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58008U - 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合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58008U
CN209358008U CN201920088427.XU CN201920088427U CN209358008U CN 209358008 U CN209358008 U CN 209358008U CN 201920088427 U CN201920088427 U CN 201920088427U CN 209358008 U CN209358008 U CN 2093580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connector
shield lid
barricade shield
shielding casing
transverse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8842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戈明
钱程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LIANWEICH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LIANWEICH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LIANWEICH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LIANWEICH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8842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580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580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580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合,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导电端子、覆盖至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及可转动地覆盖于遮蔽壳体外侧的可动屏蔽盖体,所述可动屏蔽盖体具有朝向其收容空间内倾斜突伸以与对接壳体相接触的舌片,所述电连接器还具有可转动地连接于可动屏蔽盖体的压合杆,且压合杆与可动屏蔽盖体不同步转动,当可动屏蔽盖体旋转至覆盖遮蔽壳体且压合杆未旋转扣合时,所述舌片呈自由状态以不与对接壳体接触,当可动屏蔽盖体旋转至覆盖遮蔽壳体且压合杆旋转扣合至可动屏蔽盖体时,带动屏蔽盖体向后平移而使舌片被挤压呈变形状态以与对接壳体接触。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合。
背景技术
在各种电子设备中,由FPC(柔性印刷电路板)、FFC(柔性扁平线缆)或者同轴电缆等构成的电连接器被广泛应用,其与印刷电路板连接器(插座连接器)相匹配对接,其中在一些应用环境下,安装于电路板上的插座连接器与电连接器对接并彼此嵌合,在两个连接器彼此嵌合时,通常采用在电连接器上设置操作杆的方式,转动该操作杆以使其保持于插座连接器外侧,如此实现电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之间的嵌合保持状态。
同时,为了降低来自外界的电磁波干扰或者减少朝向外界发射的电磁波,经常采用薄板状的金属屏蔽片来遮盖住电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所构成的连接器组合的外侧,而金属屏蔽片通常与操作杆组装铆合在一起。当操作杆转动至嵌合保持位置时,金属屏蔽片将插座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和电路板的连接部位覆盖,然而这样的操作杆与金属屏蔽片结构复杂、制造工序也较多,并且反复旋转扣合后,金属屏蔽片与对接插座连接器的接触可能失效而导致电磁屏蔽效果变差。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合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屏蔽效果较佳的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合。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覆盖至所述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及可转动地覆盖于所述遮蔽壳体外侧的可动屏蔽盖体,所述可动屏蔽盖体具有朝向其收容空间内倾斜突伸以与对接壳体相接触的若干弹性舌片,所述电连接器还具有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可动屏蔽盖体于横向方向上两端的压合杆,且所述压合杆与所述可动屏蔽盖体不同步转动,当所述可动屏蔽盖体旋转至覆盖所述遮蔽壳体且所述压合杆未旋转扣合时,所述舌片呈自由状态以不与对接壳体接触,当所述可动屏蔽盖体旋转至覆盖所述遮蔽壳体且所述压合杆旋转扣合至所述可动屏蔽盖体时,带动所述屏蔽盖体向后平移而使所述舌片被挤压呈变形状态以与对接壳体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合杆包括组装于所述遮蔽壳体横向方向上两端的一对转动轴、自所述转动轴的外端弯折延伸形成的一对延伸臂及将所述延伸臂相连的横向臂,每一所述转动轴包括与遮蔽壳体相配合的转动段及与所述延伸臂相连的连接段,所述转动段与所述连接段的轴心错开设置以形成偏心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可动屏蔽壳体具有位于其横向方向上两侧的一对枢转部,所述转动段插入并穿过对应侧的所述枢转部上的枢转孔后,进而插入到所述遮蔽壳体的收容部内,所述收容部内的卡持片向上抵顶于所述转动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于前后方向上,所述转动段到所述横向臂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连接段到所述横向臂之间的距离,每一所述转动轴在所述转动段与所述连接段的连接部位形成台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台阶部突露于所述枢转部的内侧且暴露于所述收容部的外侧,所述连接段可转动收容于所述枢转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可动屏蔽盖体由金属材料制成,且具有基体、位于基体横向方向上两侧的一对侧部及位于基体于前后方向上其中一侧的操作部,每一所述侧部具有沿横向方向向外开放设置的缺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压合杆向前翻转至扣合于所述可动屏蔽盖体时,所述延伸臂上的弯折部向内突伸入对应侧的所述缺口内,且所述弯折部与所述弯折部后侧的第二延伸臂共同将所述枢转部环绕于其内侧并于外侧加以抵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枢转部与对应的侧部分体设置,且通过铆接或焊接方式结合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枢转部一体地形成于对应侧部,每一所述侧部具有自基体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侧壁、自所述第一侧壁的底端向外弯折延伸的承载壁以及自所述承载壁的外端向上翻折立起的所述枢转部。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组合,所述电连接器组合包括所述电连接器及与该电连接器相插接的对接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合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具有良好、稳定的电磁屏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装图。
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另一视角的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部分分解图。
图4是图3所示电连接器的进一步分解图。
图5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将上壳体移除后的立体组装图。
图6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将可动屏蔽盖体及压合杆移除后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可动屏蔽盖体旋转至盖合状态且未被压合杆压紧时的立体组装图。
图8是图7所示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对接后将可动屏蔽盖体旋转覆盖至对接连接器上的剖视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电连接器进一步将压合杆旋转扣持于可动屏蔽盖体后的剖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装图。
图11是图10所示电连接器的可动屏蔽盖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该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请参图1至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其中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导电端子2、覆盖至绝缘本体1外的遮蔽壳体3、可转动地覆盖于遮蔽壳体3外侧的可动屏蔽盖体4以及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遮蔽壳体3和所述可动屏蔽盖体4的压合杆5。
所述电连接器组合包括相互配对的所述电连接器100和对接连接器200,其中所述电连接器100与线缆机械及电性连接,所述对接连接器200安装于电路板(未图示)。
请参图1至图7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呈纵长状,其包括基座11、自所述基座11向前突伸的舌板12及位于所述基座11沿横向方向上两侧的一对安装部 13。所述基座11具有主体部111、自所述主体部111的上表面向上突伸形成的结合部112及自所述主体部111的后端向后延伸的延伸部113。所述绝缘本体1 上横向方向并排设置有若干端子槽114,每一所述端子槽114自所述舌板12向后延伸至所述主体部111。
所述主体部111上沿高度方向贯通形成有若干通孔1112,每一所述通孔 1112与对应的端子槽114一一对应连通。所述主体部111上设有若干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间隔部1113及自对应间隔部1113的上表面向上突伸形成的若干凸台 1114,所述凸台1114靠近所述主体部111的后端设置,所述凸台1114的后端面位于所述间隔部1113的后端面前侧。
所述间隔部1113沿横向方向并排设置,且相邻的两个所述间隔部1113之间沿横向方向间隔形成所述端子槽114。在本实施例中,于高度方向上,所述间隔部1113的高度与所述端子槽114的高度相同,如此以使导电端子2的上表面与所述间隔部1113的上表面共面。
所述间隔部1113的后段沿横向方向向两侧外延伸形成宽度较其前段大的加宽部1115,所述凸台1114突设于所述加宽部1115上,且所述凸台1114沿横向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加宽部1115沿横向方向上的宽度,如此,不仅便于线缆的组装且能够对线缆形成卡定夹置作用。
所述舌板12上沿高度方向贯穿形成有若干穿孔121,所述穿孔121与所述端子槽114也一一对应连通,且与所述主体部111上设置的对应通孔1112沿前后方向对齐。
所述一对安装部13对称设置于所述基座11的两侧,且每一安装部13具有位于横向方向上外侧的安装槽131、位于其上侧的凹槽132及突设于其前侧的限位块133,所述限位块133与所述舌板12之间沿横向方向间隔形成限位槽 134。
请参照图3至图6所示,所述导电端子2镶埋成型于所述绝缘本体1内,且每一导电端子2包括与对接连接器相对接的接触部21、自接触部21的后端向后延伸的固持部22及自固持部22向后延伸的尾部23,其中所述接触部21 与所述尾部23平行设置,且于高度方向上,所述尾部23与所述接触部21之间具有高度差。
每一所述导电端子2还具有位于所述接触部21前端的头部24,所述头部 24埋设于所述舌板12的前端。所述固持部22将所述接触部21与所述尾部23 相连,且具有倾斜延伸的连接部221,所述连接部221埋设于所述结合部112 内,以使所述导电端子2更牢固地与所述绝缘本体1结合。
所述接触部21暴露于所述舌板12上的端子槽114内,且具有位于其上表面并与对接端子电性连接的接触面212,具体地,所述接触面212自所述接触部21的上表面向下凹陷一距离形成。所述尾部23干涉收容于所述基座11上的端子槽114内,以与线缆(未图示)机械及电性连接,以防止折断端子料带时端子尾部翘起。
请参照图1至图5,并结合图7至图8所示,所述遮蔽壳体3包括分别覆盖于所述绝缘本体1上、下侧的上壳体31及下壳体32,其中所述上壳体31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上侧,且具有基部311、自所述基部311的前端向前延伸的突伸部312及位于所述突伸部312横向方向上两侧的扣持部313。
所述基部311具有位于其横向方向上两侧的一对配合部3112,于横向方向上,所述配合部3112位于对应的扣持部313外侧。所述基部311还具有向下倾斜突伸的弹片311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片3113向前且向下倾斜延伸,且其前端为自由端,另外,每两个相邻的弹片3113位于同一个开口3114内。每一所述配合部3112呈向下开放的n形结构,且具有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的一对配合孔3115。从上侧往下看,所述扣持部313呈十字型,且其前侧具有向下弯折延伸的阻挡片3131及沿前后方向将该阻挡片3131贯穿的定位孔3132。
所述下壳体32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下侧,且其构型与所述上壳体31 的构型相对应,其中所述下壳体32具有基板321、位于基板321沿横向方向上两侧的一对收容部322及自所述基板321向上弯折形成的若干限位片323。
所述一对收容部322对称设置于所述基板321的两侧,其中每一收容部322 呈向上开放设置的U形结构,其具有朝向其容纳空间内弯折突伸的卡持片3221 以及分别凸设于其前、后表面的第一卡扣部3223,其中所述卡持片3221自所述收容部322的底壁3220向上弯折延伸进入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限位片323 分布于基板321前方的两侧及横向方向上的两侧,其中位于前侧的所述限位片 323的前表面设有向前凸伸形成的第二卡扣部3231。
组装时,所述下壳体32先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下侧,其中所述收容部 322固定于所述安装部13,位于前侧的所述限位片323卡位于限位槽134内;再将上壳体31自上而下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上侧,且与所述下壳体32相扣合,其中所述扣持部313抓扣于所述安装部13的前部,且所述阻挡片3131 遮盖于位于前侧的所述限位片323前侧,且第二卡扣部3231锁扣于定位孔3132 内,所述配合部3112自上侧将所述收容部322包裹,且前、后侧的所述第一卡扣部3223突伸并锁扣于对应侧的配合孔3115内。
请参照图1至图5并结合图7及图8所示,所述可动屏蔽盖体4由金属材料制成,且具有基体41、位于基体41横向方向上两侧的一对侧部42及位于基体41于前后方向上其中一侧的操作部43,在所述可动屏蔽盖体4呈完全打开状态时,所述操作部43位于所述基体41的后方侧,在所述可动屏蔽盖体4旋转呈盖合状态时(如图1、图2所示),所述操作部43位于所述基体41的前方侧。
所述基体41设有若干抵持片411,所述抵持片411沿横向方向排成一排,且朝向所述可动屏蔽盖体4的收容空间40内倾斜突伸,以在盖合状态下与其收容空间40内的所述上壳体31及对接壳体203相接触,以实现抗电磁干扰的功能。每一所述侧部42具有沿横向方向向外开放设置的缺口4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缺口420沿横向方向将对应的侧部42贯穿并将所述侧部42分隔成前后两段。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操作部43具有位于其横向方向上两侧的一对夹持部 431及位于所述一对夹持部431之间的衔接部432,每一所述夹持部431大体呈 U形设置,且其开口方向与所述可动屏蔽盖体4的收容空间40的开口朝向相反。所述衔接部432整体上呈L形设置,其自所述基体41的前端先向下弯折延伸再向前弯折延伸。
所述衔接部432上设有沿横向方向排列的若干弹性舌片4321,所述舌片 4321朝向收容空间40内倾斜突伸,以与对接壳体203相抵接,以进一步抗电磁干扰。
所述衔接部432还具有在盖合状态下向前延伸的翻折边4322,以供使用者握持操作以使所述可动屏蔽盖体4旋转打开或盖合,所述舌片4321自所述翻折边4322上伸出,先向后延伸再向上且向后弯折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可动屏蔽盖体4还具有分置于其横向方向上两侧的一对枢转部44,每一所述侧部42为平板状结构,且所述枢转部44与对应的侧部 42分体设置,且通过铆接或焊接方式结合在一起。
具体地,每一所述枢转部44呈L形,其包括与对应侧部42相连的安装壁 441及自所述安装壁441的底端向外侧延伸出的承载壁442,所述安装壁441 向后延伸超出所述基体41的部分形成有枢转孔4412,所述枢转孔4412沿横向方向将所述安装壁441贯穿。
请参图1至图5并结合图7至图9所示,所述可动屏蔽盖体4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遮蔽壳体3于横向方向上的两端,所述压合杆5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可动屏蔽盖体4于横向方向上的两端,且所述压合杆5与所述可动屏蔽盖体4 不同步转动。
具体地,所述压合杆5包括组装于所述遮蔽壳体3横向方向上两端的一对转动轴51、自所述转动轴51的外端弯折延伸形成的一对延伸臂52及将所述延伸臂52相连的横向臂53。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转动轴51包括与遮蔽壳体3相配合的转动段511及与所述延伸臂52相连的连接段512,所述转动段511与所述连接段512的轴心错开设置以形成偏心结构,也即所述转动轴51的转动段511相较于其连接段512 呈偏置状。于前后方向上,所述转动段511到所述横向臂53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连接段512到所述横向臂53之间的距离,每一所述转动轴51在所述转动段 511与所述连接段512的连接部位形成台阶部513。于前后方向上,在所述压合杆5呈打开状态下,所述连接段512位于所述转动段511的前侧,在所述压合杆5旋转呈盖合状态时,所述连接段512翻转并位于所述转动段511的后侧。
每一所述延伸臂52具有沿横向方向向内侧弯曲突伸的弯折部521、位于所述弯折部521前侧的第一延伸臂522及位于所述弯折部521后侧的第二延伸臂 523,于横向方向上,所述第二延伸臂523位于所述第一延伸臂522的外侧。
组装时,所述转动轴51的转动段511插入并穿过位于所述可动屏蔽盖体4 于横向方向上两端的枢转孔4412后,进而插入到所述下壳体32的收容部322 内,所述收容部322内的所述卡持片3221向上抵顶于所述转动段511,所述台阶部513突露于所述枢转部44的内侧且暴露于所述收容部322的外部,所述连接段512可转动收容于所述枢转孔4412内。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31向下扣合至所述绝缘本体1及所述下壳体32,所述上壳体31的配合部3112扣合于所述收容部322外侧,同时将所述收容部 322的开口封闭,以使所述压合杆5及所述可动屏蔽盖体4可自由旋转而不会与遮蔽壳体3脱离。
请参图7至图9所示,当电连接器100与对接连接器200插接后,旋转盖合所述可动屏蔽盖体4,所述可动屏蔽盖体4先旋转至覆盖绝缘本体1及遮蔽壳体3(或者说覆盖对接连接器200),此时所述舌片4321呈自由状态,且与对接连接器200的对接壳体203之间并未接触且留有一间隙(如图8所示),也即所述舌片4321与所述对接连接器200呈非接触状态;然后旋转压合杆5以使其扣合于所述可动屏蔽盖体4时,所述横向臂53收容并卡持于所述可动屏蔽盖体 4的夹持部431的夹持空间内,呈偏置状的转动轴51带动可动屏蔽盖体4向后平移,进而使得舌片4321被挤压呈变形状态,从而与对接连接器200的对接壳体203相抵接,也即所述舌片4321与所述对接连接器200呈接触状态。在所述压合杆5向前翻转时,所述延伸臂52上的弯折部521向内突伸入所述可动屏蔽盖体4对应侧的缺口420内,且所述弯折部521与所述第二延伸臂523共同将所述枢转部44环绕于其内侧并于外侧加以抵挡,所述第二延伸臂523翻转后支撑于所述承载壁442上。
请参图10至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连接器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器100'的组成结构及组装关系均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相同,区别仅在于所述电连接器100'的可动屏蔽盖体4',两个实施例相同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以下仅以其区别之处加以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可动屏蔽盖体4'为单件式结构,也即电连接器100'的枢转部423'一体地形成于对应侧部42'。具体地,每一侧部42'具有自基体41' 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侧壁421'、自所述第一侧壁421'的底端向外弯折延伸的承载壁422'以及自所述承载壁422'的外端向上翻折立起的枢转部4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枢转部423'包括沿横向方向堆叠设置的一对侧板4231'及沿横向方向将所述一对侧板4231'贯穿的枢转孔4232',所述电连接器100'的转动轴51'插入对应侧的枢转孔4232'内。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的可动屏蔽盖体4与压合杆5均与所述遮蔽壳体 3的两端可转动连接,且所述可动屏蔽盖体4与所述压合杆5的转动不同步,当可动屏蔽盖体4旋转覆盖至所述遮蔽壳体3外侧后,所述压合杆5同向旋转后卡持于所述可动屏蔽盖体4并带动所述可动屏蔽盖体4做平移运动,继而使得所述舌片4321被挤压呈变形状态并与对接壳体可靠抵接,操作方便并且能够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覆盖至所述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及可转动地覆盖于所述遮蔽壳体外侧的可动屏蔽盖体,所述可动屏蔽盖体具有朝向其收容空间内倾斜突伸以与对接壳体相接触的若干弹性舌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具有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可动屏蔽盖体于横向方向上两端的压合杆,且所述压合杆与所述可动屏蔽盖体不同步转动,当所述可动屏蔽盖体旋转至覆盖所述遮蔽壳体且所述压合杆未旋转扣合时,所述舌片呈自由状态以不与对接壳体接触,当所述可动屏蔽盖体旋转至覆盖所述遮蔽壳体且所述压合杆旋转扣合至所述可动屏蔽盖体时,带动所述屏蔽盖体向后平移而使所述舌片被挤压呈变形状态以与对接壳体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杆包括组装于所述遮蔽壳体横向方向上两端的一对转动轴、自所述转动轴的外端弯折延伸形成的一对延伸臂及将所述延伸臂相连的横向臂,每一所述转动轴包括与遮蔽壳体相配合的转动段及与所述延伸臂相连的连接段,所述转动段与所述连接段的轴心错开设置以形成偏心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屏蔽壳体具有位于其横向方向上两侧的一对枢转部,所述转动段插入并穿过对应侧的所述枢转部上的枢转孔后,进而插入到所述遮蔽壳体的收容部内,所述收容部内的卡持片向上抵顶于所述转动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于前后方向上,所述转动段到所述横向臂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连接段到所述横向臂之间的距离,每一所述转动轴在所述转动段与所述连接段的连接部位形成台阶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部突露于所述枢转部的内侧且暴露于所述收容部的外侧,所述连接段可转动收容于所述枢转孔内。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屏蔽盖体由金属材料制成,且具有基体、位于基体横向方向上两侧的一对侧部及位于基体于前后方向上其中一侧的操作部,每一所述侧部具有沿横向方向向外开放设置的缺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合杆向前翻转至扣合于所述可动屏蔽盖体时,所述延伸臂上的弯折部向内突伸入对应侧的所述缺口内,且所述弯折部与所述弯折部后侧的第二延伸臂共同将所述枢转部环绕于其内侧并于外侧加以抵挡。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部与对应的侧部分体设置,且通过铆接或焊接方式结合在一起。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部一体地形成于对应侧部,每一所述侧部具有自基体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侧壁、自所述第一侧壁的底端向外弯折延伸的承载壁以及自所述承载壁的外端向上翻折立起的所述枢转部。
10.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组合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及与该电连接器相插接的对接连接器。
CN201920088427.XU 2019-01-18 2019-01-18 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合 Active CN2093580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88427.XU CN209358008U (zh) 2019-01-18 2019-01-18 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88427.XU CN209358008U (zh) 2019-01-18 2019-01-18 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58008U true CN209358008U (zh) 2019-09-06

Family

ID=67803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88427.XU Active CN209358008U (zh) 2019-01-18 2019-01-18 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580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59773A (zh) * 2019-01-18 2019-04-19 江苏联炜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合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59773A (zh) * 2019-01-18 2019-04-19 江苏联炜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合
CN109659773B (zh) * 2019-01-18 2023-11-24 江苏联炜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合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04870B (en) Plug connector and socket connector
US7134914B1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latching mechanism
CN103378434B (zh) 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组件、引线框组件和相关方法
US7261589B2 (en) Connector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US7572138B1 (en) Plug connector having a latching mechanism
US7238040B1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latching mechanism
US726159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flat cables and shield member used therefor
US7445484B2 (en) Plug connector with latching mechanism
JP3474846B2 (ja) 集積された補助コンタクトを有するコネクタラッチ
US713490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multi-function latching member
CN2850017Y (zh) 电子卡连接器
US7845964B2 (en) Socket connector with load plate having locking tabs engaged with stiffener
US7559785B1 (en) Plug connector having a latching mechanism
US7179107B2 (en) Connector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US3680035A (en) Pcb hinged pod connector
US7147501B1 (en) Juxtaposed cable connector assemblies
JPH06208874A (ja) カードリーダ用電気コネクタ
US741644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mproved covers
US10367299B2 (en) Plug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n unlocking apparatus for unlocking a latch
JP2002184507A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209358008U (zh) 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合
JP6771983B2 (ja)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CN109659773A (zh) 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合
CN212412327U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US7390213B2 (en)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electrical contac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