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53181U - 一种含污泥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污泥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53181U
CN209353181U CN201820030347.4U CN201820030347U CN209353181U CN 209353181 U CN209353181 U CN 209353181U CN 201820030347 U CN201820030347 U CN 201820030347U CN 209353181 U CN209353181 U CN 2093531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ycled aggregate
sludge
base
layer structure
l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3034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靳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nghua Tongda Inorganic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nghua Tongda Inorganic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nghua Tongda Inorganic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nghua Tongda Inorganic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3034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531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531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531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含污泥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包括基层和位于所述基层上方的混凝土层,所述基层和所述混凝土层均含有污泥再生骨料。本实用新型利用污泥再生骨料不但能代替部分山碎石作为无机混合料的主要组分,而且由于其还含有石灰的有效组分,可以减少石灰的添加,因此不但可以节约铺设成本,而且还能保护环境,解决污泥处置的难题,防止了二次污染,进而保护了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含污泥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污泥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污水厂的扩建与新建,污泥量也在不断增加,并且由于污水厂一般都在郊区,因此,污泥的运输距离大幅增加,消纳处置场地日渐萎缩,污泥处置费用急剧增加,这给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行带来巨大的困难和压力。所以,急需寻求并建立可长期稳定、消纳处置污泥的技术和途径。若不妥善解决,则将对城市环境带来严重隐患。
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大规模新修、改扩建市政道路,在道路底基层铺设的无机混合料中的骨料主要来源于山碎石;由于山碎石属于国家矿山资源,虽然能够被人们合理利用,满足人们建设使用的需求,但是长期开采山碎石,矿山资源就会越来越少,并且还破坏了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因此,找到一种可部分代替山碎石的原料的路面层结构成为该领域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含污泥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通过采用污水厂的污泥来部分代替现有技术中的山碎石,在降低路面层结构的制造成本的同时还将污泥变废为宝,充分保护了环境。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含污泥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包括基层和位于所述基层上方的混凝土层,所述基层和所述混凝土层均含有污泥再生骨料。
进一步的,所述基层包括由下到上分别为垫层、底基层和联结层,所述垫层的污泥再生骨料的粒径范围为10~25mm,所述底基层的污泥再生骨料的粒径范围为5mm以下,所述联结层的污泥再生骨料的粒径范围为0~ 10mm,其中,所述污泥再生骨料的有效钙镁含量>20%,含水率10%~20%。
进一步的,所述垫层、底基层和联结层的厚度范围分别为15~20cm、 20~25cm、15~20cm。
进一步的,所述垫层采用水泥和污泥再生骨料混合,所述水泥和污泥再生骨料的混合比例为8:92。
进一步的,所述底基层采用石灰、粉煤灰和污泥再生骨料混合,所述石灰、粉煤灰和污泥再生骨料的混合比例为8:16:76。
进一步的,所述联结层采用石灰、山碎石和污泥再生骨料混合,所述石灰、山碎石和污泥再生骨料的混合比例为5:20:75。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层的污泥再生骨料的粒径范围为20~25mm。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层采用水泥、山碎石、粉煤灰和污泥再生骨料混合,所述水泥、山碎石、粉煤灰和污泥再生骨料的混合比例为8:25: 12:55。
进一步的,所述山碎石的最大粒径小于25mm,且粒径依次在25~20mm、 20~10mm、10~5mm、5~0mm之间的所述山碎石的质量比控制在(10~15): (26~30):(17~19):40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层上方铺设有透水面层,所述透水面层采用孔隙率为18%~20%的SBS改性沥青。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含污泥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由于污泥再生骨料中含有大量未完全失去活性的有效石灰组分 (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利用污泥再生骨料不但能代替部分山碎石作为无机混合料的主要组分,而且由于其还含有石灰的有效组分,可以减少石灰的添加,因此不但可以节约铺设成本,而且还能保护环境;
(2)本实用新型可以大量消耗污泥,解决污泥处置的难题,防止了二次污染,进而保护了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含污泥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基层,101-垫层,102-底基层,103-联结层;
2-混凝土层;
3-透水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含污泥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含污泥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包括基层1和位于基层上方的混凝土层2,基层1和混凝土层2均含有污泥再生骨料。由于污泥再生骨料中含有大量未完全失去活性的有效石灰组分(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利用污泥再生骨料不但能代替部分山碎石作为无机混合料的主要组分,而且由于其还含有石灰的有效组分,可以减少石灰的添加,因此,不但可以节约铺设成本,而且还能保护环境。
作为优选实施例,基层1包括由下到上分别为垫层101、底基层102 和联结层103,垫层101的污泥再生骨料的粒径范围为10~25mm,底基层 102的污泥再生骨料的粒径范围为5mm以下,联结层103的污泥再生骨料的粒径范围为0~10mm,其中,污泥再生骨料的有效钙镁含量>20%,含水率10%~20%。
将基层1采用垫层101、底基层102和联结层103的机构,使路面的结构更加紧凑,路面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好,强度好;并且在垫层101、底基层102和联结层103铺设时,均采用了污泥再生骨料进行混合,由于其还含有石灰的有效组分,可以提高石灰在铺设此路面的无机混合料中实际所占的份数比例,进而有效的增加了无机混合料的机械强度,因此,不但可以将污泥变废为宝,节省了建筑公路的原材料,节约了资源,而且还能通过污泥再生骨料自身含有的有效石灰成份来增加公路的机械强度。
其中,垫层101、底基层102和联结层103的厚度范围分别为15~20cm、 20~25cm、15~20cm。
垫层101采用水泥和污泥再生骨料混合,水泥和污泥再生骨料的混合比例为8:92。水泥包括矿渣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底基层102采用石灰、粉煤灰和污泥再生骨料混合,石灰、粉煤灰和污泥再生骨料的混合比例为8:16:76。
联结层103采用石灰、山碎石和污泥再生骨料混合,石灰、山碎石和污泥再生骨料的混合比例为5:20:75。
混凝土层2的污泥再生骨料的粒径范围为20~25mm。
混凝土层2采用水泥、山碎石、粉煤灰和污泥再生骨料混合,水泥、山碎石、粉煤灰和污泥再生骨料的混合比例为8:25:12:55。
山碎石的最大粒径小于25mm,且粒径依次在25~20mm、20~10mm、10~ 5mm、5~0mm之间的山碎石的质量比控制在(10~15):(26~30):(17~ 19):40之间。不同粒径的山碎石的混合配制,可以在保证铺设公路用的无机料的透水性的同时,也保证了无机料的机械性能。当然两者之间的质量比是发明人经过大量的实验加以确定的,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在充分降低成本的同时使得性能达到最佳。
混凝土层2上方铺设有透水面层3,透水面层3采用孔隙率为18%~20%的SBS改性沥青。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4)

1.一种含污泥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1)和位于所述基层(1)上方的混凝土层(2),所述基层(1)和所述混凝土层(2)均含有污泥再生骨料;所述混凝土层(2)上方铺设有透水面层(3),所述透水面层(3)采用孔隙率为18%~20%的SBS改性沥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污泥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包括由下到上分别为垫层(101)、底基层(102)和联结层(103),所述垫层(101)的污泥再生骨料的粒径范围为10~25mm,所述底基层(102)的污泥再生骨料的粒径范围为5mm以下,所述联结层(103)的污泥再生骨料的粒径范围为0~10mm,其中,所述污泥再生骨料的有效钙镁含量>20%,含水率10%~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污泥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层(101)、底基层(102)和联结层(103)的厚度范围分别为15~20cm、20~25cm、15~2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污泥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层(2)的污泥再生骨料的粒径范围为20~25mm。
CN201820030347.4U 2018-01-08 2018-01-08 一种含污泥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 Active CN2093531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30347.4U CN209353181U (zh) 2018-01-08 2018-01-08 一种含污泥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30347.4U CN209353181U (zh) 2018-01-08 2018-01-08 一种含污泥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53181U true CN209353181U (zh) 2019-09-06

Family

ID=67777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30347.4U Active CN209353181U (zh) 2018-01-08 2018-01-08 一种含污泥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531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50371A (zh) * 2020-09-30 2021-01-22 洪江区方元源新型墙材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废料制备透水砖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50371A (zh) * 2020-09-30 2021-01-22 洪江区方元源新型墙材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废料制备透水砖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70979B (zh) 一种基于淤泥固化土的生态护坡方法
CN102060480B (zh) 一种河道疏浚淤泥复合固化剂
CN101081981B (zh) 淤泥质土复合固化剂
CN107401159A (zh) 一种预拌流态固化土
CN107021778B (zh) 一种实现淤泥资源化处置的植生透水混凝土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73010C (zh) 渠系土壤固化剂及其生产方法
CN204875416U (zh) 一种透水路面结构
CN103922620B (zh) 一种以废物为基料的卫生填埋场覆盖材料
CN102674764A (zh) 人行道用高储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208857626U (zh) 一种透水及蓄水的路面结构
CN102060428A (zh) 一种淤泥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16358B (zh) 一种建筑垃圾制备的高性能透水混凝土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81796B (zh) 一种混凝土透水路面、其铺设方法及其保养修复方法
WO2020073792A1 (zh) 改性污泥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其作为覆土材料的施工方法
CN105152678A (zh) 一种生态陶瓷透水砖的制备方法
CN107034767A (zh) 一种再生骨料全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3936346A (zh) 一种页岩陶粒透水生态混凝土
CN102383533A (zh) 一种针对城市不透水屋面暴雨产流进行调控的绿色屋顶
CN103030350A (zh) 一种垃圾填埋场隔离墙防渗浆材及制备方法
CN105330324A (zh) 一种添加钢渣的路面铺设用透水砖
CN106278350A (zh) 一种碱渣建筑垃圾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30325A (zh) 一种掺杂垃圾灰渣的多孔隙高渗水透水地砖
CN105330327A (zh) 一种添加稀土尾砂的烧结透水地砖
CN209353181U (zh) 一种含污泥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
CN103708705A (zh) 淤泥固化剂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