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47481U - 一种具有腿足按摩功能的翻身气垫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腿足按摩功能的翻身气垫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47481U
CN209347481U CN201820746962.5U CN201820746962U CN209347481U CN 209347481 U CN209347481 U CN 209347481U CN 201820746962 U CN201820746962 U CN 201820746962U CN 209347481 U CN209347481 U CN 2093474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ushion
air
foot
foot massage
b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4696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怡
黄洁云
于学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74696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474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474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4748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腿足按摩功能的翻身气垫床,包括床垫和楔形气囊,其中床垫包括四块相互连接的可折叠气垫及足部气垫,与普通床垫相比,气垫能均分卧床者的体重,减小皮肤的局部压迫,从而减少了发生褥疮的几率;通过楔形气囊缓慢地改变左右侧气垫或前后方气垫的倾斜度,从而可以使卧床者由仰卧改变为左卧、右卧或坐起,改变卧床病人的睡姿和皮肤的受力点,进一步防止发生褥疮;在足部气垫上设置有足部按摩槽,通过取下填充气柱,将卧床者腿部放入足部按摩槽内,可以通过足底按摩磁珠盘进行足底按摩、通过电磁按摩装置对腿部进行电磁按摩,促进卧床者病人的血液循环,帮助病人康复。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腿足按摩功能的翻身气垫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护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辅助病人翻身、并提供按摩功能的翻身气垫床。
背景技术
复压疮是由于外力(压力、剪切力、摩擦力)作用导致的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损伤。尤其好发于老年、伤残和危急重症人群。压疮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数据表明:医院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为3%~12%,危重患者压疮发生率达29%。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众多:压力及压力持续时间是引起压疮的主要因素。预防压疮发生的护理措施也很多:翻身、使用气垫床,所有的预防措施最终均是通过减少或减轻压力来实现。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定时对患者翻身。
另外,由于长期卧床会引起一系列的临床表现,称为失用性综合征或运动不足综合征。老年人一旦进入这种状态就难以摆脱,会造成运动功能减退:长期卧床患者所有运动均低于每天进行日常活动久坐的人,这种情况在弛缓性瘫痪引起的运动受限者更为明显,长期卧床的老人自主神经系统活动过度或活动不足,结果很难维持自主活动的平衡状态,因而患者不能适应姿势变更等日常活动,自主神经系统不稳定,还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能借助按摩仪器对长期卧床的病人进行辅助的按摩理疗会对病人的康复起到一定的益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翻身气垫床。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具有腿足按摩功能的翻身气垫床,包括床垫和楔形气囊;
其中床垫包括四块相互连接的可折叠气垫及足部气垫,可折叠气垫包括位于头部第一气垫、第二气垫和位于中部的第三气垫、第四气垫,第一气垫、第二气垫之间沿中线连为一体,第三气垫、第四气垫沿中线连为一体,第一气垫与第三气垫之间向内一侧1/3-1/2的部分连为一体,第二气垫与第四气垫之间向内一侧1/3-1/2的部分连为一体,在足部气垫上设置有足部按摩槽,足部按摩槽内设置有足底按摩磁珠盘,足部按摩槽的两侧设置有电磁按摩装置;
楔形气囊以可调整位置的方式设置于第一气垫、第二气垫底部用于辅助病人起身,或第一气垫、第三气垫底部用于辅助病人向左翻身,或第二气垫、第四气垫底部用于辅助病人向右翻身。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气垫、第二气垫、第三气垫和第四气垫的厚度15-30cm,宽度为40-80cm,长度为40-80c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气垫、第二气垫、第三气垫和第四气垫具有相同的体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第一气垫、第二气垫、第三气垫和第四气垫的表面间隔设置有凸起气柱。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足部按摩槽内设置有与之形状匹配的填充气柱。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足部按摩槽的截面呈梯形,底部为斜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磁按摩装置为电红外加热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楔形气囊包括上压板、下压板、气囊、安全腔、充气阀、安全弹簧和支撑轴,上压板与下压板通过支撑轴连接形成楔形外壳,在楔形外壳内部的腔体内设置有气囊,在气囊与充气阀相连,在楔形外壳靠近充气阀一侧设置有安全腔,安全腔的上下分别设置有安全弹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轴的长度小于第一气垫、第三气垫的长度之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压板与下压板之间的最大打开角度为60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与普通床垫相比,气垫能均分卧床者的体重,减小皮肤的局部压迫,从而减少了发生褥疮的几率;
(2)通过楔形气囊缓慢地改变左右侧气垫的倾斜度,从而可以使卧床者由仰卧改变为左卧,或右卧,改变卧床病人的睡姿和皮肤的受力点,进一步防止发生褥疮;
(3)通过楔形气囊缓慢地改变前后方气垫的倾斜度,从而方便卧床者由仰卧坐起;
(4)在足部气垫上设置有足部按摩槽,通过取下填充气柱,将卧床者腿部放入足部按摩槽内,可以通过足底按摩磁珠盘进行足底按摩、通过电磁按摩装置对腿部进行电磁按摩,促进卧床者病人的血液循环,帮助病人康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翻身气垫床侧面翻身动作示意图。
图3为翻身气垫床起身动作示意图。
图4为翻身气垫床足部按摩区域结构示意图。
图5为足部按摩区域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足部按摩区域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楔形气囊结构示意图。
其中:
1为第一气垫,2为第二气垫,3为第三气垫,4为第四气垫,5为足部气垫,6为填充气柱,7为足部按摩槽,8为斜坡,9为足底按摩磁珠盘,10为电磁按摩装置,11为上压板,12为下压板,13为气囊,14为安全腔,15为充气阀,16为安全弹簧,17为支撑轴,18为凸起气柱。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以上附图获得其他的相关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一种具有腿足按摩功能的翻身气垫床,包括床垫和楔形气囊;
其中床垫包括四块相互连接的可折叠气垫及足部气垫,可折叠气垫包括位于头部第一气垫1、第二气垫2和位于中部的第三气垫3、第四气垫4,第一气垫、第二气垫之间沿中线连为一体,第三气垫、第四气垫沿中线连为一体,第一气垫与第三气垫之间向内一侧1/3的部分连为一体,第二气垫与第四气垫之间向内一侧1/3的部分连为一体,在足部气垫上设置有足部按摩槽7,足部按摩槽内设置有足底按摩磁珠盘9,足部按摩槽的两侧设置有电磁按摩装置10;
楔形气囊以可调整位置的方式设置于第一气垫、第二气垫底部用于辅助病人起身,或第一气垫、第三气垫底部用于辅助病人向左翻身,或第二气垫、第四气垫底部用于辅助病人向右翻身。
所述第一气垫、第二气垫、第三气垫和第四气垫的厚度30cm,宽度为45cm,长度为45cm。
所述第一气垫、第二气垫、第三气垫和第四气垫具有相同的体积。
在所述第一气垫、第二气垫、第三气垫和第四气垫的表面间隔设置有凸起气柱18。
在所述足部按摩槽内设置有与之形状匹配的填充气柱6。
所述足部按摩槽的截面呈梯形,底部为斜坡8。
所述电磁按摩装置为电红外加热器。
所述楔形气囊包括上压板11、下压板12、气囊13、安全腔14、充气阀15、安全弹簧16和支撑轴17,上压板与下压板通过支撑轴连接形成楔形外壳,在楔形外壳内部的腔体内设置有气囊,在气囊与充气阀相连,在楔形外壳靠近充气阀一侧设置有安全腔,安全腔的上下分别设置有安全弹簧。
所述支撑轴的长度小于第一气垫、第三气垫的长度之和。
所述上压板与下压板之间的最大打开角度为60度。
实施例2
一种具有腿足按摩功能的翻身气垫床,包括床垫和楔形气囊;
其中床垫包括四块相互连接的可折叠气垫及足部气垫,可折叠气垫包括位于头部第一气垫1、第二气垫2和位于中部的第三气垫3、第四气垫4,第一气垫、第二气垫之间沿中线连为一体,第三气垫、第四气垫沿中线连为一体,第一气垫与第三气垫之间向内一侧1/2的部分连为一体,第二气垫与第四气垫之间向内一侧1/2的部分连为一体,在足部气垫上设置有足部按摩槽7,足部按摩槽内设置有足底按摩磁珠盘9,足部按摩槽的两侧设置有电磁按摩装置10;所述第一气垫、第二气垫、第三气垫和第四气垫的厚度30cm,宽度为60cm,长度为60cm。
楔形气囊以可调整位置的方式设置于第一气垫、第二气垫底部用于辅助病人起身,或第一气垫、第三气垫底部用于辅助病人向左翻身,或第二气垫、第四气垫底部用于辅助病人向右翻身。所述楔形气囊包括上压板11、下压板12、气囊13、安全腔14、充气阀15、安全弹簧16和支撑轴17,上压板与下压板通过支撑轴连接形成楔形外壳,在楔形外壳内部的腔体内设置有气囊,在气囊与充气阀相连,在楔形外壳靠近充气阀一侧设置有安全腔,安全腔的上下分别设置有安全弹簧。
实施例3
一种具有腿足按摩功能的翻身气垫床的使用方法,将楔形气囊放置于放置于第一气垫、第二气垫底部,将支撑轴抵在上下气垫的交界处,并将充气阀与气泵相连,向气囊内充气,辅助病人起身,在需要辅助病人向左翻身时,将楔形气囊放置于放置于第一气垫、第三气垫底部,以同样的方式将支撑轴抵在左右气垫的交界处,并将充气阀与气泵相连,向气囊内充气,即可缓慢推动病人翻身;同理在需要辅助病人向右翻身时,将楔形气囊放置于放置于第二气垫、第四气垫底部,在卧床期间在可以通过取下填充气柱,将卧床者腿部放入足部按摩槽内,可以通过足底按摩磁珠盘进行足底按摩、通过电磁按摩装置对腿部进行电磁按摩,促进卧床者病人的血液循环,帮助病人康复。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做了示例性的描述,应该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核心的情况下,任何简单的变形、修改或者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不花费创造性劳动的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具有腿足按摩功能的翻身气垫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垫和楔形气囊;
其中床垫包括四块相互连接的可折叠气垫及足部气垫,可折叠气垫包括位于头部第一气垫、第二气垫和位于中部的第三气垫、第四气垫,第一气垫、第二气垫之间沿中线连为一体,第三气垫、第四气垫沿中线连为一体,第一气垫与第三气垫之间向内一侧1/3-1/2的部分连为一体,第二气垫与第四气垫之间向内一侧1/3-1/2的部分连为一体,在足部气垫上设置有足部按摩槽,足部按摩槽内设置有足底按摩磁珠盘,足部按摩槽的两侧设置有电磁按摩装置;
所述足部按摩槽的截面呈梯形,底部为斜坡;所述电磁按摩装置为电红外加热器;
楔形气囊以可调整位置的方式设置于第一气垫、第二气垫底部用于辅助病人起身,或第一气垫、第三气垫底部用于辅助病人向左翻身,或第二气垫、第四气垫底部用于辅助病人向右翻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腿足按摩功能的翻身气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垫、第二气垫、第三气垫和第四气垫的厚度15-30cm,宽度为40-80cm,长度为40-8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腿足按摩功能的翻身气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垫、第二气垫、第三气垫和第四气垫具有相同的体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腿足按摩功能的翻身气垫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气垫、第二气垫、第三气垫和第四气垫的表面间隔设置有凸起气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腿足按摩功能的翻身气垫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足部按摩槽内设置有与之形状匹配的填充气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腿足按摩功能的翻身气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气囊包括上压板、下压板、气囊、安全腔、充气阀、安全弹簧和支撑轴,上压板与下压板通过支撑轴连接形成楔形外壳,在楔形外壳内部的腔体内设置有气囊,在气囊与充气阀相连,在楔形外壳靠近充气阀一侧设置有安全腔,安全腔的上下分别设置有安全弹簧。
CN201820746962.5U 2018-05-18 2018-05-18 一种具有腿足按摩功能的翻身气垫床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474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46962.5U CN209347481U (zh) 2018-05-18 2018-05-18 一种具有腿足按摩功能的翻身气垫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46962.5U CN209347481U (zh) 2018-05-18 2018-05-18 一种具有腿足按摩功能的翻身气垫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47481U true CN209347481U (zh) 2019-09-06

Family

ID=67779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46962.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47481U (zh) 2018-05-18 2018-05-18 一种具有腿足按摩功能的翻身气垫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474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13729B2 (en)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supporting a user
AU2007279772A1 (en) Anti-bedsore bed
CN104027214A (zh) 多功能翻身器
CN206151716U (zh) 一种新型气垫床
CN205964248U (zh) 一种骨科牵引床
CN211382432U (zh) 一种智能化多功能治疗床
CN203195224U (zh) 一种多功能养生枕
CN106333810B (zh) 一种多功能医疗床
CN209347481U (zh) 一种具有腿足按摩功能的翻身气垫床
CN205903489U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多功能输液按摩椅
CN204671448U (zh) 一种多功能充气护理垫
CN207012490U (zh) 一种心内科康复锻炼护理床
CN206651939U (zh) 一种具有理疗健身功能的病床
CN106726444A (zh) 一种适用于老年人的理疗保健椅
CN201370362Y (zh) 一种颈椎病康复保健枕
CN107157226A (zh) 一种仿生护颈气囊枕头
CN202751528U (zh) 一种脊柱矫正床垫
CN208243722U (zh) 多用途翻身垫
CN209270131U (zh) 一种带有柔性气囊且具有抬背功能的轮椅床
CN111743700A (zh) 一种多功能护理椅
CN203852518U (zh) 多功能翻身器
CN206026605U (zh) 医疗灌肠专用床
CN217408292U (zh) 一种靠垫
CN108888437A (zh) 一种带有柔性气囊且具有抬背功能的轮椅床
CN211797382U (zh) 一种偏瘫康复治疗辅助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06

Termination date: 2020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