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44802U - 逆变器用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逆变器用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44802U
CN209344802U CN201821993133.3U CN201821993133U CN209344802U CN 209344802 U CN209344802 U CN 209344802U CN 201821993133 U CN201821993133 U CN 201821993133U CN 209344802 U CN209344802 U CN 2093448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line
photovoltaic
power cell
control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9313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义学
刘命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9313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448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448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4480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逆变器用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板和控制板,所述电源板用于给控制板供电,所述控制板用于进行AD采样,并根据采样的数据,进行PWM输出和开关量输出,用于控制逆变模块,所述逆变模块包括太阳能板、光伏正极端、光伏负极端、断路器和一端与断路器连接,另一端连接到电网A相、B相、C相的A线、B线、C线,所述A线、B线、C线上还分别串联有一电抗器,所述直流正极端和直流负极端之间串联有至少两个电容,还包括一电源转化板,此电源转化板进一步包括直流母线输入端、备用电源输入端和直流输出端。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种电源为控制系统的供电的方案,实现对控制系统的组合供电,供电的可靠性高,避免发生因为供电故障而导致控制系统失效的情况。

Description

逆变器用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逆变器用控制系统,属于电力系统能源管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控制系统作为整个系统或者整个设备的控制和管理核心,关系到整个设备的运行,因此,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整个设备的运行,如何为控制系统提供可靠的供电电源,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逆变器用控制系统,该逆变器用控制系统采用多种电源为控制系统的供电的方案,实现对控制系统的组合供电,供电的可靠性高,避免发生因为供电故障而导致控制系统失效的情况。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逆变器用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板和控制板,所述电源板用于给控制板供电,所述控制板用于进行AD采样,并根据采样的数据,进行PWM输出和开关量输出,用于控制逆变模块;
所述逆变模块包括太阳能板、光伏正极端、光伏负极端、断路器和一端与断路器连接,另一端连接到电网A相、B相、C相的A线、B线、C线,所述太阳能板串联于光伏正极端和光伏负极端之间;
与A线连接的所述断路器与光伏正极端之间连接有一第一功率单元,此断路器与光伏负极端之间连接有一第二功率单元,与B线连接的所述断路器与光伏正极端之间连接有一第三功率单元,此断路器与光伏负极端之间连接有一第四功率单元,与C线连接的所述断路器与光伏正极端之间连接有一第五功率单元,此断路器与光伏负极端之间连接有一第六功率单元;
所述A线、B线、C线上还分别串联有一电抗器,所述光伏正极端和光伏负极端之间串联有至少两个电容,所述光伏正极端与太阳能板之间串联有一限流电阻,此限流电阻上并联有一继电器;
还包括一电源转化板,此电源转化板用于给电源板供电,此电源转化板进一步包括直流母线输入端、备用电源输入端和直流输出端,所述直流输出端与电源板连接,所述直流母线正极端与直流正极输出端通过正极总线连接,所述直流母线负极端与直流负极输出端通过负极总线连接,所述备用电源正极端连接到正极总线上,所述备用电源负极端连接到负极总线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功率单元、第二功率单元、第三功率单元、第四功率单元、第五功率单元、第六功率单元均为IGBT功率单元。
2. 上述方案中,所述电容为电解电容。
3. 上述方案中,所述电容的数目为2个。
4. 上述方案中,所述PWM信号用于控制储能模块中的第一功率单元、第二功率单元、第三功率单元、第四功率单元、第五功率单元和第六功率单元。
5. 上述方案中,所述开关量用于控制储能模块中的断路器、继电器。
6. 上述方案中,所述备用电源输入端为电池电源输入端或者光伏电源输入端。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
1. 本实用新型逆变器用控制系统,其与A线连接的所述断路器与光伏正极端之间连接有一第一功率单元,此断路器与光伏负极端之间连接有一第二功率单元,与B线连接的所述断路器与光伏正极端之间连接有一第三功率单元,此断路器与光伏负极端之间连接有一第四功率单元,与C线连接的所述断路器与光伏正极端之间连接有一第五功率单元,此断路器与光伏负极端之间连接有一第六功率单元,功率单元的组合设置,可以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稳定可靠的实现直流到交流的逆向变换,并将逆变后的交流电并网至电网上,保证逆变并网过程的稳定、可靠和安全;另外,其A线、B线、C线上还分别串联有一电抗器,所述光伏正极端和光伏负极端之间串联有至少两个电容,所述光伏正极端与太阳能板之间串联有一限流电阻,此限流电阻上并联有一继电器,电抗器的设置,可以滤除高频纹波,保证逆变并网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而限流电阻与继电器的设置,则可以通过继电器的通断,防止出现电流过大的情况,保护电容和整个电路,保证安全性和稳定性。
2. 本实用新型逆变器用控制系统,其电源转化板用于给电源板供电,此电源转化板进一步包括直流母线输入端、备用电源输入端和直流输出端,采用多种电源为控制系统的供电的方案,实现对控制系统的组合供电,供电的可靠性高,避免发生因为供电故障而导致控制系统失效的情况,保证了控制系统作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整个设备或者系统工作的稳定和可靠。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逆变器用控制系统的逆变模块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逆变器用控制系统电气原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逆变器用控制系统中电源转化板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A线;2、B线;3、C线;4、断路器;5、光伏正极端;6、光伏负极端;7、太阳能板;8、第一功率单元;9、第二功率单元;10、第三功率单元;11、第四功率单元;12、第五功率单元;13、第六功率单元;14、电抗器;15、电容;16、限流电阻;17、继电器;18、电源板;19、控制板;20、电源转化板;22、直流母线输入端;221、直流母线正极端;222、直流母线负极端;23、备用电源输入端;231、备用电源正极端;232、备用电源负极端;24、直流输出端;241、直流正极输出端;242、直流负极输出端;251、正极总线;252、负极总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一种逆变器用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板18和控制板19,所述电源板18用于给控制板19供电,所述控制板19用于进行AD采样,并根据采样的数据,进行PWM输出和开关量输出,用于控制逆变模块;
所述逆变模块包括太阳能板7、光伏正极端5、光伏负极端6、断路器4和一端与断路器4连接,另一端连接到电网A相、B相、C相的A线1、B线2、C线3,所述太阳能板7串联于光伏正极端5和光伏负极端6之间;
与A线1连接的所述断路器4与光伏正极端5之间连接有一第一功率单元8,此断路器4与光伏负极端6之间连接有一第二功率单元9,与B线2连接的所述断路器4与光伏正极端5之间连接有一第三功率单元10,此断路器4与光伏负极端6之间连接有一第四功率单元11,与C线3连接的所述断路器4与光伏正极端5之间连接有一第五功率单元12,此断路器4与光伏负极端6之间连接有一第六功率单元13;
所述A线1、B线2、C线3上还分别串联有一电抗器14,所述光伏正极端5和光伏负极端6之间串联有至少两个电容15,所述光伏正极端5与太阳能板7之间串联有一限流电阻16,此限流电阻16上并联有一继电器17;
还包括一电源转化板20,此电源转化板20用于给电源板18供电,此电源转化板20进一步包括直流母线输入端22、备用电源输入端23和直流输出端24,所述直流输出端24与电源板18连接,所述直流母线正极端221与直流正极输出端241通过正极总线251连接,所述直流母线负极端222与直流负极输出端242通过负极总线252连接,所述备用电源正极端231连接到正极总线251上,所述备用电源负极端232连接到负极总线252上。
上述第一功率单元8、第二功率单元9、第三功率单元10、第四功率单元11、第五功率单元12、第六功率单元13均为IGBT功率单元;上述开关量用于控制储能模块中的断路器4和继电器17等开关单元;上述备用电源输入端23为电池电源输入端。
实施例2:一种逆变器用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板18和控制板19,所述电源板18用于给控制板19供电,所述控制板19用于进行AD采样,并根据采样的数据,进行PWM输出和开关量输出,用于控制逆变模块;
所述逆变模块包括太阳能板7、光伏正极端5、光伏负极端6、断路器4和一端与断路器4连接,另一端连接到电网A相、B相、C相的A线1、B线2、C线3,所述太阳能板7串联于光伏正极端5和光伏负极端6之间;
与A线1连接的所述断路器4与光伏正极端5之间连接有一第一功率单元8,此断路器4与光伏负极端6之间连接有一第二功率单元9,与B线2连接的所述断路器4与光伏正极端5之间连接有一第三功率单元10,此断路器4与光伏负极端6之间连接有一第四功率单元11,与C线3连接的所述断路器4与光伏正极端5之间连接有一第五功率单元12,此断路器4与光伏负极端6之间连接有一第六功率单元13;
所述A线1、B线2、C线3上还分别串联有一电抗器14,所述光伏正极端5和光伏负极端6之间串联有至少两个电容15,所述光伏正极端5与太阳能板7之间串联有一限流电阻16,此限流电阻16上并联有一继电器17;
还包括一电源转化板20,此电源转化板20用于给电源板18供电,此电源转化板20进一步包括直流母线输入端22、备用电源输入端23和直流输出端24,所述直流输出端24与电源板18连接,所述直流母线正极端221与直流正极输出端241通过正极总线251连接,所述直流母线负极端222与直流负极输出端242通过负极总线252连接,所述备用电源正极端231连接到正极总线251上,所述备用电源负极端232连接到负极总线252上。
上述电容15为电解电容;上述电容15的数目为2个;上述PWM信号用于控制储能模块中的第一功率单元8、第二功率单元9、第三功率单元10、第四功率单元11、第五功率单元12和第六功率单元13。
采用上述逆变器用控制系统时,其通过功率单元的组合设置,可以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稳定可靠的实现直流到交流的逆向变换,并将逆变后的交流电并网至电网上,保证逆变并网过程的稳定、可靠和安全;另外,电抗器的设置,可以滤除高频纹波,保证逆变并网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而限流电阻与继电器的设置,则可以通过继电器的通断,防止出现电流过大的情况,保护电容和整个电路,保证安全性和稳定性;
另外,采用多种电源为控制系统的供电的方案,实现对控制系统的组合供电,供电的可靠性高,避免发生因为供电故障而导致控制系统失效的情况,保证了控制系统作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整个设备或者系统工作的稳定和可靠。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逆变器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板(18)和控制板(19),所述电源板(18)用于给控制板(19)供电,所述控制板(19)用于进行AD采样,并根据采样的数据,进行PWM输出和开关量输出,用于控制逆变模块;
所述逆变模块包括太阳能板(7)、光伏正极端(5)、光伏负极端(6)、断路器(4)和一端与断路器(4)连接,另一端连接到电网A相、B相、C相的A线(1)、B线(2)、C线(3),所述太阳能板(7)串联于光伏正极端(5)和光伏负极端(6)之间;
与A线(1)连接的所述断路器(4)与光伏正极端(5)之间连接有一第一功率单元(8),此断路器(4)与光伏负极端(6)之间连接有一第二功率单元(9),与B线(2)连接的所述断路器(4)与光伏正极端(5)之间连接有一第三功率单元(10),此断路器(4)与光伏负极端(6)之间连接有一第四功率单元(11),与C线(3)连接的所述断路器(4)与光伏正极端(5)之间连接有一第五功率单元(12),此断路器(4)与光伏负极端(6)之间连接有一第六功率单元(13);
所述A线(1)、B线(2)、C线(3)上还分别串联有一电抗器(14),所述光伏正极端(5)和光伏负极端(6)之间串联有至少两个电容(15),所述光伏正极端(5)与太阳能板(7)之间串联有一限流电阻(16),此限流电阻(16)上并联有一继电器(17);
还包括一电源转化板(20),此电源转化板(20)用于给电源板(18)供电,此电源转化板(20)进一步包括直流母线输入端(22)、备用电源输入端(23)和直流输出端(24),所述直流输出端(24)与电源板(18)连接,所述直流母线正极端(221)与直流正极输出端(241)通过正极总线(251)连接,所述直流母线负极端(222)与直流负极输出端(242)通过负极总线(252)连接,所述备用电源正极端(231)连接到正极总线(251)上,所述备用电源负极端(232)连接到负极总线(25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率单元(8)、第二功率单元(9)、第三功率单元(10)、第四功率单元(11)、第五功率单元(12)、第六功率单元(13)均为IGBT功率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15)为电解电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15)的数目为2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WM信号用于控制逆变模块中的第一功率单元(8)、第二功率单元(9)、第三功率单元(10)、第四功率单元(11)、第五功率单元(12)和第六功率单元(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量用于控制逆变模块中的断路器(4)、继电器(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电源输入端(23)为电池电源输入端或者光伏电源输入端。
CN201821993133.3U 2018-11-30 2018-11-30 逆变器用控制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448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93133.3U CN209344802U (zh) 2018-11-30 2018-11-30 逆变器用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93133.3U CN209344802U (zh) 2018-11-30 2018-11-30 逆变器用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44802U true CN209344802U (zh) 2019-09-03

Family

ID=67750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93133.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44802U (zh) 2018-11-30 2018-11-30 逆变器用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448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74970A (zh) 能量管理系统和包括该能量管理系统的并网能量存储系统
CN202424196U (zh) 基于多组逆变器单元并联构成的大容量储能变流器
CN205724930U (zh) 一种混合逆变器系统
CN202712876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微网并网发电系统
EP3111529A1 (en) Inverter system
CN203466613U (zh) 一种兼容多种储能系统的户用离网光储互补发电系统
CN202906774U (zh) 一种辅助电源电路可自动断电的大功率光伏逆变器
CN112467769A (zh) 一种模块化预安装储能系统
CN104135225A (zh) 光伏逆变器及空调器
CN209344802U (zh) 逆变器用控制系统
CN209344799U (zh) 储能装置用控制系统
CN207442523U (zh) 一种太阳能发电系统
CN209344803U (zh) 用于逆变模块的控制系统
CN209345026U (zh) Pcs能量控制系统
CN105449735A (zh) 一种梯次电池组维护装置
CN204089685U (zh) 一种光伏储能发电系统
CN210074786U (zh) 光储充一体化控制系统
CN209344856U (zh) 储能控制系统
CN209344798U (zh) 用于储能模块的控制系统
CN203218987U (zh) 一种光伏并网发电控制系统
CN204046508U (zh) 光伏逆变器及空调器
CN102969754B (zh) 蓄电池组连接电路及智能蓄电池组
CN210074855U (zh) 用于光储充一体模块的控制系统
CN205610317U (zh) 新型微型电网
CN204578218U (zh) 一种储能电源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03