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46627U - 电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电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46627U
CN209346627U CN201821048316.8U CN201821048316U CN209346627U CN 209346627 U CN209346627 U CN 209346627U CN 201821048316 U CN201821048316 U CN 201821048316U CN 209346627 U CN209346627 U CN 2093466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al insulation
cooking apparatus
interior pot
insulation board
cook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4831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泽涌
梁恩松
张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4831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466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466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466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烹饪器具,所述电烹饪器具包括:煲体;内锅,所述内锅设置在所述煲体中,所述内锅为陶瓷内锅;盖体,所述盖体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煲体,当所述盖体盖合至所述煲体时,所述盖体和所述内锅之间形成烹饪空间;电磁感应加热装置,所述电磁感应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煲体中并位于所述内锅的下方;以及隔热板,所述隔热板设置在所述内锅和所述电磁感应加热装置之间,且所述隔热板的朝向所述内锅的一面设置有隔热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隔热板更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且方便加工、节约成本。

Description

电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地涉及电烹饪器具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很多烹饪器具的内锅都采用金属制材料,但是金属材料制成的内锅在使用过程中难免析出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从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为了减小这种影响,现有的烹饪器具有的会采用例如陶瓷的非金属来制造内锅,但是由于陶瓷锅的热传导能力差,局部温度会过高,在采用线圈盘加热的情况下常常会超出线圈盘材料的使用温度,从而容易损坏线圈盘,进而影响线圈盘的使用寿命。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电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烹饪器具,包括:
煲体;
内锅,所述内锅设置在所述煲体中,所述内锅为陶瓷内锅;
盖体,所述盖体可盖合至所述煲体,当所述盖体盖合至所述煲体时,所述盖体和所述内锅之间形成烹饪空间;
电磁感应加热装置,所述电磁感应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煲体中并位于所述内锅的下方;以及
隔热板,所述隔热板设置在所述内锅和所述电磁感应加热装置之间,且所述隔热板的朝向所述内锅的一面设置有隔热层。
优选地,所述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包括线圈盘主体和设置在所述线圈盘主体上的线圈。
优选地,所述隔热板连接至所述线圈盘主体。
优选地,所述电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煲体内的保温罩,所述保温罩周向地围绕所述内锅的侧部。
优选地,所述隔热板连接至所述保温罩。
优选地,所述隔热层的材料为隔热或反射材料。
优选地,所述隔热层的材料为气凝胶。
优选地,所述内锅的外表面或内表面设置有导磁层。
优选地,所述电烹饪器具为电炖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烹饪器具通过在内锅和电磁感应加热装置之间设置隔热板,并在隔热板的表面涂覆隔热或反射材料,可以使隔热板起到良好的隔热作用,从而可有效降低内锅对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热辐射。该方案方便加工、节约成本。
在实用新型内容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电烹饪器具的截面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烹饪器具的内锅和盖体的截面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电烹饪器具的隔热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电烹饪器具进行说明。可以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烹饪器具除具有煮米饭的功能以外,还可以具有煮粥、煲汤等各种功能。优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烹饪器具为电炖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烹饪器具与常规电烹饪器具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因此,为了简洁起见,下文仅对不同之处进行详细描述。
电烹饪器具100包括煲体111和盖体112。煲体111通常呈圆筒形状,并且具有圆筒形状的内锅收纳部,内锅101可以自由地放入内锅收纳部或者从内锅收纳部取出,以方便对内锅101清洗。内锅101由陶瓷制成,陶瓷材料不易析出有害物质,并且可以在烹饪过程中更好地存蓄热量,进而提高加热效率。
盖体112可盖合在煲体111上,当盖体112盖合在煲体111上时,盖体112和内锅101之间形成烹饪空间。优选地,盖体112可从煲体111上取下,以方便对盖体112的清洗。
如图1所示,煲体111中还包括用于对内锅101进行加热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130,电磁感应加热装置130设置在煲体111中并位于内锅101的下方。电磁感应加热装置130通常包括线圈盘主体131和盘绕在线圈盘主体131上的线圈132。在电烹饪器具100工作时,线圈132通电而产生热量,从而可对内锅101进行加热。
优选地,为了增强内锅101的导磁性能、提高加热效率,如图2所示,内锅101的底表面还设置有导磁层102。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导磁层102设置在内锅101的外表面,但是可以理解,导磁层102也可以设置在内锅101的内表面,并且,导磁层102也不限于设置在内锅101的底表面,还可以设置在内锅101的侧壁。
由于陶瓷制成的内锅101在加热时底部会具有很高的温度,为了避免位于其底部的线圈132和线圈盘主体131受热损坏,如图1所示,电烹饪器具还包括隔热板113。隔热板113设置在内锅101的底部与电磁感应加热装置130之间,从而将二者间隔开,避免直接的接触,进而可有效降低内锅101对线圈132和线圈盘主体131的热辐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隔热板113可由例如塑胶、硅胶等非金属材料制成。如图3所示,隔热板113的外表面设置有隔热层114,具体地,隔热层114设置在隔热板113的朝向内锅101的一面。隔热层114的材料为隔热或反射材料。可选地,可以将隔热或反射材料通过涂覆的方式设置在隔热板113的外表面。该方案一方面可使隔热板113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从而可有效降低内锅对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热辐射。另一方面,通过在隔热板113的外表面涂覆隔热或反射材料,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隔热板113本身不受损坏,也可降低对隔热板113的材料要求,从而可降低成本。优选地,隔热层114的厚度在20um以上。
优选地,隔热层114的材质为气凝胶。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它适合的材料。
如图1所示,电烹饪器具100还包括设置在煲体111内的保温罩115。保温罩115大致构造为圆筒状,其固定地设置在煲体111内部,并且在内锅101的侧部沿周向围绕内锅101,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同时保温罩115将内锅101与煲体111内的其他零部件隔离开,避免烹饪时其他零部件与温度较高的内锅101接触导致损坏。在图示实施方式中,隔热板113构造为与保温罩115固定连接。由此,可以方便隔热板113组装,并且可以使电烹饪器具结构紧凑。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在保温罩115的底部设置向下延伸的螺柱,在隔热板113的对应位置设置孔,使用诸如螺钉的紧固件穿过孔与螺柱连接,从而将隔热板113与保温罩115连为一体。在未示出的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隔热板113连接在线圈盘主体131上。该设置方式同样可以将内锅101的底部与电磁感应加热装置130间隔开,避免直接的接触,进而可有效降低内锅101对线圈132和线圈盘主体131的热辐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烹饪器具通过在内锅和电磁感应加热装置之间设置隔热板,并在隔热板的表面涂覆隔热或反射材料,可以使隔热板起到良好的隔热作用,从而可有效降低内锅对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热辐射。该方案方便加工、节约成本。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9)

1.一种电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烹饪器具包括:
煲体;
内锅,所述内锅设置在所述煲体中,所述内锅为陶瓷内锅;
盖体,所述盖体可盖合至所述煲体,当所述盖体盖合至所述煲体时,所述盖体和所述内锅之间形成烹饪空间;
电磁感应加热装置,所述电磁感应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煲体中并位于所述内锅的下方;以及
隔热板,所述隔热板设置在所述内锅和所述电磁感应加热装置之间,且所述隔热板的朝向所述内锅的一面设置有隔热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包括线圈盘主体和设置在所述线圈盘主体上的线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连接至所述线圈盘主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煲体内的保温罩,所述保温罩周向地围绕所述内锅的侧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连接至所述保温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的材料为隔热或反射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的材料为气凝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的外表面或内表面设置有导磁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烹饪器具为电炖锅。
CN201821048316.8U 2018-07-03 2018-07-03 电烹饪器具 Active CN2093466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48316.8U CN209346627U (zh) 2018-07-03 2018-07-03 电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48316.8U CN209346627U (zh) 2018-07-03 2018-07-03 电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46627U true CN209346627U (zh) 2019-09-06

Family

ID=67777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48316.8U Active CN209346627U (zh) 2018-07-03 2018-07-03 电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466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18583A (zh) 一种电磁加热专用双层真空保温锅的结构
CN209346627U (zh) 电烹饪器具
CN209346622U (zh) 电烹饪器具
CN209346620U (zh) 电烹饪器具
CN2816630Y (zh) 微波炉用烧烤盘
CN206745220U (zh) 微波加热烤盘的盘盖结构
CN207230630U (zh) 一种挡热型灶具以及燃气灶
CN208808130U (zh) 烹饪器具
CN207323268U (zh) 一种变频回旋式智能电饭锅
CN201452816U (zh) 电磁炉专用塑料炒锅
CN211260897U (zh) 电磁煲汤炉
CN209074127U (zh) 一种双内胆电饭锅
CN207729670U (zh) 一种大功率电磁炉面板
CN107305025A (zh) 一种远红外加热盘和远红外烹饪设备
CN204786617U (zh) 高导热强散热的密封电磁锅炉
CN209678200U (zh) 一种速热保温锅
CN218419466U (zh) 一种食物加热器
CN209863449U (zh) 烹饪器具
CN209219918U (zh) 锅具及烹饪器具
CN209678288U (zh) 一种低能耗电加热平底煎饼锅
CN219396909U (zh) 一种石锅具电热锅
CN209463860U (zh) 一种电磁加热用的全玻璃烤盘
CN215226912U (zh) 一种烤鱼器具
CN113266853A (zh) 一种电磁炉专用电热炉
CN208750781U (zh) 电磁炉导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