑轮、第二提升滑轮和两者相配合的顶部导线轮和底部导线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靠近所述仰卧板一侧还设置有推杆放置座。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片设置有两个导向孔,所述支撑架两侧均对应所述配重片设置有两个导向杆。
进一步地,所述推杆两端均设置有走线器,所述走线器包括支撑杆和橡胶环,所述支撑杆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横杆一端,另一端设置为圆环状,所述橡胶环固定连接于支撑杆的圆环端,并使两者的圆孔相通;所述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各穿过相应橡胶环,并于靠近橡胶环处设置有止位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现有卧推装置的杠铃负重置于支撑架,并通过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将负重传达到推杆两端。锻炼者平躺于卧推板并推动推杆便可达到锻炼胸肌的目的。本装置使用方便,当锻炼者由于疲惫无法推动推杆时,负重下落到支撑架上后,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还有一定的余量,而不会因负重下降导致支撑杆下落到人体而造成伤害。很大程度的保护了锻炼者的人身安全。同时,推杆两端分别设置负重,使用时需使用者保持很好的平衡,其体验更接近自由卧推,锻炼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走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拉杆的配合示意图。
附图中:100、仰卧板;110、横杆;120、第一滑轮;130、第二滑轮;200、支撑架;210、支撑脚;220、连接杆;230、第一提升滑轮;240、第二提升滑轮;250、导向杆;260、底部导线轮;270、顶部导线轮;280、推杆放置座; 300、配重组件;310、提拉杆;311、插销孔;320、插销;330、配重片;331、插销槽;332、导向孔;333、提升孔;400、提升组件;410、第一拉绳;411、第一连接钩;420、第二拉绳;430、推杆;431、连接环;500、走线器;510、支撑杆;520、橡胶环;600、止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如图1-图3所示,一种体能教学装置,包括仰卧板100、支撑架200、提升组件400和配重组件300。
仰卧板100呈长凳状,在其下方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横杆110。横杆110的两端分别向仰卧板100的两侧延伸,并于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滑轮120和第二滑轮130。
支撑架200包括四个支撑脚210和四个连接杆220。四个连接杆220首尾顺次连接并围合成矩形框,四个支撑脚210分布并固定连接于矩形框的四角处。四个支撑脚210竖直设置,从而支撑起矩形框。支撑架200的一侧靠近仰卧板 100设置横杆110的一端,并于该侧相邻两侧的上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提升滑轮 230和第二提升滑轮240。支撑架200上设置第一提升滑轮230的一侧底部设置有底部导线轮260,其上部设置有顶部导线轮270;支撑架200上设置第二提升滑轮240的一侧底部设置有底部导线轮260,其上部设置有顶部导线轮270。第一提升滑轮230与第一滑轮120位于同侧,第二提升滑轮240与第二滑轮130 同侧。支撑架200靠近所述仰卧板100一侧还设置有推杆放置座280,用于收纳推杆430。
支撑架200于第一提升滑轮230下方和第二提升滑轮240下方均竖直设置有两个导向杆250,并于导向杆250处设置配重组件300。配重组件300包括提拉杆310、插销320和若干配重片330。配重片330设置有两个导向孔332和一个提升孔333,若干配重片330叠放并使两个导向杆250各穿过一个导向孔332,提拉杆310穿过每个提升孔333。提拉杆310沿轴向设置有一列插销孔311,相邻插销孔311的间距与配重片330的厚度相同。配重片330下表面凹陷设置有插销槽331,以使插销320从插销槽331插入并穿过插销孔311。当插销320插入插销孔311后,插销320支撑住其以上的配重片330,以使配重片330可以随提拉杆310被向上提升。
提升组件400包括第一拉绳410、第二拉绳420和推杆430。推杆430两端各设置有一个连接环431,相应的,第一拉绳410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钩411,第二拉绳420一端各设置有第二连接钩。第一拉绳410一端的第一连接钩411 连接于推杆430一端的连接环431,第一拉绳410另一端绕过第一滑轮120、第一提升滑轮230和同侧于第一提升滑轮230的底部导线轮260和顶部导线轮270,并连接于支撑架200一侧的提拉杆310上端;第二拉绳420一端的第二连接钩连接于推杆430另一端的连接环431,第二拉绳420另一端绕过第二滑轮130、第二提升滑轮240和同侧于第二提升滑轮240的底部导线轮260和顶部导线轮 270,并连接于支撑架200另一侧的提拉杆310上端。当推动推杆430时,第一拉绳410和第二拉绳420即可拉动各自相连的提拉杆310上升。第一拉绳410 和第二拉绳420设置有余量,以使配重片330放置于地面时,推杆430与仰卧板100之间有容置人体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体能教学装置使用时,先根据锻炼强度将插销320插入相应的插销孔311内;锻炼者平躺与仰卧板100,取下推杆放置座280内的推杆430 并使第一拉绳410和第二拉绳420分别连接于推杆430两端;向上推动推杆430,第一拉绳410和第二拉绳420分别拉动各自负载的配重片330向上提升。反复推动推杆430即可达到锻炼的目的。使用结束后,从推杆430取下第一拉绳410 和第二拉绳420,并将推杆430放置于推杆放置座280内。由于重量分布于推杆 430两端,推动过程中,不仅需要向上的推举,还需要保证推杆430平稳不晃动,体验更接近自由卧推,锻炼的肌肉群更多,锻炼效果更好。同时,第一拉绳410 和第二拉绳420设置时留有一定的余量,使得推杆430被向上推动并远离人体时,配重片330还没有被向上提起。这就保证了锻炼者不会因为配重片330突然下落而压伤,保证锻炼者的人身安全。
为了保证第一拉绳410和第二拉绳420不会脱离各个滑轮,在推杆430两端均设置有走线器500。走线器500包括支撑杆510和橡胶环520;支撑杆510 一端固定连接于横杆110一端,另一端设置为圆环状,橡胶环520固定连接于支撑杆510的圆环端,并使两者的圆孔相通;第一拉绳410和第二拉绳420各穿过相应橡胶环520,并于靠近橡胶环520处各设置有止位块600。本实用新型的体能教学装置未使用时,第一拉绳410和第二拉绳420的止位块600分别接触各自相邻的橡胶圈而停止滑动,防止第一拉绳410和第二拉绳420下垂而脱离各个滑轮,保证运行的稳定性。同时,走线器500也保障了使用过程中第一拉绳410和第二拉绳420不会脱离各个滑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体能教学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仰卧板(100)、支撑架(200)、提升组件(400)和配重组件(300);
所述仰卧板(100)呈长凳状,所述仰卧板(100)的下方一端设置有横杆(110),所述横杆(110)一端设置有第一滑轮(120),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滑轮(130);
所述支撑架(200)包括四个支撑脚(210)和四个连接杆(220),所述四个连接杆(220)围合成矩形框,所述矩形框四个角处各连接一个竖直向下设置的支撑脚(210);所述支撑架(200)一侧靠近所述仰卧板(100)设置横杆(110)的一端,并于该侧相邻两侧的上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提升滑轮(230)和第二提升滑轮(240);所述第一提升滑轮(230)与所述第一滑轮(120)同侧,所述第二提升滑轮(240)与所述第二滑轮(130)同侧;
所述支撑架(200)于所述第一提升滑轮(230)下方和第二提升滑轮(240)下方均设置有导向杆(250),并于导向杆(250)处设置配重组件(300);所述配重组件(300)包括提拉杆(310)、插销(320)和若干配重片(330);所述配重片(330)设置有导向孔(332)和提升孔(333),所述若干配重片(330)叠放并使所述导向杆(250)穿过所述导向孔(332),所述提拉杆(310)穿过所述提升孔(333);所述提拉杆(310)沿轴向设置有一列插销孔(311),相邻所述插销孔(311)的间距与所述配重片(330)的厚度相同;所述配重片(330)下表面凹陷设置有插销槽(331),所述插销(320)从插销槽(331)插入并穿过所述插销孔(311);
所述提升组件(400)包括第一拉绳(410)、第二拉绳(420)和推杆(430),所述推杆(430)两端各设置有一个连接环(431),所述第一拉绳(410)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钩(411)并使第一连接钩(411)配合连接于所述推杆(430)一端的连接环(431),所述第一拉绳(410)另一端绕过第一滑轮(120)和第一提升滑轮(230)并连接于支撑架(200)一侧的提拉杆(310)上端;所述第二拉绳(420)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钩并使第二连接钩配合连接于所述推杆(430)另一端的连接环(431),所述第二拉绳(420)另一端绕过第二滑轮(130)和第二提升滑轮(240)并连接于支撑架(200)另一侧的提拉杆(310)上端;所述第一拉绳(410)和第二拉绳(420)设置有余量,以使所述配重片(330)放置于地面时,所述推杆(430)与所述仰卧板(100)之间有容置人体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能教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架(200)底部相对的两侧各配合所述第一滑轮(120)和第二滑轮(130)设置有底部导线轮(260);所述支撑架(200)顶部相对的两侧各配合所述第一滑轮(120)和第二滑轮(130)设置有顶部导线轮(270);所述第一拉绳(410)绕制于第一滑轮(120)、第一提升滑轮(230)和两者相配合的顶部导线轮(270)和底部导线轮(260);所述第二拉绳(420)绕制于第二滑轮(130)、第二提升滑轮(240)和两者相配合的顶部导线轮(270)和底部导线轮(2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能教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架(200)靠近所述仰卧板(100)一侧还设置有推杆放置座(2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能教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配重片(330)设置有两个导向孔(332),所述支撑架(200)两侧均对应所述配重片(330)设置有两个导向杆(2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能教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推杆(430)两端均设置有走线器(500),所述走线器(500)包括支撑杆(510)和橡胶环(520),所述支撑杆(510)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横杆(110)一端,另一端设置为圆环状,所述橡胶环(520)固定连接于支撑杆(510)的圆环端,并使两者的圆孔相通;所述第一拉绳(410)和第二拉绳(420)各穿过相应橡胶环(520),并于靠近橡胶环(520)处设置有止位块(600)。
CN201821965859.6U 2018-11-27 2018-11-27 一种体能教学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617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65859.6U CN209361759U (zh) 2018-11-27 2018-11-27 一种体能教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65859.6U CN209361759U (zh) 2018-11-27 2018-11-27 一种体能教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61759U true CN209361759U (zh) 2019-09-10

Family

ID=67833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65859.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61759U (zh) 2018-11-27 2018-11-27 一种体能教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617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59736A (zh) * 2021-11-19 2022-03-11 高敏 一种带健身气锤的体育健身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59736A (zh) * 2021-11-19 2022-03-11 高敏 一种带健身气锤的体育健身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101342A1 (en) Body Coach
US5215510A (en) Dual-guided exercise apparatus
KR101518197B1 (ko) 웨이트 운동기구
CN209361759U (zh) 一种体能教学装置
US9132313B2 (en) Bench halo
CN206675897U (zh) 一种便携式上肢推力器
CN204619290U (zh) 体能训练器
KR102115695B1 (ko) 복합헬스기구
CN203539989U (zh) 俯卧撑练习器
WO2023160134A1 (zh) 一种健身器
CN206934615U (zh) 一种引体向上训练助力器及引体向上训练装置
CN108853884B (zh) 一种医疗复健用病人腿部移动式锻炼设备
WO2015182190A1 (ja) バーベルおよびこのバーベルを用いたベンチプレス装置
CN213049156U (zh) 一种安全卧推健身器材
CN207286590U (zh) 一种引体向上训练助力装置
CN208302040U (zh) 一种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
KR20120121774A (ko) 운동기구
CN201275217Y (zh) 多功能康复床
US11779797B2 (en) Upper posterior development device
CN107433020A (zh) 引体向上训练助力器及引体向上训练装置
CN204767145U (zh) 体育锻炼训练装置
CN203763787U (zh) 户外引体训练器
CN205084329U (zh) 一种新型的举重用腰部锻炼教具
CN202724544U (zh) 奥林匹克举重架
CN202179814U (zh) 变形柜式综合健身器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10

Termination date: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