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53874U - 一种自弹锁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弹锁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53874U
CN209353874U CN201821531972.3U CN201821531972U CN209353874U CN 209353874 U CN209353874 U CN 209353874U CN 201821531972 U CN201821531972 U CN 201821531972U CN 209353874 U CN209353874 U CN 2093538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quare tongue
block
ontology
substrate
latch bo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3197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舒登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bit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Oubi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Oubit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Oubi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3197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538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538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538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弹锁体,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斜舌单元和方舌单元;斜舌单元包括斜舌本体、方舌挡块以及挡块弹片,方舌挡块设置在基板上并与基板滑动连接;斜舌本体设置在方舌挡块上,斜舌本体的端部伸出侧板,斜舌本体的中部分别与基板和盖板滑动连接;挡块弹片固定在基板上,挡块弹片的一端与方舌挡块相抵;方舌单元包括方舌本体、方舌旋臂、以及旋臂弹片,方舌本体设置在方舌挡块的一侧,方舌旋臂与基板转动连接;旋臂弹片与方舌旋臂的一端相抵;方舌挡块朝向方舌本体的一侧设有挂扣,方舌本体设有与挂扣相适配的卡位。本实用新型简化了自弹锁体的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且使用方便,安全性和稳定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自弹锁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弹锁体。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锁体在关门后,需要在门内反向旋转把手或在门外通过转动钥匙使方舌弹出,从而实现锁门的动作。这类锁体的操作繁琐,使用不便,且容易出现忘锁的情况,导致财产或人身损失。
自弹式锁体相对于一般的锁体具有操作方便,安全性高的优点,其主要特点是关门后方舌即弹出,实现自动上锁,不存在忘锁的情况。然而,现有的自弹式锁体的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不能广泛应用于宿舍、酒店等场所,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且现有的触发结构不合理,容易导致方舌不弹出或弹出不及时,造成假锁的情况,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弹锁体,其简化了锁体的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且使用方便,安全性和稳定性高。
一种自弹锁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基板和盖板,以及固定在基板和盖板一侧的侧板,定义所述侧板位于所述基板和盖板的前方,所述壳体内设有斜舌单元和方舌单元;所述斜舌单元包括斜舌本体、方舌挡块以及挡块弹片,所述方舌挡块设置在基板上并与基板滑动连接;所述斜舌本体设置在方舌挡块上,斜舌本体的端部伸出侧板,斜舌本体的中部分别与基板和盖板滑动连接;所述挡块弹片固定在基板上,挡块弹片的一端与方舌挡块相抵;所述方舌单元包括方舌本体、方舌旋臂、以及旋臂弹片,所述方舌本体设置在方舌挡块的一侧,所述方舌旋臂与基板转动连接,该方舌旋臂设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方舌本体对应第一凸台设有滑动槽,方舌本体对应第二凸台设有转动槽;所述旋臂弹片与方舌旋臂的一端相抵;所述方舌挡块朝向方舌本体的一侧设有挂扣,所述方舌本体设有与挂扣相适配的卡位,所述挂扣在挡块弹片的弹力作用下与卡位相抵以固定方舌本体。
进一步的,所述斜舌本体的上下两侧对称设有定位柱,所述基板和盖板对应定位柱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柱嵌设在定位槽内使斜舌本体可以沿前后方向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方舌挡块对应所述定位柱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形成有从前端向后端逐渐变窄的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方舌挡块设有垂直于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所述基板上对应设有第一导向柱和第二导向柱,所述第一导向柱嵌入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柱嵌入第二导向槽。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斜舌本体复位的斜舌弹片,所述基板上设有第一固定柱,所述斜舌弹片与第一固定柱转动连接,斜舌弹片包括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与斜舌本体相抵,所述第二支臂与所述第二凸台相抵。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上设有第二固定柱,所述挡块弹片的一端与第二固定柱转动连接,挡块弹片的另一端形成为弧形,该弧形的中部与基板的一侧相抵,弧形的端部与方舌挡块相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方舌挡块和挡块弹片,当方舌本体缩入壳体内时,方舌挡块的挂扣在挡块弹片的弹力作用下与方舌本体的卡位相抵,从而固定方舌本体;当关门时,斜舌本体因压力缩入壳体,带动方舌挡块向远离方舌本体的方向滑动,挂扣与卡位分离,方舌本体在旋臂弹片的作用下弹出侧板,实现锁体的自动锁闭。本实用新型简化了自弹锁体的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且使用方便,安全性和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弹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弹锁体的斜舌单元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弹锁体的方舌挡块和方舌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自弹锁体主要包括壳体1,该壳体1包括相对设置的基板11和盖板13,以及固定在基板11和盖板13一侧的侧板12,定义侧板12位于基板11和盖板13的前方,壳体1内设有斜舌单元和方舌单元。
斜舌单元主要包括斜舌本体4、方舌挡块6、以及挡块弹片3。斜舌本体4设置在方舌挡块6上,斜舌本体4的端部伸出侧板12,斜舌本体4的中部的上下两侧对称设有定位柱5,基板11对应定位柱5对称设有第一定位槽1-3,盖板13对应定位柱5设有第二定位槽13-1,第一定位槽1-3与第二定位槽13-1相对置且均沿前后方向延伸。定位柱5嵌设在第一定位槽1-3和第二定位槽13-1内,使斜舌本体4可以沿前后方向滑动。
方舌挡块6上设有垂直于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槽6-3和第二导向槽6-4,基板11上对应设有第一导向柱1-1和第二导向柱1-2,第一导向柱1-1嵌入第一导向槽6-3,第二导向柱1-2嵌入第二导向槽6-4,且导向槽之间的距离小于导向柱之间的距离,从而使方舌挡块6可以沿垂直于前后方向滑动。
挡块弹片3的一端与第二固定柱2转动连接,另一端形成为弧形,该弧形的中部与基板11的一侧相抵,弧形的端部与方舌挡块6的侧边6-2相抵,从而对方舌挡块6形成一个左右方向的弹性压力。
方舌挡块6对应定位柱5设有导向孔6-1,该导向孔6-1形成有从前端向后端逐渐变窄的斜面,该斜面的作用是当斜舌本体4缩入壳体1内时,定位柱5压迫斜面,使方舌挡块6向相反于挡块弹片3的压力方向移动。
方舌单元主要包括方舌本体8、方舌旋臂9、以及旋臂弹片10。方舌本体8设置在方舌挡块6的一侧,方舌本体8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滑动槽8-1和斜向延伸的转动槽8-2。方舌旋臂9设有呈圆柱形的第一凸台9-1和第二凸台9-2,其中,基板11和盖板13对应第二凸台9-2设有相对的通孔,第二凸台9-2穿过通孔使方舌旋臂9与基板11和盖板13转动连接。第一凸台9-1嵌设在转动槽8-2内,第二凸台9-2嵌设在滑动槽8-1内,从而使方舌本体8可以随方舌旋臂9转动而前后滑动。旋臂弹片10与基本11转动连接,其一端与基板11的侧面相抵,另一端与方舌旋臂9相抵,从而形成一个使方舌旋臂9顺时针转动的力。
请参考图3,方舌挡块6朝向方舌本体8的一侧设有挂扣6-5,方舌本体8上设有与挂扣6-5向适配的卡位8-3,该挂扣6-5在挡块弹片3的弹力作用下与卡位8-3相抵,从而固定方舌本体8。
壳体1内还设有用于使斜舌本体4复位的斜舌弹片7,该斜舌弹片7通过第一固定柱14与基板11转动连接。斜舌弹片7包括第一支臂7-1和第二支臂7-2,第一支臂7-1与斜舌本体4相抵,第二支臂7-2与第二凸台9-2相抵。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为:在正常状态时,方舌本体8缩入壳体1,方舌挡块6的挂扣6-5在挡块弹片3的弹力作用下与方舌本体8的卡位8-3相抵,使方舌本体8固定在壳体1内。当关门时,斜舌本体4的斜面4-1与门框接触,斜舌本体4在门框的压力作用下缩入壳体1内,并通过定位柱5压迫导向孔6-1的斜面使方舌挡块6克服挡块弹片3的弹力并远离方舌本体8,此时挂扣6-5脱离卡位8-3,方舌旋臂9在旋臂弹片10的弹力作用下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并驱动方舌本体8向前滑动伸出侧板12,从而完成自动锁闭。
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结合以上具体实施例进行的,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能够根据上述的内容进行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有这样的替代、改进和变化都包括在附后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自弹锁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基板和盖板,以及固定在基板和盖板一侧的侧板,定义所述侧板位于基板和盖板的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斜舌单元和方舌单元;
所述斜舌单元包括斜舌本体、方舌挡块以及挡块弹片,所述方舌挡块设置在基板上并与基板滑动连接;所述斜舌本体设置在方舌挡块上,斜舌本体的端部伸出侧板,斜舌本体的中部分别与基板和盖板滑动连接;所述挡块弹片固定在基板上,挡块弹片的一端与方舌挡块相抵;
所述方舌单元包括方舌本体、方舌旋臂、以及旋臂弹片,所述方舌本体设置在方舌挡块的一侧,所述方舌旋臂与基板转动连接,该方舌旋臂设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方舌本体对应第一凸台设有滑动槽,方舌本体对应第二凸台设有转动槽;所述旋臂弹片与方舌旋臂的一端相抵;
所述方舌挡块朝向方舌本体的一侧设有挂扣,所述方舌本体上设有与挂扣相适配的卡位,所述挂扣在挡块弹片的弹力作用下与卡位相抵以固定方舌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弹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舌本体的上下两侧对称设有定位柱,所述基板和盖板对应定位柱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柱嵌设在定位槽内使斜舌本体可以沿前后方向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弹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方舌挡块对应所述定位柱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形成有从前端向后端逐渐变窄的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弹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方舌挡块设有垂直于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所述基板上对应设有第一导向柱和第二导向柱,所述第一导向柱嵌入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柱嵌入第二导向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弹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斜舌本体复位的斜舌弹片,所述基板上设有第一固定柱,所述斜舌弹片与第一固定柱转动连接,斜舌弹片包括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与斜舌本体相抵,所述第二支臂与所述第二凸台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弹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设有第二固定柱,所述挡块弹片的一端与第二固定柱转动连接,挡块弹片的另一端形成为弧形,该弧形的中部与基板的一侧相抵,弧形的端部与方舌挡块相抵。
CN201821531972.3U 2018-09-19 2018-09-19 一种自弹锁体 Active CN2093538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31972.3U CN209353874U (zh) 2018-09-19 2018-09-19 一种自弹锁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31972.3U CN209353874U (zh) 2018-09-19 2018-09-19 一种自弹锁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53874U true CN209353874U (zh) 2019-09-06

Family

ID=67779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31972.3U Active CN209353874U (zh) 2018-09-19 2018-09-19 一种自弹锁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538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76110A (zh) * 2019-09-27 2021-03-30 华豫宁股份有限公司 可自动上锁的门锁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76110A (zh) * 2019-09-27 2021-03-30 华豫宁股份有限公司 可自动上锁的门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014550A1 (en)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Rifidi) Suitcase (Including Luggage & Bag) Lock
CN102226361B (zh) 带空转插芯式电控门锁锁芯装置
CN204677007U (zh) 一种电子锁
WO2014166161A1 (zh) 一种可实现自动锁闭和手动锁闭状态相转换的插芯锁
CN104878995A (zh) 一种电子锁
US20160290014A1 (en) A Luggage Fixing Lock
CN109113451A (zh) 一种电动锁体
CN107977051A (zh) 把手锁附装置以及具有把手锁附装置的电子系统
CN209353874U (zh) 一种自弹锁体
CN201507172U (zh) 灵活轻便磁卡智能锁
CN201297075Y (zh) 含应急开启装置的保险柜电子锁
CN209525725U (zh) 智能门铃
CN203924953U (zh) 一种密码锁
CN104265091A (zh) 一种密码锁
CN106948671A (zh) 一种智能箱包指纹电子锁
CN108086792B (zh) 一种推拉把手锁
WO2016000552A1 (zh) 一种集装箱门禁锁
CN108204174A (zh) 一种可快速左右换向安装的智能锁体
CN207739784U (zh) 一种推拉门锁
WO2020098536A1 (zh) 断路器手动操作机构手柄
CN204511082U (zh) 结构紧凑型箱包密码锁
CN207863651U (zh) 一种纯电机驱动防撬锁体
CN201439659U (zh) 转盘密码式汽车方向盘锁
CN201401065Y (zh) 一种天地锁
CN201033974Y (zh) 按键式机械密码锁的锁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6223 village group of Zhou Kangwei, Changbu village, Xinwei Town, Huiyang District,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obi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6223 village group of Zhou Kangwei, Changbu village, Xinwei Town, Huiyang District,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IZHOU ORBITA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