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53371U - 一种地下连续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连续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53371U
CN209353371U CN201821524615.4U CN201821524615U CN209353371U CN 209353371 U CN209353371 U CN 209353371U CN 201821524615 U CN201821524615 U CN 201821524615U CN 209353371 U CN209353371 U CN 2093533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ontology
diaphragm
diaphram
diaphragm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2461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家栋
倪博远
倪日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ye Northwes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e Northwes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e Northwes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ye Northwes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2461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533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533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533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连续墙,其包括连续墙本体和设于连续墙本体的迎水一侧的若干个止水构件,以及设于连续墙本体的背水一侧的内衬墙体;连续墙本体沿着水平方向依次包括若干段,相邻的两段连续墙本体之间形成有接缝;各个止水构件分别设于各个接缝处;内衬墙体与连续墙本体平行且彼此间隔开。本实用新型的地下连续墙能够有效地进行挡水防渗,提高地下连续墙的防水效果,从而提高地下连续墙的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地下连续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连续墙。
背景技术
地下连续墙是深基坑工程中利用各种挖槽机械,借助于泥浆的护壁作用,在地下挖出窄而深的沟槽,并在其内浇注适当的材料而形成一道具有防水、挡土和承重功能的连续的地下墙体。在现有技术中,对于位于地质条件复杂且地下水较为丰富的区域的地下连续墙而言,在地下水长期的渗透作用下,地下连续墙有可能出现渗水的情况,尤其是在各段地下连续墙的接缝处。因此,如何使得地下连续墙能够更有效的挡水防渗,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部分或全部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连续墙,其能够有效地进行挡水防渗,提高地下连续墙的防水效果,从而提高地下连续墙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下连续墙,其包括连续墙本体和设于所述连续墙本体的迎水一侧的若干个止水构件,以及设于所述连续墙本体的背水一侧的内衬墙体;所述连续墙本体其沿着水平方向依次包括若干段,相邻的两段所述连续墙本体之间形成有接缝;各个所述止水构件分别设于各个所述接缝处,以阻挡地下水进入所述接缝;所述内衬墙体与所述连续墙本体平行且彼此间隔开。
优选地,该地下连续墙还包括连接在所述连续墙本体的背水一侧的若干个支承柱,各个所述支承柱分别设于各个所述接缝处,以封堵所述接缝;所述内衬墙体沿着水平方向包括若干段,每段所述内衬墙体均连接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承柱之间。
优选地,所述止水构件是搅拌桩。
优选地,该地下连续墙还包括设于所述支承柱与所述连续墙本体之间且位于所述接缝处的密封构件。
优选地,该地下连续墙还包括基础底板,所述基础底板的设置位置高于所述连续墙本体的底端,所述基础底板的侧边与所述连续墙本体相连,所述支承柱和所述内衬墙体均设于所述基础底板上,所述基础底板上设有位于所述内衬墙体与所述连续墙本体之间的空隙内的排水沟,所述排水沟沿着所述连续墙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接缝的横截面呈现为圆弧形。
优选地,所述连续墙本体和支承柱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内衬墙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砖结构。
优选地,所述密封构件是橡胶条。
优选地,所述连续墙本体的厚度为70-2000mm,所述内衬墙体的厚度为 50-500mm,所述内衬墙体与所述连续墙本体之间的间隔距离为50-300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地下连续墙,首先,在连续墙本体的迎水一侧设置止水构件,止水构件能够防止地下水从接缝处渗入连续墙本体内,从而防止地下水渗入建筑物内。更重要的是,在连续墙本体的背水一侧还设置内衬墙体来起到进一步的防渗水作用,内衬墙体与连续墙本体间隔开,即使在地下水的长期渗透作用下,连续墙本体被渗透,渗入连续墙本体后的地下水也无法再继续渗透内衬墙体。本实用新型的地下连续墙从挡水和防渗两方面综合进行考虑了,即使是在地质条件复杂且地下水较为丰富区域,本实用新型的地下连续墙也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水效果。此外,内衬墙体与连续墙本体间隔开的设置还能够起到了一定的隔音作用。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地下连续墙的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便于广泛地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下连续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连续墙本体;2、止水构件;3、支承柱;4、内衬墙体;5、基础底板;6、排水沟;7、密封构件;11、接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下连续墙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 向视图。如图1-2所示,该地下连续墙包括连续墙本体1和设于连续墙本体1 的迎水一侧的若干个止水构件2,以及设于连续墙本体1的背水一侧的内衬墙体4。连续墙本体1沿着水平方向依次包括若干段,相邻的两段连续墙本体1之间形成有接缝11。各个止水构件2分别设于各个接缝11处,以阻挡地下水进入接缝11。内衬墙体4与连续墙本体1平行且彼此间隔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地下连续墙,首先,在连续墙本体1的迎水一侧设置止水构件2,止水构件2能够防止地下水从接缝11处渗入连续墙本体1内,从而防止地下水渗入建筑物内。更重要的是,在连续墙本体1的背水一侧还设置内衬墙体4来起到进一步的防渗水作用,内衬墙体4与连续墙本体1间隔开,即使在地下水的长期渗透作用下,连续墙本体1被渗透,渗入连续墙本体1后的地下水也无法再继续渗透内衬墙体4。本实用新型的地下连续墙从挡水和防渗两方面综合进行考虑了,即使是在地质条件复杂且地下水较为丰富区域,本实用新型的地下连续墙也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水效果。此外,内衬墙体4与连续墙本体1间隔开的设置还能够起到了一定的隔音作用。
该地下连续墙还包括连接于连续墙本体1的背水一侧的若干个支承柱3,各个支承柱3分别设于各个接缝11处,以封堵接缝11。内衬墙体4沿着水平方向包括若干段,每段内衬墙体4均连接在相邻的两个支承柱3之间。支承柱3既可以阻止水从接缝11中进一步渗入,又可以辅助连续墙本体1承担一部分土侧压力和地上部分的压力,还可以把内衬墙体4分段连接起来而起到一定的稳定内衬墙体4的作用。
优选地,止水构件2是搅拌桩。搅拌桩也被称为止水桩,本申请中将止水构件设置为搅拌桩后,搅拌桩不但能起到挡水及防水的作用,还能够防止土体和地下水体的侧压力对接缝11的损坏,同时还能够与连续墙本体1一同分担压力。更重要的是,连续墙本体1、搅拌桩、支承柱3和内衬墙体4形成了一个四合一的整体,其具有更高的结构强度。此外,连续墙本体1、衬墙和支承柱3可以共同作为建筑的结构墙,有效地分摊了地面部分和侧面水压、土压的受力。通过这样的设置,连续墙本体1的结构强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但是整个地下连续墙整体的结构强度却能够得到提高,且这样的设置施工难度很低,能够降低地下连续墙的施工造价。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工况对搅拌桩的结构强度要求可以选择是否在搅拌桩内插入工字钢进行加固。
本实用新型的地下连续墙还包括设于支承柱3与连续墙本体1之间且位于接缝11处的的密封构件7,以进一步防止地下水从接缝11中渗入到支承柱3上,对支承柱3形成保护。密封构件7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为密封胶或橡胶条等。优选地,为了更便于安装、拆卸和更换,密封构件7选择为橡胶条。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地下连续墙还包括基础底板5,基础底板5 的设置位置高于连续墙本体1的底端,基础底板5的侧边与连续墙本体1相连,支承柱3和内衬墙体4均设于基础底板5上。在深基坑工程中,进行基础底板5的浇注后能够答复提高基坑的安全系数。基础底板上设有位于内衬墙体4与连续墙本体1之间的空隙内的排水沟6,排水沟6沿着连续墙本体1 的长度方向延伸。由于连续墙本体1本身也可能发生渗水,排水沟6能够将从连续墙本体1上渗入到连续墙本体1与内衬墙体4之间的空隙内的水排出,避免空隙内积水,从而防止水堆积以后渗透内衬墙体4,进一步提高了地下连续墙的防水效果。上述排水沟6的设置也十分方便简单,可以选择在基板的上表面、连续墙本体1靠近空隙一侧的下端以及内衬墙体4靠近空隙一侧的下端做防水处理,也可以选择直接在空隙内设置一个槽型构件来进行排水。
优选地,连续墙本体1和支承柱3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内衬墙体4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砖结构。连续墙本体1和支承柱3作为主要的支撑受力构件,设置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能够提高其结构强度,在连续墙本体1和支承柱 3的共同作用下,如果对地下连续墙的结构强度要求较高,则将内衬墙体4 也设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如果对地下连续墙的结构强度要求不那么高,则为了降低建造成本,可将内衬墙体4设为砖结构。此外,接缝11的横截面呈现为圆弧形,防止侧压力作用下的水从接缝11中直接渗入,起到缓冲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连续墙本体1的厚度为70-2000mm,内衬墙体4的厚度为50-500mm,内衬墙体4与连续墙本体1之间的间隔距离为50-3000mm。发明人经过多次的实验和测试,当连续墙本体1的厚度、内衬墙体4的厚度以及内衬墙体4与连续墙本体1之间的间隔距按照上述数据进行设置时,地下连续墙既能够起到较好的挡水防渗效果,又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不需要设置得过厚,从而又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地下连续墙的工程造价。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和“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相连”和“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9)

1.一种地下连续墙,其特征在于,包括连续墙本体和设于所述连续墙本体的迎水一侧的若干个止水构件,以及设于所述连续墙本体的背水一侧的内衬墙体;所述连续墙本体其沿着水平方向依次包括若干段,相邻的两段所述连续墙本体之间形成有接缝;各个所述止水构件分别设于各个所述接缝处,以阻挡地下水进入所述接缝;所述内衬墙体与所述连续墙本体平行且彼此间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连续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所述连续墙本体的背水一侧的若干个支承柱,各个所述支承柱分别设于各个所述接缝处,以封堵所述接缝;所述内衬墙体沿着水平方向包括若干段,每段所述内衬墙体均连接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承柱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连续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构件是搅拌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连续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支承柱与所述连续墙本体之间且位于所述接缝处的密封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连续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础底板,所述基础底板的设置位置高于所述连续墙本体的底端,所述基础底板的侧边与所述连续墙本体相连,所述支承柱和所述内衬墙体均设于所述基础底板上,所述基础底板上设有位于所述内衬墙体与所述连续墙本体之间的空隙内的排水沟,所述排水沟沿着所述连续墙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地下连续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缝的横截面呈现为圆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连续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墙本体和支承柱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内衬墙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砖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连续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构件是橡胶条。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地下连续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墙本体的厚度为70-2000mm,所述内衬墙体的厚度为50-500mm,所述内衬墙体与所述连续墙本体之间的间隔距离为50-3000mm。
CN201821524615.4U 2018-09-18 2018-09-18 一种地下连续墙 Active CN2093533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24615.4U CN209353371U (zh) 2018-09-18 2018-09-18 一种地下连续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24615.4U CN209353371U (zh) 2018-09-18 2018-09-18 一种地下连续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53371U true CN209353371U (zh) 2019-09-06

Family

ID=67779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24615.4U Active CN209353371U (zh) 2018-09-18 2018-09-18 一种地下连续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533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10230U (zh) 地下水丰富且地质不良深基坑开挖支护结构
CN105421500B (zh) 一种基于低水平帷幕和抽水降压的地下室抗浮系统
CN205776249U (zh) 一种组合型内支撑结构
CN204370431U (zh) 一种咬合长短桩围护结构
CN102704957A (zh) 一种用于浅埋大型地下结构建造的棚架法
CN105780779A (zh) 外设压密注浆的拉森钢板桩复合支护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N103938634B (zh) 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9577365A (zh) 一种桩承式排水锚杆挡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5370289A (zh) 一种复杂环境既有管线超长浅埋暗挖施工方法
JP2019199692A (ja) 地盤改良構造および掘削方法
CN109183848B (zh) 一种隧道设计和建设方法
KR20130041298A (ko) 희토를 추출하기 위하여 보조 채널을 이용하여 광체를 현장 침출하는 액체 수집 방법
CN111535328A (zh) 富水地层中的井筒式地下车库基坑支护系统及施工方法
JP2013117167A (ja) 淡水貯留システム
CN110387889A (zh) 一种用于长条形深基坑的连拱式基坑支护方法
US3656268A (en) Drainage wall system and method of erecting same
CN109577277A (zh) 一种壁挂式排水锚杆挡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9353371U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
CN105862875A (zh) 一种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5382942U (zh) 既有设施下多层地下空间幕架式暗挖施工的支护结构
CN204715364U (zh) 一种基坑支护装置
CN105113513B (zh) 一种防渗水基坑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RU2452816C1 (ru) Противооползневое сооружение
CN203924082U (zh) 地下建筑物抗浮结构
JP2008095352A (ja) 液状化対策を施した小規模建築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