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47526U - 一种影像科用检查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影像科用检查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47526U
CN209347526U CN201821150151.5U CN201821150151U CN209347526U CN 209347526 U CN209347526 U CN 209347526U CN 201821150151 U CN201821150151 U CN 201821150151U CN 209347526 U CN209347526 U CN 2093475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d ontology
patient
ontology
examination couch
b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5015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淼
邱毅
柏拉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15015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475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475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475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影像科用检查床,涉及医疗器械领域。一种影像科用检查床,包括床本体和支撑主体。床本体通过转动轴与支撑主体转动相连。床本体设置有脚踏板。支撑主体包括用于控制床本体转动的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以及伸缩杆。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伸缩杆均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床本体固定连接。伸缩杆的伸缩能带动床本体进行转动从而使脚踏板靠近或远离地面。患者踩上脚踏板可轻易地靠在床本体上,再将床本体转动至水平位置,即可实现患者平躺在床本体上。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也使患者更加舒适。支撑主体底部设置滑轮。便于医护人员移动检查床,便于患者的转移。

Description

一种影像科用检查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影像科用检查床。
背景技术
到影像科检查的患者,特别是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或病人以俯仰卧体位进行检查时,对于行动不便或者刚做完手术的患者,需要将患者抬到推床上,然后再转移到做核磁共振或其他指定的检查床上。这样的工作方式存在以下诸多不足之处:首先在将患者移动到指定的检查床上时,需要大量医护人员协助,这样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在移动的过程中给患者带来新的痛苦。对于骨折病人或者是刚做完手术的病人来说,很有可能造成病人骨折部位或者伤口处的二次伤害,将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影像科用检查床,其能够便于患者更容易地躺至检查床上。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影像科用检查床,包括床本体和支撑主体。床本体通过转动轴与支撑主体转动相连。床本体设置有脚踏板。支撑主体包括用于控制床本体转动的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以及伸缩杆。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伸缩杆均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床本体固定连接。伸缩杆的伸缩能带动床本体进行转动从而使脚踏板靠近或远离地面。支撑主体底部还设置有滑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床本体能从水平位置转动至竖直位置。床本体竖直时,脚踏板与地面的间隔距离为5-10厘米。床本体在转动过程中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90°,避免床本体转动过度,反而不便于患者躺上床本体。床本体转动90°后,脚踏板与地面的间隔距离不宜过小,距离过小脚踏板容易刮地,对床本体的转动带来阻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床本体设置有扶手。床本体转动至竖立后,患者站立到脚踏板上,在床本体转动恢复至水平位置过程中,患者可以用手握住扶手,使患者可以更稳定地保持自己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床本体远离支撑主体的一侧还设置有防护罩。为避免X射线对患者的正常器官造成放射性损伤,采用防护罩对患者进步保护。将患者不需要进行检查的身体部位用防护罩进行遮挡。防护罩的材质例如可以采用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防护罩一侧与床本体铰接,另一侧与床本体可拆卸连接。为便于患者躺至床本体上,防护罩设计为转动开合的形式。患者躺至床本体上之前,防护罩处于打开状态;患者躺至床本体上之后,将防护罩盖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防护罩呈圆弧状,能够更好地容纳各种体型的患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防护罩设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均配置有孔盖。防护罩可以是多个分离的罩体,每个罩体对患者的身体部位进行保护,为了简化对防护罩的操作,防护罩可以设计为一个整体。在防护罩上开设多个通孔,再为每个通孔配置孔盖。患者躺至床本体上后,每个通孔对应到患者的重要器官部位,且这些部位均为常见的需要检查的位置,如心脏、肝脏、肾脏等等。将患者需要检查的部位所对应的孔盖打开,即可使患者身体的指定部位受到检查。为方便检查过程的顺利进行,孔盖可以进一步设置为与防护罩可拆卸连接。由于部分患者体型区别较大,可以适当增加通孔的数量,使患者的待检部位能够更精确地从通孔露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床本体还设置有用于帮助患者保持特定体位的辅助件。很多检查需要患者保持一定的体位,以便于检测的顺利进行,某些体位的保持对于部分患者来说较难,例如侧卧,辅助件则可以帮助这类患者较长时间保持需要的检查体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辅助件包括支撑杆和支撑板。支撑杆一端与支撑板相连,另一端与床本体转动连接。支撑板远离支撑杆的一侧设置有保护层。床本体设有T形通孔和收纳盒。收纳盒位于床本体靠近支撑主体的一侧。支撑板和支撑杆能穿过T形通孔并收纳于收纳盒内。支撑杆与床本体的连接位置位于T形通孔内,当患者不需要辅助件提供助力辅助时,能够避免支撑杆与床本体的连接部位对患者的平躺带来不良感受。患者不需要辅助件提供助力辅助时,可以将支撑杆和支撑板向下转动,直至支撑杆和支撑板不会影响患者在床本体上的平躺,此时支撑杆和支撑板也被收纳至收纳盒内。患者需要辅助件提供助力辅助时,患者先在医护人员的辅助下摆出所需体位,再将支撑杆和支撑板拉出,将支撑板抵住患者的身体,从而辅助患者保持该体位。支撑板上的保护层能避免支撑板划伤患者,同时也使患者更加舒适,保护层材料选用软质材料,例如海绵、棉花、橡胶垫等等。
另外,为方便支撑杆和支撑板从T形通孔内拉出,可以使用拉环和牵引线。拉环通过牵引线与支撑板相连。床本体上还设置有固定环。牵引线远离拉环的一端贯穿固定环后与支撑板相连。拉环的直径大于固定环的直径。固定环位于T形通孔内。当支撑杆和支撑板位于收纳盒内时,医护人员拉动拉环即可方便、快捷地将支撑杆和支撑板拉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伸缩杆为液压缸的活塞杆。伸缩杆直接采用液压缸的活塞杆,液压缸可以采用液压泵驱动进行伸缩。不仅能够提高床本体转动的自动化程度,同时液压缸的伸缩也更加稳定,便于提高床本体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液压泵将原动机(例如电动机)的机械能转换为油液的压力能,液压缸再将液压泵输入的油液压力能转换为带动活塞运动的机械能,活塞运动进而带动活塞杆进行伸或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影像科用检查床,包括床本体和支撑主体。床本体通过转动轴与支撑主体转动相连。床本体设置有脚踏板。床本体转动至适当位置,患者踩上脚踏板可以轻易地靠在床本体上,再将床本体转动至水平位置,即可实现患者平躺在床本体上。该过程,不仅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也使患者更加舒适。支撑主体包括用于控制床本体转动的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以及伸缩杆。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伸缩杆均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床本体固定连接。伸缩杆的伸缩能带动床本体进行转动从而使脚踏板靠近或远离地面。第一连接杆的推动使得床本体绕转动轴进行转动。将伸缩杆的水平伸缩运动转换为床本体的竖直转动,达到使患者更容易躺上检查床的目的。支撑主体底部还设置有滑轮。便于医护人员移动该检查床,便于患者的转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影像科用检查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床本体在转动过程中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护罩与床本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护罩打开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辅助件在床本体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2个控制机构在支撑主体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标:100-影像科用检查床;102-转动轴;110-床本体;112-脚踏板;114-防护罩;116-辅助件;118-支撑杆;120-支撑板;130-支撑主体;132-控制机构;134-第一连接杆;136-第二连接杆;138-伸缩杆;140-滑轮;142-第一安装板;144-第二安装板;146-第一缺口;148-第二缺口;150-第一阻挡部;152-第二阻挡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竖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1所示为影像科用检查床100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影像科用检查床100。患者在影像科进行相应检查时,需要躺在检查床上,本实施例提供的影像科用检查床100可以更便于患者躺上检查床,该过程中也能够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影像科用检查床100主要包括床本体110和支撑主体130。床本体110通过转动轴102与支撑主体130转动相连。床本体110在支撑主体130的支撑下,通过转动轴102的转动可以实现床本体110在竖直方向进行转动,便于转动至适合患者躺上的角度。相较于传统的将患者移动至检查床的过程,本实施例中患者借助床本体110的转动可以更轻易地躺上检查床,避免了患者在被移动过程中受到的二次伤害和痛苦,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床本体110通过转动轴102与支撑主体130转动相连的方式可以采用多种结构,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制,例如可以是如下结构:
转动轴102沿床本体110的宽度方向贯穿床本体110。转动轴102的两端贯穿床本体110后再分别通过滚动轴承与支撑主体130相连。转动轴102则可以实现相对支撑主体130进行转动。当床本体110在外力作用下转动时,可以带动转动轴102进行转动。床本体110和转动轴102连接较为紧密以保证两者的同步转动,有利于提高床本体110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床本体110的一端设置有脚踏板112,当然,脚踏板112一般设置两个(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一个),便于为患者的双脚提供着力点。脚踏板112的使用举例如下:
当床本体110转动至竖直位置时,患者直接将双脚站立在脚踏板112上,背部紧靠床本体110,患者随着床本体110转动,最终患者能够平躺在床本体110上。该过程简便易行,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也大大减轻了患者遭受的痛苦。
本实施例中,床本体110能从水平位置转动至竖直位置。床本体110在转动过程中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90°,避免床本体110转动过度,反而不便于患者躺上床本体110。为保证床本体110能够顺利转动至竖直位置,当床本体110竖直时,脚踏板112与地面的间隔距离为5-10厘米。床本体110转动90°后,脚踏板112与地面的间隔距离不宜过小,距离过小脚踏板112在转动过程中容易刮到地面,对床本体110的转动带来阻力。
床本体110还可以在两侧(指沿床本体110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扶手(图中未示出)。床本体110转动至竖立后,患者站立到脚踏板112上,在床本体110转动恢复至水平位置过程中,患者可以用手握住扶手,使患者可以更稳定地保持自己的位置。请参照图2,图2所示即为床本体110在转动过程中的状态示意图。
请参照图3,图3所示为防护罩114与床本体110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床本体110远离支撑主体130的一侧还设置有防护罩114。为避免X射线对患者的正常器官造成放射性损伤,采用防护罩114对患者进步保护。将患者不需要进行检查的身体部位用防护罩114进行遮挡。防护罩114的材质例如可以采用铅。
进一步地,防护罩114一侧与床本体110铰接,另一侧与床本体110可拆卸连接。为便于患者躺至床本体110上,防护罩114设计为转动开合的形式。患者躺至床本体110上之前,防护罩114处于打开状态;患者躺至床本体110上之后,将防护罩114盖合。图3所示即为防护罩114闭合时的状态。请参照图4,图4所示为防护罩114打开时的状态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防护罩114与床本体110的铰接结构可以参照现有的多种铰接结构,例如常见的转动开合的门、窗等。防护罩114另一侧与床本体110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也可以参照现有的多种结构,例如卡扣、锁扣、卡接等等。
本实施例中,防护罩114呈圆弧状,能够更好地容纳各种体型的患者。
防护罩114还可以设有多个通孔(图中未示出)。每个通孔均配置有孔盖(图中未示出)。防护罩114可以是多个分离的罩体,每个罩体对患者的身体部位进行保护,为了简化对防护罩114的操作,本实施例中防护罩114可以设计为一个整体。在防护罩114上开设多个通孔,再为每个通孔配置孔盖。患者躺至床本体110上后,每个通孔对应到患者的重要器官部位,且这些部位均为常见的需要检查的位置,如心脏、肝脏、肾脏等等。将患者需要检查的部位所对应的孔盖打开,即可使患者身体的指定部位受到检查。为方便检查过程的顺利进行,孔盖可以进一步设置为与防护罩114可拆卸连接。由于部分患者体型区别较大,可以适当增加通孔的数量,使患者的待检部位能够更精确地从通孔露出。孔盖与防护罩114的可拆卸连接也可以参照现有的多种配合方式,例如孔盖与通孔采用螺纹连接配合的方式。
请参照图5,图5所示为辅助件116在床本体110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床本体110还可以设置用于帮助患者保持特定体位的辅助件116。很多检查需要患者保持一定的体位,以便于检测的顺利进行,某些体位的保持对于部分患者来说较难,例如侧卧,辅助件116则可以帮助这类患者较长时间保持需要的检查体位。
进一步地,辅助件116可以包括支撑杆118和支撑板120。支撑杆118一端与支撑板120相连,另一端与床本体110转动连接。支撑板120远离支撑杆118的一侧设置有保护层(图中未示出)。床本体110设有T形通孔(图中未标出)和收纳盒(图中未示出)。收纳盒位于床本体110靠近支撑主体130的一侧。支撑板120和支撑杆118能穿过T形通孔并收纳于收纳盒内,图5所示即为辅助件116收纳时的状态。
支撑杆118与床本体110的连接位置位于T形通孔内,当患者不需要辅助件116提供助力辅助时,能够避免支撑杆118与床本体110的连接部位对患者的平躺带来不良感受。患者不需要辅助件116提供助力辅助时,可以将支撑杆118和支撑板120向下转动,直至支撑杆118和支撑板120不会影响患者在床本体110上的平躺,如图5所示,此时支撑杆118和支撑板120也被收纳至收纳盒内。患者需要辅助件116提供助力辅助时,患者先在医护人员的辅助下摆出所需体位,再将支撑杆118和支撑板120拉出,将支撑板120抵住患者的身体,从而辅助患者保持该体位。支撑板120上的保护层能避免支撑板120划伤患者,同时也使患者更加舒适,保护层材料选用软质材料,例如海绵、棉花、橡胶垫等等。
另外,为方便支撑杆118和支撑板120从T形通孔内拉出,可以使用拉环(图中未示出)和牵引线(图中未示出)。拉环通过牵引线与支撑板120相连。床本体110上还设置有固定环(图中未示出)。牵引线远离拉环的一端贯穿固定环后与支撑板120相连。拉环的直径大于固定环的直径。固定环位于T形通孔内。当支撑杆118和支撑板120位于收纳盒内时,医护人员拉动拉环即可方便、快捷地将支撑杆118和支撑板120拉出。
请在参照图1,支撑主体130包括用于控制床本体110转动的控制机构132。控制机构13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杆134、第二连接杆136以及伸缩杆138。第二连接杆136与第一连接杆134、伸缩杆138均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杆134远离第二连接杆136的一端与床本体110固定连接。伸缩杆138的伸缩能带动床本体110进行转动从而使脚踏板112靠近或远离地面。第一连接杆134的推动使得床本体110绕转动轴102进行转动。将伸缩杆138的水平伸缩运动转换为床本体110的竖直转动,达到使患者更容易躺上检查床的目的。
支撑主体130底部还设置有滑轮140。便于医护人员移动该检查床,便于患者的转移。
伸缩杆138的伸缩可以是用户手动拉伸实现的伸缩,也可以是机械化自动控制的伸缩,例如:
伸缩杆138为液压缸的活塞杆。伸缩杆138直接采用液压缸的活塞杆,液压缸可以采用液压泵驱动进行伸缩。不仅能够提高床本体110转动的自动化程度,同时液压缸的伸缩也更加稳定,便于提高床本体110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液压泵将原动机(例如电动机)的机械能转换为油液的压力能,液压缸再将液压泵输入的油液压力能转换为带动活塞运动的机械能,活塞运动进而带动活塞杆进行伸或缩。若需要参考液压系统具体的运动、安装方式,可以参照市售的液压产品,例如由斐科液压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提供的液压站。
请参照图6,图6所示为2个控制机构132在支撑主体130上的安装示意图。支撑主体13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板142和第二安装板144。2个控制机构132分别安装于第一安装板142和第二安装板144上。控制机构132、第一安装板142和第二安装板144均位于床本体110下方。2个控制机构132共同控制床本体110的转动,可以提高床本体110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如图6所示,第一安装板142和第二安装板144分别设有L型的第一缺口146和L型的第二缺口148。第一缺口146和第二缺口148位于同一侧。第一缺口146和第二缺口148的开设分别形成了第一阻挡部150和第二阻挡部152。当床本体110转动至竖直位置时,床本体110刚好紧靠第一阻挡部150和第二阻挡部152,第一阻挡部150和第二阻挡部152共同限定床本体110进一步向靠近图6和图1所示的右侧转动,避免床本体110转动过度反而使患者不便上床。
影像科用检查床100的工作原理是:
当床本体110转动至竖直位置时,患者直接将双脚站立在脚踏板112上,背部紧靠床本体110,患者随着床本体110转动,最终患者能够平躺在床本体110上。该过程简便易行,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也大大减轻了患者遭受的痛苦。相较于传统的将患者移动至检查床的过程,本实施例中患者借助床本体110的转动可以更轻易地躺上检查床,避免了患者在被移动过程中受到的二次伤害。患者躺至床本体110上之前,防护罩114处于打开状态;患者躺至床本体110上之后,将防护罩114盖合。将患者不需要进行检查的身体部位用防护罩114进行遮挡,避免X射线对患者的正常器官造成放射性损伤。在防护罩114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配置孔盖。患者躺至床本体110上后,每个通孔对应到患者的重要器官部位,且这些部位均为常见的需要检查的位置,如心脏、肝脏、肾脏等等。将患者需要检查的部位所对应的孔盖打开,即可使患者身体的指定部位受到检查。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影像科用检查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本体和支撑主体,所述床本体通过转动轴与所述支撑主体转动相连,所述床本体设置有脚踏板,所述支撑主体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床本体转动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以及伸缩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伸缩杆均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床本体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伸缩能带动所述床本体进行转动从而使所述脚踏板靠近或远离地面,所述支撑主体底部还设置有滑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科用检查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本体能从水平位置转动至竖直位置,所述床本体竖直时,所述脚踏板与地面的间隔距离为5-10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科用检查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本体设置有扶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科用检查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本体远离所述支撑主体的一侧还设置有防护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影像科用检查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一侧与所述床本体铰接,另一侧与所述床本体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影像科用检查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呈圆弧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影像科用检查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设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均配置有孔盖。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影像科用检查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本体还设置有用于帮助患者保持特定体位的辅助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影像科用检查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件包括支撑杆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杆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床本体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支撑杆的一侧设置有保护层,所述床本体设有T形通孔和收纳盒,所述收纳盒位于所述床本体靠近所述支撑主体的一侧,所述支撑板和所述支撑杆能穿过所述T形通孔并收纳于所述收纳盒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科用检查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为液压缸的活塞杆。
CN201821150151.5U 2018-07-18 2018-07-18 一种影像科用检查床 Active CN2093475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50151.5U CN209347526U (zh) 2018-07-18 2018-07-18 一种影像科用检查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50151.5U CN209347526U (zh) 2018-07-18 2018-07-18 一种影像科用检查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47526U true CN209347526U (zh) 2019-09-06

Family

ID=67779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50151.5U Active CN209347526U (zh) 2018-07-18 2018-07-18 一种影像科用检查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4752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31893A (zh) * 2020-06-10 2020-09-08 管迪 一种影像检查用自动翻转承载床
CN113230045A (zh) * 2021-05-07 2021-08-10 威海威高齐全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实时称重的医用转移车
CN114028136A (zh) * 2021-11-10 2022-02-11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一种多功能联动翻转式呼吸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床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31893A (zh) * 2020-06-10 2020-09-08 管迪 一种影像检查用自动翻转承载床
CN111631893B (zh) * 2020-06-10 2022-08-09 管迪 一种影像检查用自动翻转承载床
CN113230045A (zh) * 2021-05-07 2021-08-10 威海威高齐全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实时称重的医用转移车
CN114028136A (zh) * 2021-11-10 2022-02-11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一种多功能联动翻转式呼吸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床
CN114028136B (zh) * 2021-11-10 2023-07-21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一种多功能联动翻转式呼吸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347526U (zh) 一种影像科用检查床
CN113647975A (zh) 一种超声科用可辅助病人翻转的检查床
CN214761172U (zh) 一种辅助定位的超声诊断仪
CN109646218A (zh) 一种紧急情况使用医疗床
CN112168560B (zh) 一种临床护理用辅助起身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210521252U (zh) 心胸外科用术后康复护理装置
CN114947809A (zh) 一种适用于移动式磁共振成像装置的老年人检查床
CN211512564U (zh) 一种术后活动辅助装置
CN201085746Y (zh) 带屏风的病床
CN208573913U (zh) 一种急救担架床以及救援运输设备
CN209220871U (zh) 抽拉扩展式助行器
CN106725546B (zh) 便携式数字x射线机
CN110141430A (zh) 一种急诊科护理用转运装置
CN220735657U (zh) 一种西医康复护理用多功能护理床
CN217186888U (zh) 一种床板腿部联动机构及病床
CN212089572U (zh) 腹部ct检查固定装置
CN219983256U (zh) 一种可保护隐私的护理病床
CN211985973U (zh) 一种便携式医疗用担架
CN212186516U (zh) 一种医学影像科用辅助上台装置
CN211834349U (zh) 一种可折叠收放的皮肤病理分析仪
CN215584713U (zh) 一种新型电动折叠普内科检查治疗床
CN215078710U (zh) 一种平板探测器及其影像系统
CN212816287U (zh) 一种升降式摄影床
CN216091271U (zh) 一种影像科用人体俯卧设备
CN211583196U (zh) 一种放射科立体式成像检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