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47172U - 一种穿刺深度可调的穿刺枪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穿刺深度可调的穿刺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47172U
CN209347172U CN201821349147.1U CN201821349147U CN209347172U CN 209347172 U CN209347172 U CN 209347172U CN 201821349147 U CN201821349147 U CN 201821349147U CN 209347172 U CN209347172 U CN 2093471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block
sliding
block
slid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4914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in Medical Technology Wu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kangpei Medical Technology (wu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kangpei Medical Technology (wu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kangpei Medical Technology (wu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4914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471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471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47172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穿刺深度可调的穿刺枪,其通过设置换挡件来使得穿刺枪的穿刺针和穿刺筒的穿刺击发距离同步可调,其换挡件的具体结构包括一根转轴和在转轴上前后间隔设置的两个换挡块,且每个换挡块的后端分别下部分别向后延伸相同长度,在转轴转动至每个换挡块的延伸部位于下方时,两个滑块的击发距离最长,当转轴转动至每个换挡块的延伸部位于转轴的上方时,两个滑块的击发距离最短,且最长时的距离与最短时的距离的差值为换挡块延伸部的长度,其结构简单,且安全性好,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穿刺深度可调的穿刺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穿刺深度可调的穿刺枪。
背景技术
目前穿刺枪多种多样,但目前暂未报道有穿刺枪可调节其穿刺深度的报告,现有的穿刺枪均是依靠医生通过经验来判断其穿刺深度,其操作起来比较麻烦,通常会因为穿刺深度不佳而重复穿刺导致病人遭受不必要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刺深度可调的穿刺枪,其使用简单,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穿刺深度可调的穿刺枪,包括穿刺针和穿刺筒,所述穿刺针和穿刺筒的一端分别水平设有与其对应的安装座,所述穿刺筒靠近与其对应的安装座的一端沿其长度方向延伸至贯穿对应的安装座,且两个所述安装座分别具有上下贯穿其的安装孔;
还包括壳体、调挡件、滑块和击发装置;所述壳体为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且上端开口的条形槽体;所述滑块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滑块均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与其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块可分别在所述壳体内前后滑动,其中位于前方的滑块为第一滑块,位于后方的滑块为第二滑块;
所述击发装置设有两个,且分别置于所述壳体内,两个所述击发装置分别为前击发装置和后击发装置,所述前击发装置位于两个所述滑块之间,用以挂接并击发所述第一滑块,所述后击发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滑块的后方,用以挂接并击发所述第二滑块;
所述调挡件包括两个换挡块和两个驱动件,两个所述换挡块置于所述壳体内且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块一一对应,并分别置于对应所述滑块的前方,位于前方的换挡块用以调节对应所述滑块在所述壳体内前后滑动的行程,位于后方的换挡块用以调节对应所述滑块在所述壳体内前后滑动的行程并击发所述前击发装置,两个所述驱动件置于所述壳体内且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块一一对应,并分别置于对应所述滑块的后方,两个所述驱动件分别与对应所述滑块传动连接,用以向对应所述滑块提供向前滑动的驱动力;
所述穿刺针的安装座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第二滑块上,所述穿刺筒的安装座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穿刺筒远离其安装座的一端朝前并穿出所述壳体的前端,所述穿刺针的针尖端朝前,并由所述穿刺筒的后端向前穿过并穿出所述穿刺筒;在外力作用下,分别向后推动两个所述滑块向后滑动并与对应的击发装置挂接以上膛,击发所述后击发装置,所述第二滑块在与其对应的驱动件的驱动下向前滑动至与其对应换挡块接触并击发所述前击发装置,所述第一滑块在与其对应的驱动件的驱动下向前滑动至与其对应的换挡块接触,击发后击发装置后,两个所述滑块分别先后依次向前滑动,并分别将所述穿刺针和穿刺筒先后一次向前滑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所述壳体内设置调挡件,且所述调挡件包括两个换挡块和两个驱动件,且两个换挡块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块一一对应,分别用以调节对应所述滑块的前后滑动的行程,两个所述驱动件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块一一对应,分别用以向对应所述滑块提供向前滑动的驱动力,其结构简单,同时设置两个击发装置,两个击发装置与两个所述滑块一一对应,触发后击发装置使得第二滑块向前滑动至与其对应的换挡块接触,并由其对应的换挡块触发所述前击发装置,并使得第一滑块向前滑动至与其对应的换挡块接触,从而实现穿刺枪在击发后两个滑块先后依次向前滑动,并带动将穿刺针和穿刺筒先后依次向前滑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调挡件还包括转轴,所述驱动件为驱动弹簧,所述转轴沿前后方向水平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位于两个所述滑块的下方,且其两端分别延伸至与所述壳体的前后端转动连接,且其前端延伸至穿出壳体的前端,两个换挡块均为圆筒形且规格一致,并分别水平设置且前后同轴间隔固定在所述转轴上的对应处,两个所述换挡块的后端下部分别向后延伸并呈弧板形,且两个所述滑块的下端分别与所述转轴的上方滑动连接,其中,位于前方的换挡块为第一换挡块,位于后方的换挡块为第二换挡块并滑动安装在所述转轴的中部,且位于所述前击发装置的后方,所述第二换挡块上沿其长度设有腰圆孔,所述转轴上位于所述腰圆孔的对应处设有与所述转轴垂直的限位销,所述限位销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伸入到所述腰圆孔内并与其滑动连接,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二换挡块在所述转轴可沿其长度方向前后滑动至所述限位销与所述腰圆孔的两端抵接,且所述第二换挡块在向前滑动过程中与所述前击发装置接触并触发所述前击发装置,两个所述驱动弹簧分别沿前后方向间隔套设在所述转轴上的对应处,位于前方的驱动弹簧为第一驱动弹簧,位于后方的驱动弹簧为第二驱动弹簧,所述第一驱动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换挡块相互靠近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二驱动弹簧的前端与所述第二滑块的后端抵接,其后端与所述壳体的后端相互抵接;
在外力作用下,分别向后推动两个所述滑块克服对应驱动弹簧的弹性张力向后滑动并与对应的击发装置挂接以上膛,击发所述后击发装置,所述第二滑块在第二驱动弹簧的驱动下向前滑动至撞击所述第二换挡块向前滑动并击发所述前击发装置,所述第一滑块在第一驱动弹簧的驱动下向前滑动至与第一换挡块接触,击发后击发装置后,两个所述滑块分别先后依次向前滑动,并分别将所述穿刺针和穿刺筒先后依次向前滑动;
其中,在外力作用下同轴驱动所述转轴旋转180°或复位,以驱动两个所述换挡块的延伸部旋转至所述转轴的上方或下方,每个所述滑块在击发后分别与对应所述换挡块的后端或其延伸部的后端抵接,以使得两个所述滑块的击发后的行程同步缩短或延长以使得穿刺针和穿刺筒的穿刺深度可调。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使得两个滑块前后滑动的行程调节更加方便,且两个驱动弹簧的安装也更加方便,而且第二换挡块在第一滑块向后滑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驱动弹簧的受到挤压并向后挤压所述第二换挡块,所述第二换挡块在挤压下克服所述第二驱动弹簧的弹性张力并向后滑动至脱离所述前击发装置,且所述第一滑块继续向后滑动直至与所述前击发装置挂接,而且第二换挡块向后滑动的最大距离即为其上腰圆孔的前端与所述限位销抵接,而在触发后击发装置时,所述第二滑块向前滑动并撞击所述第二换挡块向前滑动置于所述前击发装置接触并将其触发,此时第一滑块向前滑动至与第一换挡块抵接;其中设置转轴,且将两个所述换挡块的后端的下方分别向前延伸,此时,若换挡块的延伸部位于下方时,两个所述滑块在向前滑动时分别滑动至与对应换挡块的后端抵接,而在旋转转轴 180°时,换挡块的延伸部位于转轴的上方,此时两个所述滑块向前滑动时分别滑动至与对应所述换挡块延伸部的后端抵接,从而在旋转转轴时实现对两个换挡块前后滑动行程的调节。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滑杆;所述滑杆沿前后方向水平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转轴的上方,其后端水平延伸并穿出所述壳体的后端并与其滑动连接,其前端延伸至靠近所述壳体的前端,且在其前端端部设有限位块,且所述滑杆分别沿前后方向穿过两个所述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滑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通过滑筒与所述滑杆滑动连接,所述滑筒滑动套设在所述滑杆的对应处,所述第二滑块滑动套设在所述滑筒上,且所述滑筒的前端突出于所述第二滑块的前端,所述滑筒可沿所述滑杆前后滑动,所述第二滑块可沿所述滑筒前后滑动,所述第二滑块的上端前侧转动设有弹性抵接齿,所述弹性抵接齿的下端向前下方延伸至与所述滑筒前端的上部贴合,所述滑筒前端前端的下部呈弧板形向前延伸并与所述第一滑块的后端抵接,所述滑杆上位于所述滑筒延伸部的上方由上向下凹设有与所述弹性抵接齿相配合的抵接槽,所述抵接槽位于所述弹性抵接齿的前方;所述滑杆上在所述限位块和第一滑块之间设有第一回位弹簧,且所述第一回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块和第一滑块相互靠近的一端抵接,所述滑杆上位于所述滑筒的后方还套设有第二回位弹簧,所述第二回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筒的后端和所述壳体的后端相互抵接;
在外力作用下向后拉动所述滑杆,所述滑杆先克服第一回位弹簧的弹力向后滑动至所述抵接槽滑动至所述滑筒内,再带动所述第一滑块和滑筒克服第一驱动弹簧和第二回位弹簧的张力向后滑动至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前击发装置挂接,撤销外力后,所述滑杆在第一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向前滑动至复位,此时所述弹性抵接齿的下端位于所述滑筒延伸部的上方并位于所述抵接槽的后方,且与所述滑杆的上端贴合,再次施加外力向后拉动所述滑杆,所述滑杆先克服第一回位弹簧的弹性张力向后滑动至所述抵接槽移动至所述弹性抵接齿的正下方且二者相互抵接,而后继续继续向后滑动并带动所述第二滑块克服第二驱动弹簧的张力向后滑动至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后击发装置挂接,再次撤销外力后,所述滑杆在第一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向前滑动至复位;触发所述后击发装置,所述第二滑块脱离所述后击发装置,并在第二驱动弹簧的张力作用下向前滑动至撞击所述第二换挡块且与其相互抵接,所述第二换挡块在第二滑块的撞击下向前滑动至所述腰圆孔的后端与所述限位销抵接并触发前击发装置使其与所述第一滑块相脱离,所述第一滑块在第一驱动弹簧和第二回位弹簧的张力作用下克服第一回位弹簧的张力并向前滑动至与第一换挡块后端抵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滑杆,且所述滑杆前后方向穿过两个所述滑块,且在第二滑块与所述滑杆之间还套设有滑筒,且所述滑杆上分别套设第一回位弹簧和第二回位弹簧,其中第一回位弹簧位于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第一滑块之间,而第二回位弹簧位于所述滑筒的后方,而滑筒的前端突出于所述第二滑块的前方,且所述弹性抵接齿的下端与所述滑筒前端的上方接触,所述滑筒的前端的下方向前延伸至与所述第一滑块的后端抵接,故滑筒与所述第一滑块保持同步前后滑动,而在向后拉动滑杆时,最开始时滑杆克服第一回位弹簧的弹性张力向后滑动,此时由于第一回位弹簧产生压缩形变但并不足以带动所述第一滑块克服第一驱动弹簧向后滑动,而滑杆在此时向后滑动时,第一滑块、滑筒和第二滑块均处于静止状态,滑杆上的抵接槽滑动至滑筒内,此时滑杆继续向后滑动,直至足以带动所述第一滑块和滑筒克服第一驱动弹簧和第一回位弹簧向后滑动,此时滑杆、第一滑块和滑筒是同步向后滑动,而抵接槽始终处于滑筒内,故弹性抵接齿始终无法与所述抵接槽接触并抵接,所以第二滑块始终处于静止状态,直至第二换挡块在第一驱动弹簧的作用下克服第二驱动弹簧的弹性张力与所述第二滑筒同步向后滑动至其上腰圆孔的前端与所述限位杆抵接,最后继续拉动所述滑杆,所述第一滑块和滑筒继续向后滑动直至第一滑块与前击发装置挂接位置,此时由于滑筒相对于所述第二滑筒是向后滑动,所述弹性抵接齿的下端是脱离所述滑筒的上端并与所述滑筒延伸部对应的滑杆的上端贴合;松开滑杆,滑杆在第一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向前滑动至复位,此时第一滑块、滑筒、第二滑块和第二回位弹簧均静止,且弹性抵接齿与所述滑杆的上端贴合,且贴合处位于所述抵接槽的后方,再次向后拉动所述滑杆克服第一回位弹簧的弹性张力向后滑动,此时第一滑块、第二换挡块和滑筒均处于静止状态,滑杆首先向后滑动至其抵接槽移动至所述弹性抵接齿的正下方且二者相互抵接,继续拉动滑杆,滑杆由弹性抵接齿带动所述第二滑块克服所述第二驱动弹簧的弹性张力与其同步向后滑动至与所述后击发装置挂接,如此完成两次先后依次向后拉动滑杆,并分别先后依次驱动两个滑块滑动至与对应的击发装置挂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上膛装置,所述上膛装置包括上膛手柄和连动件,所述上膛手柄为竖直设置且前后开口的长方形框,所述连动件为直条形棒,所述上膛手柄的上端与所述壳体后端端部转动连接,且连接处位于所述滑杆与所述壳体后端滑动连接处的上方,其中部与所述连动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动件的另一端向后上方延伸至与所述滑杆后端端部转动连接,向后转动所述上膛手柄并带动所述连动件驱动所述滑杆向后滑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利用杠杆的原理减小滑杆向后拉动的阻力,使得上膛时拉动滑杆更轻便。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两侧内壁分别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条形的滑槽,两个所述滑块的两侧分别凸设有与两个所述滑槽相配合的滑条,且每个所述滑块两侧滑条分别伸入到所述壳体对应侧的滑槽内且与其滑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使得两个滑块进行限位使得其稳定性更好,不会产生周向偏转。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抵接齿包括抵接齿和张力弹簧,所述第二滑块的前端中部位于所述滑筒的上方由前向后设有一条竖向的凹槽,所述抵接齿为弯条形,且其弯折角度为钝角,其弯折处伸入到所述凹槽内并与其中部转动连接,且所述抵接齿的顶角朝向后方,且其一端朝上,另一端朝下,所述张力弹簧沿前后方向置于所述凹槽内,并位于所述抵接齿转动连接处的上方,其一端与所述凹槽的槽底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抵接齿上端连接,用以向所述抵接齿施加向下转动的张力。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在滑杆向前滑动时其上的抵接槽不会与弹性抵接齿抵接,在滑杆向后滑动时,只有弹性抵接齿的抵接齿的下端伸入到抵接槽内时二者才会抵接,并带动第二滑块向后滑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滑筒的上端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条形的限位条,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滑筒滑动连接处设有与所述限位条相配合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条伸入到所述限位槽内并滑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使得滑筒智能沿滑杆前后滑动而不能旋转。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还包括定位珠,所述定位珠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位于其前端靠近所述第一换挡块的位置,且其球体朝向所述第一换挡块侧壁的前端,所述第一换挡块前端的对应周向间隔均匀的设有两个所述定位珠相配合的定位凹槽,所述转轴旋转至所述定位珠的球体伸入到其中任意一个定位凹槽内时,两个所述换挡块的延伸部均朝上或朝下。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可避免转轴随意转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上端开口处还设有可转动打开或关闭其的盖子。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且美观,且安全性好。
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击发装置分别具有挂接部,两个所述滑块的下端分别具有与对应所述击发装置挂接部相配合的挂销,每个所述滑块分别其下端的挂销与对应所述击发装置的挂接部挂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击发装置包括垫片、挂钩和弹性件,所述垫片为条形板,其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在所述壳体底壁一侧的中部,并位于第二换挡块的前方,所述挂钩为条形板,其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在所述垫片上,所述挂钩的后端与所述垫片后端转动连接,其前端靠近转轴的一侧突出于所述垫片的对应侧且在突出处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形成与所述第一滑块的挂销相配合的挂接部,所述垫片前端背离所述挂钩挂接部的一侧向上凸起设有安装柱,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安装柱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挂钩背离挂接部的一侧连接,用以对所述挂钩施加弹性张力使得所述挂钩的挂接部突出于所述垫片靠近转轴的一侧,所述挂钩后端靠近转轴的一侧凸设有一触发块,所述触发块延伸至所述第二换挡块的前侧,所述第二换挡块在受到第二滑块撞击后向前滑动挤压所述触发块带动所述挂钩的挂接部朝向远离所述转轴的一侧转动,以使得所述挂钩的挂接部与所述第一滑块下端的挂销相脱离。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后击发装置包括触发按钮、立板、背板、挂齿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滑块下端的挂销为两个,所述立板为两个且均位于所述壳体内,两个所述立板竖向设置且相互平行并间隔设置在所述壳体后端端部且分别位于所述转轴和滑杆的两侧,所述挂齿为n形结构,其置于两个所述立板之间,且所述转轴和滑杆均穿过所述挂齿下端,其下端两侧分别向前弯折并延伸,且在其延伸处的端部分别向两侧弯折形成与所述第二滑块下端两个挂销相配合的挂接部,所述挂齿的弯折处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立板的转动连接,所述背板竖直设置且与两个所述立板的前端上部连接,所述滑杆、转轴、第二回位弹簧和第二驱动弹簧分别经过所述背板的下方,所述复位弹簧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挂齿和背板之间,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背板和挂齿上端相互靠近的一侧连接,所述触发按钮为条形柱,其沿前后方向水平穿过所述壳体后端上部并与其滑动连接,其前端位于壳体内并位于所述挂齿的后侧,并与所述挂齿上端远离复位弹簧的一侧抵接,且在其与挂齿的抵接处外翻边,所述第二滑块在所述滑杆的带动下克服所述第二驱动弹簧弹性张力向后滑动至其下端的挂销与所述挂齿下端的挂接部挂接,按压所述触发按钮向前滑动并带动所述挂齿克服所述复位弹簧的弹性张力并绕其与两个立板的连接处转动,所述挂齿的两个挂接部向下转动并脱离所述第二滑块下端的挂销,所述第二滑块在所述第二驱动弹簧的驱动下向前滑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保险栓,所述保险栓为棒状,所述保险栓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其中部上端沿前后方向设有一前后贯穿且开口朝上并与所述触发按钮相配合的第一滑槽,其下端沿前后方向设有一前后贯穿且开口朝下并与所述滑杆相配合的第二滑槽,且所述第二滑槽的一侧位于所述第一滑槽的中部的下方,其另一侧突出于所述第一滑槽的对应侧,所述保险栓位于所述触发按钮和滑杆之间,并沿左右方向水平贯穿所述壳体后端端部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触发按钮的下端伸入到所述第一滑槽内,且在所述触发按钮与所述第一滑槽的对应处设有左右贯穿且开口朝下的第三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三滑槽相交,且在二者相交时,所述触发按钮可沿所述第一滑槽前后滑动或所述保险栓可沿所述第三滑槽左右滑动,所述滑杆的上端伸入到所述第二滑槽内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滑杆与所述第三滑槽的对应处的上端靠近所述第二滑槽位于第一滑槽中部的一侧设有一阶形缺口,且所述第二滑槽靠近所述第一滑槽中部一侧的侧壁与所述阶形缺口的竖向阶面贴合,所述阶形缺口的前端向前延伸,且其水平阶面宽度右后向前逐渐变窄,在外力作用下,所述触发按钮可穿过所述第一滑槽沿前后方向滑动,在上膛时,所述滑杆在外力作用下向后滑动,所述滑杆上的阶形缺口前端的延伸部的竖向阶面挤压所述保险栓朝向阶形缺口的一侧水平滑动至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三滑槽相偏离,以阻挡所述触发按钮在外力作用下前后滑动,在上膛完成后所述滑杆复位,在外力作用下摁压所述保险栓复位以使得所述触发按钮在外力作用下可前后滑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保险栓,使得穿刺枪在上膛后只有摁下保险栓复位才能击发,能有效提高其安全性,避免误击发导致人员受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穿刺枪内部结构简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穿刺枪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穿刺枪内部局部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穿刺枪的调挡件与所述前击发装置的倒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穿刺枪的第二滑块与滑筒以及弹性抵接齿的总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穿刺枪的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穿刺针、穿刺筒以及上膛装置的配合关系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穿刺枪的后击发装置的结构简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穿刺枪的挂齿、触发按钮、保险栓以及滑杆的配合图;
图9-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穿刺枪的挂齿、触发按钮和保险栓不同视角的爆炸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穿刺枪的滑杆的俯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穿刺枪的壳体与其盖子的配合图。
图中:1a、穿刺针、1b穿刺筒、1c安装座、1d安装孔、2壳体、21发射孔、 22滑槽、23定位珠、24盖子、31转轴、311旋转把手、312限位销、32a 第一换挡块、321a定位凹槽、32b第二换挡块、321b腰圆孔、33a第一驱动弹簧、33b第二驱动弹簧、4滑杆、41限位块、42抵接槽、42a第一回位弹簧、42b第二回位弹簧、43阶形缺口、5a第一滑块、5b第二滑块、51滑筒、 511凹槽、512限位条、52弹性抵接齿、521抵接齿、522张力弹簧、53安装销、54挂销、55滑条、6前击发装置、61垫片、611安装柱、62挂钩、 621缺口、622触发块、63弹性件、7后击发装置、71触发按钮、711第三滑槽、72立板、73背板、74挂齿、75复位弹簧、8上膛装置、81上膛手柄、 82连动件、9保险栓、91第一滑槽、92第二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穿刺深度可调的穿刺枪,包括穿刺针1a和穿刺筒1b,所述穿刺针1a和穿刺筒1b的一端分别水平设有与其对应的安装座1c,所述穿刺筒1b靠近与其对应的安装座1c的一端沿其长度方向延伸至贯穿对应的安装座1c,且两个所述安装座1c分别具有上下贯穿其的安装孔1d,
包括壳体2、调挡件、滑杆4、滑块、前击发装置6和后击发装置7;
所述壳体2为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且上端开口的条形槽体;
所述前击发装置6置于所述壳体2内,并位于所述壳体2长度方向对应的中部,其具有触发部,所述后击发装置7置于所述壳体2内并安装在所述壳体2后端端部的内壁上,其具有触发按钮71,且所述触发按钮71穿出所述壳体2的后端端部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前击发装置6和后击发装置7分别具有弹性挂接件,且其挂接部均朝向前端;
所述调挡件包括转轴31、换挡块、驱动弹簧,所述转轴31沿前后方向水平置于所述壳体2内,且其两端分别延伸至与所述壳体2的前后端转动连接,且其前端延伸至穿出壳体2的前端,且在其前端端部连接有旋转把手311,所述换挡块为两个,两个换挡块均为圆筒形且规格一致,并分别水平设置且前后同轴间隔安装在所述转轴31上,两个所述换挡块的后端下部分别向后延伸并呈弧板形,其中,位于前方的换挡块为第一换挡块32a并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31的前端,位于后方的换挡块为第二换挡块32b并滑动安装在所述转轴31的中部,且位于所述前击发装置6的后方,所述第二换挡块32b 上沿其长度设有腰圆孔321b,所述转轴31上位于所述腰圆孔321b的对应处设有与所述转轴31垂直的限位销312,所述限位销312远离所述转轴31的一端伸入到所述腰圆孔321b内并与其滑动连接,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二换挡块32b在所述转轴31可沿其长度方向前后滑动至所述限位销312与所述腰圆孔321b的两端抵接,且所述第二换挡块32b在向前滑动过程中与所述前击发装置6的触发部接触并触发所述前击发装置6,所述驱动弹簧为两个,两个所述驱动弹簧分别沿前后方向间隔套设在所述转轴31上,位于前方的驱动弹簧为第一驱动弹簧33a并位于两个所述换挡块33之间,位于后方的驱动弹簧为第二驱动弹簧33b并位于所述第二换挡块32b的后方;
所述滑杆4沿前后方向水平置于所述壳体2内并位于所述转轴31的上方,其后端水平延伸并穿出所述壳体2的后端并与其滑动连接,其前端延伸至靠近所述壳体2的前端,且在其前端端部设有限位块41,所述滑块为两个,两个所述滑块分别与两个所述换挡块一一对应,并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壳体2内,并分别位于第二换挡块32b的前后两侧,位于前方的滑块为第一滑块5a位于所述第一驱动弹簧33a的前侧并与所述滑杆4滑动连接,且所述限位块41位于所述第一滑块5a的前方,且二者间隔设置,位于后方的滑块为第二滑块5b通过一根滑筒51与所述滑杆4滑动连接,所述滑筒51 滑动套设在所述滑杆4的对应处且二者可相对前后滑动,所述第二滑块5b 滑动套设在所述滑筒51上且二者可沿前后方向相对滑动,其中,所述滑筒 51的前端突出于所述第二滑块的前端,每个所述滑块的下端分别向下延伸至与所述转轴31的上部滑动接触,且所述第一驱动弹簧33a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块5a和第二换挡块32b相互靠近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二驱动弹簧 33b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滑块5b与壳体2后端端部相互靠近的一端抵接,且两个所述滑块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壳体2左右两侧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杆4上在所述限位块41和第一滑块5a之间设有第一回位弹簧42a,且所述第一回位弹簧42a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块41和第一滑块5a相互靠近的一端抵接,所述滑杆4上位于所述滑筒51的后方还套设有第二回位弹簧 42b,所述第二回位弹簧42b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筒51的后端和所述壳体2 的后端相互抵接,所述滑筒51前端的下部呈弧板形向前延伸至与所述第一滑块5a的后端抵接,所述滑杆4上位于所述滑筒51延伸部的上方由上向下凹设有抵接槽42,所述第二滑块5b的上端前侧转动设有与所述抵接槽42 相对应的弹性抵接齿52,且所述抵接槽42位于所述弹性抵接齿52的前方,所述弹性抵接齿52的下端向前下方延伸至与所述滑筒51前端的上端贴合;其中,所述第一滑块5a与所述穿刺筒1b对应,所述第二滑块5b与所述穿刺针1a对应,且两个所述滑块的上端分别竖向设有安装销53,所述第一滑块5a上的安装销53与所述穿刺筒1b对应的安装座1c上的安装孔1d相对应,所述第二滑块5b上的安装销53与穿刺针1a对应的安装座1c上的安装孔1d相对应,且所述壳体2前端端部的上方设有前后贯穿其的发射孔21,所述穿刺针1a远离其安装座1c的一端经所述穿刺筒1b靠近其安装座1c的一端伸入到穿刺筒1b内,且两个所述滑块上的安装销53分别由下向上穿过对应所述安装座1c的安装孔1d,且所述穿刺筒1b和穿刺针1a远离对应安装座1c的一端朝前并穿出所述发射孔21,两个所述滑块的后端下部分别竖向朝下设有挂销54,其中,所述第一滑块5a所对应的挂销54与所述前击发装置6的弹性挂接件相配合,所述第二滑块5b所对应的挂销54与所述后击发装置7的弹性挂接件相配合;
在外力作用下向后拉动滑杆4时,最开始时所述滑杆克服第一回位弹簧的弹性张力向后滑动,此时由于第一回位弹簧产生压缩形变但并不足以带动所述第一滑块克服第一驱动弹簧向后滑动,即此时的状态是滑杆在向后滑动时,第一滑块、滑筒和第二滑块均处于静止状态,滑杆上的抵接槽滑动至滑筒内,此时滑杆继续向后滑动,直至足以带动所述第一滑块和滑筒克服第一驱动弹簧和第一回位弹簧的弹性张力向后滑动,此时滑杆、第一滑块和滑筒是同步向后滑动,而抵接槽始终处于滑筒内,故弹性抵接齿此时始终无法与所述抵接槽接触并抵接,所以第二滑块在此时始终处于静止状态,直至第二换挡块在第一驱动弹簧的作用下克服第二驱动弹簧的弹性张力与所述第二滑筒同步向后滑动至其上腰圆孔的前端与所述限位杆抵接,最后继续拉动所述滑杆,所述第一滑块和滑筒继续向后滑动直至第一滑块与前击发装置挂接位置,此时由于滑筒相对于所述第二滑筒是向后滑动,所述弹性抵接齿的下端是脱离所述滑筒的上端并与所述滑筒延伸部对应的滑杆的上端贴合;松开滑杆,滑杆在第一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向前滑动至复位,此时第一滑块、滑筒、第二滑块和第二回位弹簧均静止,且弹性抵接齿与所述滑杆的上端贴合,且贴合处位于所述抵接槽的后方,再次向后拉动所述滑杆克服第一回位弹簧的弹性张力向后滑动,此时第一滑块、第二换挡块和滑筒均处于静止状态,滑杆首先向后滑动至其抵接槽移动至所述弹性抵接齿的正下方且二者相互抵接,继续拉动滑杆,滑杆由弹性抵接齿带动所述第二滑块克服所述第二驱动弹簧的弹性张力与其同步向后滑动至与所述后击发装置挂接,如此完成两次先后依次向后拉动滑杆,并分别先后依次驱动两个滑块滑动至与对应的击发装置挂接;其中第一滑块与前击发装置挂接,是指第一滑块下端的挂销与前击发装置的弹性挂接件挂接,第二滑块与后击发装置挂接,是指第二滑块下端的挂销与后击发装置的弹性挂接件挂接;在穿刺时,触发所述后击发装置 7的触发按钮71,所述第二滑块5b的挂销54脱离所述后击发装置7的弹性挂接件,并在第二驱动弹簧33b的张力作用下向前滑动至撞击所述第二换挡块32b后端并与其上部抵接,同时带动所述穿刺针1a向前移动至其针尖端刺入皮肤,所述第二换挡块32b在第二滑块5b的撞击下向前滑动并触发前击发装置6的触发部使其弹性挂接件与所述第一滑块5a下端的挂销54相脱离,所述第一滑块5a在第一驱动弹簧33a和第二回位弹簧42b的张力作用下克服第一回位弹簧42a的张力并向前移动至与第一换挡块32a后端上部抵接,并带动所述穿刺筒1b向前移动至刺入皮肤;其中,第二换挡块在受到第二滑块的撞击后,其向前滑动的距离小于或等于其上腰圆孔的长度;
其中,在外力作用下同轴驱动所述转轴31旋转180°或复位,以驱动两个所述换挡块的延伸部旋转至所述转轴31的上方或下方,每个所述滑块在击发后分别与对应所述换挡块的后端或其延伸部的后端抵接,以使得两个所述滑块的击发后的行程同步缩短或延长以使得穿刺针1a和穿刺筒1b的穿刺深度可调。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优选的,两个所述换挡块后端延伸部的长度一致, 以使得两个所述滑块前后滑动的行程变化保持一致。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块前端与所述滑杆滑动连接处扩径并与所述滑杆一起围合形成开口朝前的环形凹槽,所述第一回位弹簧的后端伸入到所述环形凹槽内并与其底壁抵接,如此可实现所述滑杆第一次向后拉动时,第一回位弹簧受到压缩,并缩回至环形凹槽内,使得所述限位块可与所述第一滑块的前端抵接。
本实施例的原理是,利用两个驱动弹簧分别为两个滑块提供向前滑动的动力,而在上膛时,前击发装置和后击发装置分别用以挂接与其对应的滑块,而在击发时,后击发装置击发第二滑块向前滑动并在终点时撞击第二换挡块击发前击发装置使得第一滑块向前滑动,从而一次击发并实现两个滑块先后依次击发,另外设置转轴并而与之对应的换挡块的延伸部在旋转至朝上时,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向前滑动的距离均缩短,而在延伸部旋转至朝下的时候,此时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向前滑动的距离均延长,且延长的长度与延伸部长度一致,从而实现穿刺的深度实现两挡可调。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上膛装置8,所述上膛装置8包括上膛手柄81和连动件82,所述上膛手柄81为竖直设置且前后开口的长方形框,所述连动件82为直条形棒,所述上膛手柄81的上端与所述壳体2后端端部转动连接,且连接处位于所述滑杆4与所述壳体2后端滑动连接处的上方,其中部与所述连动件82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动件82的另一端向后上方延伸至与所述滑杆4后端端部转动连接,向后转动所述上膛手柄81并带动所述连动件82驱动所述滑杆4向后滑动。其结构简单,利用杠杆的原理减小滑杆向后拉动的阻力,使得上膛时拉动滑杆更轻便。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2两侧内壁分别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条形的滑槽 22,两个所述滑块的两侧分别凸设有与两个所述滑槽22相配合的滑条55,且每个所述滑块两侧滑条55分别伸入到所述壳体2对应侧的滑槽22内且与其滑动连接,实现两个滑块与壳体滑动连接,且在滑动时更加稳定,不会产生周向偏转。
如图1-4所示,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击发装置6还包括垫片61,其对应的弹性挂接部包括挂钩62和弹性件63,所述垫片61为条形板,其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在所述壳体2底壁一侧的中部,并位于第二换挡块32b的前方,所述挂钩62为条形板,其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在所述垫片61上,所述挂钩 62的后端与所述垫片61后端转动连接,其前端靠近转轴31的一侧突出于所述垫片61的对应侧且在突出处设有缺口621,所述缺口621形成与所述第一滑块5a的挂销54相配合的挂接部,所述垫片61前端背离所述挂钩62挂接部的一侧向上凸起设有安装柱611,所述弹性件63一端与所述安装柱611 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挂钩62背离挂接部的一侧连接,用以对所述挂钩62 施加弹性张力使得所述挂钩62的挂接部突出于所述垫片61靠近转轴31的一侧,所述挂钩62后端靠近转轴31的一侧凸设有一触发块622,所述触发块622延伸至位于后方所述第二换挡块32b的前侧构成所述前击发装置6的触发部。
其中,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片,具体如图2-4所示,所述弹片向所述挂钩施加弹力,使得所述挂钩远离其与垫片转动连接处的一端突出于所述垫片靠近转轴的一侧,使得所述第一滑块向后滑动过程中其下端的挂销挤压所述挂钩克服所述弹片的弹力朝向远离所述转轴的一侧转动,待所述滑块的挂销向后滑动至所述挂钩的缺口处时,所述弹片的弹性张力使得所述挂钩朝向转轴转动,且所述第一滑块的挂销伸入到所述缺口内,此时第一滑块的后端与所述第二换挡块的前端抵接,此时松开滑杆,所述滑杆向前滑动复位,而第一滑块也在第一驱动弹簧的作用下具有向前滑动的趋势,但其挂销在挂钩的缺口且二者相互挂接,使得所述第一滑块无法在第一驱动弹簧的作用下向前滑动,而在第二滑块击发后,第二滑块撞击所述第二换挡块沿其腰圆孔向前滑动,而第二换挡块在向前滑动的过程中会撞击所述挂钩后端的触发块,使得所述挂钩克服所述弹片的弹力朝向远离转轴的一侧转动,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滑块的挂销脱离所述挂钩的缺口,从而第一滑块在第一驱动弹簧的作用向向前滑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后击发装置7还包括立板72和背板73,其对应的弹性挂接部包括挂齿74和复位弹簧75,所述第二滑块5b下端的挂销54为两个,所述立板72为两个且均位于所述壳体2内,两个所述立板72竖向设置且相互平行并间隔设置在所述壳体2后端端部且分别位于所述转轴31和滑杆4的两侧,所述挂齿74为n形结构,其置于两个所述立板72之间,且所述转轴31和滑杆4均穿过所述挂齿74下端,其下端两侧分别向前弯折并延伸,且在其延伸处的端部分别向两侧弯折形成与所述第二滑块5b下端两个挂销54相配合的挂接部,所述挂齿74的弯折处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立板72的转动连接,所述背板73竖直设置且与两个所述立板72的前端上部连接,所述滑杆4、转轴31、第二回位弹簧42b和第二驱动弹簧33b分别经过所述背板73的下方,所述复位弹簧75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挂齿74和背板73之间,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背板73和挂齿74上端相互靠近的一侧连接,所述触发按钮71为条形柱,其沿前后方向水平穿过所述壳体2后端上部并与其滑动连接,其前端位于壳体2内并位于所述挂齿74的后侧,并与所述挂齿74上端远离复位弹簧75的一侧抵接,且在其与挂齿74的抵接处外翻边,所述第二滑块5b在所述滑杆4的带动下克服所述第二驱动弹簧 33b弹性张力向后滑动至其下端的挂销54与所述挂齿74下端的挂接部挂接,按压所述触发按钮71向前滑动并带动所述挂齿74克服所述复位弹簧75的弹性张力并绕其与两个立板72的连接处转动,所述挂齿74的两个挂接部向下转动并脱离所述第二滑块5b下端的挂销,所述第二滑块5b在所述第二驱动弹簧33b的驱动下向前滑动。
其中,优选的,所述第二滑块对应的挂销的下端端部为由后向前的倾斜向下斜面或挂齿两挂接部的上端为由前向后倾斜向上的斜面,如此便于所述第二滑块下端的挂销滑过至所述挂齿挂接部的后方并与其挂接。
其中,所述第二滑块在滑杆的带动下向后滑动至其下端的挂销向下挤压所述挂齿的挂接部使得所述挂齿克服所述复位弹簧的弹性张力沿其与所述立板的转动连接处向下转动,且所述第二滑块继续向后滑动至其挂销位于所述挂齿挂接部的后方,此时挂齿上端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上转动至复位,此时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立板抵接无法继续向后滑动,松开所述滑杆,所述滑杆和滑筒向前滑动至复位,所述第二滑块在第二驱动弹簧的作用下具有向前滑动的趋势,待其滑动至其下端的与所述挂齿的挂接部抵接并被挂齿截停,此时摁压触发按钮,所述挂齿的上端克服所述复位弹簧的弹性阻力向前转动,此时挂齿的下端向下转动至其挂接部脱离所述第二滑块下端的挂销,所述第二滑块在第二驱动弹簧的作用下向前滑动并撞击第二换挡块。
如图5所示,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抵接齿52包括抵接齿521和张力弹簧522,所述第二滑块5b的前端中部位于所述滑筒51的上方由前向后设有一条竖向的凹槽511,所述抵接齿521为弯条形,且其弯折角度为钝角,其弯折处伸入到所述凹槽511内并与其中部转动连接,且所述抵接齿521的顶角朝向后方,且其一端朝上,另一端朝下,所述张力弹簧522沿前后方向置于所述凹槽511内,并位于所述抵接齿521转动连接处的上方,其一端与所述凹槽511的槽底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抵接齿521上端连接,用以向所述抵接齿521施加向下转动的张力。其结构简单,在滑杆向前滑动时其上的抵接槽不会与弹性抵接齿抵接,在滑杆向后滑动时,只有弹性抵接齿的抵接齿的下端伸入到抵接槽内时二者才会抵接,并带动第二滑块向后滑动。
如图6和图13所示,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滑筒51的上端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条形的限位条512,所述第二滑块5b与所述滑筒51滑动连接处设有与所述限位条512相配合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条512伸入到所述限位槽内并滑动连接。使得滑筒智能沿滑杆前后滑动而不能旋转。
如图4所示,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还包括定位珠23,所述定位珠 23置于所述壳体2内并位于其前端靠近所述第一换挡块32a的位置,且其球体朝向所述第一换挡块32a侧壁的前端,所述第一换挡块32a前端的对应周向间隔均匀的设有两个所述定位珠23相配合的定位凹槽321a,所述转轴31 旋转至所述定位珠23的球体伸入到其中任意一个定位凹槽321a内时,两个所述换挡块的延伸部均朝上或朝下。其中,优选的,所述第一换挡块与所述转轴可一体成型。其结构简单,可避免转轴随意转动,且所述转轴转动至第一换挡块上的任意一个定位凹槽与定位珠配合时,即可认为换挡完成。
如图13所示,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2上端开口处还设有可转动打开或关闭其的盖子24。其结构简单,且美观,且安全性好。
如图8-12所示,上述技术方案中还保括保险栓9,所述保险栓为棒状,所述保险栓9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其中部上端沿前后方向设有一前后贯穿且开口朝上并与所述触发按钮71相配合的第一滑槽91,其下端沿前后方向设有一前后贯穿且开口朝下并与所述滑杆相配合的第二滑槽92,且所述第二滑槽92的一侧位于所述第一滑槽91的中部的下方,其另一侧突出于所述第一滑槽91的对应侧,所述保险栓9位于所述触发按钮71和滑杆4之间,并沿左右方向水平贯穿所述壳体2后端端部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触发按钮71 的下端伸入到所述第一滑槽91内,且在所述触发按钮71与所述第一滑槽91 的对应处设有左右贯穿且开口朝下的第三滑槽711,所述第一滑槽91与所述第三滑槽711相交,且在二者相交时,所述触发按钮71可沿所述第一滑槽 91前后滑动或所述保险栓9可沿所述第三滑槽711左右滑动,所述滑杆4 的上端伸入到所述第二滑槽92内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滑杆4与所述第三滑槽711的对应处的上端靠近所述第二滑槽92位于第一滑槽91中部的一侧设有一阶形缺口43,且所述第二滑槽92靠近所述第一滑槽91中部一侧的侧壁与所述阶形缺口43的竖向阶面贴合,所述阶形缺口43的前端向前延伸,且其水平阶面宽度右后向前逐渐变窄,在外力作用下,所述触发按钮71可穿过所述第一滑槽91沿前后方向滑动,在上膛时,所述滑杆4在外力作用下向后滑动,所述滑杆4上的阶形缺口43前端的延伸部的竖向阶面挤压所述保险栓9朝向阶形缺口43的一侧水平滑动至所述第一滑槽91与所述第三滑槽711相偏离,以阻挡所述触发按钮71在外力作用下前后滑动,在上膛完成后所述滑杆4复位,在外力作用下摁压所述保险栓9复位以使得所述触发按钮71在外力作用下可前后滑动。设置保险栓,使得穿刺枪在上膛后只有摁下保险栓复位才能击发,能有效提高其安全性,避免误击发导致人员受伤。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做各种的改动与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3)

1.一种穿刺深度可调的穿刺枪,包括穿刺针(1a)和穿刺筒(1b),所述穿刺针(1a)和穿刺筒(1b)的一端分别水平设有与其对应的安装座(1c),所述穿刺筒(1b)靠近与其对应的安装座(1c)的一端沿其长度方向延伸至贯穿对应的安装座(1c),且两个所述安装座(1c)分别具有上下贯穿其的安装孔(1d);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2)、调挡件、滑块和击发装置;所述壳体(2)为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且上端开口的条形槽体;所述滑块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滑块均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壳体(2)内并与其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块可分别在所述壳体(2)内前后滑动,其中位于前方的滑块为第一滑块(5a),位于后方的滑块为第二滑块(5b);
所述击发装置设有两个,且分别置于所述壳体(2)内,两个所述击发装置分别为前击发装置(6)和后击发装置(7),所述前击发装置(6)位于两个所述滑块之间,用以挂接并击发所述第一滑块(5a),所述后击发装置(7)位于所述第二滑块(5b)的后方,用以挂接并击发所述第二滑块(5b);
所述调挡件包括两个换挡块和两个驱动件,两个所述换挡块置于所述壳体(2)内且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块一一对应,并分别置于对应所述滑块的前方,位于前方的换挡块用以调节对应所述滑块在所述壳体(2)内前后滑动的行程,位于后方的换挡块用以调节对应所述滑块在所述壳体(2)内前后滑动的行程并击发所述前击发装置(6),两个所述驱动件置于所述壳体(2)内且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块一一对应,并分别置于对应所述滑块的后方,两个所述驱动件分别与对应所述滑块传动连接,用以向对应所述滑块提供向前滑动的驱动力;
所述穿刺针(1a)的安装座(1c)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第二滑块(5b)上,所述穿刺筒(1b)的安装座(1c)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块(5a)上,所述穿刺筒(1b)远离其安装座(1c)的一端朝前并穿出所述壳体(2)的前端,所述穿刺针(1a)的针尖端朝前,并由所述穿刺筒(1b)的后端向前穿过并穿出所述穿刺筒(1b);在外力作用下,分别向后推动两个所述滑块向后滑动并与对应的击发装置挂接以上膛,击发所述后击发装置(7),所述第二滑块(5b)在与其对应的驱动件的驱动下向前滑动至与其对应换挡块接触并击发所述前击发装置(6),所述第一滑块(5a)在与其对应的驱动件的驱动下向前滑动至与其对应的换挡块接触,击发后击发装置(7)后,两个所述滑块分别先后依次向前滑动,并分别将所述穿刺针(1a)和穿刺筒(1b)先后一次向前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深度可调的穿刺枪,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挡件还包括转轴(31),所述驱动件为驱动弹簧,所述转轴(31)沿前后方向水平置于所述壳体(2)内并位于两个所述滑块的下方,且其两端分别延伸至与所述壳体(2)的前后端转动连接,且其前端延伸至穿出壳体(2)的前端,两个换挡块均为圆筒形且规格一致,并分别水平设置且前后同轴间隔固定在所述转轴(31)上的对应处,两个所述换挡块的后端下部分别向后延伸并呈弧板形,且两个所述滑块的下端分别与所述转轴的上方滑动连接,其中,位于前方的换挡块为第一换挡块(32a),位于后方的换挡块为第二换挡块(32b)并滑动安装在所述转轴(31)的中部,且位于所述前击发装置(6)的后方,所述第二换挡块(32b)上沿其长度设有腰圆孔(321b),所述转轴(31)上位于所述腰圆孔(321b)的对应处设有与所述转轴(31)垂直的限位销(312),所述限位销(312)远离所述转轴(31)的一端伸入到所述腰圆孔(321b)内并与其滑动连接,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二换挡块(32b)在所述转轴(31)可沿其长度方向前后滑动至所述限位销(312)与所述腰圆孔(321b)的两端抵接,且所述第二换挡块(32b)在向前滑动过程中与所述前击发装置(6)接触并触发所述前击发装置(6),两个所述驱动弹簧分别沿前后方向间隔套设在所述转轴(31)上的对应处,位于前方的驱动弹簧为第一驱动弹簧(33a),位于后方的驱动弹簧为第二驱动弹簧(33b),所述第一驱动弹簧(33a)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块(5a)和第二换挡块(32b)相互靠近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二驱动弹簧(33b)的前端与所述第二滑块(5b)的后端抵接,其后端与所述壳体(2)的后端相互抵接;
在外力作用下,分别向后推动两个所述滑块克服对应驱动弹簧的弹性张力向后滑动并与对应的击发装置挂接以上膛,击发所述后击发装置(7),所述第二滑块(5b)在第二驱动弹簧(33b)的驱动下向前滑动至撞击所述第二换挡块(32b)向前滑动并击发所述前击发装置(6),所述第一滑块(5a)在第一驱动弹簧(33a)的驱动下向前滑动至与第一换挡块(32a)接触,击发后击发装置(7)后,两个所述滑块分别先后依次向前滑动,并分别将所述穿刺针(1a)和穿刺筒(1b)先后依次向前滑动;
其中,在外力作用下同轴驱动所述转轴(31)旋转180°或复位,以驱动两个所述换挡块的延伸部旋转至所述转轴(31)的上方或下方,每个所述滑块在击发后分别与对应所述换挡块的后端或其延伸部的后端抵接,以使得两个所述滑块的击发后的行程同步缩短或延长以使得穿刺针(1a)和穿刺筒(1b)的穿刺深度可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刺深度可调的穿刺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杆(4),所述滑杆(4)沿前后方向水平置于所述壳体(2)内且位于所述转轴(31)的上方,其后端水平延伸并穿出所述壳体(2)的后端并与其滑动连接,其前端延伸至靠近所述壳体(2)的前端,且在其前端端部设有限位块(41),且所述滑杆(4)分别沿前后方向穿过两个所述滑块,所述第一滑块(5a)与所述滑杆(4)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5b)通过滑筒(51)与所述滑杆(4)滑动连接,所述滑筒(51)滑动套设在所述滑杆(4)的对应处,所述第二滑块(5b)滑动套设在所述滑筒(51)上,所述滑筒(51)可沿所述滑杆(4)前后滑动,所述第二滑块(5b)可沿所述滑筒(51)前后滑动;所述滑杆(4)上在所述限位块(41)和第一滑块(5a)之间设有第一回位弹簧(42a),且所述第一回位弹簧(42a)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块(41)和第一滑块(5a)相互靠近的一端抵接,所述滑杆(4)上位于所述滑筒(51)的后方还套设有第二回位弹簧(42b),所述第二回位弹簧(42b)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筒(51)的后端和所述壳体(2)的后端相互抵接,所述滑筒(51)前端的下部呈弧板形向前延伸并与所述第一滑块(5a)的后端抵接,所述滑杆(4)上位于所述滑筒(51)延伸部的上方由上向下凹设有抵接槽(42),所述第二滑块(5b)的上端前侧转动设有与所述抵接槽(42)相对应的弹性抵接齿(52),且所述抵接槽(42)位于所述弹性抵接齿(52)的前方,所述弹性抵接齿(52)的下端向前下方延伸至与所述滑筒(51)的上端贴合;
在外力作用下向后拉动所述滑杆(4),所述滑杆(4)先克服第一回位弹簧(42a)的弹力向后滑动至所述抵接槽(42)滑动至所述滑筒(51)内,再带动所述第一滑块(5a)和滑筒(51)克服第一驱动弹簧(33a)和第二回位弹簧(42b)的张力向后滑动至所述第一滑块(5a)与所述前击发装置(6)挂接,撤销外力后,所述滑杆(4)在第一回位弹簧(42a)的作用下向前滑动至复位,此时所述弹性抵接齿(52)的下端位于所述滑筒(51)延伸部的上方并位于所述抵接槽(42)的后方,且与所述滑杆(4)的上端贴合,再次施加外力向后拉动所述滑杆(4),所述滑杆(4)先克服第一回位弹簧(42a)的弹性张力向后滑动至所述抵接槽(42)移动至所述弹性抵接齿(52)的正下方且二者相互抵接,而后继续继续向后滑动并带动所述第二滑块(5b)克服第二驱动弹簧(33b)的张力向后滑动至所述第二滑块(5b)与所述后击发装置(7)挂接,再次撤销外力后,所述滑杆(4)在第一回位弹簧(42a)的作用下向前滑动至复位;触发所述后击发装置(7),所述第二滑块(5b)脱离所述后击发装置(7),并在第二驱动弹簧(33b)的张力作用下向前滑动至撞击所述第二换挡块(32b)且与其相互抵接,所述第二换挡块(32b)在第二滑块(5b)的撞击下向前滑动至所述腰圆孔(321b)的后端与所述限位销(312)抵接并触发前击发装置(6)使其与所述第一滑块(5a)相脱离,所述第一滑块(5a)在第一驱动弹簧(33a)和第二回位弹簧(42b)的张力作用下克服第一回位弹簧(42a)的张力并向前滑动至与第一换挡块(32a)后端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刺深度可调的穿刺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膛装置(8),所述上膛装置(8)包括上膛手柄(81)和连动件(82),所述上膛手柄(81)为竖直设置且前后开口的长方形框,所述连动件(82)为直条形棒,所述上膛手柄(81)的上端与所述壳体(2)后端端部转动连接,且连接处位于所述滑杆(4)与所述壳体(2)后端滑动连接处的上方,其中部与所述连动件(82)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动件(82)的另一端向后上方延伸至与所述滑杆(4)后端端部转动连接,向后转动所述上膛手柄(81)并带动所述连动件(82)驱动所述滑杆(4)向后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刺深度可调的穿刺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两侧内壁分别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条形的滑槽(22),两个所述滑块的两侧分别凸设有与两个所述滑槽(22)相配合的滑条(55),且每个所述滑块两侧滑条(55)分别伸入到所述壳体(2)对应侧的滑槽(22)内且与其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刺深度可调的穿刺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抵接齿(52)包括抵接齿(521)和张力弹簧(522),所述第二滑块(5b)的前端中部位于所述滑筒(51)的上方由前向后设有一条竖向的凹槽(511),所述抵接齿(521)为弯条形,且其弯折角度为钝角,其弯折处伸入到所述凹槽(511)内并与其中部转动连接,且所述抵接齿(521)的顶角朝向后方,且其一端朝上,另一端朝下,所述张力弹簧(522)沿前后方向置于所述凹槽(511)内,并位于所述抵接齿(521)转动连接处的上方,其一端与所述凹槽(511)的槽底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抵接齿(521)上端连接,用以向所述抵接齿(521)施加向下转动的张力。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刺深度可调的穿刺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筒(51)的上端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条形的限位条(512),所述第二滑块(5b)与所述滑筒(51)滑动连接处设有与所述限位条(512)相配合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条(512)伸入到所述限位槽内并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刺深度可调的穿刺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定位珠(23),所述定位珠(23)置于所述壳体(2)内并位于其前端靠近所述第一换挡块(32a)的位置,且其球体朝向所述第一换挡块(32a) 侧壁的前端,所述第一换挡块(32a)前端的对应周向间隔均匀的设有两个所述定位珠(23)相配合的定位凹槽(321a),所述转轴(31)旋转至所述定位珠(23)的球体伸入到其中任意一个定位凹槽(321a)内时,两个所述换挡块的延伸部均朝上或朝下。
9.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穿刺深度可调的穿刺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上端开口处还设有可转动打开或关闭其的盖子(2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穿刺深度可调的穿刺枪,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击发装置分别具有挂接部,两个所述滑块的下端分别具有与对应所述击发装置挂接部相配合的挂销(54),每个所述滑块分别其下端的挂销(54)与对应所述击发装置的挂接部挂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穿刺深度可调的穿刺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击发装置(6)包括垫片(61)、挂钩(62)和弹性件(63),所述垫片(61)为条形板,其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在所述壳体(2)底壁一侧的中部,并位于第二换挡块(32b)的前方,所述挂钩(62)为条形板,其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在所述垫片(61)上,所述挂钩(62)的后端与所述垫片(61)后端转动连接,其前端靠近转轴(31)的一侧突出于所述垫片(61)的对应侧且在突出处设有缺口(621),所述缺口(621)形成与所述第一滑块(5a)的挂销(54)相配合的挂接部,所述垫片(61)前端背离所述挂钩(62)挂接部的一侧向上凸起设有安装柱(611),所述弹性件(63)一端与所述安装柱(611)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挂钩(62)背离挂接部的一侧连接,用以对所述挂钩(62)施加弹性张力使得所述挂钩(62)的挂接部突出于所述垫片(61)靠近转轴(31)的一侧,所述挂钩(62)后端靠近转轴(31)的一侧凸设有一触发块(622),所述触发块(622)延伸至所述第二换挡块(32b) 的前侧,所述第二换挡块(32b)在受到第二滑块(5b)撞击后向前滑动挤压所述触发块(622)带动所述挂钩(62)的挂接部朝向远离所述转轴(31)的一侧转动,以使得所述挂钩(62)的挂接部与所述第一滑块(5a)下端的挂销(54)相脱离。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穿刺深度可调的穿刺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击发装置(7)包括触发按钮(71)、立板(72)、背板(73)、挂齿(74)和复位弹簧(75),所述第二滑块(5b)下端的挂销(54)为两个,所述立板(72)为两个且均位于所述壳体(2)内,两个所述立板(72)竖向设置且相互平行并间隔设置在所述壳体(2)后端端部且分别位于所述转轴(31)和滑杆(4)的两侧,所述挂齿(74)为n形结构,其置于两个所述立板(72)之间,且所述转轴(31)和滑杆(4)均穿过所述挂齿(74)下端,其下端两侧分别向前弯折并延伸,且在其延伸处的端部分别向两侧弯折形成与所述第二滑块(5b)下端两个挂销(54)相配合的挂接部,所述挂齿(74)的弯折处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立板(72)的转动连接,所述背板(73)竖直设置且与两个所述立板(72)的前端上部连接,所述滑杆(4)、转轴(31)、第二回位弹簧(42b)和第二驱动弹簧(33b)分别经过所述背板(73)的下方,所述复位弹簧(75)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挂齿(74)和背板(73)之间,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背板(73)和挂齿(74)上端相互靠近的一侧连接,所述触发按钮(71)为条形柱,其沿前后方向水平穿过所述壳体(2)后端上部并与其滑动连接,其前端位于壳体(2)内并位于所述挂齿(74)的后侧,并与所述挂齿(74)上端远离复位弹簧(75)的一侧抵接,且在其与挂齿(74)的抵接处外翻边,所述第二滑块(5b)在所述滑杆(4)的带动下克服所述第二驱动弹簧(33b)弹性张力向后滑动至其下端的挂销(54)与所述挂齿(74)下端的挂接部挂接,按压所述触发按钮(71)向前滑动并带动所述挂齿(74)克服所述复位弹簧(75)的弹性张力并绕其与两个立板(72)的连接处转动,所述挂齿(74)的两个挂接部向下转动并脱离所述第二滑块(5b)下端的挂销,所述第二滑块(5b)在所述第二驱动弹簧(33b)的驱动下向前滑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穿刺深度可调的穿刺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险栓(9),所述保险栓为棒状,所述保险栓(9)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其中部上端沿前后方向设有一前后贯穿且开口朝上并与所述触发按钮(71)相配合的第一滑槽(91),其下端沿前后方向设有一前后贯穿且开口朝下并与所述滑杆相配合的第二滑槽(92),且所述第二滑槽(92)的一侧位于所述第一滑槽(91)的中部的下方,其另一侧突出于所述第一滑槽(91)的对应侧,所述保险栓(9)位于所述触发按钮(71)和滑杆(4)之间,并沿左右方向水平贯穿所述壳体(2)后端端部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触发按钮(71)的下端伸入到所述第一滑槽(91)内,且在所述触发按钮(71)与所述第一滑槽(91)的对应处设有左右贯穿且开口朝下的第三滑槽(711),所述第一滑槽(91)与所述第三滑槽(711)相交,且在二者相交时,所述触发按钮(71)可沿所述第一滑槽(91)前后滑动或所述保险栓(9)可沿所述第三滑槽(711)左右滑动,所述滑杆(4)的上端伸入到所述第二滑槽(92)内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滑杆(4)与所述第三滑槽(711)的对应处的上端靠近所述第二滑槽(92)位于第一滑槽(91)中部的一侧设有一阶形缺口(43),且所述第二滑槽(92)靠近所述第一滑槽(91)中部一侧的侧壁与所述阶形缺口(43)的竖向阶面贴合,所述阶形缺口(43)的前端向前延伸,且其水平阶面宽度右后向前逐渐变窄,在外力作用下,所述触发按钮(71)可穿过所述第一滑槽(91)沿前后方向滑动,在上膛时,所述滑杆(4)在外力作用下向后滑动,所述滑杆(4)上的阶形缺口(43)前端的延伸部的竖向阶面挤压所述保险栓(9)朝向阶形缺口(43)的一侧水平滑动至所述第一滑槽(91)与所述第三滑槽(711)相偏离,以阻挡所述触发按钮(71)在外力作用下前后滑动,在上膛完成后所述滑杆(4)复位,在外力作用下摁压所述保险栓(9)复位以使得所述触发按钮(71)在外力作用下可前后滑动。
CN201821349147.1U 2018-08-21 2018-08-21 一种穿刺深度可调的穿刺枪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3471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49147.1U CN209347172U (zh) 2018-08-21 2018-08-21 一种穿刺深度可调的穿刺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49147.1U CN209347172U (zh) 2018-08-21 2018-08-21 一种穿刺深度可调的穿刺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47172U true CN209347172U (zh) 2019-09-06

Family

ID=67779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49147.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347172U (zh) 2018-08-21 2018-08-21 一种穿刺深度可调的穿刺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471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09352A (zh) * 2018-08-21 2018-12-18 施康培医疗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穿刺深度可调的穿刺枪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09352A (zh) * 2018-08-21 2018-12-18 施康培医疗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穿刺深度可调的穿刺枪
CN109009352B (zh) * 2018-08-21 2023-07-21 陈召娣 一种穿刺深度可调的穿刺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09352A (zh) 一种穿刺深度可调的穿刺枪
CN209347172U (zh) 一种穿刺深度可调的穿刺枪
EP4129201A1 (en) Biopsy device, and firing and unlocking mechanism, sampling stroke adjusting mechanism, and drawing and firing method thereof
MX2014012693A (es) Una lanceta.
TW200901938A (en) Lancet device with combined trigger and cocking mechanism and method
BRPI0603660B1 (pt) Cartucho de grampos para uso com um dispositivo de grampeamento
WO2013091445A1 (zh) 外科线形切割吻合器的夹紧厚度调节机构
CN204708912U (zh) 医用吻合器
JP2013544582A (ja) 偏心を用いたランセット駆動システムの深さ制御
CN116138829A (zh) 先缝合后切割的外科切割吻合器
CN104173088A (zh) 一种切割缝合器
CN207561941U (zh) 一种直线切割吻合器
CN110960274B (zh) 一种电动腔镜吻合器的吻切组件转向装置
CN210931544U (zh) 一种全自动型活检针
CN204562262U (zh) 医用吻合器
CN109990660A (zh) 一种机械击发弹匣连发电击枪
CN216854746U (zh) 一种复位机构可快速更换的皮肤吻合器
CN219127733U (zh) 输液设备的留置针助针器
CN204562254U (zh) 医用吻合器
CN210019487U (zh) 一种电动腔镜吻合器复位装置及电动腔镜吻合器
KR20140077067A (ko) 꼬치구이 고기를 꼬치구인 핀에 끼우는 장치
CN203970458U (zh) 吻合器及用于该吻合器的钉仓组件
CN210672689U (zh) 一种具有同步启停的反弹机构
CN113288279B (zh) 一种钉砧可上下移动和转动的腔镜切割吻合器
CN208447682U (zh) 直线型吻合器的指示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210

Address after: 430014 room 612, 6th floor, 128-134 Shengli Street, Jiang'an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elin medical technology (Wuhan) Co.,Ltd.

Address before: 5 / F, building c2-4, Optical Valley Biological Innovation Park, 666 Gaoxin Avenue, Donghu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430000

Patentee before: SHIKANGPEI MEDICAL TECHNOLOGY (WUHA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26

Address after: 430014 Room 601, 6 / F, 128-134 Shengli Street, Jiang'an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i Kangpei medical technology (Wuhan)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14 room 612, 6th floor, 128-134 Shengli Street, Jiang'an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elin medical technology (Wuha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01

Address after: Room 3-2, Building 1, Baijinkezi, the intersection of Hongtu Avenue and Yintan Road, Jiangjun Road Street, Dongxihu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430040

Patentee after: Delin medical technology (Wuhan)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14 Room 601, 6 / F, 128-134 Shengli Street, Jiang'an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i Kangpei medical technology (Wuha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0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72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0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72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