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61089U - 医用加压绷带 - Google Patents

医用加压绷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61089U
CN209361089U CN201821607222.XU CN201821607222U CN209361089U CN 209361089 U CN209361089 U CN 209361089U CN 201821607222 U CN201821607222 U CN 201821607222U CN 209361089 U CN209361089 U CN 2093610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psilateral
medical pressure
strong side
connector
pressure band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0722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ANTIA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ANTIA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ANTIA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ANTIA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82160722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610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610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6108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加压绷带,包括依次连接的患侧部、健侧部、以及延伸部;所述患侧部的外侧面在患侧乳房相对应的位置覆盖有第一粘接件;所述患侧部远离所述健侧部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延伸部远离所述健侧部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配合的第二连接件;所述延伸部远离所述健侧部的一端设有若干条加压带条,所述加压带条的内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一粘接件相配合的第二粘接件。该医用加压绷带在包扎时,先通过绷带两端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连接固定,然后将加压带条根据患者的情况精准粘接加压在患侧术区,从而能达到更好的压迫止血、防止血肿形成等目的,更有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Description

医用加压绷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医用加压绷带。
背景技术
随着目前女性乳腺肿物发生率的逐年增高,因麦默通微创手术安全、创伤小、恢复快、瘢痕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临床上选择应用麦默通微创手术的患者越来越广泛。尽管微创手术具备众多的优势,但术后易出现出血、血肿形成、术后疼痛等并发症,从而增加患者的痛苦,为了减少相关并发症,术后一般会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24-48h。
弹力绷带包扎过程中以人为因素为主导,主要有以下不足:
1.包扎过程中不能精准加压在患侧术区,压迫效果不够好;
2.缠绕双乳,健侧与患乳同样受压,健侧乳房会感到极度不适;
3.过紧压迫患者会出现呼吸不畅,术后患者感受极为不适,甚者不能进食、入睡;过松则压迫效果不理想,术后发生血肿、出血概率高;
4.无防滑设计,体位变动时导致绷带移位、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改进的医用加压绷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医用加压绷带,其包括依次连接的患侧部、健侧部、以及延伸部;
所述患侧部的外侧面在患侧乳房相对应的位置覆盖有第一粘接件;
所述患侧部远离所述健侧部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延伸部远离所述健侧部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配合的第二连接件;
所述延伸部远离所述健侧部的一端设有若干条加压带条,所述加压带条的内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一粘接件相配合的第二粘接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粘接件为魔术贴圆毛,所述第二粘接件为魔术贴刺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魔术贴圆毛覆盖在所述患侧部的外侧面,所述第一连接件由所述魔术贴圆毛形成,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设置在所述延伸部的内侧面上远离所述健侧部一端的魔术贴刺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若干条加压带条至少在宽度方向错开设置在所述延伸部的外侧面,以使所述若干条加压带条露出在所述延伸部的部分长短不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医用加压绷带的内侧面在上下两侧分别设有防滑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患侧部在患侧术区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压力芯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健侧部在健侧乳房相对应的位置设有透空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空区域呈椭圆形,所述椭圆形透空区域的长轴方向平行于所述医用加压绷带的长度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空区域的周圈设有缓冲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带采用海绵或者硅胶材料制成。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医用加压绷带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医用加压绷带在进行包扎时,先通过绷带两端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连接固定,然后将加压带条根据患者的情况精准粘接加压在患侧术区,从而能达到更好的压迫止血、防止血肿形成等目的,更有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此外,加压带条的压迫情况还可以随着患者的病情调整,患者耐受度高,体验感良好。
另外,通过在健侧部上与健侧乳房相对应的位置设置透空区域,这样可以在包扎时,使绷带仅在患者的患侧加压,而健侧无压迫,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通过透空区域的周圈设置缓冲带,可以防止透空区域的周圈挤压皮肤,提高皮肤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医用加压绷带外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加压带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医用加压绷带内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医用加压绷带,该医用加压绷带包括依次连接的患侧部11、健侧部12以及延伸部13。其中,患侧部11的外侧面在患侧乳房相对应的位置覆盖有第一粘接件112;患侧部11远离健侧部12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件111,延伸部13远离健侧部12的一端设有与第一连接件111相配合的第二连接件131,延伸部13远离健侧部12的一端设有若干条加压带条14,加压带条14的内侧面设有与第一粘接件112相配合的第二粘接件141。该医用加压绷带适用于麦默通手术,以及其他术后需要使用局部加压的各种胸部外科手术。
具体地,该医用加压绷带包括与患侧相对应的患侧部11、与健侧相对应的健侧部12、以及与健侧部12连接的延伸部13。按着乳间距、肋间隙、乳房解剖位置及罩杯设计等数据,患侧部11和健侧部12以乳房前正中线15为中心,分别对称设置在乳房前正中线14的两端。患侧部11、健侧部12、延伸部13都可以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以更好的贴合皮肤;患侧部11与健侧部12的长度相等,延伸部13可以由健侧部12一体延伸形成,美观舒适。
健侧部12上与健侧乳房相对应的位置还可以设有透空区域121,这样可以在包扎时,使绷带仅在患者的患侧加压,而健侧无压迫,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可以根据亚洲女性常用罩杯数据结合乳房解剖数据,将透空区域121设计为椭圆形,该椭圆形透空区域121的长轴方向平行于绷带的长度方向。进一步地,在透空区域121的周圈还可以设置有缓冲带122,缓冲带122可以采用一些柔软的材料如海绵、乳胶等制成,以防止透空区域121的周圈挤压皮肤,提高皮肤的舒适感。
延伸部13远离健侧部12的一端设有若干条加压带条14,加压带条14采用弹性材料制成。该若干条加压带条14至少在宽度方向错开设置在延伸部13的外侧面,以使该若干条加压带条14露出在延伸部13的部分长短不一,以便于能施加不同的压迫力。该若干条加压带条14还可以在长度方向错开设置在延伸部13的外侧面,其可以沿着延伸部13外侧面的末端(远离健侧部12的一端)从上往下均匀排布。加压带条14的长度方向与绷带的长度方向平行,其露出在延伸部13部分的长度小于患侧部11的长度。
第一粘接件112与第二粘接件141可以为相互配合的魔术贴。优选地,第一粘接件112为魔术贴圆毛,该魔术贴圆毛为细小柔软的纤维,可以提高皮肤舒适感;第二粘接件141为魔术贴刺毛,该魔术贴刺毛为粘扣较硬带钩的刺毛,该魔术贴刺毛可以完全覆盖设置在加压带条14的内侧面,也可以只设置在加压带条14的末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患侧部11的外侧面都覆盖有魔术贴圆毛。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111可以由该魔术贴圆毛形成,第二连接件131可以为设置在延伸部13内侧面末端(远离健侧部12的一端)的魔术贴刺毛。该绷带在包扎时,将患者健侧乳房套入透空区域121内,然后将延伸部13向后胸方向环绕胸部一周,使第二连接件131的魔术贴刺毛粘在患侧部11外侧面的魔术贴圆毛上,其还可以根据患者的体型调节粘附位置;然后,根据纱布覆盖凸起位置找到患侧术区,将加压带条14根据病灶大小及术中出血情况逐条粘接加压在患侧部11外侧面的魔术贴圆毛上。可以理解地,加压带条14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精准加压在患侧术区,从而达到更好的压迫止血、防止血肿形成等目的,更有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此外,加压带条14的压迫情况还可以随着患者的病情调整,患者耐受度高,易于接受,体验感良好。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仅在患侧部11的外侧面上与患侧乳房相对应的位置覆盖魔术贴圆毛;第一连接件111和第二连接件131也可以为相互配合的挂扣或者按扣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绷带内侧面的上下两侧还可以分别设有防滑带16,防止绷带移位、脱落,使得压迫更有效且不影响患者一般日常活动。防滑带16可以采用硅胶等材料制成。
此外,在患侧部11上与患侧术区相对应的位置还可以设有压力芯片,以检测患侧术区的压迫力情况,在压迫力不足时示警,防止因压迫力不足而造成术后恢复不利。
可以理解地,上述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使用而不受限制。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医用加压绷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患侧部(11)、健侧部(12)、以及延伸部(13);
所述患侧部(11)的外侧面在患侧乳房相对应的位置覆盖有第一粘接件(112);
所述患侧部(11)远离所述健侧部(12)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件(111),所述延伸部(13)远离所述健侧部(12)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11)相配合的第二连接件(131);
所述延伸部(13)远离所述健侧部(12)的一端设有若干条加压带条(14),所述加压带条(14)的内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一粘接件(112)相配合的第二粘接件(1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加压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件(112)为魔术贴圆毛,所述第二粘接件(141)为魔术贴刺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加压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魔术贴圆毛覆盖在所述患侧部(11)的外侧面,所述第一连接件(111)由所述魔术贴圆毛形成,所述第二连接件(131)为设置在所述延伸部(13)的内侧面上远离所述健侧部(12)一端的魔术贴刺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加压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条加压带条(14)至少在宽度方向错开设置在所述延伸部(13)的外侧面,以使所述若干条加压带条(14)露出在所述延伸部(13)的部分长短不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加压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加压绷带的内侧面在上下两侧分别设有防滑带(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加压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患侧部(11)在患侧术区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压力芯片。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医用加压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健侧部(12)在健侧乳房相对应的位置设有透空区域(1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用加压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透空区域(121)呈椭圆形,所述椭圆形透空区域的长轴方向平行于所述医用加压绷带的长度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用加压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透空区域(121)的周圈设有缓冲带(12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用加压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带(122)采用海绵或者硅胶材料制成。
CN201821607222.XU 2018-09-29 2018-09-29 医用加压绷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610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07222.XU CN209361089U (zh) 2018-09-29 2018-09-29 医用加压绷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07222.XU CN209361089U (zh) 2018-09-29 2018-09-29 医用加压绷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61089U true CN209361089U (zh) 2019-09-10

Family

ID=67837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07222.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61089U (zh) 2018-09-29 2018-09-29 医用加压绷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610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361089U (zh) 医用加压绷带
CN215534780U (zh) 一种乳腺临床术后加压止血装置
CN107303192A (zh) 环形气囊压迫止血胸罩
CN210521201U (zh) 一种颅脑术后伤口包扎装置
CN209031275U (zh) 防压疮内裤
CN208808845U (zh) 一种乳腺外科术后胸带
CN207445111U (zh) 胸外科用胸带
CN218187503U (zh) 一种医用面罩
CN209713374U (zh) 一种防压力具有弹力医用伤口绷带
JP3086861U (ja) 膝関節固定用粘着テープ
CN212234962U (zh) 头枕部、颈背部术后加压包扎装置
CN211095284U (zh) 一种胸部微创旋切术后护理装置
CN215937955U (zh) 一种心脏外科护理用胸带
CN213552115U (zh) 一种新型外周血管介入治疗用穿刺点压迫装置
CN221013675U (zh) 一种用于颌面部的口袋式四尾带
CN206044833U (zh) 一种医用胸带
CN202207240U (zh) 乳癌术后切口加压固定带
CN211325313U (zh) 一种改进的手术护理加压袋
CN215739215U (zh) 一种光剥离术后塑形护理面罩
CN214484826U (zh) 一种胸外科创口保护装置
CN213218245U (zh) 固定加压球式胸带
CN209091867U (zh) 一种起搏器术后功能衣
CN210447369U (zh) 用于腮腺包块的术后加压扎带
CN210521159U (zh) 一种可夹带加压垫的弹力腹带
CN211610350U (zh) 一种加压包扎用可调背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10

Termination date: 202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